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滿額折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東方樂珠02: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30 元
優惠價
90207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6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康雍乾時期西洋音樂逐漸傳入中國,1713年的《御製律呂正義·續編》五卷中的《協均度曲》詳盡記錄了當時傳入的西洋樂理。
◎五線譜、音階唱名、升降記號、音程關係、首調唱名法、調式音階、節拍,《協均度曲》是西樂傳入中國後的首部漢文著作,更是研究前清西樂來華的重要音樂文獻。
◎林逸軒、陳綏燕兩位學者專家,分別從樂理、文字著手,重新詮釋、翻譯《協均度曲》,讓你可以重溫當時的音樂盛況!

★繼《東方樂珠:白話律呂纂要》後,林逸軒、陳綏燕兩位作者再次聯手出擊,打造重量級的音樂科普書!

來自波爾都哈爾國的徐日昇精通音樂,
撰書討論管絃樂的韻律樂度生聲的緣由,
並訂定審音合度的規則,
用剛柔兩種記號來分辨陰陽兩調的差異,
用長短遲速等記號,來區分聲、字等音節。
後又有精通音律的壹大里呀國人─德禮格,
他和徐日昇所傳樂理的源流並無兩樣,
兩者本質義理相輔相成。

故取用他們的條例、形號,
分配在陰陽二均高低字譜間,編輯成圖,
使談論樂理的人有真實依據,
創作應用的人也有所依循。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05979.pdf

作者簡介

陳綏燕
台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班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
國、高中國文教師,現已退休
興趣:散文、新詩、童話創作
作品:麻雀搬家、小動物中有趣的動物性格、老石民宿

林逸軒 博士
出生在台灣台北,旅美二十年
畢業於紐約茱莉亞學校(復古演奏科系)
同時擁有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音樂演奏博士文憑
演奏碩士、學士文憑均在加州舊金山音樂學院取得

序言一

《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一書,是從《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子部》裡翻譯來的,和東方樂珠第一本《白話律呂纂要》互為表裡。但是《白話律呂纂要》所傳授的樂理,這當中的音符僅止於「六聲音階系統」,而本書在六聲之外,又多了一階「犀」音,樂理的進化,古書的說明功不可沒,真教人嘆服。
林逸軒博士和我討論本書的問題,就原書圖例模糊不清的地方,依據書中文字說明,來更正它的圖例。舉例來說,我們更正原文「新法七字明半音互用」這一章第三十五頁上頭的第十四圖例「首音為乏鳴」從右向左數去第三個「朔乏烏」改正為「朔勒烏」。其後,篇章中有關音符圖例不夠清晰的,也都依據它原來文字的說明,將模糊的音符標示出來,這些點滴期待有意考證者,再給予斧正。
古人想以長繩系日留住時光,今我以白話系情,將西洋人傳入的樂理,以更淺近白話表述出來,並表示對先祖父陳奕溪常掛口中「八音」的變化複雜又有趣,作為晚輩遲來的回應,我要說的是「阿公,我知道了,我做到了。」最終的想法是:感恩西洋人將樂理傳入東土,乃至清朝士人繪圖記載的辛苦,前賢雖已作古,在此仍要致上遠遙的敬意。

陳綏燕
2022.5.6


序言二

文化傳播與政治經濟發展息息相關,怎麼說呢?
就本書來看,若沒有歐洲傳教士將西方樂理傳入,若沒有清朝帝王的加持,命專人詳細謄錄在書中,保存在宮廷裏,流傳數百年後的今天,我們的敬羨將流於盲從,因為我們從古籍得到印證了。
《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的「御製律呂正義續編」,這是清康熙皇帝第三子允祉主編,允祉學問大,對律呂多所探究 ,因此本書「續編總說」這一段裡,可以看到他溯源推本的本事,在「新法七字明半音互用」這一段裡,註腳盡是用中國古代樂理來說明,正是上述下應,東方西方結合無違。本書並參考了海南出版社2000年故宮珍本叢刊第25冊的《御製律呂正義上編下編續編》的第一冊,兩書內容俱同,所以就放膽的直接以白話語譯三百年前的作品了。
我們常以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就算得是一種前衛藝術,或常把藝術與音樂當作是兩方的和平交談工具,是促進雙方溝通思想的代表。但,此白話作品的意義是要讓在亞洲,尤其是在台灣音樂同好者,於樂理有關的歷史淵源上,讓大眾知道我們熟悉的古典音樂,在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已經由傳教士帶入中原,藉此證明西方的音樂涵養與科技文明,並未侷限於歐洲大陸,當時也隨著傳教士堅忍的意志帶到全球的角落。我們可以從《律呂纂要》得六聲音階到《摛藻堂本協均度曲》裡的七聲音階,看到了西方的精緻和進步。
本書是綏燕老師和我一起研究探討完成的,我們彼此很感謝、很開心,大家都樂見這本小書的完成,希望和初始傳教士的初衷一樣,把音樂文化傳播開來。

林逸軒 謹識於台灣台北
5.18.2022

目次

序言一
序言二
續編總說
五線界聲
二記紀音
六字定位
三品明調
七級名樂
上中下三品紀樂名七級
半分易字
新法七字明半音互用
樂音長短之度
八形號紀樂音之度
用八形號之規
八形號定為三準
八形號配合音節
八形號準三分度
平分度三分度互易為用
樂音間歇度分
樂圖總例

書摘/試閱

五線界聲
所有創作樂曲的聲字不會超過七個音,到第八音還是合乎首音。因此用五條線來畫分聲音的次序,少了就不能達到樂分的限度,多了又太煩瑣,反而招致尋找數算音符的勞累。因此五線當中,四空間加上五條線,一共九個位置,已經足夠運用。或是九個位置以外,另外有應當加上的音符,就在五線上下各畫一條短線,就增加四音的樂分了。是以五線四空間共九個位置,上下各增加一條短線,那就增加四個位置而得到十三音的樂分了,或者所增加的短線的上、下方,各記一個位置,那就又增加了兩音的樂分,而得到十五音的位置了。

六字定位
用六字來定聲音位置的,樂音每隔八個音相生,也就是第八音必定和第一音相合,所以聲音的上下不超過七個音,第九音必定和第二音相合,第十音必定和第三音相合,這是自然的道理。樂音有七個,傳記裡就用五聲加上二變聲來稱它,創作音樂的人就用字譜七個字稱它。至於西方樂理就只用六個字,從下到上稱「烏勒鳴乏朔拉」。他們定六音的「分」,從烏上行到勒是全分,勒上行到鳴是全分,而鳴上行到乏則是半分。乏上行到朔仍是全分,朔上行到拉也是全分。談到絃音七聲的度,有五個全分二個半分,現在只用六個字紀它,實在是因為各種絲樂器七調的絃,每一絃第七音的分,都與半音位置相當,所以省略不用。


然而用這六個字紀七音的分,就又仍然用鳴乏二音的半分,來替代二半音的位置。所以說,所有樂音中用「烏勒」二音的地方,以「勒鳴」二音代替,或以「乏朔」二音代替,或以「朔拉」二音代替,都沒什麼不可,因為它們都是全分的緣故。假使用「鳴乏」二音的位置,以其它二音代替它就不可以了;就是用其它二音的位置,然後用「鳴乏」二音來代替也是不可以。因為它們是半分的緣故啊!總之,想要推究絃音的全度是什麼聲字,必定以「鳴乏」二音的分來探究它。如依次探究「烏勒鳴」這三音和「乏朔拉」這三音,它們都是全分,不能夠清楚分辨它們的差異性,或是越位推究「烏乏」二音和「勒朔」二音,以及「鳴拉」二音,那又都是三個全分帶一個半分,這些也不能清楚分辨它們的差異性,必定到「鳴乏」二音的相接,才能找到首音是某字。


上行的音:「乏」在第四,那麼就會知道第一音是「烏」;「乏」在第三,就可知道第一音是「勒」;「乏」在第二,就可知道第一音是「鳴」。下行的音:「鳴」在第四,就知道第一音是「拉」;「鳴」在第三,就可知道第一音是「朔」;「鳴」在第二,就可知道第一音是「乏」。因此在絃度當中,只要遇到半音的分,就以「鳴乏」紀它,因為它容易向上或向下推究尋找而不紊亂。再說凡是用這六個字推究訂定樂音,必按聲韻來稱它,不能有些微高下的差異。


例如「烏」到「勒」、「勒」到「鳴」是全音,就必須隨全音分,高起稱它。若是「鳴」到「乏」為半音,也必隨著半音分,減半稱它。或者遇到「烏勒」、「勒鳴」全音分,誤作「鳴乏」半音分稱它,那麼繼續這個以上的音,將隨此而降低半音分了。所以說樂音的全、半音聲字,必須期待熟練於耳默會於心,才能明白精通而進入神妙境界。


以上內容節錄自《東方樂珠 Ⅱ──白話摛藻堂本協均度曲》林逸軒、陳綏燕◎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05979.pdf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07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