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常在你的「信以為真」《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作者新作揭發騙局背後的心理操弄人人偶爾都會被騙。──前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騙子就是騙騙騙,一直騙。──創作歌手泰勒絲謊言飛奔於前,真相只能蹣跚著追趕在後。等人們恍然大悟,卻是為時已晚。鬧劇已成過去,謊言已然奏效。──《格列佛遊記》作者斯威夫特「在騙子、冒牌專家、陰謀論傳播者橫行的時代,本書是投資人、消費者、一般民眾必備的生存指南。」──亨利克(Diana B. Henriques)即使是最聰明的人,難免也有被騙的時候,從銀行帳戶被詐騙一空、政治人物謊言連篇、假新聞、各式不實廣告,到論文造假……等,騙子耍的花招、編造的劇本之所以奏效,是因為利用我們的「四大認知習慣」。這些習慣是生活思考捷徑,有時也會帶我們走向死巷:1.專注:只專注眼前的資訊,忽略你沒看見的資訊2.預測:憑藉過往經驗預測未來,給有心人利用我們的預期來騙人的機會3.信念:依據信念行事,容易被了解我們的信念,也擅長操弄的人欺騙4.效率:一味追求效率,難免倉促決策,忽略該問的重要問題此外,誘人受騙的還有「四大日常陷阱」:1.人們喜歡一致性2.感覺熟悉的事物3.表達精確且具體的概念4.看似有效的處理方式與政策本書兩位作者均為權威心理學家,他們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世界著名的金融詐騙事件,與神不知鬼不覺的各式騙局,探索人類大腦容易受騙的一面,提升我們的防詐騙雷達,洞悉騙子的伎倆。▊為什麼我們看不見的資訊,騙子卻掌握得一清二楚?▊避免被騙的3個提醒(時刻自問):◇「為何是我?」想一想你是否真是對方唯一想說服的對象,還是你只是受到對方引誘而自願現身的許多人之一。◇「我在做什麼?」衡量你的行動與判斷是否反映你的目標,而不是你的對話者的目標。他們要你做的事,是不是你現在該做的事?◇「我是怎麼到這裡的?」思考以你現在的處境或環境,是否更容易被騙。國際好評‧在騙子、冒牌專家、陰謀論傳播者橫行的時代,這本書是投資人、消費者、一般民眾必備的生存指南。我原先心想,兩位作者的前作《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已是心理學經典,新作難道還能超越?看完才知道果然更勝前作,大家的詐騙免疫力也因此更升一級。──黛安娜.亨利克(Diana B. Henriques),《謊言教父馬多夫》作者‧在這個資訊量前所未有的多,說別人是「假新聞」的,自己可能就是假新聞的時代,本書就像一劑防詐騙特效疫苗,不僅有助
引用德國萊比錫管理學院(HHL Leipzig)教授梅因哈特(Timo Meynhardt)話來說,約瑟夫˙馬齊里洛是彼得˙杜拉克的「合法繼承人」。然而,約瑟夫˙馬齊里洛本身也是一位學者,有他個人的興趣、熱情、貢獻和觀點。本書(他的最後遺作)表達了他作為思想家、作家,尤其是影響了眾多世人的個人特質。《原則:指引人類邁向更崇高的目標》這本書,闡明了約瑟夫對於管理學成為一門博雅技藝的理解和個人的解讀。正如他在〈內容提要〉中所言,這本書旨在提供有關卓越領導力的一些短文。雖然杜拉克在他的寫作中很少使用「領導力」(leadership)這個詞,但約瑟夫在這部著作中欣然接受了這個詞,聲稱領導力是管理學成為一門博雅技藝的基礎。本書證明了約瑟夫多年來處理杜拉克的想法、理念、理論和方法,然後將之應用於他自己的想法、概念、理論和方法。這本書固然是杜拉克資料的綜合體,卻也是約瑟夫.馬齊里洛多年的研究、思維和獨特處理方法的產物。作者利用四年時間彙整出七篇傳記類的短文。這些短文經由長時間孕育而成,在本書中交織成一個卓越領導力的故事。每一篇短文都有一個獨特、鮮明的主題,串聯到這個卓越領導力的故事。這七篇短文固然皆以卓越領導力為主題,但各有不同的背景。林肯(Abraham Lincoln)是典範,是美國培育出來的卓越領導力中最重要的表率;另外六篇短文接棒林肯的故事,各自闡述優質領導力的其他面向。第二篇短文聚焦於打破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膚色藩籬。布魯克林道奇隊的總經理芮基(Branch Ricky),在一九四六年簽下羅賓森(Jackie Roosevelt Robinson)。羅賓森是傑出的黑人運動員,勇於面對種族歧視的羞辱,忍氣吞聲、絕不還擊。他先在道奇隊位於蒙特婁的小聯盟球隊出賽,後來在一九四六年球季尾聲升上大聯盟。若要創造出更包容、更有效能的社會,我們必須師法羅賓森和芮基的決定。接下來的三篇短文有些類似的特色,雖不像前兩者那麼廣為人知,但各有其強勁有力之處。這三篇分別是:●〈可攜式維生系統〉(PLSS):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九日首次登陸月球的太空人,使用的登月小艇環境控制系統(ECS)。●〈船上男孩〉(The Boys in The Boat):這篇短文依據布朗(Daniel James Brown)的小說寫就,描述華盛頓大學划船隊勇奪一九三六年柏林奧運金牌的經過。●〈冰上奇蹟〉(Mi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