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位於臺灣中部的臺中火車站,日日旅客川流,人聲雜沓。人群裡對話喧騰,步伐緊湊,火車來了又走,去又復返,流動的是時間是人是火車,唯一矗立百年沉默不語的只有這座火車站。本書開篇首站來到日治時期,當時臺中滿城歡慶迎接第一代簡易型木構造車站的到來。第二站抵達戰後,因乘載需求而增建車站設施蛻變為第二代火車站的新面貌。第三站我們看見歷經九二一地震與SARS的嚴厲考驗後,以鐵路高架化面世的第三代火車站。駛過三代火車站,火車繼續開往中南線鐵路、手押臺車的懷舊路線,同時回顧鐵道周圍的舊宿舍等建築。火車不斷向前,當人們回望臺中火車站,將會看見何種身影與記憶?百年臺中火車站的追尋之旅,邀你同行。
關於「臺中學」:
地方學能完整描繪地區的獨特歷史發展脈絡,傳承及活化運用在地文化智慧,因此,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對「臺中學」書系的策畫,選擇臺中市具代表性的生活面指標為主題,發掘臺中地區最具本土性、獨特性的特色,運用柔性的筆觸與豐富的圖像,期能讓本地市民更親近、關注自身的生活脈絡,也提供外地大眾了解在地文化的媒介。
作者簡介
朱書漢
時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生,因有感於臺中中區的沒落,以及中區在文化與城市行銷上的弱勢,因此積極記錄與行銷臺中市中區的故事,也撰寫與編排如《大墩報》、《手繪小京都》等地方刊物。此外開設名為「寫作中區」的粉絲專頁,定期報導臺中及臺灣中部地區人文歷史,歡迎關注的朋友按讚追蹤。
宋德熹
本名宋德喜,臺東縣成功鎮人,臺大歷史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教授會理事主席,曾任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興大總務長、創產學院代理院長、歷史系主任。專長為歷史文創、經營謀略、詩文創作、社區營造。曾獲興大服務傑出獎、建教合作績優獎、特別貢獻獎、兩次國科會大專生專題計畫指導有方獎,並以《檔案中的校園變遷》榮獲第四屆國家機關檔案管理「金檔獎」成果。
序
序/導讀:
儲備臺中的人文精神/林佳龍
近年來,做為宜居城市臺中市吸引各地的民眾陸續移入,人口大幅成長,躍居全臺第二大城,同時民眾對生活品質的訴求相對提高,人文精神也隨之抬頭。政府應如何規劃城市願景,以符合市民期待,這一步極為重要。
現今的臺中,能受到愈來愈多人的認同,過去打下的基礎功不可沒。許多在地的民間團體在此基礎上,活絡熱切地在臺中各地舉辨藝文活動,布置閱讀、品茗、及享用文創餐飲的舒適生活空間,或透過舉辦讀書會、講座等不同方式推展這座文化之城,使它的生活面貌、運轉軌跡可以清楚地被自身與外界所認識。而市府的文化團隊也不落於人後,以出版的力量凝聚這些人文精神,用以滿足這座對自身文化越來越有自覺的城市。
為了與過去眾多學術性的調查研究報告做區別,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特別策畫出「臺中學」叢書,以故事傾訴當地,以圖片還原環境,讓大眾透過這套書去發掘更多臺中的美好,進而典藏臺中的歷史、文化與生活。去年付梓的臺中學專書裡,分別暢談「臺中公園的今昔」、「領航者林獻堂」、「葫蘆墩圳探源」、「清水人文地誌學」、「世界珍奶與臺中茶飲」等五大主題,都獲得廣泛的回響。
今年,我們聘請宋德熹與朱書漢、游博清、方秋停、郭双富與蘇全正、林景淵與曾得標等專家學者,撰寫第二輯的臺中學,推出《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希望大家透過這五部專著看到臺中昔日的風華、現今正在進行的輪廓,與未來城市發展的藍圖,了解這塊土地的身世背景,進一步與臺中產生深厚的情感與歷史文化連結。
得以在一座人文風氣濃厚的城市中生活,無疑是幸福的。當然,臺中文化重鎮的地位之所以屹立不搖,靠的無非是一種長時間文化的累積,我們現在走的每一步路都是為將來進行儲備,所以我們也會持續出版一系列與臺中學相關的書籍,透過記錄不同階段、不同層面的人事物,增加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厚度。
「百年城」的五道歷史光芒/王志誠
臺灣遊客偏愛日本京都。因為,那是一座洋溢著人文、藝術、歷史等氣息的棋盤式城市。然而如今卻極少人知道,昔日的臺中市也因為曾以京都為城市規劃的藍本,而被賦予了「小京都」的美稱。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百年之前的中區地貌──宏偉的臺中火車站、臺中市役所、臺中州廳;以及許多香火鼎盛的寺廟;寧靜的各類日式傳統住宅;摩登的巴洛克式洋房、現代的市場建築;以及嫵媚柔人的柳川與石橋──那份傳統與現代、繁榮與靜謐並行的優雅,也曾經在臺中如此深刻地駐足過。
生活在「小京都」這座風情萬種的城市,我總想,要怎麼樣讓它的優雅再現,或是更廣為年輕一輩所知;當然,臺中不只有優雅的小京都,還有更多精采繽紛的山海景致與極富臺灣味的城貌,提供了許多足以形塑臺中的關鍵字庫。這些字庫的單詞不應只是單薄的名詞,而是更能引發人們情感共鳴的聲音,於是,「臺中學」系列在2016年誕生了。
第一輯「臺中學」付梓後,不僅受到海內外矚目,也獲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出版獎勵,以及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的推介選書。市府與文化局團隊感謝各界的肯定之餘,今年也再接再厲,繼續編纂「臺中學」第二輯,規劃「臺中火車站」、「臺中第二市場」、「中央書局」、「天外天劇場」、「臺灣膠彩之父林之助」等五大主題,重塑「小京都」的生活與人文風貌。而第二輯的籌畫與撰寫,很榮幸邀請到中興大學及臺中在地的專家學者們,以他們豐厚的史學素養及在臺中生活多年的實地經驗,為這五個臺中關鍵詞彙刻劃立體細緻的脈絡。
在臺中火車新站開通之際,對舊站的記憶與感情依舊鮮明地存在於每個臺中人的心中,《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便是一個精準的彙整與見證;本書由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宋德熹、長期以「寫作中區」為筆名記錄臺中的朱書漢執筆操刀,不捨中卻又帶著期盼的心情,為這座老火車站的曾經與將來留下註腳。第二市場已是「臺中美食」的另類代名詞,而美味根植於整個場域獨特的歷史氛圍;透過《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擅長臺中發展史與文化交流史的游博清讓我們聽到了日語、臺語、國語交雜出的市場語言,更在古色的紅磚樓下聞到了青蔬、鮮魚的氣味,從不因百年過去而變質。
在電視、電腦等3C產品還未問世的年代,人們最大的娛樂便是閱讀與看電影,中央書局與天外天劇場因此與許多人的青春歲月遇見相逢。散文家方秋停不但以生動的說故事手法將中央書局在臺中建立文化碉堡的歷程娓娓道來,更訪問了諸多文化界人士,讓中央書局透過他們的記憶逐步復甦;對於即將重獲新生的中央書局而言,《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南。而天外天劇場或許是第二輯系列中最不容易詮釋的主題,但長期關注此地的蘇全正依舊透過中部首富吳鸞旂傳奇的一生,及其子吳子瑜對劇場的出資、投入,爬梳出天外天劇場的輪廓,成就了《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這部作品,本書也幸得「臺中文史寶庫」郭双富的協助,收錄許多精采的圖片文獻。
如同第一輯的規劃,第二輯也選錄一位知名的臺中人物作為全輯亮點,出生在大雅、壯年乃至老年皆活躍於臺中的一代膠彩畫大師林之助便以《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一書登場。這部由林之助弟子曾得標及中興大學教授林景淵執筆的作品,除了清晰地勾勒出大師幽默迷人的風采,更重現他在動亂的大時代中,仍穩健地步向美之天地的堅定理念,是一部精采絕倫的人物觀察寫真。
巡禮了「臺中學」第二輯,我們會發現臺中何以在當年能坐擁「小京都」的封號,而這次的選題除了著重地理、歷史的主軸,也將視野延伸至庶民生活、美術藝文的層面,希望民眾不只能從文史的角度去認識臺中的曾經,更能感受與欣賞它美麗的面貌與內涵。
試閱內容:
滿載一世紀的蘊藹蒼蒼
如果我們還可以遇到一位出生自19世紀後期的臺中人,聽他們講述以臺中火車站為核心的市區地景變化,以及那份目睹一切變化的心情,肯定會驚異於如此徹底的改頭換面。
這位臺中人大概會從小時候夾在人群中,看著日本軍隊開進臺中城後開始說起──不過他當然不會說自己是臺中人,也不會說自己住在臺中市,而會稱自己是住在「大墩街」,或是「新庄仔」、「頂橋仔頭」這類舊地名。
有一陣子,他對於尚未建築完成的臺灣府城上頭有日本人出沒,也有日本軍隊駐守在小北門的城牆上的畫面感到習以為常。他本以為這種前朝的舊建築會留在這塊土地上長長久久,然而等到他成年後,才發現日本人的心急,急著要為這座城市煥然一新─劃設新的街道、開鑿人工河、設立種滿花草的公園、建造各種可以代表現代化的建築物。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臺中火車站的出現。
他第一眼的臺中火車站,應是一座木造的小火車站,而車站建成不久,縱貫線鐵路便全面通車,這代表以後去基隆或高雄,不用再靠人力或畜力辛苦奔波,旅程縮短許多。當時還在臺中公園舉辦通車典禮,載仁親王更前來參加主持,對於一般的庶民而言,皇族與自己如此靠近,自然是永遠記憶猶新的事情。
後來,他可能為了家庭生計而忙碌,鮮少真正認真注意到四周地貌的變化,等他再一次經過臺中火車站前,才發現臺中火車站又經過了一輪蛻變──變得巍峨巨大,是舊火車站的四倍,磚石建造的站體看起來禁得起各種風吹雨打。他的心情想必擁有一種驕傲,無關乎政治或民族,只因為自己的家鄉出現了一個美麗的地標,而這地標更讓皇太子專程來到這裡,神氣地巡禮了一遭。之後為了紀念此事,日本人又蓋了一棟名為行啟紀念館的建築,在周遭舉辦了大型展覽活動,可想而知在古早鮮少娛樂的時代,宛如祭典的氣氛多麼令人心醉神迷,夜晚的霓紅燈彷彿會一直在黑夜中為臺中閃亮下去……
皇太子蒞臨臺中的那一天,身為市井小民的他,雖然拿不到月臺票、進入車站月臺上近距離目睹皇族的風采,卻可以站在站前廣場前那座光鮮亮麗的「奉迎門」旁,和大多數市民一起參與「路邊奉迎」。他擠在從臺中火車站前往臺中公園會場的人潮,與這座城市一起沉醉在這片歡愉與興奮中。據說這天的人潮造成臺中火車站周邊大塞車,是「臺中當得未曾有之盛事也」。
他和這些參與奉迎的民眾,大概很難想像不久的未來,會有一場大地震損害了這棟巍峨建築,更有戰爭、空襲的煙塵讓它陷入黯淡沉寂。他也不會想到,他會站在臺中火車站的月臺向坐上火車的日籍友人揮手道別,而四周漸漸多了操持著外省口音的中國人,正在研究怎麼修復這些因戰爭而損壞的鐵路……
在人潮中,他只是心滿意足地回頭看一眼臺中火車站,直覺著它一定會一直屹立在那裡,直到他孫子一輩之人,也會像他這樣凝望著它。
運轉起點:火車站的誕生
城市的發展與交通密不可分,而火車站又是城市的進展程度及規模大小的關鍵性因素。當我們來到臺中時,最先認識到的便是巍巍矗立百年的臺中火車站。僅管臺中火車站是舊臺中市的門戶、城市的起源,然而我們對它的了解又有多少?
雖然臺中是南北交通的樞紐,但早期的開發並未集中於現在的臺中市中區,直到清末劉銘傳在臺中建立臺灣府省城開始,再到日治初期對臺中進行一連串的都市規劃後,臺中才成為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
在明治33年(1900年)1月公布的「臺中市區設計圖制定」中,不但將臺中市區改正,使街道由蜿蜒曲折變為棋盤式街廓,也把如亂髮雜生的河川水系匯整為一大河,將原本曲流的河道截彎取直,先後整合為綠川、柳川等人工河道。此番對臺中市區的建設到了明治44年(1911年)已具初步規模──由該年11月測量、大正5年(1916年)3月印刷出版的〈臺中街實測圖〉中便可窺見梗概。其中諸多街道劃設、河川規劃與現在臺中市中區的街道也大多一致。
至於臺中火車站連同廣場周圍原被規劃為一座公園,也是在明治33年(1900年)時,彼時火車站的位置大致在原臺中物產陳列館附近,而現已拆除的國光客運臺中轉運站則是當時的臺中病院(臺中署立醫院前身)所在。在臺中火車站興建之後,這些建物與機構也遭逢了拆除的命運,公園被遷至砲臺山,即今臺中公園之處;臺中物產陳列館則被拆遷至臺中公園內、孫中山雕像的後方,後來又為了建設位於今自由路與臺灣大道口的臺中行啟紀念館再度被拆除。
臺中火車站的建設在當時確實受到了極大的關注,明治36年(1903年)2月26日的《臺灣日日新報》便報導了第一代臺中火車站已選定施工位置並開工建造,及至明治38年(1905年)6月10日竣工後,豐原以南的鐵路旋即開始營運。從留存的老照片中,我們得知第一代臺中火車站乃是以木構造為主結構,規模大小類似日南、集集等日治時期保留下來的簡易型車站。
而當年臺中市區的神速發展也反映在車票收入上。根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於明治39年(1906年)4月21日報導的3月臺中火車站收入總計為7,619元23錢,而名列第二的為豐原郡則為7,608元41錢。
雖然當時人們可從臺中搭乘火車至彰化,不過由於臺中至豐原路段尚未通車,因此若要北上便必須改乘其它交通工具。這種耗時的轉乘問題一直要到明治41年(1908年)臺中線(俗稱舊山線)的鐵路線通車後才獲得解決。
《臺灣日日新報》於明治39年(1906年)4月25日的報導中更明確提及臺中火車站周圍的發展建設完善並且已十分繁榮。而日治初期的臺中街戶籍人口,在大正4年(1915年)的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中,已有戶籍人口15,362人,由此可知臺中火車站的建設確是帶動臺中街蓬勃發展的原因之一。
另外,鐵路系統的興建在日治時期不但已具規模,還相當完備,當時各大火車站均設有機關庫,作為停放與維修火車機車頭的設施,臺中火車站則是在明治41年(1908年)4月21日興建後使用。在第三代臺中火車站建設時,所挖掘到的第一代臺中火車站遺跡便是臺中機關車庫,紅磚造的機關車庫維修坑道長約60公尺、寬約1.4公尺。
為了紓解火車站的人潮,相關鐵道設施也都陸續增建,當時臺中火車站所建造的鐵製跨線橋的重要性更備受主流媒體關注。依據明治42年(1909年)1月21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其時臺中與臺南火車站的跨線橋皆已完工(跨線橋為日本說法,臺灣稱為天橋)。
開通:縱貫線通車到臺中火車站改建
明治41年(1908年)迎來了第一代火車站啟用後重要的一年,基隆到高雄長達250哩的縱貫線鐵路終於完成了最艱難的路段:豐原到臺中的鐵路接軌並通車。臺灣總督府更為此成立了「全通式委員會」,由當年的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擔任委員長,於同年10月24日在臺中公園舉行「縱貫鐵道全通式」。
通車典禮選在臺中舉行,除了慶祝全線通車外,全通式委員會還邀請了閑院宮載仁親王共襄盛舉,前後更發出將近2,000張的邀請函給日本國內外的政商名流,也藉此機會將臺中公園重新整建一番,興建了不少公共設施,湖心亭便是其一。
遙想當年閑院宮載仁親王親至臺中參加典禮時,沿路觀賞這座建設未滿二十年的城市,整齊有致的棋盤式街道,一座新興城市洋溢著無限的新奇與展望,臺中這座由日本政府首次規劃建設而成的都市,到了明治41年(1908年)時已然發展蓬勃。
不過,若是我們仔細觀察臺中市中區的街道,便會發現道路並未與鐵道平行或垂直,兩者形成的夾角還會使部分地區成為角地,這究竟是何原因?原來日本當局在規劃臺中市區時,找來巴爾頓(W. K. Burton)與濱野彌四郎至臺中進行調查,提出臺中市市街規劃報告,其所勾勒出的臺中市規劃藍圖不將街道與鐵路互為平行或垂直,而是改採整體街廓向西偏斜45度角。此種設計理念乃是出於巴爾頓依照寒帶國家的日照需求,希望藉由日光照射達到消毒街道、增強環境衛生等功能,同時避免如鼠疫、瘧疾等流行疾病。
而隨著臺中舊城區都市的發展,車站的輸運能力也逐漸有了加強的必要性,再加上簡易型的小車站已不敷使用,因此臺中火車站便順勢擁有了一次全新的蛻變,拆除後改建的第二代車站──即俗稱「臺中舊火車站」,便在大正5年(1916年)開始動工。是年6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提到,第二代火車站的建築經費定為八萬元,建坪約為第一代火車站的四倍,同時也營造並改建了倉庫與附屬建築。
第二代臺中火車站的主體建築於大正6年(1917年)完工,來自鐵道工務科的設計乃是一座由磚砌與木構造混合的火車站。火車站外觀是以紅磚磚砌搭配灰白色洗石子邊條,整體格局宛如一張大頭照,車站的中央則設有鐘塔,兩旁平垂延伸至屋頂,呈現典型的辰野式建築風格,標誌出諸多當代建築技術及美學文化的結晶。
此外,火車站的屋頂是採用石片砌成,富含耐久性等優點。進一步細觀火車站的鐘塔與屋牆上的古典式風格雕刻紋飾,便能發現臺灣水果是創作的題材,屬於西洋建築的古典式風格所蘊含的臺灣特色表現;至於周圍諸多的浮雕紋路與裝飾,使用的正是從日本傳入的「開模印花」技術。
這種臺灣工匠稱為「番仔花」的技術,乃是將複雜的柱頭花飾由多片模具印製後組裝完成,在製作過程中必須預先埋放鐵絲或木板做成骨架以利水泥固定成形,因而又發展出「開模洗石」的工法,被視為洗石子標準化和量化的過程,可以事先大量生產零件,再於工地組裝以縮短工期。
除了磚砌牆面外,許多地方如灰白色的帶狀邊條,便是以洗石子工法裝飾牆面,這種洗石子工法就被稱為「平面洗石」。施工前先將小碎石及水泥混合後,粉刷與均勻塗抹在牆面上,待水泥略乾後,再用噴霧器將水泥未乾的表面洗淨清除,這樣牆面便會露出小石粒,具有模仿天然岩石表面的效果。
另外,臺中舊火車站大型的拱門形跨距結構設計使得樑柱相對地減少,不僅能讓站內動線暢通,也得以挑高內部空間,促進空氣流通與採光良好。而臺中舊火車站的正面開間數為八,背面開間數為六,似是故意避免窗對窗,由此足見當時設計者心思的細致周密。又如廊道旁的鐵製欄杆也非銲接,使用的是鑄造工法,雖然結構複雜卻樸實,絕非一般路邊銲接的欄杆足以比擬,整體車站可說是厚實卻不笨重,簡明而又雅緻。
再說到月臺,採用的是側式與島式各一。側式月臺又稱岸式月臺,優點是若周邊環境許可,則無須更動現有軌道即可擴建月臺;而島式月臺的優勢在於總寬度較側式月臺為小,因此相關設備(例如升降機、電動扶梯等等)只需購置一組,可降低投資及營運成本且易於監控。
巍然屹立的臺中火車站興建一年多便告完工,大正6年(1917年)11月6日舉行落成儀式,《臺灣日日新報》在典禮前一天便開始宣傳報導,據報當日約有500位官員與仕紳參加,並有煙火施放與歌舞表演,還在位於臺中第二市場附近一家當時的頂級餐廳富貴亭設宴慶賀,可謂盛況空前。
到了大正9年(1920年),臺中也已更改了行政區劃分,從原本的臺中廳與南投廳改為臺中州,轄域為今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在臺灣總督府實施臺灣市制後,便成立了臺中市,自此臺中火車站也開始為往來臺中市的旅客提供服務!
目次
局長序 「百年城」的五道歷史光芒
前 言 滿載一世紀的蘊藹蒼蒼
第一章 從無到有──鐵道工務科到臺中火車站
運轉起點:火車站的誕生
開通:縱貫線通車到臺中火車站改建
滿城的奉迎歡慶:皇太子行啟到中部臺灣共進會
陰霾:臺中大地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二章 蛻變重生──戰後第二代臺中火車站
方興未艾:火車站的增建
時代的眼淚:站前的吊腳樓
現代化的一大步:鐵路電氣化與雙線化
拉鋸戰:火車站的拆除與保留
第三章 破舊立新──第二代到第三代臺中火車站
地動山搖:九二一大地震後的再生
中區罩陰影:SARS的衝擊與站前區域衰退
鐵道飛上天:新臺中火車站的建設與鐵路高架化
再見,老屋記憶:消失的臺中火車站周圍建築
第四章 探尋遺蹤──臺中火車站旁的糖鐵
充滿糖香的鐵道痕跡:曾經存在的中南線糖鐵鐵路
改組大角力:從同業組合到運輸會社
多災多難的中南線鐵路
乘載戰後的凋敝:戰後的中南線與南北線
欲振乏力:中南線的衰亡
第五章 輕簡出發──臺中火車站旁的手押臺車線
鑽入城市的輕便車:臺中火車站周邊的手押臺車軌道
普及市井:手押臺車的營運狀況
已成追憶:手押臺車的衰落與其鐵道拆除
第六章 行旅踏查──臺中火車站與鐵道軸線的周圍建築
曾經的桂花香:臺鐵舊宿舍群的時光斷片
豐收的儲存地:臺中火車站周邊倉庫群
果香盈室:臺中香蕉物流與巴洛克式街屋
最後的防守:防空壕及碉堡群
結 語 駁坎上的鐵道
後 記 作為一輛火車頭
附 錄 臺中火車站大事紀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滿載一世紀的蘊藹蒼蒼
如果我們還可以遇到一位出生自19世紀後期的臺中人,聽他們講述以臺中火車站為核心的市區地景變化,以及那份目睹一切變化的心情,肯定會驚異於如此徹底的改頭換面。
這位臺中人大概會從小時候夾在人群中,看著日本軍隊開進臺中城後開始說起──不過他當然不會說自己是臺中人,也不會說自己住在臺中市,而會稱自己是住在「大墩街」,或是「新庄仔」、「頂橋仔頭」這類舊地名。
有一陣子,他對於尚未建築完成的臺灣府城上頭有日本人出沒,也有日本軍隊駐守在小北門的城牆上的畫面感到習以為常。他本以為這種前朝的舊建築會留在這塊土地上長長久久,然而等到他成年後,才發現日本人的心急,急著要為這座城市煥然一新─劃設新的街道、開鑿人工河、設立種滿花草的公園、建造各種可以代表現代化的建築物。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臺中火車站的出現。
他第一眼的臺中火車站,應是一座木造的小火車站,而車站建成不久,縱貫線鐵路便全面通車,這代表以後去基隆或高雄,不用再靠人力或畜力辛苦奔波,旅程縮短許多。當時還在臺中公園舉辦通車典禮,載仁親王更前來參加主持,對於一般的庶民而言,皇族與自己如此靠近,自然是永遠記憶猶新的事情。
後來,他可能為了家庭生計而忙碌,鮮少真正認真注意到四周地貌的變化,等他再一次經過臺中火車站前,才發現臺中火車站又經過了一輪蛻變──變得巍峨巨大,是舊火車站的四倍,磚石建造的站體看起來禁得起各種風吹雨打。他的心情想必擁有一種驕傲,無關乎政治或民族,只因為自己的家鄉出現了一個美麗的地標,而這地標更讓皇太子專程來到這裡,神氣地巡禮了一遭。之後為了紀念此事,日本人又蓋了一棟名為行啟紀念館的建築,在周遭舉辦了大型展覽活動,可想而知在古早鮮少娛樂的時代,宛如祭典的氣氛多麼令人心醉神迷,夜晚的霓紅燈彷彿會一直在黑夜中為臺中閃亮下去……
皇太子蒞臨臺中的那一天,身為市井小民的他,雖然拿不到月臺票、進入車站月臺上近距離目睹皇族的風采,卻可以站在站前廣場前那座光鮮亮麗的「奉迎門」旁,和大多數市民一起參與「路邊奉迎」。他擠在從臺中火車站前往臺中公園會場的人潮,與這座城市一起沉醉在這片歡愉與興奮中。據說這天的人潮造成臺中火車站周邊大塞車,是「臺中當得未曾有之盛事也」。
他和這些參與奉迎的民眾,大概很難想像不久的未來,會有一場大地震損害了這棟巍峨建築,更有戰爭、空襲的煙塵讓它陷入黯淡沉寂。他也不會想到,他會站在臺中火車站的月臺向坐上火車的日籍友人揮手道別,而四周漸漸多了操持著外省口音的中國人,正在研究怎麼修復這些因戰爭而損壞的鐵路……
在人潮中,他只是心滿意足地回頭看一眼臺中火車站,直覺著它一定會一直屹立在那裡,直到他孫子一輩之人,也會像他這樣凝望著它。
運轉起點:火車站的誕生
城市的發展與交通密不可分,而火車站又是城市的進展程度及規模大小的關鍵性因素。當我們來到臺中時,最先認識到的便是巍巍矗立百年的臺中火車站。僅管臺中火車站是舊臺中市的門戶、城市的起源,然而我們對它的了解又有多少?
雖然臺中是南北交通的樞紐,但早期的開發並未集中於現在的臺中市中區,直到清末劉銘傳在臺中建立臺灣府省城開始,再到日治初期對臺中進行一連串的都市規劃後,臺中才成為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
在明治33年(1900年)1月公布的「臺中市區設計圖制定」中,不但將臺中市區改正,使街道由蜿蜒曲折變為棋盤式街廓,也把如亂髮雜生的河川水系匯整為一大河,將原本曲流的河道截彎取直,先後整合為綠川、柳川等人工河道。此番對臺中市區的建設到了明治44年(1911年)已具初步規模──由該年11月測量、大正5年(1916年)3月印刷出版的〈臺中街實測圖〉中便可窺見梗概。其中諸多街道劃設、河川規劃與現在臺中市中區的街道也大多一致。
至於臺中火車站連同廣場周圍原被規劃為一座公園,也是在明治33年(1900年)時,彼時火車站的位置大致在原臺中物產陳列館附近,而現已拆除的國光客運臺中轉運站則是當時的臺中病院(臺中署立醫院前身)所在。在臺中火車站興建之後,這些建物與機構也遭逢了拆除的命運,公園被遷至砲臺山,即今臺中公園之處;臺中物產陳列館則被拆遷至臺中公園內、孫中山雕像的後方,後來又為了建設位於今自由路與臺灣大道口的臺中行啟紀念館再度被拆除。
臺中火車站的建設在當時確實受到了極大的關注,明治36年(1903年)2月26日的《臺灣日日新報》便報導了第一代臺中火車站已選定施工位置並開工建造,及至明治38年(1905年)6月10日竣工後,豐原以南的鐵路旋即開始營運。從留存的老照片中,我們得知第一代臺中火車站乃是以木構造為主結構,規模大小類似日南、集集等日治時期保留下來的簡易型車站。
而當年臺中市區的神速發展也反映在車票收入上。根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於明治39年(1906年)4月21日報導的3月臺中火車站收入總計為7,619元23錢,而名列第二的為豐原郡則為7,608元41錢。
雖然當時人們可從臺中搭乘火車至彰化,不過由於臺中至豐原路段尚未通車,因此若要北上便必須改乘其它交通工具。這種耗時的轉乘問題一直要到明治41年(1908年)臺中線(俗稱舊山線)的鐵路線通車後才獲得解決。
《臺灣日日新報》於明治39年(1906年)4月25日的報導中更明確提及臺中火車站周圍的發展建設完善並且已十分繁榮。而日治初期的臺中街戶籍人口,在大正4年(1915年)的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中,已有戶籍人口15,362人,由此可知臺中火車站的建設確是帶動臺中街蓬勃發展的原因之一。
另外,鐵路系統的興建在日治時期不但已具規模,還相當完備,當時各大火車站均設有機關庫,作為停放與維修火車機車頭的設施,臺中火車站則是在明治41年(1908年)4月21日興建後使用。在第三代臺中火車站建設時,所挖掘到的第一代臺中火車站遺跡便是臺中機關車庫,紅磚造的機關車庫維修坑道長約60公尺、寬約1.4公尺。
為了紓解火車站的人潮,相關鐵道設施也都陸續增建,當時臺中火車站所建造的鐵製跨線橋的重要性更備受主流媒體關注。依據明治42年(1909年)1月21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其時臺中與臺南火車站的跨線橋皆已完工(跨線橋為日本說法,臺灣稱為天橋)。
開通:縱貫線通車到臺中火車站改建
明治41年(1908年)迎來了第一代火車站啟用後重要的一年,基隆到高雄長達250哩的縱貫線鐵路終於完成了最艱難的路段:豐原到臺中的鐵路接軌並通車。臺灣總督府更為此成立了「全通式委員會」,由當年的鐵道部長長谷川謹介擔任委員長,於同年10月24日在臺中公園舉行「縱貫鐵道全通式」。
通車典禮選在臺中舉行,除了慶祝全線通車外,全通式委員會還邀請了閑院宮載仁親王共襄盛舉,前後更發出將近2,000張的邀請函給日本國內外的政商名流,也藉此機會將臺中公園重新整建一番,興建了不少公共設施,湖心亭便是其一。
遙想當年閑院宮載仁親王親至臺中參加典禮時,沿路觀賞這座建設未滿二十年的城市,整齊有致的棋盤式街道,一座新興城市洋溢著無限的新奇與展望,臺中這座由日本政府首次規劃建設而成的都市,到了明治41年(1908年)時已然發展蓬勃。
不過,若是我們仔細觀察臺中市中區的街道,便會發現道路並未與鐵道平行或垂直,兩者形成的夾角還會使部分地區成為角地,這究竟是何原因?原來日本當局在規劃臺中市區時,找來巴爾頓(W. K. Burton)與濱野彌四郎至臺中進行調查,提出臺中市市街規劃報告,其所勾勒出的臺中市規劃藍圖不將街道與鐵路互為平行或垂直,而是改採整體街廓向西偏斜45度角。此種設計理念乃是出於巴爾頓依照寒帶國家的日照需求,希望藉由日光照射達到消毒街道、增強環境衛生等功能,同時避免如鼠疫、瘧疾等流行疾病。
而隨著臺中舊城區都市的發展,車站的輸運能力也逐漸有了加強的必要性,再加上簡易型的小車站已不敷使用,因此臺中火車站便順勢擁有了一次全新的蛻變,拆除後改建的第二代車站──即俗稱「臺中舊火車站」,便在大正5年(1916年)開始動工。是年6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提到,第二代火車站的建築經費定為八萬元,建坪約為第一代火車站的四倍,同時也營造並改建了倉庫與附屬建築。
第二代臺中火車站的主體建築於大正6年(1917年)完工,來自鐵道工務科的設計乃是一座由磚砌與木構造混合的火車站。火車站外觀是以紅磚磚砌搭配灰白色洗石子邊條,整體格局宛如一張大頭照,車站的中央則設有鐘塔,兩旁平垂延伸至屋頂,呈現典型的辰野式建築風格,標誌出諸多當代建築技術及美學文化的結晶。
此外,火車站的屋頂是採用石片砌成,富含耐久性等優點。進一步細觀火車站的鐘塔與屋牆上的古典式風格雕刻紋飾,便能發現臺灣水果是創作的題材,屬於西洋建築的古典式風格所蘊含的臺灣特色表現;至於周圍諸多的浮雕紋路與裝飾,使用的正是從日本傳入的「開模印花」技術。
這種臺灣工匠稱為「番仔花」的技術,乃是將複雜的柱頭花飾由多片模具印製後組裝完成,在製作過程中必須預先埋放鐵絲或木板做成骨架以利水泥固定成形,因而又發展出「開模洗石」的工法,被視為洗石子標準化和量化的過程,可以事先大量生產零件,再於工地組裝以縮短工期。
除了磚砌牆面外,許多地方如灰白色的帶狀邊條,便是以洗石子工法裝飾牆面,這種洗石子工法就被稱為「平面洗石」。施工前先將小碎石及水泥混合後,粉刷與均勻塗抹在牆面上,待水泥略乾後,再用噴霧器將水泥未乾的表面洗淨清除,這樣牆面便會露出小石粒,具有模仿天然岩石表面的效果。
另外,臺中舊火車站大型的拱門形跨距結構設計使得樑柱相對地減少,不僅能讓站內動線暢通,也得以挑高內部空間,促進空氣流通與採光良好。而臺中舊火車站的正面開間數為八,背面開間數為六,似是故意避免窗對窗,由此足見當時設計者心思的細致周密。又如廊道旁的鐵製欄杆也非銲接,使用的是鑄造工法,雖然結構複雜卻樸實,絕非一般路邊銲接的欄杆足以比擬,整體車站可說是厚實卻不笨重,簡明而又雅緻。
再說到月臺,採用的是側式與島式各一。側式月臺又稱岸式月臺,優點是若周邊環境許可,則無須更動現有軌道即可擴建月臺;而島式月臺的優勢在於總寬度較側式月臺為小,因此相關設備(例如升降機、電動扶梯等等)只需購置一組,可降低投資及營運成本且易於監控。
巍然屹立的臺中火車站興建一年多便告完工,大正6年(1917年)11月6日舉行落成儀式,《臺灣日日新報》在典禮前一天便開始宣傳報導,據報當日約有500位官員與仕紳參加,並有煙火施放與歌舞表演,還在位於臺中第二市場附近一家當時的頂級餐廳富貴亭設宴慶賀,可謂盛況空前。
到了大正9年(1920年),臺中也已更改了行政區劃分,從原本的臺中廳與南投廳改為臺中州,轄域為今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在臺灣總督府實施臺灣市制後,便成立了臺中市,自此臺中火車站也開始為往來臺中市的旅客提供服務!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