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7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識中醫
「中醫」裡的「中」字,意思是不偏不倚,像個天秤一樣,所以中醫並不全然單指中國醫學,它還有中庸、不偏頗的含意存在。想要身體健康,方法至少有二種,一是在身體較重的一側減輕重量,不然就是在較輕的一側增加重量,只要身體平衡,自然就健康。
中醫在二千多年以前,就以「天人相應」的宇宙宏觀為指導,以陰陽五行為說理方式,還用臟腑經絡為核心,建構出一個抽象度極高、涵養性極廣、解釋和推理功能極強的醫學理論系統。
而這套系統,完全不同於西醫的實證醫學,不但刻意針對物質微觀結構,進行細緻分析,也把實證醫學的基礎——解剖學,摒除在一邊,最主要的原因是,後來的中醫師並不需要熟悉人體解剖也能治療疾病,因此慢慢形成中醫自己一套完整的辨證醫學理論。
換句話說,中醫的治療,主要著眼於治療對象的功能好壞與否,在得其「意」的基礎上,盡可能忘其「形」,也就是不以眼見為真,因為身體機能過於龐雜,很難以眼睛所看到的,就視為真的事實。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則神話故事,那就是「神農嚐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好一個不怕死的人體實驗故事,雖然是神話,也像是笑話,但卻是我們祖先們冒著生命危險的親身經歷,才累積出今日的中醫。因此中藥有它悠久的歷史,而不像西醫用動物實驗後的結果,來推測人體的實驗結果,因為中醫可是幾千年人體實驗累積下來的傳承啊!
我曾在臨床上遇到一個真實案例,一名年約三十多歲的年輕少婦,每次月經來都疼痛不堪,但到大醫院檢查都無異狀,她覺得每個月這樣循環性疼痛也不是辦法,半年後,她決定進行細部檢查。
結果,這次檢查竟讓她真的「心想事成」。這名少婦透過檢查,發現在子宮後有一個五乘九公分的圓形黑黑不明物,當時醫師們研判是不好的腫瘤,建議她立即手術切除,讓她當下有點震驚。為了保險起見,她又私下再到另一間醫院檢查,結果也得到相同答案,因此只好無奈接受醫師建議,準備接受手術割除。
但就在手術前一天,醫師心血來潮想用超音波再看一次手術前的腫瘤,結果竟發現原先5×9公分的疑似腫瘤不明物,居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嚇壞了在場所有的醫師。
後來醫師詢問那位小姐,這星期生活有何變化?那小姐回答:「手術前,算算週期,剛好月經快要來,因此想說等月經結束後再安排開刀。事後回想,才發現可能是月經前所造成的囊包,被誤以為是腫瘤。」所幸這個延遲手術的想法,讓她避免一次無謂的手術,也證明身體上的現象,若只經由眼睛看到的影像,真的不能代表一切。
但還是有人說,中醫只是一種經驗醫學,像上述例子只是偶然現象,沒有一定脈絡可循。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大海中漂泊的船,不小心靠了岸,治好了疑難雜症,只能說是運氣而已,不代表中醫真能治病。
也許有人話說得很重,批評中醫是只憑經驗或運氣的醫療,但在現實情況裡,若被西醫判定一輩子無法根治的毛病,有多少人會束手就擒放棄其他醫療方式?我想絕大部分的人,仍想尋求減緩病痛和延續生命的方法。
西醫在治療癌症時,對方向性的指標和治癒機會,都會採取審慎保留的態度,也因此,為什麼同樣的癌症疾病、同樣的治療方式(放化療),指標方向明確,甚至用藥相同,可是每個病人的預後情況卻不太一樣,總結原因,大都是西醫只講求治「病」,而中醫則是在治「人」了。中醫講陰陽、講五行、講體質、講臟腑、講經絡、講六邪、講七情、講飲食宜忌、講四氣五味等等,都以居處在地球上的渺小人類自居,因此要生活在這大自然的人們學習敬天、順應四時氣候變化、選擇適合的居處、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醫學和藥物,唯有這樣,才能真正認識中醫、治療病人。
由於大家對西醫的認識,多從諸如基礎生物、化學、解剖等教育開始不斷培養訓練,因此大家對西醫觀點習以為常,反觀中醫的基礎教育,都是來自家中長輩傳承,或是自學,近代才有一些專業教育出現。中醫在被西方醫學取代之前,它曾是東方民族(中國、日本、朝鮮)賴以為濟的生活醫學,只是被西醫取代之後,就被冠上不靠譜、不科學等說法。
為了恢復大家對中醫的信心並增加瞭解,以下介紹一些中醫的基本觀念。
陰陽
陰陽是總括宇宙中一切相互對立又相互依賴的兩類事務,也是中醫對任何疾病最基礎的簡單二分法。
在蠻荒時代,人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天有地,有白天有黑夜,有男性有女性,萬物被簡單區分二大類,不是陰就是陽,一切現象都有正反二方面,因此古人就用這個概念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消長的勢力。所以《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一語說出大自然中萬物生命的綱要。
人的身體是天地中的一小部分,自然也分陰陽,陰陽表面是對立,卻也無法彼此分割,整個太極圖中的陰陽魚,就是很明確的代表,彼此相生相息,互相轉化成一個和諧圓的太極,也表達出陰陽輪轉、相反相成是萬物生成變化的哲理。
陰陽學說又認為,整個大自然是陰陽對立又統一的結果,同時事物的陰陽屬性又是相對的,如晝為陽、夜為陰,若以上午與下午相對而言,則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若以前半夜與後半夜相對而言,則前半夜為陰中之陰,後半夜為陰中之陽,所以可見陰陽之中又有陰陽之分。這種陰陽相對又統一的現象,普遍存在於這世界。
再從生活中簡單區分,如果是劇烈運動、向外、上升、溫熱、明亮的都屬於陽;相對靜止、內守、下降、寒冷的多屬於陰;若以中醫來說,在人體中具有推動、溫煦、興奮等作用和功能,都可歸納於陽;如對人體具有凝聚、滋潤、抑制作用的物質和功能,就統歸於陰。
上述說明都點出一個道理,就是「天人相應」,如春天應該暖和卻還是寒涼,冬天氣溫應該寒冷卻反常地溫暖,這都是讓人容易產生疾病的氣候;有時天氣陰雨太多、有時久旱不雨等自然界常見的氣候變化,其實都會直接影響人的身體。人類無法改變大自然整個環境氣候變化,只有讓身體適應這些氣候的無常變化,才能免於遭受外在因素干擾身體健康。而這也是古人用「陰陽消長」的道理,來說明自然環境和氣候的變化,並指出陰陽四時的變化,是萬物生長、收藏的根本發展規律。人們如果要想健康長壽,就只能順從自然的節氣變化。看看世界各地颱風、地震、海嘯等天災頻傳,就清楚明白自然界偉大的力量所在,因此我們也才知道「人定勝天」只是阿Q式的口號。
當然若以陰陽說明人體病理上的變化來看,我們可以知道人體內外、表裡、上下各部位的物質與物質、功能與功能、功能與物質之間,都應該保持相對的陰陽協調;也唯有如此,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因為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都是陰陽失調所導致的。
我們的生活周遭,充斥著許多看不到的各類細菌,但大家依舊相安無事,不只是身體外,身體內的胃、腸、食道、氣管等器官臟腑的病菌更是多到不可勝數,但在絕大部分狀況下,彼此都和平共處也各自行事。
只是我們的身體,如果在外面受到「六邪」——風、寒、暑、濕、燥、火,的侵襲,而內在受到「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影響,就很容易造成外在環境與內部環境的變化,進而產生身體體質改變。如此便給了某些致病細菌和病毒,一個有利的生存條件,因此致病細菌們,就以等比級數方式,不斷複製與繁殖;再加上時間的催化,讓身體產生一個陰陽極度不平衡的狀態,此時身體就會產生疾病的現象,而這個現象就是我們常說的「生病」了。
我們都知道,每次流行感冒季節來臨,政府單位都會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大家一直以來所接受的健康教育,也多認為疫苗是萬靈丹,以為施打後就不會感冒。結果校園學童感冒人數在季節交替時,減少的數量仍不如預期;因施打疫苗所產生的後遺症問題,依舊時有所聞,讓人要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其實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指的是只要自身抵抗能力足夠,注意自己體內陰陽平衡的協調,任何外在病菌,根本無法干預侵擾我們的身體。畢竟病菌在這世上存活的比人類還久,實在沒有理由像鳩占鵲巢似的,要它們不能一起生存在這地球上。
再來,談到中醫裡認知的陰陽,《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大自然裡的天為陽,地就是陰;白天為陽,夜晚是陰;晴天為陽,陰天為陰;秋冬為陰,春夏為陽;天寒為陰,天熱為陽。
以人來說,男為陽,女為陰,如果再將人體細分,人的腹部為陰,背部為陽;五臟為陰,六腑為陽,事物則動為陽,靜為陰,陰與陽並非永遠靜止不動,而是互相轉化,才能產生生命。四季氣溫如春暖、夏熱、秋涼、冬寒等氣候寒熱的變化相互交替,就是陰陽相生轉化的體現,生命也因此不斷在更替,並一直繁衍下去。所以陰與陽是互為根本,倘若只有陰而無陽,事物難以產生,只有陽而沒有陰,事物也難以有變化。
在人體中,以中醫生理來解釋陽,它可以化氣,以顯示功能,陰可以成形,以便構成精血臟器。簡單分類歸納,一個人的氣、動、熱、多言是屬陽;血、靜、寒、寡言均屬陰;在病理上就會出現陽盛則熱,陰盛則寒,暴怒傷陰,暴喜傷陽等陰虛、陽虛、陰盛、陽盛的症狀與現象。
所以知道陰陽在人體內平衡的原理後,我們就可以採用這理論,來避免很多疾病。比如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其實癌細胞在身體內的發展,都是需要一定時間和環境才能產生,因此不需在發現它們的蹤跡後,就在未知病因的情況下立刻趕盡殺絕,畢竟癌細胞,也是體內原先的細胞轉化而來。
舉個例子來說,就像一個社會中,總有好人與壞人存在,他們是相對的,好人都在陽面,受人肯定;但壞人也一定有,只是比較少,都在陰暗面。大家都在一定的社會秩序下生活,因此在社會秩序正常的時候,有幾個壞人沒關係,他們的力量不至於大到興風作浪;相反地,如果整個控制社會的安定力量產生紊亂,讓好人與正義無法伸張,公道正義都亂了套,好人有時也會為了生存而變成盜匪。
像好幾年前菲律賓颱風造成的傷害,大家為了生存,許多災民都成了搶匪,讓原先社會秩序都亂了套,壞人因此坐大。所以中醫面對癌細胞,是先找出病因,然後再做處置,與許多西醫只有趕盡殺絕的方式不同。因此只要調整好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比例,讓身體主動去應對周遭環境的變化,其實就像一場翻轉棋遊戲,也像近朱者赤的道理一樣,因為腫瘤不是只會無止境變大,也應該會變小。這是中醫陰陽轉化的例子,可惜大部分的人都不太懂,也不太想去深入瞭解。
因此,中醫認為陰陽對身體調和很重要,只要身體虛弱,陰陽不調和,很容易就會給致病因子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其實地球上的致病因子,早早就生存在這大自然裡,有它的功能與存在道理,如果沒有存在的必要,也不需要人類這麼大費周章去消滅,因為大自然自然會消滅它們。
像二○○三年的SARS,就是這種來的快,去也快的現象,所以身體陰陽平衡的觀念,在中醫裡是很重要的。若只是很霸道地想消滅病菌或癌細胞,往往都會適得其反,畢竟許多生命會找出路,病菌與癌細胞也都是一樣,也會尋找適合它們生存的環境。
再看看現在社會上,拜科技之賜,常常看到生活日夜顛倒的青年們,他們身體臟腑功能,本應該是人生最精華的時候,只可惜仗著身體的壯碩本錢,不愛惜羽毛,上夜店把酒狂歡,久而久之,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不但可能毀了身體健康,更毀了自己美好的前程。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案例,是看過一位剛退伍沒多久的大學生畢業生,在找工作期間,利用休假空檔與幾位朋友一起開車到花東旅遊,可能仗著自己年輕力盛,長途開車,甚至夜遊,結果才出發去了一天多,家屬隔天就接到醫院通知是腦中風,必須緊急開腦手術。後來開刀雖救回一條命,但從此身體左邊偏癱,行動不方便;原本感情很好的女友也因此離開,美好前程變成黑白。
也許有人會問,這與陰陽有何關連?中醫認為白天為陽,夜晚為陰,生活作息日夜顛倒,就是違反陰陽,違逆大自然與人體生理的作息,這對身體是一種很大的傷害;再加上長途開車跋涉,對體力是一種負荷,種種不利身體的因素加總在一起,就十分容易產生疾病。
我們也常看到中風、癌症、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出現年齡層不斷下降,也許有人會反駁,我每天睡眠時間足夠,管他是白天睡覺晚上活動,身體也沒問題啊!其實中醫向來認為,逆天、違反人體作息的生理時鐘,就是不對的方式;而且每個時辰氣血活動的臟腑經絡都不一樣,簡單說來,白天黑夜根本就不同,怎能認為睡眠足夠,就能使身體狀況維持一樣。
更何況,上天造人,就把人類設定成日行動物,並沒有要我們違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雖然科技進步,但說要人定勝天,這都是痴人說夢的事情。大自然偉大的力量,根本不是渺小人類所能改變,像世界各地的天災不斷,又何嘗不是我們人類過度開發,改變大自然生態後,造成大自然反撲的惡果,所以順陰陽,是保養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要務。
總之,陰陽學說應用於中醫上,是用來解釋人體生理現象及病理變化的規律。一般說來,「陰」是指身體有形的實質物質,即體液,包括血、痰、淚、汗等等。「陽」,則是指人體內無形物質,及一些臟腑機能與氣。陰陽調和,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調,則百病叢生。
我們可由身體的感覺,知道陰陽是否調和,也可因此知道自己身體是否健康。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