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大解密:解開痛覺的假象與真相,我們為何會痛以及療癒疼痛的新科學
商品資訊
系列名:臉譜書房
ISBN13:9786263152656
替代書名:The Painful Truth: The new science of why we hurt and how we can heal
出版社:臉譜文化
作者:蒙蒂・萊曼
譯者:呂奕欣
出版日:2023/03/30
裝訂/頁數:平裝/320頁
規格:21cm*14.8cm*1.7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痛≠傷
原來我們對疼痛的想法全都錯了!
慢性疼痛新解與療癒之書
小劉醫師 外科作家
林至芃 臺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臺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
蒼藍鴿 醫生YouTuber
劉美珠 國立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教授
鄭凱云 知名主播、健康2.0主持人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共同推薦
不須屈服,不用對抗,你只要了解疼痛。
受傷和疼痛經常被聯想在一起,兩者卻沒有絕對相關,這樣的誤解不僅存在於大眾的觀念裡,也影響醫界看待疼痛的方式,使得許多慢性疼痛病患陷入絕望、止痛藥成癮,甚至生活失能的深淵中。重新了解疼痛,能讓我們避免疼痛的負面影響。
事實上,疼痛是保護器而非警報器,是大腦為了避免我們受到更多傷害而產生的。因此,許多能影響大腦的因素,都能影響我們對疼痛的感知,例如注意力、預期心理、激烈情緒、安全感等。這樣的革命性觀念,正在扭轉醫界對疼痛照護的看法,愈來愈多的醫師將催眠、安慰劑及語言等介入手段,加入疼痛治療的百寶箱之中。比起治療身體,疼痛治療有時更像是治療人心,需要從認知、情緒、靈性與社會層面來考量。
本書將從疼痛在身體裡的角色,無痛覺者的真實經歷,心靈層面如何影響疼痛的感知,到具有科學實證的減痛方法等,帶你重新框架自己的觀點,以更全面的角度看待疼痛與心理連結。當慢性疼痛正以巨大的規模悄悄入侵你我生活時,這本書或許將能成為一帖良藥。
本書將告訴你:
💉為什麼許多患者深受背痛所苦,身上卻找不到任何結構性的脊椎問題?
💉為什麼即使知道是安慰劑,仍能發揮減輕疼痛的功效?
💉為什麼當醫師說:「會痛的話跟我說。」會讓疼痛更嚴重?
💉為什麼造成輕微疼痛的運動,反而可以減輕疼痛?
💉為什麼盡量避免疼痛,反而讓人無法與疼痛相處?
💉以及最重要的──如何改善持續性疼痛?
▍疼痛的七個真相
疼痛是保護器,源自於大腦。
慢性疼痛常是因為大腦過度保護。
注意力會主導疼痛經驗。
疼痛因安全而舒緩,因感到威脅而發作。
疼痛是火,情緒是石油。
疼痛可以成為愉悅。
改變思考模式,能訓練大腦遠離疼痛。
▍國內推薦
慢性疼痛已是文明社會最常見,也是耗用醫療與社會資源最多的疾病!
過往針對慢性疼痛的診斷與治療,醫界往往太過專注於解剖構造上的異常、生理性傷害,以及止痛藥物,尤其是類鴉片類藥物的使用。臨床上時常可見原始傷害早已復原,甚至找不到生理結構異常的病患,卻悲慘地深陷無窮無盡慢性疼痛的深淵。然而,隨著神經科學的快速進步,我們對慢性疼痛的了解已不再被囿限於「身體與心智是完全分離的二元論」、「找不到結構異常的疼痛就是心因性疼痛」的狹隘觀點。
作者用一個又一個的生命故事,逐步引領讀者了解,過往傷痛的經驗可能銘印於神經系統內,讓大腦變得過度警覺,而將非傷害性的動作解讀為可能的威脅,並以疼痛來因應;亦提及轉移注意力、正念減壓、接納與承諾等心理療法對於慢性疼痛的療效,更進一步帶領讀者關注同理他人的疼痛,與疼痛的社會性及信仰的鎮痛效果。作者在最後反思,若慢性疼痛影響高達五分之一的普羅大眾,那疼痛就是一種無聲的大流行疾病!
針對慢性疼痛的治療,需要有更全人的視角、多面向的介入,最終回到疼痛的教育,且不僅只是教育醫療人員,更需要教育每一個人。了解疼痛就是了解自己。
本書深入淺出的勾勒出疼痛的全貌,溫暖而堅定的提供對人的關懷。謹此推薦。——林至芃 臺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臺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
主持健康節目十多年了,有機會對醫療、病痛案例有較多的認識,這本書藉由作者走遍世界許多地區,深入淺出地分享從醫生涯、病患案例或是生活中的各種病痛知識,讀來彷如聽一場對一般大眾演說的醫療科普分享會,容易理解吸收。
疼痛醫學是近代的顯學之一,過去我們總認為痛是有害的,但其實它是身體的警報器。書中也提到疼痛和心理、社交的關聯,更讓我們知道疼痛的廣泛影響和意義。
希望藉由這本書,讓大家了解疼痛、正視疼痛,也有機會遠離疼痛。——鄭凱云 知名主播、健康2.0主持人
疼痛是人生路上必須面對的課題,不管是生理上,抑或是心理上的。惟多數人面對、處理疼痛的方式,可能在無意之間強化了不適感,背後原因為何?本書旁徵博引,帶領讀者重新認識疼痛。相信能讓讀者未來在思考、面對疼痛時,找到另一種應對的新角度。——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作者簡介
蒙蒂・萊曼Monty Lyman
是醫師,也是牛津大學的研究員。第一本著作《皮膚大解密》(The Remarkable Life of the Skin)入圍二〇一九年皇家科學會科學圖書獎(Royal Society Science Book Prize),名列BBC廣播四台(Radio 4)的一週選書與《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年度選書。他經常在全國研討會上演講,獲得數項散文獎,包括二〇二〇年皇家醫學會(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的疼痛散文獎。萊曼醫師現居住於英國牛津。
相關著作:《皮膚大解密:揭開覆蓋體表、連結外界和內心的橋梁,如何影響我們的社交、思維與人生?》
譯者 呂奕欣
師大翻譯所畢業,曾任職於出版公司與金融業,現專事翻譯。
目次
圖說列表
作者註
序言
一 國防部:疼痛究竟是什麼?
二 五位無痛奇人:一探疼痛不敏感症
三 你注意到我了嗎?:轉移注意力與想像的力量
四 期望效應:安慰劑、知覺與預測
五 疼痛的意義:情緒與心理的力量
六 沒有疼痛,沒有收穫:疼痛、愉悅與目標
七 你的疼痛,我感同身受:為什麼疼痛會傳染?
八 相連相繫:社交疼痛
九 信仰的鎮痛效果:信心與框架
十 無聲的大流行:持續性疼痛危機
十一 逃跑的大腦:為何疼痛會持續?
十二 疼痛革命:持續性疼痛的新希望
致謝
詞彙表
參考資料
書摘/試閱
「你能感覺到這個嗎?」我問。
「行,」喬爾有點百無聊賴地答道,眉毛揚起的程度微乎其微,看來每個見過他的人都做一模一樣的事。「如果你和我坐在同一個房間,會覺得真實一點,但我還是感覺得到。我好像一面鏡子,左臉頰感覺得到。」
我剛撫摸右邊臉頰,而一個在三千哩外的人感覺到我摸他。我是和喬爾・薩利納斯(Joel Salinas)視訊通話,這位哈佛醫學院出身的神經學家有一種罕見症狀,稱為「鏡像觸覺聯覺」(mirror-touch synaesthesia)。他看到別人的身體受到碰觸時,也會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受到碰觸——或至少他的大腦會想像這份碰觸。聯覺(synaesthesia)一詞源自希臘文的「共感」,意指大腦同時處理不同感覺的現象。一種感覺輸入(例如視覺)的刺激會讓並未受刺激的感覺起作用(例如觸覺)。有些聯覺案例是把字母和特定顏色連結起來,有些則會認為數字有人格特質和性別,有些甚至會嚐到聲音的滋味。這種引人矚目的現象形形色色,而從紀錄來看,約有七十種不同的聯覺。
喬爾的鏡像觸覺聯覺是結合視覺與觸覺。如果他在街上看到有人在拍寶寶的頭,或者一對陌生人彼此擁抱,他也會沉浸於溫柔療癒的碰觸。但如果他看見針頭扎進某人的手臂皮膚,他也會感覺到短暫刺痛。因此我問,天下職業百百種,他為何選擇當醫師?
「問得好!我在申請醫學院時,並不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看見病人疼痛或被割開,通常是很難受的。其實我認為,能感受到病人的疼痛有助於同理,而有時感受到他們的疼痛還能給我細膩的線索,提出診斷。但或許我沒辦法當創傷外科醫師!」
他輕輕笑了,我也跟著輕笑。我感覺到他和我的笑容彼此呼應,想起人總會無意識地模仿他人的表情或手勢,於是我領悟到,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人人都是鏡子。喬爾處於人類知覺的極端,或許也能告訴我們關於平凡疼痛經驗的事。
這次的聊天對象堪稱最接近我在漫畫書上看過的超強英雄,我深深著迷,繼續連珠砲似的提問。「你以前沒經歷過分娩,以後也永遠無法體驗,那麼你看見產婦分娩疼痛時,會發生什麼情況?」
「確實詭異,」他告訴我,「但我的腹部的確有感覺。我得解決這個問題,畢竟我知道自己沒有經歷分娩。有時我在心中會後退一步,享受這種感覺的奇特之處。」
他解釋,如果他感受的疼痛越強烈,那麼疼痛者就和他越像。
「如果你在醫院看到有人去世會怎樣?」
喬爾說,他的確發現第一次看見自己的病人死亡時,反應和其他醫學生不同。他在《鏡像觸覺:聯覺者的回憶錄,以及大腦的祕密生活》(MirrorTouch:A Memoir of Synesthesia and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這本書中生動談到這一點:「醫師持續壓胸時,我覺得背部被用力按在油氈地板上,癱軟的身體在每一次壓胸時屈服,胸部因為插管擠進的人工呼吸而膨脹,那是空洞、一點一點啜進的感覺。我快死了,但我沒有死。」之後他衝進醫院廁所,在水槽嘔吐,又絕望地設法讓自己安心,確認自己沒死。
發展出人我界線的機制,是必要之舉。「這麼說吧,經過多年,我發現正念很有用,能避免在病人的疼痛中迷失。」有些有鏡像觸覺聯覺的人會變得足不出戶,唯有如此,才能不被他人的感覺淹沒。二○一五年,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podcast節目《看不見的事》(Invisibilia)曾訪問有鏡像觸覺聯覺的亞曼達。她家中沒有餐桌,因為她無法和別人一起用餐,否則會感覺到自己的喉嚨被迫嚥下別人嘴裡的每一口食物。她家的百葉窗總是拉下,以免被來自他人的刺激淹沒;光是看到他們,那些人的感官世界就會讓亞曼達難以負荷。要離開家,就必須應付危險。有一天,她前往雜貨店,看見一個在公園玩耍的小男孩往後滑倒,撞到了頭。她憶起這件事,說自己正要跑過去協助他,「突然間,我眼前模糊⋯⋯我還沒到那個孩子身邊,就跪倒在地⋯⋯我頭好痛,幾乎是爬到他身邊。」
之後我問喬爾一個該問的問題:「你怎麼診斷或驗證鏡像觸覺聯覺?尖酸的人會想,是不是都是你編造出來的。」
「這倒是合理,因為要客觀衡量鏡像觸覺聯覺很難,除非你自己經歷過。那就像是衡量同理心,且聯覺的光譜上有許多差異度。」
不過,喬爾確實做了最接近客觀驗證的事:他到倫敦大學學院傑米・沃德(Jamie Ward)與麥克・班尼西(Michael Banissy)這兩位研究人員的實驗室,接受許許多多檢測,包括「視觸覺一致性任務」,也就是在左右兩頰貼上拍打機(基本上是有連接著塑膠片的小針),與電腦連線。之後他會看一段影片,裡頭有個女子左臉或右臉頰被碰觸,或者兩邊的臉頰都被碰觸。每一次她的臉頰被拍打時,喬爾自己的臉頰也會被機器拍打。在每一次拍打之後,喬爾就要按下按鈕,說明自己真正受到拍打的是左頰、右頰或是雙頰。喬爾覺得很難分辨甚至無法分辨拍打是發生在女子臉上,或是真正拍打在自己的臉上:兩者都一樣真實。他的結果滿是錯誤:「這清楚顯示,你是個鏡像觸覺聯覺者」,實驗者告訴他。
喬爾的特質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他聲稱能感覺到他人的痛,因此給了他「超高同理心」。如果把同理心定義為有能力感受與理解他人的疼痛,那麼喬爾有這種能力似乎很合理,近期也有證據支持這一點。於倫敦評估喬爾的科學家沃德與班尼西,已研究鏡像觸覺聯覺者超過十年,在一項二○一八年的研究中,他們發現若透過某些衡量方式來看,這些人的同理心確實比一般人高。他們比較能辨識臉部的情緒表情,也對他人有較高的情緒反應度。或許出人意料地,他們的「認知同理心」並未高於一般水準——所謂認知同理心,是指能透過他人的觀點來想像、設身處地為他人思考。但他們出眾的地方在於,可以讓人我之間的界線消失,建立更強烈且原始的「情緒同理心」。他們把我最喜歡的同理心定義人格化,那是由美國教授與個人發展大師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提出的:與他人感同身受。
在訪談喬爾的最後,我留下了兩個大問題。第一,是不是所有人或多數人都可能在某程度上,在潛意識中感覺到其他人的疼痛?第二,同理心是否源自於能感覺到他人的身體疼痛?但在界定什麼是同理心之後,我們也需要定義什麼不是同理心,才能進一步討論。這不是肯定某人的疼痛——那是憐憫;也不是再進一步,對某人的疼痛感到悲傷——那是同情;想要紓解某人的疼痛是惻隱之心,理想上會帶來正向行動。
喬爾不完全是茫茫人海中的唯一異數。鏡像觸覺聯覺可能占了人口中的百分之二。這可能有遺傳成分:聯覺的體質似乎有家族性,但環境與發展變化(我們在這方面尚未完全理解)會決定聯覺會以何種型態表現。不過,令人好奇的是,聯覺可能在中風或截肢之後發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截肢者在看到別人被碰觸之時,會覺得幻肢有感覺。這很可能是因為,大腦觀察到碰觸與感覺到碰觸之間的連結有了改變。雖然大部分的人顯然沒有聯覺,但只要稍微觀察一下,就能明白疼痛會傳染。如果有人騎腳踏車摔倒、撞到堅硬路面,我們身體就會一縮。看見電影的暴力或酷刑場景,也會不自在地扭動身體。
我嘗試在YouTube做實驗,觀察這情況的運作。我只花了幾分鐘搜尋,就找到一部「反應視訊」(reaction video),也就是看到某些人在觀看好笑的、嚇人的或怪裡怪氣的影片時有何即時反應。我觀看了演員與YouTuber泰隆・馬格努斯(Tyrone Magnus)在看一段影片,片中有兩個女子坐在花園桌邊,展開激烈的腕力較勁。雖然兩人的腕力起初不相上下,但其中一名女子似乎動能增強,慢慢迫使對手緊繃的右臂往桌上倒。突然間,傳來可怕的斷裂聲,而謝天謝地,螢幕上兩人比腕力的畫面暫時斷線。但泰隆的畫面不是這樣,他一看到這位女子的右臂骨折就開始尖叫,露出扭曲的表情,立刻以左手支撐右手臂,並以掛著吊帶的保護姿勢護著,好像他自己手臂斷了。多數時間、對多數人而言,這是很不舒服的情緒反應,雖然感覺和疼痛不完全一樣,但看到別人疼痛,自己就感受到疼痛的感覺與情緒要素,卻是很常見的情況。大量證據顯示,當我們看到別人經歷疼痛時,許多和直接感受疼痛有關的腦區也會活化。泰隆看到手臂骨折時,不僅腦中的疼痛訊號活化,而且大腦設定右臂位置的區域也活化。這就是「神經共鳴」(neural resonance),基本上就是疼痛的鏡像反映。這種鏡像當然是真實且常見的現象,但過程是否由大腦中特定的「鏡像神經」細胞所導致,研究者仍激烈討論,也會讓我們進入迷人但終究微不足道的兔子洞。
我們可以在掃描儀中亮起的腦區重疊部分看出端倪,而在二○一五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團隊進一步證明了疼痛與同理心之間的關聯。在這份卓越的研究中,他們先讓一百零二名參與者進入功能性磁振造影儀——以此類型的研究而言,參與者的人數相當多——並發現給予病人止痛安慰劑能減少他們在實驗中承受的疼痛強度(手背電擊),而他們看見當天稍早遇見的人也被電擊的畫面時,他們產生的疼痛同理心也會降低。從功能性磁振造影來看,同理心與疼痛有關的腦區也活動較少。如果這還不夠有趣,他們的第二步驟是重頭戲:他們給五十位參與者一種類鴉片受體拮抗劑納曲酮(naltrexone),這樣不僅能抑制安慰劑的效果,讓參與者再度感覺到明顯的身體疼痛,且對於他人疼痛的同理心也恢復了。這項研究顯示,我們自己感到疼痛或看到他人疼痛時,會發生很類似的情況。不妨看看這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團隊的用語。他們研究報告的標題就是:「對疼痛的同理心源自於自我疼痛。」
為剖析神經共鳴及其對同理心的意義,我們需要探索這在發育中的腦部是如何出現的。隨著孩童大腦發展,我們會開始看到孩童感受到他人疼痛的最早初步跡象。二○○八年,芝加哥大學的團隊發現,七歲的孩子看見別人疼痛時,對疼痛知覺來說很關鍵的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periaqueductal grey,簡稱PAG)以及運動皮質會亮起。因此,當七歲的孩子看見父親拿著鐵鎚敲釘子,卻不慎敲到拇指時,孩子會了解父親一定很痛,也會開始留意自己的拇指或手,或許會反射性地握拳,甚至自己也感到疼痛。疼痛從承受者轉移到觀察者,是同理心的原始構成要素,也是神經共鳴的首度出現。但是幼童的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活化,尚不足以讓我們了解疼痛者的情緒與經歷,也不足以了解這種疼痛是否為有意承受。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若和發育中的思考與決策中心前額葉皮質,及前扣帶迴皮質、杏仁核與腦島等情緒腦區一同活化,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在孩童逐漸長大到進入青少年階段之前,多數孩童會發展出夠複雜的同理之感,不只會同情眼前經歷身體疼痛的人,也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動盪。之後他們會發展出能力,對未曾見過的抽象群體有同理心:火車事故的罹難者、海嘯倖存者、獨裁政權下受壓迫的人民。發展出「感染」他人疼痛的能力,對健康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有反社會特質的青少年(過去至今皆常被稱為「病態人格」)在看見他人承受身體疼痛時,情緒腦區不那麼有反應。有一項研究讓反社會人格的青少年進行功能性磁振造影掃描,同時給他們看身體部位受到疼痛刺激的畫面,例如手指被門夾到。研究人員要他們想像這是他們自己的身體部位時,情緒腦區明顯活化,但如果告訴他們,這身體部位屬於別人時,則活化程度會明顯減少。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可以從反應減少的程度,預測其反社會特質的嚴重性。
有個特殊腦區對我們的同理心很重要,格外值得注意。前扣帶迴皮質是誤差預測器與衝突監測器:如果有事情和預期不符,它就會亮起——例如從某個結果得到的獎勵數量是在預期之外(無論是太少或太多)。第五章提過,前扣帶迴皮質也是生理性、情緒性與社會性疼痛的偵測器與評估器。這個腦區專注於我們的自身利益,從判斷我們是否得到應得的事物、是否遭到社會排擠或經歷身體疼痛都包括在內。因此有趣的是,當我們對他人的疼痛感同身受時,幾乎總和前扣帶迴皮質有關。二○一○年,南韓曾進行的一項研究或許多少能解釋這個現象,且未散發出人類利他主義的樂觀光芒。研究人員發現,恐懼是可以學習的,只要看到其他人經歷身體疼痛,就能制約我們去避免疼痛。重要的是,前扣帶迴皮質的活化在這種學習中具有關鍵作用,顯示這過程中發生的不光只有觀看而已:觀察者需要能感受到疼痛。我們從自己的經驗中學會疼痛,但從他人的疼痛中學習也有好處。我在想,我會懼高說不定能追溯回第一次觀看馬戲團表演,當時我看見空中飛人失手,從說不定有十公尺高之處跌落到地面,現場工作人員以木門片充當擔架,抬離痛苦掙扎的空中飛人;或者我對烹飪小心翼翼,是因為看見弟弟六歲時,漫不經心地把一條鯖魚扔進滾燙的油鍋,卻讓油飛濺到他的左手臂與額頭,導致三度灼傷,疼痛不堪。照護與看顧其他身處疼痛的人,固然是導致疼痛具有感染性質的理由,但大部分很可能得直接歸因於自我利益。我們甚至只要淺嚐他人疼痛的一小部分,就更可能會設法避免會導致痛苦的情況或刺激。在衡量證據後,史丹佛大學生物與神經學教授羅伯・薩波斯基(Robert Sapolsky)於二○一七年的著作《行為》(Behave)中,提綱挈領地結論道:「感受他人的疼痛,比光是知道他人身處疼痛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正如我們自己的疼痛經驗,對他人疼痛的感受會受到許多認知方面的影響,包括過往經驗、文化形塑的信念,以及對一個人如何陷入疼痛情況的評斷等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在看見他人痛苦時,自己的疼痛系統會如何回應。二○一○年有一項值得注意的研究,是讓實驗對象看到愛滋病患身處痛苦的剪報。研究發現,實驗對象看見患者是因為輸血時的污染而感染HIV時,前扣帶迴皮質的活動會高於看見病患是因為使用毒品而感染。回想起我還是初級醫師時,我在急診室時要評估傷患,那時若看到有人無緣無故被砍而造成臉部撕裂傷,會比看到喝了十品脫濃烈拉格啤酒、從公車候車亭摔傷的人,更容易讓我感覺疼痛。令人沮喪的是,實驗對象看到種族的內團體身處疼痛,前扣帶迴皮質的活化程度會高於看到外團體的人身處疼痛。不出意料,這種效應在原本就有種族偏見的人身上更明顯。尤其令人擔心的是,由於從外團體的受苦者所感受到的痛苦,會少於從與自己相同族群的受苦者所感受到的痛苦(無論族群的區別是種族、社會或其他元素),因此你伸出援手的可能性也降低。然而人性仍有良善的一面:由奧地利和智利團隊進行的研究發現,和不同種族的人相處,會讓人在看到外團體的其他人承受疼痛時,自己也感受到更強烈的疼痛。
如果承受疼痛的人和喬爾・薩利納斯越相像,他的鏡像疼痛就越強。雖然我們大多數人對於他人的疼痛敏感度不若喬爾那麼強,但證據顯示,這現象大家都一樣:我們會更容易同理行為與外表與我們較為接近的人。如果疼痛者和我們類似,那麼疼痛傳遞路徑的情緒元素會更容易產生同理之感。但如果對方和我們不同,大腦認知區(例如前額葉皮質)就得接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簡言之,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得花更多力氣思考。不過,我們可以運用實際方式,為人我都帶來好處。或許可以先簡單地承認我們都有隱含的偏見,之後再思考這些事實,這樣能訓練前額葉皮質區,幫助我們在看到他人身處痛苦時也更感同身受。在設法幫助他人之際,我們也會想減少大腦的必須工作量。越能受苦者產生連結,大腦要做的工作就越少,也越容易產生同理。國際性慈善機構已學到,最成功的捐款訴求未必是把焦點放在受災難影響的人數——無論是東非難民危機,或是遭到季風風暴肆虐的印度地區—而是要描述受到影響的個人故事,這些故事是真實的,容易引起共鳴。德蕾莎修女曾說:「如果著眼於大眾,我永遠不會行動。若只看一個人,則義不容辭。」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