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一本書入門《傷寒論》《溫熱論》兩大經典
滿額折

一本書入門《傷寒論》《溫熱論》兩大經典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9040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5元
庫存:8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由日本醫師帶你一次領略兩大傳世著作!
不僅可目睹東漢醫聖張仲景的學說風貌,
更融入了清代名醫葉天士的溫病學理論。
透過兩位不同時代的重量級醫學家,
完備你的中醫觀念!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主任 張東廸 審訂推薦★

★逐條講解經典醫書,擺脫在原文堆裡一知半解的窘境
★用語輕鬆,輔以圖像說明,有助理解學習
★適合中醫愛好者、臨床醫師深入學習

常聽人說:「漢方醫學的學習是始於《傷寒論》,終於《傷寒論》。」但事實上,《傷寒論》只能治療目前一半的急性發熱性疾病而已,另外缺少的一半則需要由後世的「溫病學」來補足。

到底什麼是《傷寒論》?
「傷寒」與「溫病」究竟有何不同?
兩者的處方用藥又該如何選擇?

醫學博士告訴你,學習古中醫的醫學經典,非得用最輕鬆的姿勢、最放鬆的心,否則只會事倍功半。從本書入手就能掌握兩大經典醫書全貌。現在就翻開書頁,和作者一條條慢慢讀、細細拆解,打通學習中醫的任督二脈,並提升臨床力!

名人推薦
中醫經方泰斗倪海廈指定傳人,《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作者|李宗恩
李思儀中醫診所院長|李思儀
兒科三百首|賴韋圳

 

作者簡介

入江祥史
1965年生於日本長崎市
1991年畢業於大阪大學醫學部醫學科
1995年大阪大學大學院醫學研究科修了(醫學博士)
2000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部生理研究中心留學
2003年擔任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東洋醫學講座助手,並擔任慶應義塾醫院漢方診所醫長
2005年擔任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東洋醫學講座非常勤講師
2008年擔任證診所吉祥寺院長

譯者簡介
簡毓棻
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
對事物總是抱持好奇心,喜歡問問題。
熱愛文字,希望藉由文字,將溫度傳遞給更多人。

現在在日本,無論去到哪間診所或醫院,都能稀鬆平常地拿到醫師開的漢方藥,只有極少數醫師沒有將漢方藥放入處方中。現在正是漢方(中醫)受到重視的時代。
但是,我認為會開立漢方藥處方並不等於懂得漢方治療,意思是,在日本開立漢方藥處方,充其量只需要具備醫師執照即可,但醫師對病人實行漢方治療時,必須要具備漢方醫學的理論基礎與技術,也就是說,漢方治療需要更深一層的漢方醫學知識基礎。
我們常聽人說:「漢方醫學的學習是始於《傷寒論》,終於《傷寒論》。」我想,就算是不清楚《傷寒論》的內容,大多數人也都聽過「傷寒論」這三個字。所謂的「傷寒」是指急性發熱性疾病,而《傷寒論》正是治療這一類疾病的專書。然而,正確來說,這麼說只對了一半,而且這樣的說法同時也讓日本的漢方醫學有著同樣的缺點。因為事實上,《傷寒論》只能治療目前一半的急性發熱性疾病而已。
另外缺少的一半則需要由後世的「溫病學」來補足。那麼,「傷寒」與「溫病」究竟有什麼不同?簡略一點來說,「傷寒」是急性感染症的總稱,指疾病感染初期伴隨惡寒症狀,隨後身體會發熱;而「溫病」則是指會發熱的急性感染症總稱,疾病感染初期並不會伴隨惡寒症狀。
不同於日本,在漢方醫學發源地的中國則是將「傷寒」加上「溫病」才算是所謂的急性感染症。從現代醫學來看,所謂的感染症初期也是分為會伴隨惡寒症狀與不會出現惡寒症狀兩種。因此,如果單從病人有無出現惡寒症狀來判斷其是否為急性感染症是有缺失的。這也是在《傷寒論》之外,人們還需要理解「溫病學」的原因所在。
綜上所述,為了讓讀者們更加理解漢方的急性感染症,並且能在臨床上活用這兩套理論,我將嘗試在此書中為各位解說傷寒論與溫病學。

 

目次

第1部《傷寒論》
初遇《傷寒論》—從筆者的體驗說起
何謂《傷寒論》(1)
何謂《傷寒論》(2)
《傷寒論》的各種版本—各版本的問題
《傷寒論》的共通認識
《傷寒論》全文
何謂六經辯證?何謂六病位?有何差異?
陽明先,還是少陽先?何謂半表半裏?
醫生枕邊只有一本《傷寒論》是否足夠?

《傷寒論》逐條解說
太陽病(第1條~第43條)
陽明病(第44條~第47條)
少陽病(第48條)
太陰病(第49條~第50條)
少陰病(第51條~第62條)
厥陰病(第63條~第65條)
《傷寒論》的最後補充

第2部《金匱要略》
第3部溫病學
再論陰陽
何謂溫病
溫病學的歷史
葉天士《溫熱論》(第1條~第37條)
《溫熱論》的最後補充

後記
索引

 

書摘/試閱

初遇《傷寒論》─從筆者的體驗說起
當我還是醫學院學生,曾修過一堂內科醫學的肝炎課,某一天,老師在黑板上書寫各種治療用藥名單時,除了Interferon(干擾素)、glycyrrhizin(甘草素),還寫了「小柴胡湯」,我對這四個字感到驚訝不已:「什麼?小柴胡湯?」
於是我舉手發問。「老師,那四個中文字是什麼?」
「這個『小柴胡湯』嗎?是漢方藥喔。你不知道嗎?」
「嗯……漢方藥?是什麼?我沒聽過。老師剛剛明明還在談HCV(C型肝炎病毒)的genome(基因組)呀。為什麼要突然提到落伍的藥呢?而且,為什麼其他同學都沒有問題呢?難道大家都知道嗎?莫非知道這些是常識嗎?」
最後這段疑問,我始終沒有說出口。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在之後就讀醫學院的生涯中,完全沒有再接觸到漢方醫學,當然,那次的經驗是絕無僅有的。對於需要記憶大量知識的醫學院學生來說,實在沒理由要知道「小柴胡湯」這個在《傷寒論》中非常知名的處方。直到數年後,我逐漸深入漢方醫學世界中,才想起當年與「小柴胡湯」的邂逅是多不可思議。然而,我對漢方藥處方並沒有很陌生,因為我自幼就熟悉另一個漢方藥處方「葛根湯」,只不過,印象中充其量只是一種「感冒時,大人會強迫我喝下的味道濃烈的難喝藥水」。
我成為醫師多年後,突然想研讀漢方醫學,其時我知道,如果想學漢方醫學,就一定要讀《傷寒論》,否則只會對漢方醫學一知半解。我去書店買回了大塚敬節老師的《傷寒論解說》,閱讀時看到了「桂枝湯」,這讓我驚訝不已。
「咦?《傷寒論》應該是漢方醫學的基本書籍吧。為什麼一開頭就是用了五種生藥的桂枝湯呢?通常應該是要從一種生藥開始的吧!或者應該要從常用的葛根湯開始吧!難道不是嗎?」
於是我繼續大略翻看了一下書,發現桂枝湯之後出現的還是桂枝湯,又是桂枝湯。就算是桂枝湯稍微變形了一下,變成桂枝加葛根湯,也還是桂枝湯。然後出現了桂枝去芍藥湯、桂枝加附子湯等,結果全都是桂枝某某湯。處方的構成生藥是桂枝、桂枝、桂枝!通通都是桂枝!要不然就都是甘草、生薑。想必古時候「桂」這個字的活字印刷鉛字經常耗損。我再繼續往下翻,發現要不都是大承氣湯就是小柴胡湯。再翻下去,果然又出現了桂枝湯、桂枝湯、桂枝湯!而且每一個處方看起來都非常類似。再仔細一看,這些處方大抵是由桂枝、甘草、生薑、大棗、芍藥、茯苓等構成,只不過是從中挑選再加以組合而成。而且每一種生藥分量上都有些微差異,但對我來說,就想直接斷定《傷寒論》根本是一本桂枝湯專書呀。
說了這麼多,這些就是我第一次看到《傷寒論》的感想。現在想想,當年的想法雖不中亦不遠矣啊。只是那時,好不容易買到手的《傷寒論》卻變成了桂枝湯專論,結果就這麼被我束之高閣。

何謂《傷寒論》(1)
西點中有一種甜點名為磅蛋糕,據說這個蛋糕的組成材料麵粉、砂糖、雞蛋、奶油都是一磅,故因此得名,做法簡單卻是西點根基。瑪德蓮、費南雪、年輪蛋糕都是用相似的材料做成。其中麵粉、砂糖、雞蛋、奶油是共通的材料。說得極端些,就是後面發展出來的甜點都是磅蛋糕的變形產物。而所有糕點師傅入門時,都必須從熟悉這些少數材料的特性開始修習技藝,然後持續耗費時間製作磅蛋糕,直到滲入骨髓為止。接著才開始嘗試加入極少量的其他材料,做些微的改變,如此一步步緩慢地拓展多樣的西點世界(以上是我的主觀猜想)。
順帶一提,我出身長崎,最愛的當然是長崎名產蜂蜜蛋糕,這蛋糕的材料也少不了麵粉、雞蛋跟砂糖,與磅蛋糕基本材料唯一不同的,是用水麥芽代替了奶油,雖然如此,無論是配方還是材料混合的方法、烘焙方法等都有其訣竅,因此,即使同樣是蜂蜜蛋糕,各家的風味都不一樣。就算閉著眼吃,也一下就能分辨出是F店家還是B店家的產品。不相信可以讓我為你們試吃看看。
說了這麼多,我想要表達的是,從雞蛋、麵粉跟砂糖的使用方式,以及好好用身體記住磅蛋糕的製作方法,然後再試著挑戰不同變化做出各種風味甜點的過程,正是《傷寒論》這本書也擁有的特點。
「桂枝、甘草、生薑、大棗、芍藥、茯苓等這些生藥是這般這般,桂枝湯、桂枝某某湯則是那般那般。想學習《傷寒論》的人,現在不需要思考它們究竟有什麼意義,只要專注學習,熟悉使用就好。」對,我正是說《傷寒論》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學習。
有人可能會擔心:「可是這樣,萬一《傷寒論》初學者(作者註:本書的目標讀者群是初學者,因此如果你具備了中級以上程度,請不要閱讀本書)搞錯了就不得了了!」而急著來糾正我,但我要說的是,《傷寒論》並不是一本製作處方的配方書,而是一本方法書,告訴我們如何運用重要處方。這也是一本在診斷傷寒病患時的症狀學與治療方法書。書中記載了處方的構成生藥與煎煮法,在還沒有藥局或是製藥公司的時代,醫師幫病人治病時,會親手製作處方給病人服用或使用,因此,如果《傷寒論》中少了配方,就什麼都不是。
最後請容我再叨念一下,漢方醫學中所謂的「處方」並不是「某醫師某月某日開了葛根湯七‧五克、小柴胡湯七‧五克」的處方,而是葛根湯或是小柴胡湯本身。要說這些是漢方藥名也可以,有時也稱為「方劑」。古時候,醫師會混合各種生藥做成漢方藥處方,現代人則多半吃濃縮科學中藥製劑。日本的濃縮科學中藥製劑都是包裝成一小包一小包的小巧模樣,使初次接觸的人總會露出「這怎麼可能治病」的困惑神情,實在令人覺得惋惜。

何謂《傷寒論》(2)
以下,我將為初學者補充一些《傷寒論》的相關資料。
我想要各位先知道,至今我們仍無法斷言《傷寒論》這本書是在約西元二百年時,由後漢的張仲景所寫成。原因在於:①有不少說法顯示《傷寒論》是由張仲景(張機)所編纂而成;②但是否真有張仲景這個人仍是個疑問;最重要的是③目前並沒有「這本就是《傷寒論》」的決定性版本。我想,①②對於讀者來說,並不造成問題,但是,一般人聽到③的說法不免心想:「這是怎麼回事?難道《傷寒論》有很多種版本?」
要知道,在寫作《傷寒論》時的時代,紙張非常珍貴。因此,原始版本有可能是刻在木簡(狹長木片)上,而且保存相當困難。目前已知的是,在中國西晉時,曾短暫存在過由王叔和加以編修過的版本,當時,正值戰亂時期(現在世界的某處也正處在戰火中),原始版本因此不知去向,極有可能遭戰火燒毀了。我真心希望《傷寒論》能逃過戰火摧殘的命運,有一天能讓世人看見。只不過,我想,當年人們在戰亂中一定無暇顧及這本重要經典,否則我們現在應該就能見到它。我不禁幻想,如果有一天在世界的某處發現了它,該多麼有意思啊!
既然如此,那麼,現在人們稱為《傷寒論》的又是什麼呢?
即使原始版本已經佚失,如果《傷寒論》是一本真真正正能帶給人們影響的書,人們應該會以各種不同形式設法把它留存下來,可能是以抄寫的方式,也可能是以背誦的方式,來讓後世人們有機會接觸到它。幸運地,現今《傷寒論》確實有各種版本,如果想要一窺《傷寒論》的內容,一點也不難。
在西元一○六○年左右,《傷寒論》再度出現在歷史上。當時由北宋校正醫書局的林億與孫奇兩人將《傷寒論》的原始版本或是存留的片段或傳抄書物,再加以編纂成書,也就是現在稱為宋本《傷寒論》的版本。雖然實際上,宋本《傷寒論》現在也已經亡失,在北宋之後,明朝的趙開美於西元一六○○年時,以復刻宋本《傷寒論》的方式做出另一個版本,而這個版本稱為「趙開美本」。此時的版本是以紙張印刷的方式大量出版,據說發行數量頗多。順帶一提,一開始我誤以為是「趙開‧美本」,還因此成為了骨董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庫存: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