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滿額折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美國女子學:#凍卵 #MeToo #瘋狂的矽谷媽媽:看美國女人如何破關打怪,為不完美的自己而戰!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看懂美國女子,你應該知道的關鍵字──

#重視自我,拒當委屈小媳婦
美國女人勇於表達意見,不背負「孝順」枷鎖,反讓婆媳關係更良好!

#凍卵生不生,由我決定 #人工受孕不是你想的那樣
新科技讓女性懷抱新希望,但打藥、流產的風險,卻使美國女性憂鬱指數上升。

#產前開趴收禮物,待產媽媽我最大!
美國女人產前樂趣多,但一生完立刻被逼下床運動,才沒有做月子這回事!

#瘋狂矽谷媽媽無極限!
打破主婦黃臉婆形象,邊顧小孩還能創業,應徵保母更要求必須全能!

#新冠肺炎疫情,居然讓女性陷入新困境?
家庭照顧、工作需求同時增加,美國女人蠟燭兩頭燒;醫療體系瀕臨崩解,更使她們不敢懷孕產檢生小孩。

#性別歧視仍是進行式!
男女薪資落差,無薪育嬰假、保母難找,讓美國成為對職場母親最不友善的已開發國家!

#MeToo狂潮還沒完!
席捲全美,學界、好萊塢豬哥紛紛中箭落馬,鼓勵深受職場性騷擾所苦的女性勇敢站出來!

【關於本書】
Phoebe在美國求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身兼女人、職業婦女、妻子、媳婦與母親等多重角色,讓她對美國女性的處境有相當深入的認識,也產生許多體悟。因此,她以自身受亞洲文化影響、並浸淫於美國文化的思維,寫下對東、西方女性在面對感情、事業、家庭與自我時,相同與相異的深刻觀察。

作者簡介

Dr. Phoebe

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分子生物學系學士、紐約大學(NYU)牙醫學系醫學士(DDS),美國牙醫學會會員。現為洛杉磯執業牙醫師、天下雜誌換日線專欄「小牙醫的觀察站」作家,也是樹寶的媽。
住了六年洛杉磯、八年紐約、一年舊金山南灣區,繞了美國一圈後,目前定居洛杉磯。小學畢業就到洛杉磯成為小留學生;讀研究所、工作時成為紐約客。寫下《美國人的真正生活》一書,記錄自己所感受到龐大的美國、不同地區的有趣文化。
工作壓力全靠旅行療癒,著有旅遊書《在地人玩美西》。沒有飛的時候最喜歡做菜、烤甜點。真心認為全世界的料理都比不上臺灣美食,全世界的美景都不比轉角一定有間便利商店的臺灣。

Facebook、部落格:Dr. Phoebe 愛旅行
IG:drptraveling
天下雜誌換日線專欄:小牙醫的觀察站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專欄:Dr. Phoebe

目次

作者序/致,角落中的妳

Chapter 1/美國女人要面對的,和我們有何不同?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女人
美,由誰定義?
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面對#MeToo,女人其實……
疫情下的男女不平等
新時代女性新科技──網路交友、凍卵、代理孕母

Chapter 2/情字這條路,美國女人也得一路破關打怪
美國人從小就要學,愛有分等級
太優秀,居然是美國女人的婚姻阻礙?
慾望城市裡,遲來的右邊先生
婆媳問題無國界
愛情事業家庭三得意?妳可能想太美了
美國,對職場上的母親最不友善的國度
瘋狂的天龍國媽媽

Chapter 3/美國女強人,對抗不平等
女性難以擺脫的職場困境
職業婦女、家庭主婦──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美國男女薪資不平等進行式
矽谷媽媽創業記
矽谷CEO媽媽的全能保母徵人啟事
各行各業出色胚,無所不在的職場性騷擾

Chapter 4/在美國生小孩,媽媽的一把辛酸淚
生一個孩子有多難?
不孕、流產,不是妳的錯
美國疫情未平,懷孕婦女風險大
上一堂美國的待產課
原始自然產,真的最好嗎?
美國孕婦三寶:開趴、收禮物、拍寫真
小樹寶寶來報到──美國生產記
不坐月子的美國人

書摘/試閱

【疫情下的男女不平等】

「女人在各個地方都是領導者,從任職全球五百大企業的CEO,到在家照顧小孩並引領全家的家庭主婦都包含在內。我們的國家是由堅強的女人所組成,而我們會繼續的摧毀高牆,打破性別框架。」──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

病毒也搞男女歧視?
許多人說,病毒是不長眼睛的,無論身分國籍宗教地位,會中的就是會中,逃也逃不掉。這話乍聽有理,但若仔細的看數據,會發現其實病毒之下,人人不平等。
位於社會階層越底端的,受創總比金字塔頂端更嚴重,除此之外,在疫情之下,居然也男女有別。根據《BBC新聞》報導,美國死於新冠肺炎(COVID-19)的男性就比女性高上一倍,而在西歐國家,六十九%的新冠肺炎死亡患者是男性。
疫情更把失業人口推上新一波的高峰,截至二○二○年四月,美國的失業人口目前已超過兩千零百五十萬人,失業率高達近十五%,輕易就把過去十年來新增的工作機會化為烏有。有報導指出,男性為大宗的就業市場以建築和製造業為主,這往往和經濟衰退成長與否息息相關;而女性占多數的就業市場包括醫療和教育,這兩個市場也相對不受經濟影響。
看到這裡,如果你以為這代表女人是這場病毒戰役下的勝者,可就大錯特錯了。

病毒打亂生活,衝突增加
根據《富比士》雜誌報導,美國的醫療產業包括第一線工作人員在內,有八成的員工為女性,我的好友R嫂便是其中之一。R嫂在南加大凱克(Keck)醫學中心工作的RN護理師 ,她工作的病房正好就是醫院安置新冠肺炎患者的地方。
R嫂的先生R哥是律師,擁有自己的事務所,也在私立大學兼職任教。因為疫情,R哥的事務所業績和收入都大幅降低。但R哥不只一次告訴R嫂希望她辭職,覺得整天面對肺炎患者太危險。R嫂雖然也明白,但不少同事都因為染病不能上班,健康的同事都在過勞加班,她現在離職,等於把爛攤子都丟給同事扛,她實在做不到。
而且R嫂偷偷告訴我,她覺得在家裡比在醫院更累。R嫂有兩個未滿兩歲的小孩,在美國稱為two under two,一說出來都會得到其他父母無限同情和憐憫的眼光。加州的宅在家政策讓R哥在家上班,讓R嫂得不斷犧牲休息時間來顧兩個小孩。
T媽是我見過最像八爪章魚的媽媽,不但是心理諮商師和社區大學教授,更是社區診所心理諮商部門的負責人。因新冠病毒讓更多人處於焦慮或憂鬱情緒,自殺傾向也升高,讓T媽的工作量倍增。但T媽更多的工作則在下班後,包括照顧生病的長輩,確定全家人的午餐盒裡有食物、接送小孩等。T媽和T爸兩人都必須在家工作,平日習慣T媽準備午餐的T爸也理所當然的覺得T媽會定時餵飽全家人,遭到T媽抗議。明明兩個人都在家工作,之前能準備午餐的時間被線上諮詢的病人取代,應該由T爸負責處理午餐,夫妻倆就為了這個爭執起來。

新冠肺炎成為女性主義的一場惡夢?
R嫂和T媽不是唯二的例子,根據統計,即便是職業婦女,往往也比男人做更多的家事、同時也比男性少更多休閒娛樂時間,令人嘆息的是,這種文化似乎無國界,不只在美國如此,在全世界幾乎都是這樣。《大西洋》的一篇報導更直截了當的說──「新冠肺炎將會是女性主義的一場惡夢。」疫情打亂了社會既有的節奏,也讓原本工作就相對較沒保障的女性,雪上加霜。即便美國的兩性平權已經喊了多年,但統計數字發現,有六成的育兒方案還是落到女人肩上,而且美國的單親家庭比例,有四分之三是女人。在疫情之下,女性的失業率提高了○.九%,男性則提高○.七%,失去工作的比例也比男人高。
《大西洋》網站報導指出,美國三十個最低薪的工作中,有二十三個為女性占多數。女性薪資比男性低了十九%,甚至當女性在一種工作類型的比例變高時,這個工作類型的薪資便會隨之降低。這個狀態尤其反映在許多在上個世紀被認定為「女性應該在家提供的免費工作」,包括照顧長者、煮飯、洗衣、打掃、看小孩等。
尤其美國在醫療人力上依舊缺乏,在人口持續老齡化之下,報導預估美國政府在未來十年內,會需要一百六十萬名護理師和護理師助理,以及至少五十萬名居家看護。毫無意外的,療養院的員工、護理師及居家看護大都為女性,而這類型的工作待遇都不太優渥,甚至護理師、看護的薪資都比平均值低。

永遠被用更高標準評斷的女性
加州的學校因新冠疫情而關閉,但不是所有學校都有完善的線上課程。使得許多媽媽還得身兼孩子的老師和玩伴。S媽雖說大學從UCLA畢業,卻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不是當老師的料。沒想到這次疫情,讓她成為孩子的老師,花了三個小時教孩子寫一篇作文,也寫不出一個屁來,令她和孩子都覺得挫折。
另一個朋友A媽則因疫情必須關閉牙醫診所,她完全放棄在家當老師,改當孩子的專業陪玩人士。有趣的是,在這兩個媽媽的抱怨裡,完全沒有聽到對爸爸參與的任何期待。
這個社會對男人的期待似乎就是把錢賺夠就好了,而只要該男能替他太太做任何賺錢以外的「一件」事情,比如替孩子洗澡換尿布、陪孩子看故事書、掃地拖地或刷馬桶、照顧岳父岳母等,就能贏得好先生好爸爸好女婿的標籤。但很多時候,女性做好上述所有事,也未必能拿到好太太頭銜。
我不只一次聽到爸爸們自豪的告訴我,他們幫老婆看小孩,英文用的字是babysitting,我都忍不住糾正,生養小孩是兩個人的責任,不是「幫」老婆看小孩,這是身為父親本來就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應該叫作parenting。
電影《婚姻故事》裡離婚律師所說的一段話,我認為相當精闢:「我們可以接受一個不完美的父親,甚至好父親的形象只不過是在三十年前被塑造出來的。在那之前,我們對父親的期待就是安靜無聲、往往不在、不能倚靠、萬分自私……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接納他們的錯誤,但人們絕對不允許同樣的過錯發生在母親身上……(女人)永遠會被用不同和更高的標準來衡量。」無論美國或臺灣,都是如此。
女性在家庭和工作兩頭燒的狀況已不是新聞,這個社會對男女的雙重標準更非一朝一夕,但是新冠肺炎硬生生的揭開我們對男女平權的粉紅泡泡,將這個社會不平等的真相攤在陽光下。某個角度來說,這並不是壞事,或許藉由這次的疫情,我們終於能看到,無論是在前方抗疫還是在後方照顧老小,都不得不承認──
疫情下的社會,由女性撐起半片天。


【美國孕婦三寶:開趴、收禮物、拍寫真】
「我超愛懷孕的,尤其是因為身邊的人都會忽然對妳非常好。」──黃艾麗

如果說臺灣人慶祝新生兒的方式是在生完小孩後請客和請吃油飯或彌月蛋糕,那麼美國人的慶祝方式,則是在小孩出生前,先替準媽媽慶祝一場。
在美國,人生有兩大里程碑,會特地大開派對,以Shower為名慶祝,第一是結婚,第二則是生子。「Shower」可不是指淋浴,而是婚前派對(Bridal Shower)和產前派對(Baby Shower),為準新娘或準媽咪灑下大把的愛和禮物,而這個愛就好比雨狂下,因此被稱為Shower。
婚前派對通常由新娘的好姐妹或家人舉辦,溫馨版就坐下來喝喝英式下午茶、吃吃假掰小點心;刺激點的就會請來猛男跳豔舞、外加贈送準新娘丁字褲,或強迫新娘吃男性器官形狀的糖果等重鹹橋斷,標榜單身前的最後解放。
但為準媽媽舉辦的產前派對,要配色、要裝飾、要玩遊戲。小嬰孩的衣服、黃色小鴨、粉色系背景、用尿布做成蛋糕、動物寶寶玩偶……不管是什麼,一定要讓賓客覺得可愛到爆表為主要指標,讓你有被融化的感覺才是王道。

產前派對洋溢對寶寶的期待
在我成為準媽媽前,我也替好幾個姐妹淘辦過產前派對,比如同事K在紐約長島辦的森林探險派對,在間有落地窗的房間內擺滿氣球,窗戶外看出去就是曼哈頓市景;又好比替好友U召集所有親朋好友,請大家一人選一個英文字母做成單字卡,比如拿A的人寫Apple,旁邊畫一顆蘋果,B的人寫Ball,旁邊畫一顆球,以此類推,最後全部匯集起來,變成寶寶的第一本單字書。
產前派對中設計的遊戲,也幾乎全跟寶寶有關,比如放幾首有關baby的歌曲讓賓客猜歌名、用空白的寶寶衣服讓來賓在上面作畫,請賓客目測準媽媽的肚子有多大。我最印象深刻的有兩個遊戲,一個是用不同品牌的巧克力放在尿布裡,用微波爐融化,請賓客運用嗅覺觸覺加視覺的體驗(但不能用味覺),猜出眼前這屎狀巧克力是哪家品牌;另一個則是請賓客猜準爸媽翻雲覆雨的受孕日是哪一天,最接近正確日期的就可以拿獎品回家。
玩完遊戲、切完蛋糕後,就是準媽媽當眾拆禮物的時間了,小包巾小衣服小裙子,到絨毛娃奶嘴小玩具,反正嬰兒用品多又多,無論是什麼都是可愛至極,惹得眾賓客awww來awww去才是正解。不過身為過來人,我發現往往最不可愛的東西最實用。比如永遠不夠用的尿布、濕紙巾,一點也不性感的卡稱或逆頗好用產品(比如對抗乳頭龜裂或屁股紅疹的乳液),或是嬰兒背巾、幫嬰兒吸鼻屎的工具,或將臭味鎖住的尿布垃圾桶等,才是媽媽圈的聖品。
生了第二胎的話,許多媽媽就不想大費周章的辦Shower,而是改辦Sprinkle,意思就是不用花大把鈔票讓禮物大噴發,只要一點點小如毛毛雨般的實用禮物就好(換句話說,給我尿布、濕紙巾和amazon禮券吧!其他我啥都不缺)。

犒賞準媽媽,生產禮物具象徵意義
準媽媽的小確幸還沒完,除了親友的祝福和禮物,準爸爸也會準備一個生產禮物,叫作「push gift」。生產禮物是近年來在美國媽媽圈興起的一陣風潮,用意是犒賞懷孕辛苦、生產更苦的準媽媽。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有高達五十五%的女性都期待能收到生產禮物。而明星名媛所得到的生產禮物,也常常讓人驚訝到掉下巴,比如卡戴珊家族的凱莉珍娜就拿到一輛法拉利;她的姐姐金卡戴珊則拿到一條全鑽項鍊;凱特王妃生下喬治小王子時,威廉王子送給她一隻英國哈洛德百貨公司的特殊訂製限量版泰迪熊;歌手瑪莉亞凱莉生下雙胞胎女兒時,得到了價值一萬兩千美金的粉紅耳環,上面還鑲了女兒的名字。
我身邊的友人也拿過手鍊、戒指等禮物,而且每胎一個。如果說亞洲社會認為女人替男人傳宗接代是天經地義,那美國的生產禮物代表的意義,則是用最俗不可耐的方法,彌補媽媽因孩子而身材走樣、睡眠不足的事實。和嬰兒對抗很艱難,但看到手上鴿子蛋大小的鑽戒,或許就會覺得好過一點。
生完之後呢?美國媽媽沒有滿月禮也沒有流水席,頂多就是探望一下媽媽和小孩,有心的朋友也會帶食物來給媽媽加油打氣,基本上就是讓媽媽好好休息、恢復體力,下一個慶祝節日得等到寶寶的一歲生日了。相較之下,臺灣習俗就實際得多,產前沒啥特別慶祝,產後吃一桌好料的滿月酒,不用擔心什麼嬰兒遊戲、裝飾禮物,統統閃一邊,包個紅包就解決,cash is king,俗擱有力!

紀錄人生里程碑,自然風格為主
而生孩子這等人生里程碑,現代人也希望好好紀錄一番。臺灣孕媽咪寫真都喜歡穿華服、化濃妝,造型完整加努力修圖,讓孕媽咪以最隆重美麗的姿態留下回憶,基本等於再拍一次婚紗照了,只不過這次重點在妳的肚皮。
美國不流行拍華美的婚紗照,孕媽咪寫真也大都走自然風格。通常穿一件平日穿的洋裝,畫點淡妝,沒有多餘的打光或修飾,捕捉的鏡頭也都是和準爸爸相視而笑、或對著肚皮流露喜悅表情。攝影師注重的也不是修好修滿,而是如何在對的時間取景,以光線背景輔助,讓照片在最少加工的狀態下呈現幸福感爆棚的姿態。
小姑貼心的為我和C拍攝孕婦寫真,當時我的頭髮因為賀爾蒙的關係,呈現野草般的旺盛生命力,因此我唯一的修飾就是在拍攝前洗頭、吹頭,好讓我看起來不會太像《獅子王》裡的木法沙,我套上一件虎媽在臺灣替我買的彈性極強的洋裝,就這樣去拍照了。小姑的光線抓得極好,拍出來的照片呈現濃濃的自然幸福風,不過不知道為什麼,生產完時每次看那些照片,並沒有覺得什麼歲月靜好或母愛大噴發,只覺得我那時的雙下巴實在有夠明顯。

我的產前趴踢,濃濃臺灣味
我的兩場產前派對都辦在洛杉磯。一個是教會姐妹淘替我張羅了一場只需出席、不用動腦的派對;另一場則是為了款待親友,由我和C下海舉辦,由公婆贊助菜餚、小姑幫忙拍照和準備遊戲、從芝加哥飛來的表妹布置會場,阿姨幫忙買氣球,一家人忙進忙出,倒也樂此不疲。為了讓準爸爸覺得有參與感,我問C想吃什麼派對食物。
他不假思索的問回答:「我想吃臺灣菜!可以叫臭豆腐嗎?」平日連筷子都不太會拿的C居然充滿臺灣魂,令我大吃一驚。不過考量到老外親友可能暈倒或反胃,我們忍痛捨棄臭豆腐。為了讓賓客吃飽又吃好,準備了蔥油餅、香干肉絲、蔥爆牛肉、涼拌龍鬚菜、蔥油雞、金瓜米粉等,最後以酒釀圓子收場。雖說沒有龍蝦鮑魚也沒有臭豆腐,至少充滿濃濃的臺灣味,看不見產前派對愛用的西式假掰三明治。大家酒足飯飽之餘,玩了一場場遊戲,我的產前派對在賓主盡歡、依依不捨的氛圍下完美結束。
最後C問我,雖然我們辦了產前派對,但能不能還是訂滿月油飯?這可不是他想遵照臺灣古禮,送禮給親友分享喜悅,純粹是因為,他超想吃油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