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父母親們都想問:青春期=叛逆=變壞?
為什麼孩子進入中學後,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為什麼孩子開始不愛和我黏在一起,總像個刺蝟小孩,難以靠近?
父母心裡有好多個「為什麼?」
讓我們告訴你,如何傾聽青少年的行為語言,輕鬆面對孩子的「青春期」!
我的孩子變了嗎?從孩子言行舉止各方面的表現,一定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 孩子是否出現異常,有哪些判斷指標呢?
1.【課業】:不愛學習,成績下降;拒絕或逃避上學。
2.【語言】:常常說謊、愛說髒話。
3.【外表】:開始奇裝異服;打扮暴露、開放。
4.【生活】:常藉故外出、晚歸,行蹤交待不清。
5.【收藏】:私藏、閱讀不良書刊或身藏藥物、小刀……等危險物品,甚至身上不時有外傷。
6.【習慣】:零用錢需求量增加,開始抽煙、喝酒……等行爲。
7.【交友】:朋友交往圈複雜化;電話、網路聊天量暴增。
8.【情緒】:情緒不穩定,易暴怒,態度個性驟變,頂撞長輩。
9.【行為】:我行我素、特異獨行,行蹤不讓父母知道,並與家人保持距離。
根據以上行為指標特徵,掌握孩子言行動態。如何能夠幫助他們不脫軌、不迷失,安全度過青春期這個階段呢?
其實,只要做家長的能更用心、關心孩子,多花點時間觀察孩子的各方面表現,一旦孩子出現行為異常或偏差現象時,才能立即找出因應對策,及早預防,青春期不一定叛逆!
★ 特別收錄 ★ 父母親陪伴孩童之餘,也應適時找對方法放鬆自己!
父母親在陪伴孩子成長之餘,如何能好好地照顧自己的方法;讓父母親在漫長的陪伴孩子成長的這條路上,也能適時的找出好方法,讓自己充充電、放鬆一下。
(本書為《叛逆不等於忤逆》之修訂版)
【本書重點】
生命教育專家姜愛玲老師,針對青少年的四的部分來探討,青少年青春期所面對的種種尷尬問題,分別是「身心節奏」、「身體形象」、「人際空間」、「心靈力量」,且結合各國案例,深入淺出,幫助父母親更瞭解孩子們的青春期症候群。
◆傾聽孩子的聲音、跟著孩子的節奏,瞭解青少年「轉大人」的情緒與煩惱!
孩子上中學後,染髮、抽煙、減肥吃藥、上網交友、追星族、熬夜打電動……樣樣來?書裡列最常見的19個青春期問題,請您試著與青少年平起平坐的來思考,瞭解這些行為背後的不安與恐懼;再讓專家幫你找出原因、用對方法,你會發現青少年真的不難搞!
▼上網不睡覺,所以上課在睡覺?
和孩子一起建立網路使用規範,協助他們自我管理上網時間;同時,以身體活動,例如戶外活動,引導青少年降低對網路的依戀。
▼孩子瘋追星,偶像崇拜到底好不好?
禁止不是一切!只要不過度,父母不如對孩子所崇拜的偶像進行了解,鼓勵孩子向偶像的正面積極來看齊,讓孩子在追星的過程中,也可以成為自己的偶像。
▼孩子的門禁,禁不禁?父母傷腦筋
孩子晚歸時,以正向、肯定的口氣溝通,當孩子明白父母是信任他們的,他們也比較不會讓父母失望。
▼少男少女情懷總是詩?青少年的單相思,父母如何解?
先不用急著要求他們立刻將之拋在腦後,陪伴孩子在單戀裡學習人際關係,感情受挫需要時間來療癒,請相信青少年在這方面的復原能力。
▼究竟如何才會瘦?──要身材?還是要健康?
找出孩子減肥背後的原因,受朋友影響?偶像崇拜?並且帶著孩子從事戶外運動,養成運動習慣,藉此建立自信。
▼人生道路一定要會唸書嗎?
給孩子一個展現自己的舞台吧!只要孩子能對自己做的決定負責任,即使一路跌跌撞撞,請父母親將心疼轉為支持。
★ 專業收錄 ★ 生命教育專家姜愛玲老師教你如何與孩子溝通!
19個問題均提供溝通技巧,和其他父母採用的錦囊妙計,讓親子間不再是衝突不斷,親子關係更加親密、融洽。
作者簡介
熱愛貓咪、藝文、美食、旅行,持續探索和實踐人生各種可能性的生命教育工作者。
美國Liberty University心理諮商碩士/New York University文化暨傳播碩士、澳洲Wesley Institute of Ministry & the Arts舞蹈治療研究所。
台灣亞太健康管理協會監事/北投分會長、台灣舞蹈治療研究協會理事/講師、嘉義縣政府暨嘉義聖心早療中心「舞教無LATE」創造發展遲緩兒多元化教學計畫外部督導、恩主公醫院精神科暨日間照護舞蹈治療師、台灣藝術教育館台灣藝術教育網舞蹈治療諮詢教授、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台灣榮格發展小組成員。
◎歷年著作:《被遺忘的童言:肢體語言專家的行為解碼教養術》(凱信企管)、
《心在跳舞:遇見舞蹈治療》(億派國際)。
◎最新作品:刺蝟小孩不難搞!要讓孩子聽話,先聽孩子說話。
名人/編輯推薦
王一郎/傅利企管顧問公司(台灣)總經理
王子瑞/新竹市才藝教學服務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
王浩威/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
杜偉莉/資深媒體人
林青穀/林青穀家庭醫學精神科專科診所院長
邱東漢/新竹文創走廊掌櫃
查理王/「創藝社群」、「TalentHub」共同創辦人
夏超凡/青少年輔導與團隊訓練講師
連心瑜/長庚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講師
莊志輝/國際知名藝術家
崔家騏/新竹文創協會執行總監
張杰倫/知名多媒體總編輯
彭英倫/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街舞狂潮》主角
蔡志一/台灣亞太健康管理協會理事長
謝文宜/實踐大學學務長
簡銘興/晨星劇團團長、拉法國際教育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序
【作者序】
近期在電視新聞上不時出現的青少年案件問題,看得讓人膽戰心驚;十七歲青少年,在日本料理店打工,頻頻偷竊行徑被警方揭穿,被補後還一副蠻不在乎的態度;十名青少年找樂子酒後集體行兇,棍棒虐打街友,令其無辜喪命。直至令人震驚的北捷殺人案爆發後,才更引發一陣沸沸揚揚的評論與探討,這些親少年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許多心理學家深究探討其犯案者的精神狀態與原因,大都將矛頭指向家庭親子關係、教育和人際關係出了問題,進而嚴重影響性格發展,產生極度偏差的行為。專家們也一致認為唯有教育、家庭甚至媒體的多管齊下,讓我們下一代的孩子多一些對社會與生活的參與,而非終日埋首在虛擬世界裡,同時父母也應該將愛與關懷的時間提前,才能有實質上的功用,防止類似的偏差行為再次發生。
然而,在面對專家的呼籲,現代家長們也大嘆父母難為!他們自認從小就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最完整的教育,也重視親子關係;但為何那個從小捧在手掌心的孩子,在隨著年齡愈來愈大,尤其是進入青春期這個階段,就再也不是那個時時黏著父母、聽話乖巧的小天使、小寶貝了。父母此時才驚覺,我的孩子變了?
開始變得沈默、特異獨行、頂嘴、疏離家人、沈迷網路世界……,這些種種所謂的叛逆行為,都讓大人不得其解也傷透腦筋。有些家長也常自問:「我的孩子變壞了嗎?為什麼我努力的想做個好父母,竭盡所能的愛孩子,結果卻往往不是我們所期待的那個樣子?甚至,有時候做的愈多,孩子反抗愈大!到底我的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少年15、20時!我們也都曾走過這段青澀的歲月,不同的是,過去的環境和現今大不同。現在的青少年,接觸資訊的方式開放、快速又多元,易受外來的刺激和影響,青春期的孩子本身意志就容易搖擺,再加上如果父母親疏於關心、照顧,很容易就會產生行為偏差。但,如果盡是一昧的以指責和限制來約束,孩子就會以往反抗來面對,如此一來,情況只會愈演愈烈。以我帶舞蹈治療的經驗,許多活動或帶領方式運用在兒童、成人或樂齡族都很適合,唯獨在青少年團體中就是不管用,一定要以別的方式去和他們建立關係。
另外,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喜歡以同儕為中心,不喜歡成年人的嘮叨和說教,他們渴望像成年人一樣獨立自主、擁有決定權,但實際上卻還無法真正獨立自主。「單飛」的願望尚無法實現,就會讓青少年感到挫折。挫折所引發的情緒風暴,對青少年來說其實是很大的挑戰,家長和老師們可能早已發現,當孩子們遭遇挫折時,經常選擇不據實以告,而是以「我不知道」來回應;事實上,這個「不知道」代表的是「我知道,只是不想告訴你,因為你不了解、不信任我」。形成這種「不信任」的前言關鍵在於,若誠實分享心情通常都沒有好下場,要嘛就是當頭被潑了一桶冷水,要不就是反挨一頓訓。當青少年所得到的否認永遠多於傾聽和同理時,就會傾向自行處理挫折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或以沉默或「我不知道」來因應父母師長,或以較為強烈的情緒或行為反應來宣洩心中的困擾,如此一來就很容易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然而,青少年必然叛逆嗎?關於這項命題,美國休士頓湖木教會(Lakewood Church)的約爾牧師(Joel Osteen)提出了另一番見解。他回憶在孩子剛出生不久時,有天全家人到餐廳用餐,可愛的孩子立刻引起幾位別桌客人的注意,紛紛過來逗著他玩,其中一位這麼對約爾牧師說:「好可愛的孩子啊……但是等他到了兩歲,你就知道了!」原來,這位客人是指所謂的「麻煩的兩歲兒(Trouble two)」症候群,也就是說等孩子到了兩歲,固執、哭鬧和發脾氣的狀況就會令父母難以消受。等到這幾位客人走了之後,約爾牧師轉身對夫人說:「我拒絕相信他們對我們的孩子做的預言!」當孩子長到兩歲時,非但沒有給父母帶來麻煩,還越來越可愛,因此也就成了人見人愛的小孩。
好幾年過去,當約爾牧師的孩子即將步入青春期時,又有好心的家長提醒他:「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會叛逆喔!」約爾牧師則一如以往,「拒絕相信」別人對孩子所做的預言。如今,他的孩子早已脫離青春期,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叛逆,也沒有講過一句髒話,待人處事一直彬彬有禮。當然,每個孩子的氣質和養成各不相同,但值得思考的是,若我們一味認定青少年「必然」叛逆,誠如士林靈糧堂劉群茂牧師所言,他們是否會覺得「你們都說會叛逆,那我不叛逆一下,好像很奇怪喔?」其實,如果我們一直告訴孩子「你一定會叛逆」,對他們來說極可能就會變成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所以,青少年時期到底會不會叛逆?跟父母親或師長的言行有很大的關係。曾經也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好孩子是暗示出來的!」根據心理學研究,比較敏感、脆弱、較不獨立的人,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響!道理就如同上面那個故事所啟發的,如果父母或師長長時間給孩子不良的負面暗示「你一定會叛逆」,那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很可怕的。相反地,如果能時時給予孩子健康的、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自然會不自覺的充滿正面能量,按照正確、積極的方式行動,青春期的問題也許就不至於這麼令人擔憂了。
其實,青少年的種種行為表現,經常是家庭教育或生長環境之下的成品,也可能是大眾傳播媒體推波助瀾所造就的結果。例如:國中生為了要和自己崇拜的明星偶像一樣,就犧牲自己的荷包、以少吃、不吃或催吐、甚至接受整型手術等方式對待自己,只為了讓自己更美、更好、更符合當今流行的審美觀;也有些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知心朋友,或是過度仰賴電腦做為發展人際關係的管道、缺乏「實際」、面對面的人際互動經驗,而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尋求友情的慰藉;然而,因此上當受騙的青少年,真不知有多少;喜歡拿孩子和他們的手足或其他孩子比較的家長,殊不知孩子正在默默地擔心、懷疑父母是否已經不愛他們了?另外,家長的強勢和不理解,也讓孩子們感到困擾。因此,當孩子有心事時,要不是藏起來,就是寧願跟朋友說,或找不認識的網友宣洩,也不願跟父母傾吐,讓原本良好的親子關係就這樣開始漸漸疏離、慢慢惡化了。
我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有幸接觸和聆聽到許多父母、師長與青少年溝通時的困擾和盲點,並且在與青少年面對面的交談、互動中,看到顯現在其言行之上、因為環境及人為因素所導致的結果及影響。因此,本書是由青少年本身和家長雙方的各自表述為出發點,來探討青少年處於自我辨識與自我認定的時期,在學業、家庭、人際和生活上經常遇到的煩惱和困境,為了在多變、多刺激的環境中自處和生存,容易感受到的迷茫和傾向採取的因應措施,以及看似反骨、極端的行為背後,那份隱而未見的徬徨和辛酸。
另外,身為一位舞蹈/動作治療師,我更希望以身體動作的各種質地為切入點,來探討青少年的情緒收放、身體概念和自信、內在思維和人我關係,讓各種現象背後的成因浮出檯面,並討論身為成年人的我們可以如何共同努力,降低青少年在「轉大人」階段的焦慮感。
要讓孩子聽話這條路漫長而且辛苦,請換個角度試著跟孩子們平起平坐,主動去聆聽他、感受他,幫忙整理他們的思緒,多注意孩子的優點、多說正面積極的話,而不要只是一味地批判;青春期雖年少輕狂,但並不難搞,他們也許只是怪,不是壞!只要父母願意多花些時間與心思去懂得青少年的行為語言,多聽孩
子們說話,用心陪伴、時常保持情感的互動,你將會驚訝的發現,孩子正開始漸進正向的改變了!
姜愛玲
目次
推薦語/
推薦序/
作者序/
前 言/
● Part1 跟隨孩子的節奏來陪伴他們
「我該如何了解我的孩子?」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疑問?其實,若想更了解
孩子的心,不妨自己少說一點,讓孩子多說一點。若父母能暫時放下自己
急切的心,適時適境地「等待」他們,聽聽他們想或不想做某些事情的原
因,再從旁協助他們分析和判斷,會比單向的「訓導」更為孩子所接受。
問題1 功課寫了沒?!親子間的功課衝突情事……………………………020
問題2 房間亂與青少年的隱私權…………………………………………031
問題3 頭髮亮金金?青少年變髮為哪樁?………………………………042
問題4 網路虛擬世界的無限魅力…………………………………………053
問題5 孩子的門禁,禁不禁?父母傷腦筋………………………………065
問題6 父母是小孩一輩子的ATM嗎?……………………………………074
【E世代心與情】青少年的身心節奏………………………………………084
Part
● Part2 青少年外貌協會,所造成的問題
身體形象是每個人對自己身體的觀感,意即我們對自身外觀的信心,以及
我們認為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這和自尊心息息相關。雖然身體形象從嬰
兒期開始建立,但到了青春期才會逐漸清晰穩固,因此關於身體標準(例
如:外貌、臉龐、身高、體重等)的任何偏差,皆可能對青少年造成壓力
與問題。
問題7 青少年崇拜偶像到底好不好?……………………………………088
問題8 究竟如何才會瘦?─要身材?還是要健康?……………………097
問題9 青少年微整型大行其道?…………………………………………108
問題10 為了長高,十五公分的代價是什麼? …………………………118
【E世代心與情】青少年的身體形象………………………………………126
● Part3 青少年為了交友,到底要做些什麼
孩子的人際關係,多少反映出他們在家中和父母及手足之間的相處狀態,
即便他們看似比較重視朋友,卻依舊需要家庭的溫暖和親情的滋潤。有了
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會更願意與你分享他們和朋友所處的人際空間中的點
點滴滴,也比較不會為了迎合朋友而做出偏離正軌的行為。
問題11 他在部落格,盡說我壞話!………………………………………130
問題12 我的好麻吉,竟然背叛我!………………………………………138
問題13 青少年的單相思,是什麼滋味?…………………………………146
問題14 不當追星族,交不到朋友?!………………………………………155
問題15 虛擬世界任遨遊,會交到什麼朋友?……………………………164
【E世代心與情】青少年的人際空間………………………………………175
Part4
● Part4 青少年心情鬱卒,心事有誰知?
即便孩子們蹺家逃學、惹事生非,仍要不放棄地持續陪伴,找出他們的一
絲優點加以放大,也不忘建立他們的是非心和責任感,讓他們了解自己是
有價值的,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問題16 人生道路一定要會唸書嗎? ……………………………………178
問題17 父母愛比較,孩子受不了,是誰在開心? ……………………189
問題18 情緒不好動手腳就有人遭殃? …………………………………197
問題19 SOS我無助,所以我很叛逆………………………………………207
【E世代心與情】青少年的心靈力量 ……………………………………218
後記
附錄
書摘/試閱
■ 覺察徵兆後的疏通辦法,父母可以怎麼幫助他?
●給孩子獨處的空間和時間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所需要的,絕對是比從前更多的空間與個人時間,或許在他回家後,先不要急著問他今天的情況,讓他有獨處的時間消化今天的情緒,晚餐時間再自然而然的與他談論學校狀況。但,如果在放學返家後,孩子的情緒明顯不開心,這時,你也不必急於一時確認孩子是否在校發生了什麼的事情,或許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譬如跟孩子說:「如果你想找人聊聊,我就在客廳。」這會讓孩子感覺他如果有心裡話想抒發,你都在;但切記不要說:「我們可以談談嗎?」這樣孩子會有被強迫說出口的感覺。
●不一定要追問到底
青春期的孩子心情煩躁不一定有理由,如果看到孩子心情不好,千萬不要急著立刻追問原因,你可以一直和孩子保持交談的狀態,讓他知道有可以信任的人隨時在支持他。如果孩子不願意和父母訴苦,那麼創造一個他信任的「重要他人」,或許是兄姐、阿姨或是老師,也是可行的方法,最起碼父母可以透過第三人來了解孩子的情況,掌握孩子的變化。
●改變孩子在生活中的比重
孩子到了青春期,已經開始有獨立的思考與自己的生活,但父母還是認為他們永遠是心目中的第一。或許父母也要慢慢來學會調整孩子在自己心中的優先順位。父母可以多些時間讓夫妻兩人有獨處的空間,偶爾來一次二人約會、或是恢復之前的社交圈……,這樣父母給孩子的愛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壓力了。
●不要怕犯錯,但要學會道歉
父母也是人,人總有犯錯的時候,不用硬要在孩子面前表現非常完美的一面,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極限,這樣才不會讓孩子承受太大的壓力。父母只要犯錯時也能勇於承認、願意修復過錯,孩子就會知道你有自我覺察,也能從父母親身上學到知錯能改的優點。
孩子的門禁,禁不禁?父母傷腦筋
請以正向、肯定的語氣和態度和孩子溝通。你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是個懂事、負責任的人,所以下次如果又會比較晚回家,請記得打電話回家說一聲,也要帶手機好讓我們聯絡你。」當孩子知道你是信任他們的,他們就比較不會讓你失望。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
今年就讀高二的婷婷,平常很喜歡唱歌,考完試或學期結束時和同學們到KTV歡唱同樂。有一天,婷婷剛好考完期末考,又和班上同學相約歡唱一整晚。這天適逢週五,KTV中早已人山人海,好在班上有人負責預約卡位,否則真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婷婷和同學們搭電梯到樓上預約的包廂,書包一丟就直奔自助沙拉吧,每個人都拿了滿滿的食物和飲料回到包廂,接著就邊吃邊點歌和唱歌。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婷婷唱著唱著,這麼低頭一看錶,「唉呀,都十點了!時間怎麼過這麼快?」婷婷驚呼著。「我爸媽要我十點半以前回家耶!」
「今天禮拜五,哪有人這麼早回家啦!」婷婷的一位同學說道。「好不容易熬到期末考完,當然要開心一下。來啦來啦,繼續點歌。」說完就把歌本遞了過來。
「對啊,現在就走多掃興!」另一位同學接著說。「那妳要不要先打電話回家說一聲?」
「唔……」婷婷躊躇著,她擔心這樣反而會讓爸媽不高興。
「好了別再想了,繼續唱啦!咦,妳不是會唱這首歌嗎?我們一起唱吧!」坐在婷婷身旁的好友立刻把麥克風遞過來。
婷婷就這麼留下來和同學們繼續歡唱,又過了好一會兒……。
「什麼?十一點了!」婷婷又看了看自己的錶。「這下慘了,我真的要回家了啦!」
「十一點啦?」她身旁的同學應著。「那我也要回家了。明天還要跟我表哥他們出去打球呢。」
於是,有人按鈴請服務生來結帳,結完帳後,婷婷就先匆匆忙忙地直奔捷運站。
當婷婷回到家門口,為了不吵到家人,她拿出鑰匙小心翼翼地開了門,又躡手躡腳地開門進來、把門關上,進了客廳燈也不開就想直接溜進房裡。這時,飯廳的燈忽然一亮,接著她就聽見一句話:「妳怎麼現在才回來?」原來,婷婷的媽媽早就坐在飯桌旁等著。
「媽……還……還沒睡啊?」婷婷心想,這下可糟了。
「妳知道現在多晚了嗎?」媽媽的語氣中透露著擔心,也帶些責備。「怎麼也不打電話回來?」
「我……就和同學去唱歌啊。」婷婷低著頭回應。
「那妳也要先講一聲啊!」媽媽提高聲調。「這麼不負責任,明後天都不准出門!」
「媽,我禮拜天有跟同學約耶!」婷婷也急了。「我不想失信!」
「妳就只顧同學,也不想想妳爸爸和我在家有多擔心,」媽媽還在生氣。「好了,妳快點洗澡睡覺,不准去就是不准去!」
親愛的家長,你也曾為了孩子的晚歸而動怒嗎?
姜老師教你如何跟孩子溝通
以發展心理學的論點觀之,青春期是一段自我認同的定義和統整過程,在這段混沌、時而失序的歲月中,線上遊戲為青少年提供了許多自我發揮和肯定的機會,形成與殘酷現實的極大反差,他們也因此獲得了心靈慰藉。其實,當你發現孩子因沉迷網咖或其他場所而晚歸,不妨從以下這些層面來思考:
1. 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切勿因氣憤而口出惡言,如此一來只會破壞親子關係。尊重孩子,先聽聽他們的說法,並請忍住不要打斷或批評指責他們,即便他們出現情緒化的反應亦然,聽完之後再回應,好聲好氣地讓他們知道你的擔心,並提醒他們帶手機出門以便相互聯繫。若以打罵的方式處理孩子的晚歸,只會讓他們越來越不愛回家。
2. 以正向、肯定的語氣和態度和孩子溝通。比方說,你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是個懂事、負責任的人,所以下次如果又會比較晚回家,記得打電話回家說一聲,也要帶手機好讓我們聯絡你。」當孩子知道你是信任他們的,他們就比較不會讓你失望。另外,也可舉證相關社會新聞,明確表達你為什麼擔心孩子晚歸,並共同討論出門在外的人身安全維護。
3. 青春期的孩子深受同儕影響,父母的影響則逐漸式微,若有頂嘴的狀況出現,說實在也不足為奇。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影響力越來越小,但我好歹還是孩子的爹娘,為了保住身為家長的面子,就容易傾向對孩子碎碎唸,試圖拉近曾經親近的親子關係。做父母的表達關愛是很自然的事,但也要尊重青少年的判斷力和行動自主,讓他們感受到你是關心、並無意強迫或命令,他們就不會覺得不耐煩。
4. 一次只針對一件事情和孩子溝通。若雙方是在討論晚回家這件事,那就請別把孩子的陳年舊帳再翻出來,例如做功課拖拖拉拉、不整理房間、沒做好該做的家事等等。此外,溝通請避免提到過多個人隱私,因為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你不夠尊重他們,當他們感受不到你的尊重,自然就會頂嘴、反抗。你必須清楚地讓孩子知道,是他們的行為不恰當,而不是他們本身出了什麼問題而令人厭惡。
5. 與其擔心、防堵孩子到網咖,你不妨嘗試進入孩子的世界,抽空陪他們去一趟網咖,了解他們為何寧願到網咖,而不在家中上網的原因,也可在合理範圍內將家中電腦和網路設備升級,甚至和孩子一起玩線上遊戲,可讓他們更習慣和接納你的「同在」。
6. 網咖並非毒蛇猛獸,它為各年齡層的人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另一項選擇,也促進了資訊業的蓬勃發展。和在家中上網一樣,你不妨和孩子共同商討合理的上網咖次數及時間長短,並且幫助他們制訂出合理的次數及時限,進而培養他們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