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與創新(下):台北都市發展議程-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對話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全方位數位經濟時代下的城市,如何掌握先機與布局產業創新發展藍圖,並加速都市更新改革與推動公共住宅進行式,啟動都市下一波的新動能
《再生與創新:台北都市發展議程》堪稱是迄今最完整具洞見的一本書籍。處在每個時代的關鍵變革時刻的交口,務必要有超越現有框架,洞見觀瞻的灼見,本書是一位深具實務經驗與學術研究高度的都市發展策略與都市規劃專家,將個人參與的實務操作所累積的見解與反饋發現以及理論驗證,聚焦本書的寫作於都市發展層面所涉及都市策略規劃議題討論,以及都市治理層面所牽涉產業經濟未來發展議程的設定,加以整理付梓。跳脫限制,徐圖城市再生與創新,不僅可供為思考台北後續發展之參酌,也可供為台灣各城鄉發展與治理之參考、比對或借鏡。
近30萬字,歷時4年寫作,
超過30年的主持都市規劃設計與都市發展策略制定之相關經驗
本書作者林欽榮先生不僅限於學術研究,其實務經驗之豐富,更促使本書超越理論,在在都是實際且寫實寫真的都市發展見證與與治理論述。除任教於大學相關科系外,更以逾30載參與主持與制定臺灣各都市發展政策的實務經驗,從南到北,歷任都發局長、工務局長、營建署署長、副市長等資歷,並於2015年迄2018年間,就任北市府副市長4年內,督導市政經建部門,包含都發局、都市計畫委員會、工務局、產業發展局、資訊局、地政局、交通局與捷運局等公務部門之政策制定以及執行實戰經驗,更以其擅長之都市發展策略規劃、公共政策、社區營造與城鄉發展、都市設計、建築與景觀規劃等領域專長,完成本撰書本寫。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都市再生:行動台北2015~2018」、「預見台北:都市發展新議程」、「台北的當代性: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對話」,係以「城市再生與創新」為主軸,且有鑑於台北市乃台灣城鄉中,之於都市發展與都市治理議題最具實踐性與爭辯性的代表城市,書中以「台北都市發展議程」為申論之主要場域。
「西區門戶計畫」化不可能為可能,使之全然脫胎換骨,
「東區門戶計畫」擺脫南港「黑鄉」,蛻變為國家生技、生醫產業聚落重鎮
對應於新空間與產業的下一波發展影響衝擊時,林欽榮盤點台北市都市發展策略與規劃,認為台北市確實有必要大幅進行都市再生與創新的積極作為,在往後仍將面臨持續劇烈變遷的年代中,城市所需要的新型態都市再生,將有待進行制度與機制操作改革與治理創新,並加速調節城市所需要的都市再生發展能量。這些關鍵課題,依據林欽榮分析提出有以下各項,包含:
★要有協助產業轉型帶動都市經濟力的城市發展策略,以應數位科技席捲而來的革命,以支持產業創新機會及創造就業機會與經濟活力循環。
★要營造具效能的都市更新機制,促使民間投入都更事業,以改變住居品質與調整都
市功能。
★留住創意人才定居城市,以產生創新活力氛圍,要提供足夠質量的公共住宅存量,
以形成合理的公宅服務流量。
★促進都市發展與城市流動的緊密、適宜關係,要提升公共運輸與都市發展的綜合效
益,強化軌道運輸交通系統服務量能以及TOD策略運用。
★應對人口與社經條件遽變,要加速優化社福服務系統。
★需要善用有限資源與對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並提高城市災害應變能力,進而發
展出循環經濟轉型與技術創新以及相關社會配套。
★需要建構出首都圈永續發展與治理的協作機制。
書中實例處處:
◎國家門戶意象曙光展現-僅用6天時間拆除忠孝橋引橋,讓北門重現,突破「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25年來的開發困境,以正在發生的「西區門戶計畫」,蛻變北車成為民眾有感的國家門戶意象的城市客廳;並全面啟動台北車站區的大型公有地都更與T.O.D捷運聯合開發。如何克服所有發展窒礙,化不可能為可能,使之全然脫胎換骨。
◎啟動「東區門戶計畫」,擺脫南港「黑鄉」印象-東區門戶計畫打造南港具備軟體產業中心、生技產業中心、會展中心、流行音樂中心、交通轉運中心等都市中心功能,化為真實。不僅是協助南港從舊工業的「黑鄉」轉型為知識經濟的生產基地,並躍身成為國家生技、生醫產業聚落的重地。加上南港車站變身為高速鐵路的起始站,使得南港的產業發展的下一波段,將更為舉足輕重,並貢獻給台北,深化台北市產業結構成為創意經濟的重鎮。東區門戶計畫更經由「南港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劃定「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驅動了南港地區全面都更,帶動整個南港地區的再生。發展5大中心功能落實於東區門戶計畫的8項行動計劃。均詳細羅列說明與評析。
◎突破都更困境的實案說明-臺灣特別是台北市的都更困阻重重,但屋齡老舊導致市容沉沉的現狀,更顯得都市更新勢在必行,且實為城市發展公共建設必要的一環。本書詳述台北都更改革與全面加速推動的關鍵性作法,並羅列幾件原本延宕已久的都更案,如「信義區永春都更案」、「內湖區聯邦合家歡富貴區都更案」,以及公辦都更如「大同區斯文里三期整宅案」等案,在此刻及未來的時間軸裡,深具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一)扣緊都市發展的策略創新與都市再生的意涵,視野宏觀,且鉅細靡遺
本書視野宏觀,採取創新策略,政府公權力介入整合以及誘導開發,一步步來解開城市陷入「一灘止水」的困境,這需要都市治理的高度視野,以及策略規劃的格局,再加上有力道的執行魄力不僅可用之於台北市的創新發展與再生,對應都市發展所面臨或將面臨的課題,並設定議程。將實質課題逐一鉅細靡遺且詳實地書寫,點點滴滴描繪解決與決策過程,足供處於同樣狀況的都市參考酌用。
(二)時間軸完整且脈絡分明,充滿歷史感
從完整的時間軸線上剖析台北市都市治理方法的觀點,將台北市都市發展與都市策略規劃的邏輯歷程,概括切分為幾個階段,脈絡分明,充滿歷史感,任何有興趣研究台北市各方面或各領域發展,均可循著本書脈絡追索。
(三)毫不迴避地書寫成功與失敗面向,呈現完整之知識體系
從成功與失敗面向,或從尺度與規模的面向,針對都市發展策略的結果,無論是有成功且大幅影響城市宿命的改變,或有不成功而失敗的例子,整理出一個城市所積累出來的資產。爬梳台北市發展邏輯,以及其都市發展綜效,記取城市治理迴圈的經驗,俾使能有效運用,且挹注研究量能,推測城市未來即將挑戰,而又進一步掌握新挑戰,轉為新經濟的創造能量。
(四)「知故」且「創新」,特別在產業發展上洞燭先機
討論創意經濟生成與都市發展脈絡兩者間,如何相互影響以及演進,並透過台北市案例的考察並描繪台北市於近30餘年來所形成的創意空間網絡型態,進一步分析在地理空間與地景的形式變遷、都市產業模式變革、智慧城市、創新產業形成與創意城市治理的全球倡議,以及創意經濟崛起等因素與脈絡對比下,探究台北市都市創意空間網絡形態是如何透過受政策影響,並結合產業與空間特色,形成創新創意生態群聚與相關聯互動的創意經濟產業鏈,進而創造出不同色彩的創意空間網絡樣態。
作者簡介
林欽榮
都市與區域研究、都市發展策略規劃、公共政策、社區營造與城鄉發展、都市設計、建築與景觀規劃、地景與空間理論等領域專長。
文化大學都市計畫碩士、中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都市與區域研究學程研究;具有建築師資格,曾任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科長與副總工程司、新竹市府都發局長、高雄市府工務局長、高雄市府都發局長、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台南市府副市長、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等職;2015年自交大借調,就任北市府副市長,督導市政經建部門,包含都發局、都市計畫委員會、工務局、產業發展局、資訊局、地政局、交通局與捷運局等機關;2018年底借調期任滿,重返大學任教與研究。
目次
再生與創新:台北都市發展議程
導言:城市再生與創新
第一部分 都市再生:行動台北2015~2018
01 西區門戶計畫與西區再生
從「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計畫」到「西區門戶計畫」
西區門戶計畫之北門重現以及公共地景營造
西區門戶計畫之博物館群營造
西區門戶計畫關鍵基地開發之誘導與都市設計
台北雙子星C1/D1(東半街廓)基地捷運聯合開發
台北郵局公辦都更開發
台鐵局E1/E2及D1(西半街廓)基地開發
台北市議會舊址再開發
從西區門戶計畫到西區再生
02 東區門戶計畫與空間產業再結構
從南港經貿園區計畫到東區門戶計畫:南港地區近期發展的脈絡
東區門戶計畫之主要內容
空間與產業再結構之策略規劃與行動
南港車站核心功能區的開發誘導
國家生技廊道與南港生技產業聚落之構成
南港地區天橋與地下立體連通系統都市設計計畫
南港國家會展中心功能之擴大
南港瓶蓋工廠保存與再生
台電中心倉庫(AR-1基地)及電力修護處(CR-1基地)打造新舊融合的南港公辦都更新典
範
公共住宅在南港地區的規劃建設
南港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之創新作為:變更及劃定「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驅動南港地區全面都更
區門戶計畫帶動南港再生
03 改革與推動都更
台北市都市更新推動困境
台北市近30年來的都市更新作業制度的演進
1970年~1998年:政府主導規劃的有限度都市更新
1998年~2014年:都市更新條例頒布後政府職能闕如,但憑實施者自行應對
更新整合不易的困境
台北市都更革新作為 (2015~2018)
解除代拆申請限制
頒佈實施「台北市公辦都更實施辦法」
加速民辦都更報核流程-都更168專案
都市設計審議機制同步興革
公私協力 改革都更效能論壇平台
關於都市更新條例修正之建議
台北市公辦都更作為與績效
公辦都市更新政策與目標
設立公辦都更專案辦公室以及「財團法人台北市都市更新推動中心」獲得都市
更新實施者的法定角色定位
公辦都更推動績效
公辦都更里程碑與典範:斯文里三期整宅公辦都更案之實現
由公辦都更到公劃都更
公劃更新地區實施內容
公劃更新相關配套作業
「政府職能到位」以及「都更行政機制滾動式改革」為推動都更引擎
04 公共住宅進行式
2018臺北公共住宅展與第三屆亞洲公宅論壇揭開進行式序幕
臺北市公共住宅的需求與課題特性
公共住宅建設實施計畫 2015-2018
公共住宅基地的樣態與建築計畫的挑戰
公共住宅的新任務與營造社區生活共融
從公共住宅到都市再生的城市發展戰略
05 地區再生計畫與社區創生
臺北市地區再生計畫
大同再生計畫
中正萬華復興計畫
士林再生計畫
北投再生計畫
文山再發展計畫
社子島開發與保育
社區創生
大稻埕歷史風貌街區再發展
北投之心-X計畫
第二部分 預見台北:都市發展新議程
06 首都捷運環狀線與TOD 40+計畫
首都捷運環狀線規劃對台北都會區發展的影響
北大眾運輸建設與服務系統概要
臺北捷運路網規劃
捷運系統南環與北環段路線定線及都市計畫定案
從「台北市東側南北向軌道運輸規劃可行性」到「首都捷運環狀線」重新規劃
首都捷運環狀線之全環效益推估
台北大眾運輸導向的都市發展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40+計畫
後捷運時代臺北TOD計畫的戰略目標
TOD計畫採用開發許可作業機制
臺北TOD計畫第一步法定作業(劃定TOD範圍適用開發許可計畫)
TOD計畫都市設計管制原則
臺北市TOD計畫實施之預期
07 智慧城市與新創產業發展
臺北智慧城市的佈局
智慧城市產業驅動
智慧城市的戰略思維
台北智慧城市的國際評價
智慧城市的臺北策略到國際戰略
第三波數位革命當下 如何協助新創產業發展?
08 創意城市與創意經濟產業聚落
臺北市創意空間網絡與創意生態系之探索與描繪
台北創意城市:鑲嵌於都市發展過程中的創意元素
台北市創意空間網絡的形成與發展樣態
創意經濟產業生態網絡之探索與描繪
臺北藝術園區--北美二館擴建發展計畫
台北音樂與圖書中心(台北音圖中心)建設方案
台北啤酒工場 (原建國啤酒廠) 活古蹟整廠再生計畫
創意空間網絡與創意生態系營造與育成策略工具
實質空間類型之策略工具
機制網絡類型之策略工具
創意平台類型之策略工具
第三部分 台北的當代性: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對話
09 韌性城市與循環經濟
韌性城市執行策略
水環境韌性治理
大型生態濕地或人工溼地建構
田園城市社區營造
都市防災量能之持續精進
發展綠能與節電產業化管理
發展綠色運輸與TOD導向公辦都更
公共住宅與公共建築應成為具體綠色標誌
循環經濟與循環城市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
循環經濟與循環台北
從現在到未來:邁向循環經濟所需的鋪路
10創新做為都市再生的動能
與時俱進的都市發展策略
都市發展綜效Vs.創造都市新經濟
台北市多核心空間發展的啟示
台北市都市發展綜效與產業聚落形勢
內科2.0計劃
大學、研發機構系統與地方發展的新關係建構
創新與地方治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