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無鏡の国度:臺灣人「借」的意識 〈無鏡的國度:臺灣人「借」的意識〉
滿額折

無鏡の国度:臺灣人「借」的意識 〈無鏡的國度:臺灣人「借」的意識〉

定  價:NT$ 299 元
優惠價:90269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臺灣文化多元?
現今有哪個國家不是多元化呢?
臺灣人善良?
那麼有哪個國家的人民不善良呢?

《無鏡の国度:臺灣人「借」的意識》全書收錄了 陳慶德
對於21世紀台灣文化深沈思索

本書作者同時為ETtoday東森新聞雲、udn【鳴人堂】及【故事】專欄作家
以上媒體未曾釋出之五十篇稿件
全部披露於此以饗讀者

作者簡介

陳慶德
臺灣嘉義市人。東海大學中文、哲學系雙學位,畢業報考同校哲研所,以第一名成績錄取。後輾轉到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習讀現象學,2005至2006年為中山大學與韓國高麗大學首位校際交換學生前往韓國交流,回國之後以〈論尼采道德系譜學〉論文,為中山哲研所創所首位畢業生。
目前為南韓國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西洋哲學組博士班博士候選人,師學南韓現象學大家李南麟(이남인)教授,且榮獲大韓民國BK(Brain Korea 21),GSI全額獎學金支援。
而在博士階段,更透過現象學方法,分析自己學習語言經驗以及文化觀察,已在兩岸三地發表近二百萬字書寫、四十本作品,目前常以專欄作家身分出沒於臺灣知名教育網站「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udn鳴人堂【再寫韓國】,以及ETtoday東森新聞雲【fun眼亞洲】。
【韓語學習著作】
《背包韓語》、《公事包韓語》、《學慣用句說道地韓語》、《首爾大學博士生的韓語文法筆記》、《簡單快樂韓國語1、2》、《韓語40音輕鬆學》、《韓語超短句:從「是」(네) 開始》、《韓半語:從「好啊」(콜) 開始》等十餘本。
【文化差異詮釋著作】
《韓國人入門》、《無鏡の国度:臺灣人「借」的意識》,以及翻譯作品二十餘本。

名人/編輯推薦

【來自學界與媒體的推薦】

宮城佳奈(日本,新羅大學教授)
透過陳老師的筆,讓我更加了解臺灣人。

李寶英(南韓,牛津博士後研究,全州大學教授)
慶德他對於韓國社會文化的觀察以及沈思,連我這一位韓國人也自嘆不如!

近藤剛(日本,中央大學教授)
它是我看過最棒的臺灣人論書籍,強力推薦給每一個臺灣人。

王永一(臺灣,嘉義大學通識課程教授)
他真誠的治學理念,對教育的熱忱,以及筆耕不斷,他為臺灣教育界投入一股清流。

鄒美蘭(臺灣,嘉義大學韓語講師)
在他 28 歲時就已經出版第一本專業語言分析,他是我看過最有爆發力的學者。

孫思源(臺灣,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除了他的博學,更令我驚豔的是他的謙遜有禮,在學問面前,他永遠都是一位認真的學習者。

許伯崧(udn【鳴人堂】帥氣主編)
他者的視線,貫穿慶德的書寫軌跡。

涂豐恩(臺灣知名教育網站主編「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與臺灣最大網路平台傳播媒體 ETtoday 東森新聞雲,合力推薦。

節錄自〈代書序:描述臺灣的三種寫作策略〉

從巨船蓬萊丸底甲板上凝視著臺灣底春天,那兒表面上雖然美麗肥滿,但只要插進一針,就會看到惡臭逼人的血膿底迸出。
──楊逵〈送報伕〉

借,假也。從人,昔聲。
──《說文解字.人部》

2014年3月18日,在臺灣社會上,發生了學生抗議臺灣政府在審核兩岸服務貿易協定黑箱作業,進而攻占立法院的學運運動,也就是人稱的「太陽花學運」,這樣的學運並不是第一次在臺灣發生,早在90年代,確切地說,應該是1990年3月16日到3月22日,就有將近六千位學生來到中正紀念堂,抗議「萬年國會」議題的「野百合學運」運動。
但是這次的318學運卻是衝擊著我。1990年的我,當初還是懵懂求學時期,上國小的毛頭小子,當然無法體會到國內社會運動的「價值」(Value),但是,目前已經為「三十而立」的青年,且旅居在韓攻讀博士班的我,在異鄉看著臺灣社會發生這樣的一場大學運,不禁令我重新反省,當然也包含在臺灣的人民,重新質問著自己,「臺灣價值是什麼?」、「臺灣人到底是什麼?」,而這樣的一本小書,就在這樣的機緣下寫成。
在坊間,要找到論述有關於臺灣文化,或者是臺灣價值的書籍可以說是很少,甚至跟其他鄰國比較起來,臺灣反倒取代了韓國,成為了當今亞洲的「神秘之國」。
而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臺灣缺乏了「論述」(Narration)。
會這麼說的原因,是當我們目光轉向亞洲鄰國,如早在上個世紀,有關於日本人論的探討、議題早在全世界發酵著,如在中國有著第一本論述日本文化,即戴季陶寫的《日本論》,或者是大家耳熟能詳,蔣百里寫的《日本人》等;在國外學者,最著名的莫過於是在二戰之時,國際知名的美國人類學者,露絲.潘乃德(Ruth Benedict, 1887-1948)於1946年出版的《菊花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一書開啟了「日本人論」風潮;但是,其實在日本國內,早在1899年,日本人新渡戶稻造(にとでいなぞう,1862-1933)就於美國寫作出《武士道》一書來探討日本民族性格,且又如同之後提出日本人有著「嬌慣」意識的精神科醫生土居健郎(どい たけお,1920-2009)的《嬌慣的結構》(「甘え」の構造),以及日本當地社會人類學家中根千枝(なかね ちえ,1926-)的《縱向社會的人際關係》(タテ社会の人間関係)等等眾多傑出的著作,都可以看到不論是在日本國內外,對於日本人特性、日本民族性都做出一次次的反省,且有著相當程度的成就、結果。
而在韓國人個性以及反省,我們可以提出第二代韓僑金兩基《朝鮮古代信仰史入門》、《古代朝鮮歷史和文化》,從藝術、歷史探求韓國人特性,以及韓國當地,鄭秀福(音譯,정수복)《韓國人文化定則》(한국인 문화적 문법),由韓國「儒教」、「宗教」來論述起韓國人的文化特性。除此之外,還有朝鮮日報論說委員李圭泰(이규태)《韓國人的陋習1、2》(한국인의 버릇1, 2),從觀察日常生活韓國人的習性,寫作出一篇篇韓國人歷久以來的生活「壞習慣」雜文,最後,還有李御寧(이어령)《土地與狂風──這就是韓國人》(흙 속에 저 바람 속에)、金文學寫作諸如《醜陋的韓國人》、《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等等通俗、入門等介紹文化差異書籍,來做為反省韓國民族性的著作,且就目前韓流席捲全世界的趨勢而言,我們可以看到,在坊間書店對於韓國特性、社會解讀、翻譯的書籍也如雨後春筍般問世。
而提到對中國研究的書籍,更不用說了,從古至今,國內外對於中國大陸社會、教育、個性等層面的研究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的,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魯迅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到柏楊《醜陋的中國人》 等等眾多著作,且最近在各國際間興起老外學中文,研讀中國經典四書五經、詮釋的「漢學」(Sinology)或稱「中國學」(China Studies),就可證明此點。
唯獨缺少的,就是臺灣。
臺灣成了亞洲最神秘的一角、一個國家。

回過來重新審查臺灣自己國內大多論述臺灣的書籍,多是從觀光角度、工具書的角度來看臺灣,介紹給他人臺灣有什麼好吃、好玩、好逛的地方,根本無助於人們觀察到臺灣精神;繼之,在另一方面,「近年」來臺灣國內解讀臺灣、論述臺灣人的言論,大多從政治角度出發,如李登輝1998年10月14日提出的「新臺灣人論」,或者是蔡英文2011年7月9日提出的「臺灣人論」等等,這些論述都從政治、選舉上考量的口號,從某個角度而言,根本是沒有論證的。如當年李登輝言:「無論是什麼族群,不管何時來到臺灣或來自何處,只要愛臺灣,認同臺灣這個安全繁榮的民主社會的人,就是臺灣人!」或者如同蔡英文:「其實,任何住在臺灣、認同臺灣的,都是臺灣人……『我是臺灣人』,那代表著民主社會、進步的價值。」等等,這些言論都是出現在「選舉場合」,已經帶某種「目的」而被說出。
除此之外,端看近代選舉場合所提到的「臺灣人論」,是跟中國大陸連在一起講,若是沒有中國大陸威脅的存在,基本上,在選舉場合上,這些言論是沒有太大「效用」的。
換句話說,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解決「臺灣人是什麼?」、「臺灣價值是什麼?」 等等,這些讓現今臺灣人倍感焦急,而需解答的問題。

而今,如果我們不從「實用性」角度出發,不把臺灣當做一個觀光場所,或者跳脫「政治角度」(選舉)來看臺灣,試圖轉變個「態度」(Einstellung, attitude),從文化、價值上來重新反省臺灣,我們會看到什麼呢?
也因此,在有著留學背景的我,能與臺灣保持點距離觀看臺灣,且又專攻哲學背景,在國內進行了幾場文化差異講座之後,整理了這幾年的所思所得,決定以這本小書拋磚引玉,來試圖描述「臺灣的現象」、「臺灣價值」等問題。

目次

《無鏡的國度:臺灣人「借」的意識》

臺日韓三地學者共同推薦
代書序:描述臺灣的三種寫作策略

一、21世紀的臺灣
反後藤新平的治臺三策
飢餓的臺灣人
無鏡子的臺灣?
臺灣人的時間觀念
臺灣人的價值觀與價錢觀
以成敗論是非的臺灣人
臺灣人的國旗恐慌症?
愛好口號的臺灣人
臺灣人的二元思維
熱愛選舉的臺灣人
臺灣政論節目中的「特別來賓」?
歷年來臺灣代表字
相信直覺,臺灣人的「感」
又愛又恨韓國的臺灣人
隨便先生傳
318輓歌──致3.23被打的臺灣人民

二、他人的目光──日本人、韓國人、大陸人以及臺灣人
韓臺時間差
他人的目光
臺灣女生重?
臺灣人的第一名觀
愛「撿現成」的臺灣人
臺灣產品的強項?
拒買HTC手機吧!
沒有漢堡店的臺灣
沒關係,來臺灣觀光有「吃」的
從Running Man看到無歷史感的臺灣人
臺灣混雜性格的紀念日
象徵國家的動物,從足球隊徽看起
這些國家的共通點?
一場讀書會,專屬於臺灣人的問題
臺灣人自殺論

三、臺灣人「借」的意識 
多元文化?臺灣人「借」的意識
與其說追問臺灣價值,倒不如說是建構臺灣價值!
無建國神話,來探討精神的臺灣
從楊逵用日文寫作〈新聞配達夫〉史料,談臺灣人「借」的意識
亞細亞的孤兒長大了
從臺灣畫家──陳進、陳澄波的作品談起,一種殖民地下的參賽畫展
注定無古裝、有他者的臺灣電影
由識正書簡文化政策,來看臺灣人「借」的意識
從臺語文字,來看臺灣人「借」的意識
대만,たいわん,台湾,臺灣
臺灣「借」的「國民」女神──全智賢
鬼島人
「借」的都市──天竜人(てんりゅうびと)?
God bless Taiwan?
臺灣「借」的面具──模仿
臺灣的KUSO海報中,「借」的意識
黃色小鴨還是薑母鴨?OK還是CK?
「借」的領域──夜市
借的反噬

四、結論

書摘/試閱

節錄自〈由識正書簡文化政策,來看臺灣人「借」的意識〉

如果1949年中國國民黨來到臺灣,帶來的最初的價值,就是以中華民族正統文化的姿態來到臺灣,這也難怪蔣中正來臺,為什麼要運出這麼多中國文物的原因,就是因為希望能在臺灣以中華文化正統自居。
可惜的是,臺灣人「繼承」不了這樣的中華文化價值,更可惜的是「遺忘」之。如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臺灣人喊的「去中國化」政策;但是臺灣人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也就是若要去中國化,自己首先必須要提出一個價值,必須已經有一個價值,才有可能去中國化?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自己的價值,在去中國化之後,臺灣呈現出來的會是怎麼樣的面貌呢?這才是值得我們反省的。
回到馬英九所言的「書簡」一語,就是一種臺灣人「借」的意識。他看到現今國際這麼重視簡體字,大家都在學簡體字,臺灣若要趕上全球化、沾個光,無疑就是要「書簡」,故馬英九提倡大家要「書簡」。
深入分析,「書簡」本身就已經是一種丟掉「繁體字」的動作了,試圖「借」他國的價值,來反噬自己已經繼承的文化價值。
反噬的動作在哪呢?我們設想這樣的文化政策如果可能成功,十年、二十年臺灣人書寫簡體字,舉凡書籍、店家看板、新聞報紙等等,都充斥著「簡體字」,那麼「繁體字」從哪來呢?又有哪來的「識正」這個問題呢?目前大陸連印四書五經都是「簡體字」了,哪來的書給臺灣人「識正」呢?最後臺灣一定是來到「識簡又書簡」的地步,那麼跟大陸開導出來的「書簡」漢字文化價值,又有何不同呢?
一言以蔽之,「識正書簡」這一句話,揭露出臺灣文化價值的兩個面向,過往的臺灣文化既是「繼承」、「遺留」著中華文化(繁體字)而來,但是在歷史發展中,臺灣人試圖去拋棄它的話,使用的便是「借」的意識,借用「簡體字」(象徵大陸所產生出來的漢字文化價值),來形成與亞洲價值接軌的「簡體字」的趨向。
所以,臺灣知名文人張曉風作家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很保守地說「識正」即可!
「識正」即可,但我更要加上一句:「臺灣人,書簡就免了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6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