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
商品資訊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排灣族活躍於臺灣南端大武山脈東西兩側,是臺灣原住民當中階層制度最嚴謹的一族,並且貫穿於家與婚姻、政治、宗教以及藝術等各文化層面。排灣族有名的五年祭,在全世界各民族中也算是獨一無二的儀式盛典。 本書先描述排灣族的分布並凸顯出各地域群體的文化差異。其次展現排灣人從戀愛、結婚到成家的過程,也強調了他們重視家名的延續和家屋的維護。從家的主題還可以看到階層差異的影響,表現在家屋的形式、聘禮和結婚儀式上。作者進而著墨頭目和平民兩個階層的差異,呈現出頭目在地位、服飾、財產和儀式中的尊貴。階層制度不僅與長嗣繼承結合,藉由先佔、靈力和起源的理念來建立,更透過小米種子與原家的象徵來表達。排灣族的文化,由舉目可見的器物到深層的觀念,由核心的家到廣大的部落與山林,可以說都是由階層的價值和精神所貫穿和連結起來。
作者簡介
譚昌國 1965年出生於臺南。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人類學博士,現為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自1991年開始研究排灣族,迄今已逾十五年。研究與教學的旨趣包括宗教人類學、物質文化與消費、觀光與文化以及南島民族比較研究等。已出版〈歷史書寫、主體性與權力〉、〈祖靈屋與頭目家階序地位〉、〈基督教教義、傳統文化與實踐初探〉等論文。
序
總 序
三十年前,筆者開始投入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的研究時,這幾乎是沒有人願意或有興趣的研究領域;三十年後的今天,它似乎又熱得過頭,各種有關的叢書或出版源源不絕地出現,然而內容卻良莠不齊,甚至有不少明顯的錯誤。做為長期從事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研究的一員,我們深覺有義務回饋於臺灣原住民社會以及臺灣大社會。就專長而言,如何能將學界過去研究的成果,以最容易理解的語言介紹給社會大眾,讓生活在同一島上的人們,對於我們生活周遭隨時接觸到之不同族群的人,都能有所瞭解,以建立對於異文化特點之欣賞與包容的態度,並進一步反思自己社會文化的問題,由此更能以寬廣的視野與胸襟,來思考及勾勒臺灣未來如何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現代社會,都將是我們學術研究者所能從事的主要社會實踐工作。為此,我們決定編輯出版這一系列的原住民叢書。
在臺灣南島民族本身的研究上,目前國內的研究相較於任何其他國家(包括日本在內),仍屬首屈一指。只是,每一個族群或主題所累積的研究成果不盡相同,而每一位研究人員的生涯規劃也各異其趣。因此,這叢書系列開始是以每一個「族群」為主要單位來介紹,而研究成果不足者(特別是平埔各族群),將暫時從缺,等到有足夠成果及適當之撰書人選時,再行出版該族群的專書。同樣地,以「主題」為設計的專書,如臺灣原住民的藝術、音樂、建築或舞蹈等等,原則上希望每一單行本均能涵蓋到不同的族群,但現實上,目前還很難做到這要求,我們也僅能依照不同的課題,就其累積的各項成果以及是否有適當的人選,來考量並決定是否邀請學者來撰寫。一旦有足夠而成熟的條件,我們均將主動將其納入這寫作叢書的社會實踐工作中。
叢書一開始便以「族群」為單位來介紹,自然會涉及如何界定族群的根本問題。比如,日本殖民政府統治初期,便困惑於卑南族是一個族還是與排灣、魯凱同屬一個族群?而南庄事件之後才出現的「賽夏族」,與之前歷史上有收養漢人習俗的南庄八社,是否為同一個族群?還是有其連續與斷裂的歷史發展結果?臺灣東北海岸在歷史上頻頻出現的馬賽人,是一個族群?還是同一種生活方式的不同人群?太魯閣族與泰雅族是屬於一個族群?還是兩個不同的族群?而日月潭的邵族與阿里山的鄒族,是同一個族群?還是兩個不同的群體?尤其政府已承認邵族為一個獨立族群的情況下,我們又如何看待?鑑於人類學目前主要的觀點趨於視族群為歷史發展的結果,我們在此並不先預設到底有哪些族群存在,而是考量是否有足夠的研究成果及適當的人選,以及臺灣人類學目前的慣例,來做為取捨之依據。同時,也保留了可增加新族群的空間,以供未來增補之可能性。當然,在每一個族群的介紹中,作者也會盡可能交代具有爭議性的議題。而為了保留及凸顯原住民的觀點,書中均以斜體字拼音來記錄其字彙或觀念,並與英文有所區辨。
最後,這個叢書系列能夠順利出版,自然必須先感謝這叢書的主體──臺灣原住民,是他們在臺灣這歷史舞臺上有過的努力,賦與了這叢書存在的價值與出版的積極意義。也感謝所有參與撰寫本叢書之作者的鼎力相助,他們在繁忙的研究與教學事務之餘,接下了這份額外的工作。而若非有同為研究所同事的編輯委員陳文德、黃宣衛、蔣斌,以及編輯助理王薇綺等的協助,這件事一開始可能即胎死腹中。此外李訓詳教授的穿針引線、三民書局董事長劉振強先生的熱心於社會推廣事業,更是這叢書誕生的臨門一腳。在此,筆者謹代替讀者謝謝上述所有的人。
主編 黃應貴 敬上
自 序
我自1991年進入排灣族的部落進行田野調查,至今已近十五年。這十五年由青年至壯年的成長階段,因為有排灣族的朋友和他們充實而豐盛的文化為伴,而能維持不斷前進的動力。在部落中,每當看到自己曾抱在手中的嬰兒如今已長成活潑好動的國中生,或是聽到曾經幫助我瞭解排灣族文化的耆老相繼地凋零,心中總會不斷地問自己:我到底能為排灣人做點什麼?我的研究對排灣人有何意義?
透過黃應貴先生的介紹,得知三民書局要出版一系列介紹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的叢書,覺得這是一個回饋族人的好機會,便應承下撰寫排灣族的任務。這本書是為了想要瞭解自己文化的排灣人(特別是年輕人)而寫,同時也是為臺灣社會的一般民眾,甚至更廣大的中文世界讀者群中,有心想要認識排灣族文化的人而寫。
為了讓本書有較高的可讀性,我嘗試避免使用艱澀的學術詞彙,而以淺白易解的文字做為溝通的工具。在資料的取捨上,傾向選擇民族誌式的研究文獻,也就是對文化面向詳細的描繪,讓讀者能親切而具體地貼近排灣族文化。一些使用較抽象的概念或涉及理論層次爭議的研究,雖然品質甚佳,在此也只能暫時割愛。
其次我要強調,排灣族社會文化的地域性差異相當明顯。本書首要目標在於呈現排灣族文化中共通的部分,或是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因此對地區性差異就較少著墨,但會儘量在正文或附註中標明,好引導讀者參考相關著作。此外我本身的研究偏重在東部排灣,對其他區域的瞭解,大多是透過短期田野、旅行和閱讀其他學者的報告來補足。這對書寫豐富深邃又多采多姿的排灣族文化而言,自然是一種限制和疏漏,因此這一點要特別請排灣族的讀者包涵。
本書從構思到完成,要特別感謝叢書主編黃應貴先生的催促和鼓勵。也要謝謝黃宣衛先生以及編輯王薇綺小姐的包容和耐心。寫作期間,我任職於臺東大學,感謝南島文化研究所前所長陳文德先生、現任所長童元昭女士以及同事羅素玫女士的支援。和研究生之間教學相長的激盪,讓本書獲得更多的滋養,在此就不一一誌謝。也感謝審查人提供許多中肯而具建設性的建議,讓本書的內容更周延,亦更接近通俗讀物的要求。此外,還要感謝中央研究院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在研究經費上的供應,讓我多年來能一直持續進行排灣族的研究。
排灣族的朋友們慷慨地讓我認識他們的文化,我對他們的感激難以用言語表達。特別感謝台?和土?的村民們給予我長期的協助。已故的賴紅炎老師,以及林月英、邱梅葉、包春琴、包妹仔女士,我對他(她)們有著無限的懷念。感謝高真健、林秋蘭夫婦,吳久星、傅秋娥夫婦,郭月香、宋美麗女士,尤進春、邱明良先生。感謝包秀美、古吳進香、陳枝仔、柯惠譯女士,以及林文川、董豐山、包世晶、朱財寶先生。也感謝土?天主堂、台?長老教會與南興長老教會。感謝柯惠譯女士與林世治先生慷慨提供相片,讓本書增色不少。還要感謝帶領我從基督徒眼光瞭解排灣族文化的何春生牧師,彭秀慧、呂志誠夫婦,以及彭秀榮女士。
謹以本書獻給我的父親譚奉聞先生和母親周慕霞女士,以表達我對他們長年栽培和關愛的感恩。
寫作的過程中我多次禱告祈求上帝的啟示,求祂賜給我力量和智慧,讓這本書成為榮耀祂的見證。感謝上帝。
譚昌國
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目次
第一節 我與排灣族
第二節 土地與人民
第二章 戀戀家與屋
第一節 家屋
第二節 家名
第三節 家人與親屬
第四節 婚姻與戀愛
第五節 結婚禮儀
第三章 頭目的尊貴與榮耀
第一節 頭目與平民
第二節 階層與財產
第三節 階層的象徵與儀式
第四節 部落與頭目的領導
第四章 呼喚祖靈的巫師
第一節 神靈與祖先
第二節 祭儀體系(一)犧牲與執行者
第三節 祭儀體系(二)器物、程序和祭壇
第四節 女巫師的傳承
第五節 基督教的影響
第五章 祈求豐盛與平安:排灣人的一生
第一節 生命儀禮
第二節 疾病與醫療祭儀
第三節 死亡與喪葬儀式
第四節 小米成熟了:歲時祭儀
第五節 神祖之靈歸來:五年祭
第六章 藝術的民族
第一節 紋飾與雕刻
第二節 陶壺
第三節 琉璃珠的傳統與創新
第四節 祖靈屋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書目
評論 新增評論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