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就時間而言,客家族群的形成與變遷過程中的概念、認同、經驗,乃至情感,不僅呈現於過去,現在與未來依舊將和廣漠的世界,相互脈動。關於過去、微細與日常生活裡的客家經驗與認同,值得仔細而系統地探索;從空間觀察,客家的形成與變遷不僅在十九世紀到當代的臺灣,也在跨世紀的華南、東南亞,乃至美國與大洋洲的地方社會,持續發生。以臺灣的經驗為例,菁英以文字論述來塑造認同,大眾則在通俗文化實作中體認客家。原本「隱形」的臺灣客家族群,在九0年代的族群運動與多元文化政策的扶植下,逐漸「顯形化」。
本書的三十五篇文章(分為上下兩冊)皆嘗試將對客家的瞭解與探索,以描述及分析取代本質性的客家論述與詮釋。但不從溯源或「民系」談起,而是探討作為一個過程的客家。除了突顯包含史學、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人文地理學、文學、傳播等不同學術領域,各以其獨特的理論思維與觀點作為描述與分析的主要立足點;每篇文章的作者所著重與採用的研究方法,也攸關客家知識之本質與體系的再現,以及對於過去客家研究、漢人研究與區域研究的反省與直接或間接的對話。
除了學門與研究方法的多元,本書在空間、時間與人三個軸線上,以較為多元與寬廣的經驗做為描述客家地區、社群與文化形成與轉變的基礎。冀透過本書作者群的書寫,指出針對族群與地方社會之動態性與多樣性的細節與描述,是解讀客家族群文化之特性與建構客家知識體系的必要過程。
作者簡介
莊英章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治學兼重史學與人類學,長期投入漢人社會文化之研究,近年則以臺灣、大陸及東南亞之客家社會為主要研究對象,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科會特約研究員及第22屆吳三連獎「人文社會科學獎人類學類」。著有《家庭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及《田野與書齋之間:史學與人類學匯流的臺灣研究》等與客家相關著作。
簡美玲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西南中國苗族、華南與臺灣客家之親屬、性別與情感人類學。著有《清水江邊,與小村寨的非常對話》(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與《貴州東部高地苗族的情感與婚姻》(貴州大學出版社,2009)。
目次
第五部 性別
第18章 社會變遷中客家女性的經濟資源與家庭地位:一個北臺灣客家社區的研究
第19章 殖民、山歌與地方社會:北臺灣客庄阿婆生命史敘事的日常性(1895-1955)
第20章 六堆地區外祖敬拜與地方社會形成之初探:一個姻親關係實踐的土著觀點
第21章 客籍新移民女性之語言使用與自我移民認同形塑
第六部 文化敘事與傳播
第22章 族群記憶與臺灣客家意識的形成
第23章 「花布」美學意象與文化記憶初探:以客家族群為例
第24章 客家戲劇的新方向:客家歌舞劇《福春嫁女》
第25章 客家紀錄片與真實的再現:以《客觀》、《1394打戲路》紀錄片為例
第26章 客家新聞之批判論述分析:權力關係與意識型態
第七部 東南亞
第27章 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殖形態及其認同意識
第28章 騷亂中的識見:檳城福幫與客籍領袖互動
第29章 布洛克時期砂拉越河婆客家移民的流動、根據地與行業的發展:從蔡氏族譜略傳談起
第30章 會館、華商與華校的結合︰以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為例
第31章 國家、族群與客家紳商:以新馬兩地新式學校的創建為中心
第八部 全球客家
第32章 Configuring Hakka Identity and Ethnicity, as Seen in Meinong, Taiwan, 1963-2008
第33章 Global Configurations, Uncertain Sites: Claiming or Unclaiming "Hakkaness" in Northern Taiwan and in French Polynesia
第34章 Global Hakka: A Case Study
第35章 印度加爾各答的客家移民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