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金針菇鮑魚菇秀珍菇》較詳細地介紹了金針菇,鮑魚菇、秀珍菇等的栽培現狀、利用價值、形態特征、生長條件、菌種制作、栽培技術等內容,并附有形態圖及部分生產操作示意圖,直觀性和可操作性強,很適合廣大新老菇農使用。
《金針菇鮑魚菇秀珍菇》由劉建先、嚴清波、唐北陵編著。
名人/編輯推薦
《名貴珍稀菇菌栽培新技術叢書:金針菇·鮑魚菇·秀珍菇》由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目次
第一章 金針菇
一、概述
二、形態特征
三、生長條件
四、菌種制作
五、常規栽培技術
六、病蟲害防治
七、優化栽培新法
(一)生料床栽法
(二)高產袋栽法
(三)白色金針菇高主袋栽法
(四)白色金針菇高產棚栽法
(五)室外棚栽法
(六)脫袋臥地畦栽法
(七)地溝墻式袋栽法
(八)兩段高產出菇栽培法
(九)雙向高產出菇栽培法
(十)防空洞周年栽培法
(十一)菇房周年高產栽培法
(十二)低溫庫房周年栽培法
(十三)工廠化袋栽法
第二章 鮑魚菇
一、概述
二、形態特征
三、生長條件
四、菌種制作
五、常規栽培技術
六、優化栽培新法
(一)室內圓柱式栽培法
(二)室內塑料筒式栽培法
(三)室內菌磚墻式栽培法
(四)室外陽畦栽培法
(五)閩北高效栽培法
第三章 秀珍菇
一、概述
二、形態特征
三、生長條件
四、菌種制作
五、常規栽培技術
(一)袋料栽培法
(二)高產袋栽法
六、病蟲害防害
七、優化栽培新法
(一)優質袋栽法
(二)反季節栽培法
(三)半地下袋料(棚)栽法
(四)覆土高產栽培法
八、秀珍菇出菇異常問題及處理
第四章 幾種珍稀菇菌
一、繡球菌
二、白參菌
三、金福菇
第五章 附錄
一、常規菌種制作技術
二、無公害菇菌生產要求
三、鮮菇初級保鮮貯藏法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1.培養料配方及配制
培養料配方及配制方法與常規栽培法相同。
2.裝料容器制備
采用圓柱式栽培法,先要制備相應的圓柱形裝料容器。裝料容器用塑料薄膜制成長60厘米、寬25厘米,兩頭開口的塑料筒袋;在簡膜中套一根直徑6.5厘米的毛竹竿,打通竹節,并在其上分別打孔24~28個,以便通氣,將塑料料袋下端用繩扎緊固定,即可裝料播種。
3.裝料播種
將配制好的培養料裝入中間套有竹竿的塑料袋中,采用層播法,邊裝邊播種,即裝一層料播一層種,適當壓實,上下松緊適度,料裝至50厘米左右高時用一層菌料封面,扎緊袋口。這樣就成了一個圓柱形菌絲體培養坯。
4.培菌管理
將培養坯臥放在菇房床架上或豎立于地面上讓其發菌。溫度保持在22℃~25℃,暗室培養,20天左右,菌絲即可長滿料面,待有原基出現時,便可脫袋去竹竿出菇。
5.出菇管理
將培養好的菌絲體坯脫去塑膜袋,拔出通氣竹竿,直立在特制的塑料薄膜框內的磚塊上。塑膜框是事先用竹、木條和鐵絲等扎成的框架,架高70厘米左右,大小視菇房面積而定。框架扎好后,四周包以塑膜,其上做一個可以活動的塑膜蓋,以利噴水、采菇等操作。在框四周距地面10厘米高處的薄膜上,打一些小孑L,以利通氣。塑膜框內每平方米可放4~5個菌絲體坯。每天打開塑膜噴水2~3次,使框內空氣濕度維持在80%~90%,并要適當通風增氣,給以充足散射光照,促進子實體生長發育。也可將菌絲體脫袋不拔通氣竹桿,豎立固定在用竿、木扎成的架子上讓其出菇。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