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笑看風雲行善路:新加坡百貨業傳奇人物洪振群永不放棄的人生拼搏
滿額折
笑看風雲行善路:新加坡百貨業傳奇人物洪振群永不放棄的人生拼搏
笑看風雲行善路:新加坡百貨業傳奇人物洪振群永不放棄的人生拼搏
笑看風雲行善路:新加坡百貨業傳奇人物洪振群永不放棄的人生拼搏

笑看風雲行善路:新加坡百貨業傳奇人物洪振群永不放棄的人生拼搏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80 元
優惠價
79537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新加坡百貨業傳奇人物如何跌倒再爬起?
以為否極泰來,卻連番遭遇火劫的沉痛打擊!
昔日的流金歲月,經歷反復的推敲,不惜時間的細磨,
他以跨越生命的難度、行善的大度、生活的亮度,
建構起跌宕起伏的人生!

人生經歷大起大落後,踏上行善路──我從未輕言放棄。

人生要怎麼過才圓滿、充實和有意義?
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起伏跌宕的故事,裡頭有辛酸,也有奮發和堅持不懈的理念。
這是一個不輕言放棄,百折不撓的故事,對想要創業的年輕人來說,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年輕時擺過地攤,創業過程當中備嚐艱辛,他創辦的雙魚集團,巔峰時有五十多個子公司,經營包括名牌代理、名牌批發、餐廳、製造業、運輸、旅遊、卡拉OK、廣告設計、高科技和中國房地產等,在四十歲左右,公司因轉型不順遭逢破產,讓他變成一無所有,公司最後還負債,成立短短七年就宣告破產。

經歷破產、三次火災,包括企業總部、工廠和貨倉,共遭逢三次無情的祝融肆虐,但他都如同浴火鳳凰一般,成功挺了過來。每一場火患都在焚燒振群的財政能力和意志。大多數人在所謂「千錘百煉」的過程中,或許早就已經被打倒在地,一蹶不振。但是洪振群異於常人。三番兩次在生意遭受重創,經歷人生起落,讓他重新思考人生要怎麼過?總是身體力行地行善、勸人行善,並且身段柔軟,不停學習。

人應該低調,但行善應該要高調做好事應該要讓大家知道,才會讓許多想要行善的人,覺得吾道不孤,更有信心與意願做好事,一起進入善的循環。「行善行孝不能等」的啟發鼓勵,帶動這麼多人來一起響應,可說是在新加坡實業家之間種下善種子,帶動企業共善。

《笑看風雲行善路》全書四百多頁,分十個章節,詳細記錄洪振群人生的起起落落,與父母摯友之間的深厚情感,以及行善二十餘載的歷程。

當我看到洪先生在這本書中講述了他創業歷程中的崛起和多次挫折,以及他如何勇敢地以堅韌和毅力重新站起時,我想起了潮劇中的一些人物,他們在生活中遭受了殘酷的待遇,但並沒有屈服於命運,最終在充滿愛的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幫助下獲得了勝利。/唐振輝(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

這本回憶錄很好地記錄至今為止關於振群的掙扎與成就。振群還年輕,我相信回憶錄出版之後,他會繼續向我們展示,人生要怎麼過才圓滿、充實和有意義,到時,他的回憶錄必然會有讓人驚歎的續篇。/許文遠(新加坡前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

〡專文推薦〡
唐振輝(新加坡文化、社區與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
許文遠(新加坡前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
卓林茂(南華潮劇社署理主席╱社長)
楊應群(楊啟霖潮州文化研究中心主席)
劉瑞士(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執行長)
林祿在(新加坡天行健藝術院院長)
戴文雪(陶朱公企業諮詢顧問)
蔡憶仁(彈唱人、節目總監)
邱漢春(武吉甘柏公民諮詢委員會名譽主席)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作者 洪振群

洪振群,CK Ang,祖籍廣東潮安,1957年生於新加坡。CK小時家境貧窮,只德明政府中學中三肄業,即開始跟家族一起擺地攤成長;其後因有因緣,洪家五兄弟共同創立雙魚集團,也曾經歷了叱吒風雲、財源滾滾的風光時刻;最後卻因經營不善宣告破產,CK也受牽連被判入窮籍。消沉了三年後東山再起,創辦myCK零售百貨集團,不幸三次火神接踵而至,其中一場大火甚至將總部大廈的三層樓貨倉燒個精光!
 
面對人生的種種淬煉,經歷財富到來又蒸發、親人背叛、破產打擊,有時難免怨歎,但CK都能通過轉念而浴火重生,改用微笑和感恩心面對,讓智慧與慈悲把一切負能量轉為正能量,能笑看風雲,且堅持善心善行,24年來不斷投注公益慈善志業,作者本著「低調做人,高調行善」的原則,不僅捐獻了大筆金錢給多個弱勢團體,更親力親為、以身作則,期以自身作為榜樣,進而期能影響周邊朋友共同行善,出錢出力回饋社會。如今作者繼續選擇「崇德報恩、以善為本」作為人生下半場的指南明燈;他也不斷期許自己弘揚中道、不忘初心,力行「笑看風雲行善路」,也期待藉由持續導讀及推廣慈悲智慧,鼓勵大家!並自勉成為點亮眾人前進的燈塔。

編撰 梁容輝
筆名容哥。祖籍廣東,1960年生於新加坡。《新明日報》前資深高級記者、副採訪主任,有36年編採經驗。

序一
/唐振輝(新加坡文化、社區與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

我第一次遇見洪振群先生是在2020年,我以文化、社區與青年部部長的身份第一次出席南華潮劇社的演出,當時洪先生擔任董事會主席。自那以後,每當我參加各個華族社團組織舉辦的華族文化活動時,洪先生總會出席,因為他同時在這些組織中擔任重要的名譽領導職務。後來我得知,洪先生還是三巴旺的關鍵基層領袖,為當時的部長許文遠服務,並且還是聖約翰救護隊的志願者等等!
洪先生給我留下了一個非常安靜、謙遜的印象,與他商人的背景恰恰相反。他不是一個張揚的人,始終彬彬有禮,體貼入微,儘管他忙於參與社區活動,同時還要管理遍佈新加坡的19家MyCK連鎖店!
作為負責監管新加坡慈善部門的部長,我經常聽到有關洪先生的慈善事蹟,他不僅慷慨贊助慈善機構,還毫不猶豫地幫助他所遇到或聽到的普通流浪街頭者。更令人鼓舞的是,他的慈善行為不分種族、宗教、性別和年齡,沒有惡意或偏見,純粹出於對人類的愛和對減輕苦難的渴望。
在文化領域,洪先生的貢獻同樣不可忽視。在他的領導下,南華潮劇社獲得了2020年首屆「新加坡非物質文化遺產獎」,以及2023年「新加坡華族文化貢獻獎團體獎」!
南華潮劇社的使命是將潮劇和潮樂作為新加坡重要的文化遺產,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推廣。為此,洪先生為保障潮劇和潮樂的可持續性發展所做的努力,讓潮劇愛好者,特別是老年人作為他們的娛樂活動,以及對年輕人作為他們的文化遺產,受益良多,這是非常值得讚揚的。
當我看到洪先生在這本書中講述了他創業歷程中的崛起和多次挫折,以及他如何勇敢地以堅韌和毅力重新站起時,我想起了潮劇中的一些人物,他們在生活中遭受了殘酷的待遇,但並沒有屈服於命運,最終在充滿愛的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幫助下獲得了勝利。
正如洪先生在書中回顧了第三次火災摧毀他位於宏茂橋的一家myCK商店後所說的:「為什麼是我?」這個問題最終讓他意識到,只要他還活著,他就必須接受命運為他安排的無盡考驗。他從2016年8月燒毀了他總部的一部分,到同年10月在裕廊西再次發生火災,再到2019年7月在宏茂橋再次發生火災,這三場火災給了他巨大的正能量,讓他繼續生活並關心社會。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更多的慈善事業。或許洪先生的人生故事,可以成為南華潮劇社創作的新題材。
洪先生在他的新書發布會上,將舉辦一場展覽,展出200幅他的攝影作品,這些作品經過他的藝術家朋友林祿在先生的特別加工,加上藝術作品和中國書畫,將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他希望為新加坡總統挑戰基金籌集50萬新元,為新加坡慈濟基金會籌集另外50萬新元。
我讚揚洪先生坦誠地分享了他的人生故事,我堅信許多讀者會從中汲取力量,我希望他們會效仿洪先生,成為一個熱情、關愛他人的新加坡人!

序二
/許文遠(新加坡前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
我在2008年認識洪振群,他跟著三巴旺的老基層領袖劉孝勇來社區當義工。我對洪振群的第一個印象是:謙虛、不自大,不驕傲,待人禮貌客氣。他看起來很誠懇,但是我不確定在競爭激烈的商業市場裡,忙碌打理生意的老闆是否真的能夠花時間在社區當義工。
但是振群超越我的預期。他參與大多數的社區活動,不是名義上參與,而是全身心投入。他出點子,動員他的商業網絡,慷慨解囊。他的人還很實在,當聽說區內一些居民病患需要短期使用輪椅,他就去買了好多張,讓民眾俱樂部借給居民使用。
2011年,我為他的myCK大廈主持開幕禮。CK百貨當時成立了14年,大廈開幕是個了不起的里程碑。它的背後,是一個白手起家的商人起伏跌宕的故事,裡頭有辛酸,也有奮發和堅持不懈的理念。CK百貨創業,1997年在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下,公司幾乎被摧毀。振群得從頭來過,把自己手上剩餘的現金,加上太太和孩子的儲蓄、好友和員工的借貸,湊起來東山再起!
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事必躬親,勤懇不馬虎。振群腳踏實地,資金不足的時候,他毫不氣餒,用手中僅有的資源,一點一點銷售,一步一步向前,從一個小店面起步,一家店經營到18家分行,從兩個人擴大到360名員工。這樣一路走來,都是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步一腳印,努力不懈打造出來的成果。終於,他的事業上了軌道。這是一個不輕言放棄,百折不撓的故事,對想要創業的年輕人來說,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但是「百折不撓」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百折」得一再受到考驗──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考驗,才看到「不撓」的精神體現。
2016年8月,一場大火燒毀了振群總部大廈重要的部分。我沒有看過他那麼洩氣。但是他很快從最初的震愕之中恢復過來,重新振作。面對危機和重挫,振群不怨天,不尤人。他身邊一群商業友人紛紛向他伸出援手,給予他支持和幫助。他告訴我,很多朋友主動借錢幫他渡過難關。
但是2016年10月份,祝融光顧裕廊西巴刹,他的零售分行遭到重創。接著,2019年7月,宏茂橋又有另一場火患,直接燒毀他在那裡的分店。
每一場火患都在焚燒振群的財政能力和意志。大多數人在所謂「千錘百煉」的過程中,或許早就已經被打倒在地,一蹶不振。但是振群異于常人。他「永不言敗 」的毅力,讓他一次又一次重新站起來。而更加不尋常的是,他在經受身心和財務磨煉之際,從未停止過對慈善事業的熱心和奉獻。
的確,他的領悟是應當更積極地參與慈善事業。就如他在回憶錄裡所說:「我以後的路,就是行善。」
這是偉大的使命,偉大的志業。他用自己的商業網絡彙聚一群熱心公益的慈善家,定期捐款來幫助社會上較不幸的弱勢者。我瞭解振群,他凡事說到做到,絕不空談。
這本回憶錄很好地記錄至今為止關於振群的掙扎與成就。振群還年輕,我相信回憶錄出版之後,他會繼續向我們展示,人生要怎麼過才圓滿、充實和有意義,到時,他的回憶錄必然會有讓人驚歎的續篇。

目次

目錄

出版緣起 洪振群
序 一 唐振輝 部長
序 二 許文遠 前統籌部長
序 三 卓林茂
序 四 楊應群
序 五 劉瑞士
序 六 林祿在
序 七 戴文雪
序 八 蔡憶仁
序 九 邱漢春
第一章 潮安浮洋洪厝內
第二章 成長歲月地攤情
第三章 曇花一現雙魚夢
第四章 去職流浪三載苦
第五章 創業艱辛破產劫
第六章 戲如人生話攝影
第七章 三番兩次火神來
第八章 寸草春暉父母恩
第九章 不離不棄三摯友
第十章 笑看風雲行善路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潮安浮洋洪厝內

我的父親是民國時期的一名保長。他有配槍、因保護母親家的牛群免受土匪偷竊,認識了母親而墜入愛河。這段英雄護美的故事,結局是父親贏得了美人歸。然而他們的愛情故事卻因時局動盪,導致兩人分隔兩地、飽受相思之苦。父親于新婚後離鄉背井,母親于7年後,才抵達獅城與父親團聚,繼續譜寫洪家開枝散葉的新篇章。

如果說,世間事冥冥中有定數,那我得以在新加坡出生、成長,每一步皆天註定。在中國解放前,我的父母家境相當好,他們家都是地主。父母年輕時就因一段「牛犢姻緣」,自由戀愛共結連理。母親生下大哥後,父親旋即乘坐紅頭船,漂洋過海下南洋打拼,其中一個原因正是祖輩是地主,為躲避風起雲湧的政治運動,不得不離鄉背井。
我的父親洪才潤,出生于中國潮安縣浮洋鎮洪厝內。自幼居住在百年祖宅,父親婚後的新房也在老厝一隅,房間的陳設如今仍保存舊貌。凝視斑駁的歲月痕跡,揮不去的是厚重的成長回憶。故事開講,請容我也從父親過番開始說起……

配槍保長
父親年輕時,既是一名帶槍維護治安的保長,也是一名小商人。年僅18歲的他,於1946年在家鄉浮洋市開設「新聯盛」百貨鋪,期間因國共內戰、局勢動盪,導致百業蕭條,苦撐了3年後不得不收盤。同年父親隻身一人,坐紅頭船前往新加坡,投靠我的爺爺和父親的養母。7年後父親寫信向英殖民地政府申請,接母親和大哥到新加坡團聚。夫妻倆先後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生下四男二女,擺地攤撫養7名孩子長大成人。

坐困愁城
1949年的中國局勢動盪,老家浮洋鎮自然不能倖免。當時父親經營的新聯盛百貨鋪,包辦結婚用品,兼賣手電筒、電池等日常用品。百貨鋪開業三年餘,建立了熟客群,無奈市道不好慘澹經營。與其坐困愁城,經過深思熟慮,為了孩子的未來,父親決定跟隨父輩的步履下南洋闖一闖,希冀能開闢一片新天地。
當時下南洋的過番客,有選擇去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或印尼。當時父親在新加坡有三名親人,包括我的爺爺、爺爺的胞弟老四叔、父親的養母老五嬸。親人可說是父親的靠山,尤其初來乍到,人地兩生,有親人照料是件好事。
變賣產業後,父親留下部分安家費給妻兒,剩餘的錢全部帶往新加坡。這些錢除了是生活費外,還有一部分是用來還債的。

旗袍陪嫁
母親生長在一個有錢人家庭,是一名地主的女兒。母親家裡有很多田地、還飼養了很多的牛群牲畜。她出嫁時的場面浩大且風光,是全村第一位有18套精美旗袍陪嫁的新娘,一時風光無兩。
自父親隻身下南洋,母親帶著繈褓中的大哥居住在老厝。經過幾年的努力,精明能幹的母親,已是村裡針繡團隊的隊長,扮演領導的角色,日常工作是分配任務給刺繡隊員。不久後,母親就接到父親的來信,說家屬團聚的申請已獲批准,為了「過番」,母親不得不放棄自己剛起步的事業。
解放後,由於我的外公外婆是地主身份,遭到批鬥而離開人世。這段沉痛往事自然讓母親悲痛欲絕,也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安穩生活。

拓展先鋒
先介紹我的祖父(爺爺)洪見仁。他同其胞弟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初就遠赴新加坡,投靠他們的二伯了。雖然說30年代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黃金十年」,國內仍有發展空間,但兩人當時仍義無反顧,決定漂洋過海下南洋。這是爺爺與新加坡結下不解緣的大時代背景。可以這麼說,從我的曾祖父那一代人開始,洪家就具備了敢於到海外拓展的冒險拼搏精神。這種勇往直前與生俱來的基因,就在洪家人的血液裡流淌著,一直貫徹到今天。
1919年,我的祖父正值20歲,在家鄉洪厝內與我的祖母(劉清蓮奶奶)結婚,生下三子一女。三兒子就是我的父親洪才潤。產下四名孩子後,祖母不幸病逝。

兄弟結伴
到了1930年,祖父(他排行老二)與弟弟見禮(老四),結伴乘搭紅頭船到新加坡找他們的二伯。在獅城生活了十年後,就在194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祖父毅然動身回返故鄉,與陳玩卿(即我的後奶)結婚,續弦後的祖父生下一男一女。
祖父于1945年日軍投降後再度回返新加坡,之後他再也沒有回到潮州老家了;不過他和祖母劉清蓮的遺像,卻一直懸掛在潮州老家的房間內。
到了1956年,後奶攜帶女兒前往新加坡與祖父團聚。爺爺在1980年往生後,後奶也回返中國,與親生兒子才佳同住安享晚年,並於1984年在祖宅病逝,享年83歲。
至於與祖父結伴到新加坡的親弟弟──排行老四的祖叔洪見禮,我稱他為老四叔。當時的人習慣有多個名字,他也不例外,其中一個名字就是在新加坡取的洪夢生。根據檔案記錄,老四叔是于1933年30餘歲時入境新加坡,他一直在大坡大馬路的美光齋金鋪任職。老四叔在新加坡終老,後事由父親為他操辦。

父子同心
祖父甫到新加坡,首先在丹絨加東開了間火炭店。父親南來後就投靠爺爺,在爺爺的火炭店打工,父子同心協力為生活打拼了一段日子。早年火炭入口的起卸點在美芝路碼頭,自美芝路填土興建獨立橋後,船舶改在丹戎禺靠岸,而祖父的火炭店也選擇在附近的丹絨加東開設。
火炭位居「柴米油鹽」之首,在當年是一門有利可圖的行業。通常家家戶戶日常所需的火炭,都由附近的火炭店全數包辦。當年火炭業這一行,是典型的體力活,沒有叉車等輔助工具,搬運每包數十公斤重的火炭全得依靠人力。除了周而復始勞作揮灑的汗水,父親的衣服和雙手,更多的是長年累月沾滿的烏黑炭灰。
後來祖父改行,在麥波申三條石租下了店屋,開了家幹糧店,商號取名「順成」,專售海味等乾貨。由於大家都習慣叫他順成,當他1980年在新加坡往生後,靈位也寫上洪順成這個名字。

獅城還債
當年除了祖父,老四叔、父親的養母(老五嬸)也在獅城謀生,父親選擇單身匹馬過番,新加坡自然是首選。然而,令人納悶的是,父親為何還來還債呢?原來,父親幾年前在家鄉籌備開百貨鋪時,由於資金不足,曾寫信給身在新加坡的養母求助,結果借到了一筆錢,商行才能順利開張營業。如今店鋪關門大吉,所借的錢就應當歸還老五嬸。父親說做人一定要講誠信,說話算數,守信才能換取別人對你的尊重。
身處動盪的年代,想要把錢從中國安全帶往新加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通過匯款,因郵路斷斷續續,風險會很高;加上一般都是從新加坡匯錢到中國,很少有由中國往新加坡匯錢的先例。如果隨身自攜大筆貴重財物,人身安全也會受到威脅,該怎麼辦呢?

水瓶藏金
終於,父親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首先,他把變賣財產得到的錢兌換成金條,然後到首飾店找師傅把金條鍛造成金絲,接著買一個五磅熱水瓶,因為當時出遠門的人都喜歡提那一種熱水瓶,所盛載的熱水能長時間保溫,非常實用。這款熱水瓶,其實與現代熱水瓶內膽是一樣的,唯一區別是當時水瓶的外殼都是由細竹絲編織而成。
隔天,父親提著熱水瓶,再次來到首飾店,叮囑師傅把熱水瓶底部托盤的竹絲抽掉,換上細細的金絲。大功告成後,既能掩人耳目避免被人打搶,又能避過檢查順利通關。當時過關檢查雖沒有如今的海關檢查嚴格,但還是有管控,倘若被發現了金飾,會當成走私金條而被充公。
到了登船出發的日子,父親感覺自己身強體壯,目標過於顯眼,正好排在他前面的是一名小夥子,於是靈機一動,說道:「弟啊!我行李較多,麻煩你替阿叔提一下熱水瓶吧!」
大夥順利登船後,父親旅途上將水瓶裝的熱水與小弟共用,彼此閒話家常。當紅頭船抵達新加坡後,熱水瓶還是由小弟提著,父親上岸後立即說:「阿弟啊,熱水瓶阿叔自己提就好了。」眾人在外島隔離數天,通過檢疫確定沒有傳染病後,大夥才順利踏上新加坡本島。父親帶著捆上金絲的熱水瓶,從此翻開人生的另一個新篇章。

長風破浪
我的爺爺、父親、母親和大哥等親人,一個世紀以來,全都乘坐紅頭船抵達新加坡。當時紅頭船幾乎是唯一往來兩地的交通工具,其名聲在潮汕地區如雷貫耳。它不僅僅是一艘大海上的木船,更象徵潮人劈波斬浪,勇立潮頭的頑強鬥志,代表著潮汕人敢於拼搏的精神。
自古以來,居住於南海之濱的潮汕人,很早就勇敢地衝向大海,成為「耕三漁七」的海上人家。對人多地少、生活困苦的祖輩來說,海洋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
狂風巨浪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威脅,隨時有葬身魚腹的危險;若不幸遇上海盜,更可能面臨傾家蕩產、性命朝不保夕。海浪雖兇猛,但潮汕先人本著敬畏之心的同時,大膽地開啟了海洋探索之路,塑造了潮汕人視死如歸、團結一致、同舟共濟的精神品質。
同樣在海上載客,當時的紅頭船,與現代化的郵輪相比,可說是天壤之別。紅頭船船體結構龐大,長二十餘丈,闊八丈,外加密封的橢圓形船尾和堅固的船尾甲板室,每趟船可載貨三至四千包白糖。
載貨之餘也載旅客,當時每艘紅頭船可容納很多人。每次揚帆出海,紅頭船皆身負保障生命與財產的重任。船艙設備簡陋、每人一張草席席地而睡,空氣悶熱無比,暈浪嘔吐者大有人在。能在大海上熬過數十天,乘客需要有莫大的耐力、體力與意志力。

人善品正
父親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南洋,感悟人還活著,是最大的福份。以慈悲之心立世,坦坦蕩蕩過好接下來的生活。下南洋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可過好生活,把媽媽和大哥接過來新加坡。
當年父親隻身一人抵達新加坡,寫信向母親報平安後,母親帶著年幼的大哥相依為命,回歸平靜的日常生活。媽媽情商高、口才也好,與大宅內眾人關係處理得很好。白天閒來無事,媽媽經常給姐妹賭本玩四色牌,純粹是聯繫感情打發時間過日子。
物資匱乏的年代,又在有限的空間中生活,鄰里坊間難免發生摩擦,孤兒寡母免不了受到欺負。母親意志堅定,任何時候都保持從容淡定的姿態,不讓外界紛爭擾亂心緒。母親心中若有委屈痛苦,最多只是通過魚雁向身在異鄉的丈夫傾述,父親則在回信中通過文字予以安慰……

兼容之心
在潮安當年逢年過節,母親都捨不得給孩子添件新衣服,然而每當有親戚遇到生活困難,急需幫助時,她總會豪不猶豫幫上一把。孩子常常會因為母親「厚此薄彼」的做法流下委屈之淚,母親會安慰並開導孩子。
記得當時有一名長輩問母親:「你過去老是被他們欺負,為什麼還對他們這麼好呢?」母親用潮語回答說:「唔量唔福。」有量有福,意思是有度量就有福氣,心胸要寬廣一點,不要凡事都與人計較,福氣自然來。
媽媽身體力行時,做孩子的肯定會受到潛移默化,掌握了人生的智慧,定能吸引到更多貴人相助,人生路也會變得更為舒坦。

衣錦還鄉
1984年,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父親闊別家鄉35年後,第一次衣錦還鄉。當時洪厝內到處張燈結綵,鞭炮連天,像春節般熱鬧非凡。侄兒自奇回憶說:「我當時還在念書,老叔老嬸第一次回洪厝內。我記得解放牌大卡車上,運載滿滿的一車日用品,分發給親朋好友,氣氛就像過年一樣熱鬧……」
一箱箱的餅乾、舊衣褲、縫紉機、電視、洗衣機、香皂,物品應有盡有。當一整部貨車的物質運抵時,鄰居們都投以羨慕的眼光。很多人聞訊蜂擁而來領取禮品,大家都非常開心。富貴不忘本,父親每次回鄉探親,必定去探望他的老朋友,順帶給他們一點錢,濃得化不開的鄉情躍然紙上。
當年10多歲的堂妹洪淑娟把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感覺無比開心。猶憶初中舉行學校運動會,同學還向她借漂亮的連衣裙,為的是穿得光鮮上臺領獎,贏來全場讚歎的目光與掌聲。

四分肥皂
當時的中國一般人穿的衣服,破了洞也不捨得丟棄,繼續縫縫補補,早已習以為常。父母帶去的長條形狀肥皂,有鄉親把它切成四塊,每戶人家分一塊,見者有份。在那個物質稀缺的年代,鄉親們都本著有福同享、同舟共濟的精神。自84年起,父母多次把物質送往家鄉。父親2015年父親最後一次回到洪厝內也攜帶了不少衣物,到今天仍有親戚穿著父親9年前帶來的衣服呢!
按照當時的風俗,凡領取了物質的同鄉,都會拿著兩個雞蛋來見父母回禮。問題來了,要是雞蛋全都收下,該要如何處置呢?這又是一個令人傷腦筋的問題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53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