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附光碟)(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
ISBN13:9787510118289
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
作者:俸代瑜; 黃仲盈
出版日:2013/11/01
裝訂:平裝
附件:附光碟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這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從遙遠的黃河、長江源頭走來,跨越南嶺莽莽群山,與水共綿長,與山永恒古:黃河、長江,是瑤族遠古的祖源之地;九黎、三苗,是瑤族悠遠的族脈記憶;蚩尤、伏羲兄妹,是瑤族原始的血緣傳承;盤王(盤瓠)、密洛陀,是瑤族恒久的宗親根衍……《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瑤族》介紹了該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文化故事等內容。
作者簡介
俸代瑜,男,瑤族,廣西恭城人。1987年7月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民族學專業。現為廣西民族問題研究中心(原廣西民族研究所)主任,《廣西民族研究》主編,廣西民族研究學會會長,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副會長,廣西瑤學學會副會長,副研究員。長期從事民族研究工作,先后參與《廣西民族志》、《中國一東盟民族叢書》、《廣西大百科全書》(民族卷)等重大項目的組織和撰稿工作,累計發表、出版科研成果70余萬字。
黃仲盈,男.壯族,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現為廣西民族問題研究中心民族關系研究部主任、助理研究員,《廣西民族研究》責任編輯,廣西民族研究學會秘書長。先后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與他人合作或參與撰寫出版相關著作5部,在國冢核心期刊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
黃仲盈,男.壯族,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現為廣西民族問題研究中心民族關系研究部主任、助理研究員,《廣西民族研究》責任編輯,廣西民族研究學會秘書長。先后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與他人合作或參與撰寫出版相關著作5部,在國冢核心期刊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瑤族》力圖從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用準確、科學、生動的語言,全方位描述和展現各少數民族燦爛輝煌的歷史和現狀,編織出一幅絢麗多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全家福”。《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瑤族》從瑤族的起源和變遷、社會組織與風俗習慣、民族英雄、人口發展、婚姻與家庭、生產方式與經濟結構、文化等多個方面向讀者介紹了該民族。
目次
綜述鼓舞瑤山
章 我本古老一民族
節 源自“九黎”“三苗”時期的古老民族
第二節 創世傳說
第三節 徭——瑤源流
第二章 紛繁復雜的支系及其表征
節 四大支系
第二節 自稱與他稱
第三節 瑤族“百家姓”
第三章 過了一山又一山
節 靠山吃山——山地游耕
第二節 南嶺無山不有瑤
第三節 世界民族
第四節 記憶中的瑤族圣地——千家峒
第五節 瑤族自治地方
第四章 豐富多彩的瑤族文化
節 “石牌”與“油鍋”
第二節 長鼓舞與銅鼓舞
第三節 盤王節與祝著節
第四節 《盤王歌》與《密洛陀》
第五節 蠟染與刺繡:
第五章 瑤族人口今昔
節 瑤族人口變遷
第二節 人口增長的“高潮期”
第三節 瑤族人口向追求質量轉變
第六章 美滿婚姻與幸福家庭
節 男女平等與招郎入贅
第二節 見者有份與家庭互助:
第三節 尊老愛幼與世系傳承
第七章 特色的瑤鄉風情
節 斑斕服飾
第二節 依山民居
第三節 風味飲食
第四節 喪葬習俗
第八章 今日瑤山
節 一枝獨秀的生態農業
第二節 異軍突起的特色產業
第三節 瑤鄉巨變
尾聲 永遠的瑤山
后記
章 我本古老一民族
節 源自“九黎”“三苗”時期的古老民族
第二節 創世傳說
第三節 徭——瑤源流
第二章 紛繁復雜的支系及其表征
節 四大支系
第二節 自稱與他稱
第三節 瑤族“百家姓”
第三章 過了一山又一山
節 靠山吃山——山地游耕
第二節 南嶺無山不有瑤
第三節 世界民族
第四節 記憶中的瑤族圣地——千家峒
第五節 瑤族自治地方
第四章 豐富多彩的瑤族文化
節 “石牌”與“油鍋”
第二節 長鼓舞與銅鼓舞
第三節 盤王節與祝著節
第四節 《盤王歌》與《密洛陀》
第五節 蠟染與刺繡:
第五章 瑤族人口今昔
節 瑤族人口變遷
第二節 人口增長的“高潮期”
第三節 瑤族人口向追求質量轉變
第六章 美滿婚姻與幸福家庭
節 男女平等與招郎入贅
第二節 見者有份與家庭互助:
第三節 尊老愛幼與世系傳承
第七章 特色的瑤鄉風情
節 斑斕服飾
第二節 依山民居
第三節 風味飲食
第四節 喪葬習俗
第八章 今日瑤山
節 一枝獨秀的生態農業
第二節 異軍突起的特色產業
第三節 瑤鄉巨變
尾聲 永遠的瑤山
后記
書摘/試閱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叢書:瑤族》:
鼓舞瑤山 山是偉岸的,是深厚的,更是深邃的。
族是古老的,是淳樸的,更是睿智的。
鼓是雄渾的,是蒼勁的,更是穿越的。
舞是輕盈的,是深情的,更是追憶的。
所以,深邃的山、睿智的族、穿越的鼓、追憶的舞,就這樣血脈相承,這樣生死相依,這樣不舍不棄。
所以,就有了“南嶺無山不有瑤”,有了“瑤不離鼓”,有了“鼓不離舞”。
這就是瑤族,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13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共有瑤族2 796 003人,主要聚居于廣西、湖南、廣東、云南、貴州等省(區),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1 493 530人,占全國瑤族總人口的53.42%,為全國瑤族主要的聚居地;湖南省713191人,占全國瑤族總人13的25.51%;廣東省276 266人,占全國瑤族總人的9.88%;云南省219 914人,占全國瑤族總人13的7·87%;貴州省40 879人,占全國瑤族總人El的1.46%;另外約有2%的瑤族分居在全國各地。
這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從遙遠的黃河、長江源頭走來,跨越南嶺莽莽群山,與水共綿長,與山永恒古:黃河、長江,是瑤族遠古的祖源之地;九黎、三苗,是瑤族悠遠的族脈記憶;蚩尤、伏羲兄妹,是瑤族原始的血緣傳承;盤王(盤瓠)、密洛陀,是瑤族恒久的宗親根衍。于是,就有了“十二姓瑤人”,有了翻山越嶺的身影,有了遍布全世界的足跡。遷徙,再遷徙;向南,再向南。一路風塵仆仆,一路歡歌載舞,一路風雨兼程。
這一路,穿越歲月,傳承族脈。瑤族初稱為“徭”,為何稱“徭”,史上說法不一,普遍的觀點認為與“徭役”有關。早在唐初,姚思廉所著的《梁書·張纘傳》中就記載:“零陵、衡陽等郡有莫徭蠻者,依山險為居,歷政不賓服。”這里所謂的“莫徭”,即不事徭役,這是史料記載的早的瑤族的稱呼。
后來的《宋史·列傳》也載:“蠻徭者,居山谷間……不時賦役,謂之徭人。”周去非在其《嶺外代答》中也稱:“徭人者,言其執徭役于中國也。”另一種觀點認為,瑤族源于遠古商朝時代的“尤人”,原始居地在今黃河下游與淮河流域之間,“徭”為“尤”的音變,所以,“尤人”即為“徭人”。無論何種說法,從此,“徭”開始成為一種族稱,成為一種跨越歷史的族群的凝聚力。新中國成立后,根據本民族的意愿,將“徭”改為“瑤”,瑤族便成為固定的族稱。
這一路,沿山而徙,以山為居。作為典型的山居民族,瑤族大部分居住在高山林區、大石山區,也有少部分居住在丘陵和河谷地帶。東起廣東乳源五嶺山脈,西至云南勐臘、金平哀牢山,北起湖南永州九嶷山和辰溪山區,南達云南河口大圍山和廣西防城港市十萬大山,這片廣袤的山區,是瑤族長期生活、生存和發展的區域。其中,南嶺、十萬大山、都陽山、雪峰山、羅霄山、六韶山、哀牢山等山脈,重巒疊嶂,山高林密,溪澗縱橫,坡谷起伏,既造就了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瑤民。特別是南嶺山區,更是我國瑤族重要的聚居地。
這一路,踏水涉洋,逐夢海外。頻繁的遷徙,使瑤族人成為“中國的吉普賽人”。自明朝中葉開始,瑤族就開始自發向海外遷徙,先是遷徙至越南、泰國、老撾、緬甸等東南亞國家;20世紀70年代中期,受印支半島的影響,居住于老撾等地的瑤族人被迫逃入泰國,后又以難民的身份被分別安置到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這樣,久而久之,歐美國家就成為新時期瑤族人自由遷徙選擇的目標和方向,瑤族也因此成為一個散布亞、歐、美三大洲的世界性民族。
這一路,雖然步履蹣跚,雖然顛沛流離,雖然愈走愈遠,但“瑤”的稱呼,卻始終是瑤族千百年來共同的堅守:因為記憶中,有那魂牽夢繞的“千家峒”;因為生活中,有那激情歡悅的“盤王節”和“祝著節”;因為傳承中,有那血脈相連的“盤王歌”與“密洛陀”。
那千家峒,是“十二姓瑤人”的故地,也是千百年來瑤族一直都在追尋皈依的圣地。但千百年來,關于千家峒確切的地理位置,卻是眾說紛紜,無法統一:一說在海南島,一說在浙江會稽山,一說在湖南的洞庭湖,一說在湖南江永縣的桃川峒,一說在廣西灌陽縣的伸家峒,一說在湖南臨湘市龍窖山……一切都源于傳說,一切都有待于瑤族子孫后代踏山涉水去找尋。正因為千家峒在瑤族的心目中如此神秘、神奇、神圣,所以,無論是浪跡天涯,還是逐夢海角,祖源依然是記憶深處真親的根。所以,無論歲月如何嶙嶙峋峋,生存如何磕磕絆絆,總有一種血緣,愈久愈濃;總有一種親情,愈念愈深;總有一種歸程,愈遠愈近。
……
鼓舞瑤山 山是偉岸的,是深厚的,更是深邃的。
族是古老的,是淳樸的,更是睿智的。
鼓是雄渾的,是蒼勁的,更是穿越的。
舞是輕盈的,是深情的,更是追憶的。
所以,深邃的山、睿智的族、穿越的鼓、追憶的舞,就這樣血脈相承,這樣生死相依,這樣不舍不棄。
所以,就有了“南嶺無山不有瑤”,有了“瑤不離鼓”,有了“鼓不離舞”。
這就是瑤族,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13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共有瑤族2 796 003人,主要聚居于廣西、湖南、廣東、云南、貴州等省(區),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1 493 530人,占全國瑤族總人口的53.42%,為全國瑤族主要的聚居地;湖南省713191人,占全國瑤族總人13的25.51%;廣東省276 266人,占全國瑤族總人的9.88%;云南省219 914人,占全國瑤族總人13的7·87%;貴州省40 879人,占全國瑤族總人El的1.46%;另外約有2%的瑤族分居在全國各地。
這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從遙遠的黃河、長江源頭走來,跨越南嶺莽莽群山,與水共綿長,與山永恒古:黃河、長江,是瑤族遠古的祖源之地;九黎、三苗,是瑤族悠遠的族脈記憶;蚩尤、伏羲兄妹,是瑤族原始的血緣傳承;盤王(盤瓠)、密洛陀,是瑤族恒久的宗親根衍。于是,就有了“十二姓瑤人”,有了翻山越嶺的身影,有了遍布全世界的足跡。遷徙,再遷徙;向南,再向南。一路風塵仆仆,一路歡歌載舞,一路風雨兼程。
這一路,穿越歲月,傳承族脈。瑤族初稱為“徭”,為何稱“徭”,史上說法不一,普遍的觀點認為與“徭役”有關。早在唐初,姚思廉所著的《梁書·張纘傳》中就記載:“零陵、衡陽等郡有莫徭蠻者,依山險為居,歷政不賓服。”這里所謂的“莫徭”,即不事徭役,這是史料記載的早的瑤族的稱呼。
后來的《宋史·列傳》也載:“蠻徭者,居山谷間……不時賦役,謂之徭人。”周去非在其《嶺外代答》中也稱:“徭人者,言其執徭役于中國也。”另一種觀點認為,瑤族源于遠古商朝時代的“尤人”,原始居地在今黃河下游與淮河流域之間,“徭”為“尤”的音變,所以,“尤人”即為“徭人”。無論何種說法,從此,“徭”開始成為一種族稱,成為一種跨越歷史的族群的凝聚力。新中國成立后,根據本民族的意愿,將“徭”改為“瑤”,瑤族便成為固定的族稱。
這一路,沿山而徙,以山為居。作為典型的山居民族,瑤族大部分居住在高山林區、大石山區,也有少部分居住在丘陵和河谷地帶。東起廣東乳源五嶺山脈,西至云南勐臘、金平哀牢山,北起湖南永州九嶷山和辰溪山區,南達云南河口大圍山和廣西防城港市十萬大山,這片廣袤的山區,是瑤族長期生活、生存和發展的區域。其中,南嶺、十萬大山、都陽山、雪峰山、羅霄山、六韶山、哀牢山等山脈,重巒疊嶂,山高林密,溪澗縱橫,坡谷起伏,既造就了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瑤民。特別是南嶺山區,更是我國瑤族重要的聚居地。
這一路,踏水涉洋,逐夢海外。頻繁的遷徙,使瑤族人成為“中國的吉普賽人”。自明朝中葉開始,瑤族就開始自發向海外遷徙,先是遷徙至越南、泰國、老撾、緬甸等東南亞國家;20世紀70年代中期,受印支半島的影響,居住于老撾等地的瑤族人被迫逃入泰國,后又以難民的身份被分別安置到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這樣,久而久之,歐美國家就成為新時期瑤族人自由遷徙選擇的目標和方向,瑤族也因此成為一個散布亞、歐、美三大洲的世界性民族。
這一路,雖然步履蹣跚,雖然顛沛流離,雖然愈走愈遠,但“瑤”的稱呼,卻始終是瑤族千百年來共同的堅守:因為記憶中,有那魂牽夢繞的“千家峒”;因為生活中,有那激情歡悅的“盤王節”和“祝著節”;因為傳承中,有那血脈相連的“盤王歌”與“密洛陀”。
那千家峒,是“十二姓瑤人”的故地,也是千百年來瑤族一直都在追尋皈依的圣地。但千百年來,關于千家峒確切的地理位置,卻是眾說紛紜,無法統一:一說在海南島,一說在浙江會稽山,一說在湖南的洞庭湖,一說在湖南江永縣的桃川峒,一說在廣西灌陽縣的伸家峒,一說在湖南臨湘市龍窖山……一切都源于傳說,一切都有待于瑤族子孫后代踏山涉水去找尋。正因為千家峒在瑤族的心目中如此神秘、神奇、神圣,所以,無論是浪跡天涯,還是逐夢海角,祖源依然是記憶深處真親的根。所以,無論歲月如何嶙嶙峋峋,生存如何磕磕絆絆,總有一種血緣,愈久愈濃;總有一種親情,愈念愈深;總有一種歸程,愈遠愈近。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