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走在托斯卡尼的豔陽下:漫遊歐洲建築演化的三十個線索
滿額折

走在托斯卡尼的豔陽下:漫遊歐洲建築演化的三十個線索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80 元
優惠價
93632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首批隨書限量贈品:漫遊詩筆記本】
由作者手繪近20幀建築插畫,製作成易寫易畫的隨身筆記本,讓您一邊旅行一邊採集眼前的風景。


《走在歐洲小鎮的石板路上》系列作--
在托斯卡尼的艷陽下,漫遊歐洲建築的演化時空

暖煦的晴朗陽光下,
循著凹凸石板路的節韻,穿梭於歐洲小城風光之間
從小巧溫暖的小鎮民宅到華麗從容的教堂建築
充滿歷史痕跡的歐洲建築不只有著來自古老的氣息,
也有著層層翻新的演化痕跡。比如:

――充滿歐洲風情的石板路,在「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帝國時代、灰澀的中世紀,後來有著豐富藝術發展的文藝復興時期,各展現出如何不同的樣貌呢?

――小時候就常聽到聖誕老公公為了送禮物而爬過各家各戶的煙囪,在歐洲文明進程中,又如何成為幼童殞命的陷阱呢?

――像是裝飾奏一樣點綴著歐洲屋頂的老虎窗,如何從簡單的除濕、通風功能,轉變為充滿細緻雕琢的建築裝飾?

――戰爭淚血斑斑的歐洲文明史中,如今看來優雅的城堡如何負擔防禦功能?

――走近教堂,為什麼有些教堂是尖塔、有些尖塔卻又隨著屋脊扭轉,產生像是霜淇淋的螺旋狀呢?又為什麼,有些塔頂是圓型的洋蔥狀?

歐洲建築的每一個細節,都訴說著文明發展的交流與衝突;而當時驚濤駭浪的歷史過往,也都隨著時光流轉,點點滴滴沉澱在建築的細部裡,展現在光影明暗之間。

這次,跟著建築師一起、再次踏上歐洲小鎮的石板路;不同的是這次眼前這些豐富的建築細節,都成了走入歐洲文化厚實底蘊的入口。以三十個漫遊歐洲捕捉到的建築線索,在百年來都閃耀著同樣光芒的托斯卡尼艷陽之下,遨遊於與文明演化緊密交織的文明長河中。

■ 名人推薦

如果你想學建築和都市設計,由認識歐洲的建築及都市樣貌開始是一種方法,這本書是謝孟樂建築師的專業筆記,也是了解建築的敲門磚。
--邱英浩(臺北巿立大學教授兼市政管理學院院長)

謝孟樂建築師帶著我們以建築師的視角、藝術家的素描、詩人的文字、音樂家的旋律,共同體驗城鎮的優雅品質。建議您,帶著這本口袋書,啜著咖啡,重新走過,從作者的視角,體驗出您新的樂章!
--張效通(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所主任)

在旅行中閱讀城市與建築成為現代人深入及學習的途徑之一。孟樂建築師將扮演城市建築探索家的角色,帶領建築愛好者一同踏上石板路,共同揭開傳統歐洲老建築的空間與構造奧妙,值得期待!
--李天鐸(李天鐸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謝孟樂建築師再一次,真誠、熱情、老幼咸宜、深入淺出的讓讀者彷彿親身觸摸,回到歐洲小鎮一同感動藝術,旅遊時空、城鎮與建築。
--郭子毅(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輔仁大學景觀系兼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 謝孟樂

向度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

有感於「書」在這個網路的世代越來越式微,想為這種文化媒介維持它該有的尊嚴與作用,希望「書」在人類的世界裡仍是可以充分理解這個世界的一種工具。透過再一次將對於歐洲歷史建築的熱情與愛戀投注到這本書中,分享給大家,希望能讓大家遊歷歐洲時帶來一些知性的收穫。

目次

【小鎮裡】
走在歐洲小鎮的石板路上――羅馬帝國以來的道路三部曲
上馬石――古歐洲的U-bike站
奇異的門把――古典歐洲的中軸線美學
老虎窗――來自古代的除濕機
煙囪的演化――智慧與悲歌
巨大的倉鼠轉輪――中世紀的人力起重機
街屋上的人力起重機,及其演化
城堡防禦:如何面對中古世紀的憤怒鳥?
稜堡:城堡防禦演化史
清真寺的坐向:朝向麥加

【教堂外】
歐洲也有土地公廟嗎?
腰線――古典建築中不能忽略的輕
魔鬼附身的螺旋尖頂
洋蔥頂高塔從哪裡來?――歐洲教堂塔樓的演進
彩妝屋頂――中古世紀歐洲的數位美學
低調的鐘塔――掛牆山鐘的由來
教堂鐘聲――英國鐘聲的圖林運算?
伊斯蘭的萬花筒藝術
摩爾式建築――伊斯蘭與歐洲文化的交會
魚――基督教的古老暗號

【教堂內】
教堂賣咖啡?――星巴克雙尾人魚的由來
教堂中,唱詩班席與聖壇的交換舞步
窮人的聖經――中世紀教堂的皮影戲
聖禮拜堂――國王的藏寶箱
在教堂歷史上逐漸消失的側殿
圓型教堂――完美幾何的追求
詭異的教堂――聖馬丁駐軍教堂
活化石般的教堂――雙環形殿
巴黎聖母院大火的一夜
舊瓶裝新酒的廢棄教堂

書摘/試閱

01. 走在歐洲小鎮的石板路上
—石板路三部曲
歐洲石板路,一個默默陪襯歐洲小鎮美麗景象的配角,以謙卑的姿態烘托歐洲的優雅。
人們腳底下踩踏的一顆顆石塊,儘管排列參差稍有不齊,但就是很有味道。幾年前,羅馬市政府竟曾想將威尼斯廣場的石塊地坪,替換成易於保養、較不崎嶇且安靜的柏油路,並把原本鋪路的石塊以一塊40歐元變賣來籌措修路資金,如此想法遭到了市民群起反對,民眾無法接受古意盎然的石板路被瀝青取代,普遍認為那將是都市美學的一大浩劫。
不怎麼起眼的小石塊鋪陳出迷人的布景,但其實,這樣的石板路並不是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今日熟悉的模樣,而是在文藝復興左右才形成;形成歐洲迷人景致的石板路,其實歷經過羅馬帝國、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三部曲演化。
一、羅馬道路(Roma road)
在古老的年代,大多數道路其實並不像今天所理解的那麼明確而清晰,往往只是個可供認知為動線的線形痕跡。記載最早且具體的道路系統,便屬羅馬自共和時期到帝國時期完成的羅馬道路(Roma road)。
由於羅馬帝國幅員遼闊,基於軍事快速運輸與聯繫的考量,羅馬人建造了約 八萬七千公里 的道路,通達國土境內各處。這規模相當於現代美國境內州際公路的總長度。羅馬道路分為29條,依照施築者人名命名,如最知名的亞壁古道(Appian way),便是以完成該道路建設的古羅馬監察官亞壁‧克勞狄(英語Appius Claudius Caecus)來命名。
雖然早在共和時期便已有道路的闢建,但到了帝國時期達到空前的規模。
一般認為,羅馬道路施作的技術來自同樣位於義大利半島的伊特魯里亞(Etrurias)。伊特魯里亞大約位在現在托斯卡那一帶,由於有著卡拉拉大理石的資源,因此在石材處理及運用上,在當時已經發展出一定的技術水平;羅馬人鋪路的技術也就學習自此。
位於道路底下的「路基」,是羅馬道路很重要的實務觀念。看來平整的路面下,必須先以厚實的基礎穩固上方的路面,並吸收來自路面上荷重;因此,羅馬人築路時先從地面往下開挖約 90公分 ,再分層配置大小石塊,並逐層夯實。
稱為Statumen的最底層是基底層,以二至三層較大石塊緊密堆疊而成,期間並以細沙填實加強固定,厚度約8至12吋。第二層Rudus則為小碎石,加以石灰沙漿,鋪設在基底層之上,厚度約12到19吋;第三層則以比第二層稍大的礫石,摻雜石灰砂漿,並與羅馬人發明的混凝土結合成堅實的面材基座,厚度約12到14吋。最後,就以平坦的多邊形石塊來舖設成道路完成面,其表面並做成向道路兩側低斜的弧形表面,以利排水。
這些道路興建所需的石材,均來自道路所在的當地,因此因地制宜的材料,有些地方用的是火山岩、玄武岩,有的地方則用卵石或是花崗岩。另外,多層夯石並堆疊的觀念與做法,可以達到良好的排水功能,其堅實的路基觀念,更讓橫亙整個羅馬帝國的道路系統達到穩固耐用的目標。
這些寬度介於 2米 到 8米 之間不等的羅馬道路另一大特色,就是直線設計。為求讓軍隊迅速通過,這些道路皆採筆直的形式穿越大地,即使遇到山丘,也想辦法切鑿出通道直行而不迂迴,以利軍隊與物資在兩地之間以最短時間抵達。
要在廣闊的大地上,做出如此筆直的線性工程在當時其實相當不容易,而這樣的現象,亦說明了古羅馬時期在測量技術上的優異與先進。
由於系統龐大,羅馬道路會於一定距離設置里程碑(milestone),給予每條大道的每一區段明確的定位。整條道路的終點,則會豎立大型的里程碑,藉以宣告大道之結尾。所有里程碑的原點,在古羅馬廣場(Forum Romanum)遺跡中看到,而所有羅馬道路的起點,即被稱為黃金里程碑(Miliarium Aureum)。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古老的年代能以同樣的規格,興建如此廣闊的道路系統,的確相當不簡單。若將規模浩大的羅馬道路以現代捷運路線圖的方式呈現,每段路線用不同顏色表達,並標示道路名稱,會是什麼樣子呢?
若拉近義大利半島來看,其中兩條紅色的路線,分別是最著名的亞壁大道,與橫貫義大利北部波河平原南側的艾米利亞大道(Via Aemilia)。這條大道呈現相當筆直的型態,現今的高速公路與高速鐵路亦採同樣路線,筆直地穿越波隆那( Bologna),往北抵達皮雅琴查(Piacenza),並通往米蘭。
然而這樣廣大的道路系統建設,在西羅馬滅亡之後,竟然面臨灰飛湮滅的景象,許多羅馬道路的石材甚至被挪用作為建築材料,造路的技術更是一落千丈,無以傳承,令人感到遺憾。
二、中世紀的道路
羅馬帝國滅亡後,布局廣大領土的道路系統頓時失去軍事上的需求,於是這些道路便慢慢喪失其存在的功能,逐漸被塵土、泥巴、垃圾埋沒於大地之間。
進入中世紀之後,很多道路路線不再具有通行的需求,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商業經濟模式成為道路需求的基礎,而原本用於軍事運輸的用途已不再是闢路的主要考量;城鎮間的市場交易行為,使得道路變成服務商品貨品由產地運送到市集的路線,因此,考量路線規畫時,不是以市集、聚落,就是以風車、水車或是鹽場等攸關生計、生活產業的相關區域為要件。甚至中世紀各城鎮蓋教堂所需要的物資路線也是其所考量的重點,為了當地石材或磚塊的輸送,也造就了一些短程的運輸道路。
比較英格蘭於羅馬時期與中古世紀的道路模式,就可以看出羅馬道路系統以快速連結相距遙遠的各大城市為目標,而中世紀則以各城鎮在所形成的網狀道路系統服務商品交易。
除了市場需求外,另外也有一些道路兼具朝聖功能,如橫貫歐洲東西部的雷吉雅道路(Via Regia,又名Royal Highway),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便是通往德國亞琛大教堂(Aachen Dom)或西班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等聖地的要道。
精心建造的羅馬道路逐漸被遺忘,到了中世紀,不太講究的「土石」道路成了主流,畢竟其所服務的目的皆較為生活化,連結生活聚落是重點,沒有太厚重如軍備物資的承載需求,更沒有需要來自於筆直形式所產生的時效。同時,也因為修築這些道路大多歸屬到私人或地方政府權責,不復見像羅馬帝國那樣的國家級主導修路的規模。
通常大於2000人口的城鎮就有需求與能力順著城鎮的地形闢建道路。當地的石材或土壤資源,加上地方政府的領導與集資能力,就構成中世紀城鎮道路興建的基礎。
但由於羅馬興建道路的技術已消失,是故中世紀採用較為簡單的方式施作,大部分用的是直接以「泥土」(dirt)的方式鋪設道路,簡單方便,但想當然爾,這樣的道路於雨天時產生的泥濘不堪,必定造成使用上相當的困擾。看看畫家筆下的中世紀情境,就能看到馬車車輪深陷入軟爛的泥土中,進退兩難的場景。
某些行政組織較為健全的城鎮,會採用較合理的施工方式:以礫石鋪設道路,來改良泥濘的泥土道路。少數有採石場之地利的城鎮,若能有較好的政府效能,便能有可能達到出去羅馬鋪路技術的水準:援引過去的路基觀念,底層鋪設礫石,其上鋪細砂整平後,表層以楔形石塊舖設,就成為較實用堅固的道路。
通常在城鎮中的道路,政府會要求擁有屋宇的市民,以私人財力自行鋪設屋前的道路,鋪設的範圍到路中心線。這條中心線經常處理成排水溝,跨過水溝對側的範圍則為其對街住戶所負責。
有些政府則是採用三分法,左右各三分之一的部分為私人興築,而中間三分之一的道路範圍則為政府出資。知名影集《冰與火之歌》的拍攝地點杜布羅夫尼克城(Dubrovnik)的街道,便有此明顯的三等份劃分區塊。
但不管是如何的權責劃分,私人興築的水平必定參差不齊,因此,專業的鋪路人因應而生,以求技術與品質的一致呈現。而除了雇請專業人士外,在英法等地(如英國阿瑟斯頓鎮Atherston),另外有基於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向使用道路運送貨品的商家課徵道路使用稅(Pavage,同樣意義的字眼還有為了修橋造橋的Pontage,以及築城的Murage),以取得維護或修築道路的資金。
大多數中世紀早期泥濘不堪的街道令人不敢恭維,但更令人驚訝的是,泥土造成問題不僅僅是泥濘,更嚴重的是衛生不佳。糞便汙水、動物屍體或內臟、鼠輩橫行,以及生活垃圾,遍布在城鎮的每一條街道;臭氣沖天,汙水漫流,才是中世紀街道最大的問題。
您可曾想過,過去中世紀的人們如何解決排泄的問題?
由於當時並沒有完善的排水系統(廁所是十八世紀後的產物),因此各家戶的糞水是直接往窗外(不管在一樓或二樓)潑灑到街道上;行人便如此經常遭受到髒污異物的攻擊。較有修養的國度會規定在潑灑前要先向窗外大聲告知,甚至在潑灑完之後還附帶一句「上帝保佑您」的問候。
這種沿襲自羅馬時期以來的陋習,讓原本泥濘不堪的中世紀街道更加不堪。1395年巴黎政府曾面對此嚴重的情形頒布法令,嚴禁將夜壺及糞水往街道傾倒。由此可見,中世紀歐洲的城鎮街道,並不是身處現代的我們所熟悉的那麼美好而優雅,一切文明皆是經歷了漫長的學習與調整,才慢慢展現出成熟而進步的景象。
可以作為中世紀街道表率、展縣文明氣質的城市,大概就屬佛羅倫斯。不像其他中世紀城鎮的髒污街道,在Rubaconte主政下,這個城市的街道以磚鋪成,並設置排水溝,使該城市成為中世紀最乾淨、最美麗的城市。巧妙的是,帶動文藝復興的佛羅倫斯,似乎也將道路施築的觀念,導引到文藝復興了。
三、文藝復興的道路
鑒於對於佛羅倫斯的美麗街道,各個國家也逐漸領悟到鋪設一條優良街道的重要性。
西元十六世紀,羅馬教廷興建聖彼得大教堂的尾聲之際,採用夯實路基、鋪細砂,然後表面鋪設小石塊,完成了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當時是教宗庇護五世(Pope Pius V,於 1566-1572年擔任教宗)領導天主教會的年代,這樣的矩形小石塊被稱為Sampietrini,其字首的Sampiet源自聖彼得San Pitro,而聖彼得本身便有石頭的含意,因此用Sampietrini這樣的字眼就象徵了這些小石塊是聖彼德的孩子,也隱喻這些石塊是受到聖彼得拯救的靈魂,很多文獻就稱這些鋪路石為「聖彼得小石」。這種「聖彼得小石」在往後兩百年之間,成為義大利中部主要城鎮街道的鋪路材料與方式。
「聖彼得小石」常用的尺寸為12╳12╳ 6公分 ,也有較小尺寸,如羅馬市區內著名的那弗納廣場(piazza Navona)便採用6╳6╳ 6公分 的尺寸。鋪設時用木槌輕輕將它敲入下方先鋪好的砂層中,這個動作稱為selciarolo,石塊與石塊並肩排列,穩固後石塊之間並不填充水泥或黏著劑,因此這個selciarolo的敲擊動作需要熟練的技術。
在義大利北部,則採用稱為Bolognino(以波隆納為代表,故以其命名之)的石頭作為鋪路石。與Sampietrini不同之處,在於Bolognino是屬於斑岩(porphyry),而Sampietrini屬於玄武岩(basalt),但兩者其實都是火成岩,因此質地皆很堅硬,都極適合作為鋪路材料。
在文藝復興時期,路面基底的夯實與面材的鋪設,皆與古羅馬道路的基本原則相通;這種向羅馬看齊的思維,在文藝復興的年代特別具有其意義。在往後的數百年間,以邊長4到5吋的矩形石塊為單元的鋪設方式也逐漸被歐洲其他地區使用,並稱之為小石塊(sett)或是比利時塊(Belgian block,雖名為比利時,但其實並非源自比利時當地的技術)。
矩形石塊作為道路面材有不少優點,質地堅硬是它被選為道路面材的首要原因,而切割成如此小的尺寸,則有運輸方便與順應地形起伏的優點。再者,以這種石塊鋪設完成的道路,對於如地震的地表震動與位移具有良好的因應能力,不易龜裂。
同時,由於石塊間具有縫隙,因此下雨時可以達到導水排水的功能,相較於中世紀容易積水淤積的泥土道路明顯得到大幅的改善。而若有需要,也可局部抽離與置換,甚至在移除後方可於他處重複使用,極具環保可回收再利用的優點。
當然,一般這種石塊所鋪設成的石板路最大的缺點便是難免產生的高低差,與雨天時易滑的特性。高低差讓現代車輛的行進須以低速進行,同時所造成的震動往往對於鄰近的建築物有所干擾,不管是噪音或構造。而這便是為何羅馬政府執意要將威尼斯廣場的石板路替換成柏油路的主因。
另一種以現代來說很難想像的情形就是,每當有群眾運動時,隨手可抽取的這些石塊竟變成了抗爭的武器,投擲向鎮暴或維安人員,或是隨處將大量石塊聚集成堆以作為對抗的堡壘。
而這樣易於抽換的性質,也讓藝術家產生創作上的靈感。Vadis Bertaglia在第十四屆布拉格國際街頭戲劇節(International Street Theater Festival)中,以彩色塊體象徵「精神石塊」(mental sampietrini),嵌入鋪設聖彼得小石的石板路中,藉以表達對於一致性的抗議,蘊含人們不應對於習以為常的事物,總是抱以順從而不假思索的態度。
另一個德國藝術家剛特.德姆尼希(Gunter Demnig)以「絆腳石」(stumbling stone)為主題,同樣將刻有名字的混凝土塊,置換街道上的鋪路石塊。令人動容的是,這些名字其實來自二戰期間受到納粹迫害的人們,並將刻有該受難者名字的這個「絆腳石」鋪設在其住家門前的街道上,用以紀念該受難者,並作為這段慘痛歷史記憶的提醒與警惕。藝術家解釋,當人們彎腰閱讀「絆腳石」上的名字與文字描述時,同時也向該受難者鞠躬致意,極富象徵意義。
從古羅馬時代,透過強大驚人的道路系統達成帝國軍事與統御目的,而在中世紀近千年的歷程中,卻遺忘羅馬技術而僅採基本堪用的道路,雖完成日常生活的商品交易,卻對道路使用的實用性與環境衛生視而不見,而直到文藝復興年代,起源於羅馬道路的闢建觀念,再度引領人們使用便利、衛生的道路設施。
而如此累積歷史閱歷的石板路,在現代則成為歐洲城鎮優雅的基調。
走在歐洲石板路上,可以感受到一種經過歲月洗禮的痕跡,每顆小石塊都靜靜的透漏著歷史的自我陳述,是需求、是象徵、是權力、是氛圍、是味道、是色調,而不論是甚麼,每顆小小的石塊都忠實而謙卑的在歷史長流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3 63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