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史鉤沉: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論述(簡體書)
寶特瓶溫灸養身術:隨時隨地溫暖穴道,改善虛寒體質
醫護英文(電子書)
吃出免疫新活力-保健系列
兩稅合一進階

TOP
5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禪史鉤沉: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論述(簡體書)
滿額折

禪史鉤沉: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論述(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 元
定價
:NT$ 156 元
優惠價
87136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當西方佛學研究進入所謂“擁抱異類”和傾聽多音化的時代,漢語語境的佛學論述似乎仍然滿足于在比較狹隘的歷史和解釋的敘事范圍內進行研究。作為禪學的思想考察,盡管隨著本世紀初新材料的發現,特別是敦煌文書的公布,學者們開始重新審查傳統燈史的可靠性及其寫作背景,以冀重建新的禪學思想史。在方式上,由于過分相信新的史料所帶來的富有革命性的創見,以歷史文獻為主而輔以必要思想解釋的方法結構遂成為中國現代禪學研究的基本范式。訓詁明而后義理明這一漢學方式的價值信念,經過現代性的理性包裝,使學者們認定,通過對原始文獻、考古材料的校勘解讀,可以填補歷史的時空距離,去重構傳統禪學的本來面相。這種雄心勃勃的英雄主義所激發的文獻知識學范型,一方面使漢語禪學的歷史文獻研究,特別是有關唐代禪學的文本研究獲得了相當程度的拓展,并與日本同行一起重新建立了早期禪宗發展的歷史系譜。

作者簡介

龔雋,1964年生於江西南昌,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哲學碩士,武漢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現任中山大學比較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所長,中山大學人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主任。出版著譯2部,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目次

導論作為思想史的禪寫作——以漢語語境禪學研究為中心的方法論考察
 一 重溫一段公案
 二 作為歧出的哲學解釋
 三 思想史的解釋:在哲學史與文化史之間
 四 “人就”與“出就”:禪思想研究中的“可說”與“不可說”
第一章 重提“印度禪”與“中國禪”——以4——5世紀為例
 一 近代禪史研究中的幾種意見與分析
 二 4—5世紀“中國禪”的意趣:從解經學的立場看
 三 “中國禪”與反智主義
第二章 尊戒與慢戒——略論禪風中的“遊戲三昧”與內外法度
 一 “樂道”,“遊戲神通”與“遊戲三昧”
 二 從外在禮法到內在禮法:禪學史的一點分析
 三 結語
第三章 《肇論》思想辯證及其與古頭宗的關聯
 一 語詞的關聯與意義的斷裂:思想史方法上的說明
 二 空:拒根源實體主義
 三 無知與聖智:兩種可能的解釋
 四 從《肇論》到石頭禪的所傳、
第四章 禪門頓漸新論——以早期禪為中心
 一 對頓漸論述“范式”的疑慮
 二 道生的頓悟學說及其與早期禪的交涉
三 從達摩所傳到山東門下的頓漸
四 在社會與北宗之間
五 《華嚴》、《法華》與中國早期禪的頓漸
第五章 中國禪宗歷史上的“方便通經”——從6到9世紀
一 經師與禪師
二 從“早期禪”到“經典禪”
三 以《楞伽經》與《起信論》為例
第六章 “念佛禪”——作為問題史的再討論
一 3——4世紀念佛禪的雛形
二 達摩到山東門下所傳禪的念佛凈心
……
第七章 宋代“文字禪”的語言世界
第八章 唐宋佛教史傳中的禪師想象——比較僧傳與燈錄有關禪傳的書寫
第九章 禪是佛教嗎?——“批判佛教”運動關於禪的觀念檢討
第十章 歐美現代禪學的寫作——一種方法論立場的分析
附錄 近代中國佛學研究方法及其批判
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
出版後記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