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讀書人二千年信奉不疑
的「大學之道」,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實際上已在今日大學中漸行漸遠,被新的「大學之道」,即「大學之道,在明明理(明科學之理),
在新知(創科學之新知),在止於至真」所取代了。
—
金耀基
本書包括上卷《大學之理念》與下卷《再思大學之道》,是一部整體性論述和反思大學的著作,
所論涵蓋大學的理念、歷史、社會功用等,不僅揭示和捍衛了大學的理想,也對現代大學過度重
視求「真」而忽略「善」與「美」,過度強調研究與科學進而輕視教學與人文等現狀有所批判。
作者金耀基是卓有成就的社會學家,又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他對大學的研究與思考,既是
學理上的體認,又有實踐中的經驗,也是他關於中國現代化的論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的「大學之道」,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實際上已在今日大學中漸行漸遠,被新的「大學之道」,即「大學之道,在明明理(明科學之理),
在新知(創科學之新知),在止於至真」所取代了。
—
金耀基
本書包括上卷《大學之理念》與下卷《再思大學之道》,是一部整體性論述和反思大學的著作,
所論涵蓋大學的理念、歷史、社會功用等,不僅揭示和捍衛了大學的理想,也對現代大學過度重
視求「真」而忽略「善」與「美」,過度強調研究與科學進而輕視教學與人文等現狀有所批判。
作者金耀基是卓有成就的社會學家,又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他對大學的研究與思考,既是
學理上的體認,又有實踐中的經驗,也是他關於中國現代化的論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金耀基
1935年生於浙江天台,長於臺灣,美國匹茲堡大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社會學家、教育家。
代表作含《從傳統到現代》、《大學之理念》、《中國社會與文化》、《中國政治與文化》、《中國的現代轉
向》、《社會學與中國研究》等,被譽為「中國現代化理論系統構建的第一人」。
向》、《社會學與中國研究》等,被譽為「中國現代化理論系統構建的第一人」。
1970年加入草創期的香港中文大學,於社會學系執教三十餘年,曾任新亞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校年加入草創期的香港中文大學,於社會學系執教三十餘年,曾任新亞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教學行政之餘寫作《大學之理念》,提出「大學是中國現代化的根源動力」。長。教學行政之餘寫作《大學之理念》,提出「大學是中國現代化的根源動力」。
目次
港中大版序
/ ix
上卷
大學之理念
牛津版序
/ 3
初版自序
/ 5
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
/ 9
二個文化的對壘與技術人文主義
/ 33
—— 對劍橋教育的一些觀察
從「二個文化」談到通識教育
/ 59
—— 由施諾爵士之死說起
怎樣才算是一個「知識人」
/ 69
—— 豈只是哈佛的迷惑
大學的世界精神
/ 79
—— 為「新亞書院龔雪因先生訪問學人計劃」之成立而寫
蔡元培先生象徵的學術世界
/ 85
—— 蔡元培先生新墓碑落成有感
卓越之追求
/ 93
—— 蔡明裕先生為新亞設立基金有感
成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 101
—— 並迎錢先生返新亞講學
科學、社會與人文
/ 109
—— 記與李約瑟先生的一次談話
劍橋書院制的特色
劍橋書院制的特色 / 133
大學之功能與大學生的責任觀
大學之功能與大學生的責任觀 / 141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 / 149
現代性、全球化與華人教育
現代性、全球化與華人教育 / 161
學術自由、學術獨立與學術倫理
學術自由、學術獨立與學術倫理 / 177
在世紀之交談大學之理念與角色
在世紀之交談大學之理念與角色 / 191
人文教育在現代大學的位序
人文教育在現代大學的位序 / 209
附錄
附錄
四十年來的中大
四十年來的中大 / 233
訪問金耀基教授
訪問金耀基教授 / 239
下卷
下卷 再思大學之道再思大學之道
牛津版前言
牛津版前言 / 247
蔡元培與中國現代大學範典之建立
蔡元培與中國現代大學範典之建立 / 255
大學之道:省思現代大學之理念
大學之道:省思現代大學之理念 / 269
從大學之道說中國哲學之方向
從大學之道說中國哲學之方向 / 285
從大學之道談通識教育
從大學之道談通識教育 / 305
大學教育的人文價值
大學教育的人文價值 / 317
大學在現代社會的功能
大學在現代社會的功能 / 329
大學與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
大學與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 / 349
附錄
附錄
中國的現代轉向要靠第一流的大學(答李懷宇問)
中國的現代轉向要靠第一流的大學(答李懷宇問) / 367
大學是「知識創建基地」(答李懷宇問)
大學是「知識創建基地」(答李懷宇問) / 383
大學共和國(答馬國川問)
大學共和國(答馬國川問) / 401
百年以來教育的重大遺失
百年以來教育的重大遺失 劉夢溪劉夢溪 / 421
/ ix
上卷
大學之理念
牛津版序
/ 3
初版自序
/ 5
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
/ 9
二個文化的對壘與技術人文主義
/ 33
—— 對劍橋教育的一些觀察
從「二個文化」談到通識教育
/ 59
—— 由施諾爵士之死說起
怎樣才算是一個「知識人」
/ 69
—— 豈只是哈佛的迷惑
大學的世界精神
/ 79
—— 為「新亞書院龔雪因先生訪問學人計劃」之成立而寫
蔡元培先生象徵的學術世界
/ 85
—— 蔡元培先生新墓碑落成有感
卓越之追求
/ 93
—— 蔡明裕先生為新亞設立基金有感
成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 101
—— 並迎錢先生返新亞講學
科學、社會與人文
/ 109
—— 記與李約瑟先生的一次談話
劍橋書院制的特色
劍橋書院制的特色 / 133
大學之功能與大學生的責任觀
大學之功能與大學生的責任觀 / 141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之定性與定位 / 149
現代性、全球化與華人教育
現代性、全球化與華人教育 / 161
學術自由、學術獨立與學術倫理
學術自由、學術獨立與學術倫理 / 177
在世紀之交談大學之理念與角色
在世紀之交談大學之理念與角色 / 191
人文教育在現代大學的位序
人文教育在現代大學的位序 / 209
附錄
附錄
四十年來的中大
四十年來的中大 / 233
訪問金耀基教授
訪問金耀基教授 / 239
下卷
下卷 再思大學之道再思大學之道
牛津版前言
牛津版前言 / 247
蔡元培與中國現代大學範典之建立
蔡元培與中國現代大學範典之建立 / 255
大學之道:省思現代大學之理念
大學之道:省思現代大學之理念 / 269
從大學之道說中國哲學之方向
從大學之道說中國哲學之方向 / 285
從大學之道談通識教育
從大學之道談通識教育 / 305
大學教育的人文價值
大學教育的人文價值 / 317
大學在現代社會的功能
大學在現代社會的功能 / 329
大學與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
大學與中國現代文明的建構 / 349
附錄
附錄
中國的現代轉向要靠第一流的大學(答李懷宇問)
中國的現代轉向要靠第一流的大學(答李懷宇問) / 367
大學是「知識創建基地」(答李懷宇問)
大學是「知識創建基地」(答李懷宇問) / 383
大學共和國(答馬國川問)
大學共和國(答馬國川問) / 401
百年以來教育的重大遺失
百年以來教育的重大遺失 劉夢溪劉夢溪 / 421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