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滿額折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順暢力:專業醫師告訴你,腸胃好,人不老!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49 元
優惠價
90314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怎麼健康吃?怎麼順暢排?
讓超過20年經驗的專業醫師告訴你:胃腸好,人不老!

8種便便自我檢測法,腸道健康一目了然
16種健腸自療蔬果汁,對症下藥才有效
3大運動按摩訓練,舒緩不適有秘方
只要擁有好「腸識」,自然順暢又舒適!


【超實用自我檢測法,從顏色、形狀、氣味判斷,一眼看出便便問題】
 灰色的便便、黑色的便便、暗紅色的便便,分別告訴你身體哪些警訊?
 每次大出來的便便都是顆粒狀,可能會導致日後要開刀治療?
 習慣一邊滑手機一邊醞釀便意的我,其實已經有健康疑慮了?真的假的?
你和你的便便夠熟嗎?很多人視便便如仇家,和它相處多一秒鐘都不行,大號完恨不得立馬沖水,眼不見為淨,小心你正忽視體內發出的警訊喔!照著書中超實用自我檢測法,根據便便形狀、顏色判斷,就能化身為便便觀察專家,沖水前多想兩分鐘,腸道出問題,一看「便」知道。

【一解7大常見便便疾病:便秘、腸躁、痔瘡、肛裂、簍管、膿瘍及腸癌】
便秘的人嗯嗯時,經常使盡全身力氣,卻感到卡卡不順。罹患大腸激躁症的人,心情緊張或外在環境改變就腸胃翻騰、狂洩不已。大多數的亞洲人都有乳糖不耐症,一吃乳製品就拉肚子。痔瘡或肛裂的人便便疼痛甚至出血。大腸直腸癌罹患人數逐節攀升,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哪些人是危險族群?腸子如人體的沉默殺手,初期沒有明顯徵兆,常被我們忽視,但做起亂來,早在不知不覺中威脅全身健康。超過20年經驗的專業醫師精闢解析七大常見腸道疾病,一次解決你的疑惑!

【吃、喝、養、動!千呼萬喚屎出來,改善腸道健康,從生活習慣對症下藥】
 這樣吃:如何喝茶又不影響消化?該吃「單一食材」或「複合食材」?哪些食物看似營養,卻暗地裡對消化不好的你捅了一刀?你的「腸識」多寡,關係著生活舒不舒適,快跟著專業營養師正確啟動腸道系統,吃出健康,疾病小腹通通OUT!
 這樣喝:你有便秘/腹瀉/消化不良/脹氣的問題嗎?別怕!本書獨家設計4大類型、共16杯的自療蔬果汁,好喝又健康,就算懶人(或擠不出時間的窮忙族)也能輕鬆一杯入口。拯救腸道不求人,從生活開始做些改變,就能讓腸道獲得全面進化!
 這樣養:好菌(益生菌)多,壞菌就少,腸道要健康、好菌絕不能缺席!人的身體內有各種好菌壞菌,彼此消長的狀況就會影響腸道健康,想要自己養好菌?就從學會怎麼挑、吃優格開始吧!
 這樣動:上班時間沒辦法隨時吃喝健腸,怎麼辦?沒關係啦!就靠「小腸+大腸+乙狀結腸」的腸道按摩法+輕鬆健走計畫+縮肛訓練,內外三重夾擊,就能擺脫廁所地獄,便便順暢SO EASY!

作者簡介

郭立人醫師
 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癌團隊召集人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外科學科助理教授
臺灣機器人手術醫學會常務監事

 經歷: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

 專長:
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
低位直腸癌肛門保留手術
大腸直腸腹腔鏡微創手術
無痛大腸內視鏡檢查
直腸肛門疾病

你的「腸識」,決定生活過得舒不舒適!
各位翻開這本書的讀者們,大家好,我是郭立人。
很「高興」在此與你們初次見面,但同時也為這樣的邂逅感到相當「遺憾」。
感到高興的原因,是因為你們沒有跳過「作者序」這一頁,對於一名首次嘗試寫書、受出版社長期催稿壓榨而瀕臨崩潰的醫生來說,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加油鼓勵,我不得不和你們說句謝謝!哈哈!
但另一方面,我又感覺五味雜陳,畢竟你們之所以會翻開這本書,多多少少是由於身體被腸道的問題困擾影響著,求助無門下,才會亟欲在這本書中找到解藥。想到這裡,不免覺得這樣的相遇是種美麗的錯誤。
沒關係。
即便我們的邂逅方式一點都不浪漫,我依然希望,能盡一點微薄的力量,讓你們以及其他每位病患,都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重拾與腸道之間的友好關係。
在這本書中,我憑藉自己20年的職業經驗,近可能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插圖、照片來解說,從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腸道健康辨別分析說起,讓你依據糞便的顏色、形狀、醞釀時間等因素,快速判斷自己的身體狀況;接著了解大部分人最容易碰到的腸道症狀—「便秘」和「大腸激躁症」,於內於外皆對症下藥,徹底避免麻煩;最後則是透過「吃食材、喝果汁、養好菌、多按摩」四種方式,促進消化系統運作,自己當自己的家庭醫生。當然,也少不了大家最關心也最害怕的腸癌問題,我整理出關於腸癌的相關資訊,目的即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疾病後才能減少不必要的緊張,用正確的治療方式突破困境。
我必須要說,身為一名專業的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我不認為僅以一本書的方式,就可以為每位病患解決千百萬種腸道問題,那是天方夜譚、不可能的任務、是對自身醫學專業的不尊重。
那為什麼還要寫這本書呢?
因為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更注意自己的身體。
行醫這麼多年,我發現,在台灣,因為健保制度及觀念的關係,大多數人往往因為就醫方便,所以過度仰賴醫生,導致平日不注重身體健康(甚至還自我摧殘它),直到生病時才求助醫生。這是種錯誤的生活方式。腸道疾病也是,它絕對不是無中生有的產物,而是長時間消化問題累積下來的結果,因此,即便平常沒有生病,也要擁有正確的概念,而不是凡事以就醫方式解決,那是最愚蠢、也最遲的方法了。
於是我寫了這本書,用最簡單的方法,讓每個人至少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腸道。雖然寫書的過程像小腸一樣曲折離奇。
「在沒生病時自己好好養護腸道,在生病時再由醫生對症下藥解決。」這種醫病相處模式,是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更甚者,我期盼有一天,在台灣的每個人,都能不必求助醫生,學會「自己的腸道自己救」就好。
希望這本書可以讓你和你的健康、我與我的理想都更近一些。
我們後會無期!

目次

Part 1 便便有秘密!先從便便的狀態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吧!
便便怎麼形成的?嗯嗯的腸道之旅
你的便便還好嗎?看便便了解身體腸道的健康
1.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這個「形狀」!
2.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這個「顏色」!
3.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這個「氣味」!
4.正常的「排便量」應該是這樣!
5.正確的大便應該是這個「感覺」!
6.正確的大便應該是這個「時間」!
7.正確的大便應該是這麼久!
8.正確的大便應該是這個姿勢!

Part 2便便問題多?80%的人「腸腸」遇到這些困擾!
感覺來了,卻始終沒有結果,好扼腕:便秘問題
1.到底多久沒大便才算是便秘?
2.容易便秘的五大族群,你是否也是其中之一?
3.影響排便順暢度的三大因素!
4.「宿便」是什麼,時常便秘就會有宿便嗎?
一出門就找廁所,越緊張腸道就越激動:大腸激躁症
1.什麼是大腸激躁症?
2.為什麼會得大腸激躁症:飲食/心因性/外界環境變化
不管順暢不順暢,屁股都好痛,我怎麼了:痔瘡/肛裂/肛門廔管/肛門膿瘍
1.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得了痔瘡?痔瘡的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2.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肛裂?肛裂的形成原因與治療。
3.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得了肛門廔管或是肛門膿瘍?該怎麼治療?
小心腸道不健康,難纏病痛找上身:大腸直腸癌/慢性潰瘍性大腸發炎/大腸憩室炎
1.認識大腸直腸癌
2.哪些因素可能容易得到大腸直腸癌?
3.我該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罹患大腸直腸癌?
4.治療大腸直腸癌的方式有哪些?
5.得了直腸癌就一定要裝「人工肛門」嗎?
6.什麼是慢性潰瘍性大腸發炎?又什麼是大腸憩室炎?

Part 3 便便排不出,跟著專家這樣「吃.喝.養.動」,千呼萬喚屎出來,好順暢!
良好的飲食習慣,減輕腸道負擔!
1.找出適合自己腸胃消化的飲食組合
2.喝茶學問大!不可不知的正確喝茶時機。
3.水果健康多!該怎麼吃對腸胃最好?
4.豆類對消化的影響
5.哪些吃法最正確?專業營養師一一破解坊間流言!
這樣吃!6大類促進腸道健康食物,多吃就順暢!
1.發酵食品助消化:味噌、乳酪
2.蜂蜜清腸解便秘
3.高纖食物助排便:空心菜、白蘿蔔、木瓜、鳳梨、高麗菜、秋葵、洋蔥
4.茄科蔬菜護腸胃:茄子、蓮藕
5.南瓜營養價值高
6.色澤鮮豔的水果助排毒:蘋果、藍莓、桑葚
7.特別收錄:少吃這些對腸道有弊的食物
8.腸胃功能不佳者的飲食原則
這樣喝!16杯健康蔬果汁,改善4大類腸道問題!
1.便秘這樣喝:亞麻奶昔、愛玉凍、火龍果優格、熟成綠拿鐵
2.腹瀉這樣喝:芭樂精力湯、蘋果葡萄精力湯、翡翠銀耳羹、蓮香奶露
3.消化不良這樣喝:紫薯豆漿、香蕉精力湯、經典綠拿鐵、特調精力湯
4.脹氣這樣喝:酪梨精力湯、紅蘿蔔鳳梨汁、綜合精力湯、地瓜葉玉米濃湯
這樣養!腸養好菌有秘訣,腸道環境更健康!
1.腸道好菌自己養,腸子健康動起來
2.認識腸道內的好菌與壞菌
3.就靠吃優格,養出一身的好菌
這樣動!3大運動按摩訓練法,改善腸道輕鬆按!
1.動一動、按一按,訓練排便順暢力
2.大便越用力越順暢?錯!聽聽醫師怎麼說
3.腸道運動第1招:靠雙手促進排氣的「腸道按摩」
4.腸道運動第2招:用簡單的「健走」活躍腸道功能
5.腸道運動第3招:一次只要5秒!讓屁屁更有力的縮肛訓練

書摘/試閱

◎你的便便還好嗎?看便便了解身體腸道的健康
●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這個形狀!
常會有病患問:大便應該是什麼樣子比較健康呢?我總會告訴他們,「理想」的大便形狀是長型、且一條成型的,有點像是一條香蕉的感覺,硬度不會太硬,但也不是糊糊的、散散的。如果糞便像是羊屎這樣一顆一顆的,落入馬桶的時候甚至還會發出很大的飛濺聲,就表示它太硬了!通常會大出這樣的便便,表示病人的纖維素或者水分攝取得不夠。當便便形狀糊糊、水水的,比較不成型,可能是吃到不新鮮的食物,腸道被細菌或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本身為大腸激躁症的體質,腸子比較敏感,吃到某些食物或心理緊張,就會拉肚子。
別忘了,排泄出來的東西都是我們吃進去的東西形成的,軟硬度端看我們的水分吸收以及纖維的量。纖維能夠把水腸壁、血管管壁的水分吸收到糞便中,所以纖維吃得多,糞便也就不會那麼硬了喔!

●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這個顏色!
一般來講糞便還是以咖啡色、棕色為最正常的顏色。對我們而言,有些顏色的糞便一看就知道是有病變、不太正常的。列出如下:
1 不正常糞便顏色:灰色
灰白顏色的糞便,通常是由於膽汁淤積、或是膽汁沒有正常排泄到腸道裡去所造成的。這是因為膽汁在腸道中經過細菌分解後會變成膽黃素,是一種能替大便「調色」的色素,而一旦腸道裡缺乏膽汁,糞便就少了黃色的色素,而形成灰白色的外型,在英文中稱為「clay-colored stool(黏土色的糞便)」。若看到這種顏色的糞便,就可以推測膽道系統有狀況,需要檢查確認是不是哪裡阻塞、或是因為結石、腫瘤造成的膽汁淤積。
2 不正常糞便顏色:紅色
紅色或含有血色的大便還可以分成兩種:「鮮血」的血便和「暗色血」的血便。如果是鮮紅色的血,或者大便外面沾染血絲,大多都是跟肛門口的傷口有關係,例如肛門因為痔瘡、肛裂傷流血等。而如果呈現較暗的豬肝色,出問題的地方就比較可能是腸道的上段、不靠近肛門的地方。舉例來說,若乙狀結腸、降結腸等地方發炎或是慢性潰瘍,就可能會形成像鼻涕黏液一樣、看起來有點類似番茄汁勾芡的糊狀血便。
3 不正常糞便顏色:黑色
類似輪胎、瀝青顏色的黑色糞便,我們會稱為「tarry stool」,通常是上消化道出血造成的。舉例來說,若胃、十二指腸的地方有一些病灶,這些病灶在出血的過程當中經過血紅素分解完之後,色素就會混在糞便裡面形成黑色的大便。不過,糞便呈現黑色也有可能跟食物有關係,譬如說吃了墨魚、墨魚麵、烏賊等含有墨汁的食物,也會形成這種黑色的大便,這種狀況就免緊張啦!因此,我們觀察糞便時,都會順便問病人之前是否吃了含有很多色素成分的食物。

●正常的大便應該是這個氣味!
正常的便便應該是什麼氣味?由於便便被腸內細菌分解會產生糞臭素,健康正常的氣味是單純微臭的,但味道不會太強烈。有些人排便時,會有一陣難以忍受的惡臭味、強烈的腐敗味,或排放臭屁,有可能是因為吃了洋蔥、大蒜、韭菜、牛奶、肉類等食物。所以當你覺得自己便便有臭味,可以先回想一下前一餐有沒有上述這些食物,如果沒有,就有可能是腸道出現問題的警訊。
原則上,糞便會有臭味,大部分都是因為胺基酸的代謝。我們所吃的肉類、或含有蛋白質的東西,經過分解完後就會形成胺氣,而造成糞便有臭味。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會發現一些草食性動物的糞便不臭,就是因為他們不吃肉類。也就是說,糞便的味道和胺最為相關,與糞便中含有多少水分則比較無關。

●正常的「排便量」應該是這麼多!
一般來講,每天的排便從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都是正常的範圍。每天的排便量以兩、三百克為正常值,但這當然還是跟飲食有關係,畢竟吃得越多,形成的糞便也就會越多;而如果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分好幾次排便,一次沒有完全排乾淨,下一次排的自然也就會比較多。
我們會建議大家養成固定的排便習慣,不要硬是忍著不去大便,否則若糞便堆積在直腸的地方,腸道會持續吸收其中的水分,讓你的糞便會越來越硬、越來越不好「大」出來,造成肛門口受傷。

●正確的大便應該是這個「感覺」!
要排便之前,大腸是在蠕動的,所以才會把食物慢慢從近端的腸子「推進」到遠端,從小腸慢慢到大腸,從升結腸慢慢到橫結腸、降結腸,這是腸胃道蠕動的正常方向。因此,有些人在大便之前會覺得腸子絞痛,絞痛完了以後才會想去大便。但是大部分的人不一定有這種感覺!事實上,腸胃道蠕動時人們不一定會感覺到痛,不過糞便排泄完後通常都會有一種「輕鬆很多」的感覺。這是因為糞便在肛門口會形成一種張力,不斷地刺激腸胃道排空,但由於環境不見得能允許我們馬上去上廁所,所以我們會用意志力把外括約肌繃緊。既然如此,一旦可以不必維持緊繃狀態,自然就會有通體舒暢的感覺了。

●正確的大便應該是這個「時間」!
腸道有個機制稱為「胃腸反射」。食物進到胃以後,就會刺激腸胃道蠕動,讓身體自然出現想要排空的感覺。所以一般來講,我們只要吃進東西就會想要排便,但人們當然不可能隨時都可以去大便,因此我們必須要養成一種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舉例來說,食物進到腸道裡面後通常差不多在24~48小時後會形成糞便,於是有些人習慣早上出門前排空完了以後,下次再形成糞便就會是一天之後,正好可以每天都在這個時間排便。不過,有些人的腸胃蠕動比較快,有「腸躁」的體質,排便的次數比較多,關於「腸躁體質」,我會在下一章節仔細說明。原則上,只要是在一個對自己來說舒適放鬆的環境,且養成固定的排便習慣,無論是在什麼時間大便都是沒問題的。

●正確的大便應該是這麼久!
通常從有便意到完全排空,坐在馬桶上的時間差不多兩、三分鐘之內就夠了。也就是說,如果在馬桶上一坐就是十幾二十分鐘,那可不是良好的排便習慣喔!我們一般不建議病人在化妝室、廁所裡「培養」便意,因為這樣做會讓肛門口的壓力變大、讓痔瘡組織變得更嚴重。現在許多人喜歡坐在馬桶上看報紙或滑手機,等著便意來襲,事實上這是個不好的習慣!建議大家有便意的時候才去大便,然後在五分鐘之內就「清空」,否則對肛門口來說並不健康。

●正確的大便應該是這個姿勢!
一般來講,蹲式馬桶和坐式馬桶比起來,蹲式馬桶「上」起來會比較容易,這是因為蹲坐時的力矩呈現一個直接往下的角度,方便將便便往下推送。不過蹲坐的狀態沒辦法維持很久,還是坐式會比較舒服,就看你比較喜歡哪一種囉!我們會建議腳受傷者、孕婦或老人使用坐式的馬桶,對膝蓋的壓力比較小,但一般用蹲式還是比較衛生,因為不用坐在跟別人共用的坐墊上。


◎感覺來了,卻始終沒有結果,好扼腕:便秘
●到底多久沒大便才算便秘?
所謂「便秘」到底是什麼呢?醫學界的定義是「超過三天以上不大便」就叫做便秘。但有些病人每天都大便,大便卻像羊屎一樣一顆一顆的,這樣的狀況一般人也都會稱作算是便秘,不是嗎?所以便秘其實可以有很多種定義,最常見的有三種:
定義1:三天以上不大便。這是醫學界通用的定義。
定義2:大便的質地很硬。
定義3:雖然每天都有排便、大便也不硬,但依舊需要蹲很久的廁所、用盡吃奶的力量大便。
其實廣義來說,只要是長時間沒有排便,或是有了便意卻無法順利排便,那麼就都可以歸類是「便秘」的現象。

●容易便秘的五大族群,你是否也是其中之一?
有「便秘」煩惱的不只你一人!平常來找我就診的病人中,大概有35%是屬於便秘狀況的。而在這之中,只有35%可能是「實質器官性」問題,例如痔瘡、肛裂、發炎、腫瘤等,需要治療;而剩下65%到70%都屬於「功能性」的便秘,可能因生活飲食習慣所導致,例如水喝不夠,或青菜、水果攝取不足等因素,不算是真的因疾病問題所引起。以下就來談談較會有功能性便秘的五大族群吧!

•族群1:女性
跟男性相比,女性比較容易便秘。這主要是因為男女先天的生理構造不同,女性的先天腹肌較薄,肌力比男性弱,推動腸道蠕動的力量相對較弱。此外,男女賀爾蒙差異也是一大因素。女性經期前與懷孕時,體內分泌的黃體素會抑制大腸蠕動,導致便秘。孕婦也因為子宮擴張,使得腸子受到壓迫,造成排便困難。不過因懷孕引起的便秘,通常在分娩以後子宮不再壓迫,所以會自然痊癒。
當然,除了女性以外,男性也可能會便秘。年紀大的男性容易因前列腺肥大,導致溢尿和頻尿。有些人頻尿就會不想喝水,水分不夠使得大便過硬,形成所謂的「鑲塞性便秘」。
• 族群2:老年人
年紀越大,就會越容易形成便秘。由於年紀大的人腸道神經比較不敏感、肛門括約肌的力量比較鬆弛,或是腸胃道的蠕動比較慢,導致容易便秘。這時只吃蔬菜等纖維,反而會造成老年人腸胃消化的負擔,建議根據身體狀況,攝取適量的油類來潤滑腸道、促進通便,同時也可以讓腸子更順利地吸收養分。
• 族群3:水分攝取不足者
除此以外,水分攝取較少者,會比較容易便秘。因此,若是工作環境缺乏水分的人(例如身在無塵室中的工作者),因為水分吸收得較少、又常必須憋尿、憋便,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就容易有便秘、甚至尿道感染的問題。
• 族群4:副交感神經不活躍者
自律神經,為不受大腦控制的自主神經,它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組成的。人興奮的情況下會導致交感神經活躍,放鬆的情緒則會助長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兩者的關係像蹺蹺板一樣,呈現「當一方活躍,一方就休息」的消長狀態。進食後,腸胃會自動進行消化與吸收,透過副交感神經來刺激腸胃蠕動。若長期交感神經活躍、副交感神經低下,使腸胃功能下降,就會形成便秘。換句話說,只有在放鬆狀態下,讓身體順利切換至副交感神經活躍的模式,腸道才會蠕動。
• 族群5:服用精神疾病藥物者
若有在服用精神疾病的藥(譬如神經系統的藥物),也比較容易形成便秘。我們是透過副交感神經去刺激腸胃道蠕動,但有些精神性的用藥會抑制副交感神經,導致腸胃道沒有那麼敏感、無法順暢蠕動,也就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


◎一出門就找廁所,越緊張腸道就越激動:大腸激躁症
●什麼是大腸激躁症
一般來講,腸胃道比較敏感的體質就是所謂的「大腸激躁症」(或可稱為「腸躁」),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通常是「大便次數比較多(一天超過三次),或者是大便比較稀」。不過,在確診為大腸激躁症前,必須要先排除一些狀況。
在門診的判斷中,腸道問題約35%是實質器官的問題,指的是患者的腸道有發炎、感染、長東西的情形,例如憩室發炎或慢性潰瘍性大腸發炎;另外65%則是由生活習慣導致的功能型疾病,和器官發炎、感染並沒有關係,便秘和大腸激躁症都是屬於這一類。但也因為這種疾病和器官病變無關,反而難以根治。
因此,當患者說他感覺「腸胃道蠕動比較快、大便次數比較多」時,醫師必須先替他做大腸鏡檢查,排除慢性大腸潰瘍發炎、腸癌、腸套疊等實質器官性問題,之後才能確診是否為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其實沒有特定的好發年齡,年輕人或年紀大的人都有可能罹患。臨床上來說,年輕人的病例比較多一點。由於年紀大的人已經習慣他的腸胃道了,就覺得「這就是他的體質」;相對地年輕人因為沒有經驗,當大便習慣一改變,可能就以為是大腸直腸癌,最後才發現其實是腸躁症。因此,一般門診的年輕人比老年人多。

●為什麼會得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患者因為體質的關係,腸道很敏感。我們腸子的蠕動是透過副交感神經控制,當刺激副交感神經的次數較多,大便次數也會因此變多。主要的刺激因素可以分為食物方面、心因性方面、外界變化三種層面。
1 飲食方面的刺激
• 涼性食物
很多東方人都不適合吃冰的、瓜類的食物。舉例來說,有些患者吃西瓜、香瓜或小黃瓜等,比較容易拉肚子。雖然西醫並沒有分所謂涼性食物或是熱性食物,但根據臨床情形及中醫觀察,吃綠豆及瓜類的東西,確實容易導致排便次數較多、較稀。
• 刺激性食物
我們常說腸躁症的病人有點像清教徒,吃東西的限制很多,太油的東西、炸的東西都不能吃。此外,辛辣的食物、酒類、大蒜,或是蔥爆的料理也都屬於刺激性食物。同時,也不建議病人吃太多外食,因為餐廳料理很多都用高溫油炸、調味較重、添加大量調味料或比較刺激的食材,較不適合病人的腸道。
• 乳糖不耐症
何謂「乳糖不耐症」?乳糖不耐症是指因體內缺乏可分解乳糖的酵素─「凝乳酶」,導致腹脹、腹瀉等症狀。當我們喝進乳製品時,胃裡的凝乳酶必須先把它凝固,我們的膽汁才能將它溶解。但如果凝乳酶不足或是缺乏的話,我們喝進的乳製品很容易一下子就流到腸胃道,導致沒辦法吸收及消化的結果,就是導致腹脹與腹瀉。因為東方人胃裡比較缺少凝乳酶,所以發生乳糖不耐症的機率高於西方人。
2 心因性的刺激
有些人一旦碰到考試或工作上的壓力,情緒一緊張,腹瀉次數就會增加。這種就是屬於心因性的刺激所造成的腸躁,可以藉由吃益生菌來改善。市面上益生菌的相關產品種類繁多,從粉末、發泡錠到膠囊、藥丸都有。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從味噌、納豆等發酵產品,或是含乳酸菌的食物中攝取,例如優格、優酪乳。
不過,每個人的體質所適合的益生菌並不同,同一種產品,有些人可能吃了可以緩解腹瀉症狀,有些人吃了反而拉肚子拉得更兇。必須自己多方嘗試、找出對身體有幫助的種類,才能真正達到改善體質的效果。
3 外界變化的刺激
天氣變化上,有些人因為冷風或一些刺激性的東西,容易拉肚子。如果屬於這種體質,天氣秋冬變化的時候,可能就要用暖暖包、毛毯來保護肚子,免得一受到外界刺激就拉肚子。
環境變化上,譬如有些外國人來到臺灣,因為不適合這邊的大腸桿菌,導致腹瀉;又或是很多球員到外國比賽,都會帶自己的飲用水,因為他怕短時間內沒有適應當地環境,就會拉肚子,影響他的體力跟表現。這些例子並不是大腸急躁症,只是因為還沒有適應環境。大腸急躁症則必須要在同個地方待過一段時間後,對當地環境都已經適應完,卻還是這種體質,才能說是大腸急躁症。
雖然導致腸躁症的原因大部分還是以心因性為主,但飲食和環境變化也會加重這些症狀,所以如果體質是屬於容易引發大腸急躁症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應避免上述的三種刺激因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4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