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套書:世紀中國+美國與中國(共二冊)
商品資訊
系列名:遠足新書
ISBN13:8667106514859
替代書名:The Chinese Century: A Photographic History of the Last Hundred Years; The Beautiful Country and the Middle Kingdom: America and China, 1776 to the Present
出版社:遠足文化
作者:史景遷; 金安平; 潘文
譯者:廖彥博;林添貴;陳榮彬
出版日:2023/02/01
裝訂/頁數:精裝/976頁
規格:30.3cm*23.8cm*6cm (高/寬/厚)
本數:2
重量:3000克
版次:1
商品簡介
著名史學家史景遷與金安平首度合作撰書
英文版出版逾二十年後,中文版首度面世
「本書提供一個具說服力的榜樣,說明圖像與文字如何結合起來,構成一個截然不同而引人入勝的巨著。書中的文字自有脈絡,而且前後連貫,為照片提供了良好的說明。」──前中央研究院院士余國藩
在二十一世紀,中國是世界舞台上最大的疑問號。今日的中國已不再是沉睡的巨人,但也不是西方世界可靠的盟邦。從經濟上來說,中國是一個新興強權;從政治上來看,它在經濟自由市場與軍事獨裁之間維持著一個不穩定的均勢局面。從實際地理上的距離及未來可能的走向來看,了解中國的歷史,現在正是時候。
《世紀中國》精選了三百張以上珍貴而富故事性的照片,述說1894-1996中國百年歷史。這些照片選自中國、台灣與西方的檔案館、圖書館和私人收藏,許多是之前從未見過的。這些歷史照片像是時光機,帶領我們「親眼」見證許多在此之前只存在於史書字裡行間的歷史事件:從晚清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期間鄉間農民與權勢階層菁英的生活、西方殖民強權在華設立「租界」的富麗堂皇與骯髒汙穢──這些「租界」是專供歐洲人在華居住的城市。透過書中珍貴罕見的照片,我們見證了庚子義和拳亂、南京大屠殺、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另外還有一些古怪的歷史鏡頭,像是二次大戰期間在華美軍士兵使用筷子食用他們的「K口糧」軍用罐頭,以及悠哉地在江水裡游泳後、身上沾滿淤泥的毛澤東私人生活照片。
與這些珍貴照片搭配的,是令人驚嘆的歷史敘事書寫,作者是在西方漢學界備受尊崇的史景遷,這是他頭一次與妻子金安平合作撰述。本書的文字追尋近代中國在內戰、世界大戰與共產革命當中四分五裂的經過,及其緩慢崛起成為軍事與經濟超級強權的始末。本書既著眼於平民百姓的生活,也重視像蔣介石、毛澤東這樣的高層人物,而編織出一段錯綜複雜又引人入勝的社會、政治與軍事史。
《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
1776-2020年美中關係史
本書榮獲2017年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金獎
本書從一個新國家創建、另一個舊帝國敲起喪鐘時的故事開始說起。美中兩國的交往早於1853年美國海軍將領培里(Matthew Perry)率船艦要求日本開放門戶的「黑船事件」。1784年2月22日,美國的三桅帆船「中國皇后號」從紐約港出發前往廣州,與中國進行貿易。自美國建國以來,雙方即有互動,互相影響。中國不僅有廣大的土地吸引美國墾荒者,中國市場之夢也向美國人招手。美國的思想啟迪了中國人,將他們帶向現代化及外面的世界。美國的科學、教育理論和科技流入中國,中國的藝術、美食和哲學也往外流動。從此以後,雙方一點一滴逐步建立起世界上最多元也最重要的兩國關係。
兩百多年來,美中的政客、商人、傳教士和女性深深影響著兩國的命運。從將基督教福音和教育帶至中國的美國傳教士,到建設美國大西部的華工;從冒險運送花旗蔘至廣州換取中國茶葉的快船,到在南海和台海與中國不斷擴大海軍對峙的美國軍艦;美國與中國一直維持著戲劇性的交鋒,而且在兩百年前美中關係就已確立了此一模式:狂喜的迷戀和憤怒的幻滅。
「若要用一個模式形容如此令人難以理解的複雜性,或許可用佛教輪迴的概念來描述。雙方都經歷狂熱的魅力,產生希望,然後失望、排斥和厭惡,終究又回到相互傾倒。十九、二十世紀時,美國傳教士幻想將中國渡化為全世界最大的基督教國家,此時北京朝廷命官依賴美國,保護中國不受歐洲帝國主義和日本的掠奪。這兩個希望都沒有實現。隨著歷史之輪的轉動,新期望和不可避免的幻滅都交互出現。」
作者透過個人信件、日記、回憶錄、政府文件和新聞報導等文獻,重建兩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與中國交往中令人驚奇和悲劇的方式。本書屢屢在重大事件發生時就回溯到或許是百年前的往事,一方面證明其論點,另一方面讓讀者透過清楚的脈絡,來了解美中關係循環往復式的宿命輪迴。
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美中關係逐漸從原本的密切合作轉為競爭,到了2018年川普總統發動美中貿易戰,兩國距離敵對只有幾步之遙。美中關係攸關著世界的命運,現在是重述美國和中國此一歷久不衰故事的時候了。作者在撰寫本書時每天沉浸於「美國和中國商人、冒險家、傳教士、外交官、竊賊和革命家的故事中,這些人物打造出地球上所有民族之間最為錯綜複雜的關係」,耗費五年才完成這本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著作,並成為了解美中關係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作者簡介
《世紀中國》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
1936年出生於英國,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自1965年於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任教,2008年退休。著作極豐,包括《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太平天國》、《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曹寅與康熙》、《胡若望的疑問》(以上由時報文化出版)、《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商務)、《婦人王氏之死》(麥田)、《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麥田)等。
金安平(Annping Chin)
史景遷的妻子,史學家金毓黻的孫女,1950年出生於台南市,1962年隨家人移居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攻中國思想史,也在耶魯大學開設思想與文化史課程。著有《合肥四姊妹》等。
《美國與中國》
潘文(John Pomfret),擔任《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記者長達二十年,從事戰爭、革命與中國相關報導,曾經入圍普利茲獎,並獲得多項新聞獎,包括2004年奧斯本.艾略特亞洲傑出報導獎(Osborn Eliott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Asian Journalism)。他擁有史丹佛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美中建交後他成為1981年第一批赴中國的美國留學生之一,後來在1989年因天安門事件被驅逐出中國。他前後旅居中國長達四十年。著有《中國課:我的五個同學與新中國的故事》(Chinese Lessons: Five Classmates and the Story of the New China, 2006)、《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The Beautiful Country and the Middle Kingdom: America and China, 1776 to the Present, 2016)、《華沙諜戀:波蘭間諜、中央情報局與未竟的聯盟》(From Warsaw With Love: Polish Spies, the CIA, and the Forging of an Unlikely Alliance, 2021)等,其中《美國與中國》一書獲2017年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金獎。
譯者簡介
《世紀中國》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譯有《大清帝國的衰亡》、《中國將稱霸二十一世紀嗎?》、《謊言的年代:薩拉馬戈雜文集》、《OK正傳》、《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社群.王朝:明代國家與社會》等。另著有《一本就懂中國史》、《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與白先勇合著)、《決勝看八年:抗戰史新視界》等。
《美國與中國》
林添貴,國立臺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逾一百本,包括《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國旗的世界史:旗幟的力量與政治》、《牆的時代:國家之間的障礙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中國擴張:歷史如何形塑中國的強權之路》、《迅猛的力量:1949,毛澤東、杜魯門與現代中國的誕生》、《躁動的帝國》、《歷史的反叛》、《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宋美齡新傳》、《毛澤東:真實的故事》、《大外交》(合譯)、《大棋盤》、《被遺忘的盟友》、《棉花帝國》、《核爆邊緣》、《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亞洲的第一步?》、《2049百年馬拉松》、《地理的復仇》以及卜睿哲的三本著作:《台灣的未來》、《一山二虎:中日關係的現狀與亞太局勢的未來》、《未知的海峽:兩岸關係的未來》等。
陳榮彬,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曾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譯作《昆蟲誌》(左岸)獲選2018年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類)。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近六十種,近年代表譯作包括梅爾維爾《白鯨記》(聯經)、海明威《戰地鐘聲》(木馬)與《戰地春夢》(即將出版)等經典小說,以及史學作品《美國華人史: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一百五十年華人史詩》、《美國與中國:十八世紀末以來的美中關係史》(遠足)等。
名人/編輯推薦
余國藩∣前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桶法∣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林孝庭∣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暨胡佛檔案館東亞館長
涂豐恩∣「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創辦人
陳榮彬|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劉維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美國與中國》
林孝庭∣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暨胡佛檔案館東亞館長,《意外的國度》、《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作者
羅伯.佐立克(Robert B. Zoellick)∣前世界銀行總裁、美國聯邦貿易代表、美國副國務卿
卡爾.伊肯貝利(Karl W. Eikenberry)∣前美國駐阿富汗大使、美國退役陸軍中將
歐逸文(Evan Osnos)∣《野心時代》作者
傅好文(Howard W. French)∣《中國擴張:歷史如何形塑中國的強權之路》、《中國的第二個大陸》作者
賽蒙.溫契斯特(Simon Winchester)∣《天才、瘋子、大字典家》、《不平靜的太平洋》作者
蔡美兒(Amy Chua)∣耶魯法學教授,《虎媽的戰歌》、《三重包袱》作者
詹姆斯.曼(James Mann)∣《關於面子:美國與中國奇妙關係的歷史,從尼克森到柯林頓》作者
葛藝豪(Arthur R. Kroeber)∣《獨特又矛盾的經濟體:21世紀中國奇蹟背後的真相》作者、《中國經濟研究季刊》編輯
目次
編者的話
第一章 帝國終曲 1894-1906
第二章 脆弱的憲政 1907-1917
第三章 告別傳統 1917-1924
第四章 結盟與整肅 1925-1928
第五章 國民黨統治時期 1928-1936
第六章 對日抗戰 1937-1941
第七章 世界大戰與國共內戰 1942-1949
第八章 共產新中國 1949-1957
第九章 大躍進、大饑荒 1958-1965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第十一章 毛後中國與世界 1976-1986
第十二章 新時代的壓力 1987-1996
譯後記
名詞釋義與人物簡介
大事年表
謝辭
索引
《美國與中國》
導讀 如夢似幻,終究成空?──讓美中關係回歸現實的《美國與中國》/陳榮彬
前言
【第一部分】
第1章 新疆域
第1章 創造財富
第3章 閃電歸主
第4章 安臣
第5章 鐵人
第6章 狠挨一頓痛打
第7章 女傳道
第8章 大門開了又關上
第9章 熱烈的空氣與希望
【第二部分】
第10章 美國夢
第11章 賽先生
第12章 幸運籤餅
第13章 化為裊裊輕煙
第14章 宋家王朝
第15章 機會或威脅
第16章 紅星
第17章 新生活
【第三部分】
第18章 〈血腥星期六〉
第19章 小美國
第20章 緬甸歲月
第21章 危險的連結
第22章 水稻田裡的海軍
第23章 東方紅
第24章 通往王國的鑰匙
第25章 結局的開端
第26章 不可能的任務
第27章 第三勢力
【第四部分】
第28章 仇美
第29章 仇中
第30章 冷戰
第31章 百花凋零
第32章 血腥瑪麗
第33章 毛主席的圖像
第34章 壞事也能結出好果
第35章 不是因為我們喜愛他們
第36章 心照不宣的盟國
第37章 我們是很性感的人
第38章 中國重新發現美國
第39章 誰也不怕誰
第40章 河殤
【第五部分】
第41章 功夫搏鬥
第42章 愛國教育
第43章 來自中國的愛情
第44章 歡迎加入俱樂部
第45章 雙塔
第46章 兩強相爭?
第47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
中文版後記
謝辭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第三章 告別傳統(節錄)
在1910年代後期,數以萬計留學海外的男女學生歸返故里,將他們帶回國內的新思想發揚光大。採用西方課程標準教學的中學和大專院校繼續增加。很多新的文學、科學和政治期刊開始在全國各地販售進步刊物的書店裡傳播,這些期刊大受年輕讀者歡迎。在這類新期刊、乃至於當時讀者群快速擴展的白話報紙上刊載的廣告,也帶來各種外國生活方式的訊息與想像。大量外文小說作品(尤其是法文、英文和俄文小說)被譯介為中文,同時還有許多關於社會與政治理論的深奧之作被引介到中國,其中有許多篇首先刊載在以北京大學教員為主要編輯群的《新青年》雜誌。探討那個時代的社會亂象,以及試圖深化個人精神認知的作品,特別受讀者歡迎。譬如易卜生(Ibsen)的戲劇呈現出個人意志在社會中作用的新概念,以及中產階級家庭中女性受束縛的困境。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著作介紹了人類潛意識中慾望、動機與行為的力量。經由對馬克思以及各種形式的行會社會主義(guild socialism)、無政府主義(anarchism)的簡單介紹,社會主義思想開始傳播。西方科學的重要性受到詳盡討論,而那些類科學或科學思想――例如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Darwinism),提出調整社會結構以適應時代壓力,避免過時及其後遭淘汰的必要性──一時之間也蔚為盛行。
到了1917年,由於《新青年》雜誌風行一時,加上那群年輕、大都在海外留學的教職員的聲望,使得北京大學成為重要思想與思辨的中心。北大在其思考靈活、度量寬宏的校長蔡元培帶領下,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主動,聘用了不少擁護新思潮的青年男女為師。蔡元培曾經到德國修習政治哲學,因此接受過西方思潮洗禮,但他同時也在科舉中取得最高等級的進士功名,是清朝末年傳統學問的重要學者。正因如此,蔡得以運用其經驗,提倡以新的學術方法來研究中國固有文化;北大的教員陣容濟濟多士,其中包括中國古典文獻的專家,鑽研上古甲骨文和青銅器的學者,以及歷朝歷代史上的文學遺產,他們研究的對象從唐、宋的偉大詩人到十八世紀影響深遠的小說巨著,像是《儒林外史》與《紅樓夢》。這些錯綜複雜的思想、信仰和社會行動主義彼此激盪,在「五四運動」的大旗下交會在一處。「五四運動」名稱的由來,是為了彰顯發生在1919年5月4日那天的各種戲劇性事件。
在「五四」爆發前幾個月,北大的文化思潮與國際間的外交折衝,以及國內混亂複雜的軍閥政治碰撞在一起,而產生了強烈的化學效應。1917年8月,北洋政府對德國正式宣戰。傳統中國的外交及外交政策很少越出國境,也從來不曾嘗試涉入發生在地球另一端的事件,所以這次對德宣戰可謂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中國雖然宣戰了,派往戰場參加戰事的卻不是戰鬥兵員,因為西方認為,中國的軍隊不具備在戰況慘烈的西歐戰線機械化戰爭中作戰的能力。但是中國可以提供另一種服務,因為在1917年時,英國軍隊正面臨人力短缺的重大危機。
中國加入法國、英國、日本等協約國陣營,於1917年參加一次大戰,促成此事的國務總理段祺瑞(他本人之前也是軍閥)有許多難以告人的動機。表面上,段準備向日本政府大舉借款,以實施赴歐洲參戰。但實際上,段將這筆錢拿來鞏固自己在北方的地盤,然後策動麾下部隊揮戈南下,以武力完成國家統一大業。作為償還貸款的抵押,日本在中國獲得修築鐵路、架設電報網路的特許權利,同時得到設置銀行、採礦、販售軍事裝備,以及未特別指名的「修復項目」中,取得特惠權。在1918年,段再次向日本貸款後,將原為德國勢力範圍的山東各項權利讓予日本(自1914年起,日本即出兵占領山東);同時,段還開放東北、內蒙給日本駐軍,並在自己軍中聘用日本軍事顧問。
在1919年初巴黎和會協商條約期間,段祺瑞之前私下做的各種交易,現在都公諸於眾,使得中國外交官於駐在國顏面掃地,在國內則引發輿論的熊熊怒火。其結果便是,在1919年5月4日這天,北京發生了一連串憤怒且參雜暴力的反政府示威,這股浪潮很快席捲其他城市,學生、教師、城鎮市民、商人和工廠勞工紛紛加入。接連出現的示威遊行迫使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最終未簽署《凡爾賽和約》。五四運動的知識思想浪潮,從發生的中心點北京,一路擴散到中國偏遠的內陸省分,青年毛澤東的經歷可以說明此一過程。日後領導中國共產黨達四十餘年的毛,此時還是個靠自學獲取知識的中學畢業生,他寫過幾本內容激進的小冊子,在湖南省會長沙經營一間小書店。根據現存於世的書店銷售紀錄,在1920年的四十天期間,書店賣出三十本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的《政治哲學》(Political Ideals )、五部美國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的演說集、三十本無政府主義思想家克魯泡特金(Kropatkin)的文集、五本《愛的成年式》(The Coming of Age of Love)、十本達爾文(Darwin)的《物種起源》(Origin of Species)、數十冊關於俄國革命與科學方法論的研究集、超過四十部胡適以白話文撰寫的《嘗試集》(胡適是北大教授,也是五四運動的領軍人物)、最後是165本「五四運動」最重要的刊物:《新青年》。銷售上述這些書籍共獲利三十五元;淨利是虧損的,不過書店的五名員工都沒有支領薪水。
五四運動(今日中國仍然如此稱呼)更長遠的目標,是要終結當前中國的軍閥混戰,並且以大眾接受的兩個中心概念――民主與科學,和國家政治重新步上軌道兩相結合起來,如此就能將中國帶往和西方並駕齊驅的發展道路上。問題是:這樣的改變要如何產生?自從宋教仁遇刺、國民黨遭到袁世凱擊潰以來,聰明才智之士持續投身政治,但是他們後來發現:自己懷抱的使命幾乎不可能實現。思想家暨政治活動家梁啟超此時的經歷,再次證明了政治變革在此時的中國絕非易事。梁氏於1916年最終厭棄了袁世凱,與其分道揚鑣,而在袁死後,舊國會於1917年重新集會,梁又重返政治舞台。他接受總理段祺瑞的任命,出任段內閣的財政總長,然而,梁對於段暗中向日本巨額貸款一事竟毫無所知。梁啟超支持段祺瑞參與歐戰的決定。直到隔年,他才永遠退出政壇,將此生剩餘的十一年光陰投注在研究、教授歷史和著書立說上。
梁啟超在著作中明確表達反對馬克思主義各項教條的立場。他認為,馬克思主義有如晚清的儒教,不但狹隘、限制思想,而且閉塞民智。然而,縱使梁氏的見解得到若干人支持,時代的潮流仍舊堅定地朝其他方向前進。早在二十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便有許多中國青年前往巴黎留學,深受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想的薰陶。後來成為富商的浙江人張人傑,便是這些留法青年當中的佼佼者。1902年他獲得駐法公使參贊的頭銜前往法國;到了1907年,張已經成為革命團體在法國辦雜誌和研究會的經費贊助者。張人傑在1906年時首次見到孫中山,隔年至少捐了六萬銀元給孫的反清革命團體。1912年,當張氏隨孫中山回國,共同效力於民國之時,他的友人創立了留法儉學會,使貧寒的中國學生得以先在設於北京的留法預備學校學習法語後,到巴黎南邊約九十公里的蒙達爾(Montargis)學院留學。1913年,在袁世凱取締國會中的國民黨人之際,許多孫中山的追隨者竟未隨他流亡日本,反倒選擇前往法國。到了1915年,他們將原來的「留法儉學會」轉型成為「勤工儉學運動」,參與該運動的中國成員在法國工廠工作,一面獲得勞動經驗,一面賺取自己的學費。
1917年,由於中國本身經濟情勢發生變化,促使志願遠赴歐洲、參與對抗德國戰爭的人數出現驚人成長。超過十萬名中國勞工,分別由各地經船運或火車,穿越太平洋或經由加拿大的越洲鐵路,再轉從大西洋抵達法國,協助協約國船艦卸載貨物,運送補給品到前線,並且幫助清掃戰場以及掩埋死者。兩千餘名中國人最終在此喪命,他們或死於德軍的槍彈與轟炸,或因疾病而犧牲。可是,有更多人在這裡接受國內無法得到的教育。中國志工團體(由那些在美國或歐洲受教育的人士組成)也到這裡來為國人同胞服務,教導他們讀寫及工業技術。
這時在法國的中國人,包括數百名留學生,以及十萬名以上的勞工──另外還要加上至少一千名中國學生,他們受到國內五四運動的鼓舞,還有此地勃興的馬克思研究團體的影響,變得十分激進。這些新團體(其中包括新近從傳統桎梏中掙脫的女學生)有不少人和法國激進人士會面,並被引介加入共產黨。當這些學生於1920年代回到中國後,在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召開首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都成為黨內的活躍成員。他們之中有不少日後留名中共黨史的關鍵人物:例如1920年代後期、中共處在艱困歲月時,領導全黨的李立三,以及周恩來和陳毅這兩位1920年代的勤工儉學領導人,在毛澤東於1935年取得黨內領導權後,直到1976年毛過世為止,都是他的得力助手(譯按:陳毅死於1972年,周恩來死於1976年1月8日,都在毛生前離世);最後還有鄧小平,他在1920年啟程赴法時年僅十六歲。日後,鄧注定帶領中國走上經濟發展復興的道路;從毛澤東死後起,直到1990年代。
《美國與中國》
第十二章 幸運籤餅(節錄)
從一九○○年代起,美國人就喜愛上中國幻想、性愛、謀殺、偵探、藝術和美食的勁辣熱炒。在書報、雜誌、庭院、餐廳、農場、電影銀幕上及一九二○年後的廣播,中國文化前所未有地進入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美國進化為製造業王國後,也創造出對「真實」地方和情感的渴求。比起美國人正創造的井然秩序及甚至有些乏味的文明,中國填補了那個更有智慧、更具異國風味的文明角色。
原先美國各地的唐人街被視為疫病肆虐的貧民窟,現在則成了旅遊熱點。一九○○年舊金山發生腺鼠疫時,市政府和州政府就曾考慮夷平唐人街,他們(不公平地)責怪說,疫病起自唐人街。但六年後,當地震,大火席捲全市,市政府基於賺取觀光財的需求,便和中華會館合作重建唐人街,使其恢復原貌。當時,市商會旋即推介這個地段為「舊金山璀燦觀光景點王冠上的首要珍寶」。
在紐約市,愛耍帥的退休拳擊手查克.康諾斯(Chuck Connors)自命為唐人街的「市長」,引導呆呆的遊客前往假鴉片菸館參觀,並由他的助手扮成老煙槍,躺在榻上吞雲吐霧。每年聖誕節前後,康諾斯都和他的華人女友(綽號「醃黃瓜」)主辦一場午夜唐人街盛會,警戒線將一塊行人徒步特區團團圍起。一九○三年,《紐約時報》將此會形容為「中國佬和白種女人跳舞,黑人女子和白種男人跳舞。」
即使到了一九二○年,華人在美國的人數降至約六萬人,是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點,反華歧視仍然相當強烈。一九二七年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二十七的受訪人願意接受華人當同事;同時,願接納華人當朋友的,更只有百分之十一點八。但異國風味的中國,打動了老美羅曼蒂克的幻想,這是前幾世代美國人所難以想像的。
古佛紐.莫理斯四世(Gouverneur Morris IV)是一位開國元老的曾孫,他利用在加州銀行業擔任高階主管的公餘閒暇,寫些大眾短篇小說。他最著名的作品《熾熱的百合》(The Incandescent Lily)出版於一九一四年,主角裘德(Chudder)來自美國東岸,是身材魁梧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對罕見植物充滿熱愛。裘德代表哈佛植物園(Harvard’s Arboretum)前往中國,在深山幽谷中找到罕見的百合花和一位楚楚動人的中國公主,但他偷了百合,甩了公主。廉價小說的讀者愛死它了。
讀者從伊蒂絲.毛德.伊頓(Edith Maude Eaton)的短篇小說得到更多滿足。她父親是一名英國商人,母親是生長於上海的中國人。伊蒂絲自幼在紐約州北部長大,身為歐亞混血兒的她,經歷過別人在背後竊竊私議和公然侮辱,常因同學恥笑她是混血雜種而和他們打架。她關在家中寫作,承認自己「不東不西,純然是個陌生人」。她將自己的筆名取為Sui Sin Far,即「水仙花」的廣東發音,象徵對她從未見過之祖國的熱愛。
不論好壞,水仙花是中國文化和美國文化永遠相互交纏理念的早期文學化身。她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春香夫人〉(Mrs. Spring Fragrance)發表於一九一二年,講述一對年輕華裔美國夫婦,搖擺於中國傳統和粗魯無禮美國之間的動盪故事。他們成功了;但她作品中的其他角色不是被殺,就是犯了殺人罪,因而墜入文化差異的裂口。
中國也可以很可愛。直到今天,一九三三年出版的《鴨子平平歷險記》(The Story About Ping)仍抓住了許多美國孩童的目光。本書作者瑪喬麗.弗列克(Marjorie Flack)搭配一戰期間在中國當過業務員之柯特.維斯(Kurt Wiese)的插畫,講述一隻迷途小鴨的故事。其所描繪的中國,不是誘人的皇室、充滿珍奇名花的世界,而是一個重視家庭價值的社會。就和巡迴表演的暹羅連體嬰昌和恩一樣,鴨子平平抓住了美國人的想像力。從一九五○年代起,一連十七年、每週一次,袋鼠船長(Captain Kangaroo)都在電視上朗讀這個故事。一九七○年代,《芝麻街》(Sesame Street)推出卡通版。到了二○○八年的電影《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英雄的父親是一頭鵝,牠的名字就是……平先生。與此同時,九歲時從中國移民到美國的黃齊耀(Tyrus Wong)創作於一九四二年的小鹿斑比(Bambi),成為迪士尼動畫的經典人物。
二十世紀開端,中國藉由掌握美國人的胃來掌握美國。從一九一○年代至一九三○年代,中華料理風行全美,成為美國美食的主流。「雜碎」(Chop Suey)帶頭打天下。
所謂「雜碎」,就是蔬菜、麵條和一把肉的混合快炒,這道菜餚並非源自於中國大陸。有人說,「雜碎」是美國西部鐵路華工發明的,把剩菜剩飯混炒加熱而成。有人說,「雜碎」是一八九六年欽差大臣李鴻章訪問美國時所帶來。李鴻章的隨行廚師搜羅他下榻之華爾道夫大酒店的廚房食材,發揮創意而成就這道菜。這道菜曾讓美國白人感到驚恐,以為裡頭有老鼠肉。但到了一八九○年代,美國人的口味變了。
在一八九八年紐約美食評論家魯西安.艾金斯(Lucien Adkins)出版的一份唐人街導覽手冊中,描述他鼓勵朋友試吃這道菜的經過。艾金斯說,一名友人一嚐便愛上,「很快就愛上雜碎,只為了這道菜而獨自奔向唐人街大快朵頤一番,獨鍾此味。」
一九○八年,《波士頓環球日報》(Boston Daily Globe)建議讀者,可以嘗試中國人婚禮及結婚紀念日的主題。紐約的唐人街在猶太人聚居的下東城西側擴張起來,形成許多猶太人愛上中國熱炒的特殊局面。星期天?聖誕節?贖罪日(Yom Kippur)後的開齋?沒問題。美國猶太人湧入中國餐館。它們永遠開門營業,不會歧視客人,並立刻受到眾人喜愛。華人的夜總會也是如此。歌舞演員艾迪.康托(Eddie Cantor),還有百老匯詞曲創作天王歐文.柏林(Irving Berlin,本名Isidore Baline)都是猶太裔,而且都是從唐人街的表演場所發跡的。
一九一四年,《芝加哥論壇報》寫道,中國餐館是「週薪十二美元的店員」追求「週薪六美元的女銷售員」之處。《論壇報》丟出一個問題:中國餐廳的成功秘訣在哪裡?「新奇、興奮和變化。」一九一九年,美國化學學會有份報告建議美國人──尤其孩童和病人,為了健康起見,要多吃中國食物。僅僅數十年之前,在美國的一個普遍觀念是,中國人身上常帶毒蟲。到了一九二○年代,美國人已幾乎不記得那個中華料理並非主食的時代。中國菜已深入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以致一九二五年,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首次作曲時,就將其取名為〈短號雜碎〉(Cornet Chop Suey)。
華人移民變成在美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到了一九三○年,全美百分之三十的郡都至少有一個以上的華人居民。許多人都開餐館。今天,全美國有四萬一千家中國餐館,比麥當勞、漢堡王、溫蒂漢堡、達美樂和必勝客披薩所有的店加起來還多。
中國菜引誘美國人食指大動,中國花卉則改造了美國的園藝造景。許多種籽由法蘭克.尼可拉斯.邁耶(Frank Nicholas Meyer)引進。來自荷蘭的移民邁耶熱愛登山健行。一九○五年,美國農業部派邁耶前往中國,以「農業勘察員」的身分在中國住了十三年。
梅耶尋找農藝金礦的同時,又擊退土匪惡棍,成為美國新聞界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但邁耶處於中國人群中,總覺得自己就像動物園裡的動物。每到一個城鎮,許多男人、男孩就圍著他上下打量。他寫道:「遠離自己種族的人,永遠陷於孤獨無助。」他喜歡佛教的和尚、道教的道士,他們的寺廟與道觀中常有奇花異草。
邁耶在中國發現一種能抵抗疾病的菠菜,並用它拯救了美國的菠菜罐頭業。他蒐集到二十磅大麻種籽,心裡想著:「美國民眾不知能如何利用這些大麻?」從新英格蘭到草原各州(譯按:南北達科塔、內布拉斯家、堪薩斯、奧克拉荷馬等五州為主的美國中部草原地區)生長的許多蘆筍、苜蓿、燕麥、三十種竹子和耐寒的黃玫瑰,都是他從中國找來的。邁耶檸檬(譯按:即Citrus meyerii,又稱北京檸檬)構成佛羅里達州檸檬汁工業的基礎。現在,西伯利亞榆樹則是從加拿大到德克薩斯州,隨處可見的防風林木。
邁耶最重大的貢獻,就是貌不驚人的黃豆。在一九○五年他前往中國之前,美國農民種植八種黃豆。接著,邁耶又引進四十二種,憑一己之力把這些中國植物出口到美國,為農業做出巨大貢獻。聯邦農業部官員華德.史文格(Walter Swingle)檢視邁耶的百寶箱後,宣稱中國是美國「農業的主要來源國」。
邁耶花費大把歲月,穿梭中國各地農村,住在破爛的客棧,不畏土匪和疾病。他總共蒐集兩千多種植物物種,並將其送回美國。他通常獨自工作、沒有朋友,還得了憂鬱症。一九一八年六月一日,正值第四次長駐中國的尾聲,他自長江的一艘船上墜河,一般相信他是自殺。
前往中國的其他冒險家也讓足不出戶的研究者如醉如癡。對同時代的人士而言,植物學家約瑟夫.洛克(Joseph Rock)的一生便好似〈熾熱的百合〉中的人物。他整理出的四九三種杜鵑花目錄改造了美國人的庭院,其中有一種美麗的牡丹花,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但他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遇上許多土匪頭子和藏族戰士,途經「深山裡的神奇仙境」,還有他所創造出真實生活版本的神秘東方。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