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介紹了石油的基本知識、石油及石化產品,化學、化工及石油化工發展簡史,材料工業、生物技術、機械工程、信息技術、環境及安全等各自學科的發展狀況,與石油化工行業之間的關系,以及學科交叉所產生的前沿科技方面的內容。
目次
1工業的血液――石油1
11石油的基本知識1
111石油的組成與性質1
112石油的形成2
113我國石油資源的狀況2
12石油產品及石油化工產品3
121主要的石油產品3
122基本有機化工原料7
13與石油有關的經濟問題8
131世界石油組織機構8
132國家石油戰略儲備11
133石油貿易13
2化學發展簡史16
21世界化學發展簡史16
211化學的前奏16
212創建近代化學理論――探索物質結構20
213現代化學的興起21
22中國化學發展簡史23
221第一階段1920~1932年23
222第二階段1932~1949年24
223第三階段1949~1965年24
224第四階段1966~1976年25
225第五階段1976年~目前26
23我國現代化學的重要成就27
231基礎研究27
232應用基礎研究及開發研究28
3化學工業發展簡史30
31世界化學工業發展簡史30
311古代的化學加工30
312近代化學工業的興起33
313科學相互滲透融合時代――現代化學的興起34
32中國化學工業發展簡史34
321新中國成立前的化學工業35
322新中國的化學工業36
323化學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37
33中國石油化工發展簡史39
331世界石油化工發展簡史39
332中國石油化工發展簡史42
4石化與材料工業45
41材料工業概況45
42高分子材料45
421橡膠46
422纖維49
423塑料54
43新型高分子材料概述60
431離子交換樹脂61
432醫用高分子材料61
433光功能高分子材料62
434高分子磁性材料62
435高分子分離膜62
5石化與生物技術64
51生物技術發展概況64
511生物技術發展簡史64
512工業生物技術65
52生物化學工程68
521國內外生物化學工程現狀68
522石油、天然氣資源的生物技術利用69
523生物技術在精細化工中的應用73
524生物製藥75
525生物農藥76
526生物技術在資源與環境保護領域中的應用77
6石化與機械79
61化工機械製造概況79
611化工設備材料79
612典型化工設備製造81
62化工設備與機械84
621反應器84
622塔設備85
623換熱器87
624化工管道88
625泵90
626壓縮機93
63化工機械的新發展94
631過程設備強化技術94
632計算機及應用技術95
633新材料技術96
634再製造技術97
635過程裝備成套技術97
636過程機械領域98
7石油與信息技術99
71計算機仿真技術在石油化工中的應用99
711計算機仿真的發展歷史99
712仿真系統的作用和意義100
713計算機仿真在石油化工領域所發揮的作用100
714國內外研究狀況101
715計算機仿真技術發展的新趨勢102
716化工仿真培訓系統104
72自動化控制技術在石油化工中的應用108
721過程控制108
722儀錶控制系統109
723計算機控制系統111
724集散控制系統(DCS)112
725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115
726可編程控制器(PLC)116
727控制算法119
73現代分析儀器在石油化工中的應用121
731電化學分析方法122
732色譜分析方法122
733光學分析法123
734其他分析方法126
74常用的化學化工應用軟件126
741化學結構式繪製軟件127
742三維模型描繪128
743實驗數據處理128
744化工流程模擬129
745化工輔助設計130
8石化與環境132
81概述132
811環境與環境科學132
812環境污染與環境問題133
82石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134
821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134
822可持續發展的內涵136
823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137
824石油煉製的污染139
825石油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139
83清潔生產140
831概述140
832清潔生產的意義及途徑141
833清潔生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143
84資源再生與循環經濟144
841基本概念144
842循環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144
843國外實行循環經濟的實踐和經驗145
844發展我國的循環經濟勢在必行146
845石化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意義147
85我國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與措施148
851我國的環境標準體系148
852環境質量標準150
853我國環保政策法規152
854世界環境節日及環境日153
855石化行業環境保護的措施156
9石化生產與安全157
91安全科學發展簡介157
911安全科學技術及其發展157
912現代安全科學技術體系158
913安全的認識過程158
92石化行業安全生產概述159
921化學品生產與安全159
922化學品生產的事故特點161
923化工生產的危險性162
93化工安全生產概論164
931化工生產中的事故預防164
932化工生產中的事故預防技術170
933防止人失誤和不安全行為171
94應急救援概論173
941事故應急救援的意義及相關的技術術語173
942應急救援系統174
943應急救援系統的運作程序175
944應急救援計劃編制概述176
945應急救援行動177
95我國關於安全生產方面的法規政策180
附錄1化學大事年表184
附錄2歷年諾貝爾化學獎及其主要成就198
附錄3世界500強中的能源及石油化工企業201
附錄4中國500強企業中的能源及石油化工企業203
附錄5ISO14000認證205
附錄6世界史上的環境污染事件212
附錄7相關的安全標誌213
參考文獻216
11石油的基本知識1
111石油的組成與性質1
112石油的形成2
113我國石油資源的狀況2
12石油產品及石油化工產品3
121主要的石油產品3
122基本有機化工原料7
13與石油有關的經濟問題8
131世界石油組織機構8
132國家石油戰略儲備11
133石油貿易13
2化學發展簡史16
21世界化學發展簡史16
211化學的前奏16
212創建近代化學理論――探索物質結構20
213現代化學的興起21
22中國化學發展簡史23
221第一階段1920~1932年23
222第二階段1932~1949年24
223第三階段1949~1965年24
224第四階段1966~1976年25
225第五階段1976年~目前26
23我國現代化學的重要成就27
231基礎研究27
232應用基礎研究及開發研究28
3化學工業發展簡史30
31世界化學工業發展簡史30
311古代的化學加工30
312近代化學工業的興起33
313科學相互滲透融合時代――現代化學的興起34
32中國化學工業發展簡史34
321新中國成立前的化學工業35
322新中國的化學工業36
323化學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37
33中國石油化工發展簡史39
331世界石油化工發展簡史39
332中國石油化工發展簡史42
4石化與材料工業45
41材料工業概況45
42高分子材料45
421橡膠46
422纖維49
423塑料54
43新型高分子材料概述60
431離子交換樹脂61
432醫用高分子材料61
433光功能高分子材料62
434高分子磁性材料62
435高分子分離膜62
5石化與生物技術64
51生物技術發展概況64
511生物技術發展簡史64
512工業生物技術65
52生物化學工程68
521國內外生物化學工程現狀68
522石油、天然氣資源的生物技術利用69
523生物技術在精細化工中的應用73
524生物製藥75
525生物農藥76
526生物技術在資源與環境保護領域中的應用77
6石化與機械79
61化工機械製造概況79
611化工設備材料79
612典型化工設備製造81
62化工設備與機械84
621反應器84
622塔設備85
623換熱器87
624化工管道88
625泵90
626壓縮機93
63化工機械的新發展94
631過程設備強化技術94
632計算機及應用技術95
633新材料技術96
634再製造技術97
635過程裝備成套技術97
636過程機械領域98
7石油與信息技術99
71計算機仿真技術在石油化工中的應用99
711計算機仿真的發展歷史99
712仿真系統的作用和意義100
713計算機仿真在石油化工領域所發揮的作用100
714國內外研究狀況101
715計算機仿真技術發展的新趨勢102
716化工仿真培訓系統104
72自動化控制技術在石油化工中的應用108
721過程控制108
722儀錶控制系統109
723計算機控制系統111
724集散控制系統(DCS)112
725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115
726可編程控制器(PLC)116
727控制算法119
73現代分析儀器在石油化工中的應用121
731電化學分析方法122
732色譜分析方法122
733光學分析法123
734其他分析方法126
74常用的化學化工應用軟件126
741化學結構式繪製軟件127
742三維模型描繪128
743實驗數據處理128
744化工流程模擬129
745化工輔助設計130
8石化與環境132
81概述132
811環境與環境科學132
812環境污染與環境問題133
82石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134
821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134
822可持續發展的內涵136
823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137
824石油煉製的污染139
825石油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139
83清潔生產140
831概述140
832清潔生產的意義及途徑141
833清潔生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143
84資源再生與循環經濟144
841基本概念144
842循環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144
843國外實行循環經濟的實踐和經驗145
844發展我國的循環經濟勢在必行146
845石化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意義147
85我國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與措施148
851我國的環境標準體系148
852環境質量標準150
853我國環保政策法規152
854世界環境節日及環境日153
855石化行業環境保護的措施156
9石化生產與安全157
91安全科學發展簡介157
911安全科學技術及其發展157
912現代安全科學技術體系158
913安全的認識過程158
92石化行業安全生產概述159
921化學品生產與安全159
922化學品生產的事故特點161
923化工生產的危險性162
93化工安全生產概論164
931化工生產中的事故預防164
932化工生產中的事故預防技術170
933防止人失誤和不安全行為171
94應急救援概論173
941事故應急救援的意義及相關的技術術語173
942應急救援系統174
943應急救援系統的運作程序175
944應急救援計劃編制概述176
945應急救援行動177
95我國關於安全生產方面的法規政策180
附錄1化學大事年表184
附錄2歷年諾貝爾化學獎及其主要成就198
附錄3世界500強中的能源及石油化工企業201
附錄4中國500強企業中的能源及石油化工企業203
附錄5ISO14000認證205
附錄6世界史上的環境污染事件212
附錄7相關的安全標誌213
參考文獻216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