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能源與氣候變化(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21世紀可持續能源叢書
ISBN13:9787122199515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作者:段茂盛
出版日:2014/07/01
裝訂/頁數:平裝/175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能源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包括能源消費對于氣候變化的貢獻,以及能源領域如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包括相主要國家控制能源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促進能源領域溫室氣體減排的市場機制、碳捕集與封存、能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報告和核查等。
是一本比較系統介紹能源與氣候變化互動關系的書。
是一本比較系統介紹能源與氣候變化互動關系的書。
作者簡介
段茂盛,清華大學,研究員,攻讀博士階段從事農村能源研究。2000年后從事氣候變化減排政策的研究,主要是應用市場機制進行溫室氣體減排領域的研究,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參加氣候變化談判,涉及碳捕集與封存項目作為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合格性。作為負責人主持了多個重大國內和國際項目。
名人/編輯推薦
當前能源引起的氣候問題深受上到政府部門下到百姓的重點關注。
本書恰在這時出版,介紹了能源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包括能源消費對于氣候變化的貢獻,以及能源領域如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包括相主要國家控制能源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促進能源領域溫室氣體減排的市場機制、碳捕集與封存、能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報告和核查等。
本書是一本比較系統介紹能源與氣候變化互動關系的書。
本書恰在這時出版,介紹了能源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包括能源消費對于氣候變化的貢獻,以及能源領域如何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包括相主要國家控制能源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促進能源領域溫室氣體減排的市場機制、碳捕集與封存、能源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報告和核查等。
本書是一本比較系統介紹能源與氣候變化互動關系的書。
目次
第1章氣候變化與能源的消費和生產1
1.1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排放1
1.1.1氣候變化及其影響2
1.1.2溫室效應與輻射強迫3
1.1.3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及其排放來源5
1.2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歷史與現狀6
1.2.1世界主要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6
1.2.2世界主要國家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8
1.2.3我國溫室氣體排放8
1.2.4各國溫室氣體排放趨勢9
1.3氣候變化對能源生產、消費以及安全的影響10
1.3.1能源生產、消費以及能源安全10
1.3.2氣候變化對全球的能源生產、消費和安全的影響14
1.3.3氣候變化對我國的能源生產、消費和安全的影響15
參考文獻16 第1章氣候變化與能源的消費和生產1
1.1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排放1
1.1.1氣候變化及其影響2
1.1.2溫室效應與輻射強迫3
1.1.3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及其排放來源5
1.2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歷史與現狀6
1.2.1世界主要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6
1.2.2世界主要國家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8
1.2.3我國溫室氣體排放8
1.2.4各國溫室氣體排放趨勢9
1.3氣候變化對能源生產、消費以及安全的影響10
1.3.1能源生產、消費以及能源安全10
1.3.2氣候變化對全球的能源生產、消費和安全的影響14
1.3.3氣候變化對我國的能源生產、消費和安全的影響15
參考文獻16
第2章能源溫室氣體排放18
2.1全球能源溫室氣體排放18
2.2我國能源溫室氣體排放20
2.3能源供應部門溫室氣體排放24
2.4交通領域溫室氣體排放25
2.4.1交通領域能源消費26
2.4.2世界交通領域溫室氣體排放26
2.4.3我國交通領域溫室氣體排放28
2.5建筑領域溫室氣體排放29
2.5.1建筑領域能源消費29
2.5.2我國建筑領域溫室氣體排放31
2.6工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31
2.6.1工業領域能源消費31
2.6.2工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32
2.6.3主要工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33
參考文獻34
第3章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36
3.1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38
3.1.1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工具的理論分類38
3.1.2幾種減少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方式40
3.1.3《京都議定書》規定的補充機制43
3.2中國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43
3.2.1中國的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現狀44
3.2.2“十一五”期間中國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政策與成效46
3.2.3“十二五”期間中國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政策與成效49
3.3美國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51
3.3.1美國的能源政策與控制能源消費政策概述53
3.3.220世紀下半葉的能源政策54
3.3.3小布什政府時期的美國能源戰略56
3.3.4奧巴馬能源環境新政與節能減排57
3.3.5區域性減排協定簡介60
3.4日本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62
3.4.1日本的減排目標與現狀64
3.4.2日本的能源政策概述65
3.4.3日本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體系68
3.5歐盟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69
3.5.1歐盟能源消費與溫室氣體排放情況70
3.5.2歐盟的能源戰略概述73
3.5.3歐盟排放交易體系74
3.5.4歐盟控制能源消費的常規經濟政策76
3.6主要發展中國家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79
3.6.1巴西與巴西生物質能源79
3.6.2南非與南非碳稅83
3.6.3印度與印度PAT計劃86
參考文獻89
第4章促進區域溫室氣體減排的市場機制92
4.1促進溫室氣體減排的主要市場機制92
4.1.1配額交易市場93
4.1.2基于項目的減排量交易市場93
4.1.3自愿碳減排交易市場94
4.2國際碳市場的發展94
4.2.1《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京都議定書》95
4.2.2清潔發展機制97
4.2.3自愿碳減排交易99
4.3各國碳市場的發展104
4.3.1中國碳市場的發展104
4.3.2歐盟排放交易體系109
4.3.3澳大利亞碳定價機制112
4.3.4美國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112
4.3.5新西蘭排放交易體系113
4.3.6英國排放交易體系113
4.3.7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排放交易體系114
4.3.8日本碳市場114
4.3.9加州碳市場114
4.3.10西部氣候倡議115
4.3.11印度執行、實現與貿易計劃115
參考文獻116
第5章碳捕集與封存技術119
5.1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開發與應用119
5.1.1碳捕獲技術119
5.1.2碳運輸技術123
5.1.3碳封存技術124
5.1.4CCS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133
5.2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對溫室氣體減排的作用135
5.2.1CCS對CO2減排的作用機理136
5.2.2CCS排放、封存地點分布對CO2減排的影響139
5.2.3CCS對溫室氣體減排的容量預期140
5.2.4CCS與其他減排技術的比較142
5.2.5CCS在減排技術組合中的重要作用143
5.3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對能源系統的影響144
5.3.1能源部門分析144
5.3.2能源需求量、能源價格147
5.3.3能源相關技術150
5.4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推廣應用的障礙151
5.4.1技術成本高151
5.4.2融資、成本轉嫁困難154
5.4.3CO2凈減排量計算困難155
5.4.4泄漏風險及其對環境的影響156
5.4.5除泄漏外對環境的影響158
5.4.6法律和規章不明確159
5.4.7公眾的懷疑態度160
5.4.8缺乏國際合作機制和跨行業合作161
5.4.9技術不成熟161
5.5推動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機制162
5.5.1推動機構及其政策162
5.5.2法律法規164
5.5.3融資機制167
5.5.4監管機制171
參考文獻171
1.1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排放1
1.1.1氣候變化及其影響2
1.1.2溫室效應與輻射強迫3
1.1.3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及其排放來源5
1.2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歷史與現狀6
1.2.1世界主要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6
1.2.2世界主要國家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8
1.2.3我國溫室氣體排放8
1.2.4各國溫室氣體排放趨勢9
1.3氣候變化對能源生產、消費以及安全的影響10
1.3.1能源生產、消費以及能源安全10
1.3.2氣候變化對全球的能源生產、消費和安全的影響14
1.3.3氣候變化對我國的能源生產、消費和安全的影響15
參考文獻16 第1章氣候變化與能源的消費和生產1
1.1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排放1
1.1.1氣候變化及其影響2
1.1.2溫室效應與輻射強迫3
1.1.3主要溫室氣體濃度及其排放來源5
1.2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歷史與現狀6
1.2.1世界主要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6
1.2.2世界主要國家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8
1.2.3我國溫室氣體排放8
1.2.4各國溫室氣體排放趨勢9
1.3氣候變化對能源生產、消費以及安全的影響10
1.3.1能源生產、消費以及能源安全10
1.3.2氣候變化對全球的能源生產、消費和安全的影響14
1.3.3氣候變化對我國的能源生產、消費和安全的影響15
參考文獻16
第2章能源溫室氣體排放18
2.1全球能源溫室氣體排放18
2.2我國能源溫室氣體排放20
2.3能源供應部門溫室氣體排放24
2.4交通領域溫室氣體排放25
2.4.1交通領域能源消費26
2.4.2世界交通領域溫室氣體排放26
2.4.3我國交通領域溫室氣體排放28
2.5建筑領域溫室氣體排放29
2.5.1建筑領域能源消費29
2.5.2我國建筑領域溫室氣體排放31
2.6工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31
2.6.1工業領域能源消費31
2.6.2工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32
2.6.3主要工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33
參考文獻34
第3章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36
3.1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38
3.1.1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工具的理論分類38
3.1.2幾種減少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方式40
3.1.3《京都議定書》規定的補充機制43
3.2中國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43
3.2.1中國的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現狀44
3.2.2“十一五”期間中國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政策與成效46
3.2.3“十二五”期間中國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政策與成效49
3.3美國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51
3.3.1美國的能源政策與控制能源消費政策概述53
3.3.220世紀下半葉的能源政策54
3.3.3小布什政府時期的美國能源戰略56
3.3.4奧巴馬能源環境新政與節能減排57
3.3.5區域性減排協定簡介60
3.4日本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62
3.4.1日本的減排目標與現狀64
3.4.2日本的能源政策概述65
3.4.3日本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體系68
3.5歐盟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69
3.5.1歐盟能源消費與溫室氣體排放情況70
3.5.2歐盟的能源戰略概述73
3.5.3歐盟排放交易體系74
3.5.4歐盟控制能源消費的常規經濟政策76
3.6主要發展中國家控制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政策選擇79
3.6.1巴西與巴西生物質能源79
3.6.2南非與南非碳稅83
3.6.3印度與印度PAT計劃86
參考文獻89
第4章促進區域溫室氣體減排的市場機制92
4.1促進溫室氣體減排的主要市場機制92
4.1.1配額交易市場93
4.1.2基于項目的減排量交易市場93
4.1.3自愿碳減排交易市場94
4.2國際碳市場的發展94
4.2.1《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京都議定書》95
4.2.2清潔發展機制97
4.2.3自愿碳減排交易99
4.3各國碳市場的發展104
4.3.1中國碳市場的發展104
4.3.2歐盟排放交易體系109
4.3.3澳大利亞碳定價機制112
4.3.4美國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112
4.3.5新西蘭排放交易體系113
4.3.6英國排放交易體系113
4.3.7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排放交易體系114
4.3.8日本碳市場114
4.3.9加州碳市場114
4.3.10西部氣候倡議115
4.3.11印度執行、實現與貿易計劃115
參考文獻116
第5章碳捕集與封存技術119
5.1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的開發與應用119
5.1.1碳捕獲技術119
5.1.2碳運輸技術123
5.1.3碳封存技術124
5.1.4CCS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133
5.2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對溫室氣體減排的作用135
5.2.1CCS對CO2減排的作用機理136
5.2.2CCS排放、封存地點分布對CO2減排的影響139
5.2.3CCS對溫室氣體減排的容量預期140
5.2.4CCS與其他減排技術的比較142
5.2.5CCS在減排技術組合中的重要作用143
5.3碳捕集與封存技術對能源系統的影響144
5.3.1能源部門分析144
5.3.2能源需求量、能源價格147
5.3.3能源相關技術150
5.4碳捕集與封存技術推廣應用的障礙151
5.4.1技術成本高151
5.4.2融資、成本轉嫁困難154
5.4.3CO2凈減排量計算困難155
5.4.4泄漏風險及其對環境的影響156
5.4.5除泄漏外對環境的影響158
5.4.6法律和規章不明確159
5.4.7公眾的懷疑態度160
5.4.8缺乏國際合作機制和跨行業合作161
5.4.9技術不成熟161
5.5推動碳捕集與封存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機制162
5.5.1推動機構及其政策162
5.5.2法律法規164
5.5.3融資機制167
5.5.4監管機制171
參考文獻171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