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滿額折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新譯三國志(一)魏書(1)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30 元
優惠價
85451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套書優惠】
8515028
852278
85128903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評論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冊包含了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三少帝,以及漢末專權的董卓、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紹、勇將呂布,曹操倚為股肱的夏侯、曹氏家族、謀臣荀彧等人的傳記。從中可以看出董卓的殘虐無道、呂布的有勇無謀,以及曹操如何在不利的大環境下運謀使略,一步一步紮穩腳步,終於盪平群雄,統一北方。
武帝紀文詳述了曹操的出身,早年仕履,黃巾亂國、董卓亂政時的作為,及為漢丞相、封魏公、魏王時的功業。本書作者陳壽評價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說他當天下大亂、雄豪並起之時,能「運籌演謀,鞭撻宇內,?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紀文重在頌揚曹操的洪績偉業,但在頌揚的同時,作為史家的封建正統文人,對曹操晚年功高蓋主,暗有謀逆之意蘊有譏刺。這一「春秋筆法」,可從以下兩個方面看出:
其一,紀文在曹操一生事跡敘述的詳略取捨方面,顯示了這一「春秋筆法」。縱觀本紀,不難看出,史家對曹操黃巾亂起、董卓亂政的初平、興平年間的事跡及從曹操迎獻帝的建安元年至建安十六年間的事跡記載特別詳細,這固然是此時期抗董卓、定中原、北略冀、併吞袁紹袁術、西定關中等,有大事可敘,主要是曹操當初為漢而起,繼為漢而戰,忠心興復漢室,尚無謀漢之心,因此才為史家大書特書。而建安十七年以後,被策命為魏公,入朝可以「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並於建魏社稷、立政府、治魏都,這以後操漸有驕主之心。至建安二十一年,又進曹操為魏王,漸離漢室。所以紀文僅述其大事梗概,極為簡略。
其二,對曹操政令布告文章入史的取捨,史家亦暗具匠心。如建安十五年,史家取這年春天所下的「唯才是舉」令入紀文,意在說明曹操用人,不講德行,只論才幹。有才幹者,即使是不廉之士,甚至「盜嫂受金」之人皆可為用。而是年十二月,曹操另有一令(見裴松之引《魏武故事》),言自己艱苦創業,忠心漢室,辭封四縣之土,最能表現曹操忠主報國的高尚節操,但史家卻偏偏不選,而將其不講節操之令選入,其用心可謂良苦。另,建安十九年十二月,天子命曹操出入可置旄頭,宮殿設鍾虡。旄頭和鍾虡只有皇帝或同姓宗王中最親貴的才能使用,這無疑是獻帝在曹操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面前所表示的無奈之舉。紀文緊接此事引用了曹操的一封令文,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所謂「有行之士」,當指行為高尚,舉止符合封建道德標準之士。曹操此令明顯是在挑戰最高道德法規,實有為自己「無行」(功高蓋主,蔑視漢室)辯解之意。而史家偏以此令文於此處入紀,不能不說史家暗喻隱譏。

又如呂布,陳壽在評論中對呂布的評價是反覆無常。但這絕非呂布的天性,它既反映了呂布個人的政治追求和對自己社會位置的曲折選擇,也有著複雜的社會和政治鬥爭的背景。呂布擇主與張遼、賈詡等人本無本質區別,而且前者對投靠對象的離棄要少於後者。然而卻偏偏是呂布落下了反覆無常的名聲。這可能是由於張遼等人對前主只是簡單的離棄,而呂布對前主則是棄而殺之。呂布並非天性好殺,造成這種區別的原因,是他只是一個有虓虎之勇的武將,並非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而社會的政治需要及其本身的才能,又偏偏不斷的把他推向政治鬥爭漩渦的中心,在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中,棄舊圖新的選擇只能通過棄而殺之來實現。這才是問題的實質。
三國初期的群豪逐鹿、相互爭雄,透過我們精準的注譯、深入淺出的研析,讓您讀得自在,輕鬆掌握那段風起雲湧的史事。

作者簡介

梁滿倉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所畢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吳樹平
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



導 讀
一、陳壽的生平與《三國志》的結構
《三國志》作者陳壽,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生於蜀漢建興十一年(西元二三三年),卒於晉惠帝元康七年(西元二九七年)。
 

陳壽早年受學於同郡著名的史學家譙周,攻習《尚書》、《春秋》三傳,精讀《史記》、《漢書》,聰敏機警,屬文富豔。在蜀漢時,曾為衛將軍主簿、東觀祕書郎、散騎黃門侍郎。他為人正直,宦官黃皓專權,朝中大臣曲意阿附,陳壽卻不去逢迎,因此一再受到譴黜。他居父喪時,患有疾病,讓侍婢調治藥丸。按照當時的封建禮教規範,是不允許的,由此引起了鄉黨的貶議。蜀漢滅亡以後,陳壽多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


魏元帝景元三年(西元二六二年),蜀漢滅亡,過了兩年,司馬炎奪取了曹魏政權,建立了晉朝,陳壽時年三十三歲。司空張華是個愛才的人,十分賞識陳壽,認為他雖然不能遠避嫌疑,但揆以情理,不應受到貶廢的懲罰。於是陳壽被舉為孝廉,領本郡中正,官佐著作郎、著作郎,又出補平陽侯相。晉武帝泰始十年(西元二七四年)以後,他又回到京師,在中央機構擔任著作郎。


陳壽撰成《三國志》一書後,更加受到張華的賞識,準備推薦為中書郎。權臣荀勗忌恨張華,自然對陳壽不滿,再加上《三國志‧魏書》不符合荀勗的意願。所以,荀勗極力排斥陳壽,授意吏部把陳壽調任長廣太守。長廣郡郡治在不其(今山東即墨西南),其地遠離京師。他以母親年老為藉口,辭官不就。鎮南大將軍杜預即將離開京師赴任時,上表薦舉陳壽,說他知識通博,可任散騎侍郎。正巧皇帝剛剛任命壽良擔任這一職務,便改任陳壽為治書御史,成為皇帝左右的侍從官員。這是陳壽一生中擔任的最重要的職務。後來他在母親去世時,辭掉了這一官職。陳壽母親臨終前留下遺囑,要把她埋葬在京師洛陽。陳壽遵照遺囑辦理,遭到世人的非難,認為不把母親歸葬故土蜀中有違禮教,由此又蒙受了貶議。過了幾年,起用為太子中庶子,沒有就職就病逝了。


綜觀陳壽的一生,仕途並非一帆風順,前後兩次出現坎坷,沉滯累年。凡是官場人物的升降進退,總是與政治氣候息息相關。西晉政權與曹魏政權有著直接的承襲關係,陳壽是蜀漢文士,到京師做官,等於是外來戶,總會受到有意或無意的排擠。西晉朝政紊亂,派系林立,權貴恣肆。陳壽的從政道路受到了這股政治洪流的衝擊和阻斷。


中國古代的歷史學家創造了多種史書編撰體例,主要有編年體、紀事本末體和紀傳體三種。紀傳體創始於西漢司馬遷撰寫的《史記》。這種史書體例以本紀和列傳為主體,本紀按年月次序記載帝王的言行政績,兼述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排列在全書之前。列傳主要是各類代表人物的傳記,在全書中篇幅最多。陳壽撰寫《三國志》就是採用了紀傳體。


《三國志》共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魏書〉由「紀」、「傳」兩部分組成,紀包括〈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三少帝紀〉四篇,傳以〈后妃傳〉居首。〈蜀書〉和〈吳書〉只有傳而無紀,傳在順序排列上,猶如一部獨立的紀傳體史作,居首的是兩國君主的傳記,以及與蜀、吳有承襲關係的人物傳記。〈蜀書〉把劉焉、劉璋傳放在最前面,其後便是〈先主傳〉〈後主傳〉,再接以〈二主妃子傳〉。〈吳書〉以孫堅、孫策二人傳記居前,後面便是〈吳主傳〉〈三嗣主傳〉。與〈魏書〉〈蜀書〉不同的是,〈吳書〉於諸君傳記之後,沒有以后妃傳相接,而是排列了一篇一般人物的傳記,然後才是〈妃嬪傳〉。就一般的紀傳體史書通例,妃嬪傳大多數安排在帝王專篇之後。有志、表的,排除志、表,也與帝王專篇銜接。這是封建時代等級制度和倫理綱常的真實反映。〈吳書〉中〈妃嬪傳〉的這種編排方法是特殊的一例。

二、三國鼎立的形成與時代格局
東漢末年,黃巾起事失敗後,中央朝廷已無法維持對全國的統治。在京師,外戚和宦官的鬥爭熾熱化。少帝劉辯繼位,握有實權的大將軍何進聯絡袁紹,起用名士,處死統領西園八校尉軍的宦官蹇碩。又讓并州牧董卓進京,協助他掃除宦官餘孽。宦官乘機殺死何進,袁紹又把宦官一網打盡。董卓旋即統兵進入京城洛陽。


董卓專權施暴,本來就盤據一方的州郡牧守,紛紛以討伐董卓為名,各樹一幟,擁兵割據。獻帝初平元年(西元一九○年),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同盟軍進屯洛陽周圍,董卓挾持獻帝西遷長安。洛陽一帶飽受戰爭災難,變為廢墟。初平三年(西元一九二年),王允、呂布殺死董卓,討伐董卓的關東同盟軍解體,開始了爭奪地盤的長期混戰。經過多年的混戰,全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許多割據勢力,袁紹占據冀州(今河北中部和南部)等地,曹操占據兗、豫二州(今山東西南和河南東部),公孫瓚占據幽州(今河北東部和北部),公孫度占據遼東(今遼寧),劉備、呂布在陶謙之後占據徐州(今江蘇北部),馬騰、韓遂占據涼州(今甘肅),袁術占據揚州的淮南部分(今淮河下游一帶),劉表占據荊州(今湖北、湖南一帶),劉焉占據益州(今四川),孫策占據江東(今長江下游以南)。
 

建安五年(西元二○○元),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北面的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展開大規模的決戰,曹操擊潰袁紹的軍隊,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曹操率軍北征與袁氏勢力相勾結的烏桓,取得了勝利,消滅了袁氏殘餘勢力,使北方大部分地區歸於統一。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曹操把兵鋒指向南方,企圖統一全國。當年七月進攻荊州,荊州牧劉琮不戰而降,依託於荊州的劉備屢屢退卻。當時,統治東南的孫權極為震驚。劉備、孫權為了自身的存亡,攜手抗曹。在赤壁(今湖北嘉魚東北),孫劉聯軍大敗曹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戰後,曹操北歸,孫權在東南擴張,劉備則向西南發展,基本形成了三國鼎立的格局。延康元年(西元二二○年)十月,曹操之子曹丕即帝位,建都洛陽,國號魏。次年,劉備稱帝,建都成都,國號漢,後人稱作蜀漢。孫權接受了曹丕的封號,稱吳王。魏明帝太和三年(西元二二九年),孫權稱帝,建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國號吳。


在三國對峙時期,不論是經濟上的實力,還是軍事上的實力,曹魏都強於蜀漢和吳國。但是,這三個國家,不論實力強弱,都想不斷擴充地盤,兼併他國。軍事上的較量,政治上的對抗,經濟上的衝突,乃至思想文化上的對立,可以說是三國時代的主調。

三、《三國志》的內容特色與編纂方法
歷史學是現實的反映,無法割斷與現實的聯繫。在我們了解了三國時代的社會情況之後,再來討論《三國志》的內容特色和編纂方法,也就容易理解了。


我們閱讀《三國志》,會發現有關戰爭的內容比比皆是。魏、蜀、吳三國上至皇帝,下至州郡牧守,所考慮的多是軍事力量的積累,戰爭時機的選擇,戰略和戰役的勝負。即使所記載的各國採取的農業生產政策和措施,各國選官用人標準,各國縱橫變化的外交策略,乃至各國上層統治者的婚姻關係,都與戰爭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因此,全書中設立的軍事將領的傳記特別多,在許多地方大吏的傳記中,也特別重視武功的記載。《三國志》內容上的這一特徵,倒不是陳壽心存尚武之意,而是三國時代的實際狀況使然。


《三國志》是斷代為史的,三國的時間斷限,嚴格的說,應起自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西元二二○年)曹丕稱帝,建立魏政權,終於晉武帝太康元年(西元二八○年)吳國滅亡,其間歷時六十年。陳壽如果拘泥於斷代為史的原則,只記載三國六十年的史事,那麼,就會割斷三國的醞釀期,使人們對三國歷史的認識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三國的奠基人曹操父子、劉備和孫權兄弟,都起於東漢末年。奠定曹操發展基礎的曹、袁官渡之戰,導致三國鼎立的關鍵戰役赤壁之戰,都發生在東漢末年。假使固守三國的上下時間斷限,勢必造成曹、劉、孫三氏許多重大史事失載。陳壽撰《三國志》,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把《三國志》的記事上限提前到東漢末年,大體起自東漢靈帝晚季,他不但記述曹、劉、孫三氏在東漢末年的活動,而且一些與三氏史事相關連或言行無涉的重要人物,也網羅到了書中。這樣,從曹丕稱帝算起,《三國志》記事向前追溯了三十多年。


陳壽不拘泥時代斷限的記事方法,曾遭到非議。唐朝史學家劉知幾《史通‧斷限》就對追述曹操與之有關的東漢末年人物進行批評,認為不該記載與曹操沒有直接關係的人物,如董卓、臧洪、陶謙、劉虞、公孫瓚。筆者認為,這些人都曾風雲一時,東漢末年的社會動盪與他們的所作所為密不可分。為他們立傳,才能展示東漢末年的社會大氣氛。在這一社會大氣氛下活動的曹操,更具有廣泛的社會色彩,讓人們更加容易觸摸到他的社會脈搏,把握他的軍事、政治生涯的起落規律和作為。立足曹操一人的小氛圍,可以說董卓等人與曹操沒有緊要關係;但著眼於社會大氛圍,就不能得出這一結論了。所以,劉知幾對陳壽《三國志》斷限上的批評,並不可取。
在陳壽撰寫《三國志》之前,用紀傳體編寫的史書出現了三部代表作,即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的《漢書》和劉珍等人的《東觀漢記》,前者是跨越數千年的通史,後兩部史書是斷代為史,與《三國志》相同。由於西漢、東漢是劉氏的一統天下,所以《漢書》和《東觀漢記》記載的都是一個國家政權的專史。三國時代,魏、蜀、吳鼎立,採用《漢書》和《東觀漢記》那種編纂方法,顯然無法記述三國的歷史,不可能恰當的反映歷史的實際狀況。陳壽在採用前人開創的紀傳體的同時,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史,自成體系,合則為一歷史時期的紀傳體斷代史,分則為紀傳體國別史。這種修史的方法,在中國史學發展史上尚屬首創。


在中國封建社會,幾個政權並立時,總是有正閏之爭,也就是哪一個政權是「正統」,哪一個政權是「閏偽」。每個修史者都有自己鮮明的政治態度和思想傾向,在撰寫歷史時,無法超脫正閏的觀念,總是把他所擁護的政權置於「正統」地位。陳壽《三國志》也表現出明顯的「正統」觀念。對魏、蜀、吳三國,他奉魏為「正統」。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曹丕、劉備、孫權均自封為皇帝,獨自立國,本沒有主次之別。巴蜀是陳壽的故鄉,他生於斯,長於斯,仕於斯,對巴蜀的情愫是不言自明的。另外,劉備是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蜀漢君臣都把自己的政權與兩漢看作有直接的承襲關係,劉備即帝位前太傅許靖、軍師將軍諸葛亮等人勸進表文即稱劉備「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強調了與漢高祖劉邦的關係。劉備祭告天地踐帝位之文,申明劉氏「祖業不可以久替」。劉備以中興漢室為號召,在輿論上居於有利的地位。但是,陳壽並沒有因為以上各種因素而把〈蜀書〉置於首位。他有意識的把〈魏書〉排列在前,突出曹魏,以示「正統」。


第二,根據紀傳體史書的常例,魏、蜀、吳三國的君主均應設立帝紀。但是,陳壽僅把魏國幾代君主納入帝紀,而把蜀、吳諸帝編次於傳中。從編纂體例上降低了蜀、吳諸帝的地位,等同於王侯。這是以魏為「正統」的重要標誌。


第三,在《三國志》的行文中,不少地方也表現了陳壽以魏為「正統」。在〈魏書〉中,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和三少帝曹芳、曹髦、曹奐皆稱「帝」;而〈蜀書〉中,對蜀漢君主劉備、劉禪稱「先主」、「後主」;〈吳書〉中,對吳國君主孫權稱「吳主」,或直書其名。古人對死的用辭頗為嚴格,最能體現尊卑等級。按規定,皇帝、皇太后、皇后死曰「崩」,諸侯王和身分地位與之相埒的人死曰「薨」。陳壽撰《三國志》,記載魏國君主和皇太后之死皆曰「崩」,對吳國君主則稱「薨」,而記劉備之死則稱「殂」。「殂」者,亡也。既不同於「崩」,也不同於「薨」,在禮制等級上沒有嚴格的定義。選用一個「殂」字,既與奉魏為正統不相扞格,又沒有明顯的把劉備視作侯王。陳壽在政治現實和懷念蜀漢的思想矛盾中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陳壽以魏為「正統」,是容易理解的。司馬氏的西晉政權直接從曹魏手中奪取過來。魏明帝死後,養子曹芳繼承帝位,年僅八歲,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輔政,正始十年(西元二四九年),司馬懿發動政變,殺死曹爽,控制了曹魏的軍政大權。嘉平三年(西元二五一年),司馬懿去世,其子司馬師專擅朝政。曹髦正元二年(西元二五五年),司馬師去世,其弟司馬昭把持國柄。司馬氏利用手中握有的軍政實權,經過十幾年的酷烈鬥爭,終於摧毀了親曹魏的勢力。曹奐咸熙二年(西元二六五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繼昭為丞相、晉王,很快廢掉了曹奐,自立為帝,建立晉朝。陳壽著手撰寫《三國志》,時值晉武帝年間。他立身於晉,維護晉政權也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晉政權脫胎於曹魏,那麼,陳壽撰修三國史,必定要尊魏為「正統」。因為只有魏是「正統」,與它國運相承的晉才是「正統」。這裏所反映的正是史學與現實的底蘊。


我們指出陳壽《三國志》以魏為「正統」,與此同時,也應該看到,陳壽並沒有把蜀漢和吳國當作僭偽政權,而是從客觀的政治環境和他自身的史學膽識出發,考慮了歷史的實際狀況,賦予蜀漢和吳國一定的歷史地位。他把〈蜀書〉〈吳書〉單獨成帙,與〈魏書〉並列。紀傳體史書中一般人物傳記的撰寫方法是摘取傳主一生典型事跡進行編次,內容通常不超出傳主的活動範圍。〈蜀書〉〈吳書〉中的諸帝傳記,沒有採用這種敘事方法,而是按年月記事,所載內容既有諸君的重要言行,更多的則是有關蜀漢和吳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皇室的重要活動和變化,這與紀傳體史書中帝紀的編纂體例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劉知幾在《史通‧列傳》中說:「陳壽《國志》載孫、劉二帝,其實紀也,而呼之傳。」蜀漢和吳國的妃嬪,陳壽在〈蜀書〉〈吳書〉中闢有專篇,繫於諸君傳記之後,這也表明陳壽正視了蜀漢和孫吳二國的獨立性。


古人修史,通常都有一些現成的材料可供採摘和參考。陳壽撰寫《三國志》,在材料上也有所依傍。

魏文帝黃初年間和魏明帝太和時期,曾命衛覬、繆襲用紀傳體編修魏史,歷時多年,沒有完成。又命韋誕、應璩、王沈、阮籍、孫該、傅玄等繼續撰修。後來只有王沈完成了修史工作,勒成《魏書》,這是官方控制下撰成的第一部曹魏專史。王沈《魏書》卷帙頗多,《史通‧古今正史》和《舊唐書‧經籍志》記為四十四卷,《隋書‧經籍志》著錄為四十八卷,《新唐書‧藝文志》載為四十七卷。大體在同一個時期,京兆人魚豢以私人的身分撰成《魏略》,記事止於魏明帝。同王沈《魏書》一樣,此書亦是紀傳體裁,它是私家撰修的第一部曹魏專史。


孫吳也曾下令組織人力撰寫本國當代史。孫權在位後期,即命丁孚、項峻編寫《吳書》。他們缺乏史學才能,不能勝任史職,結果失敗了。到孫亮時,又下令讓韋曜、周昭、薛瑩等人訪求往事,共同著述,使《吳書》粗具規模。後來經過韋曜的不懈努力,終於撰成《吳書》五十五卷,篇幅超過了王沈《魏書》和魚豢《魏略》。


曹魏和孫吳兩國史學家撰修的本國當代史,卷帙龐大,內容豐富,這就為陳壽撰寫《三國志》中的魏、吳二志,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供他篩選。《三國志》裴松之注文中屢引魚豢《魏略》,只要拿《魏略》遺存的文字與陳壽的史文相互對比,就不難發現陳壽對《魏略》既有大量材料的淘汰,又有大量材料的吸取。


蜀漢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史官,《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評語中說:「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這就使蜀漢沒有產生當代人撰寫的蜀漢專史,陳壽修〈蜀書〉,無可憑藉。但是,陳壽畢竟是蜀地人,又做過蜀漢官吏,有條件耳聞目睹當時的重大歷史事件,了解上層統治者的經歷,熟悉當世的典章制度。加上他又編輯整理過《諸葛亮集》,對諸葛亮自然有深入系統的了解,抓住了撰寫蜀漢專史的一條重要脈絡。另外,陳壽在仕途中,先後擔任過史官之職,如蜀漢時做過東觀祕書郎,晉朝初年做過佐著作郎、著作郎,這些職務使他有機會看到國家收藏的圖書檔案。陳壽能夠在沒有前人蜀漢專史可資借鑑的情況下完成《三國志》中的〈蜀書〉,與他個人具有的這些有利因素密不可分。

四、陳壽的史學才能與成就
對一個修史者來說,在掌握了大量的材料之後,能不能產生成功的史作,這就要看個人的史學才能了。在三國和晉朝初年的史壇上,陳壽稱得上是佼佼者。《晉書‧陳壽傳》評論說:「丘明既沒,班、馬迭興,奮鴻筆於西京,騁直詞於東觀。自斯以降,分明競爽,可以繼明先典者,陳壽得之乎!江漢英靈,信有之矣。」把陳壽看作繼左丘明、司馬遷、班固之後出現的可以與他們相提並論的史學大家。


陳壽的史學才能是多方面的,但突出表現在「善敘事」方面。所謂「善敘事」,首先應該包括修史的求實態度。裴松之〈上三國志表〉中說《三國志》「事多審正」,這是對陳壽求實態度最妥貼的概括。秉筆修史者能不能不溢美,不隱惡,如實記載筆下的人物和事件,直接關係到一部史作的成敗。王沈修《魏書》,是當代人修當代史,顧忌較多,不能秉筆直書,為當權者曲為回護,隱惡溢美,因而遭到後人的批評。陳壽撰寫《三國志》,是後代人修前代史,顧忌較少。再加上他對待不同的史料,能夠審慎的進行對比,分析研究,捨棄不可信據的記載。


其次,所謂「善敘事」,還包括對史事編次得體。裴松之〈上三國志表〉認為「壽書銓敘可觀」,說的就是編次得體之意。撰修任何史書,對所選取的史事編次得如何,關係到史書的可讀性。特別是撰寫曹魏、蜀漢、孫吳三國並列的史作,如果不善於編次和銓敘,就會出現不同史之間的重複和矛盾。陳壽依靠自身的史學才能,與其他三國史的作者相比,較為成功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三個國家交錯的同一個歷史事件,〈魏書〉中詳細記載了的,〈蜀書〉〈吳書〉的記載則從略,反之亦然。著名的赤壁之戰,詳載於〈吳書‧周瑜傳〉,〈魏書〉〈蜀書〉就敘述得較為簡略。由於有詳有略,史文避免了重複、煩冗的弊端。每一個歷史事件都帶有群體性,究竟記載在哪一個人物傳記中,也需要一定的敘事技巧。清人趙翼在《廿二史劄記》中討論《三國志》時,曾推許陳壽善於把所記史事安排到合適的傳記中。他說:「董卓之亂,曹操尚未輔政,故〈魏紀〉內不能詳述,而其事又不可不記,則於〈董傳〉內詳之,此敘事善於位置也。」在一個人的傳記中,敘事也應該有主次之分,取捨得當,不能不分輕重,隨意臚列,造成傳文枝蔓無邊。陳壽擅長剪裁,一傳之中,棄其所當棄,取其所當取,沒有鋪陳堆砌之嫌。漢獻帝與曹丕禪代之際,先後有李伏、劉廙、許芝等人勸進表十一道,曹丕下令辭讓,亦十餘道,陳壽全部刪去不錄,僅於《魏書‧文帝紀》載錄〈禪位策〉一通而已。那些勸進表,盡是阿諛逢迎之辭,沒有內在的價值。而〈禪位策〉是禪代之際重要的歷史文獻,如實記錄下來是必要的。棄取之間,表現了陳壽的鑑別能力和剪裁功力。


另外,所謂「善敘事」,還應包括文筆的簡練。陳壽有較高的文學修養,又勤於著述,因而把文字鍛鍊得質直而簡潔。例如〈蜀書‧諸葛亮傳〉關於劉備去世前與諸葛亮的對話,便是一段典型文字。文云:「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短短的一段文字,僅僅數語的對話,把君明臣忠、肝膽相照的情景表達得有聲有色,催人淚下。


由於陳壽不論在客觀方面,或是主觀方面,都具備了良好的修史條件,所以,他筆下的《三國志》,成為中國史學發展史上的一部傑作,既超越了早出的魏、蜀、吳專史,也高出於晚出的有關三國的史著。史學著作的存帙有一條規律,即劣者汰,優者存。隨著時間的推移,諸家有關三國的專史均先後亡佚,唯獨陳壽《三國志》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二十四史」中的一史,千古不替,這是人們對《三國志》最公允的評價。

五、《三國志》的不足之處
《三國志》同中國歷史上產生的其他史著一樣,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點。


在筆者看來,《三國志》比較嚴重的缺點是沒有志,紀傳體雖然以紀和傳為主體,但志在紀傳體史書中十分重要。舉凡經濟制度、錢幣制度、地理沿革、天文律曆、禮樂刑法等一代典制,都是志中記述的內容,它反映了一個歷史時期的重大社會內涵,成為後人了解和研究歷史不可缺少的材料。紀傳體史書的創始者司馬遷撰寫《史記》,即設立八書,其後班固撰《漢書》,改書為志,撰寫了十志。東漢時劉珍等幾代史學家相繼編寫《東觀漢記》,蔡邕為之作志。到陳壽修《三國志》,沒有寫志,實在是一大缺憾。


《三國志》內容失之簡略,也是一個重大的缺點。我們閱讀《三國志》,很容易發現陳壽修史時遇到了史料不足的困難,不少重要人物,如徐幹、陳琳、應瑒、丁儀、丁廙等都沒有專傳。某些有專傳的人,所載內容顯得不夠充實。〈魏書〉〈蜀書〉〈吳書〉相比,以〈蜀書〉內容最為簡略,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是劉備的大將,傳中記述的行跡略顯疏略。至於王連、向朗、張裔諸傳,幾乎類同簡單履歷。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在於陳壽掌握的蜀漢史料不夠豐富。


在行文方面,《三國志》質樸有餘,而文采不足。如果同《史記》對比,它要遜色得多。司馬遷修《史記》曾運用了高度的藝術語言和藝術手法,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堪稱傳記文學方面劃時代的作品。班固的《漢書》,文采已在《史記》之下。至於《三國志》,就更不如《史記》了。三國時代,?雄逐鹿,人才輩出,政治、軍事和外交上出現了許多有聲有色的場面。但陳壽卻沒有注意利用時代賦予的有利條件,把《三國志》提昇到更完美的高度。清朝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評論《三國志》時就說:「承祚固稱良史,然其意務簡潔,故裁制有餘,文采不足。當時人物,不減秦、漢之際。乃子長作《史記》,聲色百倍,承祚此書,暗然無華。」


六、《三國志》的注釋與版本
東漢時期,為史書注音釋義的工作已受到重視。及至魏晉南北朝,詮釋前人史著,蔚然成風。據《隋書‧經籍志》著錄,這一時期,訓注《史記》《漢書》二史的多達十多家。《三國志》也成為史學家注釋的對象,南朝宋人裴松之第一個出來為《三國志》作了注釋。


裴松之注釋《三國志》,概括起來,不外四點,一為補闕,二為備異,三為矯枉,四為論辯。所謂補闕,就是在《三國志》之外,增加新的內容,彌補《三國志》的缺略。所謂備異,就是羅列各國異聞異說,供讀者參酌,判別虛實。所謂矯枉,就是指出陳壽《三國志》的錯誤。所謂論辯,大多是針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的評論。
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廣徵博引,搜羅宏富,注文字數超出正文三倍,曾經摘錄過的魏晉人著作有二百餘種。而徵引的文字多數比較完整,敘事細密,為治史者提供了大量史料。所以,我們可以把裴松之注看成是史外之史,不論是閱讀《三國志》,還是研究三國史,都離不開裴松之注。


歷代《三國志》刻本、抄本頗多,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有清武英殿刻本、百衲本、金陵書局刻本三種。武英殿刻本係據明北監本校刻,百衲本係據宋紹興、紹熙兩種刻本補配影印,金陵書局刻本係用毛氏汲古閣本為底本。金陵書局本刊刻時,對毛本多所校正。清人盧弼撰《三國志集解》,集校勘、注釋之大成,是一質量較好的版本。盧氏在《集解》中說:「是書雖依據毛本,然局本(即金陵書局刻本)校改之善者多從之,復以歷朝官私刊本及各家評校本參校,分注如下。」實際上,《集解》本是在毛本、局本的基礎上形成的新本,一九五七年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排印本。這次譯注《三國志》,便採用盧氏《集解》本作為底本。此本失當之處,均以別本、他書校正,並作簡明的交代。


本書注譯工作由多人完成,具體分工如下:卷一、二十一二十四,王樹林;卷二八、十四、十五、二十、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三、三十五四十六、五十,梁滿倉;卷五十一六十,何德章;卷六十一六十五,余鵬飛;卷九十二,魏連科;卷十三、十六、三十,王明信;卷十七、十八、二十九,楊天宇、梁錫鋒;卷十九,孟慶錫;卷二十五二十七,楊寄林;卷三十四、四十九,于濤;卷四十七,張文質;卷四十八,李解民。本人負責最後的審閱和定稿。限於學識,注譯錯誤和失當之處,實所難免,尚祈專家與讀者隨時指正。
吳 樹 平
 

目次

新譯三國志 目次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導讀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 一

武帝操 一

 卷二 魏書二 文帝紀第二 九七

文帝丕 九七

 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 一三一

明帝叡 一三一

 卷四 魏書四 三少帝紀第四 一七一

齊王芳 一七一 高貴鄉公髦 一九六 陳留王奐 二二六

 卷五 魏書五 后妃傳第五 二四九

武宣卞皇后 二五二 文昭甄皇后 二五六 文德郭皇后 二六四 明悼毛皇后 二六九 明元郭皇后 二七一

 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 二七五

董卓 李傕、郭汜 二七五 袁紹 二九二 子譚、尚 二九八 袁術 三一○ 劉表 三一五

 卷七 魏書七 呂布臧洪傳第七 三二五

呂布 三二五 張邈 三二七 陳登 三三○ 臧洪 三三九 陳容 三四五

 卷八 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三五九

公孫瓚 三五九 陶謙 三六九 張楊 三七一 公孫度 三七四 子康、康弟恭 三七五 康子淵 三七七 張燕 三八一 張繡 三八二 張魯 三八四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三九一

夏侯惇 三九一 韓浩、史渙 三九三 夏侯淵 三九七 曹仁 四○五 弟純 四一二 曹洪 四一四 曹休 四一七 子肇 四一八 曹真 四二○ 子爽、弟羲、弟訓、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桓範 四二五 夏侯尚 四三四 子玄 四三五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四五三

荀彧 四五三 子惲、孫甝、霬 四六○ 荀攸 四七二 賈詡 四八○



 卷十一 魏書十一 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 四九三

袁渙 四九三 張範 弟承 四九六 涼茂 四九七 國淵 四九八 田疇 五○七 王脩 五一一 邴原 五二一 管寧 五二二 王烈 五二二 張珔、胡昭 五三五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五四三

崔琰 五四三 毛玠 五五二 徐奕 五六○ 何夔 五六二 邢顒 五六九 鮑勛 五七二 司馬芝 五七七 子岐 五八一

 卷十三 魏書十三 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 五八九

鍾繇 五八九 子毓 六○一 華歆 六○五 王朗 六一三 子肅 六二八 孫叔然 六三三

 卷十四 魏書十四 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六四七

程昱 六四七 孫曉 六五七 郭嘉 六六二 董昭 六六八 劉曄 六八四 蔣濟 六九七 劉放 七○九 孫資 七一○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七一九

劉馥 七一九 司馬朗 七二五 梁習 七三二 張既 七三六 溫恢 七四六 賈逵 七四九

 卷十六 魏書十六 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七六一

任峻 七六一 蘇則 七六五 杜畿 七七○ 子恕 七七九 鄭渾 八○○ 倉慈 八○五

 卷十七 魏書十七 張樂于張徐傳第十七 八一三

張遼 八一三 樂進 八二五 于禁 八二九 張郃 八三六 徐晃 八四四 朱靈 八五二

 卷十八 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八五七

李典 八五七 李通 八六三 臧霸 八六七 孫觀 八六七 文聘 八七四 呂虔 八七六 許褚 八七九 典韋 八八四 龐惪 八八八 龐淯 八九三 母娥 八九三 閻溫 八九五 張恭、恭子就 八九六

 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 九○三

任城威王彰 九○四 陳思王植 九○九 蕭懷王熊 九四四

 卷二十 魏書二十 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九四九

豐愍王昂 九五一 相殤王鑠 九五二 鄧哀王沖 九五二 彭城王據 九五五 燕王宇 九五六 沛穆王林 九五七 中山恭王袞 九五八 濟陽懷王玹 九六三 陳留恭王峻 九六三 范陽閔王矩 九六三 趙王幹 九六四 臨邑殤公子上 九六七 楚王彪 九六七 剛殤公子勤 九六九 穀城殤公子乘 九六九 郿戴公子整 九六九 靈殤公子京 九七○ 樊安公均 九七○ 廣宗殤公子棘 九七○ 東平靈王徽 九七○ 樂陵王茂 九七○(以上武帝子)

贊哀王協 九七四 北海悼王蕤 九七四 東武陽懷王鑒 九七五 東海定王霖 九七五 元城哀王禮 九七五 邯鄲懷王邕 九七五 清河悼王貢 九七五 廣平哀王儼 九七五(以上文帝子)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九八一

王粲 九八一 徐幹、陳琳、阮瑀、應瑒、劉楨 九八六 應璩、應貞、阮籍、嵇康、桓威、吳質 九九三 衛覬 九九五 潘勖、王象 九九八 劉廙 一○○二 劉劭 一○○九 繆襲、仲長統、蘇林、韋誕、夏侯惠、孫該、杜摯 一○一六 傅嘏 一○一七

 卷二十二 魏書二十二 桓二陳徐衛盧傳第二十二 一○三一

桓階 一○三一 陳? 一○三七 子泰 一○五一 陳矯 一○六一 徐宣 一○六八 衛臻 一○七三 盧毓 一○八○

 卷二十三 魏書二十三 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一○九三

和洽 一○九三 常林 一一○一 楊俊 一一○六 杜襲 一一一○ 趙儼 一一一七 裴潛 一一二六

 卷二十四 魏書二十四 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一一三五

韓暨 一一三五 崔林 一一三九 高柔 一一四六 孫禮 一一六五 王觀 一一七二

 卷二十五 魏書二十五 辛毗楊阜高堂隆傳第二十五 一一七九

辛毗 一一七九 楊阜 一一九一 高堂隆 一二○九 棧潛 一二三七

 卷二十六 魏書二十六 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一二四七

滿寵 一二四七 田豫 一二六一 牽招 一二七一 郭淮 一二八○

 卷二十七 魏書二十七 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一二九三

徐邈 一二九三 胡質 一三○一 子威 一三○二 王昶 一三○六 王基 一三二一

 卷二十八 魏書二十八 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一三四一

王淩 一三四一 令狐愚 一三四二 毌丘儉 一三四七 諸葛誕 一三五五 唐咨 一三五九 鄧艾 一三六四 州泰 一三八四 鍾會 一三八六 王弼 一四○六

 卷二十九 魏書二十九 方伎傳第二十九 一四一一

華佗 一四一一 吳普、樊阿 一四一六 杜夔 一四二五 朱建平 一四二九 周宣 一四三三 管輅 一四三七

 卷三十 魏書三十 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一四五七

烏丸 一四六三 鮮卑 一四六六 東夷 一四七二 夫餘 一四七六 高句麗 一四八○ 東沃沮 一四八八 挹婁 一四九二 濊 一四九三 韓 一四九六 倭 一五○四



 卷三十一 蜀書一 劉二牧傳第一 一五一九

劉焉 一五一九 劉璋 一五二五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一五三三

先主備 一五三三

 卷三十三 蜀書三 後主傳第三 一五八一

後主禪 一五八一

 卷三十四 蜀書四 二主妃子傳第四 一六○七

先主甘后 一六○七 先主穆后 一六○八 後主敬哀張后 一六一一 後主張后 一六一一 劉永 一六一二 劉理 一六一二 後主太子璿 一六一四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 一六一九

諸葛亮 一六一九 子喬、瞻 一六五一 董厥、樊建 一六五三

 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一六五九

關羽 一六五九 張飛 一六六七 馬超 一六七二 黃忠 一六七七 趙雲 一六七八

 卷三十七 蜀書七 龐統法正傳第七 一六八七

龐統 一六八七 法正 一六九四

 卷三十八 蜀書八 許麋孫簡伊秦傳第八 一七○九

許靖 一七○九 麋竺 一七二二 孫乾 一七二五 簡雍 一七二六 伊籍 一七二七 秦宓 一七二九

 卷三十九 蜀書九 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 一七四九

董和 一七四九 劉巴 一七五三 馬良 一七五五 弟謖 一七五七 陳震 一七五九 董允 一七六二 黃皓、陳祗 一七六三 呂乂 一七六七

 卷四十 蜀書十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一七七三

劉封 一七七三 彭羕 一七八二 廖立 一七八九 李嚴 一七九三 劉琰 一七九七 魏延 一八○○ 楊儀 一八○五

 卷四十一 蜀書十一 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 一八一三

霍峻 一八一三 子弋 一八一四 王連 一八一七 向朗 一八一八 兄子寵 一八一九 張裔 一八二一 楊洪 一八二五 費詩 一八三○

 卷四十二 蜀書十二 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第十二 一八三九

杜微 一八三九 周? 一八四三 張裕 一八四三 杜瓊 一八四六 許慈 一八五○ 孟光 一八五二 來敏 一八五六 尹默 一八五八 李譔 一八六○ 譙周 一八六一 郤正 一八七六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一八九七

黃權 一八九七 子崇 一八九九 李恢 一九○三 呂凱 一九○六 馬忠 一九一○ 王平 一九一三 句扶 一九一五 張嶷 一九一七

 卷四十四 蜀書十四 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 一九三一

蔣琬 一九三一 子斌、斌弟顯、劉敏 一九三九 費禕 一九四一 姜維 一九四六

 卷四十五 蜀書十五 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一九六三

鄧芝 一九六三 張翼 一九六八 宗預 一九七一 廖化 一九七二 楊戲 一九七四



 卷四十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二○○三

孫堅 二○○三 孫策 二○一四

 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 二○二五

吳主權 二○二五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二一○五

孫亮 二一○五 孫休 二一一六 孫晧 二一三○

 卷四十九 吳書四 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 二一五三

劉繇 二一五三 子基 二一五八 太史慈 二一六○ 士燮 子徽、弟壹、壹子匡 二一六七

 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 二一七九

孫破虜吳夫人 二一七九 弟景 二一七九 吳主權謝夫人 二一八二 權徐夫人 二一八三 父琨 二一八三 權步夫人 二一八五 權王夫人 二一八八 權王夫人 二一八九 權潘夫人 二一八九 孫亮全夫人 二一九一 孫休朱夫人 二一九二 孫和何姬 二一九四 孫晧滕夫人 二一九五

 卷五十一 吳書六 宗室傳第六 二二○一

孫靜 二二○一 子瑜 二二○三 子皎 二二○五 子奐 二二一○ 孫賁 二二一三 子鄰 二二一五 孫輔 二二一七 孫翊 二二一八 子松 二二一八 孫匡 二二一九 孫韶 二二二○ 孫桓 二二二四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二二二九

張昭 二二二九 弟子奮、子承 二二三八 子休 二二三九 顧雍 二二四二 子邵 二二四六 孫譚 二二四七 孫承 二二四八 諸葛瑾 二二五二 子融 二二五五 步騭 二二六一 子闡 二二六五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 二二八一

張紘 二二八一 子玄、孫尚 二二八三 嚴畯 二二八八 裴玄 二二八九 程秉 二二九二 闞澤 二二九四 唐固 二二九五 薛綜 二二九七 子珝、瑩 二三○九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二三一九

周瑜 二三一九 魯肅 二三三七 呂蒙 二三四九

 卷五十五 吳書十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第十 二三七一

程普 二三七一 黃蓋 二三七五 韓當 二三七八 蔣欽 二三八一 周泰 二三八三 陳武 二三八六 子脩、表 二三八六 董襲 二三九○ 甘寧 二三九三 淩統 二四○○ 徐盛 二四○六 潘璋 二四○九 丁奉 二四一三



 卷五十六 吳書十一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傳第十一 二四二一

朱治 二四二一 朱然 二四二八 子績 二四三六 呂範 二四三九 子據 二四四五 朱桓 二四四七 子異 二四五五

 卷五十七 吳書十二 虞陸張駱陸吾朱傳第十二 二四五九

虞翻 二四五九 子汜、忠、聳、昺 二四六二 陸績 二四六八 張溫 二四七一 駱統 二四八四 陸瑁 二四九○ 吾粲 二四九五 朱據 二四九八

 卷五十八 吳書十三 陸遜傳第十三 二五○五

陸遜 二五○五 子抗 二五三七

 卷五十九 吳書十四 吳主五子傳第十四 二五五七

孫登 二五五七 孫慮 二五六九 孫和 二五七一 孫霸 二五七八 孫奮 二五八二

 卷六十 吳書十五 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五 二五九三

賀齊 二五九三 全琮 二六○三 呂岱 二六一○ 周魴 二六二○ 鍾離牧 二六三五

 卷六十一 吳書十六 潘濬陸凱傳第十六 二六四三

潘濬 二六四三 陸凱 二六四九 弟胤 二六七八

 卷六十二 吳書十七 是儀胡綜傳第十七 二六八七

是儀 二六八七 胡綜 二六九五 徐詳 二七一四

 卷六十三 吳書十八 吳範劉惇趙達傳第十八 二七一九

吳範 二七一九 劉惇 二七二七 趙達 二七二八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二七三七

諸葛恪 聶友 二七三七 滕胤 二七八○ 孫峻 二七八三 孫綝 二七八六 濮陽興 二八○○

 卷六十五 吳書二十 王樓賀韋華傳第二十 二八○七

王蕃 二八○七 樓玄 二八一一 賀邵 二八一四 韋曜 二八二五 華覈 二八四○

評論 新增評論

殷賑 【2014/02/25 發表】
喜愛三國電玩的我,在書局偶然發現《新譯三國志》時,忍不住就拿起來翻它一翻。打開目錄後,我看到一個與呂布並列,卻讓人感到非常陌生的名字——臧洪。我好奇地把〈臧洪傳〉看完,不禁為他威武不屈的精神而感到動容。在眾多名士為求發展所以頻頻改換投靠對象的當時,臧洪英勇的氣概與壯烈的節操,難怪可以名留千古!這本《新譯三國志》,讓我對三國人物更加理解也更加感興,真的很值得一看!
賈攸彧 【2014/02/17 發表】
在歷代詩詞作品與小說戲曲中,諸葛亮是大家最為津津樂道的軍師。相較之下,曹魏政權似乎就沒有那樣聲名大噪、為眾人所熟悉的謀士。但事實上,荀彧、荀攸與賈詡這三個人,雖然在大眾眼中較為陌生,但卻都是曹操在逐鹿中原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智囊。透過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三國志》,舒適好讀的版面與條理清楚的編排,讓人不必費心思索,就能夠輕鬆了解三國時代的重要人物,非常推薦給對三國歷史有興趣的朋友。
38℃ 【2014/02/07 發表】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不少獨霸一方的割據勢力,諸如董卓、袁紹、劉表,都曾經叱吒當時,然而他們非但無法統一中原,最後甚至連原有的競爭優勢也難以維持。對於略懂「三國」的人來說,大多知道袁紹從官渡之戰敗給曹操後就一蹶不振,也知道袁術僭越稱帝後眾叛親離,但這些事件背後的成因,卻鮮少有人會去仔細探究。翻開這本《新譯三國志》,從題解開始,一路到章旨、注釋、研析,通過注譯者的說明,就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這段歷史,而且不必擔心文字過於艱澀,全書的白話文語譯,絕對可以讓人輕鬆閱讀!
喜相逢 【2014/01/27 發表】
我非常喜歡看歷史劇,在欣賞之餘,也喜歡與正史兩相比對。因此,三民新譯叢書裡的《左傳》與《史記》都是我書架上不可或缺的寶典。前陣子我迷上電視劇《三國》,發現《新譯三國志》在幾個月前剛好出版,於是就順勢收藏了一套。受到劇情的影響,我對曹魏的后妃們頗感興趣,但打開書本後才發現,內容竟然與所想大相逕庭。魏文帝曹丕說過:「婦人與政,亂之本也。」因此禁止後宮干政,也不讓外戚有機可乘,約莫是以東漢末年為殷鑑;魏文帝的皇后郭氏,更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親戚不得仗勢違法,所以曹魏的〈后妃傳〉裡大抵不會有牝雞司晨的現象。史書的記載雖然不如戲劇精采,卻讓人更加明白史實的真相,我由衷地將這部好讀易懂的《新譯三國志》,推薦給各位喜愛三國歷史劇的朋友。
Silvia 【2014/01/17 發表】
前陣子一時興起,看了電視劇「三國」,覺得意猶未盡,還想多了解一下《三國志》書中的內容,發現根本就是有字天書啊!正不知所措之時,一位念中文系的朋友推薦我去看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三國志》全套書籍,裡面的語譯和研析完全解開我的疑惑,讓我終於弄懂《三國志》的情節,而且也不那麼害怕文言文了!
舞鶴 【2013/12/24 發表】
長年以來都很喜歡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叢書系列,今年又推出了「四史」,讓我對中國知名四大史書又有更多了解。特別是在看《三國志》之前,我對三國的歷史印象僅止於《三國演義》的內容,沒想到讀完之後發現史實雖然和故事略有不同,亦有其趣味之處,尤其文末還附有「語譯」和「研析」,讓我們這些門外漢更能了解三國的歷史,真是太貼心了!大推薦!
沉冤待雪,志業未竟 【2013/12/18 發表】
小時後對於三國的印象,就是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然而,為了讓人物生動豐富,為了讓劇情高潮迭起,以蜀漢為正統的《三國演義》,把劉備講得如何英明,把關張講得如何神武,把諸葛孔明講得要有多厲害就有多厲害,至於其他勢力的一狗票雜魚們,就都只是「反派」。直到年紀稍長,開始明白人世間的善惡沒有所謂的絕對,才發現被扣上奸雄這頂帽子的曹阿瞞,好像不是想像中的超級大壞蛋?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描述曹操年少時「任俠放蕩,不治正業」,看起來好像挺糟糕;其後又評他為「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看起來又好像挺威風。那麼這個曹阿瞞到底是很糟糕,或者很威風,還是既糟糕又威風呢?當時充滿疑惑的我,在圖書館裡捧著一本有點髒髒的刻本,看到不認識的字詞就跳過,最後得到了「曹操其實不是大壞蛋」的結論。 之後,我開始向朋友們鼓吹這個思想,而曹阿瞞終於得以洗刷他多年來的冤情。稍感遺憾的是,當時我仍然無法將整部《三國志》給看懂,相信裡面一定還有許多沉冤未能得雪!幸好,今年我發現了這套閃亮亮的《新譯三國志》,裡頭有注音、有章旨、有注釋、有翻譯,看起來十分輕鬆有趣,就跟看小說沒兩樣!看來我可以繼續我的昭雪大業了!
miyavi 【2013/12/18 發表】
中國古代歷史中,「三國鼎立」的時代是我最感興趣的部份,尤其是曹操這一號人物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古往今來的歷史學家對於曹操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我認為這正是一個令人著迷的人物所具備的特質。陳壽認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可說是給予極高的評價,也的確在這本三國史當中能更全面性的看曹操在這一段歷史中所佔據的地位及其影響力。多虧三民出版了新譯三國史,讓許多艱深的歷史知識變得更平易近人!
小鴨 【2013/09/16 發表】
最近讀到曹丕的《典論‧論文》,遂對曹丕的生平產生好奇心,便決定找史書來參看。在《三國志》中,我看見陳壽對曹丕的側寫及評論,但因為文言文對我來說有點困難,於是又找了有白話語譯的版本來閱讀,尋尋覓覓之時我瞥見了三民書局出版的《新譯三國志》系列,一邊讀原文一邊搭配語譯,甚至還有精闢的析論,讓我對陳壽筆下的曹丕更加深了幾分印象。
CT 【2013/08/28 發表】
曹操是魏國的開國君主,他擁有出色的才能,但其「不講德行,只論才幹」的作為也是眾所周知。在《新譯三國志‧魏書一‧武帝記》的研析中,卻說明了這是史家記述人物時,運用巧妙的筆法,詳略取捨之下,塑造出的曹操形象。嚴格說起來,曹操並非完全不重視德行,他曾經發布一令,言己忠主報國的節操,但卻不被史家所錄。而其子曹丕繼位後,在經濟、文化、軍事、政治、外交上的成就,也都一一錄於《三國志》中。對於曹氏父子,過去都是在文學方面有所認識,此次能讀這本翻譯流暢,研析淺顯易懂的新譯本,不僅拓展我的視野,亦增添了許多歷史知識。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2013/08/20 發表】
受電玩「三國無雙」的影響,呂布這個大boss一直讓我印象深刻,不過電玩難免誇張,此次心血來潮,想看看歷史上的呂布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 相較於三國演義的詳細鋪陳,三國志中的記載簡略許多,也不大一樣,好比董卓擲戟鳳儀亭,在正史中卻是兩個小事件:一是董卓脾氣不好,拿手戟丟呂布,造成呂布心懷私怨;一是呂布與董卓的侍婢私通,心有不安。小說家能將兩件語焉不詳的小事敷衍成情節完整而合理的故事,也真是佩服他們的想像力! 轅門射戟倒是和小說差不多,呂布以一己之武藝,折服一支軍隊,的確讓人神往。不過正如傳中曹操所言,呂布是個「飢則附人,飽便高揚」的人,凡事以利為先,雖然勇武過人,最終卻因無人敢用而被殺,只能說:就算在亂世,人品還是很重要啊!三國志中將同樣被俘處死而性格剛烈忠貞的臧洪與他並列一傳,正是要諷刺呂布的人品欠佳吧! 話說三民新譯本在傳後都附有研析,很能一針見血指出問題,如:張遼、賈詡等人轉投他主的次數比呂布還多,但為什麼他們能被曹操接納而呂布不行呢?原因正是呂布不但棄主,還兩次弒主,這才是讓人擔心的原因。雖然是政治操作的影響,但是我想呂布的結局,或許在他刺殺丁原之後,就已經註定了吧。
flw 【2013/08/07 發表】
曹操起兵剿黃巾,官渡之戰大敗袁紹盪平北方,實在雄才大略。後人對於他的負面印象,應該都來自於三國演義的小說貶抑手法,因此對他的理解也偏了。透過陳壽史筆武帝本紀的紀錄,可以比較真實的還原曹操的面貌。他總評曹操:「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算是十分中肯的。 與演義中不一樣的曹操,透過三民這套明晰的譯本,讓我看見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451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