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93)
簡體書 (91)
電子書 (13)
政府出版品 (2)
紅利兌換 (3)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65)
無法訂購商品 (3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6)
無庫存 (161)
商品定價

$199以下 (32)
$200~$399 (101)
$400~$599 (48)
$600~$799 (10)
$800以上 (6)
出版日期

2023~2024 (37)
2021~2022 (20)
2019~2020 (12)
2017~2018 (12)
2017年以前 (107)
裝訂方式

平裝 (156)
精裝 (16)
軟精 (3)
盒裝 (1)
作者

王明道 (29)
中野信子 (2)
劉明軍 (2)
勞倫斯 (2)
李昂 (2)
法蘭西斯‧福山 (2)
派區克.佛蘭區 (2)
湯瑪斯・索威爾 (2)
湯瑪斯.索威爾 (2)
畢寶魁 (2)
蘇珊‧喬治 (2)
金匠 (2)
(俄)屠格涅夫 (1)
(俄)屠格涅夫、劉東波 (1)
(俄)愛德華‧拉津斯基 (1)
(俄)車爾尼雪夫斯基 (1)
(南非)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 (1)
(德)羅伯特‧格瓦特 (1)
(日)酒井順子 (1)
出版社/品牌

橄欖文化 (29)
八旗文化 (7)
中信出版社 (5)
商務印書館(大陸) (5)
時報文化 (5)
三民書局 (4)
崧燁文化 (4)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
上海三聯書店 (3)
作家出版社 (3)
飛燕文創 (3)
麥田 (3)
上海人民出版社 (2)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
世界知識出版社 (2)
中國文史出版社 (2)
中國法制出版社 (2)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2)
中華書局 (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97筆商品,1/10頁
謬誤與真相:保守派經濟學家如何戳破進步派的美好謊言【軟精裝典藏版】
滿額折
作者:湯瑪斯・索威爾  出版社:感電  出版日:2024/05/29 裝訂:軟精裝
如何避免執政者打著進步大旗,犧牲經濟前景保守派經濟學大師直指進步派常見謬誤【股癌推薦書單】\\\經濟政策出問題,都是我們自找的!///本書帶大家揭露政治正確的「呼口號」套路——✖兩性的收入差異是歧視造成的?✖環保團體主張降低開發才能減少汙染?✖富人的財富是藉由剝削窮人而來?✖種族歧視是導致貧富差距的原因?✖政府要打房,才能讓大家都買得起房子?以上論調,你一直都相信嗎?還是覺得哪裡怪怪的……知名保守派經濟學家索威爾,透過統計數據檢驗,發現事實證明政治正確的觀點往往禁不起考驗,不但無助於經濟、沒辦法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未來,更可能因為極端強調保護弱勢、追求平等,而把政府推向極權主義。經濟學版《真確》,直指5種謬誤思維教讀者辨識政策利多背後的真相,破解進步派的美好謊言 索威爾用生動的筆觸逐一進行分析,以過人的勇氣揭露其中存在已久的謬誤,企圖站在一個脫離偏見、成見的角度,公平還原被掩蓋的經濟真相,營造一個認識經濟問題的正確思路!這些謬誤包括媒體與政客廣泛傳播的許多信念,例如關於城市問題、收入差距、男女經濟差異的謬誤,以及關於學術界、種族、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謬誤。本書提到,謬誤並不僅是一些狂熱的觀念,事實上,謬誤的「頭頭是道」為自己贏得深遠的影響力。因此,仔細考察並辨識謬誤的缺陷是必要的素養。本書以生動的方式講述日常案例,與讀者共同辨識經濟的真相與荒謬,在不需要先具備任何經濟學的知識下,也能輕鬆理解。是一本專為那些希望理解經濟問題,卻又不希望陷入經濟學的術語、圖表或政治辭藻的讀者「量身定做」的經濟學通俗讀物。【讀這本書,你一定要認識的索威爾】索威爾是美國經濟學大師,也被知名歷史學家約翰遜視為「美國最重要的哲學家」。非裔美國人身分的索威爾,出生在傳統南方州,家境清寒、年少中輟,直到從軍退伍後才重返校園,一路從大學夜間部攻讀到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學位。一路走來十分辛苦,做過各式各樣的基層工作,顛沛流離的早年生活讓索威爾深刻體會社會底層的樣貌,這卻沒有讓他對左派有所嚮往,也無礙於後來的他成為一名保守主義學者,反而因此更能體察社會的根本問題。【華語世界知名學者對本書的熱烈迴響】「我們都聽過那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自從西方政客們發現『用福利換選票』的招術以來,那些提倡社會財富分配的人確實給了窮人不少魚,並且讓他們別無選擇地終其一生只能依賴政府給他們魚吃,也因此成了持這種主張的
優惠:2025看蛇麼-單79雙75
庫存:2
定價:550 元, 優惠價:79 434
中國近代史四講
滿額折
作者:左舜生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1993/07/07 裝訂:平裝
中國近代史百年之間,變革之大,千年未有。其中又以1894~1895年間的甲午戰爭、1898年的戊戌維新、1900~1901年的庚子拳變,以及1911年的辛亥革命影響最大。因為中國真正的政治、文化與教育改革運動,主要是從甲午戰爭後才逐漸出現;而戊戌維新時間雖短,但卻是爾後種種鉅變的開端;至於庚子拳變可說是滿清保守派的最後一次反撲,其結果卻是使得中國人的尊嚴再次受到嚴重的踐踏,使得人心思變,給了革命派
優惠:2025國際書展-單79三75
庫存 > 10
定價:190 元, 優惠價:79 150
社會運動與臺灣社會
滿額折
作者:何明修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06/09 裝訂:平裝
社會運動匯集眾人力量,推動社會變遷,追求一個更美好生活的願景。一旦這樣的願景感召人民,促發了行動的意志,即能形成一股能夠扭轉不利局勢的社會力量。臺灣告別長期威權統治,邁向自由民主,逐步落實勞動保護、族群正義、性別平等、非核家園、婚姻平權等理想,都是由社會運動所推動的。 這本《社會運動與臺灣社會》大幅改寫自作者在2005年出版的《社會運動概論》。在這17年間,臺灣與臺灣以外的社會運動及相關研究作品,風貌已急遽改變,需要重新梳理。本書期待提供一種知識性的引導,透過既有的國外與本土研究作品之梳理,協助讀者發展出剖析與洞察社會運動現象之能力。 新版大幅精簡、刪除過時的研究文獻與個案,新加入關於無領導者運動、社群媒體影響、保守派運動、社運的經濟影響等新興議題,盡可能引用臺灣的相關研究成果。本書內容深入淺出、論證紮實,是一本確切反映世界潮流、根植於本土經驗的社會運動導論書籍。
優惠:高中職/大專用書書展
庫存 > 10
定價:460 元, 優惠價:85 391
誰製造了貧窮?:史丹佛經濟學家對貧富不均的思辨(精彩回應《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皮凱提《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論證)
滿額折
作者: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著; 李祐寧-譯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09/13 裝訂:平裝
★ 跳脫黨派框架,挑戰經濟不平等的謬見 ★ 對當代經濟問題,提出最「政治不正確」的反駁 ★ 長居亞馬遜經濟類書暢銷榜,讀者4.8顆星好評 ★ 外媒盛讚:「每位總統候選人都應該讀的書」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萬物皆有代價。」 臺灣貧窮率「世界第二低」,我們真的富有嗎? 收入統計數據代表什麼?背後隱藏什麼訊息? 政府如何定義貧窮,會怎樣影響人民的生計? 為什麼比起創造財富,政府更重視分配正義? 美國重要的保守派經濟學家索威爾,在此書中勇敢挑戰經濟不平等的謬見。 如果你深信《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或《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那你一定要讀這本書──因為它揭露了權威人士和政治人物的無知與謬誤! 有錢人與窮人的收入差距正在擴大?! ▶根據收入所定義的貧困階級,大部分是由年輕人與較無工作經驗者所組成,但是沒有人會年輕一輩子。相反地,那些收入最頂層者,有超過一半的人在十年後,經歷了收入砍半甚至減少更多的情況。 福利制度能減少收入或財富的「不均」,終結經濟落差?! ▶假設一個人能以勞動獲得一萬元的收入,卻因此失去一萬五千元的補助,這代表重返勞動市場會讓自己的生活水準下降──就某種程度而言,不斷擴大福利制度,就是讓更多人不需工作就能活下去,造成更嚴重的收入不均。 「錯誤的前提鮮少能帶來正確的結論。」任何政治上的干預,都會顯著影響經濟發展。中國曾創造許多優秀的古文明,卻因為十五世紀鎖國政策的失誤,再也回不去以往的盛世;全球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如今卻是西歐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為什麼猶太人、黎巴嫩移民,總是能夠在各領域取得亮眼的成就,美國的黑人卻比白人更容易深陷貧窮? 對「不平等」的過分關注,儼然成為知識分子、媒體與政治人物的重要標誌。許多經濟學家與政客出於政治動機,大肆宣傳模稜兩可的收入統計數據和理論,卻經常避開貧富不均的真正成因──生產力不均。如果我們只在乎財富分配,而忽視地理、文化、社會和政治因素造成的生產力問題,或是只關注收入差異,卻不去討論高收入者的成就或他們為社會帶來的好處,我們將無法得到客觀的事實。 無論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自由主義的倡議,或是基於保守派的立場,都僅是為了提供不一樣的觀點與視野,如同作者在此書中說道
優惠:2025國際書展-單79三75
庫存 > 10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9 410
危機時代的政治領導:俄國革命的警示
滿額折
作者:西恩・麥克米金-作; 吳乃德-策畫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2022/12/08 裝訂:平裝
一九一七年俄國革命是人類史上最大的政治災難之一。因革命而產生的共產黨政權讓至少兩千萬人民死於非命,遠遠超越希特勒的納粹政權的危害。這項慘絕人寰的悲劇是誰造成的?俄國革命其實是一場政變:論述能力高強的革命家,以堅強的意志,接受敵國的資助,利用政治混亂時機推翻佔多數的自由派和溫和派。而他們之能成功,得感謝政治領袖的自私和無能。處於危機的社會,最不幸的將是國家領袖缺乏政治領導力。如今我們以後見之明回顧政變的進展,無法不興嘆,同時也心生警惕。* 沙皇 妖僧 列寧 蘇維埃 帝國末期的俄羅斯是塊矛盾之地,巨富與赤貧共存,廣袤的帝國土之上當然有數量眾多的族裔,繼而衍生無數社會與族群衝突,但沒有一件事導致帝國必然於1917年覆亡。日俄戰爭落敗的奇恥大辱引發了1905年革命,差點讓帝俄四分五裂。但其後十年由於沙皇讓步,允許杜馬(國會)和工會成立,加上彼得・史托里賓(Peter Stolypin)極富遠見的土地改革,帝國儼然起死回生。而俄國自由派的悲劇在於最積極的改革者與立憲派擁抱了當時流行的泛斯拉夫主義,他們竭力說服沙皇尼古拉二世必須參戰才能安撫民心,卻又在沙皇聽信建言之後,回頭以出兵為由推翻了他。儘管有妖僧拉斯普丁和君主派保守分子再三勸阻,而且比起自由派,尼古拉二世明明更信任保守派,他最終還是決定投入戰爭,使得當時蓬勃的經濟和社會躍進戛然而止,最終更讓自己賠上了性命與王位。就這樣,一個宏偉帝國氣數散盡,只因其末代君王意志軟弱,沒有勇氣堅守信念。列寧上台之後,自然不願重蹈他的覆轍。一九一七年無疑是改變世界的關鍵年份,在那一年裡俄國接連發生兩次翻天覆地的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橫跨歐亞大陸近兩百年的俄羅斯帝國,短暫的共治政權旋即被更激進暴力的十月革命取代。對外俄羅斯忙著和日德打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內有野心勃勃的政客傾軋奪權,列寧率領的布爾什維克黨人建立了共黨專制政權,並宣布推動無限期的全球革命,為打倒「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而戰。樁樁件件都影響深遠,構成了現代歷史的轉捩點。過去數十年來,俄國革命充斥著真假參半的故事與祕聞,而真相在重述中不斷變化。感謝冷戰的結束,讓我們得以稍微冷靜看待俄國革命。蘇聯垮台後,隨著俄國檔案開放,歷史學家總算得以接觸到原始文獻資料,努力重建事件的真貌。若問過去這一百年俄國革命有給我們任何教訓,那就是我們必須提高警覺,不要輕信一手擘畫完美社會、一手拿著武器的先知。
庫存:2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論美
滿額折
作者:莎娣‧史密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2021/12/01 裝訂:平裝
1.當代英語文學圈不可不讀的女性作家,被譽為年輕世代的魯西迪2.英國青年一代作家代表,歐巴馬也是書迷我們試圖談論美、追逐美、定義美,卻發現美的事物總有傷疤,有時美即是醜、醜即是美。「我討厭一般人通稱的『諷刺文學』,不過正經八百的語調的確與我無緣。想到我心愛的書籍,黑暗之處總有些許笑聲。」――莎娣.史密斯總得有大無畏的場外裁判介入,對文化戰爭做出宣判。──紐約時報書評霍華.貝爾西是個移居美國的英國人,他在大學教授林布蘭的畫作,卻不喜歡林布蘭;說得一口好解析,出書的稿件卻永遠交不到出版社手上。他和同儕格格不入,課程也不受學生歡迎。在婚姻關係中他自認高妻子一等,卻屢屢和同事出軌,再自我安慰那是無可奈何。然而,他並非貝爾西家唯一的問題人物:他的長子盲目迷戀宿敵的女兒;成績優秀的長女打著正義旗幟,積極加入搞不清源由的拯救弱勢活動。么兒成天聽饒舌、講黑話,只為變成「真正的黑人」。最後,霍華的宿敵竟來到同個校園教書,當兩人的正面對決展開序幕,紙上筆戰化為實體,怯懦的霍華終需面對這一切,再無藉口閃避。《論美》一書來自莎娣.史密斯前往哈佛擔任訪問學者的經驗,且揉合她在英國劍橋度過的校園生活。無論是何種議題――論教學、論種族、論性或論美,往往脫不了自由派和保守派之爭。書中以保守派自居的蒙提與莎娣過往描繪的「有色人種」截然不同;他「反」反歧視,因不希望自身種族膚色獲特別待遇,竟然處處打壓校園中的改革行為。更加深這層對照的則是貝爾西一家群像。他們表面上為弱勢發聲,其出發點卻布爾喬亞得令人發笑。「什麼是美?」作者的探討自不在表面的美,而是藉著那些荒謬卻令人熟悉的角色性格反覆叩問,讓我們隨之或自願、或被迫地一同跨出舒適圈,穿越膚淺的皮囊,進入本質和靈魂的論證。§莎娣.史密斯作品集§《白牙》White Teeth《簽名買賣人》The Autograph Man《論美》On Beauty《搖擺時代》Swing Time《西北》NW名家推薦臺北大學應用外語系 王景智教授 專文導讀作家 蔣亞妮 專文推薦小說家 王聰威、小說家 伊格言、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江淑琳、作家 邱常婷、小說家 何致和、作家 陳思宏、作家 黃崇凱、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終身講座教授/國家講座主持人 馮品佳、有河書店店主 詹正德――推薦媒體讚譽莎娣.史密斯在書中再現了夫妻、親子、手足、朋友、愛人等各種「關係」的脆弱,並生動地描述了
庫存:1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長銷經典紀念版】
滿額折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出版社:網路與書  出版日:2022/03/31 裝訂:平裝
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海德特改革道德倫理觀經典著作心智一分為二,如同騎在大象上的騎象人,騎象人的工作就是服侍大象。正義之心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人類是百分之九十的黑猩猩加上百分之十的蜜蜂。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為什麼(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好像是偽君子?人人在談到心中視為神聖的目標時,都盲目得無法視物。*人類的道德、正義感從何而來?*道德的多樣化為何這麼容易就讓一群好人分裂成幾群互有敵意、又不想相互瞭解的群體?*自由派和保守派心理特點與道德觀有何不同?為何右翼政治人物具有先天優勢,能烹調出選民喜愛的菜餚?*身處由政治與宗教所引起的兩極化世界,我們可否運用心理學技巧去掉自己眼中的「正義」之刺?【內容簡介】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得自以為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造成二元對立的分裂局面。政治與宗教就是兩大角力場,人們相互打鬥,彷彿世界的命運有賴我們這方贏得每一場戰役。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我們的心智一分為二,理性的騎象人就是要服侍情緒的大象,騎象人為大象直覺噁心或神聖的事物編造出各種論據理由,從而做出道德判斷。什麼才是合乎正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德的基本原則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關懷、公平、忠誠、權威、聖潔與自由,組成世上林林總總的「道德母體」。道德母體相近的人走在一起,形成團體,我們先天既是自私的黑猩猩,但同時也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蜜蜂,為保蜂巢擊退入侵者,犧牲小我也在所不惜。蜜蜂般的天性促成了利他主義、英雄主義,也帶來了戰爭、種族屠殺⋯⋯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得看不清事實。本書以神經科學、遺傳學、社會心理學、演化模型等最新研究結果,闡釋人類難以和睦相處的原因,進而幫助我們瞭解自身的侷限與潛力,放下道德主義標準,運用心理學技巧,分析人世間這場遊戲。我們都該心知,自己不過是個自以為是的偽君子。【本書獲以下學會、媒體評選為年度好書】《衛報》(心理學類暢銷書)《展望》雜誌(Prospect Magazine)《子午線》雜誌(Meridian Magazine)《商業策略》雜誌(Strategy + Business)(最佳商業類書籍)《至善》雜誌(Greater Good Magazine
庫存:2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自由主義VS身分政治:《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身分政治:民粹崛起、民主倒退,認同與尊嚴的鬥爭為何席捲當代世界?》(共二冊)
滿額折
作者:法蘭西斯‧福山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4/04/09 裝訂:平裝
暢銷書《政治秩序的起源》作者法蘭西斯‧福山最新力作【自由主義VS身分政治】套書共二冊,含:《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身分政治:民粹崛起、民主倒退,認同與尊嚴的鬥爭為何席捲當代世界?》************************************************《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必備讀物……強烈推薦任何有興趣了解當前政治環境的讀者閱讀福山這本具學術水準又平易近人的著作。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古典自由主義正處於危機之中。自由主義是在歐洲宗教和民族主義戰爭之後發展起來的,是一種治理多元化社會的體系,其基礎是平等和法治的基本原則。它強調個人追求自己的幸福且不受政府侵犯的權利。眾所周知,自由主義並不總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在美國,許多人在法律面前被剝奪了平等權利。幾個世紀以來,誰算是值得享有普遍權利的完整人類一直存在爭議,直到最近,這個範圍才擴大到包括女性、非裔美國人、LGBTQ+人群等。保守派抱怨自由主義掏空了普通生活的意義。近幾十年來,自由主義的原則也被右翼和左翼推向了新的極端:新自由主義者崇拜經濟自由,而進步主義者則專注於經濟自由。認同高於人類普遍性是他們政治願景的核心。福山認為,其結果是我們公民社會的分裂,以及對我們民主的日益危險。在這本討論現今諸多對於自由主義的不滿的書中,福山以簡短而清晰的敘述,為二十一世紀復興的自由主義提供了重要的辯護,並直指當世自由主義的盲點及解決問題的原則。★好評推薦《自由主義及其不滿》是一本珍貴的作品——實際上可能對實際政治領域產生影響的論述。——喬‧克萊因,《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展現對自由主義自由和多元化的雄辯及明智的捍衛,各個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人和活動家都應該閱讀。——約翰‧哈爾平,《華盛頓月刊》(Washington Monthly)在這篇精闢的論文中,受到左翼和右翼圍攻的自由主義得到了謹慎的辯護……清晰且富有洞察力……對自由主義如何出錯以及如何恢復其最佳狀態進行了權威且易於理解的指引。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緊迫而及時……對自由主義思想的某些方面的內耗進行了精彩而敏銳的論述。 ——安德魯安東尼,《衛報》(The Guardian)《身分政治:民粹崛起、民主倒退,認同與尊嚴的鬥爭
庫存:1
定價:750 元, 優惠價:9 675
19世紀法國讀者與社會:工人、女性和農民(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英)馬丁‧里昂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平裝
19世紀的法國剛剛走出拿破崙時代的硝煙,就又被國內風雲變幻的政局困住了手腳,但這也是一段形塑了法國現代文化的關鍵時期:人口迅速增長、識字率逐漸提高、不同意識形態激烈對撞、出版業極大繁榮……工人、女性和農民這三類此前與閱讀無緣的新興讀者引來了精英階層的忌憚。天主教會、保守派與自由派官僚、新興資本家等勢力都試圖將這批讀者捏合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控制與抵抗便成了工人、女性和農民在捧起書本伊始就要處理的問題。作者馬丁‧裡昂從教育改革、讀者個人的閱讀實踐、民間與官方的圖書館計劃等多個角度出發,揭示了當時法國的閱讀活動所蘊含的複雜社會動力及心態,並深刻地表明瞭,隨著閱讀群體的擴大,閱讀民主化是一個不可阻擋、不可逆轉的進程,閱讀催生了法國社會大眾的覺醒與進步。
庫存:2
定價:396 元, 優惠價:87 345
政府論
滿額折
作者:約翰‧洛克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1/10/28 裝訂:平裝
洛克認為人們為了保護自身的自然權利,而透過社會契約建立政府。然而人民非常有必要去理解暴政的面貌,以及暴政產生之前的種種徵兆。人民需理解此種主動反抗的權利存在之正當性。《政府論》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論文。第一篇內容主旨在批駁當時受到保守派人士與教會歡迎的羅伯特‧費爾默爵士(Robert Filmer)提出的父權論述。洛克主張政府的權威只能建立在被統治者擁有的基礎之上,並且支持社會契約論。不過他也強調社會契約論是可以廢除的。在第二篇某種程度上延續著第一篇的線索繼續發展。正因為第一篇徹底摧毀了費爾默的「君權神授」以及「君主制是唯一選項」的合理性,因此第二篇接續探討「政府的真正基礎」與「政治權力的本質」問題,洛克對這些高度爭議性的問題一一拆解、分析與提出回應。
庫存:2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5 437
末代港督的告解
滿額折
作者:彭定康  出版社:一八四一  出版日:2023/06/07 裝訂:平裝
香港,不論習主席怎麼想它的民主故事遠遠未到終章。――彭定康被中共定性為「千古罪人」的「末代港督」自萊佛士、必麒麟以來,大英帝國在東亞最後一人終生為日落西山的殖民帝國撲火消災卻在艱險之地植下民主與和平的苗芽彭定康的職業生涯從倫敦郊區一路走來,擔任過北愛爾蘭政務次官、末代香港總督、BBC信託基金主席和牛津大學校監等要職。一個英國政客的回憶錄以告解命名是英式幽默,也是對身分與政治複雜性的深切體會《末代港督的告解》紀錄的,是最古老的民主體制對當下困局的反思回憶一生徘徊在英國保守派當中的風起雲湧見證希思、戴卓爾、馬卓安政府的變幻頻生全球經濟一體化、中東反恐戰爭、英國脫歐、中國霸權彭定康的終極關懷,卻是最簡單的:「我是誰?我們是誰?」「一九九七年我和家人乘皇家遊艇離開香港,伴隨的是飛魚、海豚和舊帝國的海軍。這盞舊帝國的燈火,我們剛剛掐熄了。」
庫存:1
定價:530 元, 優惠價:9 477
解構美國:世界霸權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滿額折
過去影響現在,現在影響未來,想全面了解一個國家,不能只停留在某個時點。本書不僅解構美國的各個面向,更分析其從過去到現今在各項議題政策上的流變。號稱民主的美國,其實正在經歷民主倒退?!被紅藍兩色劃分的美國,為何在政治上會越來越走向兩極化?保守派與自由派在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對美國及他國的貿易及交流產生什麼影響?在孤立主義與國際主義中來回擺盪的外交,未來會有怎樣的變化與延續?中國崛起致力在軍事現代化,美國作為全球軍事大國的地位還能維持多久?美國,幅員遼闊,地理、種族、宗教、經濟情況皆極其複雜,很難「全面」掌握其現況,且因其種族多元而在各項議題上的利益衝突,如何在保守與開放間取得平衡,著實不易。本書作者們就事論事,呈現了原汁原味的美國,讓讀者能夠理性冷靜地看待今日美國的全貌,從而研判我們國家及個人的因應之道。
庫存:3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5 456
西方的自殺:人性本能如何反噬西方文明?
滿額折
作者:喬納‧戈德堡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2/07/06 裝訂:平裝
「將政治論辯提升為人性與文明宏大敘事的史詩級作品」大衛.布魯克斯,《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好書」《紐約郵報》國族主義、民粹暴力、身分政治、社會主義……都是人性本能的折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它們反噬西方文明?可否有解決之道?超越左右、尋求共識、反思人性與文明的政治思想大歷史!★★美國知名專欄作家,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榜的重量級作品★★★★結合傳統政治哲學與現代心理科學的大歷史論述★★★★多張科學數據的圖表,展示人類進步的簡史★★★★流暢白話、思路清晰、黑色幽默、辛辣評論★★★★認識美國政治及西方文明,不可缺少的保守派聲音★★★★何清漣、馮卓健學者專文推薦、多位專家、媒體人好評推薦★★======================本書作者喬納.戈德堡是美國知名的保守派作家,他以其獨特辛辣的黑色幽默,探討為什麼西方文明作為人類歷史前所未有的進步成就,卻在今天受到不分左右派意識型態的攻擊?對此他針對當代美國政治、社會變遷、流行文化及川普現象,融合傳統的政治哲學與現代的心理科學,提出了精彩的大歷史論述。全書共分為三部,第一部探討人性的演化,如何影響人類歷史的發展。第二部從西方文明的誕生,「國家」及「資本主義」體制的建立,探討西方文明的價值所在。第三部則是回到當代美國,深入剖析美國政治、社會及文化的各種尖銳衝突。本書列舉了今天美國爭吵不休的各種問題:◆在美國政府三權分立的表象之下,是否暗藏著權力大過一切的「影子政府」?◆社會貧富懸殊、種種不平等的起源,其實來自於推崇個人成就的美國精神?◆憲法保障個人言論自由的權利,在進步時代卻淪為反民主的法西斯象徵?◆鼓吹婚姻自由、家庭觀念式微,卻讓婚姻成為有錢人的特權、窮人的奢侈品?◆流行文化推崇萬能的英雄,讓人們總是期待政治人物成為打敗魔王的勇者?◆川普掀起的民粹現象並未摧毀美國民主,而是美國民主墮落後的自然產物?■美國當代的政治危機,也就是西方文明的價值危機!美國的自由傳統、憲政體制以及開放的資本主義經濟,是二十世紀以來西方文明繁榮的基礎。然而,這個基礎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論是左派還是右派,都認為今天的美國及西方文明需要被改變。如何解決問題?左派的答案是身分政治及進步主義,右派的主張則是民粹政治及國族主義。然而,本書認為左右派的衝突只是危機的結果,真正的危機來自於從上世紀開始的美國,歷經多次社會轉型,人們已經不認
庫存:1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縫補的正義:一部美國憲法的誕生,聯邦最高法院的歷史關鍵判決
滿額折
作者:江仲淵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3/09/30 裝訂:平裝
化繁為簡 精選美國重大司法案件 拼湊出一部當代人類最迫近「正義」的成文憲法理解美利堅核心價值 就從理解憲政演進開始 國民法官時代必備!認識美國法律史的第一本書 .美國聯邦制的誕生源於何時? .刑法為何要建立在無罪推定之上? .為什麼市場需要反壟斷? .歷代的法院如何看待種族平權? .墮胎是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權利? .如何防止總統突破權力的牢籠?做為人類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成文憲法,以及近代歷史第一個實質意義上以法治國的超級大國,美利堅的憲政發展過程,是我們理解西方歷史乃至憲政法理不可或缺的一把鑰匙。美國憲政的演進,堪稱是人類對「正義」的終極追求。 由於英美法體系龐雜,華文資料較難取得,目前市面上的相關書籍均為國外英美法學者的經典大部頭譯作,論述深刻繁複,對初學者或想理解普及法學知識的人們來說,門檻實在過高。本書即是為了突破這樣的困境而寫就,由年輕一代的本土普及法學歷史知識作家執筆,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整理出250年間美國法律史的重大變遷。 美國著重判例,因此許多法理都得從歷史過程尋找解答。內容精挑每個時代裡最去蕪存菁的司法大案,敘述案件的起因、過程與判決結果如何影響或回應了各自時代。這些案件得以代表該時代面臨的問題,碰觸的也都是仍能適用至今的議題,包括地方分權、無罪推定、蓄奴道德衝突、公民權、反壟斷、墮胎選擇權、水門案總統越權等等。可以說,這也是一本認識美國核心價值的法學入門書。 自美國前總統川普於任期內提名3位保守派大法官進入聯邦最高法院後,近幾年以首席大法官羅伯茲為首,最高法院陸續提出了墮胎權、種族平權招生等議題的「逆轉」判決,造成美國社會極大衝擊,反彈及憂慮聲浪不斷。這也說明了,原先全世界以為的美國核心價值並非恆久不變;所謂人類基本權利的形塑,更與憲政演進過程有著極大關聯。在性別、種族等議題深刻主宰並分裂美國的此時此刻,法律無疑是最後一道關鍵防線,也是各方勢力與論述競逐之處。 有些學者將美國憲政稱作「最後的正義」。然而這樣的正義,其實是因應各時代所衍生的需求,因地制宜、縫補拼貼而成。這部成文的正義或許仍不完整、也不夠全面,但正是這樣的不完美,讓我們有了持續不斷迫近正義的動力。理解它,理解它如何被縫補,也就是理解人類如何追求真善美的過程。在這個人人皆是法官、法學素養迫切的時代,更顯重要。
優惠:臺灣商務印書館全書系
庫存:2
定價:630 元, 優惠價:79 497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滿額折
作者:法蘭西斯‧福山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4/03/26 裝訂:平裝
暢銷書《政治秩序的起源》作者法蘭西斯‧福山新作必備讀物……強烈推薦任何有興趣了解當前政治環境的讀者閱讀福山這本具學術水準又平易近人的著作。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古典自由主義正處於危機之中。自由主義是在歐洲宗教和民族主義戰爭之後發展起來的,是一種治理多元化社會的體系,其基礎是平等和法治的基本原則。它強調個人追求自己的幸福且不受政府侵犯的權利。眾所周知,自由主義並不總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在美國,許多人在法律面前被剝奪了平等權利。幾個世紀以來,誰算是值得享有普遍權利的完整人類一直存在爭議,直到最近,這個範圍才擴大到包括女性、非裔美國人、LGBTQ+人群等。保守派抱怨自由主義掏空了普通生活的意義。近幾十年來,自由主義的原則也被右翼和左翼推向了新的極端:新自由主義者崇拜經濟自由,而進步主義者則專注於經濟自由。認同高於人類普遍性是他們政治願景的核心。福山認為,其結果是我們公民社會的分裂,以及對我們民主的日益危險。在這本討論現今諸多對於自由主義的不滿的書中,福山以簡短而清晰的敘述,為二十一世紀復興的自由主義提供了重要的辯護,並直指當世自由主義的盲點及解決問題的原則。★好評推薦《自由主義及其不滿》是一本珍貴的作品——實際上可能對實際政治領域產生影響的論述。——喬‧克萊因,《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展現對自由主義自由和多元化的雄辯及明智的捍衛,各個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人和活動家都應該閱讀。——約翰‧哈爾平,《華盛頓月刊》(Washington Monthly)在這篇精闢的論文中,受到左翼和右翼圍攻的自由主義得到了謹慎的辯護……清晰且富有洞察力……對自由主義如何出錯以及如何恢復其最佳狀態進行了權威且易於理解的指引。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緊迫而及時……對自由主義思想的某些方面的內耗進行了精彩而敏銳的論述。 ——安德魯安東尼,《衛報》(The Guardian)
庫存:2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謊言美國:急遽惡化的經濟、種族主義與歧視,與錯誤的政策,如何撕裂美國?甚至,讓「美國夢」淪為謊言?
滿額折
作者:約翰‧傅利曼  出版社:好優文化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36個作家、36個故事,告訴你美國如何撕裂自己的國家,再把全世界都拖下水。族群融合、互助互利、民主自由、人權保障曾經的「美國夢」,為什麼如今淪為謊言?謊言一:當「人人有機會」,變成無可挽回的貧富差距美國最富有的十%的人,所賺取的收入相當於底層九○%的人的九倍科技公司創造了百萬富翁與億萬富翁,八三%的加州房屋和一○○%的舊金山房屋卻貴到讓普通老師的薪水負擔不起,也造成了更多人被逐出現有房屋,成為無家可歸的遊民。謊言二:當「種族大熔爐」,變成毫不掩飾的歧視住在大都市的白種人認為,在鄰近地區步行、開車、閒蕩與居住的有色人種,都像是「犯罪嫌疑人」,引發了無數警察執法過當的悲劇。菁英的學校接受了種族、經濟上的多元背景學生,但這些學生卻被告知,在根本上,他們並不屬於那個圈圈。保守派的白人表達對失去工作的憤怒;但這會是新鮮事嗎?一樣的困境,長久以來都是黑人、拉丁美洲裔人、同性戀者、雙性戀者甚至跨性別傾向者的噩夢。而即便保守派白人被拉扯下來,也不代表原先就陷在這個困境裡的人們得以脫身。謊言三:「美國夢」代表是你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如果你還有夢想大多數的中產階級都很脆弱。在美國,社會安全網幾乎不存在,要掉到更糟糕的境地是太容易的事;而只要掉下去,就幾乎等於無法回到原先的階級。而「掉下去」,是多麼容易的事呢?一個意外事件、一次家庭緊急事故、一季不佳的業績,或是就只是一個月沒薪水可以領而已。「他們」的困境被認為無關緊要。所以不會被解決,或者,不會被看見。
庫存:2
定價:499 元, 優惠價:79 394
殺夫:鹿城故事(40週年親簽紀念版)
滿額折
作者:李昂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4/05/02 裝訂:平裝
★ 40週年典藏紀念版.作者親簽扉頁 ★ 李昂亮出華語文壇最鋒利的一把屠刀,砍向極權,砍向父權, 狂八零最生猛的一本小說,20 世紀華文小說100 強再度出鞘。 臺灣文學史上最前衛、最具話題性及爭議性的異色小說。 ‧《殺夫》40週年,鄭重推出典藏紀念版 ‧收錄連載首日報紙大樣、舊版及各國版本封面、大事年表……等珍貴歷史紀錄 •新銳插畫家卓霈欣繪製封面及內文插畫 鹿城孤女林市被叔父嫁與屠夫陳江水,聘金是屠夫送予林家人的豬肉。 四十歲的屠夫,正值壯年,白日於豬灶裡架著豬隻,一把屠刀在牲口身上來來回回,夜裡則壓在女人身體進進出出,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四鄰都說夜風呼呼吹拂,總聽得見女人淒厲的哀鳴如豬叫。 屠戶家住小城荒郊,深宵竹林風聲搖曳常有受虐女人哀鳴,也有古井女鬼作祟的傳說,然而厲鬼再壞,也壞不過人心。女人夜裡承受著男人的凌虐,白日亦要聽聞三姑六婆偽裝成關懷的奚落——認為女人是爽到哀哀叫,需索無度,不知羞恥。 性是凌虐,性是暴戾,性是羞辱,性是愛情以外的任何事。女人是刀俎上的一塊肉,砍下來的是異性肉體的殘虐,也是同性言語的凌遲,一刀又一刀,直到女人終於伸出手搶到了刀柄,往男人身上砍去........ 小説寫作於美麗島事件、大審之後,戒嚴仍在,黯黑暴戾之際。從獲獎過程到連載中都充滿了爭議。保守派指責作者不檢點,甚至寄出衛生棉、内褲羞辱她;反撲的力量急遽地想掩飾些什麼,但也得多年後,方才印証徒勞無功——它起先走出鹿港,成為了女性文學的代表之一;後飛離臺灣,賣出多種語言的版權。 近半世纪一路走來,性騷擾與侵害可曾因社會進步而有所止息?還是,父權结構仍難以撼動?生路何在?
優惠:聯經出版全書系
庫存:7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9 355
美國財政憲法:一部興衰史(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英)比爾‧懷特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平裝
本書梳理了美國自建國以來如何處理債務的歷史,作者比爾·懷特(Bill White)對財政和政府有非常的透徹理解,他追溯了美國人限制聯邦債務的歷史、美國走向財政不負責任邊緣的歷史,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客觀的指南,幫助讀者理解美國當前最嚴重的債務危機及其對他們生活和未來的影響。 21世紀初,美國傳統的債務上限屢屢崩潰,聯邦借款的規模和性質都發生了變化:聯邦政府在不加稅的情況下發動重大戰爭;嚴重地依賴外國債權人;總統和國會完全靠債務來為一個永久性的國內新計劃籌資;堅持用聯邦債務來代替工薪稅以支持社會保障的信托基金;保守派組織起來,反對預算平衡憲法修正案的要求;主要政黨領導人認為,平衡預算——即使是在國民收入處於歷史高位的情況下——會損害可持續的經濟增長;2000年之後,聯邦政府除了為戰爭和為刺激經濟擺脫衰退而舉債之外,還不斷地為日常運營開支而增加借款。 懷特總結道:“今天的美國人和前幾代人一樣認識到,用債務來資助日常開支可能會危及:年輕公民的未來、獨立於外國債權人的能力以及利用國民儲蓄投資於私營部門工作的能力。憑借在金融和政府領域不同尋常的豐富經驗,本書作者比爾·懷特(Bill White)從美國之前五次債務飆升中汲取實際經驗,旨在幫助人們理解美國當前最危險的債務危機。
庫存:2
定價:828 元, 優惠價:87 720
魯斯‧巴德‧金斯伯格:最後的訪談(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美)魯斯‧巴德‧金斯伯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2024/10/01 裝訂:平裝
這些訪談從1972年到2000年跨越了近三十年時間,從金斯伯格初到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任教時的採訪,到大法官任上的最後一次訪談,金斯伯格分享了她如何不循常規地走上法律道路,並不遺餘力地在司法界促進性別平等的經歷,也談到了許多著名判決背後的故事、她不拘泥於憲法字面含義的“活憲法”觀念,以及同常常意見相左的保守派大法官安東甯·斯卡利亞的友誼。金斯伯格是一個關於平等和進步的符號,這些訪談致敬了她非凡的人生。★ “最後的訪談”(第二輯)繼第一輯6位文學巨匠的訪談,聆聽6位來自法律、電影、社會學、文學等多個領域的非凡女性:魯斯·巴德·金斯伯格、瑪麗蓮·夢露、簡·雅各斯、托妮·莫里森、瓊·狄迪恩、耳舒拉·勒古恩,她們突破社會規約,在各自的領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天地,影響著今天的世界。★ 二十世紀的世界經歷了深刻的變革,也包括女性的社會角色。本系列的6位元非凡的女性既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突破了社會對其性別角色的期待,她們的人生啟迪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金斯伯格是為平等奮鬥終生的美國最高法院首位猶太裔女性大法官,在跨越近三十年的訪談中講述從法學院到聯邦最高法院的非凡經歷。金斯伯格是一個關於平等和進步的符號,這些訪談致敬了她非凡的人生。★ 訪談錄介於自傳和他傳之間,通過自我和他人的兩重視角講述自己和世界。“最後的訪談”系列收錄《紐約時報》《生活》《電影雜誌》《時代》《採訪》等報刊媒體檔案中的珍貴訪談,見證時代的智慧。★ 一杯咖啡的時間,聆聽一顆勇敢充沛的心!“她的整個法律生涯、她在最高法院的任職為全美國和全世界的女性打開了一系列可能性。她是一個符號,是我了不起的榜樣。”——蜜雪兒·奧巴馬“她會一直代表著我們應該努力追求的勇氣、智慧、善良和心靈的標準。”——格洛麗亞·斯泰納姆“她為許許多多的女性鋪平了道路,也包括我。”——希拉蕊·克林頓
庫存:2
定價:270 元, 優惠價:87 235
晚清一百年:衰頹之間可見的世情與人情。那些支撐帝國的人,與畫上句點的人。(共二冊)
滿額折
作者:十年砍柴  出版社:好優文化  出版日:2022/06/09 裝訂:平裝
當中國走向世界★帝國便只能衰頹「忠心」與「愛國」,於是鋪成帝國邁向終焉的道路。想要救國,卻逼死將領、敵視現代化;說是愛國,卻將舉國上下都變成仇敵。經世之才,在這個時代只好成為帝國的恥辱;愈是清醒,愈是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為什麼當中國從閉鎖走向開放,帝國就會滅亡?晚清,過去的教科書都當作是一段屈辱史。但沒有人比當時的知識階級、精英更清楚,當時的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不以鴉片戰爭為起始──而是鴉片戰爭以前,走向衰頹的清帝國,便已經在面臨內亂外患的情況下,被迫繼續走向世界。所以雖然出現像是端王載漪、像是剛毅、像是趙舒翹這樣的人,明知義和團不可用,卻還是期待透過這股「民氣」抵抗政治變革、抵抗開放的腳步;但也出現像是李鴻章、像是張之洞、像是黃遵憲、像是郭嵩燾這樣的人,希望能夠協助中國,與世界接軌。但當中國走向世界,就是帝國滅亡的開始。不管是列強希望打開門戶,或是政治上開放派與保守派的政爭,或是我們熟悉的變法、自強運動、互保,都讓「清」這個帝國逐漸衰弱,維繫近三百年的帝國,於是走向滅亡。◎課本上提過的那些人、課本上不曾聽過的那些事你或許聽過曾國藩或李鴻章,但你未必知道──當時這些最頂尖的官僚精英,正在面對什麼樣的挑戰。本書作者十年砍柴點出:若以曾國藩、李鴻章二人為例,他們接受的是最傳統的儒家教育,卻必須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孔、孟不曾教導過的海外諸國、船堅炮利,甚至各種政治與經濟上的思想變革,對這一代的知識份子造成的衝擊之巨大,可說過去數千年的士大夫皆難以想像。但十年砍柴也指出:「曾國藩、李鴻章逐漸瞭解並尊重當時通行的國際外交準則。曾國藩生前所辦的最後一件大事,是批准容閎關於選拔幼童去美國學習的建議。可以說,從產業、外交到科技教育,曾、李師生二人是中國近代化最早的重要開拓者。」但即便如此,在政爭之下,不但曾國藩、曾紀澤千夫所指,李鴻章在甲午戰敗後被貶;八國聯軍後,又被清政府調回中央,與列強周旋。清政府少不了李鴻章,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卻在促成甲午戰事後,但替清政府爭取到三國干涉還遼的李鴻章卻反被指為「漢奸」。除了李鴻章外,出使英國的郭嵩燾,被指中「洋毒」;阻擋慈禧進用義和團被殺的徐用儀、許景澄、袁昶,則因為平反後外國公使弔唁葬禮,反而被疑心不忠。這些過去在課本上出現過,或從不曾出現的人,他們或者以生命、以名譽作為代價,支撐這古老而龐大的帝國;而那些愛國的清流,卻也在
庫存:2
定價:630 元, 優惠價:79 49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