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人類的文明發展從「原始」、「古典」再到「近代」、「現代」,和所謂的「後現代」……且不管我們是生活在科技商業發達的「現代」,或所謂的「後現代」,那些構成人類精神文明的傳統價值典範:真、善、忍、美、聖……依然是永恆不變的,只不過我們必須用「新」的「視域」,來重新詮釋今日人類在文化藝術的不同表現,希望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後現代,能重新喚醒我們對人類偉大的「基源傳統」以及「永恆哲學」的再省思
作者簡介
石朝穎
歐洲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留學歐洲7年間(1985-1992年),曾訪遊並研讀各類心理、宗教、哲學、藝術、神祕教派等書籍。
曾任教於輔仁大學、清華大學、文化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現為文化大學哲學系所教師、《文明探索》主編,並協助成立益生書院、森林書院,繼續探索有關「心靈成長」的問題。
著作:《斷翼之串連》(詩、散文、小說、藝術評論文集)、《觀自在手記》(人生哲學文集)、《人類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一顆卑微種子的自我覺醒》、《我憂鬱,所以我存在》等。
目次
第一章:藝術哲學的精神內涵是什麼?
第二章:美學的詮釋學問題是什麼?
第三章:藝術教育的終極關懷在哪裡?
第四章:藝術人類學與藝術教育的根源省思
第五章:三星堆傳奇的藝術人類學詮釋
第六章:古典中國美學的天道自然觀
第七章:「顛覆」與「建構」的美學觀
第八章:「困惑」與「開顯」的美學觀
第九章:「追尋」與「鄉愁」的美學觀
第十章:陶淵明的「詩歌美學」
第十一章:史作檉的「形上美學」世界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