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啟示錄的研究》是一部深入剖析《啟示錄》的重要著作,由黃以利沙長老歷經多年心血研究而成。作為聖經最後一卷,《啟示錄》預示了基督再臨和末世將要發生的重大事件,對信徒的信仰與靈命成長有深遠影響。本書以詳盡的章節安排,從緒言、總論到本論,逐步解開《啟示錄》的奧秘,特別注重其中的靈意闡釋,提供了許多獨到而精闢的見解。
透過黃長老的深入研究,讀者將能夠更清晰地理解末世預言,增強對基督再臨和天國的盼望。書中針對歷來對《啟示錄》理解的偏差,給予了正確的指引,避免隨意解釋或誤解經文的風險。本書不僅是學術上的研究,更是信仰上的引導,幫助信徒在末世的挑戰中堅定信心。《啟示錄的研究》適合所有渴望明白末世真理、加深信仰內涵的讀者。透過本書的指引,您將更深入地體會神的慈愛與公義,為迎接基督的再臨做好準備。
透過黃長老的深入研究,讀者將能夠更清晰地理解末世預言,增強對基督再臨和天國的盼望。書中針對歷來對《啟示錄》理解的偏差,給予了正確的指引,避免隨意解釋或誤解經文的風險。本書不僅是學術上的研究,更是信仰上的引導,幫助信徒在末世的挑戰中堅定信心。《啟示錄的研究》適合所有渴望明白末世真理、加深信仰內涵的讀者。透過本書的指引,您將更深入地體會神的慈愛與公義,為迎接基督的再臨做好準備。
作者簡介
黃以利沙(1886/3/25-1963/7/20)
黃呈聰,號劍如。聖名黃以利沙長老,出身彰化線西,是臺灣日治時期的社會運動者及商人。
1920年代,他積極推動白話文運動及文化革新,1925年在中國接觸了真耶穌教會,並在改信真耶穌教會之後,成為將真耶穌教會引入臺灣的主要人物之一。
黃以利沙長老具有「皓首窮經」的精神,對《啟示錄》進行了三十余年的深入研究,多注重靈意解經,並提出許多獨到而精闢的見解,為研究者提供寶貴的参考資料。
黃呈聰,號劍如。聖名黃以利沙長老,出身彰化線西,是臺灣日治時期的社會運動者及商人。
1920年代,他積極推動白話文運動及文化革新,1925年在中國接觸了真耶穌教會,並在改信真耶穌教會之後,成為將真耶穌教會引入臺灣的主要人物之一。
黃以利沙長老具有「皓首窮經」的精神,對《啟示錄》進行了三十余年的深入研究,多注重靈意解經,並提出許多獨到而精闢的見解,為研究者提供寶貴的参考資料。
序
導言
《啟示錄》不是一般的學術書籍或歷史書,而是一部預言書。書中的內容,是耶穌基督啟示使徒約翰的「預言」,主要關於基督再臨和未來將要發生的事。因此,這本書是聖經的最後一卷,與《創世記》相互呼應,展現了奇妙的連結。基督的再臨和天地的終結,無疑是世界未來最重要的事。聖經從創造天地開始,最終以舊天地的結束和新天新地的開啟作結,這展現了獨一真神全能奇妙的作為,也是被神救贖的人類的最大希望,彰顯了真神的慈愛與公義。
因此,《啟示錄》是信徒必讀的經卷,不僅預言未來的事,還有重要的屬靈教訓。如果信徒對基督再臨的真理不清楚,信心中就會缺乏盼望,影響靈命的成長;反之,如果對主的再臨和未來天國有堅定的信念和盼望,便能吸引信徒的心靈,不會貪戀世俗虛華,能夠時常抬頭挺胸,期待救恩的來臨。正如保羅所說:「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腓三20)。既然在「等候」,就應該對主降臨的徵兆,以及世界和教會在末期必然發生的重要事件有一定的了解,這就是《啟示錄》的預言所要告訴我們的。因此,本書在開頭說:「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一3);在結尾又說:「看哪,我必快來,遵守這書上預言的有福了」(二二7)。深刻理解這兩節經文的含義,便能明白本書的價值。
歷來各教會對於《啟示錄》的觀點各不相同,有些人認為書中內容過於玄奧神秘,難以理解,因此減少了研究興趣;有些人則認為書中內容僅是寓言比喻,隨意解釋。這兩種態度都不適當。雖然這本書確實玄奧,但若能潛心研究,並求聖靈的指引,必能逐漸深入,明白其真意。若認為書中內容僅是寓言比喻,隨意揣測,不按聖經的正意或靈意來解釋,則容易陷入錯誤。因此,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也是研究《啟示錄》應有的態度。
黃以利沙長老以「皓首窮經」的精神,對《啟示錄》研究超過三十年,付出不少心力,他的解釋多注重靈意,其中有許多獨到而精闢的見解,為研究此書者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真耶穌教會臺灣總會文宣處特將他過去發表於各期《聖靈報》的全部文章彙集成書,除標點及編排稍作調整外,內容一如其舊。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引起更多弟兄姊妹對《啟示錄》的研究興趣,從中得到更多啟發,進入更正確的真理,這樣不僅是黃長老多年研究的心血未被浪費,讀者也能從中受益匪淺。願主賞賜啟示和智慧的靈,開啟我們的心竅,讓我們能明白聖經,尤其是這與末世教會有重大關係的經卷。
文宣處
《啟示錄》不是一般的學術書籍或歷史書,而是一部預言書。書中的內容,是耶穌基督啟示使徒約翰的「預言」,主要關於基督再臨和未來將要發生的事。因此,這本書是聖經的最後一卷,與《創世記》相互呼應,展現了奇妙的連結。基督的再臨和天地的終結,無疑是世界未來最重要的事。聖經從創造天地開始,最終以舊天地的結束和新天新地的開啟作結,這展現了獨一真神全能奇妙的作為,也是被神救贖的人類的最大希望,彰顯了真神的慈愛與公義。
因此,《啟示錄》是信徒必讀的經卷,不僅預言未來的事,還有重要的屬靈教訓。如果信徒對基督再臨的真理不清楚,信心中就會缺乏盼望,影響靈命的成長;反之,如果對主的再臨和未來天國有堅定的信念和盼望,便能吸引信徒的心靈,不會貪戀世俗虛華,能夠時常抬頭挺胸,期待救恩的來臨。正如保羅所說:「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腓三20)。既然在「等候」,就應該對主降臨的徵兆,以及世界和教會在末期必然發生的重要事件有一定的了解,這就是《啟示錄》的預言所要告訴我們的。因此,本書在開頭說:「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一3);在結尾又說:「看哪,我必快來,遵守這書上預言的有福了」(二二7)。深刻理解這兩節經文的含義,便能明白本書的價值。
歷來各教會對於《啟示錄》的觀點各不相同,有些人認為書中內容過於玄奧神秘,難以理解,因此減少了研究興趣;有些人則認為書中內容僅是寓言比喻,隨意解釋。這兩種態度都不適當。雖然這本書確實玄奧,但若能潛心研究,並求聖靈的指引,必能逐漸深入,明白其真意。若認為書中內容僅是寓言比喻,隨意揣測,不按聖經的正意或靈意來解釋,則容易陷入錯誤。因此,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也是研究《啟示錄》應有的態度。
黃以利沙長老以「皓首窮經」的精神,對《啟示錄》研究超過三十年,付出不少心力,他的解釋多注重靈意,其中有許多獨到而精闢的見解,為研究此書者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真耶穌教會臺灣總會文宣處特將他過去發表於各期《聖靈報》的全部文章彙集成書,除標點及編排稍作調整外,內容一如其舊。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引起更多弟兄姊妹對《啟示錄》的研究興趣,從中得到更多啟發,進入更正確的真理,這樣不僅是黃長老多年研究的心血未被浪費,讀者也能從中受益匪淺。願主賞賜啟示和智慧的靈,開啟我們的心竅,讓我們能明白聖經,尤其是這與末世教會有重大關係的經卷。
文宣處
目次
導言
一、《啟示錄》的意義
二、《啟示錄》的目的
三、《啟示錄》的方法
四、揭開的時期
五、記錄者和年代、地址
六、《啟示錄》的分類
第一篇 緒言
一、全書的引言
二、約翰為七教會的祝禱
三、基督再臨的提醒
四、約翰的自敘
五、約翰感靈受命,寫信給七教會、人子威榮的異象
六、人子的神性和權能
七、《啟示錄》的分類
八、七星和七個金燈臺的奧祕
第二篇 總論
一、七教會象徵的意義
1. 教會乃是屬靈的
2. 七教會不是七時代的教會歷史
二、寫信給七教會的目的
1. 以再臨來喚醒悔改
2. 得勝者的應許
三、七書信中表現神的權威
四、各教會分析
1. 以弗所教會
2. 士每拿教會
3. 別迦摩教會
4. 推雅推喇教會
5. 撒狄教會
6. 非拉鐵非教會
7. 老底嘉教會
第三篇 本論
一、論寶座安置在天上
二、七印嚴封的書卷
三、揭開五印現露隱情
四、天變地異,日月無光,神烈怒的大日到了
五、受印的以色列人
1. 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
2. 無數的群眾在神寶座前
六、揭開第七印和吹號
1. 吹第二號至第四號
2. 吹第五號出現蝗蟲
a. 蝗蟲之災
b. 受重災仍不悔改
七、約翰吃小書卷再說預言
八、量聖所和香壇,並在其中禮拜的人
九、兩個見證人傳道被殺
1. 被殺的屍首復活,地大震動
十、第七位天使吹號
十一、論臨產的婦人和大紅龍
1. 龍戰敗被逐下地,婦人被迫躲避曠野
十二、從海中上來的獸,開口向神說褻瀆的話
十三、從地中上來的獸,有兩角說話像龍
十四、論耶穌與聖徒同站在錫安山
十五、末期的四大宣告
十六、論拜獸的刑罰
1. 聖徒的忍耐和福氣
十七、末日收割的情形
十八、預備倒末了的七災
十九、倒神烈怒的五碗災
二十、第六位天使倒碗在伯拉大河上
二十一、論倒第七碗,巴比倫倒壞的概況
二十二、天使指示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和理由
二十三、論女人和獸的形態
二十四、天使解明婦人與獸象徵的奧祕
二十五、宣告巴比倫的傾倒
1. 警告神民要離開巴比倫城,免得同罪受災
2. 論巴比倫當受的報應
3. 論巴比倫傾倒,為君王所痛苦
4. 物資的毀滅和富商階級的痛苦
5. 論巴比倫的傾倒,如大石投沉於海裡
二十六、論天上的頌讚,和羔羊的婚筵
二十七、論基督之再臨和敵基督者的處刑
二十八、論哈米吉多頓的大戰
二十九、撒但被捆綁
三十、聖徒與基督作主一千年
1. 介紹禧年論的要點
2. 前千禧年派的要點
3. 後千禧年派的要點
4. 對於前後千禧年論的概評
5. 前千禧年論的謬誤
6. 後千禧年論的謬誤
7. 無千禧年論的要點
三十一、人類的結局
三十二、聖城新耶路撒冷
1. 新耶路撒冷的構造
2. 聖城內部的狀況
3. 聖城內部的續狀況
一、《啟示錄》的意義
二、《啟示錄》的目的
三、《啟示錄》的方法
四、揭開的時期
五、記錄者和年代、地址
六、《啟示錄》的分類
第一篇 緒言
一、全書的引言
二、約翰為七教會的祝禱
三、基督再臨的提醒
四、約翰的自敘
五、約翰感靈受命,寫信給七教會、人子威榮的異象
六、人子的神性和權能
七、《啟示錄》的分類
八、七星和七個金燈臺的奧祕
第二篇 總論
一、七教會象徵的意義
1. 教會乃是屬靈的
2. 七教會不是七時代的教會歷史
二、寫信給七教會的目的
1. 以再臨來喚醒悔改
2. 得勝者的應許
三、七書信中表現神的權威
四、各教會分析
1. 以弗所教會
2. 士每拿教會
3. 別迦摩教會
4. 推雅推喇教會
5. 撒狄教會
6. 非拉鐵非教會
7. 老底嘉教會
第三篇 本論
一、論寶座安置在天上
二、七印嚴封的書卷
三、揭開五印現露隱情
四、天變地異,日月無光,神烈怒的大日到了
五、受印的以色列人
1. 各支派中受印的數目
2. 無數的群眾在神寶座前
六、揭開第七印和吹號
1. 吹第二號至第四號
2. 吹第五號出現蝗蟲
a. 蝗蟲之災
b. 受重災仍不悔改
七、約翰吃小書卷再說預言
八、量聖所和香壇,並在其中禮拜的人
九、兩個見證人傳道被殺
1. 被殺的屍首復活,地大震動
十、第七位天使吹號
十一、論臨產的婦人和大紅龍
1. 龍戰敗被逐下地,婦人被迫躲避曠野
十二、從海中上來的獸,開口向神說褻瀆的話
十三、從地中上來的獸,有兩角說話像龍
十四、論耶穌與聖徒同站在錫安山
十五、末期的四大宣告
十六、論拜獸的刑罰
1. 聖徒的忍耐和福氣
十七、末日收割的情形
十八、預備倒末了的七災
十九、倒神烈怒的五碗災
二十、第六位天使倒碗在伯拉大河上
二十一、論倒第七碗,巴比倫倒壞的概況
二十二、天使指示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和理由
二十三、論女人和獸的形態
二十四、天使解明婦人與獸象徵的奧祕
二十五、宣告巴比倫的傾倒
1. 警告神民要離開巴比倫城,免得同罪受災
2. 論巴比倫當受的報應
3. 論巴比倫傾倒,為君王所痛苦
4. 物資的毀滅和富商階級的痛苦
5. 論巴比倫的傾倒,如大石投沉於海裡
二十六、論天上的頌讚,和羔羊的婚筵
二十七、論基督之再臨和敵基督者的處刑
二十八、論哈米吉多頓的大戰
二十九、撒但被捆綁
三十、聖徒與基督作主一千年
1. 介紹禧年論的要點
2. 前千禧年派的要點
3. 後千禧年派的要點
4. 對於前後千禧年論的概評
5. 前千禧年論的謬誤
6. 後千禧年論的謬誤
7. 無千禧年論的要點
三十一、人類的結局
三十二、聖城新耶路撒冷
1. 新耶路撒冷的構造
2. 聖城內部的狀況
3. 聖城內部的續狀況
書摘/試閱
一、《啟示錄》的意義
《啟示錄》或譯作默示錄,都是由希臘文的Apokalupsis譯出來的。Apo開,Kalupsis面帕,這兩字連結起來是揭開面帕的意思;就是開了掩面的帕子,得以顯露面相。英譯為Revelation即天啟或顯現之意,由希臘文轉變的英文Apocalypse與英希文同意。
本書開始就說:「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祂,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祂就差遣使者,曉諭祂的僕人約翰,約翰便將神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凡自己所看見的,都證明出來」(一1-2)。
這經句是說明《啟示錄》的來源、目的,和顯示的方法,約翰只為記錄,而不是著者,明如觀掌了。故不可稱這書為約翰的《啟示錄》,應稱為耶穌基督的《啟示錄》,才算名符其實的。
舊約聖經隱藏著神的聖意,是將來美事的影兒,新約才是本物的真像;而新約最後的成就是這《啟示錄》。而且這書是耶穌基督差遣天使,直接顯示給約翰看的記錄,是新約中唯一的豫言書,在這末期是最重要的。
約翰記錄這書,是隨看隨記,不是看了以後才記起來的。因為顯示之時,有次序相繼而出,若延至日後記錄,恐順序錯記,本書的豫言,就不能照神所豫定的逐漸出現,豫言的進行和應驗,也就不能得到正確了。約翰說:「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聽見在我後面有聲音如吹號說: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啟一10-11);又說:「所以你要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啟一19)。這兩處經句均是神的命令,叫約翰把所看見的,都要記起來的證據,可知不是約翰自己構想著作的。故本書中顯示的異象,都有次序承上啟下,前後相接絲毫不亂。約翰又說:「七雷發聲之後,我要寫出來,就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七雷所說的你要封上,不可寫出來」(啟十4)。從這句看來,更可證明在看異象當時,是隨看隨寫的毫無疑義。而且對於約翰所記錄的,不許隨便增刪,如敢故意加減什麼,都有帶著災禍的咒詛(啟二二18-19),以昭示本書極其嚴厲。故約翰受命記錄這書,也必特別加以慎重,可想而知了。
二、《啟示錄》的目的
《啟示錄》首先就明示為耶穌基督的啟示,是神賜給祂,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啟一1)。這經句是本書的來源和目的,記得很清楚,無須再說明了。凡是神忠心的僕人,應當喜歡研究這書,力求明瞭神所指示的是什麼?倘不知神的旨意,怎能作祂的聖工呢?若以私意推測,或置之不讀,所作不合神旨,那就不能盡僕人之責了。
經上說:「時候將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提後四3-4),這是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的一段豫言,這些話現在已經應驗了。今在社會上,人都喜歡聽屬於人智所組織的各種神學,或世上的學問,都是人創作的學說,魔鬼喜歡利用這種學問,來混亂真理的。這是依靠人智所造成,不像聖經是由神而來的。經上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6-17)。
因此,經上純正的真道,人尚且厭煩,何況這難懂的《啟示錄》,不消說普通的信徒不讀,而專心為傳道的,也是大多數附之馬耳東風,甚至有某教派,把這書由聖經中除外,不列在讀經之中,以此書為無益於信徒的。然而神早已豫知在這日期近了之時,人都不喜歡看這書,故特對於讀和聽而遵守的人,都有帶著祝福的話(啟一3)。因本書的目的,是日期臨近時,為要指示現在真教會的狀況,並將來必成的事,給神的眾僕人知道,不是指過去的歷史事件說的。本書末章記說「看哪我必快來,凡遵守這書上豫言的有福了」(啟二二7)。可見最後是遵守本書的豫言,才是神的僕人(啟二二9)。只宣讀和聽而不遵守的人是不能得福的。
三、啟示的方法
本書啟示的方法,前已略述是由耶穌基督差遣祂的天使,以異象顯示祂的僕人約翰,約翰便將所見聞的記錄起來,證明這事是確實的。而後這書留存到末時,才可傳給神的眾僕人知道的。
官話和合本譯為「祂就差遣使者,曉諭祂的僕人約翰。」曉諭與指示同意,若是指示就更明瞭了。但這譯意和原文有些不同,參看呂振中譯文:「祂藉祂的一位天使傳送,用表號指示祂的僕人約翰。」是用表號指示,不是明白指示的。指示兩字在原文,是顯示,表意,顯露等意。指示的方法,是以含意的異象,顯露給約翰看,而異象所象徵的意義,只有少部分明示而已。這象徵的奧祕,大部分在時候未到以前是隱藏的,故不能以實在的事,去解釋象徵的異象。只有內中所記明白的教訓,得以提醒我們的警覺。
本書是約翰在靈界上見聞的記錄,故要明白這書,也應以靈眼才能看透其中的奧祕。這書的異象是很有次序的進行著,各種事件相繼出現,絲毫不亂。只在中間有插著重要的暗示,為喚起讀者的注意,作轉程或加以詳細的說明,使讀者更加明瞭。
因此,過去為研究這書的人們,只憑肉眼和世智,雖是費盡許多的心血,也是不能領會神靈所顯示的事,惟有屬靈的人,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就是以經解經,才能得到正解的(林前二13-15)。
這《啟示錄》是有一貫神的旨意,是有系統的進行著,前後相繼都為成全神的經綸,故不能以斷章取義去解釋的。
四、揭開的時期
《啟示錄》是在早雨聖靈降下,經數十年之後,就是使徒時代的末期,教會漸趨於俗化,信徒意見分歧,許多人的愛心和信心,在冷淡當中,神才將這《啟示錄》,顯示於約翰。在當時教會的情形,可從本書第二、三章達與七教會的書信中,得以看出其實情。神對於這七教會的指責、勸勉、警告的事很多,而受稱讚的卻寥寥無幾,這七教會為代表使徒末期所存一切教會的實況。
本來《啟示錄》是豫言書,為豫示末後必要快成的事,叫神的僕人們知道,不是教會歷史的記錄。然則為何將這使徒末期的七教會,提示於卷首,與末期快要成就的事,有什麼關係呢?這是研究《啟示錄》首先要認明的重要問題。這事應在討論七教會之時,詳細加以說明,因與揭開的時期有關係,故在此略提些,以明瞭達與七教會書信的重要性。
當使徒末期,同時並存的七教會,是可作晚雨聖靈降下之後,在末期的真教會,於主再臨前的狀況相似。故這七教會是為豫表末期現存一切有聖靈的真教會;換句話說,就是現在一切有聖靈同在的教會。世上雖然稱為基督教會的很多,若沒有基督的靈同在,那就不屬基督的教會了(羅八9)。
雖是有聖靈的真教會,在這末世社會事情頗見複雜守道日漸艱辛,難免受著各種的迷惑或牽累,以致信心冷淡,成為與使徒末期的狀況相似。這是更叫屬聖靈的教會,自己檢討其得失,是否在退步冷心之中要給我們預先審判的機會(彼前四17)。達與七教會的書信,就是要給我們的書信,是聖靈向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可知是聖靈向屬靈的眾教會說的,不是要給屬世的教會了。
本會乃使徒教會的復興,自出現以來都有聖靈同工,所到之處均看見許多神蹟奇事隨著;這是聖靈同工的明證,叫世人得以認識,無可掩蔽的事實,故在這末期也應與使徒末期相似才對的。這七教會的書信,記在卷首,是要先警戒現在屬聖靈的教會,正在冷心退步的情形之中,為促使我們悔改,作成得救的工夫,進到完全的地步。而這七教會的時期過了之後,才揭開將要快成的事,指示給我們知道,以備將要受的大患難,才能忍受得住。
於是《啟示錄》的揭開,也應在主再臨前,日期近了之時,才能逐漸指明出來的。凡豫言是在未發生以前就說出,到了時候才應驗。倘若時期未到,是不叫人知道的。如經上說:「先前的事已經成就,現在我將新事說明,這事未發以先,我就說給你們聽」(賽四二9)。
如但以理所看的異象,是關於末後許多日子,雖能看見卻不明白,神指示他這異象是封閉的(但八26);又說:「你要隱藏這話,封閉這書直到末時,必有許多人使自己潔淨,且被熬煉,一切惡人卻不明白,惟獨智慧人能明白」(但十二4、9-10)。過去許多聖經學者,因不明這時期,雖盡畢生的努力,為強求理解各樹異說,徒費心力曲解神意,反倒有礙於真理,直至今日將近二千年之久,對於本書也都不能得到正解的。
經上說:「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豫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豫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豫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豫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後一19-21)。
由此觀之,凡豫言書都是人感於聖靈,傳出神的旨意來;非由聖靈的指示,是不能以私意強解。況且《啟示錄》,是耶穌基督的啟示,顯示給在靈裡的約翰看的。雖是晚雨聖靈降下許久,因未到揭開的時期是無法知道的。故本書的揭開,應在日期近了之時,聖靈才能逐漸引導我們明白的。因本書是為末期神的眾僕人而寫的,現在雖未能全部明瞭,但相信主快要來之時,必叫我們全部都能明白的(啟一1、3,二二6、10)。
《啟示錄》或譯作默示錄,都是由希臘文的Apokalupsis譯出來的。Apo開,Kalupsis面帕,這兩字連結起來是揭開面帕的意思;就是開了掩面的帕子,得以顯露面相。英譯為Revelation即天啟或顯現之意,由希臘文轉變的英文Apocalypse與英希文同意。
本書開始就說:「耶穌基督的啟示,就是神賜給祂,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祂就差遣使者,曉諭祂的僕人約翰,約翰便將神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凡自己所看見的,都證明出來」(一1-2)。
這經句是說明《啟示錄》的來源、目的,和顯示的方法,約翰只為記錄,而不是著者,明如觀掌了。故不可稱這書為約翰的《啟示錄》,應稱為耶穌基督的《啟示錄》,才算名符其實的。
舊約聖經隱藏著神的聖意,是將來美事的影兒,新約才是本物的真像;而新約最後的成就是這《啟示錄》。而且這書是耶穌基督差遣天使,直接顯示給約翰看的記錄,是新約中唯一的豫言書,在這末期是最重要的。
約翰記錄這書,是隨看隨記,不是看了以後才記起來的。因為顯示之時,有次序相繼而出,若延至日後記錄,恐順序錯記,本書的豫言,就不能照神所豫定的逐漸出現,豫言的進行和應驗,也就不能得到正確了。約翰說:「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聽見在我後面有聲音如吹號說: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啟一10-11);又說:「所以你要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啟一19)。這兩處經句均是神的命令,叫約翰把所看見的,都要記起來的證據,可知不是約翰自己構想著作的。故本書中顯示的異象,都有次序承上啟下,前後相接絲毫不亂。約翰又說:「七雷發聲之後,我要寫出來,就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七雷所說的你要封上,不可寫出來」(啟十4)。從這句看來,更可證明在看異象當時,是隨看隨寫的毫無疑義。而且對於約翰所記錄的,不許隨便增刪,如敢故意加減什麼,都有帶著災禍的咒詛(啟二二18-19),以昭示本書極其嚴厲。故約翰受命記錄這書,也必特別加以慎重,可想而知了。
二、《啟示錄》的目的
《啟示錄》首先就明示為耶穌基督的啟示,是神賜給祂,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啟一1)。這經句是本書的來源和目的,記得很清楚,無須再說明了。凡是神忠心的僕人,應當喜歡研究這書,力求明瞭神所指示的是什麼?倘不知神的旨意,怎能作祂的聖工呢?若以私意推測,或置之不讀,所作不合神旨,那就不能盡僕人之責了。
經上說:「時候將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提後四3-4),這是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書信中的一段豫言,這些話現在已經應驗了。今在社會上,人都喜歡聽屬於人智所組織的各種神學,或世上的學問,都是人創作的學說,魔鬼喜歡利用這種學問,來混亂真理的。這是依靠人智所造成,不像聖經是由神而來的。經上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三16-17)。
因此,經上純正的真道,人尚且厭煩,何況這難懂的《啟示錄》,不消說普通的信徒不讀,而專心為傳道的,也是大多數附之馬耳東風,甚至有某教派,把這書由聖經中除外,不列在讀經之中,以此書為無益於信徒的。然而神早已豫知在這日期近了之時,人都不喜歡看這書,故特對於讀和聽而遵守的人,都有帶著祝福的話(啟一3)。因本書的目的,是日期臨近時,為要指示現在真教會的狀況,並將來必成的事,給神的眾僕人知道,不是指過去的歷史事件說的。本書末章記說「看哪我必快來,凡遵守這書上豫言的有福了」(啟二二7)。可見最後是遵守本書的豫言,才是神的僕人(啟二二9)。只宣讀和聽而不遵守的人是不能得福的。
三、啟示的方法
本書啟示的方法,前已略述是由耶穌基督差遣祂的天使,以異象顯示祂的僕人約翰,約翰便將所見聞的記錄起來,證明這事是確實的。而後這書留存到末時,才可傳給神的眾僕人知道的。
官話和合本譯為「祂就差遣使者,曉諭祂的僕人約翰。」曉諭與指示同意,若是指示就更明瞭了。但這譯意和原文有些不同,參看呂振中譯文:「祂藉祂的一位天使傳送,用表號指示祂的僕人約翰。」是用表號指示,不是明白指示的。指示兩字在原文,是顯示,表意,顯露等意。指示的方法,是以含意的異象,顯露給約翰看,而異象所象徵的意義,只有少部分明示而已。這象徵的奧祕,大部分在時候未到以前是隱藏的,故不能以實在的事,去解釋象徵的異象。只有內中所記明白的教訓,得以提醒我們的警覺。
本書是約翰在靈界上見聞的記錄,故要明白這書,也應以靈眼才能看透其中的奧祕。這書的異象是很有次序的進行著,各種事件相繼出現,絲毫不亂。只在中間有插著重要的暗示,為喚起讀者的注意,作轉程或加以詳細的說明,使讀者更加明瞭。
因此,過去為研究這書的人們,只憑肉眼和世智,雖是費盡許多的心血,也是不能領會神靈所顯示的事,惟有屬靈的人,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就是以經解經,才能得到正解的(林前二13-15)。
這《啟示錄》是有一貫神的旨意,是有系統的進行著,前後相繼都為成全神的經綸,故不能以斷章取義去解釋的。
四、揭開的時期
《啟示錄》是在早雨聖靈降下,經數十年之後,就是使徒時代的末期,教會漸趨於俗化,信徒意見分歧,許多人的愛心和信心,在冷淡當中,神才將這《啟示錄》,顯示於約翰。在當時教會的情形,可從本書第二、三章達與七教會的書信中,得以看出其實情。神對於這七教會的指責、勸勉、警告的事很多,而受稱讚的卻寥寥無幾,這七教會為代表使徒末期所存一切教會的實況。
本來《啟示錄》是豫言書,為豫示末後必要快成的事,叫神的僕人們知道,不是教會歷史的記錄。然則為何將這使徒末期的七教會,提示於卷首,與末期快要成就的事,有什麼關係呢?這是研究《啟示錄》首先要認明的重要問題。這事應在討論七教會之時,詳細加以說明,因與揭開的時期有關係,故在此略提些,以明瞭達與七教會書信的重要性。
當使徒末期,同時並存的七教會,是可作晚雨聖靈降下之後,在末期的真教會,於主再臨前的狀況相似。故這七教會是為豫表末期現存一切有聖靈的真教會;換句話說,就是現在一切有聖靈同在的教會。世上雖然稱為基督教會的很多,若沒有基督的靈同在,那就不屬基督的教會了(羅八9)。
雖是有聖靈的真教會,在這末世社會事情頗見複雜守道日漸艱辛,難免受著各種的迷惑或牽累,以致信心冷淡,成為與使徒末期的狀況相似。這是更叫屬聖靈的教會,自己檢討其得失,是否在退步冷心之中要給我們預先審判的機會(彼前四17)。達與七教會的書信,就是要給我們的書信,是聖靈向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可知是聖靈向屬靈的眾教會說的,不是要給屬世的教會了。
本會乃使徒教會的復興,自出現以來都有聖靈同工,所到之處均看見許多神蹟奇事隨著;這是聖靈同工的明證,叫世人得以認識,無可掩蔽的事實,故在這末期也應與使徒末期相似才對的。這七教會的書信,記在卷首,是要先警戒現在屬聖靈的教會,正在冷心退步的情形之中,為促使我們悔改,作成得救的工夫,進到完全的地步。而這七教會的時期過了之後,才揭開將要快成的事,指示給我們知道,以備將要受的大患難,才能忍受得住。
於是《啟示錄》的揭開,也應在主再臨前,日期近了之時,才能逐漸指明出來的。凡豫言是在未發生以前就說出,到了時候才應驗。倘若時期未到,是不叫人知道的。如經上說:「先前的事已經成就,現在我將新事說明,這事未發以先,我就說給你們聽」(賽四二9)。
如但以理所看的異象,是關於末後許多日子,雖能看見卻不明白,神指示他這異象是封閉的(但八26);又說:「你要隱藏這話,封閉這書直到末時,必有許多人使自己潔淨,且被熬煉,一切惡人卻不明白,惟獨智慧人能明白」(但十二4、9-10)。過去許多聖經學者,因不明這時期,雖盡畢生的努力,為強求理解各樹異說,徒費心力曲解神意,反倒有礙於真理,直至今日將近二千年之久,對於本書也都不能得到正解的。
經上說:「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豫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豫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豫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因為豫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後一19-21)。
由此觀之,凡豫言書都是人感於聖靈,傳出神的旨意來;非由聖靈的指示,是不能以私意強解。況且《啟示錄》,是耶穌基督的啟示,顯示給在靈裡的約翰看的。雖是晚雨聖靈降下許久,因未到揭開的時期是無法知道的。故本書的揭開,應在日期近了之時,聖靈才能逐漸引導我們明白的。因本書是為末期神的眾僕人而寫的,現在雖未能全部明瞭,但相信主快要來之時,必叫我們全部都能明白的(啟一1、3,二二6、10)。
主題書展
更多
相關商品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