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城郭中的歷史,考古學視角下的城池文明史:聚落環濠×邦國城池×大都無城……以中國古代城池的格局演變,重構文明體系的發展脈絡
滿額折

城郭中的歷史,考古學視角下的城池文明史:聚落環濠×邦國城池×大都無城……以中國古代城池的格局演變,重構文明體系的發展脈絡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9 元
優惠價
79315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二里頭都邑所展現的「大都無城」的文化自信、
春秋時期以軍事目的遍築防禦工事的建城高峰

城郭之別、城址考古、宮室格局──「城」的中國史!
從小型環濠到都邑規模的演變,透視中國城池與文明演進的興衰變遷

▎書籍概述
本書透過中國古代城池發展的歷史脈絡,深入探討華夏文明的起源與歷程,從城池建設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中國歷史。全書分為十六個章節,從最早的無城時代講述到青銅王朝時代的巨大都邑,探討了中國古代城池的興起、發展及其與文明、國家之間的關係。不僅著眼於城池的考古學研究,還試圖透過城池這一載體揭示中國「大歷史」的演變軌跡,並展示出城池與城市背後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變遷。

▎城池與城郭的概念辨析
書中首先提出了對「城池」和「城郭」的思辨,挑戰了「無邑不城」這一傳統觀念。筆者強調,並非所有早期的城市都擁有城牆,甚至在文明初期的聚落,僅有環壕而無城牆的現象相當普遍。因此,本書試圖從考古學的視角,區分出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城池形態,並探索早期聚落從開放到圍閉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是城池建設技術的進步,還與社會複雜化及國家建構密切相關。

▎都城興衰與文明發展
本書的第三至第五部分聚焦於從小型聚落到大型都城的演化過程,並梳理了古代東亞地區最早的城池發展。透過對早期青銅文明、良渚文化等不同歷史時期城池的分析,筆者描繪出邦國時代的城池格局,以及城市功能與規劃的演進。城池不僅是國家統治的象徵,更是文明進步的標誌。書中還特別強調了不同地域的城池特色,如南方的水城、北方的石城,並詳細分析了這些城池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城市結構與國家制度的變遷
本書最後幾章進一步探討了秦漢以後的都城變革,以及隨著王朝興替,城池規模與城市功能的轉變。在「大都無城」的背景下,帝國城市規模龐大但未設防禦城郭,展現出強大國家對安全與秩序的自信。從秦漢時期的長安到魏晉、隋唐、宋元明清時代的都城變化,書中展示了中國城市規劃的歷史軌跡,以及宮殿、宗廟、民居等設計理念的變遷。筆者強調,這些城池演變不僅是建築與城市規劃的問題,更反映了古代國家制度、文化與社會生活的深層次變化。

【本書特色】:
本書以城池的歷史發展為線索,從考古學視角重新審視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與演化。透過對城郭、環壕等不同城池形態的深入分析,揭示出城池與國家、文明之間的複雜關聯。不僅探討中國早期城池的興起和演進,還打破了「無邑不城」的傳統觀念,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與地域的城池特徵。

作者簡介

許宏,考古學者、作家,主要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家與早期文明的考古研究。已出版《先秦城邑考古》、《大都無城》、《踏墟尋城》等多部城市考古著作,以及「解讀早期中國」系列、「考古紀事本末」系列、散文隨筆系列《許宏的考古「方」》等。

後記

我自1992年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的城市考古專家徐蘋芳教授,專攻中國古代城市考古。1996年畢業後,先是參加偃師商城的考古挖掘,1999年開始又主持二里頭都邑的田野考古工作。就這樣,身為考古老兵的我與城市考古結下了不解之緣,轉眼已逾30年。如果從1983年參加山西侯馬晉都遺址本科實習算起,此後還有1987~1992年山東鄒平丁公新石器時代城址的帶隊挖掘,則冥冥中結緣城市考古,正好有40年了。

2000年,我的博士學位論文《先秦城市考古學研究》正式出版;2017年,其更新版《先秦城邑考古》問世。此前的2016年,出版了《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這是我「解讀早期中國」叢書的第三本。2021年,城市考古自選集《踏墟尋城》又得以問世。而這本小書,顯然是我在田野考古一線的摸索和上述或深或淺的研究基礎上,試圖獻給大眾的一本關於中國古代城市考古的通識讀本。

它又不是一本單純的考古書。僅從書名上看,讀者諸君應該可以窺見作者的「野心」,他是要在這幾萬字的小書中,從「城」的角度捋出中國古代史宏觀演化格局和發生發展脈絡,從城邑和城市考古,昇華到對中國「大歷史」的掌握與建構。這一願望是否達至,就要讀者朋友來甄別評判了。

目次

一 引子
解題
關鍵詞①:聚落和邑,城與城邑
關鍵詞②:城市、都邑
關鍵詞③:城郭、宮城與皇城
二 城的前史和初史
相關古史大框架
城的前史—無城時代
城的初史—小型環壕時代
三 城池時代的開端
大型環壕昭示社會複雜化
城牆的萌芽
史上第一個城建高峰
大型中心聚落的出現
最早的版築城牆
四 邦國時代的城池
從圓形不規則,到方正規矩
邦國城池之南方篇—水城
邦國城池之黃淮篇—土城
邦國城池之北方篇—石城
五 城市、國家與文明
語源同胎,一體三面
從遺存尋城市,從城市尋國家
城市產生及初步發展軌跡
六 青銅王都的特質
中原中心的出現
王朝都邑的龐大化
宮室是都邑的必備要素
七 大都無城縱橫談
何謂「大都無城」?
「大都無城」為常態
城市布局尚缺乏規劃
八 大都無城的肇始
與馮時教授不謀而合
從圍垣到環壕
無郭之都二里頭
九 城郭大邦二百年
二里崗文明的擴張
主都唯鄭州
輔都看偃師
比較分高下
南國重鎮盤龍城
十 青銅王都大邑商
洹水兩岸出大都
方壕:回歸「無城」的先聲
洹南大邑又無城
商文明,一腳門裡一腳門外
十一 西周三都的大格局
赫赫宗周之周原
赫赫宗周之豐鎬
被冷落了的東都雒邑
十二 東周列國的城建高峰
「大都無城」的餘緒
城建高峰面面觀
宏觀:列國城邑分割槽
微觀:城邑形態分析
都邑格局的鉅變
十三 帝都不設防的霸氣
秦都咸陽:有城還是無城
漢長安:是城還是郭
秦漢二都設計思想探源
東漢洛陽:最後的無郭之都
十四 秦漢都邑的變與不變
帝都的突破
宮廟制度之變
三都的歷史位置
帝國城邑面面觀
十五 後大都無城時代的特質
魏晉至隋唐時代城池
宋元明清時代城池
晚出的大中軸線
馬背族群的城建貢獻
十六 尾聲:新大都無城時代—破除阻礙的時代
注釋
後記

書摘/試閱

古代中國 華夏文明

 

上文我們提到「華夏文明」,這是個內涵豐富、比較複雜的概念,它以風俗習慣和思想文化為基準而不是種族的概念,其思想觀念萌生於夏商周王朝文明登場之際,形成於春秋時期,從漢族的前身到中華民族的代名詞,又有一個內涵和外延不斷變化壯大的過程。這些,都會在書中時時進行梳理闡釋,對城池的溯源,更遠遠早於華夏族群的誕生。所以,本書要講的是從距今9,000年前最早的城,直至一百多年前帝制結束(1911年)時的城郭都邑,用個再通俗點的詞,就是一部從「圍子」到都城的古代中國史。

 

「圍子」的變遷,當然是社會變遷的一個縮影。這些圍子從極小到超大,從單純的防禦或區隔設施、稍簡易的環壕聚落到壁壘森嚴的龐大圍垣都邑,其間雖曲曲折折,但有一個發展的脈絡在裡邊。

 

關鍵詞①:聚落和邑,城與城邑

 

聚落:人居之處,中國古代叫「邑」

 

聚落,在詞典中有兩種解釋,一是「人聚居的地方(settlement)」,一是「村落(village)」。在人類學、民族學和考古學界,一般用第一種含義,表示人類居住方式的一個大的範疇。學術界常用的「聚落形態」、「聚落考古」等詞語中的「聚落」,都是這個含義。一般所說的「聚落」,包含城市和農村兩種大的居住形態。最初都是村落,而城市(city),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一般認為進入文明時代)而產生的一種區別於鄉村的高級聚居形態。

 

這裡的聚落,對應中國古代文獻中的「邑」。從殷墟甲骨文中「邑」的用法看,顯然它是殷商人對居民聚居點的泛指,都邑乃至大小族邑通稱為「邑」。(宋鎮豪1994)從指代其國都的「天(大)邑商」到最基層的邑落,「邑」的概念隨語言環境而多變,經常需要加定語才能確認它指的是什麼,而並不特指都邑城市。

 

城邑:就是圍子,不管用什麼圍

 

就外在形態而言,作為「邑」的聚落又可以根據圈圍設施的有無分為城邑(enclosure settlement)和非城邑(non-enclosure settlement)兩種。廣義的「城」就是指人們在聚落上構築的圈圍∕區隔性設施(以防禦性為主)及擁有這種設施的聚落。(許宏2017)

 

城,在現代漢語中有多種含義。辭典列出三種:一是「城牆」,二是「城牆以內的地方」,三是「城市(跟『鄉』相對)」。第一種含義屬於具體事物現象,看得見摸得著,城牆或加護城壕,構成「城池」,這個好理解;第二種含義是從聚落形態上看的,「長安城」、「北京城」的「城」,都是這個意思;第三種含義則是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給出的定義,當代漢語中的「城鄉接合部」、「城鄉差別」中的「城」,就是這個含義。

 

由於考古學的研究對象是遺址,故一般以「城址」一詞稱呼這類帶有圍牆等圈圍設施的聚落遺址。

 

「城邑」不限於用城垣圍起的聚落,圈圍設施還包括環壕、柵欄和部分利用自然天險(如斷崖、峭壁、沖溝、陡坡等)構築的各類工事。從考古發現看,圈圍設施多為複合式的,如垣牆有土築、石砌和土石混築,其外又往往輔之以壕溝,壕溝則有水壕、乾壕之分。此外,還應有柵欄、尖樁等有機質障礙物,可惜這些都難以發現;部分利用自然天險如斷崖、深切河道和沖溝等則頗為常見,尤其多見於山城。為什麼要強調「部分利用」呢?因為如果是全部利用自然天險,那就沒有任何人工遺跡,也就與城無關了。

 

那麼,為什麼有些聚落要圍起來?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區隔,第二是防禦。區隔是有親族關係的氏族、部落等集團之間,為區分各自的居住活動區而建的圍子。這類小城防禦設施偏弱。更多的是為了防禦,防禦又可按防範對象大致分為防洪水、防野獸或是防敵人,社會複雜化程度越深,防人的城越多。

 

關鍵詞②:城市、都邑

 

剛才介紹了「城」的三種意思,還比較好理解。我們再看辭典給出的這三種解釋的英文,問題就大了:一是「城牆(city wall)」,二是「城牆以內的地方(within the city wall)」,三是「城市(跟『鄉』相對)(town,city,urban area,metropolis)」(社科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2)。城牆就是城牆,就是個圍子,它圍起來的聚落可能是個城市,也可能是個村落。所以,下面幾個道理要講清楚:

 

城與圍不圍有關,與城市並不正相關

 

辭典給出的是city wall(城市的牆),城牆以內的地方也是within the city wall。難道只有城市才能有牆嗎?這當然是不對的。二里頭遺址所在的河南洛陽偃師區二里頭村,幾十年前還殘留著清代至民國時期為了防土匪而砌的寨牆、挖的寨壕,它是一座小城邑,但絕不是城市。

 

在東亞大陸的歷史上,城址林立的時代一般也是群雄競起、戰亂頻仍的時代,如龍山時代和春秋戰國時代。但即使在這兩個時代也還都見有沒築城牆的城市遺址。而大凡存在有國勢較強的廣域王權國家或帝國、社會相對穩定的時代,設防都城的比例也相對減少,如二里頭至西周時代和秦漢時代。由此可知包括城牆在內的圈圍設施的有無,與聚落的性質之間並無必然的關聯。

 

因此,我們要替辭典糾錯,即,用city(城市)來界定wall(牆)是不對的。

 

城市與城牆無關,與國家有關

 

眾所周知,「城市」已是抽象的概念而非具體的考古現象。我們不能指著哪棟建築、哪件器物說這就是城市,它是對一種特殊聚落的歸納和定性。

 

前述「城」的第三種含義用來借指城市,從語源上就可以明顯看出中國古代城市與防禦設施(城垣)的密切連繫。但我們要指出的是,儘管後來的中國古代城市一般都有城牆,但在中國城市發展的早期階段,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防禦設施(城垣);同樣,也並不是所有擁有防禦設施的聚落(城邑)都是城市。所以,考古學術圈一般不採用中文「城」這個概念的第三種含義,也就是不用「城」來指代城市。因為「城邑」(圍子)與「城市」是應當嚴格區別的。

 

這樣,考古發現的城址,就包含有城市遺址和非城市遺址(如軍事城堡、設防村落等)兩種。而城市遺址,也分為擁有圈圍設施的聚落(城邑)和沒有圈圍設施的聚落(非城邑)兩種。

 

那麼,如果城牆等不是城市的決定性指標,城市的指標是什麼呢?是內涵而不是外在形式。前面我們講過,城市是一種區別於鄉村的聚落形態。它比村落相對晚出現,僅見於人類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也就是國家產生之後的階段。城市的本質特徵是:較大規模的聚居,居民構成複雜化,往往是區域或社會組織的中心。這個對城市的定義,應該可以涵蓋古今中外的所有城市,而且能夠包含其誕生期的特徵。

 

試著為城市下定義

 

一、作為國家及其分支機構的權力中心而出現,具有一定地域內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職能;貴族與王者作為權力的象徵產生於其中,在考古學上表現為大型夯土建築工程遺跡(包括宮廟基址、祭壇等禮儀性建築和城垣、壕)的存在。

 

二、因社會階層分化和產業分工而具有居民構成複雜化的特徵,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展開(非農業人口的出現)使城市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非自給自足的社會(外部依賴型社會)。

 

三、人口相對集中,但處於城鄉分化不甚鮮明的初始階段的城市,其人口的密集程度不構成判別城市的絕對指標。(許宏201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1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