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術批評史(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浙江歷史文化專題史系列
ISBN13:9787308140287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作者:朱平
出版日:2015/03/04
裝訂/頁數:精裝/399頁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版次:1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朱平創作的《浙江美術批評史》是一部區域藝術批評專史,書中采用藝術傳播學、藝術社會學、藝術地理學等學科的交叉視角,對各種相關文獻資料進行考釋,並以此觀照杳渺的江南歷史文化長河中浙地美術的紛繁現象與事件。內里所涉的具體時段上溯先秦至漢代,下迄晚近至現代,作者在卷帙浩繁的歷代文獻中鉤稽輯佚,從橫向與縱向上總體考量其中的關聯性,力求以圖證史、包羅萬象。同時,以辨證的眼光切入中心與邊緣、重頭與次要、主流與旁系、正統與異質的微妙關系,通過區域藝術自身的結構變遷、邊界轉換、立場交互等問題,較為深入地闡發了浙地美術的思想脈絡、理論范式及其當代價值,不僅鮮活地揭示了浙江美術批評的多元性、流動性、互文性特征,亦生動反映了其深刻的文化史、觀念史意義,此外更希冀通過對時代審美風尚的演變規律之辨析,能夠對當代藝術文化產業的發展有所啟示。
名人/編輯推薦
《浙江美術批評史》是一部區域藝術批評專史,書中采用藝術傳播學、藝術社會學、藝術地理學等學科的交叉視角,對各種相關文獻資料進行考釋,並以此觀照杳渺的江南歷史文化長河中浙地美術的紛繁現象與事件。內里所涉的具體時段上溯先秦至漢代,下迄晚近至現代,作者在卷帙浩繁的歷代文獻中鉤稽輯佚,從橫向與縱向上總體考量其中的關聯性,力求以圖證史、包羅萬象。同時,以辨證的眼光切入中心與邊緣、重頭與次要、主流與旁系、正統與異質的微妙關系,通過區域藝術自身的結構變遷、邊界轉換、立場交互等問題,較為深入地闡發了浙地美術的思想脈絡、理論范式及其當代價值,不僅鮮活地揭示了浙江美術批評的多元性、流動性、互文性特征,亦生動反映了其深刻的文化史、觀念史意義,此外更希冀通過對時代審美風尚的演變規律之辨析,能夠對當代藝術文化產業的發展有所啟示。
目次
第一章 導言:意圖與模式
第一節 浙江美術批評史的觀照物件
第二節 浙江美術批評史的研究思路
第三節 浙江美術批評史的演進脈絡
第二章 肇始開源:浙江美術批評的源起(先秦至漢代)
第一節 先秦時期傳統審美思潮的濫觴
第二節 儒家與道家典籍中的藝術觀念
第三節 兩漢時期浙江美術批評的發軔
第三章 探索建構:浙江美術批評的成型(魏晉南北朝)
第一節 玄學風氣對浙江區域藝術的影響
第二節 王羲之《書論》與浙江書法批評
第三節 姚最《續畫品》與浙江繪畫批評
第四章 成熟發展:浙江美術批評的拓進(隋唐五代)
第一節 唐代浙江美術批評意識的確立
第二節 隋唐書家推重法度的創奠之功
第三節 孫過庭對漢魏以來書風的總結
第五章 轉捩創構:浙江美術批評的突變(南北兩宋)
第一節 宋代浙江美術批評意識的自覺
第二節 蘇軾對書畫理論的開創性建構
第三節 沈括《夢溪筆談》中的書畫論
第六章 繁榮勃興:浙江美術批評的深入(元明兩朝)
第一節 有元一代浙江美術批評的推進
第二節 大明王朝浙江美術批評的深化
第三節 董其昌、李日華的文人書畫論
第七章 多元集成:浙江美術批評的鼎革(有清一代)
第一節 清代浙江繪畫批評的興盛
第二節 清代浙江書法批評的圓熟
第三節 清代浙江印學批評的流變
第八章 結語:守界與望境
第一節 近現代浙江美術研究事業概覽
第二節 余紹宋、鄭午昌的標志性意義
第三節 區域藝術批評理論的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第一節 浙江美術批評史的觀照物件
第二節 浙江美術批評史的研究思路
第三節 浙江美術批評史的演進脈絡
第二章 肇始開源:浙江美術批評的源起(先秦至漢代)
第一節 先秦時期傳統審美思潮的濫觴
第二節 儒家與道家典籍中的藝術觀念
第三節 兩漢時期浙江美術批評的發軔
第三章 探索建構:浙江美術批評的成型(魏晉南北朝)
第一節 玄學風氣對浙江區域藝術的影響
第二節 王羲之《書論》與浙江書法批評
第三節 姚最《續畫品》與浙江繪畫批評
第四章 成熟發展:浙江美術批評的拓進(隋唐五代)
第一節 唐代浙江美術批評意識的確立
第二節 隋唐書家推重法度的創奠之功
第三節 孫過庭對漢魏以來書風的總結
第五章 轉捩創構:浙江美術批評的突變(南北兩宋)
第一節 宋代浙江美術批評意識的自覺
第二節 蘇軾對書畫理論的開創性建構
第三節 沈括《夢溪筆談》中的書畫論
第六章 繁榮勃興:浙江美術批評的深入(元明兩朝)
第一節 有元一代浙江美術批評的推進
第二節 大明王朝浙江美術批評的深化
第三節 董其昌、李日華的文人書畫論
第七章 多元集成:浙江美術批評的鼎革(有清一代)
第一節 清代浙江繪畫批評的興盛
第二節 清代浙江書法批評的圓熟
第三節 清代浙江印學批評的流變
第八章 結語:守界與望境
第一節 近現代浙江美術研究事業概覽
第二節 余紹宋、鄭午昌的標志性意義
第三節 區域藝術批評理論的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