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滿額折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黃金年代最偉大的鋼琴家:從優雅不羈到精緻客觀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60 元
優惠價
95437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庫存:6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彈鋼琴的傳統」和其他手藝一樣,是經由師徒承傳的,所以我們只有在知道每位偉大鋼琴家的歷史環境和承傳派別與風格之後,才能了解他們在鋼琴上所表現出來的特色。

從19 世紀到20 世紀初期(約從1890 年到1920 年間)算是一個傳奇的「鋼琴黃金年代」,這些鋼琴大師們幾乎都是傳承自李斯特,以及晚李斯特三十年的雷協悌茲基兩位傳奇鋼琴家,這兩位偉大的鋼琴名師可說是現代鋼琴彈奏的「祖師爺」,也因此只有在認識他們的教學理念和音樂觀念之後,才能了解鋼琴彈奏的承傳系脈。理解此時期的演奏特色與承傳後,接著介紹20世紀後較為自成一格的鋼琴家、新客觀(NeueSachlichkeit) 時代講求完全忠於原典版的冷靜演奏傳統等等。

以彈奏風格來說,李斯特學生比較大家風範;而雷協悌茲基學生們則比較像維也納風格般地優雅、纖細與感傷,同時也比較注重細節。本書除了將鋼琴家們的師承流派做了系統的梳理,更特別將值得聆聽的歷史演奏錄音列出、賞析,讀者可以依據書後的歷史演奏錄音列表搭配內文介紹,認識當時的鋼琴彈奏風格。

作者簡介

葉綠娜
任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曾於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及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求學。

1990 年獲頒國家文藝獎。2010 年《雙鋼琴30 禮讚》專輯獲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演奏獎及外交部睦誼獎章;2013 年《在野的紅薔薇:郭芝苑鋼琴獨奏曲集》獲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2015 年獲教育部頒發傑出藝術教育優良教師獎。

曾經翻譯許多國內外音樂著作,如《西洋音樂百科全書》中文國際版部分文章,及莫札特《提琴教學之根本探索》等。

前言
音樂之承傳實無派別之分,此書中嘗試著列舉從李斯特及雷協悌茲基學生們開始到鋼琴黃金年代的歷史鋼琴家,進而延伸至之後20 世紀的偉大鋼琴家們。希望讀者們能從這些描述認識並了解鋼琴家演進的歷史與承傳之來源。

很遺憾有許多傑出著名的鋼琴家並未列於此書中,並非遺忘了,而是鋼琴家實在眾多,只能等待未來有續集再述。

此書嘗試編輯了許多不同風格甚至不同作者的文章,有些是敘述式,有些是訪談式,還有占了許多篇幅的歷史錄音比較解析,或許體裁格式上無法統一,有所缺失請多指教。亦有特別從數十年聆聽經驗中選出的推薦曲目及歷史錄音,讓我們能最直接認識鋼琴家的彈奏,這些是多年來在台北愛樂電台「黑白雙人舞」節目中與魏樂富的對談。李斯特學生們的文章與德慕斯訪談來自《表演藝術》雜誌(感謝當年黃俊銘先生的熱情邀稿)。其他訪談則發表於《樂覽》雜誌中,也要謝謝吳瑪姬女士多年來的信任與邀約。

好友葛茲克(Bernd Goetzke) 教授之文章與出版社科勒(JochenKöhler) 先生的訪談,讓此書生色不少。任教於德國漢諾威音樂院的葛茲克教授為義大利鋼琴家米開朗基利(Michelangeli) 的嫡傳弟子,有他親身體驗的生動描述,讓我們更直接地認識這位神祕的鋼琴大師。

最終最要感謝的當然是五南出版社,在他們的大力協助與支持下,才能讓此書完成問世。

目次

前言
作者簡介

1鋼琴黃金年代
演奏教學與作曲合一的時代
從歷史錄音認識彈奏風格

2歷史上兩大鋼琴名師之承傳
現代鋼琴演奏的始祖─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
來自李斯特傳統的鋼琴家
馮畢婁 (Hans von Bülow, 1830~1894)
陶齊希 (Carl Tausig, 1841~1871)
姚瑟菲 (Rafael Joseffy, 1852~1915)
梅森 (William Mason, 1829~1908)
安佐格 (Conrad Ansorge, 1862~1930)
達貝爾特 (Eugen d’Albert, 1864~1932)
符利德翰 (Arthur Friedheim, 1859~1932)
邵爾 (Emil von Sauer, 1862~1942)
羅森塔爾 (Moriz Rosenthal, 1862~1946)
雷蒙 (Frederic Lamond, 1868~1948)

訪齊瑪曼談從雷協悌茲基、帕達瑞夫斯基到魯賓斯坦的波蘭鋼琴傳統

雷協悌茲基 (Theodor Leschetizky, 1830~1915)及其重要弟子
帕達瑞夫斯基 (Ignacy Jan Paderewski, 1860~1941)
佛里德曼 (Ignaz Friedman, 1882~1948)
許納貝爾 (Artur Schnabel, 1882~1951)
安堡 (Mark Hambourg, 1879~1960)
莫伊謝威契 (Benno Moiseiwitsch, 1890~1963)
加布里婁威契 (Ossip Gabrilowitsch, 1878~1936)
霍佐夫斯基 (Mieczyslaw Horszowski, 1892~1993)

3俄國鋼琴家們
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
烈汶 (Josef Lhévinne, 1874~1944)
霍洛維茲 (Vladimir Horowitz, 1903~1989)

4自成一格的鋼琴家
帕赫曼 (Vladimir de Pachmann, 1848~1933)
果多夫斯基 (Leopold Godowsky, 1870~1938)
布梭尼 (Ferruccio Busoni, 1866~1924)
霍夫曼 (Josef Hofmann, 1876~1957)
柯爾托 (Alfred Cortot, 1877~1962)
季雪金 (Walter Gieseking, 1895~1956)
顧爾達 (Friedrich Gulda, 1930~2000)
懷森貝格 (Alexis Weissenberg, 1929~2012)
顧爾德 (Glenn Gould, 1932~1982)

5新客觀時期
阿勞 (Claudio Arrau, 1903~1991)
米開朗基利 (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1920~1995)(by Bernd Goetzke)
德慕斯 (Jörg Demus, 1928~2019)

6歷史錄音中演奏自己作品的作曲家
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1862~1918) 彈德布西
普羅科菲耶夫 (Sergei Prokofiev, 1891~1953)彈普羅科菲耶夫
拉威爾 (Maurice Ravel, 1875~1937) 彈拉威爾
史克里亞賓 (Alexander Scriabin, 1872~1915)彈史克里亞賓
葛立格 (Edvard Grieg, 1843~1907) 彈葛立格

附錄
20 世紀初期之重要錄音技術—鋼琴捲軸錄音

回憶鋼琴大師們的教學(魏樂富)
培烈姆特 (Vlado Perlemuter, 1904~2002)
葛拉富曼 (Gary Graffman, 1928~)
艾羅諾夫 (Arkady Aronov, 1929~)

鋼琴家著名演奏歷史錄音列表(本書各章提列之相關曲目)
第 2 章:歷史上兩大鋼琴名師之承傳
第 3 章:俄國鋼琴家們
第 4 章:自成一格的鋼琴家
第 6 章:歷史錄音中演奏自己作品的作曲家

特別推薦聆聽曲目
李斯特學生們彈李斯特作品及自己創作作品
雷協悌茲基與學生們
其他鋼琴家

索引

書摘/試閱

1鋼琴黃金年代

演奏教學與作曲合一的時代
20 世紀鋼琴家之承傳幾乎都源自於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 及雷協悌茲基(Theodor Leschetizky, 1830~1915)。李斯特在德國威瑪(Weimar) 教學,而雷協悌茲基則於維也納與聖彼得堡。從19 世紀到20 世紀初期(約從1890 年到1920 年間)算是一個傳奇的「鋼琴黃金年代」。以德奧地區為主,這還是個演奏教學與作曲合一的時代。

李斯特和雷協悌茲基兩位作育無數鋼琴名家的偉大教育家,都曾經先後受教於徹爾尼(Carl Czerny, 1791~1857) 門下,而出人意料地,兩位老師都沒有所謂的「教學法」,也都不去改變學生的個性,全然地因材施教,他們所培育出來的學生各個都是自成一格的鋼琴家。

值得一提的是,李斯特除了是位偉大的鋼琴家和教育家之外,也是一位創作許多巨作的偉大作曲家;他教學時主張鋼琴家除了必須會彈鋼琴外,還要會作曲,作曲家同時也必須是優秀的鋼琴家—也就是要成為一位完整的音樂家,而不只是鋼琴家或作曲家。他也主張:「技巧應該是從精神、靈魂裡面創造出來的,而不是經由機械式練習而來的。」這兩大主張不僅帶給他的學生一個嶄新的觀念,同時也帶給音樂世界一個重要的革命性理念。至於晚李斯特三十年的雷協悌茲基,教育英才也是不計其數。不過大概可以說,李斯特學生的彈奏風格比較大家風範;而雷協悌茲基學生們的風格則比較像維也納風格般地優雅、纖細與感傷,同時也比較注重細節。這可能和李斯特本身也是演奏家有關,因為雷協悌茲基並不像李斯特那麼經常演奏,李斯特的學生都聽過李斯特彈奏,於是開始模仿而受影響。

這兩位偉大的鋼琴名師可說是現代鋼琴彈奏的「祖師爺」,也因此只有在認識他們的教學理念和音樂觀念之後,才能了解鋼琴彈奏的承傳系脈。除此外還有來自俄國的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 1829~1894) 之傳統。如果我們能從承傳派別來認識「鋼琴黃金年代」的偉大鋼琴家,一定有助於了解鋼琴的演奏史。

從歷史錄音認識彈奏風格
歷史錄音是此書探討內容之一,因為從歷史錄音中我們能夠完全認識當時之鋼琴彈奏風格。從1888 年愛迪生發明錄製聲音開始,直到約1930~1940 年左右,算是鋼琴彈奏的黃金年代。

雖然鋼琴黃金年代的鋼琴大師們絕世的錄音聽起來都很老舊,經常從錄音中聽到許多嘶嘶的雜音,然而這些雜音似乎就如伴隨著古物出土的灰塵,非常寶貴。也因為它就是這件古物的一部分,所以這些雜音也算是古老錄音的一部分,和鋼琴家一起留下了古老時間的聲響氣氛。在這些古老錄音裡面,我們聽到的不只是這些音樂家們過人的音樂天賦和敏銳的情感,其中最為珍貴的,就是在這些錄音裡面所記載當時整個時代的特質與風格。本書中將以實際存在的歷史錄音來比較兩位以上的傳奇鋼琴家,分析他們所彈出音樂之不同,如何詮釋同一首曲子。雖然有許多歷史鋼琴家並不是很有名,但他們都與眾不同,並且對後代,甚至整個世紀的彈奏方式產生巨大影響。

許多學生或是喜歡聽鋼琴音樂的愛樂者,對有些鋼琴家的名字可能相當陌生。然而近年來許多原本是黑膠唱片的錄音都逐漸轉成數位雷射唱片出版。甚至連許多從前無法聽到的歷史錄音都重新被轉成為數位錄音,公開於網路上,這無非是認識歷史鋼琴家彈奏最直接的方式。

2歷史上兩大鋼琴名師之承傳

現代鋼琴演奏的始祖─李斯特 (Franz Liszt,1811~1886)

「當李斯特坐在鋼琴前,他的個性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來自於蒼白臉龐中強烈激情的外型,對我,他看起來像是個來自向前流瀉的音符,被快速釘在樂器上的惡魔。它們源於他的血液,源於他的思想,他是個從束縛中解放靈魂的惡魔。他正在拷刑台上,血液流瀉,神經顫抖著;但是當他繼續彈奏時,惡魔消失了。我看見那蒼白的臉龐出現一副高貴而明亮的表情。神樣的靈魂從他的眼睛、容貌的每一部分照耀出,他變成了好似只有靈魂與狂熱崇拜者才能達到的美麗。」

這是著名的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在他的旅行書記《一個詩人的小市集》(A Poet’s Bazaar) 裡所記載,當1840 年他在德國漢堡聽到李斯特鋼琴獨奏會時的印象。而1840 年也正好是李斯特「發明」「鋼琴獨奏會」(Recital) 的那一年,在此以前,鋼琴獨奏的表演方式,只不過是夾雜於一場各種不同組合音樂會中的一個節目而已。李斯特是第一位擁有如此強烈個人魅力,能夠以個人「鋼琴獨奏會」巡迴演出的鋼琴家。除此外,他也算是第一位「創建」現代經紀人制度的演奏家。

1840 年到1841 年間,當李斯特第一次以鋼琴獨奏家身分巡迴世界各地演出之後,他發覺自己急迫需要一位能夠幫忙安排宣傳音樂會的「經紀人」來聯絡他在各地的演出事宜,同時也得是陪著他枯燥無味地到處旅行的伴侶。在嘗試過幾位人選之後,終於在女友瑪麗.達固爾(Maried’Agoult) 的引介下,找到了一位超級經紀人Gortano Belloni。這位先生其實也就是塑造李斯特讓世人瘋狂的演奏形象之幕後主導者。從1841 年起之後的六年間,Belloni 隨著李斯特巡迴各地,成為這位「超級巨星」的最佳幫手和貼身伙伴。

然而這位集浪漫主義、作曲家、鋼琴演奏家⋯⋯於一身的傳奇人物,對鋼琴彈奏技巧所做的革命性創新,卻是來自聆聽小提琴家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 1782~1840) 演奏所得到的靈感。當李斯特聽到帕格尼尼驚人的琴技之後,就嘗試著在鋼琴上模仿著小提琴裡大過於二個八度的跳躍音程及反覆同音的彈奏,而因此發展出了炫技華麗的鋼琴技巧,如此相互影響的藝術形態以及個人強烈魅力的感染,成了李斯特的演奏特色。

李斯特除了是現代鋼琴表演形態的創始人之外,他也是第一位開始演奏從巴赫(Bach, 1685~1750) 到蕭邦(Chopin, 1810~1849)整個時代作品的鋼琴演奏家。而背譜演奏的方式也是來自李斯特的創新之舉。除此之外,他也在演奏時,把鋼琴朝向聽眾傾斜四十五度,以求得最佳演奏音響及視覺效果。

或許我們應該換個角度來描述:其實今天的演奏傳統,全都承襲著李斯特在鋼琴上所創始的演出形態。

李斯特除了是鋼琴獨奏會的原創者之外,在教學上他也算是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鋼琴老師。身為“Masterclass”(大師班)的原創者,他教過無數學生。李斯特上課都是群聚一堂的大師班形式,從未向學生們收取分文學費。他嘗試著以身教來讓學生們求得彈奏表情與理想中的想像表達,成為一種絕對吻合的境界,並進而實現對整體生命與音樂的領悟。

據記載,李斯特晚年在威瑪宮廷花園裡的課程,都是在每星期一、三、五下午三時半到六時,上課之前許多學生都會恭候在門外,等待大師的蒞臨。當李斯特抵達時,坐在後面的學生就如傳令兵似地小聲通報:“Der Meister kommt!”(大師駕到!)此時所有學生全部起立靜待,等著這位音樂教主走到鋼琴前。所有學生都尊敬、崇拜著他們心中的音樂導師與靈魂寄託。在大師班中並非每人都有機會彈奏,想彈奏的學生得先把樂譜放在鋼琴上,等李斯特走到琴邊,把所有樂譜翻過一遍之後,他才會從中挑出一首曲子,問道:「這是誰彈的曲子?」這時被選中的學生就向前走向鋼琴,開始每人都期盼許久的「大師班」。如此的授課方式,師生間的關係,影響了整個世紀的鋼琴教學傳統。在歐洲,特別在德語系國家,許多自許為「大師」的老師們,仍然完全決定並掌握授課的人選、時間、次數與方式。

據李斯特傳記的權威作者亞倫. 沃克(Alan Walker) 書中所載,李斯特晚年時曾經在一封寫給梅爾鐸夫(Olga von Meyendorff) 女士的信上,道出了他對人世的倦怠。

「⋯⋯我極其厭倦於生存,然而我相信上帝的第五戒『不可殺人』,也適用於自殺,因此我仍然繼續活著⋯⋯上星期五我步入了我的第七十個年頭,或許這是個結束一切的好時機⋯⋯況且我從未想要長命,從最早的少年時期開始,我就常常在入睡前盼望從此再也不要醒過來⋯⋯」

在此信中,讓人看見在光鮮燦爛音樂生涯背後的陰暗個性。李斯特的全部演奏生涯實際並未超過十年,因為他感到創作與音樂精神的承傳,比起個人炫耀的「鋼琴獨奏會」具有更深的意義。也因為李斯特停止了巡迴演奏,才讓我們今天能有這麼多留存的作品與鋼琴傳統的承襲。

雖然停止各地的巡迴演奏,但李斯特仍然會在他的大師班中彈奏,據記載李斯特每次在聆聽學生彈奏之前,都會先與彈奏者談話,並一邊觀察學生的情況,然後才開始聽學生彈奏,等學生彈完,李斯特會把所觀察的結果說出,然後再把學生剛剛彈過的曲子,從頭到尾彈奏一次給學生聽。有時候學生還在彈奏,坐在旁邊聆聽的李斯特實在無法忍受了,就會把學生推到一旁,自己彈起來。

當時在大師班裡,有一位來自美國,名叫艾咪‧ 費(Amy Fay) 的業餘鋼琴女學生,她曾經寫過一本書,描述在歐洲的學習過程,其中有一段寫到李斯特晚年彈奏時的情形:

「我從未見過,有任何事物比他坐在鋼琴旁的樣子更完美了,雖然他現在幾乎是位老人,但魅力仍然是無盡的,他彈奏時我簡直無法消受,他能夠隨心所欲地讓我哭泣⋯⋯當李斯特彈任何悲愴的音樂時,聽起來就像他已經歷過所有的事情,而將每人的創傷又再重新掀起。每人曾經受苦的一切,又再回到眼前⋯⋯李斯特非常清楚,他對人們的影響力,因為當他彈奏的時候,經常把目光盯住某個人,而且我確信,他嘗試著折磨我們的心⋯⋯但我懷疑當他以彈奏來刺穿你時,自己是否感受到任何特殊的情感?他只是聽著每個音,完全了解所希望製造的,與如何去達到的效果。其實,他好像集兩者於一身:聽者與演奏者。」

無可置疑,李斯特是現代鋼琴演奏的始祖,各種來自於他的彈奏技巧與音樂觀念,仍然經由他的弟子們,傳授承襲著。至今仍然無人能夠超越李斯特對鋼琴世界所造成的劇烈影響!

(原文載於《表演藝術》雜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437
庫存: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