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社會科學類 / 社區;環境

808筆商品,1/41頁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2025/02/21 裝訂:平裝
在時代裡混血,從屋舍與人、人與人,一窺歲月長河裡那些始終流動著的自主、對視與凝望《雄好呷》、《雄合味》作者全新力作!以前寫的是食物裡的人,這次,直接寫人。那些後到的人。成為所有人的眷村以前是時代裡的長程遷徙,如今是在夢想中嘗試落地,新世紀眷村裡所謂的「大江南北」正在重新被定義。那些透過以住代護後到的人們,廣義來看他們也是眷村裡第三代的新移民,這本書重點即聚焦在看著他們如何透過一雙雙樸實的手投入屋舍修整,又是如何在進駐後,和自己對話,和場域對話,和人生對話。高雄這座城市正在展望下一個百年,城市輪廓方方面面,必須不斷去雕,去塑,文資法有其框架,政策有天花板,進駐者各有想法,但在全新眷村風貌形成之際,惟有把所有認同的人都拉進來,讓基數不斷擴大,才是城區共生的長遠之道。當人與屋舍磨合掉了各種細縫,這些後到的人,說出的全新故事,就像在歲月的長河中繼續注入活水的涓涓細流,先來的人,留下了珍貴昨日,後到的人,繼續往明日裡探索。當帶著偵探之眼入村,所有在隱晦處銜接上的都值得被我們好好留下,因為那會帶我們去到更遠的地方。
出版後開放訂購
眷村時代:一本重新認識戰後臺灣社會的眷村文化指南
79折
作者:蔣竹山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2025/02/17 裝訂:平裝
從父親的足跡,看見眷村的時代記憶歷史學者,亦是眷村子弟的蔣竹山,爬梳父親遷徙來臺的路線與日常生活物件,並透過蒐集過去與眷村相關報章雜誌與文獻、訪談曾住在眷村、與眷村相關的人士,完成這本認識戰後臺灣社會的眷村文化指南。軍眷住宅,通稱「眷村」,這些散佈臺灣各地的特殊聚落,是國共內戰後軍民遷臺的落腳之處,也是漂泊者的家。它們不僅記錄了歷史遷徙的軌跡,更成為文化交融的縮影,承載著鄉愁與新生的希望。《眷村時代》由歷史學者兼眷村子弟蔣竹山執筆,以個人的成長經驗為出發點,結合深入的歷史研究與口述訪談,從歷史背景、日常生活到今日的再現與保存,全面探索眷村的面貌。本書以豐富的報章文獻、訪談紀錄與精心整理的進階研究資源,重現了眷村文化的豐富性與複雜性,展示了這些消失中的村落對臺灣歷史與文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眷村是國共內戰後大批軍民遷徙來臺的落腳之處。流連於家鄉與臺灣之間的這群人,擁著各自不同的際遇,與周遭互動、交融,凝成臺灣歷史與文化意義上特殊且不容忽視的一段記憶。本書以眷村的「歷史背景」、「日常生活」、「再現眷村」、「口述訪談」、「進階研究」及「相關資源」六大面向寫成一個綜合的眷村文化指南;期望藉由此書,讓大家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眷村元素與歷史痕跡,並有興趣繼續深入瞭解眷村。翻開此書,讀者不僅能穿越時空,感受眷村生活中的點滴故事,更能深入理解這段形塑臺灣社會與文化的珍貴記憶。讓我們一同走進眷村,找回那份屬於臺灣歷史的溫暖與驕傲。★眷村冷知識:蒐集40個眷村關鍵字,了解你所不知道的眷村故事。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4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9 355
地味手帖NO.18一個慶典,一百種未來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5/01/02 裝訂:平裝
16個慶典 × 13場真心說 × 14個物件 = 100種地方未來慶典,是為了把人找回來和留下來|本期特輯──一個慶典,一百種未來|自1990年代,全台各地湧現了以產業、文化、生態等為特色主軸的大型節慶,如雲林古坑咖啡節、平溪天燈節、苗栗桐花季、墾丁風鈴季……等活動,加上週休二日的休閒時代來臨,數十年間各地呈現「瘋節慶」的景況,也形成全民假日跑活動的熱潮。節慶/慶典的誕生,原本是想在既有的社會秩序和人際關係獲得暫時的鬆綁,是有別於日常生活的特殊時刻,具有顛覆與改造社會秩序的能量。當這股能量與「地方」結合,除了聚集人流和活絡地方經濟之外,還可以如何運用?這一期,我們觀察到近十年來許多地方團隊將舉辦慶典活動視為改變地方的方法,自主籌辦或藉由公部門資源,以生活在地方的人為主體,主動打造屬於「地方的未來」。於是,我們聽到了好多種聲音和期待:「我們做這些事是爲了可以生活在這裡,可以創造一個環境,讓大家永續生活在這裡,包含人或動物、植物,也讓部落小孩自在又自信的生活在這裡。」──森川里海藝術季「貼近地方需求,讓在地人都有可以展現的舞台,才有可能一直走下去。」──木梓火把遊庄「我們只要把在地的文化和餐點演繹好,其實會有人來關注這塊地方。」──左鎮月食祭「留下來生活才能持續與地方連結,與節慶期間連結到的緣分持續深化、建立關係,共同面對地方的處境。」──今秋藝術節「這是返鄉與移居的人們合力送給家鄉的一封情書,內容投注了期待、自我認同與對於未來無盡的想像。」──伏流祭特輯總計訪談邀約16個地方慶典的策畫團隊,以深度訪談、對談和現場交流等方式,蒐羅各個慶典的心法,其中更以「如何辦一場地方慶典」為題,整理成「組織篇」、「田調篇」、「志工篇」和「宣傳篇」等實用環節Know How,瞭解一場有趣好玩的活動背後該如何運作。而不管慶典規模大小、不管團隊組織新舊、不管主辦方是官方或民間,綜整舉辦和承辦慶典的出發點,都是以「生活在地方」為考量而思考的未來性,而非經濟產值先行的單一未來,共同核心是「把人找回來和留下來,好好生活在地方」。未來從未定型,只要對理想生活仍有期盼與想像,地方慶典就沒有結束的一天。
優惠:0213悅讀日
庫存:5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9 316
老街不再老?符號學視角:歷史街區旅遊空間生產研究
滿額折
作者:李璽-總主編; 董之文-著  出版社:巨流圖書  出版日:2024/12/31 裝訂:平裝
國際旅遊與區域發展學會 國際旅遊與區域發展學術論叢系列 本書的重點是尋找空間生產理論與符號學理論的耦合點,打通這兩個宏觀理論與微觀理論的任督二脈,建構出歷史街區旅遊空間生產的符號學研究理論框架。案例的研究結果發現,文化意義自始至終是歷史街區旅遊空間生產中的關鍵因素,空間生產實質上是空間意義的符號過程與空間權力的博弈過程。另一個重點是在旅遊語域中探索表徵空間的概念內涵及生產機理,同時揭示遊客在空間生產中的作用。在對景觀空間生產及空間互動的微觀研究中,作者運用了建築學、旅遊學、社會學與符號學等相關知識進行跨學科分析,務求能微觀地解析歷史街區的旅遊空間生產。【此書為 國際旅遊與區域發展學術論叢系列01】
優惠:0213悅讀日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埔心眷村志:從保衛臺海到待命反攻
79折
作者:江中興; 陳錦昌  出版社:講台文化  出版日:2024/12/13 裝訂:平裝
昔日胡璉將軍豪語:有十二兵團就有臺灣,有臺灣便有中華民國。同樣的,他們何嘗不能也說:有埔心眷村就有臺灣,有臺灣便有中華民國。在桃園楊梅的埔心,一個丁點大的地方,緊挨著9個眷村,超過10個軍、師和特種部隊的核心幹部,當年,他們保衛臺海,打過古寧頭戰役、登步島戰役、大二擔戰役,硬是將共軍頂在大陸沿海,出不了海,他們還突擊南日島、湄洲島,頂住了九三砲戰,也頂住平均每1平方公尺就落下10發砲彈的八二三砲戰。當年,他們甚至待命反攻,傳說中的《野馬計畫》、三一訓練班、特戰部隊、中美聯合情報中心、《武漢計畫》、《國光計畫》就是他們的故事。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4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9 395
社區培力與能力建構:理念與方法
滿額折
作者:李易駿  出版社:雙葉書廊  出版日:2024/12/01 裝訂:平裝
序言 社區培力理念約在自 1990 年代開始被倡議,並在相當的時間被引進到台灣。很快地,社區培力在台灣成為一個流行術語,似乎各項政策冠上「培力」就取得親民、重視弱勢的正當性。至於培力是什麼,則並不被關心。然而,回到社區培力理念的出現及發展脈絡來看,社區培力是一種具理論且實務的工作方法。正如聯合國並提出社區培力經理計畫,又蘇格蘭政府大力推行社區培力並設置組織由專業人員推動社區培力的專業工作。國際上對社區培力的理論討論已有相當的共識,並朝向實務實踐發展及驗證。即更聚焦於社區能力建構的方法。 在台灣,系統性的社區培力作法,可以衛生福利部所推動的「社區培力育成中心」計畫為具體。雖然,在地方政府的社區培力中心運作中,仍需逐步累積專業性的工作方法。不過,台灣作為一個在社區發展計畫中有歷史傳承的國家,也漸在社區培力工作中有相關較多的實務投入,台灣在社區培力上的方法,已在國際上具有相對領先的地位。 正如本書書名所呈現的《社區培力與能力建構:理念與方法》,本書乃針對社區培力與社區能力建構議題而寫作的,特別在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作為實踐性引導。雖然,本書並不是一本教科書,也仍期待可以提供給關心社區培力與社區能力建構的研究生或實務工作者有相關的參考,更期待,本書可以刺激台灣地區社區培力與社區發展的專業發展,讓社區培力的專業性被重視,而擺脫非理性、跳躍的社區計畫或方案,而可以免受譁眾取寵作法的干擾。 本書固然接續西方福利國家的社區培力思想傳承,可謂是在社會福利的脈絡下所書寫的,但也歡迎其他投入社區領域之各種專業者參酌及共同討論,更在助人專業的脈絡中討論社區培力,讓社區培力成為社區、鄰里、部落進步的助力,也與投入這些工作的人們相陪伴。在社區培力的道路上,超越想像與論說,進入系統性、邏輯性的行動與服務。 另外,本書是國科會支持的專書寫作計畫成果,正如專書寫作計畫所期待的,乃在於鼓勵研究者將已發表的研究論文進行較大體系的重整,即在這樣的背景下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2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5 427
城市精神與全球化時代
滿額折
作者:李芝瑜  出版社:田園城市文化  出版日:2024/11/30 裝訂:平裝
「Open House Taipei」透過導覽和實地體驗,參與者不僅能深入了解城市與建築發展,這場活動也成為推動城市美學的重要平台。無論是建築空間的主理人、服務志工,還是一般的市民大眾,參與者都能從活動中找到共鳴與參與感。OHW (Open House Worldwide是一個由超過50個城市組成的全球網絡平台)的核心理念是希望透過空間主理人和市民的力量,將這場活動轉變為全民運動。因此,空間的敘事由人來呈現,每個空間的主理人提供獨特的策展與導覽,使建築體驗更加豐富多彩,讓市民更深入了解城市不同行業所塑造的多樣風貌。
優惠:新書特惠
庫存:3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9 355
城市淨零12堂課:高雄永續發展轉型攻略
79折
作者:顧旻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4/11/25 裝訂:平裝
這是一場城市的生存之戰,治理者們準備好了嗎?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對抗自然的戰爭,無可避免會是人類對抗自己的戰爭。By 瑞秋.卡森,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工業革命後,人類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擴張;全球經濟迅速成長,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奠定了社會發展的基礎。人類過度開採自然生態資源,污染空氣、水源、燃燒石化燃料產生大量溫室氣體等行徑,造成全球暖化,引發極端氣候危機。全世界都必須積極應對淨零轉型的課題,因為這是牽動我們生存空間的具體自救行動。對於城市來說,轉型必須面臨許多挑戰,如何在兼顧淨零排放,同時持續產業永續發展,考驗著城市治理者的智慧與視野。過去,高雄是台灣經濟成長的火車頭,台灣工業現代化的起點。如今,在淨零排放進程裡,將再一次扮演產業轉型推手,立下全國永續淨零城市的典範。近年來,SDGs永續發展目標及淨零排放議題萌發,大多關注在企業邁向淨零轉型的重要性與做法,因為如果企業不邁向淨零轉型,將有可能在商業市場上被客戶淘汰,進而降低企業競爭力。但是,在邁向地球永續發展與淨零行動中,沒有人是局外人,不僅企業必須正視此趨勢,才有機會永續經營,國家與城市更要積極付出行動,才能帶動企業與民眾一起行動,提升城市韌性,邁向永續發展。本書帶領讀者從國際趨勢、政府政策到城市行動策略,一步步了解淨零議題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城市治理者的回應與作為,也能藉此將高雄市的經驗分享給台灣其他城市,奠定高雄市掌握趨勢、領先永續發展、推動淨零轉型的典範城市地位。
優惠:大專開學書展
庫存:1
定價:550 元, 優惠價:79 434
改變城市的設計思考
滿額折
作者:鄭晃二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4/11/10 裝訂:平裝
聯合推薦孔憲法(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兼任教授)這是一本難得的專業書,文字簡明流暢,很適合做為大眾讀物。迥異於既有著作多以歐美觀點為主,本書以華夏文明與歐洲文明為雙主軸,從同時期商周與希臘羅馬文明為原點,探索城市的起源,各時期的主要形塑力量;最終從塑造現代城市的主要參與者,以及現代城市面對的挑戰與資源角度,指引未來可能方向。王本壯(臺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城市的設計就是社區營造的過程,一種以民眾為核心的思維理念。這本書有如城市版的模式語彙,讓關心城市生活文化與規劃設計的我們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李謁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城市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作者帶領讀者理解文明中城市建構的角色作用者、權力關係、技術發明、參與倡議行動和人類居住的未來挑戰。這是一本輕鬆又有分量的都市設計好書。邱英浩(臺北市立大學校長)如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少女用生動、懸疑的故事吸引國王,本書讓人欲罷不能,深深牽引著讀者一頁一頁翻動。沒有艱深的專業術語和用詞,作者旁徵博引,東西交錯,用日常的語言娓娓道出城市的演變與發展。最特別的是,本書結合臺灣城市與建築的故事,吸引每日奔忙的城裡人停下腳步,品讀城市,思索城市未來。張基義(臺灣設計研究院院長)未來全球人口中有75%的人會住在城市,城市的連結與競爭會越來越重要,如何透過本身的資源,用設計帶動創新很重要,這本書是回應這些問題的關鍵著作。曾光宗(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每座悠久歷史的城市都充滿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構成要素,透過執政者歷次的規劃,或是有機的成長過程,逐漸蛻變為我們目前所身處的巨大城市。這些城市極為複雜且充滿魅力,需要有一種「解密」的程序,引導我們認識城市。這本書提出16個有趣觀點,提供讀者「走讀」熟悉卻不曾發現其奧妙之處的城市。黃麗玲(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副教授)這是一本從建築到城市規劃與設計的跨界指南,作者以關注市民主體性的獨特視角,編寫了這本城市講義;從深入淺出的故事,帶領讀者走向城市的饗宴。作者長期在社區營造、民眾參與方法等領域的耕耘,使得本書超越了介紹性的觀點,而更像是有關城市變遷的奧義書。褚瑞基(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這本書帶領大家了解什麼是城市:城市的樣態、類型,以及居住在裡面人們的生活及慾望。書中不僅探索城市發展的軌跡,更說出了對於城市未來發展的期待及願景。對於專業者或是一般讀者,這一本書都頗具意義;它提供了深入
庫存:6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5 475
拾光.眷戀:記憶中的紅色大門
滿額折
作者:張喬棻-作; 古淑薰-主編  出版社:國立屏東大學  出版日:2024/11/01 裝訂:平裝
本書的主題圍繞於作者全家曾居住過的日式眷舍—康定街四號,在眷村第三代的視角下,呈現舊時眷村之生活型態與文化特色。作者的外公外婆分別是來自中國的外省老兵以及台灣本土客家人,全家人曾居住在屏東市勝利新村(今屏東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本書透過簡單的文字、插圖與老照片描繪舊時眷村中的人事物,以回憶錄的形式,展示眷村生活的多元樣貌,帶領讀者重返歷史、感受生活,深入思考文化融合的過程與意義。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定價:400 元, 優惠價:85 340
眷村觀察學:眷村自造
滿額折
作者:林思駿-主編  出版社: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平裝
眷村既是村、是概念、也是情感狀態過往眷村當中獨特的情境場景、歷史記憶、生活細節是一段屬於臺灣人的珍貴歷史。這些過去的片段如何被重新製造或自造,以作品的形式重生,進而成為你我心中對於眷村的認識與想像?自造的「自」是眷戶、創作者還是正在閱讀這本刊物的你和我?本期眷村觀察學邀請讀者和我們一起從中尋找答案。
優惠:各地風俗政府書展
庫存:2
定價:180 元, 優惠價:85 153
島嶼文化事.台灣藝文百景(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  出版社: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秀威)  出版日:2024/09/30 裝訂:電子書
「文化+雙週報」今年持續關注台劇影視、表演藝術界永續議題、台語文書寫及出版、台灣古蹟保存等地方文化故事,透過人文視角的深度採訪,刻劃屬於當代臺灣的文化風尚。本書集結25篇圖文影音精華的《島嶼文化事.臺灣藝文百景》一書,獲得文化部數位出版補助,書中分作「台劇職人誌」、「綠色覺醒」、「老屋保衛戰」、「台文新聲」、「文化天際線」共5章節,分別聚焦在台劇影視職人的工作、藝文場館推動的節能減碳行動、台灣古蹟及老屋的保存、台灣台語的出版與翻譯,以及來自中央社海外特派員的文化觀察。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175 元, 優惠價:1 175
都市康復(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李淳一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4/09/01 裝訂:電子書
◎運用《道德經》、《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金元四大家思想,作為城市管理者思考依據。 ◎對城市戰爭與地道戰之方法、城市破產之解方進行闡述。 ◎提出天城合一、大同城市、建構城市同盟理念,讓世界走向和平大道。 作者將城市當作有機體,運用華夏文明建構城市管理機制。 本書內容包含四部分,共二十三篇: 一、問題(瘟疫、災害、遊民、衰敗、磁磚、破產、天年) 二、診斷(虹膜、老子、孫子、金元、三十六計、美學、風水、內經) 三、方法(我城、九宮、地道、奇門) 四、願景(康復、天城、大同、世界) 可供關心城市者參考之用。 ●李淳一博士有機都市三書, 以論文合集形式,探討現代都市問題, 從而建構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城市管理學, 理論與實務兼具,嚴謹卻容易閱讀, 為各國擘劃現代化都市的重要著作。 《都市發展診斷與策略:運用中醫理論解決城市問題》 《都市養生(Urban Health)》 《都市康復(Urban Recovery)》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 350
都市康復Urban Recovery
滿額折
作者:李淳一  出版社:白象文化  出版日:2024/09/01 裝訂:平裝
◎運用《道德經》、《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金元四大家思想,作為城市管理者思考依據。◎對城市戰爭與地道戰之方法、城市破產之解方進行闡述。◎提出天城合一、大同城市、建構城市同盟理念,讓世界走向和平大道。作者將城市當作有機體,運用華夏文明建構城市管理機制。本書內容包含四部分,共二十三篇:一、問題(瘟疫、災害、遊民、衰敗、磁磚、破產、天年)二、診斷(虹膜、老子、孫子、金元、三十六計、美學、風水、內經)三、方法(我城、九宮、地道、奇門)四、願景(康復、天城、大同、世界)可供關心城市者參考之用。●李淳一博士有機都市三書,以論文合集形式,探討現代都市問題,從而建構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城市管理學,理論與實務兼具,嚴謹卻容易閱讀,為各國擘劃現代化都市的重要著作。《都市發展診斷與策略:運用中醫理論解決城市問題》《都市養生(Urban Health)》《都市康復(Urban Recovery)》◎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4144.pdf
庫存:4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生活是設計的全部
滿額折
作者:高少康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日:2024/07/12 裝訂:平裝
通過靳劉高設計案例,探討中國內地和香港文化與設計的差異與變遷。70、80年代,香港的中國文化傳統、專業精神與國際視野開創了結合中西文化的港式設計,隨着中國內地改革開放,香港的設計進軍內地,成為配合中國產品開拓國際市場的領航員,而隨着中國市場化的經濟體系走向成熟,兩地設計互創融合,並產生協同效應,助各產品與公司長遠發展。高少康帶着香港文化背景進軍內地設計市場,對兩地文化及設計差異以及如何使之調和交融互創甚有心得。本書分為五章,每章集中探討兩地設計融合的一個主題,探討數十年之間中國內地和香港文化與設計的差異與變遷。
庫存:2
定價:1350 元, 優惠價:9 1215
遊走香港屋邨誌
滿額折
作者:aikosan  出版社:萬里機構-萬里書店  出版日:2024/07/01 裝訂:線裝
香港女生aikosan年前展開了一個「瘋狂企劃」,立志遊走全港逾250 個公共屋邨,邊走邊拍攝邊了解街坊日常,開始後愈覺驚喜處處,遂創立網誌「遊走香港屋邨誌」記錄和分享香港屋邨之美。這次她嚴選21個屋邨,帶大家用猶如去旅行的心情散步其中,一邊打卡拍美照,一邊深入了解你可能忽略了的社區故事。漁光村:為清拆倒數中的房協最老屋邨留影愛民邨:到「九龍華富邨」拜見冬菇亭元祖勵德邨:欣賞港島一隅獨有的圓筒建築廣源邨:一秒踏入英倫風紅磚「小鎮」石圍角邨:探訪全港僅存的麥當勞叔叔像屋邨起源歷史與趣聞+手繪地圖+特色景點推薦!換個角度探索尋常屋邨,發現不平凡的人情與風景名人推薦:HEBEFACE (Youtuber)
庫存:5
定價:760 元, 優惠價:9 684
寄生之廟:台灣都市夾縫中的街廟觀察,適應社會變遷的常民空間圖鑑(中英對照)
滿額折
作者:賴伯威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2024/07/01 裝訂:平裝
台灣都市夾縫中的街廟觀察,適應社會變遷的常民空間圖鑑無神不拜、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奇不有市場廟、地下廟、電話亭廟、打帶跑廟……從36+1款台灣廟怪奇典型,窺見108種適應都市變遷的韌性與變形 有廟稱作寄生之廟大多沒沒無聞沒有建築師的建築隱身街頭巷尾,你家我家之間是最常民的建築,直接效率經濟是最大特色長時間在都市的水泥叢林自然繁殖,有機演化的生物當慾望能以空間呈現時,是台灣人真正想要也需要的有形產物這些廟,多處在荒謬離譜基地,是不刻意設計的設計這些廟,展現了台灣人合法或不合法適應環境的韌性這些廟,生活環境中我們習以為常,或選擇視而不見這些廟,扮演著某年代的台灣人、社區與鄰里的核心這些廟,是宗教場所,亦扮演著社區生活的集會場所這些廟,視整個都市為宿主,寄生台灣的都市環境中這些廟,拓印台灣社會都市的縮影,現實生活的反映極少符合現代建築美學標準,卻絕對切中都市供需之必然並非模範般的文化大廟,卻最能赤裸地反映台灣都市的獨特性 在都市夾縫求生中的廟,是台灣城市有別於世界其他地方最顯而易見的與眾不同,這些廟在日益變遷的都市環境下越顯越小,收縮到只占據了最極限的都市空間: 在橋下、在圓環中、在屋頂上、跨越街道…… 小到一個箱子、大至一棟高樓,甚至有的長出輪子…… 從起心動念、實際田調行動到歸納整理研究,歷時七年多,成員有建築師、學生、台灣人、外國人……的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觀察、記錄、蒐集了「廟與都市的結合關係」108種類型,書中選介36+1種典型,呈現台灣微型宗教空間的多元寄生現象。
優惠:大專開學書展-單79雙75
庫存:3
定價:800 元, 優惠價:79 632
地味手帖17:地方上的複合式精神
滿額折
作者:地味手帖編輯部  出版社:裏路  出版日:2024/06/13 裝訂:平裝
「複合式」是個商業用語,也可以是一種在地生活的方法:一面創造理想的在地生活、一面透過多元的經營方式努力生存,理想+生存=Combine Live and Life|本期特輯──地方上的複合式精神|用Combine(複合)的精神,在地方生存下去吧!地方上的人與店家,如何靠多元的方式或新的工作模式活下去?選擇複合式的經營方式,是為了增加收入、讓生意變得更好,還是想讓地方變得有意思,抑或是兩者兼有之?透過鄉鎮常見的尋常店家可見複合的強大性,如雲林虎尾的惠生大藥局除了藥房業務,更以「小鎮公園」的概念,讓社區長輩願意來開心交流;嘉義民雄的仁偉書局,號稱「書店界的𥴊仔店」,地區大小事皆可包;台南安平的華谷理容院,為了活化自身產業,以理容院文化為軸心探索城市和自己。複合式經營的概念,被運用在商業店家之外,也同樣適用於地方上的社造團隊,讓以服務或專長為主的單位反過來開放或經營空間,例如在萬華的香香澡堂隸屬於芒草心慈善協會,透過澡堂空間讓協會關注對象──無家者及社區貧困者願意主動走進來;又如屏東來義的部落蔬店PAIWAN A LAMI,由新來義部落發展協會推動耕種和販售傳統作物,找回部落族人的歸屬感、復振自己的排灣文化。原有理念結合新空間、傳統本業結合新服務,地方上的複合模式往往跨領域、跨團隊甚至跨地域,因此特別邀請茶籽堂的趙文豪、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的楊富民,和蘇澳KPI共同創辦人張台賜,在商業體和社區組織的不同出發點,分享三位行動者的經驗談,如何以複合深耕地方。一面往理想的道路前進,一面想方設法活下去——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地方生存法則。我們認為,當代的複合式手法,是為了讓在地居民活得更好,同時也讓回到地方上的人創造理想的地方生活。
優惠:大專開學書展-單79雙75
庫存:2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9 316
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滿額折
作者:蕭公權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平裝
#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為紀念聯經出版成立 50 週年,精選過往出版品,推出經典書衣限定版。經典書衣以行書「文、史、思」為設計元素,聯經出版設計團隊,分別以熱情亮紅、內斂青藍、典雅深黑,賦予文學、歷史、思想經典全新意象。2024年5月隆重推出,限量發行。#同時推出Podcast 「經典聯聯看」節目,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告訴你在這個紛亂的時代,該如何、又為何要重讀這些經典。內容簡介《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是蕭公權先生的學術代表作本書第一部分專門探討鄉村地區的行政劃分和基層組織劃分第二部分專門研究清王朝如何設置鄉村的統治體系第三部分探討了鄉村政治統治體系的運作效果《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是蕭公權先生多年心血研究的結晶,專門研究19世紀時期清王朝統治中國鄉村的政治體系,特色在於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探討清王朝對鄉村政治統治體系的設置、理論和實際運作情況。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十一章。第一部分專門探討鄉村地區的行政劃分和基層組織劃分,即研究村莊、市集、城鎮的劃分,保甲和里甲如何成立。第二部分專門研究清王朝是如何設置鄉村的統治體系,分別探討了警察性的保甲制度、稅收性的里甲制度、饑荒控制性的糧倉體系和思想統治體系的設置情況。第三部分探討了鄉村政治統治體系的運作效果,分析了家族同這個統治體系的關係,以及鄉村對它的行為反映。《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已經成為研究中國傳統的國對地方控制的經典著作。本書中文初版於2014年出版,此為新版。
優惠:聯經出版全書系
庫存:2
定價:1000 元, 優惠價:79 790
農的N次方.第二冊:農村再生發展的挑戰
滿額折
作者:黃仁志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2024/03/20 裝訂:平裝
戰後的農村發展,既是農村居民奮力改善日常生活的過程,也受到國內外許多政經條件變化的影響。農村發展政策的變遷,反映著臺灣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並經由施政內容的調整,持續重構農村發展的策略軸線。 本書先以臺灣所面對的國際政經關係情勢變化為基礎,回顧臺灣解嚴前後農村發展政策的演化,探討農村再發展政策的需求與挑戰,並以農村再生政策作為主要研析內容。農村再生推動迄今,亦歷經三階段的政策演化,並逐漸累積與開發多種行動策略,成為協助農村社區發展的重要支柱。但與此同時,農村的人口流失問題、氣候變遷引發生產與生活的挑戰、設置再生能源產生的衝擊,以及接合國土計畫的策略需求等,持續為農村帶來新的發展課題。 臺灣農業與農村發展課題,以及農民的主體性建構,是在一次次面對國內外局勢變動的過程中,經由抵抗與調適的雙重策略,不斷回應持續而來的挑戰。未來,農業與農村政策該如何調整以回應持續而來的挑戰,如何讓有心扎根於農村生活的跨世代居民共同合作,建構吸引人的農村環境和生活品質,都仍有待我們發揮智慧。
庫存:3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4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