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與溥儀身邊各色人等交往多年,曾受其遺孀和溥傑所託為溥儀題寫墓志銘,也是第一個整理溥儀遺物和日記的人。他以多年時間採訪大量當事人,用高潮选起的故事,續補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
作者簡介
序
溥傑序
歲次己巳長夏,得讀英華近著。《末代皇帝的後半生》搜羅博泛,筆墨清新,允歎觀止。爰詠二絕,聊志觀感:
概得一生輝董筆,
借題懲毖鑑前車。
撫衷回首滄桑易,
伏櫪黃粱夢覺時。
口碑市巷爭先睹,
不脛欣傳貴洛陽。
革面洗心何等事,
古今中外莫尋常。
愛新覺羅‧溥傑
李文達序:人道主義工程的光輝
賈英華的《末代皇帝的後半生》,歷經滄桑,終於問世了。對於它的問世,我覺得有必要說幾句話。
眾所周知,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百花盛開的園地中,忽然興起了一股「皇帝熱」,繼而又擴散為「皇族熱」。在書攤上,末代皇帝尚未辭位,「皇父」、「皇叔」、「皇弟」、「皇妃」、「御妹」、「公主」……便相繼登堂,接着有關的甚麼「傳記」、「軼事」、「自述」等等,也紛至沓來。
對這類作品的出現,我為其中向讀者提供了不少史料而喜悅,同時也不無遺憾地感到不安。我的不安,還不在於馮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的,嚴肅文學受到商業文學的衝擊,讀者減少,陣地受到嚴重蠶食,而在於某些「皇」字頭的作品給讀者造成的混亂。而且這類很難說是繪史紀實的作品,又是借「史料」、「紀實」( 甚至藉助於權威的題簽) 之名出現的,使人真偽難辨。
誠然,寫作中如果調查失實,甄別失當,因此造成史料不實,也在所難免。但如事後作了更正,也能得到讀者的諒解。我就有過教訓,寫過一篇關於溥儀後半生的採訪散記(即〈從一個人看一項偉大的工程〉,刊於一九八○年《啄木鳥》創刊號),忘記了「兼聽則明」,未從其他方面採訪查對,落了個「偏聽則暗」,以致部分情況失實,謬誤流傳。我在這裏特向讀者致歉並請勿再引用。我想,無心的失實畢竟與虛構史料、臆造傳主思想的問題性質不同。紀實作品不是創作小說和劇本。即使是小說和劇本,故事主幹也是不能背離歷史的。
誠然,對同一歷史現象可以有不同的見解,允許見仁見智,也可以展開討論。但有的問題就不是見仁見智的性質。例如日本製造的「滿洲帝國」,該不該承認?這本不是該有爭議的問題(連溥儀的生父都是不認這個傀儡帝國的。《載灃日記》上就記載着,在日偽統治下有一次舉辦戶口登記,載灃先生告訴族人,不要在「國籍欄」上填「滿洲國」,要填上「中國」)。可是現在不少的作品中,卻把溥儀在偽滿時娶的妻子稱為不加引號的「皇妃」(把婉容看做「宣統皇后」,還勉強說得過去,因為當時的中國政府確實和清室簽過一個「尊號不廢」的《優待條件》),好像「滿洲帝國」又被承認有了合法性。這就不能用「見仁見智」來解釋了。
我覺得賈英華寫的這部《末代皇帝的後半生》可貴之處,就在於寫作態度嚴肅,使用材料也翔實豐富。他是確實下了一番苦功,經受了一番磨難的。
我第一次知道英華其人,是在一九七九年群眾出版社約我寫溥儀後半生進行採訪的時候。後來我改變了主意,只寫了一個中篇報告文學(即上述的《工程》)。放棄了寫書的計劃,原因就是我知道了英華早已為寫這個題材做了許多的資料工作。我衷心期待他早日推出成果。不料等了幾年,不聞消息。直到一九八六年春天,群眾出版社王蘭升陪英華送來初稿,我才知道他遇到了不小的挫折。他走的路堪稱艱苦辛酸。當年辛勤採訪的材料和整出的初稿遭到剽竊,當初的合作者也發生了難以理解的變化。他有苦無處訴,只得以頑強的毅力從頭開始。但打擊也是磨練。為了堅持完成這項寫作,他擴大了調查面,幾年間跑了數萬里路,訪問了三百多人次,翻閱了不知有多少箱的檔案故紙。為了提高知識與寫作水平,還修完了大學歷史系本科。就這樣,終於寫出了近六十萬字的初稿。
這部手稿在我的手上,未曾開卷,就使我感到了它的分量。乃至閱罷,我越發感到他的寫作經歷和付出的勞動非同一般,其內容之翔實豐富,史料價值之高,是一看便知的。有的情節固屬平敘,無可獵奇,卻是出於嚴肅認真的態度並付出了辛勤汗水的。作者為了核實查訪,竟千里迢迢北到東北,東至蓬萊,南至雲南,乃至訪英期間,也抽暇在圖書館查找資料。例如,他僅為了撰寫「與毛澤東共餐」一節就採訪了不下二三十人,其間歷經兩三年。可以說,作者當時是在業餘時間基本靠自費到處奔波的。
要了解溥儀的後半生,不單是了解他的生活、活動,還要了解他的思想軌跡。據我所知,溥儀回到北京後的八年,是曲折地前進的八年,是超越了撫順時期達到一個新的精神境界的八年。從他對待朋友(過去是沒有的),對待家庭(與過去是完全不同的),對待疾病和死亡(與過去觀念是截然相反的)等的態度上,從對於他具有重大意義的幾項活動上(植物園的勞動,對前半生的重新總結、認識,對外交往與其他社會活動,結婚與婚後生活,對「文革」的態度等等),我們可以看出,他並不是一路順風,而是有曲有折的,但確實是不回頭地前進。在他的後半生中,不難看出,就其改造溥儀靈魂的艱巨工作中,周恩來總理始終堪稱這項偉大工程的工程師。溥儀有歡樂也有苦惱,他有幸福也有不幸的問題,他有成就也有挫折。然而,正是從這些曲折中,我們才看到他如何對待人生,如何一心為做個真正的人而努力,才看到他思想的昇華,才看到一個真正的溥儀。
英華寫的這部書,雖然在表現這個主題上還有不足之處,但並沒有把溥儀寫成又回到撫順時期的「感恩」階段,也沒有寫成專出洋相的滑稽形象。我們通過書中客觀描述的溥儀的晚年,他對不斷惡化的病情,他對「文革」現象所表現的沉重感,以及他對老幹部挨批鬥現象發出的驚呼聲中,不難看出他和我們一樣,正開始思索着。
我相信這部書是足夠我們對這個思索者進行探索、研究,並由此可以窺見改造人的這項偉大的人道主義工程的光輝。
李文達
目次
溥傑序
李文達序:人道主義工程的光輝
引子
第一章 新生
一 告別撫順
二 骨肉團聚
三 兄妹滄桑
四 正式公民
第二章 起點
一 銘心教誨
二 崇內旅館
三 一段被掩蓋的歷史
四 參觀首都
五 斥誡
第三章 北京植物園
一 溫暖
二 新環境
三 面對死角
四 園藝勞動
五 同事之間
六 尊嚴
第四章 今是昨非
一 重逢「舊雨」
二 與供奉「聖龕」者
三 今昔「戲子」觀
四 擁抱仇人
五 真正獲得人格
第五章 風波
一 「王母娘娘」
二 鬩牆化鵲橋
三 浩歸來前後
四 弟媳母女
五 轉變
第六章 走上工作崗位
一 初到政協
二 文史專員
三 競賽夥伴
四 與毛澤東共餐
五 全國政協委員
六 回答世界
第七章 重建家庭
一 舊日姻緣
二 豈能長此孤家寡人
三 戀愛
四 新婚
五 婚後家庭
六 鄰里
七 夫妻之間
第八章 撰寫奇書
一 緣起
二 香山三月
三 重識故我
四 皇苑重遊覓舊蹤
五 復原歷史原貌
六 定稿前後
七 反響
第九章 普通公民的生活
一 江南春早
二 西北之行
三 朋友
四 重結佛緣
五 公民的驕傲
六 歷史性握手
七 情暖身心
八 與普通農民的友誼
第十章 浩劫中
一 狂瀾乍起
二 劫難
三 家族厄運
四 迷惘
五 長春「檄文」
六 遺憾的衝突
七 最後的日子裏
八 逝世
最後一章
後記
附錄
書摘/試閱
引子
初秋的微風,吹皺「太液秋波」。和煦的斜陽透過窗櫺,照進中南海懷仁堂。
是歷史長河的偶然抑或必然?毛澤東主席關於特赦包括末代皇帝溥儀在內的戰犯的建議,就迴響在昔日這座皇帝的儀鑾殿,使一些曾做過「宣統」臣民的皓首長鬚的民主人士不禁慨然。歷史竟有如此驚人的巧合:當年,溥儀被慈禧「立嗣」而成為皇帝也正在此地。
雖然,這只是一個民主人士座談會,卻不失留下雋永回味的歷史時刻——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五日。一向崇尚「一分為二」的偉大哲學家,卻令人難以思議地將兩件毫不相干之事「合二為一」:開國元勳彭德懷將被黜免,末代皇帝溥儀即蒙特赦。兩個截然相反的消息首次同時透露,悲劇與喜劇參半,真理與舛誤同熔一爐,不能不使人遺憾至極。然而,這畢竟是史實。
八瓣蓮燈驟亮,容顏煥發的毛澤東緩步邁入大廳。落座後,他從煙盒內彈出一支特製過濾嘴的「熊貓」香煙,按照老習慣,一掰兩截,將半支插入玻璃煙嘴,信手點燃。他滿面笑容地與周恩來總理側身交談,又不時向李濟深、張治中、程潛等老熟人點頭打招呼。
「開會了……」彭真一個輕鬆的手勢,大廳裏靜了下來。
「特赦的問題,幾年前就有許多朋友提議過。」毛澤東熱情而深邃的目光注視着面前的一些民主人士,「現在,我們對真正改造好了的戰犯赦免,按照憲法,叫特赦。請諸位考慮一下。而那些沒改好的,也有希望——你看,改好了就赦嘛!」
他輕輕彈去煙灰。「當然,特赦問題除了今天徵求意見,還要經過人大的法律程序……」
隨着毛澤東吐出的淡淡煙霧消逝,半個月後,一項重大的決策令世界為之震驚!
第一章 新生
在所有戰犯中,他是被宣佈獲赦的第一人。怎樣返回座位上的,他已記不清了,只聽到一陣陣掌聲,彷彿令人激奮的熱浪陣陣撲來。
一 告別撫順
汽笛長鳴,震吼在萬籟俱寂的雪野,車燈像兩道閃電,疾速劈開淡淡的夜幕。風馳電掣的京瀋第十二次特快列車,奔駛在一望無垠的東北平原上。
窗外,寒星懸掛天邊,不時眨着眼,似乎好奇地凝視着車廂內幾位尚未安眠的特殊旅客。車後,留下的彷彿是條被甩掉的而且愈來愈渺遠的黑影。筆直的鐵軌飛速地向前延伸,皎潔的月光照在上面,反射出與雪色不同的耀眼白光。列車,正在奔向黎明的北京。
或許,洞悉內情之人會說,這是一輛時代的列車,正飛躍歷史的台階,追趕那逝去的光陰。自然,這只是指眾多旅客當中的幾位。他們顯得與眾不同,既不像年輕人那麼活躍,也不似老年人慣有的那種安寧的神態。這些人穿着令人扎眼的清一色服裝,裏面三新的藍棉衣和棉褲,充服呢面的新棉鞋,連棉帽也一個樣式。雖然,他們身下是臥席,卻很少躺下休息,總愛趴往窗口貪婪地呼吸新鮮空氣,瀏覽車外疾掠而過的景物。漸漸,夜深了。也許,他們在白雪皚皚的夜色中看不太清甚麼,卻時常回眸注視着遠處斑斑點點搖曳的燈光。儘管他們大多已年逾半百,臉上仍透出近乎青年人才有的興奮而喜悅的神情。看得出,那是一種對新的生活的渴望!
其中,一個戴着黃框眼鏡、身材頎長的人,尤為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忽而兩手托腮,靜靜地思考着,忽而又掏出鋼筆刷刷地在紙上寫着甚麼。這位年過五旬的特殊旅客,就是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這些久久難以入睡之人,除了陪同他們的撫順戰犯管理所幹部李福生以外,都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特赦令和最高人民法院通知,首批特赦的國民黨和偽滿洲國人員。他們乘坐着這列「特快」,將從撫順返回各自闊別已久的家鄉。
「近鄉情更怯」。一路上,溥儀有說有笑,眉飛色舞。然而,離北京愈近,他卻愈發變得心情凝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忽然,他抬起雙眼,巡視着即將分別的四名夥伴,像要在他們飽經滄桑而又歡快的臉上尋覓出自己的未來。距他相坐不遠的叫郭文林,是原偽滿第十軍區中將司令。那位嘴裏愛哼哼兩口京劇的山東人叫趙金鵬,是原國民黨第三綏靖區上校參謀,他年歲不甚老,牙齒倒過早地脫落了,那滿口泛光的金牙,就是在管理所內鑲的。賀敏,原國民黨一個鐵路局的處長,與坐在溥儀身邊的老孟同是國民黨戰犯北京組的組長。他靠在被上,與旅伴悄聲交談着,他打算先到天津看望兒子,然後赴湘與久別的妻子團聚。說到這兒,他衝溥儀和老孟努嘴一笑。
那個與溥儀鄰舖的老孟,叫孟昭楹,是一位性格直爽的山東大漢,原係國民黨北平警備司令部少將參議。在管理所,老孟被樹為國民黨戰犯中改造較好的「樣板」;溥儀幾乎與他並駕齊驅,被樹為偽滿戰犯組的典型。大會上,都曾聽過彼此介紹自覺改造的體會,表示要向對方學習。特赦歸途,他倆又相約並肩坐在一起。
眺望着夜色籠罩的原野,此刻,溥儀的心潮伴隨着隆隆作響的車輪聲起伏……
難以忘懷啊,那個初秋的清晨。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建議,在慶祝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的時候,特赦一批確實已改惡從善的戰爭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犯……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考慮上述建議,並且作出相應的決議。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音員那洪亮的聲音,像一聲驚雷,震撼着溥儀的心扉。他和同伴凝神屏氣地站立在管理所甬道的擴音喇叭下,傾聽着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家主席劉少奇簽署的特赦令:
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討論了毛澤東主席所提出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特赦確實已經改惡從善的戰爭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的建議。會議一致同意這個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十一條第十五項的規定,決定:在慶祝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週年的時候,對於經過一定期間的勞動改造,確實改惡從善的蔣介石集團和偽滿洲國的戰爭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實行特赦。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特赦令……」
他的心臟在劇烈地跳動,緊張得幾乎快要蹦了出來。他明知不會宣佈具體名單,但仍企盼從中聽出端倪。
根據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的決定,對於確實改惡從善的蔣介石集團和偽滿洲國的戰爭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實行特赦……這個命令,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七日。
……溥儀似乎驚呆了!不僅僅他一個,幾乎所有人在播音員的聲音消失的一剎那,無不陷入了無言的沉寂中。思索、詫異,彼此交換驚喜交加的目光……爾後,高大的灰牆內不約而同地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沸騰的景象,在那段日子裏,他一閉上眼睛,就會在腦海裏浮現。
說來也怪,只要他單獨一人呆着,便惟恐特赦後的管理所會剩下孤零零的自己。他失眠了。正當處於劇烈的思想矛盾之時,代理所長金源約他到辦公室,在夜晚的燈光下,第一次與他談起特赦。臉上湧起的紅暈,說明這個話題仍使他感到尷尬。
「誰有希望被特赦?」溥儀舉出了心目中認為最有可能的幾人,只是難以啟齒說出內心深處的憂慮。「好好努力吧!」談話結束,金源的勉勵燃起了他的希望之火。十
他沉思半晌,抬起頭,激動的聲音微微發顫,「偽滿戰犯中,我是改造得比較差的一個,像現在,生活自理能力就比不上別人。論罪惡,我是封建統治階級的頭子、偽滿洲國皇帝,罪惡最大。所以我根本沒想到自己有特赦的可能。」
「如果特赦你,那你打算怎麼辦?」
聽到這出乎意料的問話,溥儀頓時淚如泉湧。「若真有那麼一天,那是對我的寬大,不是我應得的。我是人間的大廢物啊!」淚水順着他的面頰流了下來,「這一批特赦即使沒我,我也不會鬧情緒。」
回到宿舍,他眼望窗外的繁星,徹夜未眠。
僅隔一天,溥儀與全體戰犯被通知列隊進入俱樂部禮堂。「撫順戰犯管理所特赦大會」——舞台上方的大紅橫幅迎面撲入眼簾。如此突然,使他變得不知所措,雙眼只是直勾勾地望着主席台上就座的兩鬢花白的前所長孫明齋和代理所長金源。
在肅穆的氣氛裏,金源主持特赦大會。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侯西斌代表政府作了簡短講話。「宣佈特赦名單。」金源的話音剛落,遼寧省人民法院副院長劉生春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走上講台。
「愛新覺羅‧溥儀!」
疑似夢中。他簡直難以相信自己的耳朵,望着那麼多雙充滿期待的熱情目光,他才感到這的確是真的!他熱淚盈眶,大步邁到主席台前,微微低着頭傾聽劉副院長鄭重地宣讀特赦通知書。
遵照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七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特赦令,本院對在押的偽滿洲國戰爭罪犯愛新覺羅‧溥儀進行了審查。
罪犯愛新覺羅‧溥儀,男性,五十四歲,滿族,北京市人。該犯關押已經滿十年,在關押期間,經過勞動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經有確實改惡從善的表現,符合特赦令第一條的規定,予以釋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驚喜交加的淚水像斷線珍珠般地淌落,當雙手捧過特赦通知書時,他已成了淚人。他激動地將它緊緊貼在心窩——這是取得了重新做人的資格證明啊!
在所有戰犯中,他是被宣佈獲赦的第一人。怎樣返回座位上的,他已記不清了,只聽到一陣陣掌聲,彷彿令人激奮的熱浪陣陣撲來。
熱淚模糊了雙眼。他依稀看到其他獲赦的九名同伴也走到主席台前,那是偽滿戰犯郭文林,國民黨戰犯孟昭楹、趙金鵬、周震東、杜聚政、葉傑強、唐曦、白玉昆、賀敏。他們從眼前走過時,溥儀已無時間概念,只覺得過了很久很久……。
此後的那些日子,他是在激動和期待中度過的。七日那天,他與其他特赦人員集中在一間屋內靜候出發。傍晚,一些偽滿犯人將他拽到了專意為他和郭文林送行的晚會上。他與每個人緊緊握手,泫然淚下,久久不捨鬆開。如果不是金源請他話別,晚會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當他推開所長辦公室的門時,孟昭楹剛剛落座。金源客氣地給他倆分別倒了杯開水,然後,和氣地問起他們特赦後的打算。
「我想回北京。因為,我的弟弟和幾個妹妹住在那裏。」
「噢,那是說不回長春了?」原來,溥儀講過服從安排,也可在東北工作之意。
「是的,我過去在長春做過日本傀儡,是無顏回那兒的。」溥儀直率而又面帶愧色。
金源轉過頭來,又和藹地問起老孟:「你呢,想回哪兒?」
望着詢問的目光,老孟瞅了溥儀一眼,「我也打算回北京。」
「領導同意你們回北京。」金源看着溥儀和老孟,鄭重地說,「回去後,你們的工作也會有安排的。」
溥儀的眼中閃現出不同以往的興奮,最後的一點顧慮打消,心裏也踏實多了。這就是說,他不但可以像一名公民那樣生活,也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了。
「這次特赦,是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金源慢慢地站起身,「實事求是地講,你們過去都是對人民有罪的。有的是該殺,而未殺。」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