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尋鯨:遇見噴風的抹香鯨(黑潮25年人文與科學調查紀錄首度公開)
商品資訊
系列名:生活館-Taiwan Style
ISBN13:9786264180283
出版社:遠流
作者: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策劃; 張卉君; 陳冠榮; 余欣怡; 莊慕華; 蔡偉立; 金磊; 陳玟樺-撰文攝影
出版日:2024/11/27
裝訂/頁數:平裝/176頁
規格:23cm*17cm*1.2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黑潮尋鯨系列首部曲 X 臺灣第一本鯨豚調查科普書
★珍藏世界級鯨豚影像
★直擊海洋科學調查現場
★專訪5位臺灣鯨豚守護者
★97隻抹香鯨辨識圖鑑
★全球抹香鯨保育地圖
從地誌裡的村誌、山誌、河誌到海誌,
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種邀約,
「讓我們的精神文明返回大海浪潮」的邀約。 ──吳明益
體長可達18公尺的抹香鯨,是大朋友小朋友許願最想遇見的夢幻鯨種。巨大又神祕的牠們,總留給人們無限謎團與想像:他們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在大海裡過得好嗎?我們如何在同一片大海與牠們和平共處?
抹香鯨雖然不是臺灣東部海域最常見的種類,卻亦非極罕見,且因其高大醒目的造型——方圓的大頭,附帶頭頂噴泉一般的水柱,幾乎成為大家想到鯨魚時就會出現的基本形象。這巨大而溫柔的海獸像是精神支柱般,支持著每一位出海尋鯨的人們。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從1998年開始乘著賞鯨船出航,以公民科學的方式慢慢累積對於抹香鯨的認識,近年更有計畫地進行「海洋綠洲調查計畫」,累積系統性的調查資料。此書正是彙整25年的目擊紀錄與調查資料,首度公開臺灣東海岸的抹香鯨情報。
全書分成五章,第一章「從想像到相遇__回望人與鯨的時光隧道」,從捕鯨歷史和經典文學《白鯨記》切入,探尋人們與抹香鯨的關係,在可及與遙不可及之間,抹香鯨如何吸引了不同世代、地域的人們選擇出航與其相遇。第二章「出發找阿抹__黑潮海上調查實錄」,分享黑潮人如何透過賞鯨船,以公民科學的方式長期累積對於抹香鯨的認識。本章透過調查實錄與科學解說相互參照,以有趣的故事與與生動的圖解,介紹各種海上調查方法,包括目擊紀錄、Photo ID、鯨豚身分證、空拍攝影、水下錄音、生物檢體採樣等。第三章「全球保育進行式__守住與鯨共生的海洋綠洲」,介紹全球鯨豚保育基地、花蓮賞鯨與生態調查現況、抹香鯨擱淺的環境警訊和促進地球能量循環的鯨魚幫浦。第四章「 守護鯨豚的人__紀錄、救援與研究」,專訪五位臺灣重要的鯨豚保育行動者與研究者,並爬梳世界抹香鯨保育熱點及擱淺案例,提供對當代國內外的鯨豚保育行動的完整視野。第五章「乘著黑潮一起追風__東部海域抹香鯨圖鑑」,首度公開近年黑潮透過照片辨識方法,分析2010年至2023年的抹香鯨照片,目前已辨識出97隻個體建立ID,希望資料庫中的抹香鯨能持續增加,也期許每隻抹香鯨都健康安好。
作者簡介
1998年於花蓮成立,是臺灣第一個以「鯨豚與海洋」為內涵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簡稱「黑潮」。多年來以「關懷臺灣海洋環境、生態與文化」為核心理念,如同一股陸地上的黑潮洋流溫暖而堅定,期許每個臺灣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海洋。
「潮是科學,黑是詩。」作家吳明益如此形容黑潮,說明黑潮既富有科學精神,又蘊含人文關懷的特質。黑潮以科學為基礎,長期進行野外鯨豚生態調查,亦引進海洋廢棄物監測方法,盼達到源頭管理,積極促成臺灣對成立「海洋保護區」的關注;並透過出版繪本、書籍、紀錄片,舉辦講座展覽、前往校園及體驗行旅等活動,分享海洋保育理念,讓海島子民們親近、認識,進而守護美麗海洋。
作者群 / 張卉君 陳冠榮 余欣怡 莊慕華 蔡偉立 金磊 陳玟樺 Zola
張卉君 : 來自山城埔里,而後愛上海洋。 現為作家、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海上鯨豚解說員。曾獲葉紅全球華人女性詩獎、花蓮文學獎、海洋文學獎、鳳凰樹文學獎等,已出版數本著作。
陳冠榮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鯨豚生態解說員與調查員,長期進行東海岸鯨豚資源調查以及花蓮賞鯨解說。現為自由工作者,工作項目涵蓋鯨豚調查、海廢調查、巡迴講師、採訪撰寫、生態攝影、天文解說等。
余欣怡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鯨豚保育研究經理,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部落格及粉專「鯨群:海洋、鯨豚、保育」主要作者之一。
莊慕華 : 文字工作者,一手編織文字、一手揮灑企劃,擅於發掘故事與描繪眾生樣貌,同時運用設計思考、產出精準文案。
蔡偉立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鯨豚福利工作者,經營「鯨豚退休會」粉絲專頁,著有《臺灣鯨豚現場》。
金磊 : 自由生態攝影與環境教育工作者。相信影像是連結科學數據跟自然環境的重要橋樑,長期且深入的參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之鯨豚研究調查等工作,累積超過二十年海洋生態攝影經歷,期望透過影像讓更多人開始保護藍色大洋。
陳玟樺 Zola : 視覺藝術創作者,以水中攝影、油畫及複合媒材創作,主題聚焦於鯨、海、人。2015年移居花蓮,紀錄鯨豚、海洋生態與傳統漁法,並與學術機構合作進行大型海洋生物標識放流研究。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推薦
吳明益(作家)
陸曉筠(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
王誠之(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祕書長)
李嘉祥(第一銀行總經理)
林本明(永豐金控永續長)
柯金源(紀錄片工作者)
梁華哲(貿聯集團董事長)
郭佳雯(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
曾鉦琮(中華鯨豚協會祕書長)
陳培瑜(立法委員)
吳明益(作家)
我認為作為一個海島國家,臺灣數十年來漸漸從大量移民所引入的大陸性格,重新「返潮」到海洋性格的本質裡,這是我十幾年來在「黑潮」的真實感受。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從一個公民研究的契機發生,但不限於科學之路,陸續加入了許多文化的力量,與在地的互動也愈見沉澱深刻,因而彰顯出這樣的體質。
我特別喜歡這本書也把幾次特殊的擱淺鯨救援與對應,寫成了「科學與倫理教材」。科學家同時也是人,而一般人在建立基礎科學知識後也會主動地進行更複雜的價值判斷,寫下這些歷程是「海誌」裡附註般的「剖心」,也是書寫行動的真正意義。
陸曉筠(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
臺灣海域蘊育著豐富的鯨豚資源,在全球九十多種鯨豚中,目前記錄有三十三種鯨豚曾在臺灣周遭海域出現,約是世界鯨豚種類的三分之一,但我們對海洋的熟悉度沒有陸域高,對這些豐富的鯨豚資源瞭解更為有限。瞭解才能對我們的海洋保育有更務實的行動,但海洋研究相對的困難度高,鯨豚的研究更是難上加難,這本書呈現研究者及公民科學的力量,透過聲音探測抹香鯨的行徑,用影像記錄牠們的動作,解讀著牠們每一次優雅的出現與消逝。這些實際調查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一場場與抹香鯨的深情對話。
郭佳雯(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
在臺灣東部航行是浪漫的體驗,而抹香鯨是我在太平洋最嚮往的海獸,可惜我與抹香鯨的一期一會尚未出現。原本以為《黑潮尋鯨——遇見噴風的抹香鯨》可以消解我對抹香鯨的念想,卻沒想到讀完這本書,竟開啟了我對「阿抹」的執念,不論是文學史料,還是科學紀錄,都有詳盡的刻劃。以這本書作為起點,我一點一點的咀嚼消化,只為了在與阿抹相遇的那一刻做好準備。也拜服書中的每一位夥伴,這幾年我透過臺灣白海豚保育工作,認識許多在不同戰線上努力的朋友,也同時體會到涓滴如何匯成洪流,每一位夥伴都透過持續多年的堅持,為鯨豚投注心力,才匯集出這本書,會不斷激起對抹香鯨更多瞭解的渴望,讀者慎入啊!
梁華哲(貿聯集團董事長)
科學推動了科技的進步,也為海洋與鯨豚保育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透過這本書,分享多年來於臺灣東部海域累積的鯨豚保育資料與動人故事,讓讀者彷彿隨著調查船一同出航,既學習鯨豚生態的科學調查方法,也感受到那份堅持不懈的保育熱情。隨著書頁翻動,彷彿與東部海域的鯨豚及壯麗的沿岸風景產生了緊密的連結。這本書將連結你和大海,讓你渴望登船出航一探,並期盼與抹香鯨相遇!
李嘉祥(第一銀行總經理)
海洋有靈魂嗎?如果有,那會是什麼形象?或許,最能代表海洋靈魂的,正是鯨豚那碩大而深邃的身影,牠們在悠久的時光中,默默見證著大海的神祕與永恆。
本書是「黑潮尋鯨」系列的首部曲,帶領讀者隨著黑潮資深鯨豚保育夥伴的步伐,深入瞭解鯨豚保育的奧祕。在這段旅程中,我們將潛入抹香鯨那無盡的藍色夢境,體會保育工作的重責與悲喜,並聆聽浪潮中永不斷絕的古老故事。這些故事,正是我們與海洋之間,世世代代延續的永恆聯繫,值得推薦。
林本明(永豐金控永續長)
策劃本書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25年來與一群學者、專家及志工,用對海的熱愛持續投入在臺灣東部海域的鯨豚生態保育。書中分享遇見抺香鯨的故事,也分享鯨豚生態的科學調查,透過生動的圖文呈現,讓我們從世界知名的「抺香鯨」在文學與歷史的脈絡,到臺灣在地的抹香鯨生態及保育工作,而世界各地又是採取哪些策略來落實鯨豚保育,也讓人開始「關注」鯨豚賴以為生的海洋。
返潮:從地誌到海誌
From Topography to Thalassography
文/吳明益 作家
「究竟要怎麼接近鯨豚,才是尊重牠們呢?什麼樣的距離、什麼樣的速度、什麼樣的方式?」——《黑潮尋鯨》
十幾年前,我讀到一本迷人的書,那就是由柏托洛帝(Dan Bortolotti)二〇〇八所寫的《藍鯨誌》(Wild Blu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World’s Largest Animal)。柏托洛帝並不是科學研究者,他因緣際會認識了鯨豚領域的科學家,並且開始對藍鯨的追索,最終完成這本關於藍鯨的自然史。我很喜歡這本書的英文書名,一時之間你可能會誤以為是把藍鯨(Blue Whale)倒裝了並且恰成隱喻,對人類而言,多數人沒有見過的藍鯨不只是一種生物,還是神祕、不可理解的野性之藍。
之後國外各種鯨豚的科普作品愈見普及,專業研究者也加入了這類型作品的寫作行列。近年來我注意到另一本有意思的作品是澳洲作家Rebecca Giggs所寫的《Fathoms: The World in the Whale》,這本書的書名並不容易翻譯,因為「Fathom」既是一種深度的計量單位,也暗示著這些在千噚之下的神祕生命,以及牠們所存在的那個尚待深潛探究的世界。
當我拿到《黑潮尋鯨》的書稿時,首先發現這些多數我認識的夥伴們,組成了一支混合的知識解說、書寫隊伍,他們有鯨豚研究者、水下攝影師、報導者與寫作者,以及一群因為著迷於海,把海當成生命基地的解說員。一九九八年成立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把這些人以神祕的渦流聚集在一起,成為臺灣除了政府的海洋研究單位以外,出版海洋作品最多的一個生產地。一九九六年觀察到的虎鯨,意外成為這個島嶼東岸集結海洋與鯨豚文化的一種力量,直到如今。
這本書從鯨的自然史與文化史交錯的方式寫起,從有關鯨的文學與文化寫起,慢慢引導讀者進入科學議題,然後回歸在地探索的領域,最終回到保育行動上。可以發現編者很有意讓書本像洋流一樣,默默地帶讀者進入某些地方,看過某些風景之後,回到黑潮所倡議的議題上。
大約二十年前,臺灣開始流行「地誌書寫」(topographic writing)的研究,地誌這個詞是結合了希臘文的地方 (topos)和書寫(graphein),與我同校的吳潛誠老師就把它用在花蓮兩位重要詩人楊牧和陳黎描寫地方的作品上。不過單獨由作家寫的地誌,往往在地方性的描寫(loco-descriptive)時局限於個人的經驗,簡單地說,就是我們不太可能只憑一兩個作家來塑造一個立體的「地方」。後來我試著把地景和文學與文化想像連結起來,提及臺灣除了海洋書寫以外,還應該可以探討山岳書寫、河流書寫,並且把相關的作品視為觀察「地方性」變化的一種管道。
「地誌」這個詞在文化研究上成為結合地理科學與文化、藝術的概念,那麼「海誌」(Thalassography)的建立,就能把海洋研究和相關的文化、藝術結合起來,來觀察一個地方的「海洋性格」的變化。像是密西根大學出版的《The Sea: Thalassography and Historiography》,就強調海洋的研究連結上個人或群體文化,會改變人們看待歷史的方式。
我認為作為一個海島國家,臺灣數十年來漸漸從大量移民所引入的大陸性格,重新「返潮」到海洋性格的本質裡,這是我十幾年來在「黑潮」的真實感受。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從一個公民研究的契機發生,但不限於科學之路,陸續加入了許多文化的力量,與在地的互動也愈見沉澱深刻,因而彰顯出這樣的體質。從二〇一六年的《黑潮洶湧》,到《台灣不是孤單的存在》、《海的未來不是夢》以及結合科學計畫和藝術工作者的《黑潮島航》,黑潮的出版已經是臺灣「海誌」裡的重要拼圖,它不只是科學研究,還是公民行動、個體情懷。
這本《黑潮尋鯨》以臺灣周遭海域的抹香鯨為核心,這是因為長期的記錄讓黑潮發現,二〇二〇年之後抹香鯨在花蓮海域出現機率的大幅增加,可能帶有某種科學上的意義。書裡不但寫了抹香鯨的自然史、文化史,也引導讀者認識新的研究方式——比方說如何從把侵入性的十字弓、獵槍將衛星標籤射在鯨豚身上,演變成在船隻靠近鯨豚時,透過長竿子將衛星標籤吸附在鯨豚體表。這不但是科學的進步,也是人對待其他生命與環境的心態轉變。因此,抹香鯨的「返回」,也從科學上的意義回頭說明了文化上的意義:或者這個地方的人,對待海洋的態度已經有所轉變。
這種轉變是個體連結成的群體形象,像是書裡提到「花小香」、「花小清」的發現史,也就是許多人的生命史。在海上觀察鯨豚時,船上人員彼此的一句「有沒有認識的?」是數字與資料潛入觀察者的大腦與心之後,產生的微妙生命改變。
我特別喜歡這本書也把幾次特殊的擱淺鯨救援與對應,寫成了「科學與倫理教材」。科學家同時也是人,而一般人在建立基礎科學知識後也會主動地進行更複雜的價值判斷,寫下這些歷程是「海誌」裡附註般的「剖心」,也是書寫行動的真正意義。
請原諒我沒有在這篇篇幅有限的文章裡,對這些我或認識或不識的海洋夥伴一一唱名,說明他們在這本「海誌」裡的位置,但出版的意義並不是團體中的互相唱和,而是把鯨詠傳遞到讀者那頭去。正如書裡寫到的,讓「鯨魚的聲音不只振動你的鼓膜,還會震撼你的心。」
從地誌裡的村誌、山誌、河誌到海誌,適逢今年「海洋保育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種邀約,「讓我們的精神文明返回大海浪潮」的邀約。
目次
20個QA認識抹香鯨
前言 航向大海尋找ONE PIECE
Part 1 從想像到相遇:回望人與鯨的時光隧道 文|張卉君
一期一會的相遇瞬間
從前從前有一隻鯨魚
「鯨光閃閃」的文學明星
抹香鯨的「鯨」氏紀錄
從捕殺到賞鯨
繼續航行記錄下去
Part 2 出發找阿抹!黑潮海上調查實錄 文|陳冠榮、余欣怡
調查實錄|這隻抹香鯨好像來過
科學解說|目擊紀錄,鯨豚科學調查START
調查實錄|又見少年花小香
科學解說|Photo-ID,鯨豚身分證
調查實錄|阿抹起飛了
科學解說|空拍攝影,鯨豚研究的好工具
調查實錄|聽見抹香鯨的聲音
科學解說|水下錄音,鯨豚語音翻譯App
調查實錄|捕捉抹香鯨的水下影像
科學解說|生物檢驗採樣,幫鯨豚做健康檢查
調查實錄|成為公民科學家
科學解說|當代科技,跨國追蹤鯨豚動態
Part 3 全球保育進行式:守住與鯨共生的海洋綠洲 文|蔡偉立
全球抹香鯨保育基地
花蓮賞鯨與生態調查
擱淺的環境警訊
促進地球養分循環的鯨魚幫浦
Part 4 守護鯨豚的人:紀錄、救援與研究 文|莊慕華
在科學與理性之前,定格動人一瞬間──金磊
生死有命,擱淺救援的接力賽——王浩文
解剖與研究,累積鯨豚資料庫——姚秋如
先有發現,才能想像——林俊聰
每一隻都很可愛——王建平
Part 5 乘著黑潮一起追風:東部海域抹香鯨圖鑑
Photo-ID 是一個積沙成塔的過程
後記 七星潭抹香鯨寶寶擱淺救援紀實
附錄 參考資料彙整
書摘/試閱
「各位朋友,透過噴氣、背鰭以及動物行為等訊息,我們初步判斷,目前前方出現的鯨豚朋友,極有可能是近幾年在花蓮海域越來越常記錄到的抹香鯨。」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解說員,手持GPS按下定位鍵,快速在手寫板上標記了一組座標,留下抹香鯨出現在花蓮這片海域的目擊紀錄。此刻,附近海面上的船隻也都朝這裡趕來……。
一九九八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成立並與賞鯨公司合作,隨船的解說員也身兼調查員,一邊解說海洋生態、一邊進行鯨豚記錄,一直持續到現在。
船頭前方,一抹左斜高聳的噴氣,瞬間劃破蔚藍如鏡的海面,陽光瀲灩染上彩虹水霧。解說員壓抑著激動情緒的嗓音,預告即將引燃整船遊客興奮感的爆點:「船長,兩點鐘方向……出來了,歕風的(pûn-hong--ê)!」船長與解說員都會這樣稱大型鯨,大概是因為噴氣強而有力的關係吧!船長緩緩將船隻轉向,深怕過於急躁驚嚇到抹香鯨,就沒有機會靠近了。所有原先癱坐在船艙裡的遊客紛紛搶身逼近欄杆,伸長了好奇的頸項,張大眼睛向四周海面張望,傳說中溫柔的海洋巨獸潛在靠近的浪裡,隨時在下一拍心跳間浮出夢的邊緣,與人類近身相遇。
挺立在三樓甲板瞭望區的解說員深深吸了一口氣,在海上辨識鯨豚種類往往帶著推測,動物行為和特徵除了得要「目色好」才觀察得到,更需要一次又一次海上親身遭遇的經驗來堆疊,即使身經百戰,面對有限的觀察線索,仍然不敢輕易斷言。
船隻靠近動物,放慢至怠速狀態。
呼嘯的海風也瞬間安靜下來,失去速度的船懸在大洋中,船身微微有浪舔過,發出窸窣聲。船上所有的眼睛瞪大張望著,全心全意等待——鯨躬背後下潛入海,完美圓心的鯨尾痕圈擴散。大鯨的身軀靈敏如魅,優雅地在水域優游穿梭直至深海,那裡,是人們難以想像的神祕世界。
「目前動物暫時下潛,船隻在這裡稍微等待一下,大海是鯨豚的家,端看牠是否願意接受我們的拜訪。」解說員安撫著賞鯨船上眾人躁動難耐的聲響。
「科學家發現,抹香鯨是僅次於喙鯨的潛水高手,曾被記錄可以深潛至超過兩千公尺以下的海域,是迄今人類水肺潛水最高紀錄六倍以上的深度!」透過麥克風,解說員繼續利用等候的空檔,補充基本生態資訊,「抹香鯨是體型最大的齒鯨,成年的雄鯨平均體長達十四至十八公尺,雌鯨稍微小一些,也有約十至十二公尺。想像一下,差不多是一臺大客車的長度喔!」船頭的小朋友回頭,眼神中帶著好奇,鼓勵了解說員。
「抹香鯨主要的食物是深海魷魚等頭足類及魚類。牠的活動範圍非常廣,從極區到熱帶海域都有機會目擊。」這些簡要制式的描述,卻是人類自十八世紀開啟大規模商業捕鯨以來,歷經了將鯨豚從「獵物」到「保育動物」的變革,透過不同動機累積而成的生態資料。
二十年來,身著藍色背心的黑潮解說員與賞鯨船上目光如鷹的船長們,在一次又一次直擊心臟的相遇裡,開啟了辨識臺灣東岸太平洋海域抹香鯨個體的科學之路,在每一個靈魂顫慄的瞬間,保持理智且熟練的調查步驟細細記下抹香鯨的線索,盡可能客觀描述牠的外型、體長、群次以及行為,彷彿身懷巨大深厚的愛。
....................................
生死有命,擱淺救援的接力賽:王浩文 (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 文 / 莊慕華
「如果集體擱淺,一定有個主要原因,問題是我們很難在第一時間知道。」擱淺救援的行動選擇,其實也包括「不冒然行事」。擔任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的成大生命科學系教授王浩文指出,國際對鯨豚救援的討論談到,在野生動物權益的前提下,有些情況經多方評估後會建議安樂死為必要選項。這些想法看來過於理性,甚至有點殘酷,但是「應該就地安樂死,為什麼讓牠多 suffer 好幾天?」
「如果我在蘭嶼,你覺得我該把牠拉回來臺灣嗎?」
那是二○二○年,一隻初生的抹香鯨寶寶被目擊者回報躺在蘭嶼漁人部落外海的礁岩上,剛發現時還會噴氣(呼吸),但身上已經多處受傷。「拉回來就是安樂死啊!」「因為牠是新生寶寶,要喝奶,而且鯨豚奶是很濃的超高蛋白奶,即使救回來我們也沒辦法養牠一輩子。」王浩文指出,救援與否除了從鯨豚本身的狀況評估,也會受到環境、天候或海況的影響,有時想救也無能為力。
二○一六年接任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以來,王浩文生活中無時無刻不是接獲擱淺通報,便是調度救援資源。然而「救援」二字既複雜且沉重,因為這其實是人類本位思考的行動。「我們人類都自以為是啊!」對鯨豚來說,即使排除了人類活動的干擾因素,還是有一定比例的鯨豚會擱淺或死亡。「我再次強調牠不是寵物,是野生動物,牠有牠的destiny(命運)。」王浩文知道一般群眾極少能用客觀的態度理解動物。很多時候人們關注鯨豚,就是因為將自身情感投射到這些動物身上。
願意共情周遭環境,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鍵態度;然而缺乏理性的共情,有時會帶來無法扭轉的悲劇。「前幾天那隻是某些熱心民眾把牠一直推回去,所以嗆水嗆得很誇張,肺裡面全部是水,整個氣管都是淡粉色的血泡。」王浩文提到鯨豚中心日前接收的一隻侏儒抹香鯨,民眾發現牠時想要「協助」,卻不知道這隻侏儒抹香鯨當時已經無力自主,在被推入大海的過程中噴氣孔不斷進水,最終導致嗆傷死亡。
如此古道熱腸反而幫倒忙發生過不只一次,因此王浩文在遇到民眾並能好好溝通時,都會從鯨豚的生理狀態開始說明。他急切希望能讓社會大眾理解,擱淺的現場狀況千百種,鯨豚行為異常的原因更紛繁。救援決策不能只是感性上的起心動念,而是在了解實際狀況後,思考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若決定救援但個體不幸死亡,也希望透過解剖分析找出致死的主因,並檢討如何從中學習及累積經驗。
不分晴雨春夏,王浩文時常與志工衝到第一線救援,好消息是人類微薄的力量有時的確派得上用場,「有一種狀況是鯨豚身體很好,只是暫時不舒服或被掠食者追逐太久,在那邊停著自己休養恢復,是一個生命在尋找出路的方式。」王浩文談到有些中小型鯨豚會去找水深大約兩、三公尺的近岸休息幾天,只要牠的營養足夠,休息後很快就可以回到海裡。
鯨豚在休息自癒的過程中,有時會意外擱淺,「譬如在一個水很淺的地方休息,然後又遇到大退潮⋯⋯」像是臺灣中西部海域就有著平緩近岸及巨大潮差的特性,「牠一緊張,在不對的時間換氣,浪過來就嗆水了。」王浩文提到像是這種擱淺發生時,人類能夠做的,就是從過去經驗理解與覺察,如何依循動物原本的行為路徑,為牠們創造再一次脫困的機會。
然而巨大的抹香鯨作為大洋性鯨豚,通常不會游到近岸,所以出現時很可能已經有特殊狀況。在王浩文的救援經驗中,發現活體抹香鯨只有三、四次,很可惜結果大多回天乏術。
王浩文最初因對動植物、細菌等生物相關領域都抱持高度熱忱而選讀生物系,因緣際會走上鯨豚救援之路,「半路出家的唯一好處就是包袱不大。」他不侷限於既有傳統框架,反而以未來想創造的視野展開行動。「我覺得我的角色,就是很謙卑地希望透過這些擱淺個體,把所有證據湊起來,進而找出牠們擱淺的原因,」與其在網路上重複放送讓人揪心的動物受苦影像刷流量,王浩文更在意系統與制度如何改善,「然後再把這些研究回饋給社會,甚至影響國家政策該怎麼修正。」
改變來自行動,行動來自理解。在人類自以為是的世界裡,王浩文相信科學家可以更入世,他知道臺灣鯨豚與海洋生態的保育政策與體系,不可能在自己任內就能改變。「我希望把system建立完整,這個很重要,是人才培育的概念,讓更多有志之士加入這個行列,以後誰接手都可以做下去。」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