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優惠價
:87 折 131 元
絕版無法訂購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能夠預見到自己一生的命運,并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了解命運的原起,知道究竟是什么因素在支配著自己的一生遭際。在中國上古時代,由于人的力量在自然面前和社會面前顯得特別渺小,也由于人類歷史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再加上技術限制,文字信息傳遞的范圍很狹窄,傳遞的速度也很慢,人們不可能在很大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去收集更多的資料來考察自身命運的原起,于是他們只好更多地運用想象和臆測來探討這一問題,從而得出了以神學理論為基礎的命運觀。這一命運觀認為,人的富貴貧賤,悲歡離合,都是由一個或數個神靈在冥冥之中操縱著,人對自身的命運是無能為力的,一切都只能聽天由命。
作者簡介
張松輝,博士生導師,于湖南大學岳麓書院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文學史教研工作。已出版《老子研究》《莊子研究》《莊子疑義考辨》《莊子考辨》《疑義研究》《先秦兩漢道家與文學》《漢魏六朝道教與文學》《唐宋道家道教與文學》《元明清道教與文學》《儒釋道與文人》《十世紀前的湖南宗教》《人生儒釋道》等13部學術專著和9部譯著。發表《重評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談道家對先秦楚辭的影響》《老子的循環論是正確理論》等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文摘》、《文摘報》、《人大復印資料》等刊物摘登或全文轉載。
目次
上編:命運的原起
引言
第一章 人的命,天注定?
第一節 “天命不變”何時起
第二節 “命定論”的那些人
第三節 人的命,誰來定
第二章 天道有常?
第一節 周公與天命
第二節 墨子與天志
第三節 董仲舒與天人感應
第四節 善惡與賞罰
第三章 瓜與豆,因與果
第一節 俗世的愿景
第二節 道教的承負
第三節 佛教的輪回
第四節 逆俗的聲音
第四章 順其自然,自然而然
第一節 人之命,星之精?
第二節 異兆與國運
第三節 是偶然,還是必然
第四節 相生相克話五行
第五節 未知生,焉知死
第五章 人定勝天
第一節 知天命,盡人事
第二節 我命在我手
第三節 有錢能使鬼推磨
第六章 命運原起大盤點
第一節 澗底松與山上苗
第二節 人生能得幾回搏
第三節 窮通隨時變,用舍看機緣
第四節 天時、地利、人和
下編:命運的預測
引言
第七章 “易”言難盡
第一節 “易”脈相承
第二節 “易”文類聚
第三節 “易”卜法門
第四節 “易”占功過
第八章 夢中輸贏
第一節 夢占源流
第二節 解夢密碼
第三節 夢占家的遁詞
第四節 夢里輸贏總未真
第九章 字里乾坤
第一節 測字流變
第二節 小小字里大乾坤
第三節 一撇一捺總關“情”
第十章 讖藏玄機
第一節 從甲骨文到《推背圖》
第二節 被神化的語言
……
引言
第一章 人的命,天注定?
第一節 “天命不變”何時起
第二節 “命定論”的那些人
第三節 人的命,誰來定
第二章 天道有常?
第一節 周公與天命
第二節 墨子與天志
第三節 董仲舒與天人感應
第四節 善惡與賞罰
第三章 瓜與豆,因與果
第一節 俗世的愿景
第二節 道教的承負
第三節 佛教的輪回
第四節 逆俗的聲音
第四章 順其自然,自然而然
第一節 人之命,星之精?
第二節 異兆與國運
第三節 是偶然,還是必然
第四節 相生相克話五行
第五節 未知生,焉知死
第五章 人定勝天
第一節 知天命,盡人事
第二節 我命在我手
第三節 有錢能使鬼推磨
第六章 命運原起大盤點
第一節 澗底松與山上苗
第二節 人生能得幾回搏
第三節 窮通隨時變,用舍看機緣
第四節 天時、地利、人和
下編:命運的預測
引言
第七章 “易”言難盡
第一節 “易”脈相承
第二節 “易”文類聚
第三節 “易”卜法門
第四節 “易”占功過
第八章 夢中輸贏
第一節 夢占源流
第二節 解夢密碼
第三節 夢占家的遁詞
第四節 夢里輸贏總未真
第九章 字里乾坤
第一節 測字流變
第二節 小小字里大乾坤
第三節 一撇一捺總關“情”
第十章 讖藏玄機
第一節 從甲骨文到《推背圖》
第二節 被神化的語言
……
書摘/試閱
從人類認識史的發展角度來看,天命觀念的出現是人類思想發展史中的一個必然環節。雖然如此,但它畢竟不夠科學,特別是天命不變的觀點,更為有害。因此,古代不少人對它提出了批評。
第一位系統批判天命不變論的是墨子。墨子并不否認上帝的存在,但認為上帝的意志可以根據人們的思想行為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他堅決反對天命不變的觀點。他說:“那些堅信天命不變的人說:天注定他富裕他就富裕,天注定他貧窮他就貧窮;天注定他人多他就人多,天注定他人少他就人少;天注定他長壽他就長壽,天注定他短命他就短命,即使人再努力也沒用處。用這種理論去游說王公大人,將會誤了國家大事;用這種理論去教育普通百姓,將會誤了人家的私事。”(《墨子·非命上》)墨子還指出,如果相信了天命不變論,人們就會在自然和社會面前無所作為,一切聽任天命的安排,天命不變論還為那些殘暴的君主、不義之人提供了自我辯解的借口,因此,這種觀點是一種不仁不義的理論,是人們說壞話、做壞事的根源。
另一位較早而且較集中批判天命觀的思想家是荀子,他在《荀子·天論》中說:“天的運行有自己不變的規律,這一規律不因為聖明的君主在位而存在,也不因為殘暴的君主在位而消失。”也就是說,無論社會上的人事如何,天的運行規律都不會改變,人們的一切福禍都是自己造成的,與上天毫無關系。後來,荀子的兩位學生韓非和李斯都繼承了荀子的這一觀點,不相信世界上存在著什么天命。
……
第一位系統批判天命不變論的是墨子。墨子并不否認上帝的存在,但認為上帝的意志可以根據人們的思想行為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他堅決反對天命不變的觀點。他說:“那些堅信天命不變的人說:天注定他富裕他就富裕,天注定他貧窮他就貧窮;天注定他人多他就人多,天注定他人少他就人少;天注定他長壽他就長壽,天注定他短命他就短命,即使人再努力也沒用處。用這種理論去游說王公大人,將會誤了國家大事;用這種理論去教育普通百姓,將會誤了人家的私事。”(《墨子·非命上》)墨子還指出,如果相信了天命不變論,人們就會在自然和社會面前無所作為,一切聽任天命的安排,天命不變論還為那些殘暴的君主、不義之人提供了自我辯解的借口,因此,這種觀點是一種不仁不義的理論,是人們說壞話、做壞事的根源。
另一位較早而且較集中批判天命觀的思想家是荀子,他在《荀子·天論》中說:“天的運行有自己不變的規律,這一規律不因為聖明的君主在位而存在,也不因為殘暴的君主在位而消失。”也就是說,無論社會上的人事如何,天的運行規律都不會改變,人們的一切福禍都是自己造成的,與上天毫無關系。後來,荀子的兩位學生韓非和李斯都繼承了荀子的這一觀點,不相信世界上存在著什么天命。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