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改變城市的設計思考
滿額折

改變城市的設計思考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00 元
優惠價
95475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庫存:9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聯合推薦

孔憲法(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兼任教授)
這是一本難得的專業書,文字簡明流暢,很適合做為大眾讀物。迥異於既有著作多以歐美觀點為主,本書以華夏文明與歐洲文明為雙主軸,從同時期商周與希臘羅馬文明為原點,探索城市的起源,各時期的主要形塑力量;最終從塑造現代城市的主要參與者,以及現代城市面對的挑戰與資源角度,指引未來可能方向。

王本壯(臺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城市的設計就是社區營造的過程,一種以民眾為核心的思維理念。這本書有如城市版的模式語彙,讓關心城市生活文化與規劃設計的我們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李謁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城市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作者帶領讀者理解文明中城市建構的角色作用者、權力關係、技術發明、參與倡議行動和人類居住的未來挑戰。這是一本輕鬆又有分量的都市設計好書。

邱英浩(臺北市立大學校長)
如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少女用生動、懸疑的故事吸引國王,本書讓人欲罷不能,深深牽引著讀者一頁一頁翻動。沒有艱深的專業術語和用詞,作者旁徵博引,東西交錯,用日常的語言娓娓道出城市的演變與發展。最特別的是,本書結合臺灣城市與建築的故事,吸引每日奔忙的城裡人停下腳步,品讀城市,思索城市未來。

張基義(臺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未來全球人口中有75%的人會住在城市,城市的連結與競爭會越來越重要,如何透過本身的資源,用設計帶動創新很重要,這本書是回應這些問題的關鍵著作。

曾光宗(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
每座悠久歷史的城市都充滿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構成要素,透過執政者歷次的規劃,或是有機的成長過程,逐漸蛻變為我們目前所身處的巨大城市。這些城市極為複雜且充滿魅力,需要有一種「解密」的程序,引導我們認識城市。這本書提出16個有趣觀點,提供讀者「走讀」熟悉卻不曾發現其奧妙之處的城市。

黃麗玲(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副教授)
這是一本從建築到城市規劃與設計的跨界指南,作者以關注市民主體性的獨特視角,編寫了這本城市講義;從深入淺出的故事,帶領讀者走向城市的饗宴。作者長期在社區營造、民眾參與方法等領域的耕耘,使得本書超越了介紹性的觀點,而更像是有關城市變遷的奧義書。

褚瑞基(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這本書帶領大家了解什麼是城市:城市的樣態、類型,以及居住在裡面人們的生活及慾望。書中不僅探索城市發展的軌跡,更說出了對於城市未來發展的期待及願景。對於專業者或是一般讀者,這一本書都頗具意義;它提供了深入淺出的基礎城市學問,也給了城市治理者最誠懇的專業意見。

蘇瑛敏(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都市複雜的面相及議題,透過作者一擊中的獨特觀點剖析,從說文解字開始,依重點標題拆解成簡單易讀的片段,讓人深省又會心一笑。這本書適合初學者了解城市發展史;相關人事物組構成的權益關係;也適合專業者進一步思考改變未來城市發展的挑戰。






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從上古至現代、橫亙東西方的城市漫遊。

城市的設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帶您進入時光隧道,漫遊歷史上著名的「城市」,理解其設計思考與內蘊的價值觀。

城市是個動態的有機體,內部與外部因素,自然與人為因素持續變動中。城市的治理者常常面對新問題的挑戰,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本書關注「設計思考」改變城市的核心課題。從表面來看,城市的型態與空間回應人類文明的各種創造以及解決問題的結果。空間型態是容易觀察的表象,而這些現象卻是諸多因素折衝之下的結果,要推究其原因,需要從其他的脈絡來探討,才能透視深層與內在的邏輯;這些內涵即包含解決問題或追求的價值觀。

本書討論城市文明的範疇以古希臘羅馬與商周文明作為起點,旁及相關時空或相似類型案例;歐亞大陸與地中海沿岸城市為主要脈絡,再以全球各地重要相關案例為輔助。本書城市故事的時間與地理跟臺灣相關時,會將焦點轉移到與臺灣相關的脈絡或案例,這對本地讀者比較有共鳴,也可以就近安排參訪。

作者簡介

鄭晃二
臺南人,曾赴美國與歐洲留學,目前在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與臺北市立大學城發系兼任,擔任政府都市計畫、都市更新與都市設計審議委員。

曾主持文建會「設計思考論壇」並出版《台灣東西向》、《城市散步》、《城意市象》、《雙城故事》、《創客城市》系列叢書;另有《社區─攜手造家園》獲得新聞局第二十八屆金鼎獎,近作有《建築設計這樣做》、《做工的場所》與《第一本建築故事書 :少女與白貓的文明探險》。

電子信箱:a0936074519@gmail.com

前言

就造字的原義來看,「城」是指人們在圍牆內蓋了房子,並且用兵器保護的地方;「都」是有城門作為關卡阻擋外人的大城。後世的用法,有已故君王的舊宗廟的城才能叫做「都」,「城」則有大城與小城,「都」只有大都;在慣用法上「都」字所指的集體居住規模顯然比「城」還要大。

「都城」兩字併用表示規模已經超過所有已知的城與都,通常是最高權力者或是政權集團所在地,依照周的禮制規定,距王城五百里的幅地通通劃歸為都城所屬。當代使用「都會」通常是表達經濟繁榮的狀態,英語有個字是metropolitan,翻譯成「大都會」。

英語city翻譯為「城市」,urban翻譯為「都市」,其實只有部分「信達」,city指的是人們居住的地方,urban則是用來表達集居生活的型態。都市(urban)一詞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用來敘述人口暴增的城市,中文慣用法以都市來指稱「較大規模的城市」。本書內文選字兼顧以上兩大原則,也考慮語意情境與慣用法,若有引用亦盡量尊重初始用字的習慣用法,例如:「都市規劃」、「城市規劃」、「都市計劃」與「都市設計」等。

一、城市之必要
城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場所,政治、經濟、社會、科技高度發展的匯集地。國家與區域發展來自都市,都市發展來自聚集的經濟,經濟發展則需要資源腦力與人力。

都市生活需要好品質的物質與人文藝術環境來滋養,從質疑者的角度來看,以經濟發展為目的的政府對於都市的投資只是服務經濟的「交換價值」,目的在提高低收入者工作與生產的意願,換得民意對於執政者的支持,以及滿足超高收入的企業集團的政治投資。

城市可促成個人與集體經濟發展和幸福,雖然在城市會看到窮人,但是城市不會使人變窮,是人們被城市的機會吸引而來。另一方面,城市文明也發展出各種制度,以調節經濟發展可能帶來的不公平情況,讓都市提供更多的公共資源給市民。

二、屬於市民的城市
無論個人或集團所享有的財富如何,城市管理者的責任是規劃並維持公共空間的品質,例如公園、道路、大眾運輸,以及各種藝文化設施,讓所有市民都具有享受與使用這些空間的權利。

這樣的都市空間除了都市中屬於公共土地的公共設施以外,還包含私人土地釋放出來的永久性開放空間(廣場、人行道、綠地等等)。這些空間的品質即是目前政府制定「都市設計審議原則」要求的範圍,不但如此,都市設計審試原則也對於建築物的造型、高度、動線、車道進出口等等詳加規範,以維持公共空間的品質。

三、把欲望關在盒子裡
人類社會存在各種資源不均與不平等,「烏托邦」與「大同世界」也許會短暫出現在一些地方,但是長久並且全面的實現,仍然是不真實的理想。

有人住百坪的豪宅,有人住六坪小套房;有人家裡有雙車位,有人連擁有一輛單車都是奢求。人生下來就不一樣,不論是透過努力還是依賴機運,每個人擁有的社會與物質資源大不同。有人說財富不均是文明進展的原因之一,缺少資源的人想要擁有,擁有很多的人想要更多,於是,改變現狀的欲望,成為努力的動力。

希臘神話說道,普羅米修斯偷了火給人類使用,引起宙斯不開心。宙斯創造一位女生叫做潘朵拉,交給她一個盒子囑咐不得打開。但是,潘朵拉受不了好奇心的驅使還是打開盒子,釋放出人世間的所有邪惡:貪婪、虛偽、誹謗、嫉妒、痛苦等等。潘朵拉發現闖了大禍急忙將盒子蓋上,這一來卻把「欲望」留在裡面。

為什麼這個故事特別挑出「欲望」不讓它亂跑?人類社會許多禍害,其實都是源自不切實際的願望,如果將故事中「持有盒子的人」看做一個隱喻,也許是在說「擁有決策權的人需要好好管理人類的欲望」,這個隱喻用在本書,則用來指稱規劃城市與治理城市的人需要負起的「責任」。

四、解決問題與創造性思考
普羅米修斯故事中的火,讓人類在天擇的環境中取得生存優勢。不只是火,人類發明不同工具控制惡劣環境維持生活品質。有人說文明是基於逃避各種災難的恐懼而創造出來的,各種相對先進的科技帶給人類社會更多福祉,但是,伴隨新科技而來的黑暗面,卻是對於相對落後部族與國家的剝奪,這種剝奪通常透過貿易或戰爭的手段。

貿易促進各地區人與物資的交流,知識與科技也隨著貿易而在各地城市間流動。城市是個動態的有機體,內部與外部因素,自然與人為因素持續變動中;城市的治理者常常面對新問題的挑戰,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本書關注「設計思考」改變城市的核心課題。

從表面來看,城市的型態與空間是回應人類文明的各種創造以及解決問題的結果。空間型態是容易觀察的表象,而這些現象卻是諸多利害因素折衝之下的結果,要推究其原因,需要從其他的脈絡來探討,才能透視深層與內在的邏輯;這些內涵即包含解決問題的策略或追求目標的價值觀。

從各種都市文獻中可以探究每個時期人們提出來的都市設計理論,集所有理論的大全可說是一部「都市設計史」,建立在歷史脈絡的前提來認識這些當下的思潮,可避免只看到都市空間型態之「去脈絡」危機。

五、城市的故事
歷史是當代的人對於過去的詮釋,需要做比較完整的鋪陳,但本書並非人類文明演化史,而是選取部分的重要事件與案例,當作認識城市設計的媒介。本書討論城市文明的範疇以商周與古希臘羅馬作為起點,旁及相關時空或相似案例;歐亞
大陸與地中海沿岸城市為主要脈絡,再以全球各地重要相關案例為輔助。

我們聽到的故事內容,都是說故事的人挑選過的。本書提到的城市故事的時間與地理跟臺灣相關時,會將焦點轉移到與臺灣相關的脈絡或案例,這對本地讀者比較有共鳴,也可以就近安排參訪。

六、本書架構
本書內容透過筆者在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系以及淡江大學建築系講授內容編寫而成,共分六篇16講,設定為「城市概論」或「都市設計」課程講授或是自學之用,每個單元的資訊量適合兩個小時的講授或閱讀。

講師備課時可使用單元末附上的「關鍵搜尋」預作線上資訊整理,製作簡報檔案,講授到相關資訊時可進行線上連結瀏覽,進行課堂提問與討論。若安排校外教學,可參考「本地參訪」建議的地點自行規劃見學的重點。

本書也很適合讀書會或是專題「走讀」團體,透過閱讀、分享、參訪、回饋的組合,提高對城市文明的認識,並且可以擴大生活視角。

目次

前言

第一篇
財主、國王與祭司
01 早期城市與空間
02 城市的權力與空間
03 理想城市的原型

第二篇
戰爭與和平
04 貿易拓展的城市
05 戰爭改變了城市
06 摩登時代的城市

第三篇
勞動者與漫遊者
07 機器改變了城市
08 可以散步的城市

第四篇
汽車與升降梯
09 速度改變了城市
10 汽車亂竄的田園
11 大樓滿滿的天空

第五篇
市民、專家與國家
12 市民改變了城市
13 專家追趕的腳步

第六篇
人、智慧與環境
14 友善與高齡城市
15 健康與安全城市
16 數位與智慧城市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2講
城市的權力與空間(節錄)

一、掌權者的幸福與安全感
早期人類生活是充滿挑戰的,自然災害與人為侵犯隨時可以讓生命財產化為烏有,人類透過集居生活形成聚落與建造城市,建立比較安全的屏障。因應自然災害(暴雨、淹水、汙水、垃圾、瘴氣、獵食動物),與來自城市內部或外部的敵人進犯的風險,居住的環境會有不同程度的防禦屏障與空間品質。

有組織的群體透過各種方式(例如:繼承或是打鬥)出現領導者,此人的首要任務是維護自身與家族安全,其次才是協助管理的人與其他人的福祉。用簡單的區分來說,社會有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有權力的統治者擁有良好的物資、環境、建築與空間。這些人即是王族、祭司、財主等人,他們是在氏族、政治、經濟、社會方面有較高地位的人;至於權力光譜的另一端即是農僕與奴隸。

社會地位越高,權力越大的人,擁有越多資產,越擔心失去,這些人在城裡的居住地點,保護設施會比較完備。對有權力者來說,住在高處或是受到層層保護的中心地區是最合理的選擇。

正因為這些考慮,早期城市空間品質跟權力關係成正比,空間與安全的關係從人類與環境相處追求福祉的經驗,可以看到發展出兩種空間關係:「金字塔」與「同心圓」模式。

金字塔模式
早期人類對於大自然十分敬畏,人們處在天地之間,越高就越接近神明、陽光與生命;越低越接汙穢、死亡、埋葬。就生物的特性來看,白天有陽光可以取暖,農作物可以生長,位於高空的太陽顯然有巨大又神祕的正向能量。

天上的星空對旅人與漁民來說是重要的方位指標,爬到高處,可以讓人取得保護,淹大水或是食人動物來襲的時候,住在越高處的人越安全;相反的,位在越低處的人越不安全。住在高處的人產生的垃圾、生物排出物、汙水等,往往是淤積在低下處,死去的親人也是埋在地下。

再舉存在第四維度「天堂與地獄」的概念為例,人們雖然看不見,但是在內心認為「天堂」是在天上雲端之間。臺灣民間宗教相信有「天帝」住在「天宮」;至於「地獄」則在地下,大概位於土層與岩漿之間。

「高與低」以及「上與下」之間的關係是人類認知,以及描述世界的態度,並非只是「物理性的相對關係」,而是帶有文化與社會意義的。常用的名詞,例如:「上駟對下駟」、「上流社會」、「社會底層」等等,這些詞彙對於上下與高低
的概念已包含了褒貶的意思。

再用馬雅文明祭祀用的金字塔來看,祭司的位置最高,與來自天上神祕力量最接近,祭品被「處理」之後棄置於金字塔下方遠遠的土地。

同心圓模式
同心圓的防衛性概念從每個人身體經驗就可以理解,所有保護人身安全的裝備都是可以消耗的用品,穿輪鞋運動的時候,跌倒有護膝、安全帽;撞壞沒關係,人安全就好。

城市因應防衛需求所做的房舍安排,與冷兵器戰爭中隊伍配置都是同樣的道理。越重要的人安排在越中心,由層層「人牆」保護,越外圍越優先受災,越有權力的人住在越中心,外來侵擾者需要穿越許多屏障才能抵達中心。

不論是來自王國內部或是城市外面的對手,想要取得中心位置要付出比較高的代價。這個代價,會讓對手慎重考慮自己要付出的「成本」與換取的「效益」之間的關係。

對城市實體來說,同心圓是由城牆所構成的,每一環的厚度與高度不同,越接近中心越厚越高。

高大堅固的建築由王族、神職人員居住,也是武力優先保護之處,如果再結合地理高度,更可以提高保護屏障;人民與社會底層者(野人、奴隸)住在外圍。

再來看希臘與中亞的例子,希臘的「衛城」建造在高臺處,裡面建造神廟,是眾神「落腳」保護城市的地方。中亞城市則將神廟建造在最高的土臺,外圍再造一座高牆,保護居住其中的王室貴族,高牆之外則是社會地位低下的市民或奴隸居住的地方。

商周的城市則以王宮為首要保護的核心,第二層是王族、仕官與神職人員使用的地方,裡面有神廟與貴族居所,第三層是市民居住的地方,也是市場的所在,地位更低的人住在更外圍,受到的保護更少。依照春秋時期管子的定義:「內為之城,城外為之郭,郭外為之土閬。」保護人民的屏障只有土堤。

控制與治理
人民採集種植、狩獵畜養,生產製造的食物、用品以及人力的服務,優先提供同心圓中心與金字塔頂端,擁有權力者使用分配,依序擴散到外圍與底部的人們。

食物、飲水與用品等資源要從金字塔的底層或是同心圓的外圍輸送到中心需要較多的人力,這對管理者來說卻是生死存亡的優先項目,換句話說,管理者必須透過實質的武力、財富或信仰的控制,來達成這種消耗能源的資源分配方式。

對於權力頂層的人來說,取得並累積食物是很務實的目的,國王透過武力集團的威嚇或保護,換取「貢品」(後世的概念稱為稅收),國王擁有糧食可以養活更多的軍隊;這種武力集團對於財主的控制十分強大,已經不是綠洲或驛站財主所僱用的兵勇可以相提並論。

祭司透過消災解厄或下咒降符的儀式,換取人們提供給神明的「祭品」,中世紀羅馬公教對人民抽取「十一稅」,以及現代宗教透過教義要求信徒提供資金,都是類似的思考模式。究其根源,都是人類出於恐懼以及希望追求幸福的努力。祭司累積財富也可以增加人手來保護自己,少林寺的出家眾練武自保圖個平安,日本戰國時期「一向宗」僧人在各地寺廟串聯,與織田信長對戰十年,可就足以撼動政權。

若是國王政權與祭司宗教兩者的力量結合,可以更有效控制經濟與財富,北朝(386-581)以佛教統治國家,百姓投入財富與心力禮佛建廟,達到空前之境;歐洲大小王國在教宗號召下,兩百年間(1096-1291)在中亞地區攻打掠奪,與其說是宗教戰爭或文化與價值觀的衝突,其實經濟目的更為明顯,歐洲自稱正義的「十字軍東征」,在被侵擾的人來看是「法蘭克之亂」。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475
庫存:9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