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
簡體書 (4)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
無庫存 (4)
商品定價

$200~$399 (1)
$400~$599 (3)
$600~$799 (1)
出版日期

2024年 (1)
2022~2023 (2)
2018~2019 (1)
裝訂方式

平裝 (4)
精裝 (1)
作者

李昕升 (4)
王思明、李昕升、(美)雷‧道格拉斯‧赫特 (1)
出版社/品牌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
香港三聯書店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筆商品,1/1頁
食日談:餐桌上的中國故事
滿額折
作者:李昕升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2024/07/26 裝訂:平裝
從促使人類定居的小麥和水稻,到改變世界菜系的土豆和番茄,再到牽動全球貿易神經的大豆和茶葉,豐富多彩的作物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它們不僅關乎人民生計、口腹之慾,也與醫療衛生、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在本書中,作者身兼高校教師、植物學家、文化學者多重身份,充分考證各時期的正史、地方誌、文人筆記等資料,嚴謹又不失風趣地向我們介紹了多種作物的發掘和傳播史;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搭配風格清新的插圖,力圖為形形色色的作物撰寫一本“文化傳記”。一粒米、一顆豆、一葉菜,從植物學、人類學到文化史,追尋食物的前世今生,提取傳承千年的智慧結晶,重新認識世界餐桌上的食物。
庫存:1
定價:670 元, 優惠價:9 603
食日談:餐桌上的中國故事(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李昕升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23/02/01 裝訂:精裝
人之所以為人,唯物史觀上來看就是“吃出來”的,正如西方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飲食足以左右一個地區、國家乃至民族的性格和命運。食物對於人之內外,具有不可替換的根基意義,一部人類文明史既統攝著作為環境、產業與民俗的食物史。本書正式為形形色色的食物撰寫“傳記”,書寫它們的生命全史,在全球史層面,它們馴化成功數千年,輾轉萬里進入世界各地,豐富了我們的飲食圖譜,締造了舌尖上的百味。 食物史不僅是學術研究的重要命題,同時也是科學普及的話題。“食色性也”,大家喜聞樂見的“吃吃喝喝”的話題,是與家國天下息息相關的命題,不僅關乎人民生計、口腹之欲,而且與醫療衛生、社會生活緊密勾連。本書能讓大家在輕鬆、親切的氛圍裡找到與先人的生活、情感共鳴,從而很好地打破時間構成的陌生隔膜。 從促使人類定居的小麥和水稻,到改變世界菜系的土豆和番茄,再到牽動全球貿易神經的大豆和茶葉,豐富多彩的作物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參與延續了人類的生命。在本書中,作者身兼高校教師、植物學家、文化學者多重身份,考察多方資料,嚴謹而不失風趣地敘述了多種食物的發掘史,串聯起各個看似不相關的主題,為讀者展開一幅恢弘的食物史的畫卷。農學與史學的並行不悖,、考古學與人類學的相得益彰,通俗易懂的文字配以豐富的插圖,是本書的特色。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作者:李昕升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20/01/01 裝訂:平裝
《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文庫·中國作物史研究叢書:中國南瓜史》屬於農業史(農業科技史、農業經濟史、農村社會史)的研究範疇,以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等相關理論為指導,結合定性與定量、動態與靜態以及比較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國南瓜史。重點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範圍的傳播、品種資源、名稱考釋,中國引種的時間、引種的路線、推廣的過程、生產技術的發展、加工利用技術的發展,引種和本土化的動因、引種和本土化的影響等,力求
缺貨無法訂購
作者:李昕升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10/01 裝訂:平裝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玉米、番薯在南方山區推廣最快的階段,之後才作為主要糧食作物發揮了巨大功用,在南方平原地帶,則一直建樹不多;最終在南方形成了西部山區玉米種植帶和東南丘陵番薯種植帶,雖有交匯,分庭抗禮,邊界在湖廣、廣西。北方玉米、番薯推廣更晚,光緒以降的清末民國時期才有較大發展,最終奠定了一般糧食作物的地位,然地位仍並無二者在南方山區之地位,玉米勝於番薯,尤其在春麥區番薯幾無蹤跡,玉米在北方山區值得一書,在平原也有所發展,在總產量上得以超越南方。美洲作物推廣作為技術革新之一,是由人口增長決定,不能倒因為果。實際上美洲糧食作物價值凸顯的時間在19世紀中期之後,且主要在山區緩解人口壓力。玉米恐怕並非“可以解釋(清代)人口增長的23%”,至遲在19世紀中期,玉米、番薯提供人均糧食佔有量43.83市斤、供養2473~2798萬人。至少太平天國(人口峰值)之前的人口壓力並非源自美洲作物,即美洲作物不是刺激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就全國而言美洲作物發揮更大功用的時間在近代以來,已經錯過了人口激增的階段。依然是傳統糧食作物在中國人口增長的問題上居功至偉。也證明,博賽拉普的反馬爾薩斯理論,人口壓力決定食物生產,更加符合傳統中國國情。
缺貨無法訂購
絲綢之路中外科技文化交流探索(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思明; 李昕升; (美)雷‧道格拉斯‧赫特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18/03/01 裝訂:平裝
歷史上,中國借絲綢之路從西域引入了胡麻、石榴、葡萄、苜蓿等作物品種,而冶鐵、掘井等技術和一些先進農具也由中原傳入中亞。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既傳承了以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古絲綢之路精神,也順應了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時代潮流,獲得了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絲綢之路與中外農業科技文化交流》以絲綢之路為對象,深入分析中外農業科技文化交流的意義與內涵,旨在為絲綢之路經濟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定價:396 元, 優惠價:87 34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