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2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子時
一陽初生,睡覺是養護陽氣最佳之道
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膽經當令
時辰:23:00~1:00
別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解析:由天黑轉為天亮
對應生肖:鼠
當令器官:膽
循行經脈:膽經
常見症狀:頭暈目眩、口苦、常嘆息
時辰宜忌:宜睡覺;忌熬夜、吃消夜
《黃帝內經》認為,「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這裡的「夜半」指子時,也就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意思是說,子時為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刻,之後陰氣漸衰,陽氣漸長。陰主靜,陽主動,與之相適應,人體此刻最需安靜,此時最宜安然入睡。
中醫養生特別講究睡「子時覺」,因為子時氣血流注膽經,陽氣開始生發,所以「睡眠」,就成為養護陽氣最好的辦法。
陽氣為生命之本,「陽強則壽,陽衰則夭」。如果在此時熬夜,就會消耗掉剛生發起來的陽氣,對人體是極為不利的。
子時睡覺養生發之機,從臟腑的角度來講,也是養人的「膽氣」。「凡十一臟取決於膽」,若膽氣沒有生發起來,就會影響其他臟腑功能。
生機若養不住,整個人就會昏昏欲睡。因此,睡好子時覺,從養生的角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1 子時相等於冬至,睡覺最應天時
一天就是一個小四季,子時就等於四季中的「冬至」。冬至一陽生,此時,一定要讓人體收藏起來,順應四時的變化,唯有如此,才能天人合一,健康長壽。
晚上11點時最好熟睡
大家都知道,晚上11點前要上床睡覺,但能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說到底,還是不太瞭解為何要晚上11點前睡覺,不明白過了這個時間才睡覺,對身體會有多大的傷害。所以,依然遊戲作樂,熬夜加班的人大有人在。
其實,晚上11點前睡覺這個說法不是很嚴謹,準確地說,應該在晚上11點進入熟睡狀態。也就是說,應該在晚上11點前,根據個人的入睡情況,酌情選擇。
例如說,你很容易入睡,上床3分鐘就可以睡著,那可以在晚上10點55分左右上床。如果很難入睡,半小時才能睡著的話,就得在10點半上床,總之,得在11點的時候,進入一個相對沉睡的狀態。
順應天時才能天人合一
為什麼要如此嚴格限制入睡時間呢?關鍵就是「順應天時」,與天地相呼應,也就是中醫所說的「天人合一」。
大家都知道,一年有四季,卻不知道其實一天之中,也有四季之分,《黃帝內經‧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中說:「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一天就是一年的濃縮,晚上11點到凌晨3點,相當於一年中的「冬季」。冬天時,天地都入睡,動物冬眠,植物凋零,人如果不休息,就像和天地玩「拔河遊戲」,逆天而行的結果,必然是身體大吃苦頭。
人體在子時進入新的循環
子時就相當於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冬至一陽生,就是指陰氣在這時會到達頂點,陽氣開始生發,人體開始進入新的循環。
如果人在子時還沒睡覺,會覺得精神特別好,其實不是特別有精神,而是陽氣生發的表現。此時若不睡覺,陽氣就生發不起來,陽氣無法生發,陰氣必然也無法收藏,陰陽失調只會讓身體疾病叢生,難得安寧。
所以,要想獲得健康,在此之前,就應該穩定心情,平靜下來,準備入睡,這樣才能與自然界秋收、冬藏的規律相應。
「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中的這一句話,簡要地概括人和天地之間的關係,即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只有和天地自然大宇宙相適應,順勢而為,才能獲得健康,與日月同壽。
2 睡覺養陽,陽氣才能護佑根本
萬物生長靠太陽,人體與自然萬物一樣,需要陽氣的溫煦,只有陽氣充足,氣血才能循環正常,臟腑才能保持「陰平陽祕」的平衡狀態,身體也才能百病不生。
子時睡覺,順應天時,使陽氣生發
子時睡覺,一個重要的特點是「順應天時」,讓陽氣順利生發起來。很多人可能還不明白,什麼是陽氣?它對身體有什麼重要影響?
《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篇》中提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義很淺顯,即指人體的陽氣就和天上的太陽一樣,如果人體缺少陽氣,好像自然萬物缺少陽光的照耀,會夭折或減壽。
人們常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其實人體也是一樣,是靠陽氣的溫煦保護。陽氣在中醫術語裡,被稱做「衛氣」,也就是保護人體的衛士。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傷陽氣
陽氣不足,表現在臟腑上就是腎陽虛、脾陽虛,身體氣血瘀滯不前,對食物的運化能力不足,身體處於陰暗、潮濕的環境中,濕濁內聚,疾病叢生,連性格都會變得「內有憂愁暗恨生」,所以歷代醫家最重視的,就是調動人體的陽氣。
而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傷害最重的就是陽氣,例如吹冷氣、吃冰冷食物、靜坐不動等,都是極其傷陽的生活習慣。
著名的老中醫李可說,在他的臨床經驗中,陰虛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陽虛」。可見,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對陽氣的傷害有多嚴重。
傷陽氣的行為,尤屬熬夜
在各種生活習慣當中,傷害陽氣最重的要屬「熬夜」,當天地都已經沉睡,人還在忙碌。
天地運轉到子時時,陰氣開始慢慢消耗,陽氣開始慢慢生發,生命力是最強勁的,如果順勢而為去睡覺,陽氣會迅速地生發起來,護衛身體,就好像春天的種子,捂一捂就會生長發芽。
反之,若不睡覺,就等於不給陽氣生發的機會,白天的生活就已經很傷陽氣了,晚上睡覺,是最重要且最簡單的生發陽氣的方式,若還不做,那一切的養生方式還有什麼意義呢?
3 老年人安眠之道,首重補足陽氣
老年人晚上之所以失眠,是因為氣血不足。而人體精血津液的生成,皆有賴於陽氣的滋養,所以補足體內陽氣,才是解決失眠的根本之道。
子時陽氣初生,想要保護陽氣,只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即可。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睡眠卻成為一件很奢侈的事。
老年人失眠是因陽氣不足
許多老年人往往一個晚上翻來覆去,就算睡著,也總是睡不安穩,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驚醒。
很多人可能覺得,人老了,睡不好很正常。《靈樞.營衛生會》中有一段話:「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意思是說,老年人氣血衰弱,肌肉得不到足夠的滋養而枯槁,氣道滯澀,五臟之氣耗損,對內供養不足,對外抵抗力下降,故白天精神不振,晚上難以入眠。
所以,對老年人來說,要想睡得安穩,就要補充氣血,而精血津液的生成,皆賴於陽氣的滋養,平時可利用曬太陽、早起運動和炙穴道來補充體內的陽氣,這才是治療失眠最好的方法。
從生活中補充陽氣
1 曬太陽
那麼如何從生活中來補充陽氣呢?有一個簡單卻很好用的辦法,那就是曬太陽。因為人體內的陽氣,並非獨立存在,它與天上的陽氣是息息相通的。曬太陽就可將自然中的陽氣轉化到人體內,不用花錢,就可補足體內的陽氣。
有很多老年人喜歡坐在太陽底下,瞇著眼睛曬太陽,曬著曬著就睡著了。其實就是因為身體吸收陽氣,氣血得到溫潤,所以才會昏昏入睡。
如果你喜歡曬太陽的話,可以在清晨太陽剛升起時進行。因為此時空氣較清新,光線較柔和,不像中午那樣強烈,可以避免灼傷皮膚。
為了最大程度地吸收日光,可將雙手舉起,將掌心對著日光。因為掌心為「勞宮穴」所在,如此即可使陽氣通過勞宮穴,進入體內,對心、肺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2 早起運動
早起運動對老年人很好,因為「動則生陽」,多運動可助養陽氣。如果運動後,再將手舉過頭,面向東方曬太陽10幾分鐘,提升陽氣的效果會更好。
3 刺激穴位
當然,曬太陽還會受天氣的局限。如果連日陰天怎麼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刺激任脈上的關元穴,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丹田。
位置: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處。
功效:主治泌尿、生殖器疾病,此外,對神經衰弱、失眠、手腳冰冷、生理不調等也大有助益。
自古以來,這個穴位就被公認為是扶助陽氣、強壯身體,可以起死回生的重要穴位。
《難經集注》認為,「丹田者,人之根元也,精神之所藏,五氣之根元,太子之府也」。此穴可補腎壯陽、理氣和血,壯一身之元氣。
操作手法:刺激此穴以溫和的灸法效果最好。將艾條的一端點燃,使其距離皮膚2~3公分,以周圍皮膚有溫熱感而不灼痛為宜。
隔物灸的效果也相當不錯。將生薑切成薄片,然後將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每次灸的時間以10~15分鐘為宜,每月連續灸10次,長期持續,對提升體內陽氣效果極佳。
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只灸關元穴是不夠的,因為它只發揮補陽的作用。陽氣只提上來,卻運不出去,效果自然不好。
要想使陽氣運行到四肢各處,還要配合按摩手上的勞宮穴和腳上的湧泉穴。
功效:勞宮是心包經的穴位,對通經氣、通陽氣有很好的作用;湧泉穴為腎經的穴位,也通絡、回陽的作用也很好。
用手心按摩腳心,就可使心腎相交,陰陽合抱,此時氣血也充足,而氣血相當於體內的「搬運工」,這樣便可將陽氣輸送到全身。
操作手法:刺激這兩個穴位時,有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那就是每晚用熱水泡腳後,然後以單側手掌心搓對側腳心,每次搓100次,至手心、腳心有微熱感為止。
注意事項:記住雙側都要搓,如此即可將關元穴聚集的陽氣,輸送到四肢各處,溫潤全身。
陽氣足則氣血足,氣血足則臟腑就可以得到滋養,五臟之氣運營正常,陰陽相交,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眠。陽氣足睡眠好,良好的睡眠又可以助養陽氣,人體就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身體自然也就能健康長壽了!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