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
滿額折

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以「沉鬱頓挫」作為臺靜農書藝風格的主軸。「沉鬱」指得是內心情感,而「頓挫」指的是外在表現手法。本書在第一章〈閱讀「臺靜農」〉中回顧多年來學術界、藝文界對臺靜農的探討,並以〈沉鬱之心〉、〈頓挫之筆〉、〈臺靜農書藝特殊性〉作為主要架構。所謂的「沉鬱之心」,乃臺靜農內心深處的憤懣、鬱結。而內心的憤懣、鬱結,除了以隱喻的方式出現在部分詩文、論文中,潛心書藝是遣懷的重要方式。要表現「沉鬱」的情感,非以跌宕的「頓挫」技法不可,因此本書以「頓挫之筆」來闡述臺靜農書藝線條。透過臺靜農對碑帖的臨摹,凸顯其書藝線條的特徵,並以「頓挫」為主軸,說明臺靜農行草藝術的表現。至於將臺靜農放在與他有書藝往來的故友中,他的特殊性應如何被呈現?在生命經歷與藝術品味之間,又如何相異於其他書家?都是本書的核心議題。

作者簡介

郭晉銓

1980年出生於臺灣基隆。淡江大學文學碩士、中央大學文學博士,擅長文史研究與書法教學。曾於各大學開設「書法」、「中國書畫史」、「應用文」、「文學與文化」、「中國古典文學」等相關課程,並發表多篇學術著作於各大期刊、學報與論文集。

名人/編輯推薦

中央大學教授 康來新:
「晉銓孺慕而敬虔,力求傳神渡海先進的書藝之境,未經喪亂的e世代,卻能寫出有心、有藝、有境的這本書,多麼可貴!」

自序

臺靜農先生是一位學識豐厚、修養崇高的書法家,其造詣不僅在書藝技法的精研,更內斂於豐沛的精神情感。能夠以臺先生為探討對象,實為榮幸;再加上長期對書法藝術的熱愛,讓我在撰寫本書時,始終能維持高度的興趣與熱忱。

我的書學歷程最初以初唐楷書為主,結構穩定後,為了加強中鋒運用,便旁及鄧石如等清人小篆。之後轉練行書,先後專注王羲之、趙孟頫之〈聖教序〉,然而急於熟稔的結果往往流於輕媚,便改臨〈史晨〉、〈華山〉等漢隸,以篆書筆力錐畫漢隸之入木,但求金石之美,以遠妍俗之氣。其後,傾心於晉人書風逸韻,則往往以二王尺牘做為日課,以勤練彌補資質的駑鈍。

雖然書法的勤練可以加強技術層次,然而造詣的高下卻尚待學識與修養。許多師長都再再警惕我不要光練字,更要多讀書,甚至有言:「從來沒看過一個『真正的書法家』是沒有學問的!」令我銘記於心。而按照這樣的觀念,臺靜農先生即是一位「真正的書法家」了。研讀臺先生的詩文與書畫,讓我感受到的,是一個在動盪時代幾經喪亂的知識份子,所呈現的特殊心境與令人景仰的風範,無論是他的書法造詣或學識修養,都讓我崇慕。

本書是我的第一本專書,我要改進的部分還很多,要走的路途還很漫長。無論是在研究、教學與創作的經驗上,我都由衷感謝指導我、關心我的諸多師長與前輩,並謹記教誨,繼續努力。

郭晉銓 2012.3.13

目次

自序
導讀

第一章 閱讀「臺靜農」 
第一節 不可忽視的書藝家 
第二節 「臺靜農」相關著作 
第三節 臺靜農生平概述

第二章 沉鬱之心 
第一節 時局紛擾與心中鬱結 
第二節 處世之道 
第三節 篆刻藝術──從「身處艱難氣若虹」談起 
第四節 《靜者逸興》與故友情誼

第三章 頓挫之筆 
第一節 臺靜農對金石書風作品的臨習 
第二節 臺靜農對倪元璐書風的參透 
第三節 臺靜農的書畫合一

第四章 臺靜農書藝特殊性 
第一節 臺靜農與師友書風的對照 148
第二節 書學創見與審美觀 164

第五章 結語:書藝新典範 181
第一節 「沉鬱」與「頓挫」之間 183
第二節 「融碑於帖」的新典範 187

參考文獻附錄:臺靜農綜合年表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第一節【不可忽視的書藝家】

在所有後輩的心中,臺靜農永遠是一個令人尊敬又讓人自在的長者,智者風範深植人心,他的離去讓眾多學子感傷、不捨。觀其一生,不難體會他的如沐春風是經歷多少滄桑所涵化而成,從歇腳盦到龍坡丈室,從對家鄉與故友的思念到由思念所轉成「空餘渡海心」 的遺憾,一切的一切,都隱藏在臺靜農的藝術創作裡。大約自1980年開始,大陸地區就已經有論者撰文探討臺靜農,多半是針對其早年的兩本小說集《地之子》與《建塔者》。臺靜農以魯迅為學習對象,道出關懷社會與諷刺現實的情懷,深得魯迅讚賞。大陸學人對臺靜農投以高度的重視,不免因其早年左翼作家的身分,所以論點多聚焦於臺靜農對人民、鄉土的描寫手法,或是將注意力放在臺靜農與魯迅、陳獨秀的關係。有別於大陸學者,臺灣論者以較感性的語調,闡述臺靜農文學作品中所流露出對世間大眾的關心以及其人格特質與修養。此外,除了現代文學創作,臺靜農的古典詩創作也不容忽視,《臺靜農詩集》傳世,說明了他在古典詩作上的造詣。然而令人津津樂道的,仍然是他晚年的書學地位。

大體而言,臺靜農的書學品味與生命經歷在渡海書家中都是頗為特殊的,也因為如此的特殊性,造就了其書藝深具個性的線條特色。又因為其書法造詣的發展明顯是在渡海來臺以後,於是在臺灣的生活與心境就成了其醞釀書風的環境。因此要分析臺靜農的書藝成就,其詩歌、雜文、學術著作,以至於他所偏好的歷代詩文,都是急待分析的文獻。而對臺靜農書法創作的探討,國內不乏優秀的藝術研究者已作出客觀、公允的分析與評價。無論是針對其筆法,或是針對其書風的淵源與發展,論者皆試圖將其書藝風格與人文涵養作合理的結合,然而要將二者融合,除了闡述其學書經歷與呈現其人文涵養,或概述其生平事跡與藝文創作之外,或許有更多議題值得學界進一步推敲。國民政府遷臺後,臺靜農的藝文創作是如何回應當時的政治環境?戒嚴時期的政治局勢和藝術品味之間有何種關係?是否能運用其他思維,來建構臺靜農藝術創作的精神?若將臺靜農的書藝成就放在書法史的脈絡裡,那麼他的定位與影響力又將是如何?這些都是目前能夠進一步思索的論題。

文學史上有雅、俗辯證,書法史何嘗不是?明清以來,書家們不斷對傳統書風作實驗性的改革,挑戰二王帖學權威。清代以來對碑學書風的提倡可謂登峰造極,揚碑抑帖的觀念相當普遍,算是成功對傳統書學注入新的審美思維。進入二十世紀後,書法家們試圖對碑學與帖學二種書風進行融合與創新,但甚少有新典範的確立。然而在這劇變的世代,海峽兩岸基於政治因素,存在顯明的文化差異,臺靜農正是這劇變的時空中,飽受「喪亂」的知識分子。在時間上,他歷經民初動盪與中日抗戰的紛擾。空間上,從北平南遷四川,後又渡海來臺,原本以為臺灣只是個歇腳處,想不到卻是後半生的久居地。臺靜農早年懷著強烈的五四精神,致力新文化的推行,中晚年不但回到古典文學的探究,更將原本視為玩物喪志的書法,表現出深厚的功力。王德威先生言:「臺靜農的書法底蘊是他飽經喪亂的心境,其複雜處遠超過抗戰時他所演繹的遺民或南渡論述。」

要研究臺靜農渡海後的藝文創作,必須從世變的大時代中,依循其複雜的生命經歷與所蘊含出來的人格特質,找出其對藝術創作在精神上的共通性,如此才有可能建構出清晰的面向。目前兩岸對臺靜農相關研究的局限,就是將其藝文創作分別論述,論詩者專論其詩、論文者專論其文、論書者專論其書、論畫者專論其畫……,而筆者試圖以前賢論著為基礎,進一步綜合論述臺靜農渡海來臺後的藝文創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