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性別、社會與空間讀本
滿額折

性別、社會與空間讀本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原文的作者多數是女性主義地理學界巨擘型學者,他們已對這個研究領域投入一生的時間與精神,並在全球性別研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或在大學中教授女性主義地理學課程,或指導性別地理研究論文的學者,並對高等教育性別地理學有深刻的影響。透過此譯本的引介,希望能讓華文讀者分享這些經典的作品。期待讀者看過之後能因感動而投入這個領域,使女性主義地理學能源遠流長,這將不是最後一本女性主義地理學翻譯本。
 
Gender, Society and Space—Selected translations is a significant text developed from the class of the same name that has been taught by Prof. Nora Chiang at th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or the last ten years. The fourteen selected papers are group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ory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Issues,” “Empirical Research on Class, Ethnicity, and Mobility,” and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 The original works were written in English by distinguished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feminist geography in the western world.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they will help a large numbe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here this literature is not readily available.
Janice Monk, A. A. G. President 2001-2002

作者簡介

姜蘭虹 主編
國立台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名譽教授
曾擔任台灣大學地理學系主任、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台灣人口學會理事長、屏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學院院長及台大理學院副院長。1976年以來,出版學術論文將近一百多篇。近期出版書藉有:Asian Women: Gender, Migration, and Work (2009), Immigrant Adaptation in Multi-Ethnic Societies: Canada,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2013),《地理思想讀本》(2014) 等。曾經擔任《台大地理學報》、《婦女與兩性研究學刊》及《人口學刊》主編以及數個國內外期刊編輯委員。畢業於香港大學地理與地質學系,兩次赴美求學,獲得碩、博士學位。1971年從美國移民來台,成為屏東內埔媳婦,啟發我對族群、性別角色與人口流動的好奇與研究。
 
宋郁玲 副主編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副教授
出生於台北,一個美濃客家城鄉移民的五千金家庭。自幼因父母重視教育,且家中無兄弟作為資源分配不均的對照,因此終能搭上主流價值,獲得一口飯吃。但逢年過節在大家族聚會中,始終瞭解,沒有男孩的家庭,常成為關切的焦點,因為在那個時代,這叫做「遺憾」,它也成為一支點燃我女性意識的星星之火。
目前開設「性別、空間與社會」,以及「人口地理學」、「全球化與人口遷移」等課程。研究多集中在中國都市發展下的人口遷移議題,包括都市拆遷、中產階級居住流動、城市新移民的社會流動。性別角色差異也是研究中關注的面向。

〈主編序〉
 
歷經兩年左右的時間,這本書終於付梓出版。回想出版這本書的起心動念,是我們在開設的「性別、社會與空間」課堂中,遇到中英文水準頗高的同學,能將課堂的英文閱讀經典詮釋得詞通意達,於是開始思考出版一本女性主義經典譯著的可能性。經過討論與詢問,他們也願意加入翻譯團隊,這激勵了我們的信心,加上過去曾出版過《地理思想讀本》,因此,依此翻譯模式作為基礎,以同學的知識與譯著能量為主,歷經多次檢視、修正,如今終於完成。
多年來,我們投入女性主義地理學的研究與教學,但始終看見性別研究在地理學當中的侷限與停滯不前。這樣的處境,從環顧女性主義地理學相關譯著的寥寥可數即可窺知。於是,我們深深體會出版女性主義地理學經典譯作對此研究取徑發展的重要意義。本書涵蓋了性別地理學的概念、方法與理論,以及經驗研究。經驗研究部分包含性別當中需要關注的族群與階級以及流動的問題,適時地討論了當代全球化下亞洲中產階級女性所扮演越來越重要的遷移者角色,除了彌補現有相關譯著中多以西方理論文獻為主的匱缺之外,也彌補台灣地理學界性別研究作品數量成長緩慢的現況。
透過這本譯作,我們期待能鼓舞那些開始接觸女性主義地理學的地理新血,讓他們藉由熟悉的文字語言入門,也可以激發他們朝向這個領域深入探討的動機。以中文來呈現女性主義地理學可以幫助以使用華文為主的閱讀者,啟發他(她)們對於女性主義地理學的興趣。因此,將原文作者想強調的女性主義地理學概念,透過流暢易讀的翻譯文字表達出來,是翻譯與校閱本書文章的過程極為重要的事情。本書的譯者,除了中英文要有一定水準,也須修過性別課程,相信或接受女性主義,有女性主義觀點。而兩位編者除負責部分翻譯工作,亦透過多次校對以確保譯文的正確性。
本書所收錄的文章有些共同特性。一是被高度引用,且有助於釐清女性主義地理學目前論辯的議題者;二是集中於階級、族群與流動的經驗議題,特別是華人女性的研究,空間尺度從都市到鄉村以及跨國空間皆包含在內;三是,與研究方法相關的主題,跳脫生硬的研究方法與技巧,而從作者親身的研究經驗,逐步引導入門者如何克服心理與實際障礙,進入女性主義地理學的研究範疇。因此,讀者群相當廣泛,適合各種人閱讀,包括女性管理階層、從事性別與空間研究及規劃者,還有社會學、人類學等領域,欲了解性別研究的各種人。
本書原文的作者多數是女性主義地理學界巨擘型的學者,他們已對這個研究領域投入一生的時間與精神,並在全球性別研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或在大學中教授女性主義地理學課程,或指導性別地理研究論文的學者,並對高等教育性別地理學的影響深刻。透過此譯本的引介,也讓華文讀者能分享這些經典的作品。期待讀者看過之後能因感動而投入這個領域,使女性主義地理學能源遠流長,這將不是最後一本女性主義地理學翻譯本。同時,我們也希望地理學系隨著一些教授的退休和新血的替補,未來可以形成一個更多元、開放和支持女性主義的學科。目前台灣的「中國地理學會」當中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女性擔任委員會的成員,這即透露出正向的意義。
 
姜蘭虹、宋郁玲 謹致
2016年10月

目次

《性別、社會與空間讀本》
 
主編序i
 
第一篇 理論與概念
01 地理學高等教育如何看待「他者」
宋郁玲 譯002
 
02 不要從人文地理學排除人類的另一半
黃子健、王俞涵 譯020
 
03 將「性別」放進東南亞「地理學」
游智凱 譯038
 
第二篇 經驗研究:階級、族群與流動
04 別居的意義:台灣中產階級女性的經驗探索
吳智穎 譯054
 
05 志工服務作為一種融合的方式:以加拿大的台灣中產階級女性移民為例
姜蘭虹、黃淑華 譯078
 
06 位在頂端的女性:在性別文化下如何定義工作與家庭的成功
黃子健 譯100
 
07 面紗下的地理學:英國的穆斯林婦女
黃子健 譯122
 
08 台灣女性移民適應澳紐生活的過程:以澳紐的單棲媽媽為例
姜蘭虹 譯140
 
09 遷移的母親:新加坡全球城市的小孩教育及跨國流動
劉佩蓉、黃子健 譯158
 
10 定居意向及分離家庭:北京市城中村的調查發現
王曉虎 譯182
 
11 城鄉小尺度遷移下「陪讀媽媽」的日常生活重構:以廣東省梅州興寧市為例
鄭詩琳、朱竑、羅菲菲 著206
 
第三篇 方法與實踐
12 開始,思考,做地理學女性主義研究
宋郁玲 譯228
 
13 撰寫一個令人信服的研究計畫
黃佳媛 譯244
 
14 將台灣女性繪入世界地圖:政治權力之參與(1995-2008)
張春蘭、張瑞玲 著270
 
跋299

書摘/試閱

節錄自〈台灣女性移民適應澳紐生活的過程:以澳紐的單棲媽媽為例〉
 
有關澳紐的台灣移民的研究結果
 
近十年來,台灣外移人數甚眾,每年有20,000至25,000名台灣人移居至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在1990年1月、1995年6月和2000年,移民往澳洲的台灣商業移民更達到了頂峰(Chiang,2001:700)。
作者利用澳洲1981至1996年人口普查數據,分析在雪梨、墨爾本以及布里斯本這些最多台灣移民居住的地區之中,有關他們的職業結構。我們發現,台灣移民的失業率在所有的移民族群體中是最高的。台灣男性在經濟上,如收入水平、職業地位和勞動力參與,都較女性成功。台灣出生的男性移民多數從事批發、零售、飯店及餐飲業,其次是商業、房地產和商業服務;而大多數女性則從事教育及社區服務。同時,前者多從事經理、行政和專業職位;後者則出任文職、銷售和服務性工作。在澳洲的台灣移民多數因為持有當地無效的海外學歷和資格證明,加上英文欠佳,又缺乏當地知識(local knowledge),還有因為其他制度性的歧視原因,導致出現向下社會流動的情況。儘管他們擁有中產階級的背景、高學歷及優秀的企業管理技能,但是因為英文程度欠佳,並且不願意接受比以前低下的工作,以致較難成立公司或者獲得工作(徐榮崇、姜蘭虹,2001;Chiang & Kuo,2000)。爾後研究又發現,他們在澳洲的經濟參與模式主要為自雇和受雇於台灣公司(姜蘭虹、宋郁玲,2001)。 就業不足和向下流動在近年移民群體中非常普遍,他們因此需要借助其他的收入來源,如儲蓄和在台灣工作。他們的流動模式創造了「太空人」現象,跨國家庭和回流移民、第二代移民的跨文化教育經驗,以及新的身分認同,這些問題無論在輸出地還是接收地,都需要深入地再進行研究。
儘管如此,大多數的台灣移民都有個人物業,而且大部分住在澳洲較富裕的市郊,如布里斯本的Mt. Omanney、Westlake、Cleveland和Eight Mile Plains;墨爾本的North Balwyn、Kew和Glen Waverly;雪梨的Chatswood、St. Ives和Killara(徐榮崇、姜蘭虹,2001)。
對台灣移民遷居的田野調查(微觀)研究中,我們發現收入和住房預算、子女教育、居住地和工作場所與商店的距離,以及朋友的建議,均是他們選擇居所位置的考慮因素。而居住地的選擇會隨著時間而變化,並且反映了個人的偏好與經驗,以及生活環境和房價的影響。近年,移民對擁有游泳池和庭院的別墅興趣漸減,這是由於他們沒有時間使用這些設施。故此,移民會遷居至其他地方。
移民研究大多針對經濟調適做宏觀的描述(Ip, Wu & Inglis,1998;Wu,2003),沒有深入分辨兩性的移民原因、定居經驗和適應過程。徐榮崇(2002)在研究移民對選擇居住地的決策過程中,以「需要」和「資本」作為討論移民流動的分析框架。但是,這項研究只關注家庭的選擇,忽略了那些因丈夫回台謀生,而留在異國獨自肩負養育孩子責任的妻子需要。
本文以女性作為研究主題,尤其是那些丈夫已經回台,或者成了「太空人」,而與孩子留在紐澳繼續移民生活的女性。當許多男性暫時回台以謀生計,而年輕移民也回台找工作,實在談不上所謂移民導致了台灣的「人才流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