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滿額折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9024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壓力大、常煩惱、不快樂、愛生氣嗎?
很努力卻得不到幸福和成功嗎?
只要每天三分鐘、持續三週,
佛陀悟道法,讓你掌握成功、幸福一輩子!

NO.1 暢銷日本˙智慧心靈良帖!
★隨書贈《日日幸福祈願箋》天天唸,天天幸福★
★隨頁精選《不煩惱智慧小語》時時翻讀、時時記得要幸福★
-------------------------------------------------------------------------------

人只要活著就會變老、生病、有煩惱、有壓力,甚至必須面臨死亡,這時無法管理自己的心,就會陷入「煩惱、不幸」的惡性循環。
如果問:誰害你掉到這個惡性循環,那就是自己「那顆愛煩惱的心」。
為了讓自己能夠幸福究竟該怎麼做?那就是斷阻惡性循環。該怎麼阻斷不幸的循環呢?從鍛練「心靈的力量」開始!
就像我們鍛鍊體能,讓自己的身體強健免於受疾病威脅;鍛鍊心靈就能讓自己免於受壓力或挫折而萌生「生氣、嫉妒、小氣、後悔……」等「不幸念頭」的侵襲。
該怎麼鍛鍊呢?從冥想做起!
「身體」就像是一項工具;而「心」,則是一股能操控「身體」的精神能量。掌控人生的是我們的「心」,藉由冥想可學習「心的鍛鍊法」,練習控管動不動就想煩惱的心。

●如何實踐冥想、Q&A排除冥想疑難雜問,80張插圖詳盡解說。
˙治標:每天一早唸「慈悲冥想」祈禱文,每天擁有好心情!
˙治本:三週實踐「內觀冥想」(站立、行走、靜坐),練習拽回「隨時往煩惱方向想」的心!

【步驟一】維持靜止狀態(模擬死人般克制自己,除了呼吸,不動不語不想。)
【步驟二】覺察內心(1讓心專注身體的「感覺」:鼻頭癢、喉嚨澀、屁股痛……→2再次模擬死人不動不語不想→3不理睬跟隨感覺而來的煩躁、胡思亂想的念頭)
【步驟三】讓思考停止的「不間斷現場直播自己的動作、感覺」(停止思考的修練)
【步驟四】慢動作(緩慢身體動作的速度,讓情緒安定→不焦急)
【步驟五】挺直背脊(消除怠惰)

Q:在哪裡、什麼時候冥想?
A:任何時間都可以練習。「慈悲冥想」不管是電車通勤、洗澡、散步之際,或是起床後、熱得難以成眠的夜晚。以冥想做一天開始的思考,這一整天應當就能沒有任何阻礙、平穩地過去。
也會感受到事物進展順利得令人不可思議。

Q:即使很疲倦時,也要練習冥想比較好嗎?
A:疲倦是因為無謂的思考,請愉快地進行冥想!

Q:冥想中想睡該怎麼辦?
A:理解睡意的來源。身體很累若是睡著也沒關係,若是因為怠惰就必須奮戰到底。

Q:靜坐冥想或行走冥想,有哪一種品質較高段嗎?
A:每個人所適合的冥想方式不一,因此,儘可能三種方法(站立、靜坐、行走)都交互進行看看。總之,保持平靜的狀態是很重要的。

佛陀說:我們的人生是失敗還是成功,完全取決於當下這個瞬間。
請想像人生凝縮成一秒的狀態。
如果「我的生命僅有當下這一秒」,那麼無論如何都能夠全力以赴是吧。
這一秒成功了,一輩子就是成功的人生;
這一秒愉悅了,一輩子就是愉悅的人生。

作者簡介

蘇曼那沙拉(Alubomulle Sumanasara)

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長老、日本上座部佛教協會長老,暢銷作家

1945年4月出生於斯里蘭卡,13歲出家得度。曾於斯里蘭卡國立卡拉尼亞(Kelaniya)大學教授佛教哲學。1980年被派往日本,於駒澤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目前在日本上座部佛教協會等處以流暢的日語弘揚原始佛教與指導冥想,由親身實踐所領悟到的大智慧,講述佛陀的基本教義。

除此之外,亦於朝日文化中心擔任講師,並曾受邀為NHK教育頻道《心之時代》節目的來賓,廣受好評。著作包括《佛陀教你不煩惱》)、《佛陀的實踐心理學》(與藤本晃氏合著,SAMGHA出版社)、《原譯「法句經」一日一悟》(佼成出版社)等數十部暢銷書,其中《佛陀教你不生氣》《佛陀教你不生氣2》(野人文化已出版)為誠品、博客來年度暢銷榜好書。

譯者簡介
卓惠娟

中國文化大學文藝創作組暨日文輔系畢。任職出版工作十餘年。旅居日本三年。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治百病就靠體溫》《佛陀教你不生氣》《小學生100分筆記術》(野人文化出版)、《相信靈魂轉生,改變人生》、《改變人生的超.速習法》《把妹瞬殺心理學》《獵男瞬殺心理學》等;著有《孫子行銷戰典》等。

名人/編輯推薦

朱迺欣(腦神經科教授)、楊俐容(EQ教育專家) 、劉嘉逸(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名越康文(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

˙冥想的力量是如此強大,豐富並支持著我們的內在。
無論多麼強調都不為過啊!──名越康文(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

˙此書內容淺顯易懂,整合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方法,並針對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壓力和煩惱的解除有所建議、指示,很適合現代東西社會的需要。推薦讀者一試,冀望您們能求得心靈上的平靜而得到幸福。──朱迺欣(腦神經科教授)

讀者書評

˙我罹患憂鬱症四年。之所以進行內觀冥想的契機,就是因為本書。在治療憂鬱症、往返精神科四年期間,我嘗試服藥、接受心理諮商及閱讀各種有關憂鬱治療的書籍,但總是不見成效。然而,實踐本書的內觀冥想一星期左右,狀況卻明顯有改善,目前我才練習冥想兩個月,竟然完全不需要再服用藥物及接受心理治療了!──小新

˙開始練習了幾次,就感到原本騷動不已的內心因而得到平靜,所以並沒有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況,練習三星期後,和過去相較之下,內心總是非常平靜從容。
雖然我的周遭環境仍和過去一樣充滿壓力,但是我的想法卻完全煥然一新。最近即使發生令自己厭惡、心情不穩定的事,恢復的時間也縮短了。
本書的內觀冥想,能夠輕易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88888888

˙解說淺顯易懂。我總是在睡前練習,因而能夠一夜睡得安穩。──達利媽媽

˙實際練習之後效果之大,令我十分驚訝。我並不想誇張地宣傳效果,以下只說明個人實踐後實際的感受。(順帶一提我才剛練習了三天)
一、總是盤旋在腦海中那些不得要領的瑣事,能夠歸於平靜,取而代之的是注意力變集中了。
二、受到他人指責時,死不承認的一些性格缺陷,透過冥想終於發現了,希望今後持續練習更能確實地了解自己。
通常一說到冥想,總會覺得是一些不可思議的體驗,稍有抗拒感,但本書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具體實踐的方式,所以不會有任何抗拒感。強烈推薦本書給希望改變自己的人生、頑固的性格或是懦弱的天性等,期望過著幸福人生的人。──響屋番茄

˙讀完全書後,立即每天實踐慈悲冥想。在練習的過程中,很清楚地感受到呼吸更深,張開眼睛的瞬間,竟然覺得眼前的景色和過去不再相同。
同時,接納事物的觀點也不同於以往,每一天都更充實,對於事物更懂得珍惜,不再動不動就焦躁不安。──LEO

˙長老所教導的「慈悲冥想」非常簡單,我只利用一起床時的兩、三分鐘就能夠實踐。至於內觀冥想,最容易實踐的是散步之際,確認「左腳」「右腳」的移動。雖然只是短時間的練習,但就如長老對忙碌的現代人說的,「這一秒成功了,一輩子就是成功的人生;這一秒愉悅了,一輩子就是愉悅的人生。」對於不斷被生活的速度追趕,無法活在「當下」的我們,實踐「心靈科學」將更加重要吧!──志願讀書家

˙很幸運一開始對冥想感興趣就是閱讀本書。一般的冥想法不管說得多麼輕而易舉,最後總是落得「因為沒有時間,做不到!」的下場。
然而本書的慈悲冥想練習不拘場地時間,不管是一早還躺在被窩裡賴床時、開車時、乘坐公車時,都能讓心情平靜,對於剛開始接觸冥想的人是很棒的一本書。──慈悲 "dori513"

˙冥想是如此美好,讓我知道如何闡明自己的心境,能夠集中。果然,如何駕御心靈的知識還是必要的。心一靜,就算沒有完全悟透,也能感到平靜安穩。
「冥想?太遙遠了吧!」原本我一直這麼認為,直到因緣際會接觸了蘇曼那沙拉長老這本書,驚人地能讓心感到平穩安定。我也許還沒悟透,也許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但唯有慈悲冥想與內觀冥想,我想一直持續下去。──Jinjin

作者序

為了幸福一輩子,一定要鍛鍊易怒、不安、自尋煩惱的心!

你知道只要短短幾天,成功及幸福也能像影子一樣,確實掌握在手中,永遠和你形影不離的方法嗎?

任何人都期望「一生過得幸福快樂」,誰都希望「不要有麻煩、困擾」。不論日常生活、工作、人生,誰都應該會期盼「平安順遂、不要失敗」。

似乎很多人和他人相處起了磨擦,以致成為煩惱的根源,再怎麼有才能的人,一旦在人際關係上遇到挫折,就會被孤獨感所折磨,甚至連活著都覺得痛苦。這些問題到達頂點時,甚至可能引發輕生的念頭。

雖然人生有種種令人厭惡、想逃避的事情,但相對的,也有許多令人期待及盼望的事物。

誰都希望能夠健康美麗、出類拔萃,又或是長命百歲。每個人都想品嚐美味的食物,卻沒有人希望身體囤積脂肪。話雖這麼說,為了注意飲食均衡無法大啖美食,一年到頭必須節食也很痛苦。

為了去除所有不安,盡情做喜歡的事、快樂過生活,需要穩定的收入。因此,一般人總希望在工作或事業上獲致成功。

另外,有人希望能夠成為萬人迷;有人則希望能夠不必顧忌他人,盡情去做想做的事,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卻因為在意家人或社會的觀點,以致無法真正無拘無束、自由奔放地活著。

總之,人都是希望能夠幸福。為了活得神采奕奕,渴望能有明確的目標,不喜歡失敗,也不甘於位居下風。

這樣的心境可以說是舉世皆然。遺憾的是:真實的生活總是往和人們期望的相反。
然而,在這樣的心境下,我們是不是遺忘了更重要的事?
事實上,我們所忘記的,正是一切失敗的原因、不幸的根源。
那麼,我們所遺忘的「重要事情」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是不是沒有任何懷疑,誤以為只要有健康的身體及金錢,就能夠活下去?我們是不是誤以為只要財產多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程度,就能達到人生幸福的頂點?

主宰一個人的生命的支配者或管理者,其實是我們的內心。這顆主宰生命的心如果完全派不上用場,脆弱得不堪一擊,或是髒汙不堪,會造成什麼結果呢?不管是支配者或管理者,甚至創造者如果處在這種狀態,卻冀望達成心願,比駱駝穿過針孔還要更難上百倍。

佛陀的回答是:要鍛鍊你的心、不要讓它汙濁了,這樣你就能立刻實現至高的幸福。

這並不是未來才會發生的預言或承諾,而是非常具體的建議。就像只要練習伏地挺身,手臂的肌肉就會變得結實,只要持續腹肌運動,就能消除腹部脂肪般地理所當然。

這本書將會介紹任何人都能加以實踐,鍛鍊你的心、使心靈保持潔淨的方法,只要嘗試去做看看,只需幾天,你就能發現幸福。

有關增訂版

這次藉著改版的機會,添加了舊版沒有的內容。除了增加了模擬死人及消除怠惰的方法等內容,有關內觀冥想時該注意的事項,也說明得更詳盡。
希望各位透過內觀冥想的實踐,都能不再執著重視過度的肉體;覺察我們自以為是的自我只是虛幻;破除無知發現真理。衷心祝福各位成功!

祈願一切眾生幸福。
──蘇曼那沙拉

目次

推薦序 減壓、除煩惱的簡單智慧良帖!──朱迺欣(腦神經科教授)
作者序 為了幸福一輩子,一定要鍛鍊易怒、不安、自尋煩惱的心!

第一章 人為什麼會煩惱?
什麼是「不幸」?
勉強努力,只會更失敗
為了幸福,務必阻斷「惡性循環」
認清真相,苦惱自然消失
心能輕鬆,人就能活得自在
負面思考1──忿怒
負面思考2──嫉妒
負面思考3──吝惜
負面思考4──後悔
[智慧小帖] 掃除心靈汙垢,智慧顯現

第二章 該如何掌控愛煩惱的心?
冥想鍛鍊「心」更堅強,不焦慮、不煩惱!
為什麼「心」是煩惱的關鍵?
切記,掌控人生的是「心」
「心」要怎麼鍛鍊?
佛陀推薦兩大悟道冥想法
從壓力和煩惱中解脫
[智慧小帖] 讓心靈保持深度平靜的方法

第三章 日日幸福的慈悲冥想
先以「慈悲冥想」緩和當下的痛苦
將「我行我素」轉換「理解他人」
生命是彼此息息相關的!
任何人都希望受到善意對待
慈悲的心受人喜愛
冥想能緩和症狀、更快痊癒
「慈悲」能守護自己
以慈悲建立充滿笑容的人際關係
[智慧小帖] 為什麼會發生霸凌?

實踐──試試看慈悲冥想!
慈悲四大基礎
*祈願自己幸福*──認同「自己很重要」
*祈願至親的幸福*──至親的不幸就是自己的不幸
*祈願芸芸眾生的幸福*──一切眾生都跟我息息相關
*為我討厭的人及討厭我的人的幸福祈願*──試煉自己心境的冥想
何時、何處進行慈悲冥想?
慈悲冥想全文
[智慧小帖] 為何「也」為一切生命祝禱?
[智慧小帖] 你到底為了什麼而活?

第四章 一輩子不煩惱的內觀冥想
觀察「心」,煩惱自會消失
「不思考」才是成功之鑰
只為「當下」這一秒努力,人生就能成功、幸福
挑戰停止思考
想清楚冥想的目的
像死人不動不語的模擬練習
冥想五步驟
【步驟1】身體呈靜止狀態──模擬死人
【步驟2】覺察內心──養護心靈比照顧肉體更重要
【步驟3】讓思考停止的實況直播──找到生命的真相
【步驟4】慢動作──冷靜,才能發現真理,才能消除焦慮
【步驟5】挺直背脊──不懈怠的祕訣
冥想時,不可以有「分析」與「期待」
[智慧小帖] 什麼才算「有效的思考」?

實踐──試試看內觀冥想!
站立冥想
行走冥想
靜坐冥想
一日冥想計畫
日常的冥想
發生厭煩之事時的冥想

第五章 Q&A排除冥想疑難雜問
有關慈悲的冥想……
有關思考、雜念……
冥想中會發生的事……
有關內觀冥想……

書摘/試閱

摘文1

★什麼是「不幸」?
各位有煩惱嗎?
佛陀曾說:「生是苦。」但是,所謂的「苦」和「煩惱」是什麼呢?
我們重新審視一下,各位認為的「煩惱」、「苦」、「不幸」究竟是什麼?
◤生病、收入中斷、生活不如預期、和喜歡的人分開、年歲增長……這些能稱為「不幸」嗎?◤
這些事情可以說是「苦」或是「煩惱」嗎?
其實,這些都是活著就自然會遇到的,有些狀況也許無法避免。只要上了年紀
就得迎向死亡,這更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狀況算是「不幸」嗎?
◤要是我說這是人生旅程中必然會發生的事,根本就不是「不幸」,大家會不會氣得火冒三丈呢?◤

如果失去工作就重新再找;倘若生病就接受治療;萬一得了不治之症,以開朗的態度面對不就好了?不過,說總比做來得簡單,想言行一致卻不容易。
因為若是生病,比起疾病帶來的痛苦,精神上的頹靡消沉更是折磨。結果導致病得更重,然後精神也更為消沉,進入惡性循環。
當人際關係受到一些挫敗而消沉時,也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使得人際關係越來越差。
人若遇到極為普通、理所當然的小小不幸,往往放任它們如癌細胞一般漸漸擴大,「不幸的癌細胞」越是膨脹,我們越是努力、不擇手段地想追求幸福,越是拚命想從不幸的深淵掙脫……反而形成惡性循環。
我們就是生存於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

★勉強努力,只會更失敗
為了幸福,務必阻斷「惡性循環」
生病這件事本身並非不幸;年老這件事本身也不是不幸。
問題取決於我們的心的狀態。
◤一發生什麼事就感到心情低落是心的問題。抱著沮喪的心情、苦惱的心、陰暗的情緒而勉強努力的話,只會招致更大的失敗。◤
只要活著就會變老、生病,總有一天必須面臨死亡。當那個時刻到來,無法管理自己的心,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如果問說害自己掉到這個惡性循環的是誰,那個人就是自己。
那麼,為了能夠幸福究竟該怎麼做?答案就是斷絕惡性循環:遇到不幸的事情不因此而沮喪;遇到幸福的事也不因而得意忘形。
話雖這麼說,我們人類並無法如此輕易管理自己的心。
受到他人斥責、遭到惡言相向、聽到不中聽的話,心情會立刻變得沮喪萎靡;相反地,受到他人稱讚、努力得到代價,心情就變得開朗愉快,甚至手足舞蹈。我們的心情若是像這樣完全受到他人左右,就容易被他人支配或欺騙。
我們的心會因為外界情報而產生變化,當接收到周遭情報的瞬間,內心就開始動搖,無法自行管理,這時就是處於「內心脆弱」的狀態中。
◤所謂「培育心靈」,就是鍛鍊內心不要受到各種情報左右。只要能夠擁有堅定的內心,即使遭遇「不幸的狀況」,內心也不致於因而紊亂,便能時常保有平穩、幸福的心情。而藉由實踐冥想培育心靈,能得到最佳的內心平靜。◤
人類的「心」非常複雜,或許培育堅強的心必須花費一些時間,但只要確實實踐,不消兩、三個星期,心就會逐漸變得堅強而安定。

摘文2

★心能放鬆,人就能活得自在
一旦不想承認事實,心就會產生痛苦。
假設有人認為自己是有錢人,他若認為今後也會一直都是有錢人,情況會是怎樣呢?事實真相是我們永遠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比方說因為股票而損失很多錢,身家財產全都賠光了會怎麼樣呢?不肯承認事實的人,搞不好會因此心臟病發作而死亡。能夠看清事實的人就會說:「啊!賠錢了。」不至於因而動搖、恐懼。
我們之所以會有煩惱、痛苦、精神問題,都是因為我們想違反自然的法則。
每個人都會死亡。
會消逝的事物總有一天會消逝。
青春也是無時無刻都在消逝。
一切都和電流、光流相同。你有辦法抓住光嗎?不可能抓住是吧!
◤能洞悉事物真相叫做「智慧」,當智慧顯現的同時,內心「渴愛、不滿足」的惡性循環自然會瓦解。◤
能夠到達這種狀態的人,就能夠視煩惱、痛苦如空氣般,不被擾亂,過著不隨之起舞的平靜生活。

本書介紹的冥想法,就是能將痛苦從根本斬除的治療方式。
這個治療方方法並不艱難,也不會因為沒有時間就做不到。而且,雖說是佛陀示諭的冥想法,但並不需要具備佛教的專門知識才行。
囫圇吞棗地吸收知識,反而可能無法實踐冥想法。佛陀是誰?他是什麼樣的人?這些事情完全不知道也沒關係。
◤冥想是誰都能夠做得到的方法,只需開始實踐,便能實際感受到心一天比一天放鬆,活得更輕鬆自在。◤
目前為此,談到人會感到壓力、痛苦,根本原因在於「沒有看清事物的真相」。然而真正讓心靈蒙上陰鬱的,是各種負面思考。

摘文3

★冥想鍛鍊「心」更堅強,不焦慮、不煩惱!
一說到冥想,或許會令人聯想到什麼是種神祕的力量,其實並非如此。
冥想是非常科學性的。
◤冥想能鍛鍊軟弱的內心使其茁壯,可說是一種「心靈的鍛鍊法」。◤
這就如同我們鍛鍊體能,讓身體強健免於受疾病威脅,◤冥想則能鍛鍊「心靈」,讓我們的內心免於壓力或挫折的侵襲。冥想能孕育積極樂觀的生命力,去除心中的焦躁感,讓生存這件事變得更輕鬆。◤
當我們的「心靈」消沉,「身體」也會開始生病不是嗎?當精神上累積了壓力,「身體」也會發生異常。
有時候,當我們犧牲睡眠全心投入某件工作,在忙碌期間雖然沒有感冒,工作結束後卻隨即大病一場。
又或是,當我們遭遇某件不幸的意外,接下來倒楣事又接二連三,這是由於一再失敗,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開始挫折喪氣,導致接下來所做的事也無法順利。
相反地,也有可能因為偶然的小事,心情變得開朗、有精神,做任何事都無往不利。
各位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都經驗過類似的經驗,這些都是「心」的作用所導致。當「心靈」脆弱時,我們就容易被日常生活發生的事件或狀況左右而產生煩惱或喜悅。

★切記,掌控人生的是「心」
若是要用一句話來定義「心」,我想可以說它是「認識外界的機能」──認識外在的世界,使用「身體」這項工具來行動。
「身體」這樣的物體,就物體這層意義來說,與桌椅並無二致,正因為有「心」的能量,我們能認識外在的世界,也認識「身體」,才能開始活動。若是沒有「心」,「身體」就如同一具遺體,只會開始腐爛。
比方說,當身體受傷,看起來似乎是自然痊癒(身體自己治癒),其實當「心」混亂時,傷口不太容易痊癒,因為「身體」的一切,幾乎完全由「心」控制。
「身體」終究只是一種工具,不需要把它想得太嚴重。
但一般人往往反其道而行: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身體」上,光想到照顧身體。這根本是本末倒置,人生之所以會無法順遂正是這個緣故。
如果能夠好好地鍛鍊精神上的力量,根本不需要擔憂「身體」的狀況。
◤不管多麼盡心盡力保養,「身體」都會隨著歲月增添而頹壞,若再因為沒有善加培育「心靈」,以致對於上年紀感到厭惡,那麼就會連享受人生這件事也做不到。◤ 雖然想要嘗試更多不同的事物,卻懊悔自己百病纏身不能如願以償。
因為這時「心」煩惱的是:要是想做的事能早點完成就好了,因為沒做到而感到苦惱。但若是好好地培育「心」,讓它更堅強,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身體」這個物體,是「心」使它產生行動。也就是說,◤「心」明明是一切的支配者,我們總不可能讓它一直維持在不成熟的狀態、完全不培育它吧?◤就像我們不可能雇用沒有學過開車的人來當專屬司機,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的人生究竟會成功還是失敗,關鍵都在於「心」是堅強或軟弱。
不論是感到異常悲傷還是非常開心,都是「心」的作用。
一個人只要「心」豐盈滿足,就不會有任何問題,總是能夠感受到幸福。

摘文4

★先以「慈悲冥想」緩和當下的痛苦
 我們有許多不同的壓力和煩惱,沒有「慢慢讓心靈茁壯……」的時間,因此必須採取緊急措施,先解決問題。
 比方治療疾病要花三年的工夫,這麼一來,三年中都必須忍受著痛苦,這樣太過痛苦,所以需要當下就能幸福的「慈悲冥想」,在治療期間緩和痛苦。
 當你的心完全茁壯,就不會再有煩惱。最終能療癒內心的,是下一章會介紹的「內觀冥想」。
●「慈悲冥想」對於任何煩惱、痛苦,是一劑萬能特效藥,只要實踐就會看到成效,但同時也是一不實踐就會失效的應急冥想法。所以,必須每天持之以恆。
一如「慈悲冥想」的字面意義,這是孕育慈悲心的冥想法。

★以慈悲建立充滿笑容的人際關係
●孕育對他人永無止境的關懷,這是慈悲冥想的目的。只要對他人能有無限的慈悲,他人就會對我們體貼。●
當你對別人發怒,對方也會怒目相向不是嗎?你若毆打對方,對方也會使用暴力。說自己沒做任何壞事,卻受到大家欺負,其實是不可能的。因為自己發出令人反感的波動,所以才會遭受攻擊。
當你發散出關懷他人的波動,攻擊就會消失。人際關係就是如此。
在半路上與人相撞,被對方怒目瞪視時,雖然很生氣,如果對方說了「對不起」,自己也會以笑容回報不是嗎?
因此,首先應當孕育對其他生命無限的關懷。●關懷應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為一切由心生。●
各位是不是也存在醜陋的任性、我執呢?我們應該以關懷的心修正這種錯誤。希望各位先藉由慈悲冥想,理解如何改善自身人格。

★何時、何處進行慈悲冥想?
冥想時間如果充分,不妨挺直背脊、閉目開始唸誦。
不過,●「慈悲冥想」是任何時間都可以練習的。●不管是坐車通勤、洗澡、散步之際,或是起床後、就寢前。只要有時間都請嘗試。
熱得難以成眠的夜晚,在被窩裡閉上眼睛,試著重複唸誦「願一切眾生幸福」,不久後就能夠熟睡。
早上起床後,發自內心,重複唸誦兩、三分鐘「願一切眾生幸福」,讓這樣的心念成為一天開始的思考,這一整天應當能沒有任何阻礙、平穩地過去。
一開始,可以感受到幾乎是不可思議的程度,事物進展得非常順利。人際關係的挫折,在不知不覺間消逝無蹤;身體狀況很差的人,也能在不知不覺中改善。
然後,●當冥想時間增長,比方說冥想一整天時,你一定能夠感受到自己的人格逐漸產生變化。●你將成為沒有忿怒、不會對人有差別歧見、心胸寬廣而沉穩的人。
因此,●實踐冥想常懷慈悲的人,不需要任何護身符。你不再需要向任何神明請求保佑。●不管你做任何事都能馬到成功,過著奇蹟般的人生。這絕非捏造的謊言,請你務必一試。你對於人生將不會再有任何擔憂。這不是誇大不實的廣告,沒有任何方法的功效能超越這個強烈的冥想。
話雖如此,只是讓祈願詞在腦海中迴繞沒有任何意義。請你專注意念在心中唸誦。讓慈悲永遠長存內心。
冥想越能持之以恆,越能使內心平靜,相信從開始嘗試的第一天,你的人生就已邁向幸福之路。

摘文5

★「不思考」才是成功之鑰
●使得人心汙濁的唯一原因是「思考」。●
或許你無法立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因為一般人都認為:能夠「思考」才是人類有別於動物之處。
然而,我們思考的事物,幾乎都不是生存必須之「思考」。
●我們無時無刻在「思考」,但也可說成我們無時無刻擁有「妄想」、「雜念」、「主觀」、「感情」。因為我們腦中總是充塞沒完沒了、亂七八糟的思緒。
因為被捲入這些「思考」的漩渦,所以我們的眼睛才會無法看清真相。●
另外,不管發生任何事實,一旦牽扯了「情感」因素,我們的心就會否認事實。好比因為嫉妒的情緒作祟,所以看見美女也會否定對方「並沒那麼漂亮」。嫉妒聰明的人,便否定對方「這算什麼?有什麼了不起?」一旦內心摻雜了否認事實的感情,就會開始看不清真相。

●還有,我們總是在思考還未發生的事。●
吃早飯時,腦袋裡想著:「吃飽後不快點出門不行」。所以全然不知正在吃什麼食物、以什麼樣的方式進食,只是心不在焉地把食物塞進體內。
往車站移動時,心裡想著:「非趕上下一班車不可。」這麼一來,通勤的路上盡是無謂的移動。腦子裡只想著搭車、下車。
結果滿腦子思考的只是通往下一個目標,對於過程如何都無所謂。達到目標後,因為又有下一個目標,所以成天追趕著下一個目標,永無止境。
我們總是不在乎過程,胡亂馬虎地往下一個目標冒進,到死方休。思考、妄想沒有任何功效,對過去的回憶或對未來的夢想,都非當下之事。
你是否也認為思考對人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因為思考,時間沒了,變得更忙碌,工作也無法好好完成。成天把忙碌掛在嘴邊的人,幾乎都是被思考、妄想占據了時間。
為了思考過去或未來,時間被吞蝕殆盡。完全忽略了「現在」。
讀書時想著:「今天晚餐要吃什麼呢?」或是「真後悔剛剛吵架時,為什麼不老老實實地道歉!」
這不是很浪費時間嗎?
不去思考這些無謂的事而專心讀書的話,不但能記得住內容,又能在短時間讀完。●無謂的思考可說是最大的能量浪費。●

★只為「當下」這一秒努力,人生就能成功、幸福
●我的人生是失敗還是成功,完全取決於當下這個瞬間。●
請想像人生凝縮成一秒的狀態。「我的生命僅有當下這一秒」,如果人生只有這短暫一秒,那麼無論如何都能夠全力以赴是吧!
這一秒成功了,一輩子就是成功的人生;這一秒愉悅了,就是開心一輩子。
這一秒失敗了,接下來,每一秒也跟著失敗。因此整體看起來,就成為不幸的人生。
●所以我們要做的,只是為現在這一秒、當前這個瞬間而努力。●
實際上,所謂的真相就是只要為當前這一刻而努力,每個人都能夠成功。
但是每個人卻總是縈繞著過去與未來思考,不曾活在現在。
我們的心從呱呱落地後,便如同山林之火般熊熊燃燒著,一直都處在持續點燃的狀態。因為內心熊熊如火,所以無法平靜,以致累積大量壓力、學習狀況不佳、缺乏理解事物的能力、容易誤判情勢……
人類最大的問題點,就在於這「百轉千迴的思考」,我們的心靈就是因此受到汙染。

★挑戰停止思考
●內觀冥想,就是嘗試挑戰「停止一切的思考」。透過停止思考的努力,能夠讓陰霾的心情撥雲見日,智慧自會顯現。「智慧」,並不需要藉由特別的努力去培養。●
在內觀冥想中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停止思考和妄想而已。換句話說,就是設法不要思考。
越是能夠不去思考,智慧反而會自動地顯現。當智慧完全顯現時,就沒有思考的必要了。不再有妄想、煩惱的必要,一切都沒必要。
因此,藉由佛陀的智慧冥想,能夠覺察自己是否真正地成長。若有所成長,妄想、煩惱也會減少。
內觀冥想的方法說來很簡單,關鍵字就是「當下一瞬間」,「現場直播」當下這一瞬間正在做什麼。一旦開始現場直播,就不會再做無謂的思考,即使想妄想也沒辦法,內觀冥想就是這麼簡單。
方法說來雖然很簡單,卻是相當嚴格的心靈修行。這就像想強行停住暴走狂奔的馬,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不是嗎?
●和「慈悲冥想」不同,內觀冥想的能力一旦養成,就不會再失去。●
就像只要學會了腳踏車,即使多年不騎仍然知道怎麼騎它。一度獲得的智慧,就不會再失去,只需不斷累積經驗就可以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4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