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本書試圖檢討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研究的衝擊。作者以前現代的治學精神,作後現代的事業:透過大量直接閱讀後現代的名家,進而梳理出與史學的關聯。本書兼顧華文讀者的文化背景,必要時且切入當下中國史學的議題,達致交相切磋,知己知彼的長處。本書雖不免有個人的色彩,但儘量保持學術均衡的原則,避免黨同伐異,失之偏頗。是故,本書首列主題,輔以學術源流,再舉出代表性的人物,最後方予個人的品評;如是,期能掌握後現代史學來龍去脈,並明瞭其得失。本書希冀正面回應後現代的挑戰,以對話方式,導正人云亦云、一知半解的敷衍,打造出較為深刻的作品。
作者簡介
黃進興,1950年生於臺灣,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1973)、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1975)、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1983)。現任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執行秘書、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通訊研究員、日本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合聘研究員。主要著作有《哈佛瑣記》、《半世紀的奮鬥》、《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優入聖域》、Philosophy, Philology,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aperback edition, 2003.)等。
序
1998年,史語所為了慶祝創所七十週年,特舉辦「新學術之路」的研討會。當時的所長杜正勝兄認為,史語所既為學術重鎮,理應掌握晚近西方史學的動向,故囑我作一個「後現代史學」的報告,以為未雨綢繆之需。這便是後來撰述本書的緣起。
記得該時只是命題設事。個人則因另有研究計畫尚未完成,故只能在研討會上作了一個簡要的口頭報告。真正著手研究此一課題,則是近三年之事了。
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也曾想到挑選一、二本西著,請人迻譯,就此交差了事。無奈西文作者,貴於立說,勇於辯駁,不論正反兩面,動輒失之過猶不及,並不太適合局外人的閱讀。只好回到原點,親手打造一本適合華文背景的小冊。有鑑於此,拙著首列主題,輔以學術源流,再舉出代表性的人物,最後方予個人的品評,希望掌握其命脈,明瞭其得失。
由於個人的成長教育,蓋屬現代史學,因此必得預先滌除成見,作好精神移位的準備,以便就教於後現代的大家,故心靈備受煎熬。在完成拙著之際,仿若佛羅多(Frodo)上魔山,終得將無比誘人的「魔戒」(the Lord of Ring)擲下深淵,頓感超脫清爽。
若說三年的爬梳,個人有任何心得的話,那便是在知識論上,若現代史學旨在「追憶往事」,那麼後現代史學,一言以蔽之,則是主張「往事不可追憶」(the disremembrance of the past)。讀者在掩卷之餘,自可知心體會。
本書的「附錄」:〈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一文,則是個人長期對中國近代史學發展的觀察;緣與晚近後現代理論的來臨關係密切,因此也收入於後。
最後,在我踉踉蹌蹌的寫作過程中,承蒙余英時老師與師母一路的扶持,永遠銘感於衷。另外,許倬雲、李亦園老師的勉勵亦不可或缺。余國藩教授,之前雖未曾謀面,但一見如故,與其請益,如沐春風。我的朋友哈佛大學的王德威教授、耶魯大學的孫康宜教授,及加州大學的徐澄琪教授,與樓一寧先生,均是本書許多篇章的試讀者,他們的意見與支持,令人感動。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的方萬全兄經常解答我的哲學之惑,史語所西洋史組的張谷銘、陳正國、戴麗娟、梁其姿以及以前的老同事盧建榮兄都是我時相請益的對象,一併致謝。
目次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