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建築要為生活而存在,建築是生活的容器。
建築是一個社會忠實的反映,台灣當前的建築現象,無疑是台灣社會的寫照。
建築是一個社會忠實的反映
建築也反映一個時代與一個文化的精神
建築是與我們最接近的一種藝術,也是最不被注意的藝術形式。
城市美學、建築文化、公共空間、都市更新、居住正義、過度規劃與法規弊害
進入二十一世紀,台灣當前的建築站在什麼位置?
建築是生活的必需品,原始功能是遮風避雨。社會進步到一定的程度,建築在遮風避雨之外,有了社會地位象徵的功能。到了現代,成為財富的象徵。由於這些功能在世俗的生活中都佔有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築的文化價值常常是被忽視的。文明的社會是由宗教家、政治家與商人所主導。文化人是弱勢,他們沒有影響建築行為的力量。自有文明以來,約五、六千年的人類歷史中,建築所驗證的是歷來的宗教信仰與權力象徵,在這些基本意義之外,我們也看到美感,因為美感是人類的天性。然而建築的美感十分昂貴,它屬於上流社會;對於一般大眾,建築美太奢侈了。
今天的台灣建築環境是紊亂的、感官的、膚淺的、模倣的、缺乏文化深度的、缺乏創造性的。大家都體認到這是商業社會牟求暴利的現象,是外國文化入侵的結果,是暴發戶的心態的表現。然而也承認這是現代化民主社會多元化現象的一環。進入二十一世紀,台灣當前的建築究竟站在什麼位置?
建築是文化活動的一環,是社會性的產物,並不完全是建築師可以任意揮筆的一種藝術。台灣的建築藝術存在著一些實質限制,包括土地狹窄、環境品質不佳、工程技術的限制和法規的弊害。台灣社會獨一無二的特質,造就了台灣建築文化的幾項特色:自發性、商民性、文化邊緣性和不穩定性。今天台灣視覺環境的紊亂,不僅是個別的責任,而是整體指揮的問題。
本書特色
◆整體比個體更重要,是建築界的共識。本書是建築界耆老漢寶德先生對台灣當代以來建築整體的發展、現況和問題的各種思考。
◆漢老師以其專業和長期觀察,對台灣建築不斷提出針砭和建言,以目前的制度、法規、眼界、主導者、經濟能力和思考慣性,若不思改變,對於台灣未來建築的前景、美感創意和公共空間的思惟,都將構成許多障礙和侷限。
建築是一個社會忠實的反映,台灣當前的建築現象,無疑是台灣社會的寫照。
建築是一個社會忠實的反映
建築也反映一個時代與一個文化的精神
建築是與我們最接近的一種藝術,也是最不被注意的藝術形式。
城市美學、建築文化、公共空間、都市更新、居住正義、過度規劃與法規弊害
進入二十一世紀,台灣當前的建築站在什麼位置?
建築是生活的必需品,原始功能是遮風避雨。社會進步到一定的程度,建築在遮風避雨之外,有了社會地位象徵的功能。到了現代,成為財富的象徵。由於這些功能在世俗的生活中都佔有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建築的文化價值常常是被忽視的。文明的社會是由宗教家、政治家與商人所主導。文化人是弱勢,他們沒有影響建築行為的力量。自有文明以來,約五、六千年的人類歷史中,建築所驗證的是歷來的宗教信仰與權力象徵,在這些基本意義之外,我們也看到美感,因為美感是人類的天性。然而建築的美感十分昂貴,它屬於上流社會;對於一般大眾,建築美太奢侈了。
今天的台灣建築環境是紊亂的、感官的、膚淺的、模倣的、缺乏文化深度的、缺乏創造性的。大家都體認到這是商業社會牟求暴利的現象,是外國文化入侵的結果,是暴發戶的心態的表現。然而也承認這是現代化民主社會多元化現象的一環。進入二十一世紀,台灣當前的建築究竟站在什麼位置?
建築是文化活動的一環,是社會性的產物,並不完全是建築師可以任意揮筆的一種藝術。台灣的建築藝術存在著一些實質限制,包括土地狹窄、環境品質不佳、工程技術的限制和法規的弊害。台灣社會獨一無二的特質,造就了台灣建築文化的幾項特色:自發性、商民性、文化邊緣性和不穩定性。今天台灣視覺環境的紊亂,不僅是個別的責任,而是整體指揮的問題。
本書特色
◆整體比個體更重要,是建築界的共識。本書是建築界耆老漢寶德先生對台灣當代以來建築整體的發展、現況和問題的各種思考。
◆漢老師以其專業和長期觀察,對台灣建築不斷提出針砭和建言,以目前的制度、法規、眼界、主導者、經濟能力和思考慣性,若不思改變,對於台灣未來建築的前景、美感創意和公共空間的思惟,都將構成許多障礙和侷限。
作者簡介
漢寶德
著名建築師暨建築學者,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1934年生,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校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等。
1968年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建築獎、1994年教育部頒一等文化獎章、2000年獲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獎章、2006年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7年台南藝術大學榮譽博士、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2年東海大學名譽哲學博士學位。
回國初期設計之落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風格,爾後思想轉念為大眾而設計,產生融合當地地貌情境之溪頭青年活動中心。此後,無論是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南園等案,更結合其長年從事古蹟修復工作之經驗,以現代技術詮釋民族與鄉土形式建築。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創辦《百葉窗》,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與《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著作等身,至今仍持續創作中,包括:《建築的精神向度》、《為建築看相》、《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透視建築》、《建築、社會與文化》、《漢寶德談建築》、《中國的建築與文化》、《給年輕建築師的信》、《漢寶德談美》、《漢寶德談藝術》、《漢寶德談藝術教育》、《漢寶德歐洲建築散步》、《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漢寶德談文化》、《認識建築》、《漢寶德談現代建築》、《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人與空間的對話》、《設計型思考》、《漢寶德建築行》等書。曾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聯合報副刊、中華日報副刊、天下雜誌、大地雜誌、探索雜誌、人本教育札記、明道文藝雜誌等撰寫專欄。
黃健敏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碩士,現為黃健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1993年起參與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之工作,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曾任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新竹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委員、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公共藝術委員、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公共藝術委員、台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理事、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2002-2004年任建築師雜誌社副社長兼主編。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所編刊物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
編作有《1999年公共藝術年鑑》、《2000年公共藝術年鑑》、《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空間美學新發現:公共藝術的教育.參與.創作》、《都市美感心體驗:公共藝術的多元.跨界.場場域》、《都市美學力:台灣.法國公共藝術》、《2001年台灣建築獎專輯》、《2002年台灣建築獎專輯》、《2003年台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等。
著有《貝聿銘的建築世界》、《台灣建築的先行者》、《美國公眾藝術》、《生活中的公共藝術》、《百分比藝術》、《慶典公共藝術嘉年華》、《藝術盡在街頭》等。
著名建築師暨建築學者,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1934年生,成功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校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等。
1968年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建築獎、1994年教育部頒一等文化獎章、2000年獲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獎章、2006年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7年台南藝術大學榮譽博士、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2年東海大學名譽哲學博士學位。
回國初期設計之落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風格,爾後思想轉念為大眾而設計,產生融合當地地貌情境之溪頭青年活動中心。此後,無論是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南園等案,更結合其長年從事古蹟修復工作之經驗,以現代技術詮釋民族與鄉土形式建築。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創辦《百葉窗》,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與《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著作等身,至今仍持續創作中,包括:《建築的精神向度》、《為建築看相》、《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透視建築》、《建築、社會與文化》、《漢寶德談建築》、《中國的建築與文化》、《給年輕建築師的信》、《漢寶德談美》、《漢寶德談藝術》、《漢寶德談藝術教育》、《漢寶德歐洲建築散步》、《漢寶德亞洲建築散步》、《漢寶德談文化》、《認識建築》、《漢寶德談現代建築》、《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人與空間的對話》、《設計型思考》、《漢寶德建築行》等書。曾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聯合報副刊、中華日報副刊、天下雜誌、大地雜誌、探索雜誌、人本教育札記、明道文藝雜誌等撰寫專欄。
黃健敏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建築碩士,現為黃健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1993年起參與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之工作,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曾任基隆市/台北市/台北縣/新竹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會委員、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公共藝術委員、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公共藝術委員、台北市立美術館諮詢委員、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理事、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2002-2004年任建築師雜誌社副社長兼主編。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所編刊物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
編作有《1999年公共藝術年鑑》、《2000年公共藝術年鑑》、《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空間美學新發現:公共藝術的教育.參與.創作》、《都市美感心體驗:公共藝術的多元.跨界.場場域》、《都市美學力:台灣.法國公共藝術》、《2001年台灣建築獎專輯》、《2002年台灣建築獎專輯》、《2003年台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等。
著有《貝聿銘的建築世界》、《台灣建築的先行者》、《美國公眾藝術》、《生活中的公共藝術》、《百分比藝術》、《慶典公共藝術嘉年華》、《藝術盡在街頭》等。
序
序
在黃健敏老弟為我編輯的幾本書中,這是極具特色的一本。一般說來,近年來我出版的幾本書,大多是在報章、雜誌上發表的遊記,或著名建築的訪問錄,收集起來,加以分類編輯而成。或者以空間分,才有歐洲、亞洲建築之別;或以性質分,才有建築、文化與藝術之別。只有這本書,實在很難命名。
在電話裡健敏告訴我,他要為我的文章做一些收集、保存的工作,我聽了,似懂非懂。他似乎是說,我寫的一些短文,散佈在三十年間的報紙副刊上,很快就被人忘記。他要利用編集的方式把它們留傳下來。這些話使我很感動,只是不太知道他所做的與過去有什麼不同。等到我看了本書的樣本才明白他的真意。
這本書除了第一篇長文外,大部分都是一些一千字左右的短文。我自己的感覺是,這篇題為「台灣當前建築藝術之評估」的文章,是為「廿一世紀基金會」所寫的研究報告,後來為歷史博物館以「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出版。其內容對一般讀者來說可能太生硬了些。但它卻是我有系統的分析台灣建築文化背景的一篇文章,希望高明的讀者不吝賜教。至於後面的幾章,是健敏把我在過去三十幾年,刊出於聯合報,中國時報及中央日報的短文,主要是專欄文章,對建築的評論,按其內容性質之相近者加以整理,編集而成。我自己讀來都感到非常驚訝,我的思路在相隔十幾年居然尚可以連通。
本書的後面有三章是有關中正堂的評論集。有趣的是,自中正紀念堂競圖辦法,到最後評審的結果,我都表示了意見。建築完成後二十幾年,民進黨政府想無形中廢除中正紀念堂的經過,我也有一些評論,健敏都把它們收集在一起,有心的讀者可以把它當故事看。當然也可以看出我對建築的一貫態度。
這本書是一個知識分子,而非建築專業的論評集。我寫這類文章是盡我的社會責任,不敢奢望有力人士會接受我的看法,我甚至懷疑他們從未看過我的這些短文。我抱著盡一份心意的態度寫出,希望有心的讀者們以同樣的心情來翻閱。在此我要感謝健敏為我花的心思,他還配了不少圖片,包括當時的剪報,實在說來,這書是他的創作,我只是提供了原料而已。
漢寶德/於空間文化書屋
後記
寫人間
這是我為漢先生所編的第十二本書,彼此合作的緣份始於千禧年的一次巧合。
二○○○年東海建築系四十周年在台北市華山特區舉辦展覽,開幕結束後,與漢先生散步回仁愛路的居所,途中聊到一些著作事宜,他提到在《明道文藝》月刊連載的專欄曾結集成《為建築看相》,書中引用了國外的圖片,惟自一九九四年六月十二日起台灣實施新的著作權法,使得該書不能再版流通。於是我自告奮勇地表示可以重新配圖,讓《為建築看相》得以新生。次年以同樣的配圖模式,將漢先生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寫的三少四壯專欄,完成了《透視建築》。有了這兩本書的經驗,念及漢先生多年以來有諸多的文章發表,何不就某個主題編輯成書?
自二○○四年至二○一二年,我自行選擇主題,選輯文章成書稿,洽商出版社,然後向漢先生報告,他都欣然地同意,就這般陸續出版了《漢寶德談建築》、《漢寶德建築行》等九本書。總計我所編輯的漢先生十一本著作,其中的六本在大陸刊行簡體版。在過程中,每每因為文章過多,不得不割捨,因而衍生出新書,如二○一二年六月的《漢寶德建築行》,仍有多篇文章容納不下,有待來日續編。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本書,初始整理蒐集的文章甚多,為了有主題且符合一本書的份量,乃將內容專注於台灣當代。
本書中長達兩萬餘言的〈台灣當前建築藝術之評估〉,是漢先生於二十世紀末對台灣建築觀察的重要文獻之一,原收錄於《建築與文化近思錄》,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於一九九五年六月印行,該書流通不廣,以致閱讀過此篇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早就有重刊的念頭。〈台灣當前建築〉一文,係承續〈台灣當前建築之評估〉,請漢先生特別撰寫,以期將論評的課題更貼近時代,該篇文章是首度發表。
《築人間》回憶錄的增訂版中,在末章漢先生以「美感人生」為題,寫下他自二○○八年所從事「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的始末,這個計畫出版了六本叢書:《建築》、《室內》、《景觀》、《街道》、《家具》與《器物》,這是為推動美感、培養美感所做的基礎工程之一。因為常有機會與漢先生聊天,他多次談到此主題,所以我特別選擇攸關生活建築的議題,輯錄了城市美學、都市更新、國民住宅與華山特區等成就本書內容。
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於一九二三年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機器」(The house is a machine for living in),此乃柯比意體認技術長足進步,機械文明帶給人的不應只是效能,更重要的意義是舒適,包括實質與精神層面的需求,讓建築能傳達美的感受。這與近年來漢先生倡議的美感符節合拍,而在〈台灣當前建築藝術之評估〉文章中,漢先生寫道「建築要為生活而存在─建築是生活容器」。對國宅,漢先生有殷切的期待,國宅是漢先生早年歸國時所關懷的課題,可惜因為政府沒有住宅政策,漢先生沒有用武之地;多年前聯合報曾刊出一篇訪問報導,漢先生表示如果再年輕,他有五件事想做,其中包括設計一棟國民住宅,「安德廣廈千萬間,盡庇天下寒士」的雄心依然旺盛。他始終抱持中國知識份子對社會與文化的關切,就如漢先生在回憶錄所陳述,寫文章一為抒情,也為述志。從漢先生的字裡行間,著實可以感受從建築人出發,對台灣的忱悃關切,乃以〈建築文化與知識份子〉一文作為《建築.生活容器》的終篇。
「建築家揮如椽之巨筆寫人間」,這是漢先生的一幅書法,我們可以期待,他會寫出更多的書。
在黃健敏老弟為我編輯的幾本書中,這是極具特色的一本。一般說來,近年來我出版的幾本書,大多是在報章、雜誌上發表的遊記,或著名建築的訪問錄,收集起來,加以分類編輯而成。或者以空間分,才有歐洲、亞洲建築之別;或以性質分,才有建築、文化與藝術之別。只有這本書,實在很難命名。
在電話裡健敏告訴我,他要為我的文章做一些收集、保存的工作,我聽了,似懂非懂。他似乎是說,我寫的一些短文,散佈在三十年間的報紙副刊上,很快就被人忘記。他要利用編集的方式把它們留傳下來。這些話使我很感動,只是不太知道他所做的與過去有什麼不同。等到我看了本書的樣本才明白他的真意。
這本書除了第一篇長文外,大部分都是一些一千字左右的短文。我自己的感覺是,這篇題為「台灣當前建築藝術之評估」的文章,是為「廿一世紀基金會」所寫的研究報告,後來為歷史博物館以「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出版。其內容對一般讀者來說可能太生硬了些。但它卻是我有系統的分析台灣建築文化背景的一篇文章,希望高明的讀者不吝賜教。至於後面的幾章,是健敏把我在過去三十幾年,刊出於聯合報,中國時報及中央日報的短文,主要是專欄文章,對建築的評論,按其內容性質之相近者加以整理,編集而成。我自己讀來都感到非常驚訝,我的思路在相隔十幾年居然尚可以連通。
本書的後面有三章是有關中正堂的評論集。有趣的是,自中正紀念堂競圖辦法,到最後評審的結果,我都表示了意見。建築完成後二十幾年,民進黨政府想無形中廢除中正紀念堂的經過,我也有一些評論,健敏都把它們收集在一起,有心的讀者可以把它當故事看。當然也可以看出我對建築的一貫態度。
這本書是一個知識分子,而非建築專業的論評集。我寫這類文章是盡我的社會責任,不敢奢望有力人士會接受我的看法,我甚至懷疑他們從未看過我的這些短文。我抱著盡一份心意的態度寫出,希望有心的讀者們以同樣的心情來翻閱。在此我要感謝健敏為我花的心思,他還配了不少圖片,包括當時的剪報,實在說來,這書是他的創作,我只是提供了原料而已。
漢寶德/於空間文化書屋
後記
寫人間
這是我為漢先生所編的第十二本書,彼此合作的緣份始於千禧年的一次巧合。
二○○○年東海建築系四十周年在台北市華山特區舉辦展覽,開幕結束後,與漢先生散步回仁愛路的居所,途中聊到一些著作事宜,他提到在《明道文藝》月刊連載的專欄曾結集成《為建築看相》,書中引用了國外的圖片,惟自一九九四年六月十二日起台灣實施新的著作權法,使得該書不能再版流通。於是我自告奮勇地表示可以重新配圖,讓《為建築看相》得以新生。次年以同樣的配圖模式,將漢先生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寫的三少四壯專欄,完成了《透視建築》。有了這兩本書的經驗,念及漢先生多年以來有諸多的文章發表,何不就某個主題編輯成書?
自二○○四年至二○一二年,我自行選擇主題,選輯文章成書稿,洽商出版社,然後向漢先生報告,他都欣然地同意,就這般陸續出版了《漢寶德談建築》、《漢寶德建築行》等九本書。總計我所編輯的漢先生十一本著作,其中的六本在大陸刊行簡體版。在過程中,每每因為文章過多,不得不割捨,因而衍生出新書,如二○一二年六月的《漢寶德建築行》,仍有多篇文章容納不下,有待來日續編。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本書,初始整理蒐集的文章甚多,為了有主題且符合一本書的份量,乃將內容專注於台灣當代。
本書中長達兩萬餘言的〈台灣當前建築藝術之評估〉,是漢先生於二十世紀末對台灣建築觀察的重要文獻之一,原收錄於《建築與文化近思錄》,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於一九九五年六月印行,該書流通不廣,以致閱讀過此篇文章的人不多,因此早就有重刊的念頭。〈台灣當前建築〉一文,係承續〈台灣當前建築之評估〉,請漢先生特別撰寫,以期將論評的課題更貼近時代,該篇文章是首度發表。
《築人間》回憶錄的增訂版中,在末章漢先生以「美感人生」為題,寫下他自二○○八年所從事「生活美學理念推廣計畫」的始末,這個計畫出版了六本叢書:《建築》、《室內》、《景觀》、《街道》、《家具》與《器物》,這是為推動美感、培養美感所做的基礎工程之一。因為常有機會與漢先生聊天,他多次談到此主題,所以我特別選擇攸關生活建築的議題,輯錄了城市美學、都市更新、國民住宅與華山特區等成就本書內容。
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於一九二三年提出「住宅是居住的機器」(The house is a machine for living in),此乃柯比意體認技術長足進步,機械文明帶給人的不應只是效能,更重要的意義是舒適,包括實質與精神層面的需求,讓建築能傳達美的感受。這與近年來漢先生倡議的美感符節合拍,而在〈台灣當前建築藝術之評估〉文章中,漢先生寫道「建築要為生活而存在─建築是生活容器」。對國宅,漢先生有殷切的期待,國宅是漢先生早年歸國時所關懷的課題,可惜因為政府沒有住宅政策,漢先生沒有用武之地;多年前聯合報曾刊出一篇訪問報導,漢先生表示如果再年輕,他有五件事想做,其中包括設計一棟國民住宅,「安德廣廈千萬間,盡庇天下寒士」的雄心依然旺盛。他始終抱持中國知識份子對社會與文化的關切,就如漢先生在回憶錄所陳述,寫文章一為抒情,也為述志。從漢先生的字裡行間,著實可以感受從建築人出發,對台灣的忱悃關切,乃以〈建築文化與知識份子〉一文作為《建築.生活容器》的終篇。
「建築家揮如椽之巨筆寫人間」,這是漢先生的一幅書法,我們可以期待,他會寫出更多的書。
目次
序
1. 台灣當前建築藝術之評估
2. 論台灣當前建築
3. 台灣建築的前景
4. 為台灣建築界請命
5. 為何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6. 規劃泛濫成災
7. 城市美學
8. 都市更新
9. 對國民住宅政策的期待
10. 台北華山特區
11. 中正紀念堂設計競圖
12. 談國家劇院與音樂廳的建築
13. 中正紀念堂風波
14. 建築文化與知識份子
編後記〈寫人間〉
1. 台灣當前建築藝術之評估
2. 論台灣當前建築
3. 台灣建築的前景
4. 為台灣建築界請命
5. 為何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6. 規劃泛濫成災
7. 城市美學
8. 都市更新
9. 對國民住宅政策的期待
10. 台北華山特區
11. 中正紀念堂設計競圖
12. 談國家劇院與音樂廳的建築
13. 中正紀念堂風波
14. 建築文化與知識份子
編後記〈寫人間〉
書摘/試閱
對國民住宅政策的期待
社會住宅
住宅問題並不是單純的問題,涉及社會問題甚多,政策執行者應多方面加以思索。所謂社會住宅,一般的觀念是救濟性的住宅。因為都市住宅太過昂貴,為使無力按市價購屋的人可以有棲身之所,才建造一些房屋,以解決這些弱勢市民的居住問題。這是施捨的觀念,也是公立貧民窟的觀念,實際是行不通的。即使把銀髮住宅加進去,在現代民主社會中都很難為市民接受。
社會住宅是歐洲的產物,不用平價住宅(Low Cost Hous ing)一詞,就是要避免意指其「救濟性」。社會住宅並不意味著社會弱勢者的住宅,而是指在高價與豪華的住宅之外,由政府規劃的,一般平民社會的住宅。平民社會有各種住宅的需求,其中當然包含了照顧性的安養中心,但其意義是正常的市民一生的居住的需求。因此社會住宅有濃厚的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為歐洲奉行社會民主主義國家所遵循。
美國在二次大戰後,曾大量興建平價住宅。表面上看是解決問題,實際卻製造了問題,到後來甚至不得不炸掉。這種痛苦經驗使善意的政治人物知道,在基本上是奉行資本主義經濟的國家,單純的當廉價貨品提供房屋給貧民,可能使問題惡化。因為社會弱勢者並非只有居住問題,他們的根本問題是無工作的能力與機會,無法在城市中立足。
在資本社會中,基於自由市場與公平的理念,平價住宅通常被建造在都市的邊緣,享受不到教育等資源,使他們更不利於在城市中求生。即使分配住宅給他們,連維護的能力都沒有。不但建築日漸破敗不堪,玻璃破了沒人修,甚至電梯也無人維護,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固定的收入。這種情形與台北市早期政府興建的獨居老人住宅,幾乎是完全相同的。
理想的社會住宅計畫與都市建設計畫是一體的兩面,有軟、硬體的關係。社會主義的國家,由政府主導,使大家都能安居樂業。社會上各類角色的市民,由於有互相依賴的關係,住宅區沒有嚴格的階級的劃分,因此他們對於新的發展區多以新市鎮的觀念來分配土地的利用,並不是任由自由市場去爭奪。房屋市場的特色正是誇大階級的差異,爭取有利的地段,以提高經營者的利潤。
這樣的理想是很難做到的。四十年前,在三民主義的民生主義的原則下,也曾有建設新市鎮,大量興建國民住宅的構想,但是在希望經濟快速發展,實施自由市場經濟的指導原則下,這些計畫大多被放棄。國民住宅的政策縮小到宿舍改建的範圍,房地產遂成為民間發財的捷徑。一直到今天,已經很難改弦更張了。
如果政府今天談的社會住宅是救濟性的住宅,那就是只提供沒有獨立生活能力者的棲身之所,應該由社會福利單位就各地區提出需求數量,由政府分別區域建造住宅,免費供他們居住,或提供有相當財力之家庭為老人租用。
政府手上雖然掌握了很多土地,卻不宜大批集中於一個區塊,如台北市空軍總部用地。如果匆忙以最高效率集中於某地,未經過社會性的空間分布的研究,會出現與既有國宅相類的弊端與困境;可能形成想住者住不到,或申請者不足的情形。如果是租屋,又有管理的問題。真正要解決弱勢或青年居住問題,也許可以自政府正推動的都市更新計畫中求解決之道,責成更新計畫必須提供一定比例的單位供社會福利之用。總之,社會住宅之要義之一是融入社會,不失為社會整體中有機的一部分才好。
豪宅與國宅
幾個月來,豪宅價格猛漲,連帶看各地的居住建築都大幅上漲,成為投機者的園地。真正尋找棲身之所的老百姓不免要彷徨而不知所措了。有人說,這是政府補助購屋以振興房地產業所造成的後果,又有人說這是一個泡沫,過一陣子就會爆破,房價自然下跌。這些話對於街上的老百姓都是沒有意義的,他們只知道要在自己想定居的地方找個住宅是千難萬難了。
這使我想起自己年輕時所熱衷的國民住宅的建設計畫了。在那個一切都欠缺的時代,社會主義思想流行,國父的三民主義深植在我們心中,認為每一個努力工作的國民都應該有屋可住。當時的建築學中如何用最經濟的方法建造出便宜、合用又美觀的集合住宅佔有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連帶的,市民公共空間的規劃也受到重視。所以那時候政府會參考新加坡與北歐的住宅建設經驗。
可是在經濟快速成長的歲月,執政者逐漸放棄了民生主義的理想,改採由民間主導的資本主義,所以思考多年的國宅政策被拋棄了。住宅市場漸漸為以賺錢為目的的建設公司所掌握。大家慢慢都有錢了,好像並不覺得讓建設公司的老闆發財有甚麼不好。住宅被視為商品,在自由市場上供我們採購,可以當成投資與儲蓄的管道。民間沒有房子住的人雖偶而有台大城鄉所的學生代他們呼籲,但聲音是微弱的,民眾不以為意。未形成嚴重問題的原因是我國在傳統上習慣於依賴長輩,最缺乏住宅的年輕人通常與長輩合住,或由父母出資購屋。
不幸的是,近年來國內經濟低迷,貧富差距擴大,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地產商要賺錢,只為富有者服務,住宅的規模與價格都以最有錢的少數人為對象規劃,所以才有豪宅這種名稱流傳。有頭有臉的人不住豪宅臉上無光。而對有錢的人而言,一億兩億的住宅算不了甚麼,多買幾戶投資也無妨,帶動房地產猛漲的風潮,使得無殼蝸牛只能望屋興嘆。
很高興前幾天在報上看到吳院長的「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有建造平價住宅的計畫。報導中指出政府將在林口興建四千戶一般平價住宅,六千戶產業專區員工住宅。這使我恍然覺得又回到四十年前了。那時候為了解決台北地區的居住問題,並維護台北盆地洪泛區,在聯合國顧問的建議下,開發林口新鎮。可是這個計畫在省政府的主導下完成,卻因敵不過民間地產公司的開發方式,半途而廢,林口的發展成為台北市邊緣的市郊,失掉了完整市鎮的功能。
今天重拾林口供應平價住宅的功能,雖然有些嫌晚,對於恢復民生主義的國家政策來說,仍值得大書特書。問題是這樣的政策值得讓它復現嗎?有成功的可能嗎?很多人認為沒有尊重自由市場的住宅建設是不會成功的。有人舉政府所建國民住宅至今仍有餘屋而無人問津的例子。也有人會說營建署所規劃的淡海新鎮發展不起來,可以說明由政府主導住宅建設是錯誤的。誠然,國宅建設在自由經濟體系下的國家如美國常常遭遇失敗。可是並非不可能成功,只是政府未經過深思熟慮,沒有考慮到住宅的生活環境條件而已。這些問題在上世紀六○年代已經過充份的討論了。
簡單的說,要在偏遠的地區建國宅,必須考慮居民的工作與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要一個完整的市鎮環境。否則必須在已經發展成熟的都市地區找到國宅的建地。政府要解決無殼蝸牛的居住問題,不能把都市地區的公有土地賣給地產商建豪宅,卻在都市邊緣沒有發展生活功能的廉價土地上建國宅。根據過去的經驗,這樣做,庶民階級是無法接受的。希望政府在推行平價住宅計畫的時候,先了解一下環境,認真做到照顧庶民生活的美意。
平而不貧的國宅
由於房價高漲,連二十年前的無殼蝸牛都重出活動了,政府驚覺到有平抑房價的必要,所以近幾天政府官員以不同方式表達了決心。有些方法是不會有甚麼作用的,只有吳院長提到興建平民住宅一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但是王金平院長一句貧民窟,又幾乎把大家的夢想打破了。王院長認為平民住宅可能成為貧民窟的顧慮是很真實的。可是在台灣,可能連貧民窟都做不到。這使我回想起五十年前的美國在國宅建設上的失敗了。
住宅問題粗看起來是房子問題,其實它是生活問題。生活涉及到賺錢與花錢的方法,是「衣食住行、工作育樂」中的全部,只是花錢最多的一部分而已。所以現代世界為了解決住的問題,不外兩個辦法,一是社會主義的辦法,就是由政府來為我們安排生活的一切。歐洲的國際建築組織倡導都市計畫,就是根據此一理念來的。這種理念是與現代建築運動一致的。為甚麼國民住宅建設在北歐國家比較成功呢?就是與政治制度有關。其次是自由主義的辦法,聽任市場決定一切,政府不加干涉。以美國來說,都市計畫除了交通計畫外,不過是維持建築的秩序,其他聽任人民自由發展,他們試行過歐洲的國宅計畫,卻因水土不服而一敗塗地。
台灣的政治制度原是奉行三民主義的,在觀念上是以民生主義為主。民生主義有社會主義精神,所以政府應該負起照顧人民生活的任務。在四十年前,聯合國派了都市專家到台灣,就是試圖以歐洲的精神來幫台灣解決經濟發展初期的住宅與都市問題。
他們主張開發新市鎮,反對建造大批國宅,就是因為市鎮是照顧生活全面的地方,單獨的國宅建設容易成為貧民窟。林口是第一個在他們的建設下規劃的市鎮。計畫一旦通過,他們建議成立住宅公司,擔負起市鎮建設的責任。可惜的是,政府內部發生民生主義與自由主義親美派的爭執,最後是親美派勝利,我們又退出了聯合國,以致當時的新市鎮夢想因而熄滅。
據我了解,後來政府還是建了些國宅,但是在自由市場中,國宅如果不是變相的公務員或軍眷宿舍,很難滿足社會大眾的需要。有些國宅還有無人要的困難,就是因為政府無法照顧到生活全面的緣故。林口後期的發展,成為當年聯合國顧問最不願看到的,台北市的郊區住宅區,靠高速路與台北通勤。內政部曾推動一個大規模的淡海住宅區計畫,但是表面上很有野心的國民住宅建設,卻無人問津,實在也是因為缺少生活功能的緣故。
到今天,這一切已經都過去了。新市鎮的夢想已成歷史,已不可能再現。都市建設追隨民間開發公司的腳步,早已失掉了主動開發的能力。住宅成為最昂貴的商品,又可投資牟利,媒體又推波助瀾,大部分的市民只能看熱鬧而已。「住者有其屋」的理想早被丟到腦後了。
政府在今天要推動平民住宅真是困難重重。能夠做的事只是不要隨著建商起舞。比如說,在市區的黃金地帶,有一些公家土地,由於建商的炒作,地價一漲再漲。政府的反應通常是喜上心頭,因為土地漲價等於機關的資產增加。政府如果歲收不足,就會想到標售土地,讓建商競價。這樣看上去很合理的政策,卻是把一般市民排出繁華區的手段,讓富有階級獨佔。豪華住宅越建越高貴,可是服事他們的庶民卻要住到遙遠的郊外。
其實高價住宅沒有打壓的必要,只要抽他們的稅就好了。重要的是增加平價住宅的數量。政府用各種方法鼓勵建商,增加其容積,使他們賺更多的錢,難道想不出辦法在市區內建造平價住宅嗎?只要小坪數、平實的設計,經濟安全的結構,少一些利潤,也可以予以獎勵啊!
國民住宅
近來媒體對於政府的住宅政策仍有不斷的批評的聲音,政府的善意是很顯然的,但是一方面「打房」遇到營建界的反對,市場因而萎縮,而房價仍有上漲的呼聲,似乎不見成功;另方面,政府積極推動的社會住宅計畫,每受地方人士反對,因恐影響鄰近地區之房價,學者們都不看好。出租社會住宅,管理困難,經營不易是一端,而計畫中的數量也遠遠不足,與中低收入家庭之需要相距甚遠。誠然,以目前政府已提出的計畫,據說只有一千六百餘戶,且地處偏遠,不符社會大眾的期待。
居住問題是國家最難解決的問題,需要龐大的資源,涉及土地的歸屬與國土的利用,與國家的基本政治信念息息相關,所以徹底解決民居問題者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在二戰後的歐洲,俄共與東德是一個極端,曾按需要建造大量的國民住宅。北歐國家,實施民主社會主義,用高稅率來興建大量社會住宅,創造了高品質及富庶的幸福社會。影響所及,西歐國家也推動國民安居的政策,甚至在新加坡也普建國宅。我國信奉的三民主義就是民主而又社會的政治主張,所以在六○、七○年代,在聯合國顧問的建議下,推行開發新市鎮,大量興建國宅的政策。為求效率化,曾成立住宅公司,以合理落實國宅政策的理想。
很可惜,這個政策由於七○年代,為追求快速經濟成長,改採美式個人主義自由經濟的政策,把住宅建設交由私營房地產公司去隨市場需要由民間自行解決。這樣一來,土地投機成為造就富翁最便捷的途徑,官、商之間關係牽扯不清,國民居住問題基本上被忽視了。地方政府所建的少數國宅亦因種種原因,不受民間歡迎,國宅遂成為一個低級居住區的同義語。今天要想重新祭出建幾處社會住宅的手段來解決居住建築飛漲的問題,是很難收效的。
用徵收奢侈稅的手段打房,只是對付豪宅的客戶。豪宅買賣是有錢人的遊戲,無關乎成千上萬的平民的居住問題。他們並不在乎這點稅;只是由於他們的遊戲,使市區居住建築普遍上揚,才是令人頭痛的問題。貧富的差距擴大是豪宅階級產生的原因。政府該做的是重整國民住宅政策,全面的考慮中產階級的居住問題,兼及於弱勢團體。
成功的國宅建設應有幾個條件。首先,國宅地點宜分散,個案規模宜小,數量宜大。過去的平價住宅大多數量龐大,集中在一起,即使是高樓建築也予人以貧民窟的印象。這樣的住宅建設必然失敗,在歐美也時有所聞。國宅建設使用公地,最好如同建設公司建樓,尋找市區中小型土地,如原日式宿舍用地,建造一般住宅,不以國宅為名。這樣做可以把大量國宅散布在全市各處,以較鄰近建築為合理的價格出售或出租,自然可抑制房價上漲。其次,設計的品質要平實、美觀,大小適當。
豪宅為了賣高價,在造型上出花樣,面積亦過大。興建一般民宅要務實,以最經濟的方式設計,最有效的利用空間,耐久而又實用的結構與材料,當然要美觀,要有品味。亦即既便宜,又好用,又好看。這要找一流的建築師主持其事,其成品才能價如國宅而予人高級的感受。最後是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方面,不要想為最低層民眾建救濟住宅。我們的稅率太低,救濟住宅應由慈善團體負責,大家,包括政府捐款幫忙。國宅應視其成本,賣或租給付得起代價的市民,並予以適當的管理,以保持建築物的功能在最佳狀態,且盡量避免違章搭建與鐵窗等設置,常予清洗,使外觀常保亮麗如新。
要滿足這些條件,靠公務員以公家方式處理是做不到的。所以某種形式的住宅公司是必要的,以企業經營的精神來推動,方能期待其成功。
社會住宅
住宅問題並不是單純的問題,涉及社會問題甚多,政策執行者應多方面加以思索。所謂社會住宅,一般的觀念是救濟性的住宅。因為都市住宅太過昂貴,為使無力按市價購屋的人可以有棲身之所,才建造一些房屋,以解決這些弱勢市民的居住問題。這是施捨的觀念,也是公立貧民窟的觀念,實際是行不通的。即使把銀髮住宅加進去,在現代民主社會中都很難為市民接受。
社會住宅是歐洲的產物,不用平價住宅(Low Cost Hous ing)一詞,就是要避免意指其「救濟性」。社會住宅並不意味著社會弱勢者的住宅,而是指在高價與豪華的住宅之外,由政府規劃的,一般平民社會的住宅。平民社會有各種住宅的需求,其中當然包含了照顧性的安養中心,但其意義是正常的市民一生的居住的需求。因此社會住宅有濃厚的社會主義思想在內,為歐洲奉行社會民主主義國家所遵循。
美國在二次大戰後,曾大量興建平價住宅。表面上看是解決問題,實際卻製造了問題,到後來甚至不得不炸掉。這種痛苦經驗使善意的政治人物知道,在基本上是奉行資本主義經濟的國家,單純的當廉價貨品提供房屋給貧民,可能使問題惡化。因為社會弱勢者並非只有居住問題,他們的根本問題是無工作的能力與機會,無法在城市中立足。
在資本社會中,基於自由市場與公平的理念,平價住宅通常被建造在都市的邊緣,享受不到教育等資源,使他們更不利於在城市中求生。即使分配住宅給他們,連維護的能力都沒有。不但建築日漸破敗不堪,玻璃破了沒人修,甚至電梯也無人維護,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固定的收入。這種情形與台北市早期政府興建的獨居老人住宅,幾乎是完全相同的。
理想的社會住宅計畫與都市建設計畫是一體的兩面,有軟、硬體的關係。社會主義的國家,由政府主導,使大家都能安居樂業。社會上各類角色的市民,由於有互相依賴的關係,住宅區沒有嚴格的階級的劃分,因此他們對於新的發展區多以新市鎮的觀念來分配土地的利用,並不是任由自由市場去爭奪。房屋市場的特色正是誇大階級的差異,爭取有利的地段,以提高經營者的利潤。
這樣的理想是很難做到的。四十年前,在三民主義的民生主義的原則下,也曾有建設新市鎮,大量興建國民住宅的構想,但是在希望經濟快速發展,實施自由市場經濟的指導原則下,這些計畫大多被放棄。國民住宅的政策縮小到宿舍改建的範圍,房地產遂成為民間發財的捷徑。一直到今天,已經很難改弦更張了。
如果政府今天談的社會住宅是救濟性的住宅,那就是只提供沒有獨立生活能力者的棲身之所,應該由社會福利單位就各地區提出需求數量,由政府分別區域建造住宅,免費供他們居住,或提供有相當財力之家庭為老人租用。
政府手上雖然掌握了很多土地,卻不宜大批集中於一個區塊,如台北市空軍總部用地。如果匆忙以最高效率集中於某地,未經過社會性的空間分布的研究,會出現與既有國宅相類的弊端與困境;可能形成想住者住不到,或申請者不足的情形。如果是租屋,又有管理的問題。真正要解決弱勢或青年居住問題,也許可以自政府正推動的都市更新計畫中求解決之道,責成更新計畫必須提供一定比例的單位供社會福利之用。總之,社會住宅之要義之一是融入社會,不失為社會整體中有機的一部分才好。
豪宅與國宅
幾個月來,豪宅價格猛漲,連帶看各地的居住建築都大幅上漲,成為投機者的園地。真正尋找棲身之所的老百姓不免要彷徨而不知所措了。有人說,這是政府補助購屋以振興房地產業所造成的後果,又有人說這是一個泡沫,過一陣子就會爆破,房價自然下跌。這些話對於街上的老百姓都是沒有意義的,他們只知道要在自己想定居的地方找個住宅是千難萬難了。
這使我想起自己年輕時所熱衷的國民住宅的建設計畫了。在那個一切都欠缺的時代,社會主義思想流行,國父的三民主義深植在我們心中,認為每一個努力工作的國民都應該有屋可住。當時的建築學中如何用最經濟的方法建造出便宜、合用又美觀的集合住宅佔有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連帶的,市民公共空間的規劃也受到重視。所以那時候政府會參考新加坡與北歐的住宅建設經驗。
可是在經濟快速成長的歲月,執政者逐漸放棄了民生主義的理想,改採由民間主導的資本主義,所以思考多年的國宅政策被拋棄了。住宅市場漸漸為以賺錢為目的的建設公司所掌握。大家慢慢都有錢了,好像並不覺得讓建設公司的老闆發財有甚麼不好。住宅被視為商品,在自由市場上供我們採購,可以當成投資與儲蓄的管道。民間沒有房子住的人雖偶而有台大城鄉所的學生代他們呼籲,但聲音是微弱的,民眾不以為意。未形成嚴重問題的原因是我國在傳統上習慣於依賴長輩,最缺乏住宅的年輕人通常與長輩合住,或由父母出資購屋。
不幸的是,近年來國內經濟低迷,貧富差距擴大,因此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地產商要賺錢,只為富有者服務,住宅的規模與價格都以最有錢的少數人為對象規劃,所以才有豪宅這種名稱流傳。有頭有臉的人不住豪宅臉上無光。而對有錢的人而言,一億兩億的住宅算不了甚麼,多買幾戶投資也無妨,帶動房地產猛漲的風潮,使得無殼蝸牛只能望屋興嘆。
很高興前幾天在報上看到吳院長的「改善庶民生活行動方案」有建造平價住宅的計畫。報導中指出政府將在林口興建四千戶一般平價住宅,六千戶產業專區員工住宅。這使我恍然覺得又回到四十年前了。那時候為了解決台北地區的居住問題,並維護台北盆地洪泛區,在聯合國顧問的建議下,開發林口新鎮。可是這個計畫在省政府的主導下完成,卻因敵不過民間地產公司的開發方式,半途而廢,林口的發展成為台北市邊緣的市郊,失掉了完整市鎮的功能。
今天重拾林口供應平價住宅的功能,雖然有些嫌晚,對於恢復民生主義的國家政策來說,仍值得大書特書。問題是這樣的政策值得讓它復現嗎?有成功的可能嗎?很多人認為沒有尊重自由市場的住宅建設是不會成功的。有人舉政府所建國民住宅至今仍有餘屋而無人問津的例子。也有人會說營建署所規劃的淡海新鎮發展不起來,可以說明由政府主導住宅建設是錯誤的。誠然,國宅建設在自由經濟體系下的國家如美國常常遭遇失敗。可是並非不可能成功,只是政府未經過深思熟慮,沒有考慮到住宅的生活環境條件而已。這些問題在上世紀六○年代已經過充份的討論了。
簡單的說,要在偏遠的地區建國宅,必須考慮居民的工作與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要一個完整的市鎮環境。否則必須在已經發展成熟的都市地區找到國宅的建地。政府要解決無殼蝸牛的居住問題,不能把都市地區的公有土地賣給地產商建豪宅,卻在都市邊緣沒有發展生活功能的廉價土地上建國宅。根據過去的經驗,這樣做,庶民階級是無法接受的。希望政府在推行平價住宅計畫的時候,先了解一下環境,認真做到照顧庶民生活的美意。
平而不貧的國宅
由於房價高漲,連二十年前的無殼蝸牛都重出活動了,政府驚覺到有平抑房價的必要,所以近幾天政府官員以不同方式表達了決心。有些方法是不會有甚麼作用的,只有吳院長提到興建平民住宅一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但是王金平院長一句貧民窟,又幾乎把大家的夢想打破了。王院長認為平民住宅可能成為貧民窟的顧慮是很真實的。可是在台灣,可能連貧民窟都做不到。這使我回想起五十年前的美國在國宅建設上的失敗了。
住宅問題粗看起來是房子問題,其實它是生活問題。生活涉及到賺錢與花錢的方法,是「衣食住行、工作育樂」中的全部,只是花錢最多的一部分而已。所以現代世界為了解決住的問題,不外兩個辦法,一是社會主義的辦法,就是由政府來為我們安排生活的一切。歐洲的國際建築組織倡導都市計畫,就是根據此一理念來的。這種理念是與現代建築運動一致的。為甚麼國民住宅建設在北歐國家比較成功呢?就是與政治制度有關。其次是自由主義的辦法,聽任市場決定一切,政府不加干涉。以美國來說,都市計畫除了交通計畫外,不過是維持建築的秩序,其他聽任人民自由發展,他們試行過歐洲的國宅計畫,卻因水土不服而一敗塗地。
台灣的政治制度原是奉行三民主義的,在觀念上是以民生主義為主。民生主義有社會主義精神,所以政府應該負起照顧人民生活的任務。在四十年前,聯合國派了都市專家到台灣,就是試圖以歐洲的精神來幫台灣解決經濟發展初期的住宅與都市問題。
他們主張開發新市鎮,反對建造大批國宅,就是因為市鎮是照顧生活全面的地方,單獨的國宅建設容易成為貧民窟。林口是第一個在他們的建設下規劃的市鎮。計畫一旦通過,他們建議成立住宅公司,擔負起市鎮建設的責任。可惜的是,政府內部發生民生主義與自由主義親美派的爭執,最後是親美派勝利,我們又退出了聯合國,以致當時的新市鎮夢想因而熄滅。
據我了解,後來政府還是建了些國宅,但是在自由市場中,國宅如果不是變相的公務員或軍眷宿舍,很難滿足社會大眾的需要。有些國宅還有無人要的困難,就是因為政府無法照顧到生活全面的緣故。林口後期的發展,成為當年聯合國顧問最不願看到的,台北市的郊區住宅區,靠高速路與台北通勤。內政部曾推動一個大規模的淡海住宅區計畫,但是表面上很有野心的國民住宅建設,卻無人問津,實在也是因為缺少生活功能的緣故。
到今天,這一切已經都過去了。新市鎮的夢想已成歷史,已不可能再現。都市建設追隨民間開發公司的腳步,早已失掉了主動開發的能力。住宅成為最昂貴的商品,又可投資牟利,媒體又推波助瀾,大部分的市民只能看熱鬧而已。「住者有其屋」的理想早被丟到腦後了。
政府在今天要推動平民住宅真是困難重重。能夠做的事只是不要隨著建商起舞。比如說,在市區的黃金地帶,有一些公家土地,由於建商的炒作,地價一漲再漲。政府的反應通常是喜上心頭,因為土地漲價等於機關的資產增加。政府如果歲收不足,就會想到標售土地,讓建商競價。這樣看上去很合理的政策,卻是把一般市民排出繁華區的手段,讓富有階級獨佔。豪華住宅越建越高貴,可是服事他們的庶民卻要住到遙遠的郊外。
其實高價住宅沒有打壓的必要,只要抽他們的稅就好了。重要的是增加平價住宅的數量。政府用各種方法鼓勵建商,增加其容積,使他們賺更多的錢,難道想不出辦法在市區內建造平價住宅嗎?只要小坪數、平實的設計,經濟安全的結構,少一些利潤,也可以予以獎勵啊!
國民住宅
近來媒體對於政府的住宅政策仍有不斷的批評的聲音,政府的善意是很顯然的,但是一方面「打房」遇到營建界的反對,市場因而萎縮,而房價仍有上漲的呼聲,似乎不見成功;另方面,政府積極推動的社會住宅計畫,每受地方人士反對,因恐影響鄰近地區之房價,學者們都不看好。出租社會住宅,管理困難,經營不易是一端,而計畫中的數量也遠遠不足,與中低收入家庭之需要相距甚遠。誠然,以目前政府已提出的計畫,據說只有一千六百餘戶,且地處偏遠,不符社會大眾的期待。
居住問題是國家最難解決的問題,需要龐大的資源,涉及土地的歸屬與國土的利用,與國家的基本政治信念息息相關,所以徹底解決民居問題者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在二戰後的歐洲,俄共與東德是一個極端,曾按需要建造大量的國民住宅。北歐國家,實施民主社會主義,用高稅率來興建大量社會住宅,創造了高品質及富庶的幸福社會。影響所及,西歐國家也推動國民安居的政策,甚至在新加坡也普建國宅。我國信奉的三民主義就是民主而又社會的政治主張,所以在六○、七○年代,在聯合國顧問的建議下,推行開發新市鎮,大量興建國宅的政策。為求效率化,曾成立住宅公司,以合理落實國宅政策的理想。
很可惜,這個政策由於七○年代,為追求快速經濟成長,改採美式個人主義自由經濟的政策,把住宅建設交由私營房地產公司去隨市場需要由民間自行解決。這樣一來,土地投機成為造就富翁最便捷的途徑,官、商之間關係牽扯不清,國民居住問題基本上被忽視了。地方政府所建的少數國宅亦因種種原因,不受民間歡迎,國宅遂成為一個低級居住區的同義語。今天要想重新祭出建幾處社會住宅的手段來解決居住建築飛漲的問題,是很難收效的。
用徵收奢侈稅的手段打房,只是對付豪宅的客戶。豪宅買賣是有錢人的遊戲,無關乎成千上萬的平民的居住問題。他們並不在乎這點稅;只是由於他們的遊戲,使市區居住建築普遍上揚,才是令人頭痛的問題。貧富的差距擴大是豪宅階級產生的原因。政府該做的是重整國民住宅政策,全面的考慮中產階級的居住問題,兼及於弱勢團體。
成功的國宅建設應有幾個條件。首先,國宅地點宜分散,個案規模宜小,數量宜大。過去的平價住宅大多數量龐大,集中在一起,即使是高樓建築也予人以貧民窟的印象。這樣的住宅建設必然失敗,在歐美也時有所聞。國宅建設使用公地,最好如同建設公司建樓,尋找市區中小型土地,如原日式宿舍用地,建造一般住宅,不以國宅為名。這樣做可以把大量國宅散布在全市各處,以較鄰近建築為合理的價格出售或出租,自然可抑制房價上漲。其次,設計的品質要平實、美觀,大小適當。
豪宅為了賣高價,在造型上出花樣,面積亦過大。興建一般民宅要務實,以最經濟的方式設計,最有效的利用空間,耐久而又實用的結構與材料,當然要美觀,要有品味。亦即既便宜,又好用,又好看。這要找一流的建築師主持其事,其成品才能價如國宅而予人高級的感受。最後是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方面,不要想為最低層民眾建救濟住宅。我們的稅率太低,救濟住宅應由慈善團體負責,大家,包括政府捐款幫忙。國宅應視其成本,賣或租給付得起代價的市民,並予以適當的管理,以保持建築物的功能在最佳狀態,且盡量避免違章搭建與鐵窗等設置,常予清洗,使外觀常保亮麗如新。
要滿足這些條件,靠公務員以公家方式處理是做不到的。所以某種形式的住宅公司是必要的,以企業經營的精神來推動,方能期待其成功。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