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唐明皇御注道德經(附贈碑文拓片八幅)(簡體書)
滿額折

唐明皇御注道德經(附贈碑文拓片八幅)(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9 元
定價
:NT$ 594 元
優惠價
8751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老子,是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道德經幢矗立在河北省易縣城內龍興觀遺址旁,建于唐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273年歷史。經幢鐫刻著《老子道德經》81章。由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注釋,甚為珍貴,故又稱禦注老子道德經幢。文字由唐著名書法家蘇靈芝書,成為珍貴中的極品。《唐明皇禦注道德經》是賈延清、李金泉等積數年之力,將碑文整理,保持了碑文原貌,尤其是還原了唐明皇所作注解的原貌,並加上白話文注解,加以解釋,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名人/編輯推薦

《唐明皇御注道德經》由賈延清、李金泉等積數年之力,將碑文整理,保持了碑文原貌,尤其是還原了唐明皇所作注解的原貌,并加上白話文注解,加以解釋,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目次

上 篇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經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注唐明皇注老子道經、卷上第一章、道可道第二章、天下皆知第三章、不尚賢第四章、道沖而用之第五章、天地不仁第六章、谷神第七章、天長地久第八章、上善若水第九章、持而盈之第十章、載營魄第十一章、三十幅第十二章、五色第十三章、寵辱若驚第十四章、視之不見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第十六章、致虛極第十七章、太上第十八章、大道廢第十九章、絕聖棄知第二十章、絕學無憂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第二十二章、曲則全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第二十六章、重為輕根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第二十八章、知其雄第二十九章、將欲取天下第三十章、以道佐人第三十一章、夫佳兵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第三十四章、大道訊第三十五章、執大象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唐明皇注老子德經、卷下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第五十一章、道生之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第五十七章、以政治國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第六十章、治大國第六十一章、大國者下流第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第六十三章、為無為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第六十六章、江海為百谷王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謂第六十八章、善為士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第七十二章、人不畏威第七十三章、勇於敢第七十四章、民常不畏第七十五章、民之饑第七十六章、人之生第七十七章、天之道第七十八章、天下柔弱第七十九章、和大怨第八十章、小國寡民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中、篇唐明皇注老子道德經碑文拓片(全文)下 篇道德經淺識、卷上第一章、微妙無形第二章、觀徼第三章、安民策第四章、道沖而用第五章、守中第六章、谷神第七章、無私第八章、上善若水第九章、身退天之道第十章、玄德第十一章、虛中第十二章、為腹不為目第十三章、寵辱若驚第十四章、道紀第十五章、不欲盈第十六章、歸根覆命第十七章、知有第十八章、四有第十九章、樸素第二十章、求食於母第二十一章、唯道是從第二十二章、抱元守一第二十三章、同於道第二十四章、有道者不處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第二十六章、輜重第二十七章、襲明第二十八章、大制不割第二十九章、道法自然第三十章、道佐人主第三十一章、佳兵不祥第三十二章、道無名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第三十四章、成其大第三十五章、執大象第三十六章、微明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道德經淺識、卷下第三十八章、處其厚第三十九章、得一者道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第四十一章、聞道若行第四十二章、三生萬物第四十三章、天之至柔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第四十五章、清靜天下正第四十六章、知足者常矣第四十七章、不窺牖見天道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第四十九章、以百姓之心為心第五十章、生死第五十一章、尊道貴德第五十二章、母為天下始第五十三章、行于大道第五十四章、以身觀天下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第五十六章、天下貴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第五十八章、禍兮福所倚第五十九章、長生之道第六十章、治大國第六十一章、大者為之下第六十二章、為天之貴第六十三章、終無難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六十五章、玄德第六十六章、江海容百穀第六十七章、不敢為天下先第六十八章、為士不爭第六十九章、用兵之道第七十章、被褐懷玉第七十一章、不知不病第七十二章、不畏威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第七十五章、民之饑第七十六章、柔弱處上第七十七章、天之道第七十八章、以柔克剛第七十九章、執左契不責人第八十章、小國寡民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末 篇

書摘/試閱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
天下皆謂我大,似不肖。
肖,似也。老君云:天下之人皆謂我道大,無所象似,我則答云也。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夫唯我道至大,故無所象似,若如代間諸法有所象似,則不得以稱大,久已微細也。
我有三寶,保而持之。
我道雖大無所象似,然有此三行,甚可珍貴,能常保倚執持,可以理身理國。
一日慈,二日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
慈則廣救,儉則足用,不敢為先,故樂推不厭也。
夫慈故能勇,
慈仁施惠,則德有余,故勇于救濟也。
儉故能廣,
節儉愛費,則財豐馀,故功施益廣也。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慈儉之德,謙撈益光,推先與人,人心不厭,故能成神器之長。
今合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合其后先且死矣。
今舍慈且勇,勇則害物,舍儉且廣,廣則傷財,舍后且先,先則人怨,傷財害物聚怨于人,是必死之道。故云死矣也。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用慈以戰,利在全眾;用慈以守,利在安人,各保安全,故能守固。
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以慈戰守,豈但人和,天道孔明,亦將救衛。戰勝天救也,守固天衛也,是皆以慈故,故云:天將救之,以慈衛之也。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
善為士者不武;
善為士者,收斂威勇,不使人窺,胸有主見,不以威武顯露。
善戰者不怒;
事不得已,必須應敵,以慈則善,故不憑怒。
善勝敵者不爭;
師克在和,和則善勝,全勝之善,故不交爭。
善用人者為之下。
悅以使人,令盡其力必先下之,是為善用。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不爭之德,必謙恭下,謂是用人之力能如德用,稱為不爭之德,古之至德要道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