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NT$ 350 元優惠價
:95 折 333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西元2002年,台灣中醫護理學會成立之後,台灣各地護理人員紛紛響應修讀中醫護理技術的風潮,許多相關的進修地點與進修課程都受到各級醫護單位的關心與支持。其中,教科書籍與教授課程的師資最令人關心。
目前,在台灣南部的高屏地區,我們聯合了輔英科技大學、美和技術學院、大仁科技大學的護理系專任教師與義守大學附設醫院臨床中醫師,希望共同編寫一套屬於比較本土、比較適合台灣中醫院所護理專業實用的教材。此本《中醫護理學》就是邀請南台灣三個大學推動中醫護理課程較為賣力的護理老師與中醫師合力編撰,每位老師在百忙當中,另外「擠」出時間,溝通教學方法、編輯分工與進一步編寫中醫護理教材,熱忱之心令人感動。
先前已經出版的《中醫傷科護理學》、《針灸護理學》頗受各校授課教師歡迎,出版後榮獲各校採用。今又出版《中醫護理學》,想必能繼續引起各校護理老師的欣賞。
目前,在台灣南部的高屏地區,我們聯合了輔英科技大學、美和技術學院、大仁科技大學的護理系專任教師與義守大學附設醫院臨床中醫師,希望共同編寫一套屬於比較本土、比較適合台灣中醫院所護理專業實用的教材。此本《中醫護理學》就是邀請南台灣三個大學推動中醫護理課程較為賣力的護理老師與中醫師合力編撰,每位老師在百忙當中,另外「擠」出時間,溝通教學方法、編輯分工與進一步編寫中醫護理教材,熱忱之心令人感動。
先前已經出版的《中醫傷科護理學》、《針灸護理學》頗受各校授課教師歡迎,出版後榮獲各校採用。今又出版《中醫護理學》,想必能繼續引起各校護理老師的欣賞。
作者簡介
江曉菁
學歷: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
現職:大仁科技大學護理系講師
李翠芬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博士班
菲律賓東方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
現職:輔英科技大學護理學院
社區照護學群專任講師
林麗味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乙組(護理組)畢業
現況:澳洲 Deakin University 護理哲學博士進修中
馬惠文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護理系碩士班中醫護理組
現職:大仁科技大學護理系講師
許世源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博士班
成功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醫學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講師
義大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
張家禎
學歷:美國Baker College 健康管理碩士
福建中醫學院中醫骨傷專業醫學士
現職:美和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蔡家梅
學歷: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
RMIT University護理系碩士
現職:輔英科技大學護理學院
成人照護學群專任講師
潘奕汝
學歷:美國Baker College 健康管理碩士
福建中醫學院針灸推拿專業醫學士
現職:美和技術學院美容系講師
目次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醫護理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中醫護理教育、中醫護理研究與臨床業務發展
第三節 中醫護理特色
第二章 輔助療法及替代療法之趨勢與應用
第一節 輔助暨替代醫學(CAM)的定義
第二節 輔助暨替代醫學(CAM)的分類
第三節 民眾尋求輔助暨替代醫學(CAM)常見的原因
第四節 民眾尋求輔助暨替代醫學(CAM)使用率
第五節 輔助暨替代醫學(CAM)於護理之應用現況
第三章 中醫護理主要概念簡介 人、環境、健康、護理
第一節 中醫護理思想
第二節 中醫護理主要概念
第四章 中醫體質學說在護理的應用
第一節 中醫體質的概念
第二節 中醫體質學說的發展與形成
第三節 體質的分類方法
第四節 中醫體質學說在護理的應用
第五章 中醫護理評估方法
第一節 中醫護理評估
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
第三節 中醫護理的基本原則
第六章 中醫護理辨證施護與紀錄
第一節 辨證施護的定義
第二節 症-病-證三者的關係
第三節 辨證施護的過程
第七章 食膳在疾病護理的應用
第一節 食膳護理對人體的重要性
第二節 食膳護理的應用原則
第三節 食膳在疾病護理的應用
第四節 飲食宜忌護理
第八章 拔罐療法及其護理
第一節 拔罐的定義及治病原理
第二節 拔罐用具的種類與特點
第三節 拔罐方式的分類及效果
第四節 拔罐的體位及禁忌症
第五節 起罐及其皮膚變化的臨床意義
第六節 拔罐護理
第九章 情志護理
第一節 中醫的情志相勝療法
第二節 情志的類別
第三節 情志護理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情志護理的原則
第五節 情志護理的要訣
第十章 推拿按摩護理法與練習
第一節 推拿按摩作用機轉
第二節 推拿按摩適應症及禁忌症
第三節 推拿按摩基本要求
第四節 推拿按摩常用手法
第五節 推拿按摩護理
第六節 小兒推拿
第七節 穴位按壓
第八節 推拿按摩法之操作步驟及護理要點說明
第十一章 刮痧護理法與練習
第一節 痧症的定義、起因與發作時機
第二節 刮痧療法的作用原理
第三節 刮痧療法用具
第四節 刮痧手法與順序
第五節 刮痧療法禁忌症
第六節 刮痧療法護理
第七節 中暑刮痧療法
第八節 刮痧療法之操作步驟及護理要點說明
第十二章 耳穴護理法與練習
第一節 耳穴概述
第二節 相關中西醫學理
第三節 耳廓各部解剖名稱、耳穴定位與主要作用
第四節 耳穴的臨床應用
第五節 耳穴技術操作及其護理
第十三章 傳統中藥煎煮法與服藥方法
第一節 中藥煎煮法
第二節 中藥服藥方法與護理
第十四章 中醫護理學在臨床實務之應用舉例
第一節 糖尿病
第二節 中風
第三節 失眠
第四節 痴呆
第五節 眩暈
參考文獻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醫護理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中醫護理教育、中醫護理研究與臨床業務發展
第三節 中醫護理特色
第二章 輔助療法及替代療法之趨勢與應用
第一節 輔助暨替代醫學(CAM)的定義
第二節 輔助暨替代醫學(CAM)的分類
第三節 民眾尋求輔助暨替代醫學(CAM)常見的原因
第四節 民眾尋求輔助暨替代醫學(CAM)使用率
第五節 輔助暨替代醫學(CAM)於護理之應用現況
第三章 中醫護理主要概念簡介 人、環境、健康、護理
第一節 中醫護理思想
第二節 中醫護理主要概念
第四章 中醫體質學說在護理的應用
第一節 中醫體質的概念
第二節 中醫體質學說的發展與形成
第三節 體質的分類方法
第四節 中醫體質學說在護理的應用
第五章 中醫護理評估方法
第一節 中醫護理評估
第二節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
第三節 中醫護理的基本原則
第六章 中醫護理辨證施護與紀錄
第一節 辨證施護的定義
第二節 症-病-證三者的關係
第三節 辨證施護的過程
第七章 食膳在疾病護理的應用
第一節 食膳護理對人體的重要性
第二節 食膳護理的應用原則
第三節 食膳在疾病護理的應用
第四節 飲食宜忌護理
第八章 拔罐療法及其護理
第一節 拔罐的定義及治病原理
第二節 拔罐用具的種類與特點
第三節 拔罐方式的分類及效果
第四節 拔罐的體位及禁忌症
第五節 起罐及其皮膚變化的臨床意義
第六節 拔罐護理
第九章 情志護理
第一節 中醫的情志相勝療法
第二節 情志的類別
第三節 情志護理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情志護理的原則
第五節 情志護理的要訣
第十章 推拿按摩護理法與練習
第一節 推拿按摩作用機轉
第二節 推拿按摩適應症及禁忌症
第三節 推拿按摩基本要求
第四節 推拿按摩常用手法
第五節 推拿按摩護理
第六節 小兒推拿
第七節 穴位按壓
第八節 推拿按摩法之操作步驟及護理要點說明
第十一章 刮痧護理法與練習
第一節 痧症的定義、起因與發作時機
第二節 刮痧療法的作用原理
第三節 刮痧療法用具
第四節 刮痧手法與順序
第五節 刮痧療法禁忌症
第六節 刮痧療法護理
第七節 中暑刮痧療法
第八節 刮痧療法之操作步驟及護理要點說明
第十二章 耳穴護理法與練習
第一節 耳穴概述
第二節 相關中西醫學理
第三節 耳廓各部解剖名稱、耳穴定位與主要作用
第四節 耳穴的臨床應用
第五節 耳穴技術操作及其護理
第十三章 傳統中藥煎煮法與服藥方法
第一節 中藥煎煮法
第二節 中藥服藥方法與護理
第十四章 中醫護理學在臨床實務之應用舉例
第一節 糖尿病
第二節 中風
第三節 失眠
第四節 痴呆
第五節 眩暈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序
西元2002年,台灣中醫護理學會成立之後,台灣各地護理人員紛紛響應修讀中醫護理技術的風潮,許多相關的進修地點與進修課程都受到各級醫護單位的關心與支持。其中,教科書籍與教授課程的師資最令人關心。目前本課程主要由各校護理教師們組成聯合授課小組分章節授課,但是在編寫教科書方面,每每因為經驗差異而其內容未必能得到臨床中醫師的認同。
目前,在台灣南部的高屏地區,我們聯合了輔英科技大學、美和技術學院、大仁科技大學的護理系專任教師與義守大學附設醫院臨床中醫師,希望共同編寫一套屬於比較本土、比較適合台灣中醫院所護理專業實用的教材。此本《中醫護理學》就是邀請南台灣三個大學推動中醫護理課程較為賣力的護理老師與中醫師合力編撰,每位老師在百忙當中,另外「擠」出時間,溝通教學方法、編輯分工與進一步編寫中醫護理教材,熱忱之心令人感動。
先前已經出版的《中醫傷科護理學》、《針灸護理學》頗受各校授課教師歡迎,出版後榮獲各校採用。今又出版《中醫護理學》,想必能繼續引起各校護理老師的欣賞。但我們也不可避免會有一些錯誤,期待中醫界先進與有經驗的護理老師不吝斧正,以便我們再版時修訂。
中醫護理學叢書編輯召集人
高 宗 桂
2009年8月12日
第1章 緒 論
前 言
中醫醫學有數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長期從疾病及生活中累積的各種健康促進經驗,逐漸形成並發展出獨特的醫學治療方式。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與全球發展中的已開發、開發中、未開發國家,甚至不同的地域、人種、民族也有其獨特之傳統醫學,如廣大的中國疆域中,盛行於西南藏緬地區的藏醫學、北方蒙古高原地區的蒙醫學。中國傳統醫學能從遠古迄今仍能大放異彩,其主要原因是在中醫整體性、多元性、考證性思維形成的發展過程中,中醫學長期受到中國古代初階的科學思維和辯證法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繼而形成完整的理論系統。因此中醫藥隨著中國五千年歷史發展,不僅傳承中國醫療文化之寶貴遺產,且仍持續累積各類治療經驗與創新研發中藥製程,充分發揮東方醫學文化精髓以造福全世界。
第一節 中醫護理起源與發展
一、《黃帝內經》是中醫護理形成的依據
推估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完成之現存最早古書《黃帝內經》,即是中醫最經典之理論典籍,內容有系統的論述了各方面的中醫及中醫護理的形成及發展概況。《黃帝內經》針對中醫護理學的探討包括疾病護理、情志護理、養生概念、復健護理、個人與環境衛生、飲食護理和禁忌、服藥治療護理、以及針灸、推拿、導引、熱熨、藥洗 護理技術。
《素問‧移精變氣論》首先從理論上提出護理的重要性,要求對待病人時要「閉戶塞牖,繫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即是要使病人的住所清靜,注意病人的情況和感覺,儘量滿足病人的要求。古代重視情志護理,如《靈樞‧師傳篇》指出對病人要「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即是須注意解除其精神、情緒負擔。並要關心病人的飲食及居住條件:「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皆傷精氣」,並特別強調飲食在護理中的重要,如:「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內經》也具體地作了一些闡述,如《師傳篇》說:「食飲衣服,亦欲適寒溫,寒無淒愴,暑無出汗。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意指病患飲食、衣著,均要注意保持寒溫適中,不要讓身體過熱而使汗出,也不要因為過冷而使病人顫抖,病邪就無法侵入,而保持身體健康。並舉出利用一種情緒克服另一種情緒的治法,如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以其勝治之。
二、周代、東漢、南北朝、後漢時已注意飲食護理、運動、防病護理
周代文獻資料說明當時已設有專門管理飲食的專人。《難經》在《內經》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飲食護理與疾病治療的關係。東漢名醫張仲景不僅在中醫學理論著述《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上有傑出的貢獻,在中醫護理技術的形成也有特殊的指引。例如《傷寒雜病論》記載了使用豬膽汁灌腸的方法,為中醫灌腸的最早記載;並詳細論述熏洗法、煙燻法、坐浴法、灌耳法 技術;在急救護理方面針對自縊、溺水者的搶救方式與現今人工呼吸與心外按摩手法相似度極高。此外,對於患者服藥的注意事項均有具體描述,如桂枝湯方後註明要「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主張服桂枝湯方藥後的飲食禁忌需「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 物」。《金匱要略》還專門論述了食物禁忌,特別是病人的飲食禁忌,成為中醫護理照護的重要衛教。對於煎藥方法,醫聖張仲景提出應根據中藥的不同藥性與病患證象,衛教家屬進行中藥煎煮過程時,需留意醫囑註明哪些中藥材須先煎,另外哪些要後下,才能充分達到療效。
後漢名醫華佗發明麻沸散作為外科手術時麻醉劑使用,平日相當重視運動養生療法對保持健康,防治疾病的成效,《後漢書‧華佗傳》「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固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因此他藉助古代導引方法,模仿動物的動作進而創立的一套鍛鍊方法 「五禽戲」(虎、鹿、熊、猿、鳥)。
南北朝時代戰爭頻繁,外傷較多,不僅促進了中醫外科學的發展,同時也使中醫外科護理工作有所發展。在《肘後方》、《圖經本草》及《本草拾遺》 書中,還分別介紹了「泥療法」、「蠟療法」、「水蛭療法」及其護理方式 。葛洪在《肘後方》中,提出了水腫病人應忌鹽,這比西方醫學發現和談論這類問題要提早幾百年。
晉代著名太醫王叔和著述《脈經》,為最早的脈學專書。除了修正寸、關、尺的診脈方法,並有系統地闡述脈理,並比較各臟腑之正常機理與病理脈象,詳細分析各項雜病、婦女與小兒之脈證。針灸名醫皇甫謐則依據靈樞內容進行臨床檢證,撰寫出現存最早之針灸專著《針灸甲乙經》,詳細記錄針刺與灸法操作技術過程。
三、隋唐時代重視養生護理
隋唐時代,我國醫學出現急遽的發展,中醫護理也同樣形成及發展。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以高尚的醫德與精湛的醫術為後人所景仰,首創以細麥管進行導尿,蠟療法與熱熨法。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提出傳染病隔離消毒措施,並使用銀花甘草液漱口。《千金翼方》強調「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告誡行醫與照護者應以病患為中心,運用同理心、善解的態度與關懷方式妥善進行照護。藥聖孫思邈對於養生護理尤為擅長,《千金要方》記載有關診斷、針灸、按摩、衣著、飲食、幼兒護理 方面豐富的護理經驗。如:「生候尚存,形色未改,病未入腠理,針藥及時,能將節調理病無不愈」,指出了「將節調理」即說明護理工作在配合治療方面的重要性。又說「凡居家,常戒約內、外、長、幼,有不快即須早道,勿使隱忍……小有不好,即按摩接捺,令百節通利,泄其邪氣」,強調及早用按摩的方法進行護理;「但粗縵可禦寒暑而已,第一勤洗浣,以香之霑之」,「濕衣及汗衣,皆不可久著」,「食欲數而少」,「故每學淡食,食當熟嚼,使米脂入腹,勿使酒脂入腸。人之當食,…必不得暴嗔,…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及少菹菜,並勿食生菜生」,「食畢當漱口數過,令人牙齒不敗,口香」,「食畢當行步躊躇」,「凡人居止之室,必須周密,勿令有細隙,致有風氣得入,少覺有風,勿強忍久坐」 論述,在衣著、飲食、居處上具體地提出了注意事項;「兒初生,不可令衣過厚熱,宜時見風日,天和風暖之時,令母將子日中嬉戲。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牢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若常藏於幃帳之中,重衣溫暖,比猶陰地之草木,不見日,軟脆不堪風寒也。」生動地論述了加強幼兒戶外活動的必要。
王燾在《外臺秘要》記載小兒護法17首,詳細論述對斷臍、哺乳、沐浴、包裹 方法和注意事項,記載「勞動關節,通令通暢…」尋常有力,每食後行五百步,疲倦便止的護理、衛生指導教育,另外論述了產婦的調理方法。此時期對於飲食療法和護理十分重視,可在《食療本草》、《食醫鑑》、《食性本草》 書中,詳見十分豐富的飲食護理內容。
四、宋朝時代豐富了中醫婦產、幼兒保健護理
宋代的醫學著作有許多中醫護理相關之論述,並且隨著造紙術與印刷術的發明,許多優秀的醫藥著作得以迅速傳到遠地與他國進行交流。如安時在《傷寒總病論》中,談到了發汗病人的護理;陳自明在《婦人大全良方》中,探討「食忌論」、「護孕婦論」、「產後護法」、「產後調理法」 專論,豐富了中醫婦產科護理的內容。對新生兒的哺乳、沐浴及乳母的飲食禁忌 有關護理事項,都有一定的論述。
五、金、元時期提倡養生、老人護理
金元時期醫家輩出,相當重視護理。金元四大家(以劉完素為代表的「寒涼派」,以張子和為代表的「攻下派」,以李東垣為代表的「養土派」,以朱丹溪為代表的「滋陰派」)。除在中醫學理論上各有所著重面,而創立了不同的學派外,對護理照護方向都有不少相關的論述。在《壽新養老新書》中,特別針對老年人的護理作了詳細論述。
著名醫家如脾胃學派的代表李東垣十分強調脾胃是後天之本,必須注意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他所著《脾胃論》中,「用藥宜禁論」、「飲食傷脾論」、「脾胃損在調飲食寒溫論」、「脾胃將理法」;「攝養」 節中,就包含很多護理養生的內容。他還很重視服藥的注意事項,提出:「若服升浮之藥,先一日將理,次日腹空,方服。服畢更將理十日,先三日尤甚,不然則反害也。」也就是說,服升浮性藥物及方劑,早一日就要做好準備,第二天空腹服用,才能提高並發揮其效力。又如滋陰學派的朱丹溪,告誡人們要遠離色慾外,極為重視清淡飲食,在《格致餘論》中,強調要「茹素」,也就是少吃膏粱厚味,以免「有致疾伐命之毒」。書中記載一位瘀血痰積的病人,先精心護理,然後用藥治癒之實例,說明護理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張子和在《儒門事親》論述「脫肛,大腸熱甚也,用酸漿水煎三五沸,稍熱滌洗三五度,次以苦劑堅之,則愈」,即今日痔瘡病患使用之坐浴療法。
六、明代開始提出了消毒的方法
明代開始提出消毒防疫的實作方法:「凡患瘟疫之家,將初病人之衣於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甚至設有燻帽之香爐以保持頭部毛髮之衛生。《古今醫統》中還提出了對癆病應予隔離,以防傳染。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介紹了創傷縫合術後的護理方法。
著名醫家李時珍完成藥學鉅作《本草綱目》,親自觀察各地中藥植物生長作有系統修正與詳細描繪,採藥與炮製之外,觀察與記錄病患服藥後的病況,指導家屬照護重點,同時成為中醫護理於病患返家用藥與自我照顧之衛教執行要點。
七、明清時代中醫護理多元化的形成及發展
清代名醫葉天士著作《溫熱論》有條理的闡述溫病的發生、發展規律、提出溫病衛、氣、營、血四個階段辨證論治與辨證施護之照護重點,為溫病學說奠下理論基礎;由於溫病學說在清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因而對熱性病人的護理水準也相對提升。例如:對高熱病人的護理,已注意到口腔衛生;在飲料方面,使用五汁飲、西瓜汁,讓病人頻頻飲服;並已開始採用室內放置冰塊的物理降溫方法。在吳謙撰寫之《醫宗金鑑》論述中,對內、外、婦、兒、針灸 科的護理理論及技術都有不少論述。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中特別提到在旅途患病不如在家容易治療,明確指出在家有人護理的重要性。
清代名醫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強調:「寒暄保暖攝生,尤當加意於藥餌之先。」提出戒嗔怒,戒酒肉厚味,主張淡食和保持樂觀情緒。與護理學有關的專著如錢粟的《侍疾要語》,他搜集民間廣為流傳的「十叟長壽歌」,介紹了十位百歲老人延年益壽、防病抗老的經驗。從飲食、起居、鍛鍊、修養 方面指出長壽的養生途徑。
對於婦產科的護理,古代即有所謂「胎教」之說,其中就包含對孕婦護理的合理內容。清代亟齋居士的《達生篇》說:「臨產時,宜老成安靜二、三人伺候,不必多。一切親族婦女,俱婉言謝卻,勿令入房。…第一要勸其放心,…」切忌在房中大驚小怪,交頭接耳,咨嗟嘆息,皆能令其憂疑憂亂,以致誤事。房中冬設火盆,夏月多貯井水,以收熱氣,仍頻換之。並且針對於胎前、臨產、產後調護之法,記載詳盡,強調「與其服藥於病後,不如致謹於平時。」認為只要在產前和臨產時注意操作護理,並注意飲食和產後調理,是可以不需服藥治療的,甚至認為服藥反而會有害。持相同觀點的汪樸齋在《產科心法》強調將息之道,詳細論述了孕婦飲食禁忌和服藥禁忌。「產後夜間周老成婦人伴眠,口問房中亦宜作伴,蓋產婦心虛易驚,室內靜,俾安睡養神」。李長科的《胎產護生篇》,更詳細論述產前十忌、臨產十忌、產後十忌,並強調生活起居和飲食調理 。
明清醫家彙整總結前人關於護理方面的知識。如明‧汪綺石的《理虛元鑑》對虛勞症的預防和護理有較為深刻的論述,詳盡地介紹了療養和飲食調護的重要性及四季防病的知識。李梴的《醫學入門》也說:「…只得於飲食上調節,戒一切煎炒、炙 、酒酢、糟醬、燥熱之物,恐燥血也。戒一切生冷時果、時菜,恐傷脾也。」喻昌在《醫門法律》告誡不要過於偏食某一種飲食,需要善於調節五味。這些論述,使飲食護理的內容更加具體。
八、近代中醫的發展
爆發中英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各項不平 條約的簽訂,清咸豐、同治年間(西元1851~1874年),特別在沿海數個重要都市的對外通商開放,使得大批傳教士得以藉此機會深入內陸行醫傳教,開辦西醫院照顧基層民眾,同時引進西醫相關醫學書籍及西方醫學思想與行醫制度、教育方式,介紹當時西方盛行之各類化學藥物如磺胺藥、抗生素引入中國,因運用在臨床病患治療過程,呈現快速、極佳的療效,而得到病患與家屬的高度認同與支持。
西方醫學在治療急性、傳染性疾病方面占相當大的優勢,致使中醫學面臨史無前例的嚴重挑戰,有些學西醫的人把中醫藥當作封建迷信舊時代產物,並持輕視與蔑視的態度,強力主張中國醫學發展應「全盤西化」;另外也有一些醫師則認為中醫藥已經完美無缺,是中華民族文化之「國粹」,不應崇洋媚外去學西醫。然而面對西方醫學的嚴峻挑戰,中國醫學界已深刻體認應學習西醫的特點,且運用中醫辨證施治之細膩分析,充分掌握病患之健康問題,主張「以彼之長,補己之短」提供周全性照護服務品質。到了清末民初時期,形成了中國醫學史上的中西醫匯通派,這是在我國中西醫並存互相衝擊的結果,但未阻礙傳統醫學與護理的發展。
西元1929年國民政府衛生部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通過余雲岫 提出之「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引發社會輿論強烈抗議,同年3月17日全國中醫藥界代表齊集上海參與「全國醫藥團體代表大會」,並公推代表向國民政府請願將廢止舊醫案停止實施,並將該日訂為國醫節。
第二節 中醫護理教育、中醫護理研究
與臨床業務發展
大陸地區早在50年代,已有不少地區逐步運用中醫理論,通過臨床實驗,統整出較好的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的護理經驗。如:「中醫對乙型腦炎的認識及護理」、「小兒肺炎的中西醫結合護理」、「破傷風的中藥治療及護理」、「中暑的中醫護理」 ,並初步整理了古代某些重要醫學著作中有關護理的論述,如「傷寒論中的護病學」 。同時,在護理工作中開展了針灸、按摩、拔火罐、氣功、太極拳、刮痧 簡便而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法。在中醫政策指引下,大陸地區大力開展了對中國醫學的繼承發揚研究工作,各地成立了中醫研究機構,中醫醫院和中醫病房,為中醫護理的發展提高了良好的條件。
1960年代初期,中醫護理培訓班在南京首次開辦,並出版第一部系統的中醫護理學專著《中醫護病論》。隨著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成果的湧現,1960至1970年代中,大陸地區各地對中西醫結合護理工作也相繼進行了更廣泛、深入的探索,匯整出比較成功的經驗,如「急腹症的辨證施護」、「小夾板局部外固定治療骨折的護理」、「針撥白內障的護理」、「中藥麻醉前後的護理」、「肺癌的辨證施護」 。在技術操作上,以科學實驗和臨床實務相結合的方法,探索用中醫治療方法,改進和提高原有的西醫護理操作成效,例如:以針灸配合十二指腸引流術的操作,提高成功率;內服中藥代替清潔灌腸,減少病人痛苦;外敷中藥預防消除肌注硬結、靜脈炎 ,均有實用價值。
十九世紀中期,台灣地區居民仍以中國傳統醫學與護理為主要醫療方式。清末中日甲午戰事失敗後,簽下不平 條約使得日本主掌台灣長達五十年,日本政府主導改以西醫作為台灣醫療體系。直至西元1945年日本太平洋戰爭失敗無條件投降,台灣當時執業的中醫師不足20人,直到西元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許多大陸地區中醫師跟隨入台。西元1950年開始實施「中醫師檢核考試制度」,將檢核考試分為檢考(中醫師檢定考試)與特考(特種考試中醫師考試),唯有通過特考才能取得中醫師執業執照。為提昇中醫師的專業教育素質與臨床研究能力,特種考試中醫師考試將於2011年停辦。
台灣因日據五十餘年對中醫學發展受限,造成中醫制度與人才學成均有很大的變遷。國民政府遷台後於西元1958年通過設立中國醫藥學院,直至1966年始增設中醫學系課程;並於西元1984年設立學士後中醫學系課程,為台灣地區首創之中西醫學系課程兼修之高 學府;長庚大學則於1998年增設中醫學系。
台灣民眾對中醫有相當高的認同與肯定,其疾病求助模式亦有個別差異 在(急性)疾病發生時,病患首先求助西醫的機會高於中醫,待病患對西醫診治覺得不適合後,就會轉而求助於中醫;反映出民眾對於疾病的治療仍是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心態。1995年全民健保將中醫門診納入給付後,中西醫複向求醫的行為便應運而生,20.5%民眾出現中西醫療複向求醫率,民眾尋求中醫資源利用率達22%,以及接受中西醫合併率為29.1%(康,1998;林,1998)。台灣地區中醫醫療利用之研究指出,中醫治療疾病主要診治範疇於骨骼肌肉系統如扭傷、跌打損傷(40.7%)、呼吸系統(20%)、消化系統(10.2%)。其中選擇中醫治療的病患年齡層以65~69歲銀髮族群為最多。
台灣地區中醫院所於西元1991至2000年間快速成長率達40%,由1792家增至2525家。2006年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公告中醫評鑑合格醫院已達33家;全民健康保險實施中醫給付及試辦中醫住院方案,中醫醫院成立 ,皆促進了中醫及中醫護理的發展。
台灣地區現有之中醫護理專業團體為台灣護理學會(1997年增設中醫護理委員會)與台灣中醫護理學會(西元2002年成立)。臨床在職教育方面:為因應現今及未來臨床需要,多所附設有中醫部或中醫院所訂有訓練計畫課程及舉辦研習會,以增進中醫護理技能。截至2008年通過台灣中醫護理學會認證完成中醫基礎護理訓練7科9學分的護理人員已達1088人。在中醫護理養成教育方面,中醫護理教育課程已納入專科、大學及研究所的課程內。
從事中醫護理相關的研究已逐漸蔚為風氣,許多護理學者提出其研究心得;如「穴位按摩對台灣老人睡眠困擾之療效評估」、「探討針灸指壓帶對癌症兒童化學治療引起噁心與嘔吐效果」、「經穴指壓對增進機構老人睡眠品質效果」、「穴位點壓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的成效」、「護理人員對使用中藥的知識、態度、行為改變相關因素探討」、「中醫護理人員SARS教育及防護訓練計畫」、「台灣地區中醫醫療機構護理人力暨中醫護理教育需求與發展趨勢之研究」、「台灣中醫護理技術標準之建構與評值」、「以系統性文獻回顧檢視穴位按壓在護理實務的應用」、「中醫護理人力培育之研究」、「中醫護理於長期照護之應用」、「中醫婦科門診患者對痛經保健的知識、態度、行為之初探」,均以中醫學理論研究法建立的中醫護理理論,建立了富有中國哲學思想與文化內涵的護理理論基礎。
第三節 中醫護理特色
根據歷史文字紀錄,護理(Nursing),護士(Nurse) 專業用詞在十九世紀初甫出現在中國。無論是台灣或是中國大陸接受西方的護理教育影響均在此一時期。基督教會與天主教會的修女,傳教士肩負了傳播、照護、醫護教育與正式教育學校成立的種種階段性任務。但是海峽兩岸因不同的政治因素,而後續出現護理專業發展上的個別性特色。
中國大陸文革期間,西醫師下鄉,偏遠地區資源不足,故更多西醫師鑽研中醫傳統醫學。這些西醫師在完成中醫學習之後,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臨床治療,發覺成效良好,民眾的接受與滿意度提高。西元1950年毛澤東再度提出「團結中西醫」作為中國衛生工作的一項重大方針政策,大陸各地的中醫院才紛紛建立,並且在病房中逐漸發展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西元1954年制訂出中醫藥政策,重視中醫治療作用外,對各省主要生產之中藥材進行調查研究,鼓勵進行中藥藥理實驗與臨床實驗,促進新藥製成與研發相關劑型,以提高中西醫結合醫療的實質成效。
古代醫藥護是不分的,早期病人多在家裏接受中醫治療,照護工作常由醫師本身或囑託病患家屬執行,因此少有中醫院提供專業服務。因此長期以來,中醫護理未被正式視為一門獨立學科。古代醫藥護是不作分隔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在治療虢太子時,一方面用針刺和湯藥治療,另一方面還用熱敷熨兩脅下,以保持其溫暖,這可說明古代醫療與護理是同時進行,由醫生兼管照料工作。中醫護理的概念出現在相當多的古代醫書與史料記載,因為大部份護理措施已融入中醫治療活動中,足見辨證施護的重要性。因此,中醫護理學於中國傳統醫學佔有相當重要的輔助功能。
《黃帝內經》以陰陽五行學說,作為醫學理論之架構體系,並以此解釋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以及人體內部臟腑相互關係。就整體性而言,中醫學的理論中心,在生理方面是臟腑與經絡;病因方面是六淫、七情、飲食起居;辨證則以三焦、六經、衛氣營血;談診斷則有四診八綱 ,其中也包含了天候、日時、地理、環境 問題。人為自然界的生物之一,生活在天地陰陽之氣體能量的運動變化中。《靈樞‧邪客篇》為謂「人與天地相應」。「天」和「地」是代表自然界。「相應」是指自然界的變化影響人體時,人體必相應於自然界而發生反應之意。且認為人類的生存與氣候的四季變化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生活方式,起居型態和思想活動方面,需順應四季的生長收藏的規律,保持身心內外在的協調,以達成養生、養長、養收、養藏的規律。國人平時居家、時令變化季節特別重視養生保健,從歷朝各代豐富的名醫著述所切入之論點闡述中,可窺見各門各派的精闢獨到見解。
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是天的陰陽,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地的陰陽。天地的陰陽相互作用呼應,以行萬物的生、化、收、藏。因此可知,自然界的變化和事物的發生或身心發展之變化,均未脫離陰陽的變化。故簡言之,人體和自然環境,氣候變化和生活習慣和疾病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順其天,因其地,依其時,應其人而有不同的變化。因此,中醫師必須以病人具體的狀態,結合周遭自然環境,進行辨證治療;護理人員亦需以同樣思維並根據上述原則,以氣候變化、生活習慣、飲食禁忌 ,因人、因地、因時而給予不同的護理方法。中醫是以中國人的宇宙觀、生命觀、整體觀為基礎,即所謂「天人合一」的思想作為基礎的宏觀醫學,亦是廣效的經驗醫學。
一、「整體觀」為中醫身心靈之健康概念
中醫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認為人體是完整的有機體,臟腑、經絡、肌肉、皮毛、氣血、津液 相互協調,相互為用,不可分割的。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的交互運行,並提供六腑九竅、四肢百骸與形體組織器官正常生理活動,即是人體內在環境。外在環境則是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人體需接受與消化各項外來訊息,繼而產生情志活動的影響,加上機體自身整體性的思想,統稱為整體觀念。人體各臟器、組織、器官在生理層面上是互相聯繫,同時在病理層面上也是相互影響的。
二、「辨證施護」為中醫護理的評估依據
辨證施護是從中醫學「辨證論治」引用到中醫護理學,作為中醫照護之重要評估依據。辨證施護極重視人、病、證三者間的交互關係,並且根據病患健康問題需要,找出其特殊與差異性。「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研究和處理的科學方法論。「辨證施護」是運用中醫辨證的原則而制定出相應之護理原則。證是證候,是依據八綱辨證所得之結果。所謂辨證,就是根據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徵),通過整理、分析、綜合、辨明病因、病機、病灶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例如一種疾病發生在不同病患身上,可能因個案體質差異,病因病機不同而有不同的證。論治又稱施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有效治療方法。臨床護理工作亦運用四診收集病患各種資料,觀察和了解病人病情,通過所搜集的訊息與數據,進行辨證分析,並提供個別性護理計畫與實施護理措施。辨證亦是決定護理的前提和依據,施護是護理疾病的措施和方法。辨證和施護即是將理論和實務操作相互融合,提供病患完整的照護與身心支持。
三、治病求本為中醫護理照護重點
所謂治則,即指治療疾病所依據之治療法則,亦是以引導治療方法之原則。在護理工作中亦應符合治別的原則,依據治病求本原則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的法則,完整設計出相關護理目標與活動措施,以落實臨床辨證施護原則之執行。如正氣與邪氣,正氣是本,邪氣是標;病因與症狀,病因是本,症狀是標;從疾病先後來說,舊病、原發病是本,新病、繼發病是標。
在辨證施護時,首先應遵照治病求本的原則,採取護病求本的原則。如辨證確定為外感風寒所引起腹痛、泄瀉,則應根據其寒性證象,協助腹部熱敷,或艾灸關元、氣海,並給予熱飲 護本護理措施。若只做單純服止痛藥的治療,只能勉強稱上護標,但並不能護本。
四、「恆動觀」是養生及防護疾病的基本思想
恆動,即指不停頓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萬物生活方式需要各式各樣活動與運動相互配合,以達到健康的目的。有生理上的恆動觀、病理上的恆動觀及疾病防護之恆動觀。
我國古代先民早已深刻體驗「動而不息」的活動重要性,強調病人在治療過程和後續復健期間,應該積極進行符合其本身能力所及的活動項目,達到有靜有動,動靜結合,有利於恢復健康,延年益壽的實際效益。
臨床護理措施及衛教指導教育乃是根據動靜結合的原則;首先應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時間。如春夏兩季,萬物生長茂盛,此時應鼓勵個案早些起床,並在室外散步、多做活動,盡可能接觸陽光,使體內陽氣生發,精力充沛。秋冬季節,萬物收藏,天氣寒冷,應隨時注意保暖,盡可能早些上床休息,而且適當晚起,使陽精潛藏於體內,陽氣不致妄行。同時要根據病情,予適當安排病人的活動,除了病情危重,手術後及長期臥床的病人應臥床休息外,一般病人在治療期間,仍可作適當活動,此舉能促使經絡通暢,營衛調和,增強抗禦病邪的能力,有利於機體功能的恢復。
勞和逸應保持何種程度為宜,則端視病情的輕重和病人體質的強弱而有所區別。對急性期和嚴重病危病人,需要靜臥休息,可隨病情改善情形,逐漸在床上做適量活動。對於慢性病恢復期病人,建議可做戶外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氣功 ,以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增強對外邪抗病能力。但需注意不要過度勞累,應該「形勞而不倦」,有勞有逸,勞逸結合。過度勞累形成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臥傷氣」,「久坐傷肉」,同樣也可以導致臟腑產生各種病變。
五、中醫護理應具有「治未病」預防醫學之健康促進概念
中醫主張秉持「三分治,七分養」,意指「三分醫藥,七分護理、照護、調養」。強調中醫照護工作應具備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之重要預防醫學概念,即是指中醫學「治未病」的目的,要使民眾有健康的身體,首先要做到預防疾病的發生。
我國傳統醫學早已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意義,治未病的預防思想早在《內經》中就已經提出。《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在指出治未病的重要性時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中醫理論認為:「藥補不如食補。」如《素問‧五常政大論》說:「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素問‧平人氣象論》早就指出飲食的重要性:「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靈樞‧五味篇》也指出:「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即說明人以食為本的重要性。合理的飲食調配,不僅能保證臟腑功能正常,維護人體健康,而且能調治疾病,達到補氣養血,強身健骨的作用,增強機體抗禦疾病的能力,促使病人早日恢復健康。
《素問‧藏氣法時論》提出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論點,充分說明了中醫把均衡飲食和藥物療效視為同 重要之疾病預防觀念。從事中醫護理工作過程時,應將飲食獨特食性和藥物的藥性配合說明清楚,以及四季飲食的宜忌,充分應用於臨床護理衛教指導,使病患得以早日痊癒,同時達到「治未病」防病之健康概念。
六、建立中醫護理技術之操作標準
中醫護理操作技術自古流傳至今,是臨床護理的重要施護措施,也是中醫護理特點之一。《內經》記載有養生、按摩和針灸、角法(拔火罐)、以及氣功、導引、按蹻、熱熨、刮痧、敷貼 。東漢名醫張仲景首創豬膽汁灌腸法治療便祕和人工呼吸法搶救自縊病人。唐代孫思邈運用細麥管導尿是我國最早使用的導尿法。扁鵲則有「剖胸探心」手術文獻。三國華佗首創麻沸散,行剖腹術與外傷治療,均是相當重要之外科手術與護理紀錄。另據《諸病源候論》及《隋唐志》記載,當時已有拔齒術、腸道吻合術、人工流產術、補眼、修補兔唇、拔治倒睫和割治贅疣 術,這些手術前後都需要護理技術。此外,骨傷科的包紮、牽引法,外科的貼藥、敷藥法、熏洗法以及刮痧、挑治、擠擰、冷熱敷、坐浴 將治療技術配合於臨床中醫護理的操作技術,增強了疾病的治療成效。
因此中醫護理技術的操作流程在近年均有不少中醫護理臨床專家進行撰寫與反覆評值步驟與操作手法,無非希望施術者能提供正確安全的照護品質。大陸地區分別於1999年與2006年均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發佈全國性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完成二次整體性歸結標準。
護理目前已是成熟發展成為一重要的醫療專業,而中醫護理是近年護理界才開始在歷史文獻、典籍著述及臨床實驗中,發掘探索中醫護理的精深內涵,希望能發展其特色,應用在病患照護工作內容中。
但由於先前種種歷史因素影響,中醫護理的理論和經驗尚未專門搜集和整理,如何將歷代中醫在家庭治療的形式下所累積的護理經驗,運用到現代醫院的各個護理工作領域,創立一套完善、系統化的執行標準,配合相關理論指導、統合各項實務經驗,而且適合現代臨床運用的中醫護理學,是當前二十一新世紀護理迫切的目標與任務。
(蔡家梅)
複習題
第一節 中醫護理起源與發展
請指出中醫護理學於歷朝代之發展特色。
請指出中醫護理學之各朝代著名醫家與其重要著作。
請指出兩項兩岸中醫學與中醫護理發展之特色。
第二節 中醫護理教育、中醫護理研究與臨床業務發展
試述台灣地區中醫護理基礎訓練之科目與學分數。
試述台灣地區兩個中醫護理專業學會。
試述大陸地區中醫護理技術之操作標準規程二次歸結時間。
第三節 中醫護理特色
試述為何「整體觀」為中醫身心靈之健康概念。
試述為何「辨證施護」為中醫護理的評估依據。
試述為何治病求本為中醫護理照護重點。
試述為何「恆動觀」是養生及防護疾病的基本思想。
試述為何「治未病」是預防醫學之健康促進概念。
西元2002年,台灣中醫護理學會成立之後,台灣各地護理人員紛紛響應修讀中醫護理技術的風潮,許多相關的進修地點與進修課程都受到各級醫護單位的關心與支持。其中,教科書籍與教授課程的師資最令人關心。目前本課程主要由各校護理教師們組成聯合授課小組分章節授課,但是在編寫教科書方面,每每因為經驗差異而其內容未必能得到臨床中醫師的認同。
目前,在台灣南部的高屏地區,我們聯合了輔英科技大學、美和技術學院、大仁科技大學的護理系專任教師與義守大學附設醫院臨床中醫師,希望共同編寫一套屬於比較本土、比較適合台灣中醫院所護理專業實用的教材。此本《中醫護理學》就是邀請南台灣三個大學推動中醫護理課程較為賣力的護理老師與中醫師合力編撰,每位老師在百忙當中,另外「擠」出時間,溝通教學方法、編輯分工與進一步編寫中醫護理教材,熱忱之心令人感動。
先前已經出版的《中醫傷科護理學》、《針灸護理學》頗受各校授課教師歡迎,出版後榮獲各校採用。今又出版《中醫護理學》,想必能繼續引起各校護理老師的欣賞。但我們也不可避免會有一些錯誤,期待中醫界先進與有經驗的護理老師不吝斧正,以便我們再版時修訂。
中醫護理學叢書編輯召集人
高 宗 桂
2009年8月12日
第1章 緒 論
前 言
中醫醫學有數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長期從疾病及生活中累積的各種健康促進經驗,逐漸形成並發展出獨特的醫學治療方式。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與全球發展中的已開發、開發中、未開發國家,甚至不同的地域、人種、民族也有其獨特之傳統醫學,如廣大的中國疆域中,盛行於西南藏緬地區的藏醫學、北方蒙古高原地區的蒙醫學。中國傳統醫學能從遠古迄今仍能大放異彩,其主要原因是在中醫整體性、多元性、考證性思維形成的發展過程中,中醫學長期受到中國古代初階的科學思維和辯證法思想、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繼而形成完整的理論系統。因此中醫藥隨著中國五千年歷史發展,不僅傳承中國醫療文化之寶貴遺產,且仍持續累積各類治療經驗與創新研發中藥製程,充分發揮東方醫學文化精髓以造福全世界。
第一節 中醫護理起源與發展
一、《黃帝內經》是中醫護理形成的依據
推估約在春秋戰國時期完成之現存最早古書《黃帝內經》,即是中醫最經典之理論典籍,內容有系統的論述了各方面的中醫及中醫護理的形成及發展概況。《黃帝內經》針對中醫護理學的探討包括疾病護理、情志護理、養生概念、復健護理、個人與環境衛生、飲食護理和禁忌、服藥治療護理、以及針灸、推拿、導引、熱熨、藥洗 護理技術。
《素問‧移精變氣論》首先從理論上提出護理的重要性,要求對待病人時要「閉戶塞牖,繫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即是要使病人的住所清靜,注意病人的情況和感覺,儘量滿足病人的要求。古代重視情志護理,如《靈樞‧師傳篇》指出對病人要「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即是須注意解除其精神、情緒負擔。並要關心病人的飲食及居住條件:「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皆傷精氣」,並特別強調飲食在護理中的重要,如:「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內經》也具體地作了一些闡述,如《師傳篇》說:「食飲衣服,亦欲適寒溫,寒無淒愴,暑無出汗。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意指病患飲食、衣著,均要注意保持寒溫適中,不要讓身體過熱而使汗出,也不要因為過冷而使病人顫抖,病邪就無法侵入,而保持身體健康。並舉出利用一種情緒克服另一種情緒的治法,如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以其勝治之。
二、周代、東漢、南北朝、後漢時已注意飲食護理、運動、防病護理
周代文獻資料說明當時已設有專門管理飲食的專人。《難經》在《內經》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飲食護理與疾病治療的關係。東漢名醫張仲景不僅在中醫學理論著述《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上有傑出的貢獻,在中醫護理技術的形成也有特殊的指引。例如《傷寒雜病論》記載了使用豬膽汁灌腸的方法,為中醫灌腸的最早記載;並詳細論述熏洗法、煙燻法、坐浴法、灌耳法 技術;在急救護理方面針對自縊、溺水者的搶救方式與現今人工呼吸與心外按摩手法相似度極高。此外,對於患者服藥的注意事項均有具體描述,如桂枝湯方後註明要「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主張服桂枝湯方藥後的飲食禁忌需「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 物」。《金匱要略》還專門論述了食物禁忌,特別是病人的飲食禁忌,成為中醫護理照護的重要衛教。對於煎藥方法,醫聖張仲景提出應根據中藥的不同藥性與病患證象,衛教家屬進行中藥煎煮過程時,需留意醫囑註明哪些中藥材須先煎,另外哪些要後下,才能充分達到療效。
後漢名醫華佗發明麻沸散作為外科手術時麻醉劑使用,平日相當重視運動養生療法對保持健康,防治疾病的成效,《後漢書‧華佗傳》「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固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因此他藉助古代導引方法,模仿動物的動作進而創立的一套鍛鍊方法 「五禽戲」(虎、鹿、熊、猿、鳥)。
南北朝時代戰爭頻繁,外傷較多,不僅促進了中醫外科學的發展,同時也使中醫外科護理工作有所發展。在《肘後方》、《圖經本草》及《本草拾遺》 書中,還分別介紹了「泥療法」、「蠟療法」、「水蛭療法」及其護理方式 。葛洪在《肘後方》中,提出了水腫病人應忌鹽,這比西方醫學發現和談論這類問題要提早幾百年。
晉代著名太醫王叔和著述《脈經》,為最早的脈學專書。除了修正寸、關、尺的診脈方法,並有系統地闡述脈理,並比較各臟腑之正常機理與病理脈象,詳細分析各項雜病、婦女與小兒之脈證。針灸名醫皇甫謐則依據靈樞內容進行臨床檢證,撰寫出現存最早之針灸專著《針灸甲乙經》,詳細記錄針刺與灸法操作技術過程。
三、隋唐時代重視養生護理
隋唐時代,我國醫學出現急遽的發展,中醫護理也同樣形成及發展。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以高尚的醫德與精湛的醫術為後人所景仰,首創以細麥管進行導尿,蠟療法與熱熨法。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提出傳染病隔離消毒措施,並使用銀花甘草液漱口。《千金翼方》強調「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告誡行醫與照護者應以病患為中心,運用同理心、善解的態度與關懷方式妥善進行照護。藥聖孫思邈對於養生護理尤為擅長,《千金要方》記載有關診斷、針灸、按摩、衣著、飲食、幼兒護理 方面豐富的護理經驗。如:「生候尚存,形色未改,病未入腠理,針藥及時,能將節調理病無不愈」,指出了「將節調理」即說明護理工作在配合治療方面的重要性。又說「凡居家,常戒約內、外、長、幼,有不快即須早道,勿使隱忍……小有不好,即按摩接捺,令百節通利,泄其邪氣」,強調及早用按摩的方法進行護理;「但粗縵可禦寒暑而已,第一勤洗浣,以香之霑之」,「濕衣及汗衣,皆不可久著」,「食欲數而少」,「故每學淡食,食當熟嚼,使米脂入腹,勿使酒脂入腸。人之當食,…必不得暴嗔,…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及少菹菜,並勿食生菜生」,「食畢當漱口數過,令人牙齒不敗,口香」,「食畢當行步躊躇」,「凡人居止之室,必須周密,勿令有細隙,致有風氣得入,少覺有風,勿強忍久坐」 論述,在衣著、飲食、居處上具體地提出了注意事項;「兒初生,不可令衣過厚熱,宜時見風日,天和風暖之時,令母將子日中嬉戲。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牢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若常藏於幃帳之中,重衣溫暖,比猶陰地之草木,不見日,軟脆不堪風寒也。」生動地論述了加強幼兒戶外活動的必要。
王燾在《外臺秘要》記載小兒護法17首,詳細論述對斷臍、哺乳、沐浴、包裹 方法和注意事項,記載「勞動關節,通令通暢…」尋常有力,每食後行五百步,疲倦便止的護理、衛生指導教育,另外論述了產婦的調理方法。此時期對於飲食療法和護理十分重視,可在《食療本草》、《食醫鑑》、《食性本草》 書中,詳見十分豐富的飲食護理內容。
四、宋朝時代豐富了中醫婦產、幼兒保健護理
宋代的醫學著作有許多中醫護理相關之論述,並且隨著造紙術與印刷術的發明,許多優秀的醫藥著作得以迅速傳到遠地與他國進行交流。如安時在《傷寒總病論》中,談到了發汗病人的護理;陳自明在《婦人大全良方》中,探討「食忌論」、「護孕婦論」、「產後護法」、「產後調理法」 專論,豐富了中醫婦產科護理的內容。對新生兒的哺乳、沐浴及乳母的飲食禁忌 有關護理事項,都有一定的論述。
五、金、元時期提倡養生、老人護理
金元時期醫家輩出,相當重視護理。金元四大家(以劉完素為代表的「寒涼派」,以張子和為代表的「攻下派」,以李東垣為代表的「養土派」,以朱丹溪為代表的「滋陰派」)。除在中醫學理論上各有所著重面,而創立了不同的學派外,對護理照護方向都有不少相關的論述。在《壽新養老新書》中,特別針對老年人的護理作了詳細論述。
著名醫家如脾胃學派的代表李東垣十分強調脾胃是後天之本,必須注意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他所著《脾胃論》中,「用藥宜禁論」、「飲食傷脾論」、「脾胃損在調飲食寒溫論」、「脾胃將理法」;「攝養」 節中,就包含很多護理養生的內容。他還很重視服藥的注意事項,提出:「若服升浮之藥,先一日將理,次日腹空,方服。服畢更將理十日,先三日尤甚,不然則反害也。」也就是說,服升浮性藥物及方劑,早一日就要做好準備,第二天空腹服用,才能提高並發揮其效力。又如滋陰學派的朱丹溪,告誡人們要遠離色慾外,極為重視清淡飲食,在《格致餘論》中,強調要「茹素」,也就是少吃膏粱厚味,以免「有致疾伐命之毒」。書中記載一位瘀血痰積的病人,先精心護理,然後用藥治癒之實例,說明護理調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張子和在《儒門事親》論述「脫肛,大腸熱甚也,用酸漿水煎三五沸,稍熱滌洗三五度,次以苦劑堅之,則愈」,即今日痔瘡病患使用之坐浴療法。
六、明代開始提出了消毒的方法
明代開始提出消毒防疫的實作方法:「凡患瘟疫之家,將初病人之衣於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甚至設有燻帽之香爐以保持頭部毛髮之衛生。《古今醫統》中還提出了對癆病應予隔離,以防傳染。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介紹了創傷縫合術後的護理方法。
著名醫家李時珍完成藥學鉅作《本草綱目》,親自觀察各地中藥植物生長作有系統修正與詳細描繪,採藥與炮製之外,觀察與記錄病患服藥後的病況,指導家屬照護重點,同時成為中醫護理於病患返家用藥與自我照顧之衛教執行要點。
七、明清時代中醫護理多元化的形成及發展
清代名醫葉天士著作《溫熱論》有條理的闡述溫病的發生、發展規律、提出溫病衛、氣、營、血四個階段辨證論治與辨證施護之照護重點,為溫病學說奠下理論基礎;由於溫病學說在清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因而對熱性病人的護理水準也相對提升。例如:對高熱病人的護理,已注意到口腔衛生;在飲料方面,使用五汁飲、西瓜汁,讓病人頻頻飲服;並已開始採用室內放置冰塊的物理降溫方法。在吳謙撰寫之《醫宗金鑑》論述中,對內、外、婦、兒、針灸 科的護理理論及技術都有不少論述。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中特別提到在旅途患病不如在家容易治療,明確指出在家有人護理的重要性。
清代名醫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強調:「寒暄保暖攝生,尤當加意於藥餌之先。」提出戒嗔怒,戒酒肉厚味,主張淡食和保持樂觀情緒。與護理學有關的專著如錢粟的《侍疾要語》,他搜集民間廣為流傳的「十叟長壽歌」,介紹了十位百歲老人延年益壽、防病抗老的經驗。從飲食、起居、鍛鍊、修養 方面指出長壽的養生途徑。
對於婦產科的護理,古代即有所謂「胎教」之說,其中就包含對孕婦護理的合理內容。清代亟齋居士的《達生篇》說:「臨產時,宜老成安靜二、三人伺候,不必多。一切親族婦女,俱婉言謝卻,勿令入房。…第一要勸其放心,…」切忌在房中大驚小怪,交頭接耳,咨嗟嘆息,皆能令其憂疑憂亂,以致誤事。房中冬設火盆,夏月多貯井水,以收熱氣,仍頻換之。並且針對於胎前、臨產、產後調護之法,記載詳盡,強調「與其服藥於病後,不如致謹於平時。」認為只要在產前和臨產時注意操作護理,並注意飲食和產後調理,是可以不需服藥治療的,甚至認為服藥反而會有害。持相同觀點的汪樸齋在《產科心法》強調將息之道,詳細論述了孕婦飲食禁忌和服藥禁忌。「產後夜間周老成婦人伴眠,口問房中亦宜作伴,蓋產婦心虛易驚,室內靜,俾安睡養神」。李長科的《胎產護生篇》,更詳細論述產前十忌、臨產十忌、產後十忌,並強調生活起居和飲食調理 。
明清醫家彙整總結前人關於護理方面的知識。如明‧汪綺石的《理虛元鑑》對虛勞症的預防和護理有較為深刻的論述,詳盡地介紹了療養和飲食調護的重要性及四季防病的知識。李梴的《醫學入門》也說:「…只得於飲食上調節,戒一切煎炒、炙 、酒酢、糟醬、燥熱之物,恐燥血也。戒一切生冷時果、時菜,恐傷脾也。」喻昌在《醫門法律》告誡不要過於偏食某一種飲食,需要善於調節五味。這些論述,使飲食護理的內容更加具體。
八、近代中醫的發展
爆發中英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各項不平 條約的簽訂,清咸豐、同治年間(西元1851~1874年),特別在沿海數個重要都市的對外通商開放,使得大批傳教士得以藉此機會深入內陸行醫傳教,開辦西醫院照顧基層民眾,同時引進西醫相關醫學書籍及西方醫學思想與行醫制度、教育方式,介紹當時西方盛行之各類化學藥物如磺胺藥、抗生素引入中國,因運用在臨床病患治療過程,呈現快速、極佳的療效,而得到病患與家屬的高度認同與支持。
西方醫學在治療急性、傳染性疾病方面占相當大的優勢,致使中醫學面臨史無前例的嚴重挑戰,有些學西醫的人把中醫藥當作封建迷信舊時代產物,並持輕視與蔑視的態度,強力主張中國醫學發展應「全盤西化」;另外也有一些醫師則認為中醫藥已經完美無缺,是中華民族文化之「國粹」,不應崇洋媚外去學西醫。然而面對西方醫學的嚴峻挑戰,中國醫學界已深刻體認應學習西醫的特點,且運用中醫辨證施治之細膩分析,充分掌握病患之健康問題,主張「以彼之長,補己之短」提供周全性照護服務品質。到了清末民初時期,形成了中國醫學史上的中西醫匯通派,這是在我國中西醫並存互相衝擊的結果,但未阻礙傳統醫學與護理的發展。
西元1929年國民政府衛生部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通過余雲岫 提出之「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引發社會輿論強烈抗議,同年3月17日全國中醫藥界代表齊集上海參與「全國醫藥團體代表大會」,並公推代表向國民政府請願將廢止舊醫案停止實施,並將該日訂為國醫節。
第二節 中醫護理教育、中醫護理研究
與臨床業務發展
大陸地區早在50年代,已有不少地區逐步運用中醫理論,通過臨床實驗,統整出較好的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的護理經驗。如:「中醫對乙型腦炎的認識及護理」、「小兒肺炎的中西醫結合護理」、「破傷風的中藥治療及護理」、「中暑的中醫護理」 ,並初步整理了古代某些重要醫學著作中有關護理的論述,如「傷寒論中的護病學」 。同時,在護理工作中開展了針灸、按摩、拔火罐、氣功、太極拳、刮痧 簡便而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法。在中醫政策指引下,大陸地區大力開展了對中國醫學的繼承發揚研究工作,各地成立了中醫研究機構,中醫醫院和中醫病房,為中醫護理的發展提高了良好的條件。
1960年代初期,中醫護理培訓班在南京首次開辦,並出版第一部系統的中醫護理學專著《中醫護病論》。隨著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成果的湧現,1960至1970年代中,大陸地區各地對中西醫結合護理工作也相繼進行了更廣泛、深入的探索,匯整出比較成功的經驗,如「急腹症的辨證施護」、「小夾板局部外固定治療骨折的護理」、「針撥白內障的護理」、「中藥麻醉前後的護理」、「肺癌的辨證施護」 。在技術操作上,以科學實驗和臨床實務相結合的方法,探索用中醫治療方法,改進和提高原有的西醫護理操作成效,例如:以針灸配合十二指腸引流術的操作,提高成功率;內服中藥代替清潔灌腸,減少病人痛苦;外敷中藥預防消除肌注硬結、靜脈炎 ,均有實用價值。
十九世紀中期,台灣地區居民仍以中國傳統醫學與護理為主要醫療方式。清末中日甲午戰事失敗後,簽下不平 條約使得日本主掌台灣長達五十年,日本政府主導改以西醫作為台灣醫療體系。直至西元1945年日本太平洋戰爭失敗無條件投降,台灣當時執業的中醫師不足20人,直到西元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許多大陸地區中醫師跟隨入台。西元1950年開始實施「中醫師檢核考試制度」,將檢核考試分為檢考(中醫師檢定考試)與特考(特種考試中醫師考試),唯有通過特考才能取得中醫師執業執照。為提昇中醫師的專業教育素質與臨床研究能力,特種考試中醫師考試將於2011年停辦。
台灣因日據五十餘年對中醫學發展受限,造成中醫制度與人才學成均有很大的變遷。國民政府遷台後於西元1958年通過設立中國醫藥學院,直至1966年始增設中醫學系課程;並於西元1984年設立學士後中醫學系課程,為台灣地區首創之中西醫學系課程兼修之高 學府;長庚大學則於1998年增設中醫學系。
台灣民眾對中醫有相當高的認同與肯定,其疾病求助模式亦有個別差異 在(急性)疾病發生時,病患首先求助西醫的機會高於中醫,待病患對西醫診治覺得不適合後,就會轉而求助於中醫;反映出民眾對於疾病的治療仍是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心態。1995年全民健保將中醫門診納入給付後,中西醫複向求醫的行為便應運而生,20.5%民眾出現中西醫療複向求醫率,民眾尋求中醫資源利用率達22%,以及接受中西醫合併率為29.1%(康,1998;林,1998)。台灣地區中醫醫療利用之研究指出,中醫治療疾病主要診治範疇於骨骼肌肉系統如扭傷、跌打損傷(40.7%)、呼吸系統(20%)、消化系統(10.2%)。其中選擇中醫治療的病患年齡層以65~69歲銀髮族群為最多。
台灣地區中醫院所於西元1991至2000年間快速成長率達40%,由1792家增至2525家。2006年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公告中醫評鑑合格醫院已達33家;全民健康保險實施中醫給付及試辦中醫住院方案,中醫醫院成立 ,皆促進了中醫及中醫護理的發展。
台灣地區現有之中醫護理專業團體為台灣護理學會(1997年增設中醫護理委員會)與台灣中醫護理學會(西元2002年成立)。臨床在職教育方面:為因應現今及未來臨床需要,多所附設有中醫部或中醫院所訂有訓練計畫課程及舉辦研習會,以增進中醫護理技能。截至2008年通過台灣中醫護理學會認證完成中醫基礎護理訓練7科9學分的護理人員已達1088人。在中醫護理養成教育方面,中醫護理教育課程已納入專科、大學及研究所的課程內。
從事中醫護理相關的研究已逐漸蔚為風氣,許多護理學者提出其研究心得;如「穴位按摩對台灣老人睡眠困擾之療效評估」、「探討針灸指壓帶對癌症兒童化學治療引起噁心與嘔吐效果」、「經穴指壓對增進機構老人睡眠品質效果」、「穴位點壓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的成效」、「護理人員對使用中藥的知識、態度、行為改變相關因素探討」、「中醫護理人員SARS教育及防護訓練計畫」、「台灣地區中醫醫療機構護理人力暨中醫護理教育需求與發展趨勢之研究」、「台灣中醫護理技術標準之建構與評值」、「以系統性文獻回顧檢視穴位按壓在護理實務的應用」、「中醫護理人力培育之研究」、「中醫護理於長期照護之應用」、「中醫婦科門診患者對痛經保健的知識、態度、行為之初探」,均以中醫學理論研究法建立的中醫護理理論,建立了富有中國哲學思想與文化內涵的護理理論基礎。
第三節 中醫護理特色
根據歷史文字紀錄,護理(Nursing),護士(Nurse) 專業用詞在十九世紀初甫出現在中國。無論是台灣或是中國大陸接受西方的護理教育影響均在此一時期。基督教會與天主教會的修女,傳教士肩負了傳播、照護、醫護教育與正式教育學校成立的種種階段性任務。但是海峽兩岸因不同的政治因素,而後續出現護理專業發展上的個別性特色。
中國大陸文革期間,西醫師下鄉,偏遠地區資源不足,故更多西醫師鑽研中醫傳統醫學。這些西醫師在完成中醫學習之後,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臨床治療,發覺成效良好,民眾的接受與滿意度提高。西元1950年毛澤東再度提出「團結中西醫」作為中國衛生工作的一項重大方針政策,大陸各地的中醫院才紛紛建立,並且在病房中逐漸發展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西元1954年制訂出中醫藥政策,重視中醫治療作用外,對各省主要生產之中藥材進行調查研究,鼓勵進行中藥藥理實驗與臨床實驗,促進新藥製成與研發相關劑型,以提高中西醫結合醫療的實質成效。
古代醫藥護是不分的,早期病人多在家裏接受中醫治療,照護工作常由醫師本身或囑託病患家屬執行,因此少有中醫院提供專業服務。因此長期以來,中醫護理未被正式視為一門獨立學科。古代醫藥護是不作分隔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在治療虢太子時,一方面用針刺和湯藥治療,另一方面還用熱敷熨兩脅下,以保持其溫暖,這可說明古代醫療與護理是同時進行,由醫生兼管照料工作。中醫護理的概念出現在相當多的古代醫書與史料記載,因為大部份護理措施已融入中醫治療活動中,足見辨證施護的重要性。因此,中醫護理學於中國傳統醫學佔有相當重要的輔助功能。
《黃帝內經》以陰陽五行學說,作為醫學理論之架構體系,並以此解釋人與自然界的關係,以及人體內部臟腑相互關係。就整體性而言,中醫學的理論中心,在生理方面是臟腑與經絡;病因方面是六淫、七情、飲食起居;辨證則以三焦、六經、衛氣營血;談診斷則有四診八綱 ,其中也包含了天候、日時、地理、環境 問題。人為自然界的生物之一,生活在天地陰陽之氣體能量的運動變化中。《靈樞‧邪客篇》為謂「人與天地相應」。「天」和「地」是代表自然界。「相應」是指自然界的變化影響人體時,人體必相應於自然界而發生反應之意。且認為人類的生存與氣候的四季變化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生活方式,起居型態和思想活動方面,需順應四季的生長收藏的規律,保持身心內外在的協調,以達成養生、養長、養收、養藏的規律。國人平時居家、時令變化季節特別重視養生保健,從歷朝各代豐富的名醫著述所切入之論點闡述中,可窺見各門各派的精闢獨到見解。
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是天的陰陽,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地的陰陽。天地的陰陽相互作用呼應,以行萬物的生、化、收、藏。因此可知,自然界的變化和事物的發生或身心發展之變化,均未脫離陰陽的變化。故簡言之,人體和自然環境,氣候變化和生活習慣和疾病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順其天,因其地,依其時,應其人而有不同的變化。因此,中醫師必須以病人具體的狀態,結合周遭自然環境,進行辨證治療;護理人員亦需以同樣思維並根據上述原則,以氣候變化、生活習慣、飲食禁忌 ,因人、因地、因時而給予不同的護理方法。中醫是以中國人的宇宙觀、生命觀、整體觀為基礎,即所謂「天人合一」的思想作為基礎的宏觀醫學,亦是廣效的經驗醫學。
一、「整體觀」為中醫身心靈之健康概念
中醫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認為人體是完整的有機體,臟腑、經絡、肌肉、皮毛、氣血、津液 相互協調,相互為用,不可分割的。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的交互運行,並提供六腑九竅、四肢百骸與形體組織器官正常生理活動,即是人體內在環境。外在環境則是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人體需接受與消化各項外來訊息,繼而產生情志活動的影響,加上機體自身整體性的思想,統稱為整體觀念。人體各臟器、組織、器官在生理層面上是互相聯繫,同時在病理層面上也是相互影響的。
二、「辨證施護」為中醫護理的評估依據
辨證施護是從中醫學「辨證論治」引用到中醫護理學,作為中醫照護之重要評估依據。辨證施護極重視人、病、證三者間的交互關係,並且根據病患健康問題需要,找出其特殊與差異性。「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研究和處理的科學方法論。「辨證施護」是運用中醫辨證的原則而制定出相應之護理原則。證是證候,是依據八綱辨證所得之結果。所謂辨證,就是根據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徵),通過整理、分析、綜合、辨明病因、病機、病灶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例如一種疾病發生在不同病患身上,可能因個案體質差異,病因病機不同而有不同的證。論治又稱施治,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有效治療方法。臨床護理工作亦運用四診收集病患各種資料,觀察和了解病人病情,通過所搜集的訊息與數據,進行辨證分析,並提供個別性護理計畫與實施護理措施。辨證亦是決定護理的前提和依據,施護是護理疾病的措施和方法。辨證和施護即是將理論和實務操作相互融合,提供病患完整的照護與身心支持。
三、治病求本為中醫護理照護重點
所謂治則,即指治療疾病所依據之治療法則,亦是以引導治療方法之原則。在護理工作中亦應符合治別的原則,依據治病求本原則 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的法則,完整設計出相關護理目標與活動措施,以落實臨床辨證施護原則之執行。如正氣與邪氣,正氣是本,邪氣是標;病因與症狀,病因是本,症狀是標;從疾病先後來說,舊病、原發病是本,新病、繼發病是標。
在辨證施護時,首先應遵照治病求本的原則,採取護病求本的原則。如辨證確定為外感風寒所引起腹痛、泄瀉,則應根據其寒性證象,協助腹部熱敷,或艾灸關元、氣海,並給予熱飲 護本護理措施。若只做單純服止痛藥的治療,只能勉強稱上護標,但並不能護本。
四、「恆動觀」是養生及防護疾病的基本思想
恆動,即指不停頓地運動、變化和發展。萬物生活方式需要各式各樣活動與運動相互配合,以達到健康的目的。有生理上的恆動觀、病理上的恆動觀及疾病防護之恆動觀。
我國古代先民早已深刻體驗「動而不息」的活動重要性,強調病人在治療過程和後續復健期間,應該積極進行符合其本身能力所及的活動項目,達到有靜有動,動靜結合,有利於恢復健康,延年益壽的實際效益。
臨床護理措施及衛教指導教育乃是根據動靜結合的原則;首先應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時間。如春夏兩季,萬物生長茂盛,此時應鼓勵個案早些起床,並在室外散步、多做活動,盡可能接觸陽光,使體內陽氣生發,精力充沛。秋冬季節,萬物收藏,天氣寒冷,應隨時注意保暖,盡可能早些上床休息,而且適當晚起,使陽精潛藏於體內,陽氣不致妄行。同時要根據病情,予適當安排病人的活動,除了病情危重,手術後及長期臥床的病人應臥床休息外,一般病人在治療期間,仍可作適當活動,此舉能促使經絡通暢,營衛調和,增強抗禦病邪的能力,有利於機體功能的恢復。
勞和逸應保持何種程度為宜,則端視病情的輕重和病人體質的強弱而有所區別。對急性期和嚴重病危病人,需要靜臥休息,可隨病情改善情形,逐漸在床上做適量活動。對於慢性病恢復期病人,建議可做戶外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氣功 ,以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增強對外邪抗病能力。但需注意不要過度勞累,應該「形勞而不倦」,有勞有逸,勞逸結合。過度勞累形成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臥傷氣」,「久坐傷肉」,同樣也可以導致臟腑產生各種病變。
五、中醫護理應具有「治未病」預防醫學之健康促進概念
中醫主張秉持「三分治,七分養」,意指「三分醫藥,七分護理、照護、調養」。強調中醫照護工作應具備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之重要預防醫學概念,即是指中醫學「治未病」的目的,要使民眾有健康的身體,首先要做到預防疾病的發生。
我國傳統醫學早已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意義,治未病的預防思想早在《內經》中就已經提出。《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在指出治未病的重要性時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中醫理論認為:「藥補不如食補。」如《素問‧五常政大論》說:「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素問‧平人氣象論》早就指出飲食的重要性:「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靈樞‧五味篇》也指出:「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即說明人以食為本的重要性。合理的飲食調配,不僅能保證臟腑功能正常,維護人體健康,而且能調治疾病,達到補氣養血,強身健骨的作用,增強機體抗禦疾病的能力,促使病人早日恢復健康。
《素問‧藏氣法時論》提出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論點,充分說明了中醫把均衡飲食和藥物療效視為同 重要之疾病預防觀念。從事中醫護理工作過程時,應將飲食獨特食性和藥物的藥性配合說明清楚,以及四季飲食的宜忌,充分應用於臨床護理衛教指導,使病患得以早日痊癒,同時達到「治未病」防病之健康概念。
六、建立中醫護理技術之操作標準
中醫護理操作技術自古流傳至今,是臨床護理的重要施護措施,也是中醫護理特點之一。《內經》記載有養生、按摩和針灸、角法(拔火罐)、以及氣功、導引、按蹻、熱熨、刮痧、敷貼 。東漢名醫張仲景首創豬膽汁灌腸法治療便祕和人工呼吸法搶救自縊病人。唐代孫思邈運用細麥管導尿是我國最早使用的導尿法。扁鵲則有「剖胸探心」手術文獻。三國華佗首創麻沸散,行剖腹術與外傷治療,均是相當重要之外科手術與護理紀錄。另據《諸病源候論》及《隋唐志》記載,當時已有拔齒術、腸道吻合術、人工流產術、補眼、修補兔唇、拔治倒睫和割治贅疣 術,這些手術前後都需要護理技術。此外,骨傷科的包紮、牽引法,外科的貼藥、敷藥法、熏洗法以及刮痧、挑治、擠擰、冷熱敷、坐浴 將治療技術配合於臨床中醫護理的操作技術,增強了疾病的治療成效。
因此中醫護理技術的操作流程在近年均有不少中醫護理臨床專家進行撰寫與反覆評值步驟與操作手法,無非希望施術者能提供正確安全的照護品質。大陸地區分別於1999年與2006年均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發佈全國性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完成二次整體性歸結標準。
護理目前已是成熟發展成為一重要的醫療專業,而中醫護理是近年護理界才開始在歷史文獻、典籍著述及臨床實驗中,發掘探索中醫護理的精深內涵,希望能發展其特色,應用在病患照護工作內容中。
但由於先前種種歷史因素影響,中醫護理的理論和經驗尚未專門搜集和整理,如何將歷代中醫在家庭治療的形式下所累積的護理經驗,運用到現代醫院的各個護理工作領域,創立一套完善、系統化的執行標準,配合相關理論指導、統合各項實務經驗,而且適合現代臨床運用的中醫護理學,是當前二十一新世紀護理迫切的目標與任務。
(蔡家梅)
複習題
第一節 中醫護理起源與發展
請指出中醫護理學於歷朝代之發展特色。
請指出中醫護理學之各朝代著名醫家與其重要著作。
請指出兩項兩岸中醫學與中醫護理發展之特色。
第二節 中醫護理教育、中醫護理研究與臨床業務發展
試述台灣地區中醫護理基礎訓練之科目與學分數。
試述台灣地區兩個中醫護理專業學會。
試述大陸地區中醫護理技術之操作標準規程二次歸結時間。
第三節 中醫護理特色
試述為何「整體觀」為中醫身心靈之健康概念。
試述為何「辨證施護」為中醫護理的評估依據。
試述為何治病求本為中醫護理照護重點。
試述為何「恆動觀」是養生及防護疾病的基本思想。
試述為何「治未病」是預防醫學之健康促進概念。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