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與科幻:C. S. 路易斯論文學》文集的主題是故事之妙,尤其是路易斯鍾愛有加的童話和科幻。在這些充滿魔力的文字中,路易斯不僅闡明了故事講述的核心價值,也揭示了文學批評的真正意義。路易斯認為,童話並非專為兒童而寫,成年人可以大大方方地喜歡童話。類似《魔戒》和《霍比特人》等童話,不僅提供了一種逃離現實的方式,也包含著對現實世界的隱喻和反思,為讀者提供了一種超越年齡和文化背景的精神滋養。路易斯在書中對文學批評的探討同樣引人深思。他提出,批評應當關注文學作品的內在美學價值,而不是被外在的標簽和流行趨勢左右,僅僅將其作為傳達社會或政治信息的工具。在“批評的時代”,路易斯致力於恢復“慢讀”的傳統,呼籲我們以更為開放和敏感的心態去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
本書中譯名《人之廢》,路易士對社會、自然、以及孩童教育中的諸多問題進行反思,認為20世紀頗為流行的價值主觀論對教育造成了毒害。其中最令人矚目的觀點是,現代教育無“道”,而古之教育有。經過深入的分析和闡釋,路易士提出閱讀及書寫皆應圍繞美德展開。 此書是C. S. 路易士的三場演講,雖然本書篇幅最小,僅四章,但卻被英美世界精英廣為推崇,認為其是一部必讀之作。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Alice in Wonderland),又名《愛麗絲夢遊仙境》,是英國數學家查爾斯.路特維奇.道奇森,以筆名路易斯.卡羅於一八六五年創作的一部兒童文學作品,亦是路易斯.卡羅最具影響力的童話故事。《愛麗絲漫遊奇境記》是作者與友人及三位姊妹於泰晤士河同遊時,為了消磨時間,就應三位姊妹的要求,講了一個「越荒誕越好」的幻想冒險故事,故事的主角正好就是三姊妹之中的二女兒愛麗絲。事後同船的友人,以及與故事主角同名的愛麗絲,希望作者能把故事寫下來。於是,作者就在一八六五年以筆名路易斯.卡羅出版《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至今,已被翻譯為一百七十四種語言出版。《愛麗絲鏡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又名《鏡中奇緣》,是作者於一八七一年創作出版的,也是《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