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麵條讓人變笨?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德國名醫深入剖析碳水化合物如何傷害我們的健康,
從此遠離碳水化合物,享受更聰明、更苗條、更健康的人生!
「當我高呼『拒吃麵條!』,我所提倡的,並不只是一種新的健康飲食法;而是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對待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飲食產業和我們的健康。」──德國醫學博士 烏里西‧史特倫茲
麵條真的會讓我們變笨嗎?
讓德國醫學博士告訴你──
碳水化合物會癱瘓「粒線體」,讓大腦發炎,使我們缺乏能量、身心遲鈍
碳水化合物比脂肪和膽固醇更危險,是肥胖、糖尿病、心肌梗塞的罪魁禍首
碳水化合物供養癌細胞,觸發體內的癌症基因
我們應該──
向麵條說不,多吃肉類、雞蛋、油脂和蔬菜,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才是身體真正需要的!
起身運動,鍛鍊肌肉,讓新陳代謝正常調節,喚醒身體智能、關閉癌症基因、告別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終結失智症
一天只要有十到十四個小時不吃碳水化合物,簡單的三階段戒除碳水化合物計畫,就能輕鬆邁向聰明苗條、長壽健康的人生!
作者簡介
大學時期獲得巴伐利亞高材生獎學金修習物理學,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後,獲得德國國家學術基金會的資助完成醫學研究,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於大學醫院,並從事相關研究,一九八○年起自行開業,專攻內科,為運動員做健康評估,經常以論文出版和電視節目為大眾提供健康與健身知識諮詢,目前已有三十幾本醫療著作問世,臺灣已出版著作為《輕鬆跑出健康》(健行,2014)。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看到這本書的人有福了!/郭葉璘醫師
花了兩三天,在通車及工作之餘把這本書看完了。這是本易讀有趣的書,寫得非常白話也興趣盎然。書中的重點就是,要過健康快樂的生活,就不要吃糖及澱粉(碳水化合物或醣),也就是實行所謂的「低醣飲食」。書裡提供的許多論證及案例,跟我近幾年研讀原文醫學期刊及身體力行所得到的心得是一樣的,應該說這本書是平民版的「低醣飲食」書。
個人實行「低醣飲食」,也就是不吃糖及澱粉,已經五年。最近又跨入「生酮飲食」,也有三、四個月了。這五年多來,我還是持續地研讀有關低醣飲食的研究文章,同時在臉書上分享各種健康的資訊,其中最重要的訊息就是推廣低醣飲食的好處。(注一)
雖然全世界風行的「低脂高醣飲食」,有政府、各層級衛生組織、專科醫學會、醫師、營養師以及新聞媒體的強力背書,但「低醣飲食」一再在隨機控制研究(證據力最強的科學研究)中,輕易打敗「低脂飲食」。無論在體重減輕、降低三酸甘油脂、增加好的膽固醇(HDL)、減少發炎指數、甚至降低血壓的功效都輕鬆的勝過「低脂飲食」。(注二)不禁讓人質疑:「世界上怎麼有這麼好的飲食法,可以有那麼多的好處?」其實它還有更多的好處,在這本書裡面都有提到。我可以用我及親朋好友的親身經驗來告訴大家,這些都是真的!
本書除了低醣飲食外,也提到所謂的「酮體」。我現在實行的「生酮飲食」,就是低醣飲食的進階版,內容為:
1. 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每天小於五十公克
2. 適量攝取蛋白質,每天約體重(公斤)乘以一至一.五公克
3. 多攝取「好的脂肪」(注三)
「生酮飲食」因為碳水化合物攝取的量極低,血糖保持穩定,因此胰島素濃度低,身體就能分解脂肪成脂肪酸及酮體,來供應全身細胞,包括最需能量的腦細胞。比起「葡萄糖」,「酮體」是一種非常乾淨且環保的燃料。葡萄糖好比容易產生汙染的柴油,而酮體就像氫燃料電池,運作時只會排出水及二氧化碳。酮體產生的能量比葡萄糖多(更有效率),燃燒時產生的自由基以及乳酸較少(更乾淨,不汙染身體),燃燒時所需的氧氣也較少(對環境友善)。更重要的是,人身體血液中的血糖只有五公克,再加上肝臟的肝醣約一百二十公克,總熱量不到五百大卡,而單是腦子一天就要消耗六百大卡,所以血糖很容易被消耗掉,因此需要三餐甚至消夜來補充。(注四)可是酮體及脂肪酸卻是從脂肪分解而來,以一個七十公斤,體脂肪二O%的正常男性來說,身體的脂肪有一萬四千公克,熱量共有十二萬六千大卡,簡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注五)所以生酮飲食的人會覺得精神狀態一直在最佳狀態,因為腦子有源源不絕的能量供應,神清氣爽。反之吃傳統低脂高醣飲食的人,因為身上葡萄糖的戰備存糧不足,需要常常補充。但是每次補充碳水化合物,就造成血糖上升,導致胰島素上升,好趕快把葡萄糖趕進脂肪細胞(脂肪細胞也同時變胖),每一餐血糖都在上上下下,當然精神狀態就時有起伏,而胰島素長期玩這個雲霄飛車的遊戲,細胞開始罷工,造成胰島素阻抗(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前期)或甚至是糖尿病。
我在醫院看到許多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因為高血糖狀態,造成血管發炎、狹窄甚至阻塞,從而產生許多併發症。好不容易放個支架,把狹窄的血管撐起來,可是病人回家後繼續「低脂高醣」的所謂健康飲食,常常沒多久,別的血管又出問題。同時這些病人的癌症及老年癡呆症的比例也比一般人高很多,這點在本書後段也清楚地闡述其成因,當然還是跟糖及澱粉脫不了關係。
個人身為醫生的天職雖是努力醫治病人,可是每次只能治標(處理局部血管狹窄)卻不治本(病人繼續三餐大啖碳水化合物,病況日益惡化),著實令人氣餒。因此開始在我的臉書上,宣揚低醣飲食的好處。雖然自覺像蚊子叮牛角,很難撼動幾十年來深植普羅大眾的低脂高醣的飲食信念。但是如果沒有站出來,用自己的良心說話,不曉得還有多少人要繼續受害。
看到《為什麼麵條讓人變笨》這本書的出版,心中泛起一點欣慰!「德不孤,必有鄰」,真理不會永遠被埋沒的,能看到這本書的人是有福的,而能夠真的下決心實行「低醣生酮飲食」的人會享受到健康清明的生活!這是我從自己及周遭親友的親身體驗及回饋中一再肯定的!(唉,怎麼有點像是在傳福音,但這真的是我內心的聲音!)雖然我預見可能要花個十到二十年的努力,低醣的觀念才會普及於一般民眾,但這本書就是這個努力浪潮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過著更健康、更有品質的生活!
本文作者為壢新醫院影像醫學科主任
注一:https://www.facebook.com/yehlin.kuo
注二:可參閱http://www.stroke.org.tw/newpaper/2014Dec/paper_6.asp及http://www.nrst.tw/db/Jour/1/20150115/5.pdf
注三:「好的脂肪」是除了反式脂肪(糕餅、麵包、植物性奶油)及富含 Omega 6 的大豆油、玉米油(容易造成發炎)以外的非精製油品,如冷壓椰子油、冷壓橄欖油、動物性奶油等。
注四:人身體的血液約有五公升,血糖 100 mg/dl,換算成每公升有1000 mg/l,也就是一公升血液有一公克糖,所以五公升血液有五公克糖。碳水化合物一公克是四大卡,肝醣加上血糖(120g+5g),再乘以四大卡後便等於五百大卡。
注五:七十公斤相當於七萬公克,七萬公克的二O%後相當於一萬四千公克,每克脂肪為九大卡,一萬四千乘上九大卡後便等於十二萬六千大卡。
序
前言
大家一定都聽過「麵條讓人幸福」(Nudeln machen glücklich)這句格言。從表面上看來,這句話或許是對的,因為碳水化合物能在大腦裡刺激血清素的製造。(譯按:血清素[serotonin]俗稱「幸福激素」或「快樂激素」)然而,這其實只反映了部分的真相。事實上,正是由於血清素,麵條並不會讓我們變得幸福,而是會讓人上癮,渴望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成為麵條的粉絲之所以笨,正是因為會愈來愈肥胖,連帶地,也會愈來愈愚蠢。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許多相關研究都指出,小麥尤其會對大腦造成可怕的傷害;此外,一般說來,相較於那些在腰臀間懸著厚厚救生圈的人,那些褲腰帶較短的人,腦筋可要靈光多了。
沒錯,這樣的話的確是逆耳忠言。如果我們秉持的盡是那些陳腐的思想與成見,這些話只會讓人覺得是在胡扯、令人格外討厭。因此,為了完成這本書,我特別仔細地調查,並且嚴格分析和檢驗各種相關的研究。我不得不說:上述的結論確實無庸置疑!雖然碳水化合物餵飽了我們,卻也讓我們致病。麵條讓我們變得愚蠢!
眾所周知,我對那些暗黑的恐嚇醫學向來嗤之以鼻,我是個如假包換的快樂醫學家。是以,我現在想要問問你:
你是否想擁有更活絡的思考能力?是否想要到了七、八十歲,甚或九十、一百歲時,還能傲人地說:「健忘?我才不會!」?
你是否希望擁有強韌的內在動力,能輕而易舉地戰勝自己的「心魔」?
你是否想要帶著強健的心臟,靈活、輕巧地走過自己的人生?
你是否對糖尿病避之唯恐不及?
如果可以給予基因最好的機會,你是否會選擇斷絕罹癌或其他疾病的風險?
你一定連續回答了五個「是!」,我承認我也一樣。因此,打從很久以前,我便將碳水化合物從菜單裡刪除。我對麵條可說是敬而遠之,遑論麵包、馬鈴薯和糖了。
耐人尋味的是,此舉絕非「捨棄」,相反地,避免攝取碳水化合物其實是項「大禮」,大大增益了我們的人生。你將發現,突然之間,許許多多早已被我們打入冷宮的美味佳餚,重新回到了我們的餐桌上,相較於每天所吃的麵包,及那些永遠一成不變的義大利麵,它們更加有滋有味。好處遠遠不僅如此,突然之間,諸如偏頭痛、痙攣性疝痛、糖尿病等疾病,也會跟著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如果我們願意就此不再攝取任何劣質的碳水化合物,我們還能更為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多發性硬化症和癌症等疾病。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就是,體重過重的情況也會自動消失,而且你根本不用斤斤計較卡路里,更不必饑腸轆轆地飽受挨餓之苦。乍聽之下,這是否美好到有點不切實際?我可以向你拍胸脯保證,這一切絕對所言非虛!許許多多「永保年輕」(forever young)系列的讀者都曾親身體會,你不妨自己也來試試!屆時你同樣也會對此深信不疑。
祝福你,在通往沒有麵條的路途上,一切順利!
敬祝安康
你親愛的
烏里西‧史特倫茲
我們變得愈來愈肥、愈來愈笨
不久之前,大家還以為攝取脂肪讓我們變胖。胡扯!難道你見過有誰因為吃了番茄而變紅的嗎?如今我們曉得,碳水化合物才是真正的元凶,是碳水化合物讓我們變得愈來愈肥、愈來愈虛、愈來愈累、愈來愈笨。且讓我們遠離它,同時也遠離非必要的體重增重,如此一來,我們將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諸如美好的心情、強勁的動力、充滿希望的未來,都將不請自來。
哈囉,醒醒!
先來說個好消息:這世上總是存在可以逆流而上的人。就是那些在逛超市時不會貪圖方便而取道中央的人,他們既不會將一大堆烘焙食品、即食湯包和麵條搬上購物車,更不會在前往櫃檯結帳的路上再加購幾個冷凍披薩,他們寧可多走一點路,繞到擺放新鮮蔬菜的區域,寧可在冰櫃裡仔細挑選真正新鮮的乳製品,沿路尋找附有有機戳記的新鮮雞蛋、豆製品和新鮮的漿果,寧可走到藏身最裡頭的生鮮櫃位,好好地選購新鮮的魚類、肉品和乳酪。
沒錯,相較於血拚垃圾食物,這麼做的確比較大費周章;不僅得花更多的時間,甚至可能得花更多的金錢。此外,比起搬運洋芋片、可樂或塑膠盒裝的馬鈴薯沙拉,搬運新鮮的蔬菜和雞蛋或許要費事許多。
我想,你八成也是屬於逆流而上的一員,你會更仔細地去思考,什麼才是身體真正想吃的、什麼不是。如若不然,你肯定也已經準備好,要加入這樣的行列。否則的話,你根本不會想要閱讀這本書!或許你已經在www.strunz.com這個網站的論壇上,讀過不少「forever-young」粉絲團的熱烈討論。我自己也經常會上去看看,拜讀各種寶貴的意見,我總是一再讀到許多激勵人心的故事,它們對我的啟發和鼓舞,往往超越那些頂尖大學所做的大規模團體實驗。
「這真是出人意料!」
令人訝異的是,居然會有那麼多人安於自己的腦袋處在愚昧的狀態。你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嗎?位於柏林的羅伯特・柯霍研究所(Robert Koch-Institut)指出:如今在德國,每四個人就有一人過度肥胖;更準確地來說,就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三十。二〇一二年十月九日該所在受訪時表示:
「這真是出人意料!這樣的發展,著實令人震驚。」
我特別喜歡看別人吃驚的樣子。不過這件事真的出人意料嗎?事實上,早在十多年前,德國營養學會(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Ernährung)的主席便已承認,德國的營養諮詢失敗得一塌糊塗。然而,截至目前為止,以全麥為取向的營養準則,卻依然盤踞在德國營養學會的網頁上。如此看來,會有這樣的發展,其實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根據德國微型人口普查的統計結果顯示,在二〇〇五年時,德國有二十七%的人口體重過重(25≤BMI<30),十二%肥胖(BMI>30)。在接下來的四年裡,情況有了戲劇性的轉變;二〇〇九年時,德國有三十七%的人口體重過重,十五%的人口肥胖。德國簡直可謂是「肥胖控」,或者,更準確地來說,簡直是「麵條控」!
如果我們放眼將來,情況恐怕只會更不樂觀。根據美國杜克大學於二〇一二年五月所發表的一項研究,大約有三十六%的美國民眾體重過重。學者預測,到了二〇三〇年時,這項數字將會攀升至四十二%。除了美國以外,諸如墨西哥、紐西蘭、智利、澳洲和英國等地,同樣也有大批民眾飽受體重過重之苦。在全球肥胖統計排行榜上,德國目前已躋身中段班。相對地,諸如韓國和日本,這類在傳統上不以薯條、披薩、義大利麵和漢堡為主食的國家,當地民眾的身材則多半偏向纖細、苗條。
德國人很有可能會朝愈來愈胖的方向發展。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所有的食物裡都含有太高的糖分。不妨稍微觀察一下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幾乎每個街角都有一家麵包店,就連在超市裡,也設置了愈來愈多的麵包自動販賣機,那濃郁的麵包香氣,總會在我們那還停留在石器時代的天真大腦裡觸發「快點獵取!」的警報。在學校裡,學童依然被灌輸「早餐吃麥片,休息時間吃三明治」的觀念。每天中午在餐廳裡,人們在餐盤裡裝上至少一半以上的飽食附餐(例如麵條或馬鈴薯之類),說好聽一點,那些東西應該叫「胖化劑」;說難聽一點,根本就是「笨化劑」!
結語
無醣飲食很潮。不過,這並非是我們花費許多功夫在這上頭的理由。在我看來,無醣飲食是讓人生更健康、更幸福且永保年輕的重要操縱桿。我承認,這種方法是有點極端,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這樣的極端方式,而且這樣的方式往往還會惹來許多的誤解。因此,我想藉著這最後的篇幅,一勞永逸地說明清楚:
首先,我的目的並不是要宣傳,借助無醣飲食、營養補充品和蛋白奶昔,我們就能變成全新的、更好的人類。這未免太過狂妄自大。不過,我倒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得以享有沒有糖尿病、沒有癌症、也沒有阿茲海默症的人生。只是單純的健健康康。這不是什麼菁英思想,而是一種社會思想,這完全是可行的。不僅如此,這也是我的願景,為大家所祈求的一個更好且更有人性的世界。
再者,我的目的並不是要鄙視那些從未聽過酮症的人,這樣未免太過傲慢。我的工作其實是,將這個觀念傳達給盡可能多的人。這當中的基礎概念真的很容易了解:遠離劣質的麵食、劣質的甜食、劣質的檸檬蘇打。這就是全部,這就能發揮許多影響。我的願景是,盡可能讓愈來愈多的人知道這一點。
並且,我的目的並不是要從命運的手中取得完全的主控權,這樣未免太過天真。儘管如此,我還是致力於讓永保年輕的夢想成真。健康的飲食對此絕對有很大的貢獻。不過,即便有了健康的飲食,我們依然無法開悟、無法完全解除痛苦、更無法因而變得無所不能,而且三不五時騎腳踏車還會摔車,不過這條路還是值得我們走下去。它會引領我們走向一個更健康、更輕鬆、更幸福的人生。我為什麼這麼有把握?答案就在表徵遺傳學。
最後,我的目的並不是要剝奪生活在這世上最貧窮角落那些人的營養基礎,這樣未免太泯滅人性。我所努力的目標是,讓盡可能多的人獲得盡可能好的飲食。因此,我對製糖產業、製藥產業、舒食產業,以及與這些產業有所來往的公家機關,全都採取非常非常嚴厲的態度。在我看來,散播一些錯誤的資訊,例如「多吃全麥麵包」或「大腦需要糖」,以致成千上萬的人病得越來越嚴重,甚或因而死亡,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作法!這不會、也不該是我們所選擇的道路。
當我高呼「拒吃麵條!」,我想向世人提倡的,並不只是一種新的健康飲食法;我所主張的其實是,用一種全新的觀察方式,去對待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飲食產業、我們的健康。
如果我們把「我們每天所吃的麵包……」改成了「我們每天所吃的蛋白質和番茄……」,這將不亞於是一場文化革命。我知道,這樣的事情需要時間。
不過,事實上,如此的一大步,其實只需要,我親愛的讀者們,你們每個人的一小步。只要你願意,隨時都能跨出那一步,譬如就是現在、今天。
祝福你們一切順利、用餐愉快!
目次
第一章 每天吃的麵包讓我們變笨
我們變得愈來愈肥、愈來愈笨
哈囉,醒醒!/「這真是出人意料!」/法國麵包讓腦部受損/回顧/我們真的拙於飲食嗎?不!/離開心情三溫暖!
寧可永遠年輕、永遠聰慧
麵條使人老/過重這件事一點兒也不公平/肚子愈大、壽命愈短/壽命絕非天註定/百歲青春/第二個免疫系統
第二章 拒當安樂鄉裡的病夫
從野味到麵條
當瞪羚消失/新石器時代人類的萎縮/不吃麵條的原始民族/依然強韌、苗條、健康/不喝牛奶行不行?/偶爾當個愛斯基摩人也不錯/肉讓人……/跟麵條說不!
為何我們喜歡碳水化合物?
從母乳開始/從牛奶到蜂蜜/蜜糖超市/小字體大驚異/甜味劑/危險的葡萄糖果糖糖漿/萬惡的脂肪?/不吃麵永遠是個好主意/靈丹妙藥—─蛋白質/吃出苗條/奇蹟會發生!
壓力引發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求
靜止的高速運轉/碳水化合物是神經的壓力
第三章 我們的身體真正想要什麼?
兩種不同的新陳代謝
麵食阻礙脂肪燃燒/好的脂肪人人愛/體內到底燃燒了些什麼?/燃燒脂肪引擎—─肌肉/少點體重、多點效能
智能將甦醒!
豁然開朗/誰說大腦需要糖?/遠離熱量與升糖指數/自由自在享受運動!
第四章 關閉癌症基因
癌細胞喜歡糖
我們其實大有可為/癌症並非只是突變/精疲力竭的粒線體/糖是癌症的肥料/以挨餓代替照射
當癌症已經發生
總是值得一試/化療期間的無醣飲食/化療期間的維生素C/無癌人生
癌症會遺傳嗎?
遠離癌症/啤酒和披薩絕非善類/癌症是門好生意
第五章 告別心血管問題
讓動脈放個假
那麼,膽固醇呢?/脂肪讓心臟更健康!
心臟中意無醣飲食
脂肪解決了大麻煩/無關基因/苗條比強健更重要
第六章 從此將阿茲海默症拋諸腦後
終結失智症!
大腦快照/多多不益善/麵條使人笨/大腦究竟怎麼了?/果糖讓我們更笨/糖尿病患者的風險特別高
什麼才能讓我們重拾靈敏
跟麵條說掰掰—─晚做好過不做!/萬能的 omega 3/神奇的祕密武器—─維生素C/硫辛酸使人年輕/椰子油讓大腦更機敏/咖啡增強記憶力/借助肌力對抗失智症/少一點,行不行?/先睡個好覺再說/千萬別讓病情惡化到無法挽回
第七章 Step-by-Step戒除碳水化合物計畫
戒除碳水化合物可不像吃吃糖果那樣簡單
嶄新的生活方式/邁向輕鬆人生
Step 1:準備……開始!
個人目的/血液檢測/戒除碳水化合物/大腦需要時間/相互扶持達成目標/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快樂下廚去
Step 2:現在,開始!
第一頓無醣早餐/無碳水化合物的第一個月/你的無醣飲食日記/做自己的教練/身體智能/無醣飲食好伙伴/來慶祝吧!
Step 3:持之以恒
血液會說話/傾聽你的身體/消弭飢餓感/讓我們向前看/保持運動的習慣/享受正念/聚焦於自己的人生
「在特殊情況下,我照樣這麼吃…」
從事競技運動/懷孕/憂鬱症/完美食欲症
無碳水化合物永保年輕
飲食:劑量問題/跑步:與醣何干?/思考:清除垃圾想法/冥想正夯/每天最好/新生活態度
結語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