波特萊爾沒有去成印度:跟著37位大師上路尋找靈感(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優惠價
:70 折 315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康拉德在剛果目睹真正的恐怖、
亞瑟.柯南.道爾找到埋葬福爾摩斯的完美地點、
安徒生去了義大利才成為小說家、
伊薩克.迪尼森來到非洲,又遠離非洲、
路易斯.卡羅在俄羅斯發現仙境、
費茲傑羅在蔚藍海岸的光輝中看見奢華生活、
凱魯亞克第一次在路上還不知道他會寫出《在路上》……
如果對我們所有人來說,生活是趟旅行,對作家來說,脫離日常的旅行則是新題材的來源。轉換場景的確能為創造性的想像力帶來奇蹟。正如本書所希望呈現的,某些了不起的文學作品,是作家對自己造訪之處的回應,是作家遠離定型的周遭環境的直接結果,也可能是作家在一個新國家擁抱新生活的產物。
從一八四一年赫爾曼.梅爾維爾第一次從紐約到利物浦的捕鯨航行,到傑克.凱魯亞克的公路奧德賽(現已成為標誌性的駕車之旅),了解這些旅程如何在一些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文學思想中留下印記。
屢獲殊榮的作家崔維斯.艾伯洛以引人入勝的見解,深入探討了世界上著名文學作品創作背後的故事,包括《德古拉》、《白鯨記》、《東方快車謀殺案》、《包法利夫人》、《天才先生》、雷普利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等,讓每一次旅行都栩栩如生。
本書特色
★ 追隨世界上最著名的大作家足跡,踏上激發他們最偉大作品的旅程。
★ 書中收錄了航海筆記、彩色照片和委託製作的地圖,以特別的角度向讀者介紹世界上最偉大思想家的地點、工作和個性。
亞瑟.柯南.道爾找到埋葬福爾摩斯的完美地點、
安徒生去了義大利才成為小說家、
伊薩克.迪尼森來到非洲,又遠離非洲、
路易斯.卡羅在俄羅斯發現仙境、
費茲傑羅在蔚藍海岸的光輝中看見奢華生活、
凱魯亞克第一次在路上還不知道他會寫出《在路上》……
如果對我們所有人來說,生活是趟旅行,對作家來說,脫離日常的旅行則是新題材的來源。轉換場景的確能為創造性的想像力帶來奇蹟。正如本書所希望呈現的,某些了不起的文學作品,是作家對自己造訪之處的回應,是作家遠離定型的周遭環境的直接結果,也可能是作家在一個新國家擁抱新生活的產物。
從一八四一年赫爾曼.梅爾維爾第一次從紐約到利物浦的捕鯨航行,到傑克.凱魯亞克的公路奧德賽(現已成為標誌性的駕車之旅),了解這些旅程如何在一些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文學思想中留下印記。
屢獲殊榮的作家崔維斯.艾伯洛以引人入勝的見解,深入探討了世界上著名文學作品創作背後的故事,包括《德古拉》、《白鯨記》、《東方快車謀殺案》、《包法利夫人》、《天才先生》、雷普利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等,讓每一次旅行都栩栩如生。
本書特色
★ 追隨世界上最著名的大作家足跡,踏上激發他們最偉大作品的旅程。
★ 書中收錄了航海筆記、彩色照片和委託製作的地圖,以特別的角度向讀者介紹世界上最偉大思想家的地點、工作和個性。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崔維斯.艾伯洛(Travis Elborough)
著名作家和評論家,被譽為「英國最優秀的流行文化歷史學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入探討了懷舊文化以及倫敦的歷史、地理和其他各類主題。著作《消失的地方地圖集》榮獲二○二○年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年度插畫書獎;《我們愛的巴士》,這是寫給倫敦雙層巴士的深切情書,該巴士定義了倫敦交通五十多年。其他作品包括《旅行者之年》、《倫敦之年》、《久別重逢》、《成為作家》和《在公園散步:人民機構的生活和時代》。艾伯洛同時也是英國第四廣播電台(Radio 4)和《衛報》的撰稿人,撰寫過有關旅行和文化各方面的文章,從加勒比海的海盜到英國海邊的驢子。也曾為《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新政治家》、《BBC歷史雜誌》和Kinfolk等雜誌撰稿,並且是威斯敏斯特大學的客座講師,教授創意寫作。目前定居於倫敦。
譯者簡介
杜蘊慈
身兼作家與譯者,史地旅行著作有《地圖上的藍眼睛》、《迭里溫.孤山》。J.R.R.托爾金著作系列的詩歌譯者,參與譯作包括《魔戒》、《霍比特人》、《精靈寶鑽》、《貝倫與露西恩》、《剛多林的陷落》、《險境奇談》等。另譯有《止息盛怒:泰戈爾短篇小說選》、《俄羅斯美食史:包心菜和魚子醬》、《希臘美食史:眾神的禮物》等書。
崔維斯.艾伯洛(Travis Elborough)
著名作家和評論家,被譽為「英國最優秀的流行文化歷史學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入探討了懷舊文化以及倫敦的歷史、地理和其他各類主題。著作《消失的地方地圖集》榮獲二○二○年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年度插畫書獎;《我們愛的巴士》,這是寫給倫敦雙層巴士的深切情書,該巴士定義了倫敦交通五十多年。其他作品包括《旅行者之年》、《倫敦之年》、《久別重逢》、《成為作家》和《在公園散步:人民機構的生活和時代》。艾伯洛同時也是英國第四廣播電台(Radio 4)和《衛報》的撰稿人,撰寫過有關旅行和文化各方面的文章,從加勒比海的海盜到英國海邊的驢子。也曾為《泰晤士報》、《星期日泰晤士報》、《新政治家》、《BBC歷史雜誌》和Kinfolk等雜誌撰稿,並且是威斯敏斯特大學的客座講師,教授創意寫作。目前定居於倫敦。
譯者簡介
杜蘊慈
身兼作家與譯者,史地旅行著作有《地圖上的藍眼睛》、《迭里溫.孤山》。J.R.R.托爾金著作系列的詩歌譯者,參與譯作包括《魔戒》、《霍比特人》、《精靈寶鑽》、《貝倫與露西恩》、《剛多林的陷落》、《險境奇談》等。另譯有《止息盛怒:泰戈爾短篇小說選》、《俄羅斯美食史:包心菜和魚子醬》、《希臘美食史:眾神的禮物》等書。
序
前言
法國的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寫過一篇文章<度假中的作家>(The Writer on Holiday),在文章中,他思考的是作家似乎永遠不可能放下工具,即使在沙灘上放鬆,或者沿著剛果河旅行的時候,都是如此。作家「在度假」,他寫道,就「展現了身為人類的標誌;但神性依然存在,作家是神,就像路易十四是國王一樣,即使坐在馬桶上也是一樣」。如果生活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次旅行,那麼作家的旅行就是新材料的新來源。不過,轉換場景的確能為創造性的想像力帶來奇蹟。正如本書所希望呈現的,某些了不起的文學作品,是作家對自己造訪之處的回應,是作家遠離定型的周遭環境的直接結果,也可能是作家在一個新國家擁抱新生活的產物。
作家與詩人經常為了創作一件作品或一本書而特意出門旅行。在本書中,你可以看到許多這類作家旅行的例子。不過你也能看到,這類遠行也經常在日後對作家的作品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在某些例子裡,這樣的旅程完全改變了作家的職業生涯。還有一些例子裡,則正是旅行使他們成為作家:沉浸在一片不同的風景中,遇見其他民族,陌生的交通方式、風俗、飲食、天氣、昆蟲、咖啡館、酒吧、旅館,這一切都提供了原始材料與往事庫存,可供日後──適合使用的時候──開採付梓。到外地去,這也可以供給作者寫作所需的時間、距離、空間,再加上一些友善的當地人,以及思想相近、愛好藝術的海外同胞。
比起幾百年前,今天的世界已經不那麼難走了,在我們這個數位化、全球化的時代,其他國家的景象、聲音與風味也很容易領略。直到不久以前,旅行都還是極艱難而昂貴的,而且有很大的風險。當地人及旅館老闆也未必友善。在蒸汽與石油動力運用於交通之前,木造航船受制於天氣,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在本書中,你將見到幾位作家僥倖逃過水厄)。疾病也對漫遊文人的生命造成威脅,即使是在古典國度的壯遊(Grand Tours),也有染上霍亂或瘧疾的風險。不幸的是,對本書中最擅於遊歷的一位作家來說,事實證明了痢疾是致命的。
接下來的篇幅中出現的某些作家,事實上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至少是闖入了那些地圖粗略、沒有多少人感興趣的地域。至於另一個極端,則是商業上很成功的專職作家,擁有好幾本暢銷書,本書中就有一兩位作家的遊歷頗具氣派:搭乘頭等艙、受邀與船長共餐、上最好的餐廳、只住當地最高級的旅館。可以說,某些目的地在觀光地圖上能夠脫穎而出,完全是因為本書中幾位作者的助力,靠的是他們關於這些地方的作品,以及鼓勵他人追隨自己的──或者其筆下人物的──腳步。畢竟長久以來,文學朝聖者一直在尋找心愛作家在小說中描寫的真實地點以及他們的出沒地,這些文學偶像曾經遠離家鄉,在這些地方埋首耕耘未來的傑作。
說到底,這是一本地圖集,獻給曾經勇往直前的作家;也獻給那些地方,無論遠近,那些地方曾經以某些方式激起這些作家的創造力。他們的行跡是以(我與繪圖師的)線條表示的。座標以他們的旅行方向為準。不過,雖然一路上的停靠港口很容易定位,但這些只講述了故事的一部分;本書介紹的作家旅程,對他們的人生以及更寬廣的文學圖景有著巨大影響。我們分享這些旅人的故事,希望這些旅途本身與最終目的地都能讓您感到同樣的愉悅。
法國的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寫過一篇文章<度假中的作家>(The Writer on Holiday),在文章中,他思考的是作家似乎永遠不可能放下工具,即使在沙灘上放鬆,或者沿著剛果河旅行的時候,都是如此。作家「在度假」,他寫道,就「展現了身為人類的標誌;但神性依然存在,作家是神,就像路易十四是國王一樣,即使坐在馬桶上也是一樣」。如果生活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次旅行,那麼作家的旅行就是新材料的新來源。不過,轉換場景的確能為創造性的想像力帶來奇蹟。正如本書所希望呈現的,某些了不起的文學作品,是作家對自己造訪之處的回應,是作家遠離定型的周遭環境的直接結果,也可能是作家在一個新國家擁抱新生活的產物。
作家與詩人經常為了創作一件作品或一本書而特意出門旅行。在本書中,你可以看到許多這類作家旅行的例子。不過你也能看到,這類遠行也經常在日後對作家的作品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在某些例子裡,這樣的旅程完全改變了作家的職業生涯。還有一些例子裡,則正是旅行使他們成為作家:沉浸在一片不同的風景中,遇見其他民族,陌生的交通方式、風俗、飲食、天氣、昆蟲、咖啡館、酒吧、旅館,這一切都提供了原始材料與往事庫存,可供日後──適合使用的時候──開採付梓。到外地去,這也可以供給作者寫作所需的時間、距離、空間,再加上一些友善的當地人,以及思想相近、愛好藝術的海外同胞。
比起幾百年前,今天的世界已經不那麼難走了,在我們這個數位化、全球化的時代,其他國家的景象、聲音與風味也很容易領略。直到不久以前,旅行都還是極艱難而昂貴的,而且有很大的風險。當地人及旅館老闆也未必友善。在蒸汽與石油動力運用於交通之前,木造航船受制於天氣,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在本書中,你將見到幾位作家僥倖逃過水厄)。疾病也對漫遊文人的生命造成威脅,即使是在古典國度的壯遊(Grand Tours),也有染上霍亂或瘧疾的風險。不幸的是,對本書中最擅於遊歷的一位作家來說,事實證明了痢疾是致命的。
接下來的篇幅中出現的某些作家,事實上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至少是闖入了那些地圖粗略、沒有多少人感興趣的地域。至於另一個極端,則是商業上很成功的專職作家,擁有好幾本暢銷書,本書中就有一兩位作家的遊歷頗具氣派:搭乘頭等艙、受邀與船長共餐、上最好的餐廳、只住當地最高級的旅館。可以說,某些目的地在觀光地圖上能夠脫穎而出,完全是因為本書中幾位作者的助力,靠的是他們關於這些地方的作品,以及鼓勵他人追隨自己的──或者其筆下人物的──腳步。畢竟長久以來,文學朝聖者一直在尋找心愛作家在小說中描寫的真實地點以及他們的出沒地,這些文學偶像曾經遠離家鄉,在這些地方埋首耕耘未來的傑作。
說到底,這是一本地圖集,獻給曾經勇往直前的作家;也獻給那些地方,無論遠近,那些地方曾經以某些方式激起這些作家的創造力。他們的行跡是以(我與繪圖師的)線條表示的。座標以他們的旅行方向為準。不過,雖然一路上的停靠港口很容易定位,但這些只講述了故事的一部分;本書介紹的作家旅程,對他們的人生以及更寬廣的文學圖景有著巨大影響。我們分享這些旅人的故事,希望這些旅途本身與最終目的地都能讓您感到同樣的愉悅。
目次
引言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在義大利成為小說家
馬雅.安哲羅(Maya Angelou)愛上迦納
W.H.奧登(W.H. Auden)與克里斯多福.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前往戰地
珍.奧斯汀(Jane Austen)在沃辛(Worthing)嗅到一絲海風(及海藻)
詹姆士.鮑德溫(James Baldwin)傾心於秋天的巴黎
松尾芭蕉(Basho)沿奧之細道深入北方
夏爾.皮耶.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沒有去成印度
伊莉莎白.畢曉普(Elizabeth Bishop)被巴西深深打動
海因里希.伯爾(Heinrich Böll)為翡翠島著迷
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在俄羅斯又找到一處仙境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搭上東方快車
威爾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與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坎布里亞(Cumbria)完全沒閒著
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在剛果目睹真正的恐怖
伊薩克.迪尼森(Isak Dinesen)來到非洲,又遠離非洲
亞瑟.柯南.道爾(Sir Arthur Conan Doyle)找到埋葬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完美地點
F.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沐浴在蔚藍海岸的光輝中
古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沉迷於東方
約翰.沃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在義大利不辨方向
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在賴比瑞亞學會重新愛上生活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去東方尋找啟蒙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在波西塔諾發現一個可能的角色
柔拉.涅爾.賀絲頓(Zora Neale Hurston)身上有牙買加與海地的咒語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第一次在路上
傑克.倫敦(Jack London)在克朗代克河淘金
菲德里科.賈西亞.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淺嚐一口大蘋果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在德國溫泉度假地編寫故事
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見識海上的世界
亞歷山大.普希金(Alexandr Pushkin)在高加索與克里米亞恢復元氣
J.K.羅琳(J. K. Rowling)在曼徹斯特到倫敦的火車上想到了一車點子
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墜入頭條
山姆.塞爾馮(Sam Selvon)航向母國
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在惠特比椿釘吸血鬼德古拉
西爾維亞.湯森.華納(Sylvia Townsend Warner)在艾塞克斯的沼澤發現詩歌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在斯堪地那維亞撫平破碎的心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在無法索解的希臘
參考書目
索引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在義大利成為小說家
馬雅.安哲羅(Maya Angelou)愛上迦納
W.H.奧登(W.H. Auden)與克里斯多福.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前往戰地
珍.奧斯汀(Jane Austen)在沃辛(Worthing)嗅到一絲海風(及海藻)
詹姆士.鮑德溫(James Baldwin)傾心於秋天的巴黎
松尾芭蕉(Basho)沿奧之細道深入北方
夏爾.皮耶.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沒有去成印度
伊莉莎白.畢曉普(Elizabeth Bishop)被巴西深深打動
海因里希.伯爾(Heinrich Böll)為翡翠島著迷
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在俄羅斯又找到一處仙境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搭上東方快車
威爾基.柯林斯(Wilkie Collins)與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坎布里亞(Cumbria)完全沒閒著
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在剛果目睹真正的恐怖
伊薩克.迪尼森(Isak Dinesen)來到非洲,又遠離非洲
亞瑟.柯南.道爾(Sir Arthur Conan Doyle)找到埋葬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完美地點
F.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沐浴在蔚藍海岸的光輝中
古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沉迷於東方
約翰.沃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在義大利不辨方向
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在賴比瑞亞學會重新愛上生活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去東方尋找啟蒙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在波西塔諾發現一個可能的角色
柔拉.涅爾.賀絲頓(Zora Neale Hurston)身上有牙買加與海地的咒語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第一次在路上
傑克.倫敦(Jack London)在克朗代克河淘金
菲德里科.賈西亞.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淺嚐一口大蘋果
凱瑟琳.曼斯菲爾德(Katherine Mansfield)在德國溫泉度假地編寫故事
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見識海上的世界
亞歷山大.普希金(Alexandr Pushkin)在高加索與克里米亞恢復元氣
J.K.羅琳(J. K. Rowling)在曼徹斯特到倫敦的火車上想到了一車點子
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墜入頭條
山姆.塞爾馮(Sam Selvon)航向母國
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在惠特比椿釘吸血鬼德古拉
西爾維亞.湯森.華納(Sylvia Townsend Warner)在艾塞克斯的沼澤發現詩歌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在斯堪地那維亞撫平破碎的心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在無法索解的希臘
參考書目
索引
書摘/試閱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在義大利成為小說家
安徒生(一八○五〜一八七五,Hans Christian Andersen)外表拙陋,他是私生子,是一名嗜讀的鞋匠與一名近乎文盲的洗衣婦之間短暫婚姻的產物,畢生認同的都是局外人。他的身高、女孩似的嗓音與舉止,都使他遭受嘲弄。他在童年就被送去做工賺錢,在一家織布廠及一家菸草工廠辛苦勞作,協助寡母養家。後來母親再婚,他的出生地奧登斯城(Odense)的一所慈善學校准許他入學,使他免於繼續從事貶抑人格的體力勞動。安徒生不甘於日漸埋沒在死氣沉沉的省城,於是前往哥本哈根,並且在一八二八年成功找到了資助人,讓他在該城的大學研讀。一年之後,還是學生的他出版了一篇模仿德國浪漫主義作家霍夫曼(E. T. A. Hoffmann)的幻想故事,首次在文學界有了名聲,之後他開始為劇院寫作。
一八三三年,繼兩年前收穫甚豐的日耳曼之行後,安徒生在富有的仰慕者資助下,開始一趟漫長的海外旅行。這次旅行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義大利,他在讀過約翰.沃夫岡.馮.歌德的《義大利之旅》(Italian Journey),以及當時斯塔爾夫人(Madame de Staël)的一部流行小說《科琳娜,或者義大利》(Corinne, or Italy)之後,就一直渴望前往義大利。
一八三三年四月二十二日,安徒生離開哥本哈根,直到一八三四年八月三日才返回。巴黎是他的第一個目的地,他在此待了三個月,首次見到了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一八三三年八月十五日,他啟程前往瑞士,在與法國一山之隔的勒洛克勒(Le Locle)待了三星期。當地的阿爾卑斯高山景色,日後影響了他最知名的童話《冰雪女王》(The Ice Maiden)。九月十九日,安徒生終於進入義大利,在十月十八日抵達羅馬,在當地一直待到一八三四年二月十二日。
可以說羅馬改變了他的事業道路。正是在這裡,洛可可式天主教堂與古老神殿的景象及聲音激發了他,他開始寫作《即興詩人》(The Improvisatore)。這是一部從貧窮走向藝術與情感豐足的半自傳體成長小說,是安徒生初登文壇的作品,也是他早期成名的基礎。這本書最醒目的細節之一,是安徒生將主角安東尼奧塑造成在羅馬於貧寒中長大的義大利歌手,他的出生地在巴貝里尼廣場(piazza Barberini)與費利切大道(via Felice)的轉角,從這個位置可以看見濟安.羅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設計的特里同噴泉(Triton Fountain)。
這座城市的其他地形元素,從西班牙台階(Spanish Steps)到圓形競技場,也都被寫進書中,當作陪襯。比如,年幼的安東尼奧在特雷維噴泉(Trevi Fountain)附近初次見到帶著吉他的即興遊唱詩人(improvisatore,一種街頭賣藝的人)。九歲的安東尼奧首次展現自己的歌唱天賦,是在卡庇托利歐山上(Campidoglio)的天壇聖母堂(Santa Maria in Ara Coeli);安徒生與來訪的丹麥作家亨利克.赫茲(Henrik Hertz)在一八三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參觀過這個地方。
接下來的一年裡,安徒生與赫茲一路向南,在一八三四年二月十六日抵達那不勒斯。這個港口的大街上擠滿了水手、歌手、賭徒老千、皮條客與妓女,炎熱與浪蕩的氣氛似乎瞬間激起了赫茲的性慾。在城裡待了三天之後,安徒生在日記裡寫到,有皮條客向他們兜售手上的美女少婦,「我注意到,此地氣候正在影響我的血氣――我感到一股洶湧的激情,但是我抵擋住了。」很明顯的,面對那不勒斯的誘惑,赫茲無法如此拒絕。
還有一件令他倆興奮的事,則是位於那不勒斯東方的維蘇威火山,就在他們抵達此城不久後的一個晚上爆發了。安徒生記載自己聽見「空中有突然……陌生的聲響,像是幾扇門同時砰地一聲關上,而且是一種超自然能力之手所為。」他趕到附近一座廣場上看個究竟,之後又爬上山頂,觀看燃燒的火山口。附近的赫庫蘭尼姆與龐貝遺址也給他留下極深的印象。這兩座古城與那不勒斯及維蘇威,將出現在《即興詩人》中,也許可以預見,安東尼奧的興趣與行程,都將與安徒生自己的興趣與行程緊密重合。
小說中,安東尼奧在那不勒斯的聖卡洛劇院(Teatro di San Carlo)演出,再次技驚四座;二月二十三日,安徒生在此觀看傳奇的女高音兼女低音歌唱家瑪麗亞.馬里布蘭(Maria Malibran)的迷人演繹,她擔綱演出文琴佐.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的《諾爾瑪》(Norma)同名女主角。馬里布蘭日後成為安徒生筆下安東尼奧的初戀情人安奴齊亞塔(Annunziata)的靈感來源。
還有一個地點,後來成為這部小說的關鍵:安徒生以安東尼奧重訪卡布里島的Grotta Azzurra即「藍洞」為小說作結。該石窟位於一座巖穴內,只能經由海崖上一處狹小開口抵達,曾經是古羅馬皇帝提比略(Emperor Tiberius)的私人泳池。就在一八三四年三月安徒生到訪前不久,此處才重新為外地人所知。對丹麥人與斯堪地那維亞人而言,這處洞窟幾乎已成為文學朝聖行程上的聖地,數百人蜂擁而至,想親眼看看安徒生描述的童話世界:「一切如以太閃閃發光」,水「像燃燒的藍色火焰」。
安徒生迤邐回到羅馬,在當地度過復活節週,然後經過佛羅倫斯及威尼斯,抵達維也納及慕尼黑。在經歷了義大利之後,他承認自己「對日耳曼既無想法,也無心情」,而且一想到丹麥,就感到恐懼苦惱。不過他還是回去了,完成了《即興詩人》,並準備出版他的頭兩本童話小冊。這三本書在一八三五年的幾個月裡相繼出版。《即興詩人》將為他帶來名聲,但正如一位目光精到的評論家所指出的,他的童話故事將令他永垂不朽。
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見識海上的世界
D.H.勞倫斯曾經這樣評價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一八一九〜一八九一):「他不太像是陸地動物。」勞倫斯以及維吉尼亞.吳爾芙是二十世紀初二十幾年那一代作家與評論家,在梅爾維爾經歷了數十年的沒沒無聞與冷落之後,他們起而擁戴宣傳他的成就。
梅爾維爾出生在紐約一個蘇格蘭與荷蘭血統的美國家庭,頗有地位,家境殷實,他恐怕很難想到命運將如何翻雲覆雨,發給他甚麼樣的牌。他的父親艾倫經營一家進口高級商品批發企業,生意興隆。這家公司為他們一家提供了充足的收入,他們舒適地住在一棟帶漂亮花園的大房子裡,位於百老匯街六七五號,屬於時尚的曼哈頓「龐德街」(Bond Street)地區,這裡住著許多上流社會的專業人士。赫曼與手足在這裡接受家庭女教師的教育。為了做生意,梅爾維爾的父親經常航越大西洋,與歐洲的供應商及製造商敲定合約,購買貨品。年幼的梅爾維爾喜歡聽父親談論這些旅行,講述他對巴黎、波爾多、倫敦、利物浦及愛丁堡的印象。父親的圖書室裡滿是法文書籍、遊記與導遊書,遙遠他鄉的狂野故事與畫面,從根本上激發了這個小孩的想像力。但是,當梅爾維爾終於自己踏上前往舊大陸的海上長行,他的身分卻不是富裕的商人,而是一個普通水手,而且還是未經訓練、等級最低的「小子」。
梅爾維爾十一歲的時候,父親破產,全家只好往北搬到阿爾巴尼(Albany),他的外祖父母、舅舅阿姨及其他親戚都住在這裡。不到兩年,他的父親去世,留下她的母親瑪麗亞,債台高築,還有八個孩子。於是養家的責任落到梅爾維爾與兄長甘斯沃特(Gansevoort)身上。他在紐約一家銀行當了兩年見習職員,還在他舅父位於麻薩諸塞州匹茲菲(Pittsfield)的農場上幫忙,然後與甘斯沃特一起做毛皮生意。但是在一八三七年華爾街大恐慌(Panic of 1837)之後,銀根枯竭,甘斯沃特破產了。梅爾維爾在一所鄉村學校當了一陣教師,這項工作毫無進益;然後他修習了一門工程課程。之後他找遍了(幾乎所有)工作無果,在陸地上也試遍了所有選擇,就在距離二十歲還有兩個月的時候,絕望的梅爾維爾想到了出海。
梅爾維爾比較年輕,沒有航海經驗,因此他加入的是聖勞倫斯號(St Lawrence)的最低階船員行列。這是一艘三桅橫帆定期郵船,由船長奧利佛.P.布朗(Captain Oliver P. Brown)指揮,航向英格蘭利物浦。這艘船從紐約出發的時候,由於風颳向陸地,而且下了三天大雨,所以延遲了。對於他這樣的年輕人來說,這也許是不祥之兆;他熱愛的拜倫詩歌,滋養了他對這次遠洋冒險的期望,浪漫而不切實際,也明顯影響了他已經開始創作的稚嫩作品。聖勞倫斯號裝載了九百二十包棉花以及幾位乘客,終於在一八三七年六月五日星期三,從紐約港十四號碼頭出發。官方船員名單上記錄了有一名「諾曼.梅爾維爾(十九歲;身高五呎八吋半;膚色淺;髮色棕)」在船上,名字的謬誤可能是事務長自己辨認梅爾維爾的字跡時寫錯了,他的字跡難以辨認是有名的。
二十七天後,聖勞倫斯號抵達梅西河口(River Mersey),在王子碼頭靠岸(Prince’s Dock)。在這二十七天裡,梅爾維爾受到了殘酷的現實船上生活教育。因為他只是個「小子」,見習水手,所以他負責雜役,必須刷甲板、潤滑桅桿、收纜繩、收帆、展帆。他必須馬上記住無數索具的名稱與實際用途,以及如何打各種繩結。站崗也是他的責任,還得清理船上的豬圈與雞欄。
他的表現似乎令人滿意,他也感到自豪,因為他向心有疑慮的人們證明了自己,這些人大都粗魯且直截了當,而他因為沒有航海經驗,帶著書生氣與中產階級的舉止,遭到毫不留情的戲弄。
正如幾位傳記作者指出的,梅爾維爾在第三本小說《瑪地》(Mardi)中描寫的似乎就是自己在聖勞倫斯號上的處境。他寫道:
「如今到了海上,而且在水手的圈子裡,所有人都顯出自己的本色。研究人性的學校莫過於一艘船。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實在太近,太頻繁,無法作假。你的性格就像你寬大的長褲一樣顯眼。努力假扮你沒有的特質,或者掩蓋你擁有的特質,都是徒勞。無論多麼希望喬裝身分,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我航行過的所有船隻上,我都毫無例外被冠以某種疏離冷淡意味的稱號。請讓我在此解釋一下,這並不是因為我把手伸進焦油桶裡的時候扭捏,也不是爬上帆纜的時候像個伯爵一樣裝腔作勢。不是的,我從來沒有比我的職業更上流,而我有過許多職業。我的胸膛是一樣的棕色,我的手是一樣的粗糙,就像他們當中最老練的水手。我的夥伴從來不曾指責我對自己的職務帶著裝派頭的厭惡,哪怕是在狼嚎一般的暴風中爬上主桅桿頂上,或者副桁架末端。
那麼,這個令人討厭的稱謂從何而來?因為它的確是討人厭。這是因為我身上有一種無法掩蓋的東西,從偶爾說出的多音節單字裡悄然流露出來,用餐時一次令人費解的討論,模糊而毫無防備地提到純文學,以及其他一些不值一提的瑣事。」
諷刺的是,《瑪地》卻是梅爾維爾第一本失利的作品。這本書的失敗迫使他迅速連續推出《瑞德本》(Redburn and)及《白外套》(White-Jacket)。這兩部是更直白的海洋小說,在《瑪地》的老朽哲思與費解情節之後,這兩部作品回歸較早期的形式,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是梅爾維爾始終貶低這兩部小說。他在一封信中寫道,他認為它們是「我為錢而做的兩份工作――被迫去做,就像有人去鋸木頭一樣。」不過值得懷疑的是,如果他沒有以這種速度與簡潔的文字全力完成這兩本小說,之後恐怕永遠也寫不出《白鯨記》(Moby Dick),這部鬆散的長篇小說敘述裝了木腿的亞哈船長狂熱追捕使他失去了一條腿的白鯨。《瑞德本》及《白外套》也保持了他在出版界的競爭力。在短短十週內完成的《瑞德本》,副標題是「他的第一次航行――商船見習水手、紳士之子的自白與回憶」,他在書中也將自己在聖勞倫斯號上的經歷巧妙地小說化。就像狄更斯寫《塊肉餘生記》,梅爾維爾筆下的主人公,見習水手威靈布羅.瑞德本(Wellingborough Redburn)的背景與自己有許多相似之處,甚至包括失去了遊歷廣泛、喜愛收藏書籍,而後破產的父親。
聖勞倫斯號預計在利物浦停留到八月十三日。即使船員忙於準備船隻返航,但還是有足夠的空閒可以探索這座城。這是梅爾維爾第一次在美國境外旅行,雖然缺錢這件事必然限制了他在城中的見聞以及遊覽,不過他還是充分利用了這次機會。當時不久前利物浦才發展成英國的第二大港,其迅速而無序的成長,來自跨大西洋販奴生意,以及擴張至蘭開夏郡內陸工業城鎮的運河網。該城的創業大佬們為了自己的財富與好運而歡喜,但是碼頭貧民區的窮困與乞丐令梅爾維爾感到震撼,他在《瑞德本》中把這些地方描繪成現世的索多瑪與蛾摩拉。
惡劣天氣再次干擾了聖羅倫斯號,西向返程花了四十七天,思鄉的梅爾維爾直到一八三九年九月三十日才回到紐約。這一次航海改變了他。但是比起出發的時候,他並沒有富起來,他的家境也沒有改善。他又當了一陣學校教師,然後前往「捕鯨城」,麻薩諸塞州的新伯福(New Bedford)。一八四一年一月,他加入阿庫什內特號(Acushnet),出海航向太平洋。第二年,他在玻里尼西亞的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 Islands)擅自離開這條船。接下來從大溪地到夏威夷,他累積的魚叉手與嘩變者的經驗實在太多了,直到一八四四年,他與美國海軍簽約,終於確定能夠返航回國。
人們對他講述的冒險經歷反應熱烈,他也受到鼓舞,把這些寫下來,完成小說《泰皮》(Typee),於一八四六年在英國初版,出版商是倫敦的約翰莫瑞公司(John Murray),也正是拜倫的出版商。而且他也像自己曾經的詩壇偶像一樣,一覺起來,發現自己一夕成名了。可惜的是,當他在世的時候,這份聲名卻是如此短暫。
馬雅.安哲羅(Maya Angelou)愛上迦納
馬雅.安哲羅(Maya Angelou,一九二八〜二○一四)的藝術創作,從詩歌與鄉土故事到富有力量的自傳與回憶錄不等。她也有過歌唱與表演生涯,包括參加《波吉與貝絲》(Porgy and Bess)巡迴演出,並成為好萊塢第一位女性黑人導演。在一九五○年代末及一九六○年代的民權運動中,她也是傑出的活動家。她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的南方基督教領袖大會(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擔任協調員,這項工作最終導致她離開美國,前往非洲。
安哲羅與其子蓋伊(Guy)及丈夫伏蘇茲.梅克(Vusumzi Make)在開羅定居近兩年,梅克是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者,當時是泛非主義者大會(Pan Africanist Congress;PAC)駐埃及代表。一九六二年,安哲羅與梅克的短暫婚姻結束,她接受了利比亞新聞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的職位。不過在此之前,她按計畫與兒子前往迦納,他將就讀當地的阿克拉大學(University of Accra)。抵達阿克拉幾天之後,蓋伊卻在車禍中受傷,肇事者是一名酒駕司機,而安哲羅只能留下來照顧兒子。日後安哲羅的自傳第五部《上帝的兒女都需要旅行鞋》(All God’s Children Need Traveling Shoes)講述她在迦納的日子,她寫道,留在迦納,是「名符其實地出於意外」。
西非國家迦納位於幾內亞灣,在一九五七年才脫離英國獨立。首任總統是深具群眾魅力的馬克思主義者,夸梅.恩克魯馬(Kwame Nkrumah),他相信他的國家將引領整個非洲結束殖民統治。他希望,這整片大陸一旦從帝國主義壓迫者手中獲得自由,將在社會主義下團結起來。恩克魯馬曾就讀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的林肯大學,他歡迎所有希望移民到迦納的非裔美國人,並收容逃離非洲南部與東部白人統治的政治難民。雖然利比亞的工作還在等著安哲羅,但她還是決定留在迦納。以她的話說,她與兒子終於來到一個「在一生中我們的膚色第一次被視為正確而正常」的地方。
安哲羅在阿克拉大學非洲研究所得到一個辦公室行政職位,並開始投入阿克拉的文化活動。她認識了身兼作家、劇作家與演員的朱利安.梅菲爾德(Julian Mayfield,他是來自美國的黑人移民,為了躲避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的注意而離開美國),以及依伏瓦.蘇澤蘭(Efua Sutherland),她是詩人、劇作家、教師、迦納國立劇院院長。不久後安哲羅就加入該劇院,在售票處處理訂位及賣票,後來還登台演出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勇氣之母與她的子女》(Mother Courage and her Children)的主角。
除了白天的工作,安哲羅也開始為《迦納時報》(Ghanaian Times)寫稿,她與該報編輯結為莫逆,因為雙方都喜歡當地的啤酒品牌「俱樂部」(Club),而不喜歡其競爭對手「星牌」(Star)。
當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宣布,將於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在華盛頓特區發起一次爭取就業與自由的遊行――這是民權運動的歷史大事,大約二十五萬人聚集在林肯紀念堂前,最後金恩博士發表了他的不朽演講「我有一個夢」作結,安哲羅也在阿克拉與其他人組織了支援遊行。這趟迦納的遊行從美國大使館前面走過,以表達聲援這項運動,但由於時差的關係,為了與金恩的遊行同步,迦納遊行只能在半夜開始。
安哲羅在迦納的時候,還有兩位美國民權運動的主要人物出現在阿克拉,即拳王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以及安哲羅的友人、激烈的黑人解放運動演說家,麥爾坎.X(Malcolm X)。之前麥爾坎.X也經歷了一段旅程,他在前往麥加朝覲之後,與自己的導師、伊斯蘭國度領袖以利亞.穆罕默德(Elijah Muhammad of the Nation of Islam)決裂。麥爾坎受到恩克魯馬接見,但是當阿里與麥爾坎在迦納相遇,阿里則因為麥爾坎揚棄了以利亞而加以冷落。
安哲羅在迦納堪稱愉快,但是她目睹了外來的非裔美國人與本地居民之間的緊張關係,也觀察到恩克魯馬手下官員享受的生活與普通公民之間的差異。語言是移民與迦納人之間的主要隔絕因素,而安哲羅主動開始學習當地的方提語(Fante)。
在迦納待了兩年,安哲羅感覺到故鄉在呼喚自己了。當時麥爾坎已經成立了非裔美國人團結組織(Organization of Afro-American Unity),她從麥爾坎.X的來信中得知美國發生的事件,感到自己的祖國正處在巨大變革的邊緣,她決定回國,在這場抗爭中擔負起自己的角色。在詹姆斯.鮑德溫的鼓勵下,她的散文與詩歌將成為她表達此一志業與黑人經歷的工具,尤其是在麥爾坎.X及金恩博士雙雙遇刺身亡之後。不過,迦納一直是她個人與創作之旅的主要舞台。正如她所堅持的:「即使非洲之心依然難以捉摸,但我對它的追索已經使我更近於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安徒生(一八○五〜一八七五,Hans Christian Andersen)外表拙陋,他是私生子,是一名嗜讀的鞋匠與一名近乎文盲的洗衣婦之間短暫婚姻的產物,畢生認同的都是局外人。他的身高、女孩似的嗓音與舉止,都使他遭受嘲弄。他在童年就被送去做工賺錢,在一家織布廠及一家菸草工廠辛苦勞作,協助寡母養家。後來母親再婚,他的出生地奧登斯城(Odense)的一所慈善學校准許他入學,使他免於繼續從事貶抑人格的體力勞動。安徒生不甘於日漸埋沒在死氣沉沉的省城,於是前往哥本哈根,並且在一八二八年成功找到了資助人,讓他在該城的大學研讀。一年之後,還是學生的他出版了一篇模仿德國浪漫主義作家霍夫曼(E. T. A. Hoffmann)的幻想故事,首次在文學界有了名聲,之後他開始為劇院寫作。
一八三三年,繼兩年前收穫甚豐的日耳曼之行後,安徒生在富有的仰慕者資助下,開始一趟漫長的海外旅行。這次旅行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義大利,他在讀過約翰.沃夫岡.馮.歌德的《義大利之旅》(Italian Journey),以及當時斯塔爾夫人(Madame de Staël)的一部流行小說《科琳娜,或者義大利》(Corinne, or Italy)之後,就一直渴望前往義大利。
一八三三年四月二十二日,安徒生離開哥本哈根,直到一八三四年八月三日才返回。巴黎是他的第一個目的地,他在此待了三個月,首次見到了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一八三三年八月十五日,他啟程前往瑞士,在與法國一山之隔的勒洛克勒(Le Locle)待了三星期。當地的阿爾卑斯高山景色,日後影響了他最知名的童話《冰雪女王》(The Ice Maiden)。九月十九日,安徒生終於進入義大利,在十月十八日抵達羅馬,在當地一直待到一八三四年二月十二日。
可以說羅馬改變了他的事業道路。正是在這裡,洛可可式天主教堂與古老神殿的景象及聲音激發了他,他開始寫作《即興詩人》(The Improvisatore)。這是一部從貧窮走向藝術與情感豐足的半自傳體成長小說,是安徒生初登文壇的作品,也是他早期成名的基礎。這本書最醒目的細節之一,是安徒生將主角安東尼奧塑造成在羅馬於貧寒中長大的義大利歌手,他的出生地在巴貝里尼廣場(piazza Barberini)與費利切大道(via Felice)的轉角,從這個位置可以看見濟安.羅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設計的特里同噴泉(Triton Fountain)。
這座城市的其他地形元素,從西班牙台階(Spanish Steps)到圓形競技場,也都被寫進書中,當作陪襯。比如,年幼的安東尼奧在特雷維噴泉(Trevi Fountain)附近初次見到帶著吉他的即興遊唱詩人(improvisatore,一種街頭賣藝的人)。九歲的安東尼奧首次展現自己的歌唱天賦,是在卡庇托利歐山上(Campidoglio)的天壇聖母堂(Santa Maria in Ara Coeli);安徒生與來訪的丹麥作家亨利克.赫茲(Henrik Hertz)在一八三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參觀過這個地方。
接下來的一年裡,安徒生與赫茲一路向南,在一八三四年二月十六日抵達那不勒斯。這個港口的大街上擠滿了水手、歌手、賭徒老千、皮條客與妓女,炎熱與浪蕩的氣氛似乎瞬間激起了赫茲的性慾。在城裡待了三天之後,安徒生在日記裡寫到,有皮條客向他們兜售手上的美女少婦,「我注意到,此地氣候正在影響我的血氣――我感到一股洶湧的激情,但是我抵擋住了。」很明顯的,面對那不勒斯的誘惑,赫茲無法如此拒絕。
還有一件令他倆興奮的事,則是位於那不勒斯東方的維蘇威火山,就在他們抵達此城不久後的一個晚上爆發了。安徒生記載自己聽見「空中有突然……陌生的聲響,像是幾扇門同時砰地一聲關上,而且是一種超自然能力之手所為。」他趕到附近一座廣場上看個究竟,之後又爬上山頂,觀看燃燒的火山口。附近的赫庫蘭尼姆與龐貝遺址也給他留下極深的印象。這兩座古城與那不勒斯及維蘇威,將出現在《即興詩人》中,也許可以預見,安東尼奧的興趣與行程,都將與安徒生自己的興趣與行程緊密重合。
小說中,安東尼奧在那不勒斯的聖卡洛劇院(Teatro di San Carlo)演出,再次技驚四座;二月二十三日,安徒生在此觀看傳奇的女高音兼女低音歌唱家瑪麗亞.馬里布蘭(Maria Malibran)的迷人演繹,她擔綱演出文琴佐.貝利尼(Vincenzo Bellini)的《諾爾瑪》(Norma)同名女主角。馬里布蘭日後成為安徒生筆下安東尼奧的初戀情人安奴齊亞塔(Annunziata)的靈感來源。
還有一個地點,後來成為這部小說的關鍵:安徒生以安東尼奧重訪卡布里島的Grotta Azzurra即「藍洞」為小說作結。該石窟位於一座巖穴內,只能經由海崖上一處狹小開口抵達,曾經是古羅馬皇帝提比略(Emperor Tiberius)的私人泳池。就在一八三四年三月安徒生到訪前不久,此處才重新為外地人所知。對丹麥人與斯堪地那維亞人而言,這處洞窟幾乎已成為文學朝聖行程上的聖地,數百人蜂擁而至,想親眼看看安徒生描述的童話世界:「一切如以太閃閃發光」,水「像燃燒的藍色火焰」。
安徒生迤邐回到羅馬,在當地度過復活節週,然後經過佛羅倫斯及威尼斯,抵達維也納及慕尼黑。在經歷了義大利之後,他承認自己「對日耳曼既無想法,也無心情」,而且一想到丹麥,就感到恐懼苦惱。不過他還是回去了,完成了《即興詩人》,並準備出版他的頭兩本童話小冊。這三本書在一八三五年的幾個月裡相繼出版。《即興詩人》將為他帶來名聲,但正如一位目光精到的評論家所指出的,他的童話故事將令他永垂不朽。
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見識海上的世界
D.H.勞倫斯曾經這樣評價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一八一九〜一八九一):「他不太像是陸地動物。」勞倫斯以及維吉尼亞.吳爾芙是二十世紀初二十幾年那一代作家與評論家,在梅爾維爾經歷了數十年的沒沒無聞與冷落之後,他們起而擁戴宣傳他的成就。
梅爾維爾出生在紐約一個蘇格蘭與荷蘭血統的美國家庭,頗有地位,家境殷實,他恐怕很難想到命運將如何翻雲覆雨,發給他甚麼樣的牌。他的父親艾倫經營一家進口高級商品批發企業,生意興隆。這家公司為他們一家提供了充足的收入,他們舒適地住在一棟帶漂亮花園的大房子裡,位於百老匯街六七五號,屬於時尚的曼哈頓「龐德街」(Bond Street)地區,這裡住著許多上流社會的專業人士。赫曼與手足在這裡接受家庭女教師的教育。為了做生意,梅爾維爾的父親經常航越大西洋,與歐洲的供應商及製造商敲定合約,購買貨品。年幼的梅爾維爾喜歡聽父親談論這些旅行,講述他對巴黎、波爾多、倫敦、利物浦及愛丁堡的印象。父親的圖書室裡滿是法文書籍、遊記與導遊書,遙遠他鄉的狂野故事與畫面,從根本上激發了這個小孩的想像力。但是,當梅爾維爾終於自己踏上前往舊大陸的海上長行,他的身分卻不是富裕的商人,而是一個普通水手,而且還是未經訓練、等級最低的「小子」。
梅爾維爾十一歲的時候,父親破產,全家只好往北搬到阿爾巴尼(Albany),他的外祖父母、舅舅阿姨及其他親戚都住在這裡。不到兩年,他的父親去世,留下她的母親瑪麗亞,債台高築,還有八個孩子。於是養家的責任落到梅爾維爾與兄長甘斯沃特(Gansevoort)身上。他在紐約一家銀行當了兩年見習職員,還在他舅父位於麻薩諸塞州匹茲菲(Pittsfield)的農場上幫忙,然後與甘斯沃特一起做毛皮生意。但是在一八三七年華爾街大恐慌(Panic of 1837)之後,銀根枯竭,甘斯沃特破產了。梅爾維爾在一所鄉村學校當了一陣教師,這項工作毫無進益;然後他修習了一門工程課程。之後他找遍了(幾乎所有)工作無果,在陸地上也試遍了所有選擇,就在距離二十歲還有兩個月的時候,絕望的梅爾維爾想到了出海。
梅爾維爾比較年輕,沒有航海經驗,因此他加入的是聖勞倫斯號(St Lawrence)的最低階船員行列。這是一艘三桅橫帆定期郵船,由船長奧利佛.P.布朗(Captain Oliver P. Brown)指揮,航向英格蘭利物浦。這艘船從紐約出發的時候,由於風颳向陸地,而且下了三天大雨,所以延遲了。對於他這樣的年輕人來說,這也許是不祥之兆;他熱愛的拜倫詩歌,滋養了他對這次遠洋冒險的期望,浪漫而不切實際,也明顯影響了他已經開始創作的稚嫩作品。聖勞倫斯號裝載了九百二十包棉花以及幾位乘客,終於在一八三七年六月五日星期三,從紐約港十四號碼頭出發。官方船員名單上記錄了有一名「諾曼.梅爾維爾(十九歲;身高五呎八吋半;膚色淺;髮色棕)」在船上,名字的謬誤可能是事務長自己辨認梅爾維爾的字跡時寫錯了,他的字跡難以辨認是有名的。
二十七天後,聖勞倫斯號抵達梅西河口(River Mersey),在王子碼頭靠岸(Prince’s Dock)。在這二十七天裡,梅爾維爾受到了殘酷的現實船上生活教育。因為他只是個「小子」,見習水手,所以他負責雜役,必須刷甲板、潤滑桅桿、收纜繩、收帆、展帆。他必須馬上記住無數索具的名稱與實際用途,以及如何打各種繩結。站崗也是他的責任,還得清理船上的豬圈與雞欄。
他的表現似乎令人滿意,他也感到自豪,因為他向心有疑慮的人們證明了自己,這些人大都粗魯且直截了當,而他因為沒有航海經驗,帶著書生氣與中產階級的舉止,遭到毫不留情的戲弄。
正如幾位傳記作者指出的,梅爾維爾在第三本小說《瑪地》(Mardi)中描寫的似乎就是自己在聖勞倫斯號上的處境。他寫道:
「如今到了海上,而且在水手的圈子裡,所有人都顯出自己的本色。研究人性的學校莫過於一艘船。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實在太近,太頻繁,無法作假。你的性格就像你寬大的長褲一樣顯眼。努力假扮你沒有的特質,或者掩蓋你擁有的特質,都是徒勞。無論多麼希望喬裝身分,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我航行過的所有船隻上,我都毫無例外被冠以某種疏離冷淡意味的稱號。請讓我在此解釋一下,這並不是因為我把手伸進焦油桶裡的時候扭捏,也不是爬上帆纜的時候像個伯爵一樣裝腔作勢。不是的,我從來沒有比我的職業更上流,而我有過許多職業。我的胸膛是一樣的棕色,我的手是一樣的粗糙,就像他們當中最老練的水手。我的夥伴從來不曾指責我對自己的職務帶著裝派頭的厭惡,哪怕是在狼嚎一般的暴風中爬上主桅桿頂上,或者副桁架末端。
那麼,這個令人討厭的稱謂從何而來?因為它的確是討人厭。這是因為我身上有一種無法掩蓋的東西,從偶爾說出的多音節單字裡悄然流露出來,用餐時一次令人費解的討論,模糊而毫無防備地提到純文學,以及其他一些不值一提的瑣事。」
諷刺的是,《瑪地》卻是梅爾維爾第一本失利的作品。這本書的失敗迫使他迅速連續推出《瑞德本》(Redburn and)及《白外套》(White-Jacket)。這兩部是更直白的海洋小說,在《瑪地》的老朽哲思與費解情節之後,這兩部作品回歸較早期的形式,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是梅爾維爾始終貶低這兩部小說。他在一封信中寫道,他認為它們是「我為錢而做的兩份工作――被迫去做,就像有人去鋸木頭一樣。」不過值得懷疑的是,如果他沒有以這種速度與簡潔的文字全力完成這兩本小說,之後恐怕永遠也寫不出《白鯨記》(Moby Dick),這部鬆散的長篇小說敘述裝了木腿的亞哈船長狂熱追捕使他失去了一條腿的白鯨。《瑞德本》及《白外套》也保持了他在出版界的競爭力。在短短十週內完成的《瑞德本》,副標題是「他的第一次航行――商船見習水手、紳士之子的自白與回憶」,他在書中也將自己在聖勞倫斯號上的經歷巧妙地小說化。就像狄更斯寫《塊肉餘生記》,梅爾維爾筆下的主人公,見習水手威靈布羅.瑞德本(Wellingborough Redburn)的背景與自己有許多相似之處,甚至包括失去了遊歷廣泛、喜愛收藏書籍,而後破產的父親。
聖勞倫斯號預計在利物浦停留到八月十三日。即使船員忙於準備船隻返航,但還是有足夠的空閒可以探索這座城。這是梅爾維爾第一次在美國境外旅行,雖然缺錢這件事必然限制了他在城中的見聞以及遊覽,不過他還是充分利用了這次機會。當時不久前利物浦才發展成英國的第二大港,其迅速而無序的成長,來自跨大西洋販奴生意,以及擴張至蘭開夏郡內陸工業城鎮的運河網。該城的創業大佬們為了自己的財富與好運而歡喜,但是碼頭貧民區的窮困與乞丐令梅爾維爾感到震撼,他在《瑞德本》中把這些地方描繪成現世的索多瑪與蛾摩拉。
惡劣天氣再次干擾了聖羅倫斯號,西向返程花了四十七天,思鄉的梅爾維爾直到一八三九年九月三十日才回到紐約。這一次航海改變了他。但是比起出發的時候,他並沒有富起來,他的家境也沒有改善。他又當了一陣學校教師,然後前往「捕鯨城」,麻薩諸塞州的新伯福(New Bedford)。一八四一年一月,他加入阿庫什內特號(Acushnet),出海航向太平洋。第二年,他在玻里尼西亞的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 Islands)擅自離開這條船。接下來從大溪地到夏威夷,他累積的魚叉手與嘩變者的經驗實在太多了,直到一八四四年,他與美國海軍簽約,終於確定能夠返航回國。
人們對他講述的冒險經歷反應熱烈,他也受到鼓舞,把這些寫下來,完成小說《泰皮》(Typee),於一八四六年在英國初版,出版商是倫敦的約翰莫瑞公司(John Murray),也正是拜倫的出版商。而且他也像自己曾經的詩壇偶像一樣,一覺起來,發現自己一夕成名了。可惜的是,當他在世的時候,這份聲名卻是如此短暫。
馬雅.安哲羅(Maya Angelou)愛上迦納
馬雅.安哲羅(Maya Angelou,一九二八〜二○一四)的藝術創作,從詩歌與鄉土故事到富有力量的自傳與回憶錄不等。她也有過歌唱與表演生涯,包括參加《波吉與貝絲》(Porgy and Bess)巡迴演出,並成為好萊塢第一位女性黑人導演。在一九五○年代末及一九六○年代的民權運動中,她也是傑出的活動家。她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的南方基督教領袖大會(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擔任協調員,這項工作最終導致她離開美國,前往非洲。
安哲羅與其子蓋伊(Guy)及丈夫伏蘇茲.梅克(Vusumzi Make)在開羅定居近兩年,梅克是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者,當時是泛非主義者大會(Pan Africanist Congress;PAC)駐埃及代表。一九六二年,安哲羅與梅克的短暫婚姻結束,她接受了利比亞新聞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的職位。不過在此之前,她按計畫與兒子前往迦納,他將就讀當地的阿克拉大學(University of Accra)。抵達阿克拉幾天之後,蓋伊卻在車禍中受傷,肇事者是一名酒駕司機,而安哲羅只能留下來照顧兒子。日後安哲羅的自傳第五部《上帝的兒女都需要旅行鞋》(All God’s Children Need Traveling Shoes)講述她在迦納的日子,她寫道,留在迦納,是「名符其實地出於意外」。
西非國家迦納位於幾內亞灣,在一九五七年才脫離英國獨立。首任總統是深具群眾魅力的馬克思主義者,夸梅.恩克魯馬(Kwame Nkrumah),他相信他的國家將引領整個非洲結束殖民統治。他希望,這整片大陸一旦從帝國主義壓迫者手中獲得自由,將在社會主義下團結起來。恩克魯馬曾就讀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的林肯大學,他歡迎所有希望移民到迦納的非裔美國人,並收容逃離非洲南部與東部白人統治的政治難民。雖然利比亞的工作還在等著安哲羅,但她還是決定留在迦納。以她的話說,她與兒子終於來到一個「在一生中我們的膚色第一次被視為正確而正常」的地方。
安哲羅在阿克拉大學非洲研究所得到一個辦公室行政職位,並開始投入阿克拉的文化活動。她認識了身兼作家、劇作家與演員的朱利安.梅菲爾德(Julian Mayfield,他是來自美國的黑人移民,為了躲避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的注意而離開美國),以及依伏瓦.蘇澤蘭(Efua Sutherland),她是詩人、劇作家、教師、迦納國立劇院院長。不久後安哲羅就加入該劇院,在售票處處理訂位及賣票,後來還登台演出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勇氣之母與她的子女》(Mother Courage and her Children)的主角。
除了白天的工作,安哲羅也開始為《迦納時報》(Ghanaian Times)寫稿,她與該報編輯結為莫逆,因為雙方都喜歡當地的啤酒品牌「俱樂部」(Club),而不喜歡其競爭對手「星牌」(Star)。
當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宣布,將於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在華盛頓特區發起一次爭取就業與自由的遊行――這是民權運動的歷史大事,大約二十五萬人聚集在林肯紀念堂前,最後金恩博士發表了他的不朽演講「我有一個夢」作結,安哲羅也在阿克拉與其他人組織了支援遊行。這趟迦納的遊行從美國大使館前面走過,以表達聲援這項運動,但由於時差的關係,為了與金恩的遊行同步,迦納遊行只能在半夜開始。
安哲羅在迦納的時候,還有兩位美國民權運動的主要人物出現在阿克拉,即拳王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以及安哲羅的友人、激烈的黑人解放運動演說家,麥爾坎.X(Malcolm X)。之前麥爾坎.X也經歷了一段旅程,他在前往麥加朝覲之後,與自己的導師、伊斯蘭國度領袖以利亞.穆罕默德(Elijah Muhammad of the Nation of Islam)決裂。麥爾坎受到恩克魯馬接見,但是當阿里與麥爾坎在迦納相遇,阿里則因為麥爾坎揚棄了以利亞而加以冷落。
安哲羅在迦納堪稱愉快,但是她目睹了外來的非裔美國人與本地居民之間的緊張關係,也觀察到恩克魯馬手下官員享受的生活與普通公民之間的差異。語言是移民與迦納人之間的主要隔絕因素,而安哲羅主動開始學習當地的方提語(Fante)。
在迦納待了兩年,安哲羅感覺到故鄉在呼喚自己了。當時麥爾坎已經成立了非裔美國人團結組織(Organization of Afro-American Unity),她從麥爾坎.X的來信中得知美國發生的事件,感到自己的祖國正處在巨大變革的邊緣,她決定回國,在這場抗爭中擔負起自己的角色。在詹姆斯.鮑德溫的鼓勵下,她的散文與詩歌將成為她表達此一志業與黑人經歷的工具,尤其是在麥爾坎.X及金恩博士雙雙遇刺身亡之後。不過,迦納一直是她個人與創作之旅的主要舞台。正如她所堅持的:「即使非洲之心依然難以捉摸,但我對它的追索已經使我更近於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