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農家書屋”工程是一項涉及廣大農村千家萬戶的惠民工程,是黨和政府重視“三農”工作的有力舉措。《“農家書屋”工程書系:大棚辣(甜)椒高效栽培》經過精心組織,多方努力,真正做到了讓農民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目次
一、優良品種
二、大棚及其配套設施
(一)選擇適宜的大棚
(二)大棚主要類型與建造
(三)大棚保溫覆蓋形式
(四)棚膜的選擇
(五)草苫的要求及其覆蓋形式
(六)頂風口
(七)卷簾機
(八)反光幕
(九)防蟲網
(十)遮陽網
三、育苗技術
(一)辣(甜)椒壯苗的培育
(二)種子處理方法
(三)育苗床準備
(四)育苗方式
(五)育苗設施
(六)播種
(七)苗期管理
(八)定植前秧苗鍛煉
(九)冬春季育苗怎樣防異常
(十)夏秋季育苗應注意的問題
(十一)夏秋季育苗應及早預防病毒病
(十二)穴盤法培育壯苗技術
(十三)泥炭營養塊育苗技術
(十四)嫁接育苗技術
四、主要栽培模式
(一)大棚冬春茬辣(甜)椒栽培技術
(二)大棚早春茬辣(甜)椒栽培技術
(三)大棚辣(甜)椒越夏栽培技術
(四)大棚秋冬茬辣(甜)椒栽培技術
(五)大棚越冬茬辣(甜)椒栽培技術
(六)大棚辣(甜)椒連年栽培技術
五、大棚辣(甜)椒栽培新技術
(一)大棚五彩椒洗根栽培技術
(二)大棚辣(甜)椒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三)大棚彩色甜椒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
(四)大棚秋冬茬辣(甜)椒再生栽培技術
六、病蟲害防治
(一)侵染性病害
(二)生理病害
(三)蟲害
二、大棚及其配套設施
(一)選擇適宜的大棚
(二)大棚主要類型與建造
(三)大棚保溫覆蓋形式
(四)棚膜的選擇
(五)草苫的要求及其覆蓋形式
(六)頂風口
(七)卷簾機
(八)反光幕
(九)防蟲網
(十)遮陽網
三、育苗技術
(一)辣(甜)椒壯苗的培育
(二)種子處理方法
(三)育苗床準備
(四)育苗方式
(五)育苗設施
(六)播種
(七)苗期管理
(八)定植前秧苗鍛煉
(九)冬春季育苗怎樣防異常
(十)夏秋季育苗應注意的問題
(十一)夏秋季育苗應及早預防病毒病
(十二)穴盤法培育壯苗技術
(十三)泥炭營養塊育苗技術
(十四)嫁接育苗技術
四、主要栽培模式
(一)大棚冬春茬辣(甜)椒栽培技術
(二)大棚早春茬辣(甜)椒栽培技術
(三)大棚辣(甜)椒越夏栽培技術
(四)大棚秋冬茬辣(甜)椒栽培技術
(五)大棚越冬茬辣(甜)椒栽培技術
(六)大棚辣(甜)椒連年栽培技術
五、大棚辣(甜)椒栽培新技術
(一)大棚五彩椒洗根栽培技術
(二)大棚辣(甜)椒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三)大棚彩色甜椒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
(四)大棚秋冬茬辣(甜)椒再生栽培技術
六、病蟲害防治
(一)侵染性病害
(二)生理病害
(三)蟲害
書摘/試閱
2.苗床土消毒
苗床土消毒主要有3種方法,可根據需要選用。
(1)藥劑噴淋:在播前床土澆透水后,用72.2%普力克水劑500~600倍液噴灑苗床,每平方米噴灑2~4千克,可以有效地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
(2)拌藥土:用68%甲霜靈·錳鋅水分散粒劑(金雷)或s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藥8~10克與15千克細土混合,播種時1/3鋪在床面,2/3覆在種子上,使辣(甜)椒種子夾在兩層藥土中間,防止病菌侵入。注意覆土時保證種子上面覆土厚度為1厘米左右。
(3)使用生物菌肥:選用質量比較好的微生物菌肥,能起到殺滅土壤中病原菌的作用。如益微增產菌(芽飽桿菌),不但可以防治大部分的苗期病害,而且還可以增加土壤中腐殖酸的含量,增強幼苗的抗病性。
3.育苗器具消毒
對于多次使用的育苗器具(如營養缽、育苗盤等),為了防止其帶菌傳病,在育苗前應當對其消毒。可以用300倍液福爾馬林,或0.1%高錳酸鉀溶液噴淋或浸泡育苗器具進行消毒。
(四)育苗方式
1.常規育苗(地畦育苗)
直接就地做畦育苗,如果育苗期間不分苗,一般供1畝地生產用苗,需要育苗面積30米2左右;如果進行分苗供1畝地生產用苗,需要播種面積10米2左右,分苗面積30米2左右。播種前平整床土,每15米2施入過篩優質腐熟有機肥(馬糞)100~150千克,再加氮、磷、鉀復合肥1~1.5千克。混勻摟平以備播種或分苗用。
2.營養土塊(方)育苗
營養土塊制作有兩種方法,即機制法與和泥切割法。機制法是把配合好的營養土均勻噴濕,裝機壓制成10厘米左右的土塊。和泥切割法是先把配合好的營養土和成泥,然后在苗床上撒一層細沙或爐灰,再把和好的營養土泥攤開抹平,厚度約10厘米,用刀切成10厘米見方的土塊。也可直接把營養土鋪在地上,稍稍踩實,然后澆透水,用刀切成土塊。制作出營養土塊后,在每個土塊中心用小棍扎一個深度1.5~2厘米的小孔,留作播種穴。將做好的營養塊擺放在畦內備用。
……
苗床土消毒主要有3種方法,可根據需要選用。
(1)藥劑噴淋:在播前床土澆透水后,用72.2%普力克水劑500~600倍液噴灑苗床,每平方米噴灑2~4千克,可以有效地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等。
(2)拌藥土:用68%甲霜靈·錳鋅水分散粒劑(金雷)或s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藥8~10克與15千克細土混合,播種時1/3鋪在床面,2/3覆在種子上,使辣(甜)椒種子夾在兩層藥土中間,防止病菌侵入。注意覆土時保證種子上面覆土厚度為1厘米左右。
(3)使用生物菌肥:選用質量比較好的微生物菌肥,能起到殺滅土壤中病原菌的作用。如益微增產菌(芽飽桿菌),不但可以防治大部分的苗期病害,而且還可以增加土壤中腐殖酸的含量,增強幼苗的抗病性。
3.育苗器具消毒
對于多次使用的育苗器具(如營養缽、育苗盤等),為了防止其帶菌傳病,在育苗前應當對其消毒。可以用300倍液福爾馬林,或0.1%高錳酸鉀溶液噴淋或浸泡育苗器具進行消毒。
(四)育苗方式
1.常規育苗(地畦育苗)
直接就地做畦育苗,如果育苗期間不分苗,一般供1畝地生產用苗,需要育苗面積30米2左右;如果進行分苗供1畝地生產用苗,需要播種面積10米2左右,分苗面積30米2左右。播種前平整床土,每15米2施入過篩優質腐熟有機肥(馬糞)100~150千克,再加氮、磷、鉀復合肥1~1.5千克。混勻摟平以備播種或分苗用。
2.營養土塊(方)育苗
營養土塊制作有兩種方法,即機制法與和泥切割法。機制法是把配合好的營養土均勻噴濕,裝機壓制成10厘米左右的土塊。和泥切割法是先把配合好的營養土和成泥,然后在苗床上撒一層細沙或爐灰,再把和好的營養土泥攤開抹平,厚度約10厘米,用刀切成10厘米見方的土塊。也可直接把營養土鋪在地上,稍稍踩實,然后澆透水,用刀切成土塊。制作出營養土塊后,在每個土塊中心用小棍扎一個深度1.5~2厘米的小孔,留作播種穴。將做好的營養塊擺放在畦內備用。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