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歐梵作序,林青霞、王德威、黃子平、董橋共同推薦從戴厚眼鏡的港大女學生,到驚世駭俗的摩登作家,張愛玲的香港經驗,形塑了她的歷史感和世界觀,成就了張愛玲傳奇。「本書為張學及香港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突破。」一九三九年,未滿十九歲的張愛玲入讀香港大學,兩年半後親歷了香港之戰和淪陷。帶着香港經驗「切身的、劇烈的影響」,她回到上海開始寫作,以一系列「香港傳奇」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新銳女作家。《緣起香港》聚焦張愛玲與香港的淵源,以檔案資料為佐證,還原模糊的歷史影像,釐清一段戰亂時期的人文經驗。張愛玲貫穿一生的世界主義視景源自大學時代的基礎人文教育。港島山上或澄澈或濃烈的視覺印象,砲火下密集的閱讀經驗,多語言和多文化參照系的匯流,殖民現代性的紛繁呈現,以及戰後從香港重新出發的漫長的漂流生涯,都刻在她寫作生命的基因裏。張愛玲的香港經驗直指內心深處的清冽和柔軟,更有一種尖銳和酷烈,構成她文字中最震撼的靈魂。-----------------------還張愛玲昔日本色,給老香港一個公道:這部《緣起香港》從老香港擁有過張愛玲推究張愛玲放不下老香港。在文學的襟懷裏,上海時髦女作家張愛玲始終眷戀香港大學那個戴厚眼鏡的女學生張愛玲。老香港是張愛玲寫作的資料寶庫,幾乎連老港大幾位老師的謦欬和學養都引申成她的歷史感,也造就了她的世界觀。黃心村教授梳理大量原始材料,勾勒塵封的故事,展示新穎的結構,敍述澄靜,文筆光麗,處處細細綉織出張愛玲生命中綿亙的私語和深邃的惘然。董橋,作家一本期待已久的力作,一個作家的誕生、再生和衍生,世界主義人文視景中的張愛玲,躍然呈現。黃子平,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中山大學(珠海)講座教授香港成就了張愛玲傳奇。黃心村教授鉤沉史料,精讀文本,以有情之筆重現一座城市與一位作家的半生因緣。從《燼餘錄》到《小團圓》,從港大校園到宋家客廳,香港的人與事千迴百轉,註記張愛玲前世今生。兩相對照,既酷烈又温柔,既世故又蒼涼。本書為張學及香港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突破。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 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緣起香港》緣起於我和黃心村在太平山的行走,走了兩年,兩年的話題都是張愛玲。我狂讀張愛玲,她狂寫張愛玲。她嘔心瀝血地寫,我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文章很長,我卻邊看邊擔心,生怕很快會看定。向所有喜愛張愛玲的讀者推薦這本書!林青霞,著名電影演員、
白睿文(Michael Berry) 1974年於美國芝加哥出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博士。現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亞洲語言文化教授兼任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華語文學、電影、流行文化和翻譯學。 著作包括《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鄉關何處: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電影的口音:賈樟柯談賈樟柯》。編著包括《霧社事件:台灣歷史與文化讀本》、《重返現代》、Divided Lenses: Screen Memories of War in East Asia。 中英譯作包括王安憶《長恨歌》(2008)、葉兆言《一九三七年的愛情》(2003)、余華《活著》(2004)、張大春《我妹妹》與《野孩子》(2000),舞鶴《餘生》(2017)以及方方《武漢日記》(2020)。2009年獲得現代語言協會(MLA)最佳翻譯獎的榮譽提名,曾擔任金馬獎評審(2010、2018)、紅樓夢獎評審(2012-2018)和香港「鮮浪潮」國際短片展(2013)評審。也曾為《新京報》和「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撰寫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