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是一座惶然的鐘擺,在虛無與愛欲之間擺盪; 曾經哲學輕易粉碎的,詩嘗試重新拼湊回來。 「你存在哪裡? 每夜你 Twitter 你的寂寞 Instagram 你的空虛 你和你虛擬的欲望發散 LED的光芒 你必須隨時在線,因為連結是 唯一的真實 失去連結,我們只是這城市入夜後 捷運車廂裡一枚 失重的1或者0」 ──〈數位複製時代的生活〉 生活裡總是充滿各式各樣的課題,讓人時而迷惘,時而困惑,時而不知所措。你是否曾經在夜深人靜的時刻,捫心自問:「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幹嘛?」 面對日復一日沉重的壓力,那些空虛、寂寞、脆弱侵蝕著我們,內心或許會浮現出莎士比亞的世紀大哉問:「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但這千古難題適用現代人的處境嗎?詩人吳可名於是巧妙地將其轉化為:「To delete, or not to: that is the question.」 可是人生中該刪除些什麼?又該留下些什麼呢?那些哲學無法解決的問題,都讓詩來回答吧! 本詩集分為四輯,第一輯「本體論」探討個人的存在,第二輯「形上學」叩問愛情,第三輯「倫理學」範式群己,「悖論」剖析現代生活。詩人吳可名表示:「我一直希望我的詩是對於存在的挖掘,而非只是日常的反芻。對於創作,長久以來或許不夠專注努力,但希望這些許來自於生活背面的思索,值得某些讀者凝視。」 ◎本書獲國藝會補助出版。 ★詩人吳可名將來自生活背面的思索轉化為詩,試圖回答那些哲學無法解決的問題。 ★入圍第五屆周夢蝶詩獎決審,並獲國藝會補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