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率先從生物學的角度,揭露神經系統對於情緒的影響,引領時代地揭露了心智與身體之間的連結,卻因為身為女性以及獨排眾議的見解,遭受當時心理健康領域當權派所排擠,然而無數受益於她的著作的讀者,見證了其獨特療法的價值。*****二十多歲時,克萊兒・維克斯經診斷,罹患了當時人人聞之色變的結核病,被迫入住療養院。雖然後來醫生發現是誤診了,但她的心律不整並未改善,自此長年陷入焦慮。後來經過一個朋友提點,她發現自己的焦慮來源原來是被恐懼所驚嚇,這個認識對她意義重大。很快地她便掌握重點――她必須停止對抗恐懼。由於維克斯的學術專業是生物學,她得以深入觀察所有生物都擁有的神經系統,從而了解我們的原始大腦――後來她理解到,這與人類的情緒激發模式密切相關。又因為親身經歷過心智與身體之間形成的強力循環,維克斯後來發展出治療焦慮症等神經(失調)病症的萬用療法,她用以下簡單的口訣總結這套獨特療法:「面對」、「接受」、「漂浮」,以及「讓時間流逝」。維克斯後來成為醫生,治療焦慮症的成效頗受病患肯定,但有病患向她反映,雖然她的建議很有用,然而一旦離開診所,效果就大打折扣。該病患建議她「寫下所有細節,省得得一再重複告訴病患」。這個建議催生了維克斯的首部著作。1962年,《幸福就在轉念後》(Hope and Help for Your Nerve)出版,這是一本為一般大眾撰寫焦慮症「自療」專書。儘管當時的精神醫學社群普遍無視這本書,維克斯的治療口碑仍藉由病患持續在醫界傳開來。《幸福就在轉念後》出版後在多國熱銷,她也颳起旋風,廣獲媒體邀約(例如英國廣播公司BBC熱情邀約她合作訪談節目),世界各地的讀者信件與電話大量湧入,更有不少病患登門造訪她的澳洲住處,感謝這位博士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甚至拯救了他們的人生。一些心理健康領域重量級學者,也開始注意到維克斯及其療法,與她進行交流。恐慌、憂鬱、焦慮、懼曠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日後精神醫學界傾向細分疾病,但維克斯認為,當中有許多疾患其實「病出同源」,也因此她都採取同一套方法治療廣泛的精神問題,也就是現代教科書所稱的「精神官能症」,同時稱呼它們「神經疾病」,除了避免批評意味,也點出這些疾病都是暫時、而且可以治癒的。*****克萊兒・維克斯思考活躍奔放、不喜因循守舊,她在演化領域的研究贏得了全球讚賞,亦是第一位取得澳洲歷史最悠久大學科學博士的女性。由於多才多藝且興
{英國製圖學會獎}{斯坦福斯印刷製圖獎}{約翰・C・巴塞洛繆主題製圖獎}【席捲主題製圖三大獎,資訊視覺化頂尖之作】以細緻「資訊圖」轉化眾多趨勢的數據,呈現難以察覺的人類社會潛藏運作模式!**********幾個世紀以來,地圖描繪了許多具體可見的事物。隨著資訊科技日益強大,如今我們既需要、也有了更進步的「資訊圖」,得以呈現潛藏在資料集當中,形塑人類生活與世界趨勢的重要「模式」。過去十年人們產生的資料,要比在那之前的一百年產生的還多,這些數據能反映出我們本身、我們的生活,乃至我們的世界。然而,隨著這些數據不斷累積,想要去蕪存菁、解讀其深意,從而加以善用,「資料素養」已成為現代人的必修課。資訊圖藉由圖表元素的形狀、顏色、大小、排列、對照等等的應用,能細膩、簡潔又精準地傳達大量數據所蘊含的要點,尤其是這些數據所探查到的「模式」。本書作者一是地理資訊與製圖學教授,一是獲獎連連的設計編輯,兩人長年合作將大數據轉化成精細卻易懂的圖像。他們花費數年精心編纂這本書,滿懷好奇的觸及廣泛議題,以一目瞭然的資訊圖搭配短文,解說龐雜資料背後蘊含的洞見,像是:◎提供救濟,比起異地安置或懲罰更能改善遊民問題;◎了解跨境移動模式,有助於更有效率的救災與因應疾病大流行;◎衛星照片拍到的各地發光狀況,透露出戰爭、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等的影響;◎共享單車已成為全球趨勢,但作法需因地制宜;◎厭女症會助長以性別為主的暴力行為;◎船隻的航線不只擾動大海,也會攪動天空、造成更多閃電;◎火災探測衛星的資料顯示,全球暖化導致的西伯利亞火災可能從未完全燒完……全書切入「我們所到之處/我們是誰/我們表現得怎麼樣/我們所面對的事」等面向,說明許多體現當今世界觀的事例,讓讀者在驚艷於精美圖像的同時,吸收關於當今世界的奧祕與概況。(更詳盡的內容可參閱目錄與部分內頁縮圖)【本書特色】◎「主題製圖」多項大獎肯定,所涵蓋議題豐富而多元,圖像表現手法尖端且新穎,既是「藉助資訊圖呈現人類生活重大趨勢」的傑出著述,亦是「資訊圖各種形式如何適用於表達不同資訊」的示範之作,兼具藝術性與知識性,值得珍藏。◎跨領域合作,精選形塑當今重要世界觀的代表性事件,不是用「地圖」單純標示人類活動的「路徑」,而是以「資訊圖」呈現趨勢發展的「模式」,促進讀者對廣泛議題的興趣與了解,幫助培養大局觀與思辨能力。◎繁體中文版尺寸(20.9 x 27.7 x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